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草尖上的露水——不長久;留不住
【第2句】:【皇天不負(fù)苦心人】釋義:只要肯下功夫,愿望就一定能實(shí)現(xiàn)。例句:她從衣服堆里翻找著,辨認(rèn)著,呵,皇天不負(fù)苦心人,瞧,找到了,這件衣服是他的!
【第3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間習(xí)俗,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送 灶,灶王爺上天要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情況,人們希望他能 說些好話,別說壞話。此是廚房中為灶王爺貼的對聯(lián)。借 指說好話,匯報好的情況。電視劇《共和國往事》:“絕對沒 有的事,您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千萬別匯報?!?/p>
【第4句】:【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釋義:比喻對手再強(qiáng)也會有辦法制伏。例句: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豈可坐視其猖獗,就沒有個贏手。
【第5句】:【應(yīng)聲蟲】“應(yīng)聲蟲”用以比喻諷刺那些無主見、隨聲附和的人。明代田藝蘅的《留青日札》便說:“己無特見,一一隨人之聲而和之,譬之應(yīng)聲蟲焉。”那么,世上真有應(yīng)聲蟲么?宋代陳正敏《遁齋閑覽》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北宋末年“六賊”之一的楊勔得了一種怪病,每次說話的時候,肚子里都有一個小聲音在仿效。數(shù)年之間,這個聲音越來越大。一個道士見到后十分驚訝,他說:“這是應(yīng)聲蟲,如久不治,會傳給妻子兒女,應(yīng)當(dāng)去讀《本草》,讀到哪味藥,蟲子不答應(yīng)了,服用了就可治病?!睏顒艺罩プ?,當(dāng)他讀到雷丸時,蟲子忽然不做聲了,于是趕快吃了一些,病就好了。據(jù)《中國藥典》載,雷丸又名竹苓、雷應(yīng)、竹鈴芝,屬白蘑科真菌類,有殺蟲消積功能,用于絳蟲、鉤蟲、蛔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等病的治療。不知“應(yīng)聲蟲”是什么怪病,但雷丸治肚子里的蟲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應(yīng)聲蟲是傳說,傳說是靠不住的。但,為我們留下了“應(yīng)聲蟲”這一詞語,比喻只知道隨聲附和的人再合適不過了。
【第6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釋義:比喻大的欺壓小的,強(qiáng)的欺壓弱的?!拔r水”又作“螞蝦”、“蝦”、“蝦子”。例句:但他就沒有想到還有人比他更沒良心,一個小錢不花,白白拿走他的油。“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難道那樣的世道又回來了么?
【第7句】:我總是跟貪玩不愛完成作業(yè)的同學(xué)玩,姥姥說:“挨著勤的沒懶的,挨著饞的沒攢的。你總跟他們在一起,能塌下心來寫作業(yè)嗎?”(河北·秦皇島)
【第8句】:【買香囊吊淚——睹物傷情】(歇)香囊:盛香料的小囊,舊時常掛在腰間,可作贈品或傳情的信物。指看到與已有關(guān)的物品,引起傷感之情。
【第9句】:【逮雀兒也得舍一把米】釋義:比喻做事總要付出代價。“逮雀兒”又作“逮個麻雀”?!吧帷庇肿鳌皵\”。例句:該修補(bǔ)的修補(bǔ),該添置的添置,決不可在這方面小氣。我的天!過日子嘛,不攤點(diǎn)底兒還能行?逮雀兒也得舍一把米哩!
