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近處不走,卻去轉遠路】(慣)比喻省事的辦法不用,卻用復雜的。 也作“近路不走走遠路”。
【第2句】:【兵無強弱,將有巧拙】
【第3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
【第4句】:【睡不著覺埋怨枕頭】(慣)比喻自己有問題,卻責怪埋怨別人。
【第5句】:【只有錯拿,沒有錯放】
【第6句】:【稻秀雨澆,麥秀風搖】
【第7句】:【魚找魚,蝦找蝦,兩個渾人湊一家】
【第8句】:【有米不愁下不進鍋】(諺)只要有米,自然有辦法下進鍋里煮飯。 指只要具備成功的基本條件,就會把事辦成。
【第9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第10句】:【隨你奸似鬼,也吃洗腳水】見“饒你奸似鬼,吃了洗腳水”。
【第11句】:【三十年前人尋病,三十年后病尋人】
【第12句】:【擺陣勢】(慣)指拉開架勢,準備較量。
【第13句】:【踏人一腳,須防一拳】(諺)你踢了別人一腳,必須防著別人要打你一拳。指當你打擊別人時,必須謹防別人向你報復。
【第14句】:【海枯石頭爛,猴笑柏葉落】(慣)形容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15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16句】:【阿母愛郎,脫褲換糖】(諺)郎:兒郎。阿母愛兒,不惜脫下褲子換糖給兒子吃。指母親疼愛子女,往往到了不顧一切的程度。
【第17句】:【手中沒把米,叫雞雞不來】
【第18句】:【草深蟲子密,林大鳥兒多】
【第19句】:【滅門刺史,破家縣令】
【第20句】:【剪不斷,理還亂】(慣)既難以割舍,又梳理不順。形容人的心理活動或感情很復雜。也形容頭緒太多,難以理清。
【第21句】:【一鉚對一竅】(慣)鉚:鉚釘。 竅:指鉚眼兒。形容算計得正合適,不多也不少。
【第22句】:【會家不難,難家不會】
【第23句】:【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
【第24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諺)從善:順從善道。從惡:順從惡道。 指做善事就像登山一樣艱難,作惡就像崩塌一樣迅速。指學好難,走邪路易。
【第25句】:【老郎疼婆娘,少郎講名堂】
【第26句】:【媳婦到門前,還得個老牛錢】
【第27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
【第28句】:【人活臉,樹活皮】
【第29句】:【知足不辱】(諺)知道滿足就不會貪婪,也就不會受到羞辱。指知足可以保持人格的尊嚴。
【第30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慣)比喻不管環境或處境多么惡劣、危險,都處之泰然。 也作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任他風波險,穩坐釣魚臺。
【第31句】:【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獨】
【第32句】:【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釋義:做事留有余地有好處。 例句:“我們不要占便宜,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第33句】:【舂凳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
【第34句】:【肚飽眼里饞】(慣)肚子已經吃不下了,可看著食物還想吃。形容人嘴饞貪吃。
【第35句】:【掉進悶葫蘆里】見“跌進悶葫蘆里”。
【第36句】:【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見“人受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第37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慣)媒妁:媒人。指婚姻由父母作主、媒人介紹而成。 也作“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第38句】:【狗咬挎籃的,賊搶有錢的】
【第39句】:【財壓奴婢,藝壓當行】
【第40句】:【一根棍子吞到底】 釋義:比喻橫下一條心,干到底。 例句:拿我來講,那我是打定主意,一根棍子吞到底。反正苦瓜種下了,就剝開臉皮搞。
【第41句】:【拉大旗作虎皮】(慣)比喻用名人的威望或他人的名義來抬高或保護自己。
【第42句】:【是粥是水,揭開鍋蓋】
【第43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見“千里相送,歸于一別”。
【第44句】:【手長衣袖短】(慣)衣服袖子遮不住手臂。形容生活貧困。也指能力達不到。 也作“手長衫袖短”。
【第45句】:【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第46句】:【母慈悲,兒孝順】
【第47句】:【寧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說句話】
【第48句】:【割貓兒尾拌貓兒飯】(慣)比喻替當事人辦事,花費的是當事人的錢。 也作割貓尾巴拌貓兒食。 將貓兒尾拌貓兒飯。
【第49句】:【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諺)閉住嘴巴,管住舌頭,不隨便講話,自然就保得安全,不會惹是生非。 指慎言可以免禍。
【第50句】:【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見“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第51句】:【有理也要讓三分】見“得理讓三分”。
【第52句】:【活到老,學到老】(諺)學習是人一輩子的事,活到什么時候,就要學習到什么時候。指學習沒有止境。
【第53句】:【春天不忙,秋后無糧】(諺)指在春季不耕種,到秋天就不會有任何收獲。也泛指不辛苦于前,就難有成果于后。
【第54句】:【有錢的藥擋,沒錢的命抗】
【第55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56句】:【誰給你嘴上貼著封條】 釋義:沒有人不讓你說話。 例句:內當家急了,一骨碌爬起來,穿衣服,“你這人真是,誰給你嘴上貼封條咧!”
