【第1句】:人生的真善美,是從我們的形態(tài)中表現(xiàn)出來。形態(tài)的修養(yǎng)能美化人生,例如: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tài)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的涵養(yǎng);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則能建立美滿的人生。所以,智慧與謙虛一定要平行,二者不可或缺。
【第2句】:當你行走在低谷時,身邊總空無一人。因為別人看不到你,所有人都在匆匆離開你。而當你邁向巔峰時,身邊總擁滿鮮花掌聲。因為人人都看你,所有人都接近你。所以,行走幽谷,不要忘記抬頭看山巔。站頂峰時,不要忘記當初的苦難。人生有起伏,不以奉承而喜,不以孤獨而悲。
【第3句】:【佛心禪語】藏地有種俗話是:“嬌弱的人,將遭受無量苦海。”怯懦軟弱的人,一點點挫折就足以讓他一蹶不振;而意志堅勇的人,縱然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如如不動。所以,我們面對痛苦時,外境并不能起決定作用,關(guān)鍵要看自己的心是否堅強。
【第4句】:【禪心佛語】世俗的存在是一種硬道理,你只能適應(yīng)它,你卻不能改變它,沒有誰可以告訴你它存在的道理,也沒有人能告訴你,你可以跟隨它、你也可以放棄它,但你不能藐視它。當你適應(yīng)它的時候,要備份一份本色,保持一份清醒,并學著去原諒這個世界和自己。
【第5句】:【禪心佛語】好的開始,是慎始;善的結(jié)果,是有終。常與人諍,是愚者;與人無爭,是智者。凡事皆是變數(shù),故當隨緣;隨緣則是盡力去做,而不必執(zhí)著。錯不知錯,是無知;錯不能改,是無救。與人溝通的秘訣,就是要放下自我的成見。與人相處的要訣,就是要真心的接受對方。心要堅持亦不執(zhí)著;事要隨緣亦要把握。
【第6句】:很多人誤認為修行一定要打坐,或者一定不打坐,這兩種觀念都不要執(zhí)著,否則都是錯的。禪宗講求心的自在、明凈和煩惱的解脫,不在于打坐不打坐。如果打坐到瞌睡連連、妄念紛飛,這種打坐就成為一種形式,是徒勞無益的。
【第7句】:佛經(jīng)說:“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凈心成正覺。”因為煩惱來自人的內(nèi)心,物質(zhì)欲望難以彌補心靈需求,所以無論上智下愚,常通過參禪打坐、拜佛禮懺、聽經(jīng)聞法、閱讀三藏,來去除內(nèi)心的苦惱,充實精神的空虛。
【第8句】:【修行目地】不是為了讓我們不老、不死、不窮,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加慈悲、更有智慧、更能利益眾生....痛苦,會讓我們向內(nèi)去認識自己,可使我們停止虛榮心,并迫使我們腳踏實地,所以,認識到人生痛苦,是心靈成長的一開始。方三世一切佛,沒有覺悟高低、功德大小,但愿力不同。大家精進念誦修持。
【第9句】: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心靈的放松、自由和超越,這是禪的本質(zhì),它追求的是心靈的超脫從而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第10句】:【禪心佛語】信任就是一把刀,你給了別人,他就有兩個選擇,捅你或者保護你。看清一個人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活著,總有看不慣的人,就如別人看不慣我們。若無其事,原來是最好的報復。
【第11句】:是:一,經(jīng)常問候,給父母舒心;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七,誠實坦蕩,給父母真心;八,持之以恒,給父母安心。
【第12句】:【初夏養(yǎng)生】素食先行,探尋京城素食好去處:木魚の緣-素食養(yǎng)生,茶禪一味,木魚憑借對中華傳統(tǒng)素食與茶禪衛(wèi)華的深刻理解,向每一個有緣人傳遞健康、生態(tài)、清凈、純和的理念,構(gòu)建一種以禪、茶、素為核心的新素食主義。
【第13句】:【禪語人生】悟禪,是人生清醒的開始。禪機寓于萬象之中,要用心領(lǐng)悟;萬象皆是禪機的昭示,不要褻瀆。善是禪的根本,學會用微笑迎接困境,學會用寬容包容殘缺。不懂走路的技巧會摔跤。生活總是在我們最軟弱的地方給我們重擊,令我們成長。坐亦禪,行亦禪,禪意人生,福在其中。
【第14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走多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領(lǐng)略不到有韻致的風景。唯有心靈的安靜,方能成就人性的優(yōu)雅。這種安靜,是得失后的平和,是面對困苦的從容,笑對這個混濁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這個漫長的人生路。
【第15句】: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合作,并具有如佛一樣的慈悲胸懷,講些禪話,聽些禪音,做些禪事,用些禪心,那你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一無德禪師
【第16句】:【禪心佛語】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愛拼才會贏。當今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成功,不爭就會無結(jié)果,不拼就會無地位。
【第17句】:【禪心佛語】過去并不等于未來,重要的是你現(xiàn)在在做什么。去做自己不敢做的,想自己不敢想的,堅持自己的決定,不要放棄,當你邁出那一步開始,永遠也無法回到原點,人只能向前,不能向后,改變自己,才能幫助你想幫助的人,為明天過的更好,辛苦一些沒有什么,自己喜歡做的一定要堅持到最后,直到終點。