【第10句】:東家瓜,西家棗——沒話尋話
【第11句】:磨道驢子斷了套——空轉(zhuǎn)一圈
【第12句】:我指出表弟的缺點(diǎn),他不但不聽,反倒說起我來了。在一旁的媽媽說:“真是病人兇過先生?!保◤V東·博羅)
【第13句】:【上山容易下山難】(諺)指上山時重心在前,好用力;下山時腳步不穩(wěn),易打跌。也比喻人的社會地位上升時神情慰悅,下落時顏面無光。
【第14句】:【鳥向明處飛,人往高處走】(諺)鳥總是朝著明亮的地方飛,人總是朝著優(yōu)越的方向奔。指人人向往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也作鳥占高枝,人往上走。 人往高處走,鳥往亮處飛。
【第15句】:【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慣)比喻突然聽到或遇到令人震驚的事情而驚恐萬狀。 也作“劈開兩片頂陽骨,傾下一盆冰雪來”。
【第16句】:【娶婦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諺)公主:皇帝的女兒。公府:官府。 娶來皇帝的女兒做妻子,就像平地里建起官署一樣。指突然間大富大貴,是喜,也是愁。 也作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 娶婦得公主,平地實(shí)公府。 娶婦得公主,無事招官府。
【第17句】:【一錐子扎不出血來】形容人性格內(nèi)向,反應(yīng)遲鈍,寡言少 語。類似的:錐子兒扎不出聲兒來。劉紹棠《兩草一心》: “他在家里家外,都自甘寂寞,不愿出頭露面,不想引入注 意.一天到晚難開幾回口;菊嬸罵他一錐子扎不出血來,比 木頭人多口氣?!?/p>
【第18句】:親兄弟,明算賬。
【第19句】:【喝迷魂湯】(慣)1比喻被迫忘掉過去。2比喻被甜言蜜語所迷惑。 3指頭腦不清醒。
【第20句】:【好狗不擋路】(諺)指機(jī)靈的狗不臥在道路當(dāng)中,阻擋往來交通。比喻知趣曉事的人,絕不做妨礙別人行動的事。 也作好狗不擋道。 好狗不礙路,礙路沒好狗。
【第21句】:王大娘養(yǎng)兩個兒子,一個老實(shí)能干,家里活地里活一人擔(dān);而另一個兒子卻游手好閑,成天這兒立立那兒站站,伸手不拿四兩。鄰居背地里說:“這家人啊,可是蓮菜調(diào)上蒜薹了——有眼子,有光棍?!保ê幽稀む嚳h)
【第22句】:【座右銘】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銘文,而是一種稱為欹器的酒具。欹器是一種奇特的盛酒器,空著的時候往一邊斜,裝了大半罐則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刂绷⑵饋恚b滿了則一個跟頭翻過去。這種欹器給人以不能自滿,自滿就要翻跟頭的啟迪。春秋時期的齊桓公生前非常喜歡這種欹器,座位右邊總是放著一個欹器,用以警戒自己,不要驕傲自滿。而耐人尋味的是名震天下的一代霸主,竟被自己寵信的奸臣軟禁起來,活活餓死,以致腐尸臭爛流出尸水才被人發(fā)現(xiàn)。一次,孔子帶著學(xué)生到廟堂里來朝拜,看到了此酒器,他知道欹器的來歷,便給弟子們講述當(dāng)年齊桓公置欹器于座右警戒自己的故事。說完,他就讓學(xué)生取來水倒進(jìn)欹器,果然一切正如孔子說的一樣。孔子便對著學(xué)生說:“讀書也是一樣,謙受益,滿招損。你們一定要牢牢記住?!被氐郊抑?,孔子也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的右側(cè),用來警戒。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屬上的銘文所代替,“座右銘”是由欹器發(fā)展而來的。再后,“座右銘”的材質(zhì)和位置都發(fā)生了變化,有的貼到墻上,有的擺到桌上。
【第23句】:老鼠吃秤砣——嘴硬
【第24句】:【狗眼看人低】(諺)指狗眼看人低矮,這才敢見人就狂吠。借指見識短淺的人總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也作“狗眼看人三分低”。
【第25句】:【銀樣镴槍頭】“銀樣镴槍頭”這個俗語是形容人或者工具徒有其表,內(nèi)里空虛,沒有內(nèi)在的實(shí)際本領(lǐng)或用途,中看不中用。這個俗語出自《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紅娘罵張生的一段話:“你原來是個苗而不秀,呸!你是個銀樣镴槍頭?!边@是紅娘對張生懦弱的不滿,因此說他外表看起來像個男子漢,追求鶯鶯小姐時比較大膽,其實(shí)內(nèi)里很軟弱,遇到挫折就退縮,不敢和老夫人去正面抗?fàn)?。《紅樓夢》第二十二回黛玉罵寶玉的話:“呸!你原來是個苗而不秀,是一個銀樣镴槍頭?!痹獠粍右昧恕段鲙洝返倪@段原文。中國文化具有傳承性,知名度頂尖的曹雪芹發(fā)現(xiàn)好文案,照樣拿來為己所用。 “銀樣镴槍頭”本指看似銀光閃閃的槍實(shí)際上是焊錫做的槍頭,雖然很光亮,但亮而不實(shí),一扎出去就軟了,所以只是樣子好看而已,也是個花架子。后來人們習(xí)慣把中看不中用的東西稱作“銀樣镴槍頭”。
【第26句】:【人有害虎心,虎有傷人意】(諺)人有謀害虎的打算,虎也有傷害人的行動。比喻在競爭中,雙方都有封殺對方的心計與行動。
【第27句】:【看著茅房拉不出屎來】(慣)比喻時機(jī)來了卻想不出主意。
【第28句】:【打不掉馬蜂窩反螫了自己的手】釋義:螫:蜇。比喻沒整了別人,自己反而吃了虧。例句:女人坐起來,冷冷地說:“看打不掉馬蜂窩反螫了自己的手!”