【第57句】:【貨到街頭死】(諺)遠途販運來的貨物,只要上市,便沒退路,不論價高價低,都得脫手賣掉。指做生意要獲得可靠信息,盲目販運沒出路。
【第58句】:【百病可治,相思難醫】
【第59句】:【潑出的水,收不回;咽下的米,吐不出】
【第60句】:【打補丁】(慣)比喻彌補工作中的不足或疏漏之處。
【第61句】:【膠多不黏,話多不甜】(諺)膠用得過量了,就沒有黏性;話說得噦唆了,就沒人愛聽。指說話貴在簡明扼要。
【第62句】:【促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
【第63句】:【墻上畫烙餅——能看不能吃】(歇)比喻心愛的東西,能看見或想得到卻到不了手。
【第64句】:【兵驕者敗,欺敵者亡】(諺)欺敵:輕敵。打了勝仗就驕傲的軍隊,不把敵方放在眼里的軍隊,必定要敗亡。指驕兵和輕敵是兵家大忌。
【第65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第66句】:【娼不笑人娼,盜不罵人盜】(諺)娼:妓女。比喻從事低賤行業的人,不會鄙視同行者。
【第67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第68句】:【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 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雙方,不會結成真正的親戚關系。
【第69句】:【褲帶長,壽命短】(諺)褲帶長:指胖人肚子大。指過于肥胖的人,往往活不長。
【第70句】:【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
【第71句】:【嫩竹子做扁擔——挑不了重擔】(歇)指缺乏鍛煉的年輕人,擔當不起重任。
【第72句】:【打是疼,罵是愛】(諺)指對后代或部下嚴格管教才是真正的關心和愛護。也指夫妻之間的沖突常常是愛的表示。
【第73句】:【不嚴不成器,過嚴防不虞】(諺)不虞:不測。對子女的教育要從嚴,不嚴不能成材;但過嚴又會出問題。
【第74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第75句】:【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
【第76句】:【彭祖活了八百八,見過黃河一澄清】
【第77句】:【一不沾親,二不帶故】(慣)故:朋友。指既不是親戚,又不是朋友,沒有親友關系。
【第78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第79句】:【上午三十一,下午腳無力】(諺)指人的年齡一過三十歲,生命的活力就在逐漸減退。
【第80句】:【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諺)鳳凰如果拔去羽毛,其形象還不如一只雞。比喻失勢的人物還不如個普通百姓。
【第81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慣)比喻做事時斷時續,不能持久。 也作“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第82句】:【黃杏熬北瓜——一色貨】(歇)一色:本指黃杏和北瓜一起熬時顏色相同,轉指全都一樣。指一伙人都是同一類型的壞人。常含譏諷意味。
【第83句】:【油梭子發白——短煉】(歇)油梭子:油渣。短:缺少。煉:本指煉油,轉指磨煉。指人缺乏實際鍛煉。
【第84句】:【丑不丑一合手,親不親當鄉人】
【第85句】:【悲傷憂愁,不如握緊拳頭】
【第86句】:【吃百家飯,穿眾手衣】
【第87句】:【挑得籃里便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88句】:【古墓里搖鈴——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騙。死尸:死人。古墓里搖鈴欺騙死尸。指騙人。
【第89句】:【御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見“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第90句】:【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第91句】:【既到大江邊,不怕水濕腳】
【第92句】:【沒碰過釘子不知道疼】(諺)比喻人沒有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就不會有切實的經驗教訓。
【第93句】:【離了紅蘿卜,照樣辦酒席】
【第94句】:【木門對木門,笆門對笆門】
【第95句】:【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
【第96句】:【卿相出寒門】見“白屋出公卿”。
【第97句】:【海底撈月,水中求酥】
【第98句】:【背黑鍋】(慣)比喻被冤枉,代人受過。
【第99句】:【七月半,八月半,人出大汗天善變】
上一篇:《名人名言》的文案【682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