【第18句】:愛情總是很短,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愛你的人你又不一定愛他,等到真心相愛,卻早晚又要分離。所以我們總是在相思岸邊久久徘徊,苦苦尋找失落的愛,當愛已成為往事,驚回首才發(fā)現(xiàn),愛情其實只是一個傳說。
【第19句】:你時刻要記住自己是誰: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人。這世界有你不多,無你不少。記住了,你就坦然了,就有很多理由快樂了,你的幸福感也會與日俱增。
【第20句】:在這茫茫的人生旅途上,我們應(yīng)該尋找自己未來的去處,求得一個正確的方向。假若常常親近愚癡之人,則前途將茫茫然,方向也容易偏差。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自己已經(jīng)迷惑不清了,若再親近愚者,很容易隨波逐流,舍義求利,迷失自我。
【第21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去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困難,戰(zhàn)勝更多的挫折,實現(xiàn)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huán)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換環(huán)境上面,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第22句】:人生像一篇文章,離不開各式的標點。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講,活著,就是一種痛苦。然而,上蒼在生活的苦痛中拌了糖拌了蜜,讓你在承受苦痛的同時,還能偶得人生的甜蜜。悲歡交替這是人生永遠不變的主題。
【第23句】:【佛心禪語】《三乘佛教如何同步修持》——(顯密圓融)我們的行為,要做到小乘的行為:少欲知足、謹慎取舍。我們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毫不利己、普度眾生。我們的見地,要達到金剛乘的見地:悲智雙運、輪涅不二。
【第24句】:當你決定做一個好人,提升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人對你要求會苛刻起來,你會越來越累,而那些痞子們,因為別人對他們沒盼望,于是他們就活得沒有任何壓力。被人要求是一種實力,也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幸福!紅塵中,沒有任何人來關(guān)注和約束,才是最大的悲哀。舒服是一時的,而苛刻、要求卻是成長必需的。
【第25句】: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于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南,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六祖壇經(jīng)·般若品》
【第26句】:【禪心佛語】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墻,開得了汽車,買得起洋房,斗得了小三,打得贏流氓。大家都要幸福啊。
【第27句】:【禪心佛語】莫向外求,輾轉(zhuǎn)增上。莫向外求就是所有的一切都要向我們內(nèi)心開發(fā),開發(fā)我們內(nèi)心的寶藏—福德,智慧的寶藏。輾轉(zhuǎn)增上就是佛法在運用的過程當中,你越是幫助別人,那么你越是容易會進步。就是幫助別人,自己不會吃虧,你反而在進步。這就是輾轉(zhuǎn)增上的道理。
【第28句】:【心靈禪語】客觀的理解隨緣,它并不是回避人生的悲喜無常,或者說是躲避人間的煩惱憂傷,它是一種積極的去面對自己的遲疑和徘徊,能夠干脆的去承擔生命的重量,在路過悲觀和失落的時候,生命能夠及時的清醒和觀照,在那些命運充滿挑戰(zhàn)的時候,能夠積極幫助命運的力量,叫做隨緣。
【第29句】:【佛心禪語】人生就是選擇,而放棄正是一門選擇的藝術(shù),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勇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與其苦苦掙扎,拼得頭破血流,不如瀟灑地揮手,勇敢地選擇放棄。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第30句】: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yè),于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楞嚴經(jīng)》卷九
【第31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不要在生活中到處顯擺自己的聰明,真正有大智的人懂得隱忍。瑣碎小事可以糊涂,吃點虧也無所謂,人生方向性問題不迷糊,關(guān)鍵之時、別人無可奈何之時,該出手時就出手,去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去悟別人悟不通的道理。
【第32句】:主動吃虧是一種風度,善于稱贊是一種智慧;放下才有能力承擔,舍棄才有機會獲得;沒有境界的人,講不出高遠的話,沒有使命感的人,講不出有責任心的話;沒有格局的人,講不出大氣的話;智者善于花時間讓自己成長,愚者習慣花時間苛責妒忌別人。
【第33句】:【禪心佛語】如果本身的身體情況沒問題,我們在靜坐的過程中應(yīng)當不會產(chǎn)生什么情況,初次靜坐的人可能坐不了二十分鐘,不要緊,盡量平心靜氣地繼續(xù)呼吸,堅持下來就知道這并不困難。
【第34句】:【靜的禪語】時光如風,穿塵而過,總是輕易的帶走一場花事,凋零許多過往。無論多么美麗的容顏,多么絢爛的生命,多么美好的遇見,在時光面前都是如此卑微、脆弱,都只能在時光的霜刀雪劍下棄械投降。