【第29句】:野馬上籠頭——服服帖帖
【第30句】:【倒插門】(慣)比喻男子到女方家里結(jié)婚落戶。 也作“倒踏門”。
【第31句】:【好漢不怕出身低】(諺)指好男兒貴在有真才實(shí)學(xué),能自立自強(qiáng),不在乎出身門第的高下貴賤。 也作好漢不怕出身賤。 英雄何論出身低。
【第32句】:【過了芒種,不能強(qiáng)種】釋義:芒種: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種以前播種完,芒種以后不宜再播種。例句:俗話說:過了芒種,不能強(qiáng)種。谷雨思尋了一下,才說:“離芒種只有五、六天了……可我尋思,強(qiáng)種也得種呀!決不能坐等國家支援!”
【第33句】:哥哥一回到家就做功課,每次考試的成績都很好。媽媽鼓勵他說:“黃金從礦石中提煉,幸福從艱苦中獲取,在學(xué)習(xí)上沒有什么捷徑,就要勤奮認(rèn)真?!保◤V東·龍門)
【第34句】:【霜打的樹葉——蔫了】(歇)本指樹葉經(jīng)霜以后失去水分,變得萎縮了;轉(zhuǎn)以形容人精神萎靡、沒精打采的樣子。 也作霜打麻葉——蔫了。麻葉:落葉喬木麻櫟的葉子。 霜打的瓜秧子——蔫兒了。 霜打的茄子——蔫了。
【第35句】:【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慣)指某人無足輕重,可有可無。 也作“有他不多,短他不少”。
【第36句】:【家人犯法,罪及家長】(諺)家里的下人觸犯了法律,家長要受罪罰。指家長對子孫后代及傭人不但負(fù)有教養(yǎng)責(zé)任,還要承擔(dān)法律責(zé)任。 也作“家奴犯罪,罪坐家主”。
【第37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歇)比喻人自以為了不起,惹不得。也指人很蠻橫,冒犯不得。常含譏諷意味。
【第38句】:【打旗號】(慣)旗號:舊時標(biāo)明軍隊名稱或?qū)㈩I(lǐng)姓氏的旗子,現(xiàn)比喻某種名義。指假借某種名義。
【第39句】:【砍倒大樹,不怕枝葉不死】釋義:比喻為首的打倒了,隨從爪牙也自然垮臺。例句:張景祥反對老孫頭的話,“大伙先斗韓老六,砍倒大樹,還怕枝葉不死?”
【第40句】:【老子英雄兒好漢】釋義:父子兩代都是英雄好漢?;蚋赣H是英雄,兒子必然是好漢,這是封建的血統(tǒng)論觀點(diǎn)。例句:“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你和你們老人家精神頭兒一模一樣?!?/p>
【第41句】:【三九四九凍死狗】(諺)三九四九:從冬至節(jié)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是冬至后第三個九天,四九是冬至后第四個九天。指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氣。 也作三九四九,凍破石頭。 三九四九,凍死忙牛。 三九四九,隔門叫狗。
【第42句】:【教師爺不打把勢——誰也摸不清誰的底】(歇)教師爺:舊時稱武術(shù)教官。打把勢:練武術(shù)。指互不了解對方的底細(xì)。
【第43句】:老壽星彈琵琶——老調(diào)重彈
【第44句】:隔河作揖——承情不過了
【第45句】:【寧看賊挨打,不看賊吃?!浚ㄖV)指看賊挨打受罰可以儆戒自己,而看賊用偷來的錢吃喝玩樂,則容易受邪惡的引誘。
【第46句】:河伯娶親——坑害民女
【第47句】:【死諸葛嚇走生仲達(dá)】(慣)諸葛:三國蜀丞相諸葛亮。仲達(dá):三國魏名將司馬懿,字仲達(dá)。諸葛亮死于軍中,兵退,司馬懿率軍追趕,蜀軍將諸葛亮雕像用太平車推出,嚇退魏軍。后指活人被死人嚇倒。 也作“死諸葛嚇跑活司馬”。
【第48句】:【染坊門前槌板石,見過大棒槌棒槌在槌板石上捶布】謂 見過世面,遇到過大事,有經(jīng)驗。成語:飽經(jīng)滄桑。姚雪垠 《李自成》:“我雖說是女流之輩,可也是染坊門前的槌板石, 見過些大棒槌。這事你只管放心?!?/p>
【第49句】:舅舅給我家送來了幾包棉籽殼,叫種蘑菇。爸爸看著棉籽殼,皺皺眉頭說:“種,沒有時間;不種,棉籽殼又浪費(fèi)了。怎么辦呢?”媽媽說:“你遇事總是心問口,口問心。種!我包了。”說完就笑起來,我和爸爸也笑了。(山東·臨沂)
【第50句】:黃毛娃娃坐上席——人小輩分大
【第51句】:【不說不笑不熱鬧】指空閑時有說有笑,心情愉快?!恶R烽 小說選》:“不說不笑不熱鬧,那兩個年輕人整天忙工作,讓 他們也歇一歇,喘一喘。”
【第52句】:【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釋義:比喻猜不透別人的心思。例句:萬丈深潭終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休將心腹事,說與結(jié)交知!自后無情日,反成大是非。
【第53句】:【不是撐船手,休來弄竹竿】(諺)竹竿:撐船的篙多使用長竹竿。不會撐船,就不要去擺弄篙竿。指不是行內(nèi)人,就不要強(qiáng)裝內(nèi)行。也指凡事與己無關(guān)的,不要硬插手。 也作“不是撐船手,莫去摸篙桿”。
【第54句】:媽媽平時喜歡與人拉家常。一天,她出門辦事,臨走時爸爸囑咐她:“女同志不要站哪兒成井,坐哪兒成坑,做事要放槍收馬,利索點(diǎn)!”(安徽·霍邱)
【第55句】:石頭砌墻——好的一面在外頭
【第56句】:玻璃缸內(nèi)關(guān)蒼蠅——亂竄
【第57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釋義: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顧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殺豬不怕豬叫,樹葉掉下來砸不著腦袋!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團(tuán)結(jié)起來怎么能斗倒地主惡霸。
【第58句】:【烏云遮不住太陽】釋義:比喻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例句:常言說:烏云遮不住太陽;咱這集體日子就是太陽,什么也遮不住它!