【第35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的經(jīng)典文案】外表的瀟灑只是一道景觀,內(nèi)心的淡泊才是一種境界。努力讓自己保持一種超然清靜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風清云淡寧靜的日子,讓一片溫馨淡泊、快樂真實縈繞心頭。
【第36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杯水,它的味道取決于你的選擇。入世之初,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杯白開水。后來,有人在其中放入了蜂蜜,有人放入茶葉,果汁,鹽…甚至是毒藥。在杯中放入什么是你的權(quán)利,你嘗到了什么滋味是你選擇的結(jié)果。不要怨天尤人,好好善待生活的水杯,讓它保持潔凈和甘甜,生活自然甜美。
【第37句】:【禪語人生】學會和身邊的人相處,學會愛身邊的人,這也是一種修行。吾們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反映吾們的缺點,幫助吾們改善自身。有時就算他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去埋怨,不要去冷落,用愛幫助彼此成長。每個生命都是奇跡,每個經(jīng)歷都是緣,不要忽視生命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因為他們也許是你前世的親人或愛人。
【第38句】:【禪心佛語】反思大陸佛教,我們曾經(jīng)的遭遇,伴隨著部分歷史遺留的問題,一些無視法律與國家政策者,短視地追求金錢效益而不惜對佛教殺雞取卵,進行挾佛斂財、廟產(chǎn)興商、強售門票、娛樂佛教、打造“色情、暴力”僧人形象牟名利。有時甚至,佛教四眾的護法努力,顯得被動而又悲壯。
【第39句】:【禪心佛語】生命,就像一場永無休止的苦役,不要懼怕和拒絕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強者。任何經(jīng)歷都是一種累積,累積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經(jīng)歷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痛苦并成熟著,快樂并豐滿著。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贈與我們的一切,用堅強造就你獨一無二的人生,面對逆境,瀟灑走一回。
【第40句】:【看透人生的佛家禪語】對待煩惱的態(tài)度,也就直接構(gòu)成煩惱的真實性和危害性。煩惱的本質(zhì)虛幻不實,往往因為自我的執(zhí)著,讓煩惱對生活形成真實的沖擊。既然煩惱即菩提,煩惱的真相是走向覺悟的媒介,生活不是被煩惱奴役,生活是要尊重自己的初衷,溫和以對,實踐超越。#延參法師禪語人生#
【第41句】:【不執(zhí)于相】《金剛經(jīng)》: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我們執(zhí)著一個外在的東西不放,那就走到禪的反面了。能離開這個相,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乃非相之相;體驗到非相之相,如來就在目前。如來者:如真理而來,如真理而去。
【第42句】:我們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給人一些欣賞、一些芬芳、一些氣質(zhì)、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傷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靈山會上的那一朵花,給人喜悅。禪,就是一朵花,喜悅芬芳。
【第43句】:【心靈禪語】生活,是活在現(xiàn)實中,而不是活在夢想里。夢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現(xiàn)實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沒有夢想,現(xiàn)實將會是一片黑暗;沒有現(xiàn)實,那么夢想也只不過是美夢和幻想。夢想只有接上現(xiàn)實的地氣,才有可能夢想成真。
【第44句】:生命的頁面只有用簡單的線條勾勒,方能如詩如畫,只要心靈的清純還在,便是人生不老的風景。燃一盞心燈,照亮每一個黑暗的角落,微笑,源自慈悲的心,也是生命中最美的詩章。(春曉)
【第45句】:【佛心禪語】不要在別人的眼光里找快樂,否則永遠悲哀。不要在別人的嘴巴里找尊嚴,否則永遠卑微。隨時保持覺性、清楚、明白。真心愛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生才能擁有自在,才能展演的淋漓盡致,不留遺憾。這輩子留下的遺憾,將會成為下輩子的功課。
【第46句】:【禪語人生】有用與無用都在得到與失去間徘徊往復,時間、生命、金錢、愛情等等,我們常為之患得患失。物理學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學中的“質(zhì)量守恒定律”;哲理中的“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分平的。”等等,都是在解釋一種得失平衡的自然道理。
【第47句】:【佛心禪語】被眾生附體是種因果,若自己念佛的心不夠?qū)#牡牧α咳酰鴮Ψ綇姡统颂摱耄襟w做怪。只要至誠念佛,對方是抵不過佛力的。想讓對方不來附體,通常的問題出在自己聽經(jīng)少,理不明;想念佛,心不專;怕對方,又想對方。如此,無論念什么經(jīng)咒都難有感應(yīng)。一定要真放下,才能真念佛。
【第48句】:【禪心佛語】若時時原諒自己,必常常迷失自己;若處處善待自己,必屢屢失卻自己。做人要:自由、自主、自立。但自由不要自狂,自主不要自大、自立不要自負。
【第49句】:【禪語人生】心是個無形的容器,可以只裝一滴水,也可以容納無邊無際的大海,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人生是寬容的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