【第59句】:【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被眾多的人反對,即難以生活下去。 相關(guān)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準(zhǔn)《黃河?xùn)|流去》:“古人說過 ‘千人所指,無疾而亡’,別看眼淚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們這群龜孫?!?/p>
【第60句】:【一條道兒跑到黑】不改變主意,堅持到底。類似的:一條 胡同走到底。張賢亮《河的子孫》:“可是,事情已經(jīng)做下了, 只能一條道兒跑到黑?!?/p>
【第61句】:【敵強(qiáng)用智,敵弱用勢】(諺)如果敵人強(qiáng)大,就用智謀取勝;如果敵人弱小,就用強(qiáng)力征服。指或用智,或用勢,不能死守一法,要視敵方的強(qiáng)弱而定。
【第62句】:【三宮六院】老百姓常用“三宮六院”來形容皇帝嬪妃之多。民間還有“七十二偏妃”之說,合稱“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原來,它是由故宮的建筑而來。故宮中以乾清門為界,南為外朝,北為內(nèi)廷,即皇帝和他的后妃們居住生活的地方?!叭倭骸奔粗竷?nèi)廷?!叭龑m”即指中路的乾清官、交泰宮、坤寧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官、鐘粹官、景陽宮及永和官;西路六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官、長春宮、威福宮及重華宮。因各宮均為庭院格局建筑,故總稱六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宮六院”。后宮除太后外,大多居住著皇后及嬪妃,還有宮女如云。白居易形容宮中美女之多有詩云:三千粉黛無顏色。
【第63句】:【核桃棗子一塊數(shù)】(慣)比喻不管好壞一樣對待。
【第64句】:【猴年馬月】“猴年馬月”泛指年代久遠(yuǎn)或遙遙無期,或者沒有指望的事情。 “猴年馬月”的起源還得從十二生肖說起。生肖是十二種代表十二地支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些動物,與-f--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匹配,常用以記人的出生年份。這樣說來,“猴年”即指申年,每十二年就有一個猴年。除了用生肖紀(jì)年之外,占人還有用生肖紀(jì)月的說法:正月:萬木凋零,虎嘯震野,故稱“虎月”。二月:大地復(fù)蘇,小革新綠,故稱“兔月”。三月:春雷陣陣,神龍作雨,故稱“龍月”。四月:天氣轉(zhuǎn)暖,蟄蛇出洞,故稱“蛇月”。五月:草長鶯飛,駿馬奔馳,故稱“馬月”。六月:水草豐茂,群羊遍野,故稱“羊月”。七月:山林樹茂,群猴出沒,故稱“猴月”。八月:中秋月圓,殺雞飲酒,故稱“雞月”。九月:秋收時節(jié),養(yǎng)狗防盜,故稱“狗月”。十月:秋意微涼,肥豬滿圈,故稱“豬月”。十一月:冬雪初降,室內(nèi)多鼠,故稱“鼠月”。十二月:寒風(fēng)凜凜,老牛歸棚,故稱“牛月”。這樣看來,每個猴年都會有一個“馬月”,以十二年為一個周期。時過境遷,有指望的事情也給拖黃了?,F(xiàn)在普遍認(rèn)為,“猴年馬月”這個詞極有可能是口語中“何年嘛月”的諧音。不管怎么說,以上兩種解釋都通,泛指事情遙遙無期。
【第65句】:太陽底下點(diǎn)燈——多余
【第66句】:【燈臺照人不照己】(諺)燈臺:油燈盞下的托臺。指燈臺上擎著油燈,燈光只能照亮四周,卻照不見燈臺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別人的缺點(diǎn),卻很難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diǎn)。 也作“燈臺不照自”。
【第67句】:八百錢開當(dāng)鋪——支持不久
【第68句】:雨后山洪——沖勁大
【第69句】:蟻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第70句】:【著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蔭】見“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71句】:【一根筷子吃蓮菜——挑眼兒】(歇)挑:本讀tia。,指一根筷子不能夾,只能挑蓮藕的眼兒,轉(zhuǎn)讀tia。,指挑剔。眼兒:本指蓮萊里的小孔,轉(zhuǎn)指缺點(diǎn)。指故意挑毛病。 也作一根筷子吃蓮菜——專門挑眼。 一根筷子吃藕——專挑眼。
【第72句】:【下套子】(慣)指設(shè)圈套害人。
【第73句】:木頭人過河——摸不著底
【第74句】:【瓦片尚有翻身日】(諺)扔掉的瓦片,也還有拾起來再用的時候。比喻背時的人不必喪氣,總會有境遇好轉(zhuǎn)的一天。
【第75句】:【羊皮膏藥——不靈】(歇)舊時民間認(rèn)為狗皮膏藥療效好,羊皮膏藥不管用。指不靈驗,不起作用。
【第76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慣)指其含意只能領(lǐng)會,不能用言語表達(dá)出來。
【第77句】:姐妹倆回娘家——殊途同歸
【第78句】:關(guān)起門來做皇帝——沒入朝拜:妄自尊大
【第79句】:【 討飯也要隔過他家門】謂對方不值得交往,不去求他。馬 烽《劉胡蘭傳》:“人活得要有點(diǎn)骨氣!以后就是討吃要飯, 也要隔過他那個門!”
【第80句】:【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慣)荊山玉:即和氏璧;相傳楚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抱玉巖得璞玉,后把它琢磨成價值連城的美玉。不認(rèn)識荊山寶玉,把它看作頑石。比喻沒有眼力,錯把好人看作壞人,或把有才干的人當(dāng)作無能的人。
【第81句】:兩位阿姨來我家串門兒,媽媽剛想介紹,沒想到她們已經(jīng)搭上話了。媽媽驚奇地問:“你倆認(rèn)識?”其中一位阿姨說:“我們倆呀,是炒面捏的面人兒——早就熟透了?!保兾鳌M山)
【第82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dāng)面對證。
【第83句】:【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諺)真人:本指成仙或修煉圓滿的人,此處指本領(lǐng)高強(qiáng)的人。指真正本領(lǐng)高強(qiáng)的人,不輕易顯露高超的技藝。
【第84句】:【螞蚱打噴嚏,滿嘴莊稼氣】釋義:比喻沒有文化,說話土氣。例句:“就得是這樣,不能像高翔他們一樣,螞蚱打噴嚏,滿嘴的莊稼氣,講起話來,像數(shù)白花菜一樣?!?/p>
【第85句】:【藝高人膽大】(諺)藝:武藝。指武藝高強(qiáng)的人往往膽量就大。 也作藝高膽大,氣壯心明。 藝高人膽大,英雄出少年。
【第86句】:【拔眼中釘】(慣)比喻除掉心中所憎恨的人。
【第87句】:【磨扇壓住手指】遇到危難,需要援助。梁斌《紅旗譜》: “當(dāng)天下午,嚴(yán)志和想來想去,無處借取,只好找到李德才, 說:德才哥,我磨扇壓住手了!”
【第88句】:【大丈夫報仇,十年不遲】謂遇到事情要沉著,找機(jī)會對侍。 類似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姚雪垠《李自成》:“大丈夫報 仇十年不遲,何況只用等幾個月?氣壞了身體可不值!”
【第89句】:六月天下大雨——干載難逢;稀罕
【第90句】:【老虎頭上搔癢】釋義:借指冒犯大人物,或自尋死路。例句:“……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可是沒有料到他竟會那么窮,榨不出一點(diǎn)油水,已經(jīng)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嘴巴!”
【第91句】:【打核桃捎帶了棗】(慣)比喻打擊某個人,也連帶傷害了另一個人。
【第92句】:【屋里點(diǎn)火外頭亮】(諺)比喻避著人在自己家里做事,四鄰八舍的人其實(shí)知道得一清二楚。
【第93句】:【去了咳嗽添了喘】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引發(fā)了一個問題。 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為了不守寡,嫁了個銅鎖,去了 咳嗽添了喘。”
【第94句】:【一身不入是非門】極力避免陷入是非、糾紛。成語:明哲 保身。茅盾《子夜》:“要么乘公司還沒露出敗相的時候就把 資本抽出來吧,不管他們的八個廠將來有多少好處,總之是 一身不入是非門吧!”
【第95句】:【一客不煩二主】麻煩很多人,不如麻煩一個人。明代《金 瓶梅》:“他再三央及我對你說,一客不煩二主,你不接濟(jì)他 這一步兒,叫他向哪里借去?”
【第96句】:老天刮起了北風(fēng),媽媽想曬地瓜,但又怕這幾天天氣不好。爺爺說:“放心吧,一日北風(fēng)三日晴,三日南風(fēng)別盼晴?!保ㄉ綎|·文登)
【第97句】:【拾進(jìn)籃子里就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98句】:【 逼著啞巴說話】忍無可忍,引起憤慨。逼著,也說:急得、 惹得。浩然《艷陽天》:“我這樣的話還多著哪,再這么逼著 啞巴說話,我全都給你們抖落出來!”
【第99句】:【四面燒香,八面求佛】到處求人?!度嗣袢請蟆? 1982,9, 18):“合江地區(qū)八個縣擴(kuò)大經(jīng)委權(quán)限,改變多頭領(lǐng)導(dǎo),企業(yè) 辦事再不用四面燒香,八面求佛了?!?/p>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