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生日了發朋友圈怎么說什么話好啊
爺爺奶奶過生日發朋友圈:祝爺爺奶奶生日快樂
壽比南山
福如東海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八十為耄耋之年
襁褓:嬰幼兒時期孩提:小孩會笑要人提抱的年齡階段,后指2-3歲兒童齠齔:小孩換乳牙,后指7-8歲的孩子垂髫:兒童頭發不加收束,自然下垂。
后指兒童。
又稱髫歲,髫年,髫齡,髫發。
總角:兒童把頭發收束起來扎在頭頂兩旁的發髻。
代指幼年。
9歲九齡:為9歲。
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為13歲。
15歲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
“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發:束發,扎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為15歲。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發: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束起來盤在頭頂。
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二八:為16歲。
20歲加冠:指二十歲。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發:束發,扎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
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指剛成年。
指二十歲。
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
《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歲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
《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
”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
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
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還歷壽:61歲的壽辰。
由于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論語·為政》),所以后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
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
”《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
”耋[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
”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
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
耄,八九十歲的年紀。
耄,七八十歲的年紀。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
毛傳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
”后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
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 80歲壽辰。
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米壽:指88歲。
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期頤:指百歲高壽。
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
頤,朱熹講是“謂當養而已”。
即生活起居詩人養護。
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
期頤指一百歲。
“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
《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也。
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茶壽:指108歲。
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
兒童垂發叫髻。
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
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
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后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
垂髫:小孩子頭發扎起來下垂著,指幼年。
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齠[tiao]:兒童換牙。
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另外稱成人的有: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稱老人的有:斑白:老人。
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
“黃發”是枯黃的頭發。
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
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給90歲老人的生日祝福語
● 要想有福氣,必須孝順,一個懂得孝道的人在陽間一定會有福。
● 如果做兒女的不孝順父母, 就脫離不了苦難的業海, 不能登陸幸福的彼岸。
● 孝順,孝而不順,就是對爸爸媽媽好是“孝”;跟爸爸媽媽頂撞就是“不順”,所以孝順,孝和順是分開的。
● 如果一個人在家做不到孝順父母甚至傷害父母,那么無論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難堵住著這個不孝父母的漏洞,因為積福沒有折福快。
● 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因為父母親給你這個身體,你不好好地保護好就是對父母親的不孝順。
● 你的骨頭是爸爸給的,你的肉是媽媽給的。
如果你們損害自己的身體爸爸媽媽會很難過,比你們自己還要難過。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時候,最難過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媽媽。
所以說孝順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你們自己的身體。
● 孝感天地,能夠為父母長輩祈福就是孝順。
● 母親多偉大,把我們養育了一輩子,我們沒有對她付出什么,希望大家現在對母親孝順,孝字非常重要。
中國人講的是孝順,實際上孝能感恩天地。
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照顧和孝順自己的父母親。
● 請問大家,我們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地洗過臉和洗過腳沒有
而我們的父母親從小就幫我們洗臉洗腳。
● 慈悲的心是什么
年邁的老媽媽坐在輪椅上,有些人推著自己母親在輪椅的時候覺得別人在看他,覺得很難為情,好像推著自己的媽媽丟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順地推著自己的媽媽都怕別人笑話你,你這個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氣是在慈悲心中生出來的。
● 老人家不貪什么,孩子經常孝順孝順,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氣,你給她說幾句好話買點東西,看到孩子很孝順,爸爸媽媽就滿足了。
● 如果你們自己不孝順,那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孝順,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白話佛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
文藝界(歌手,明星,導演,演員,作家……) 1993年06月30日,黃家駒,著名歌手; 1995年10月02日,洛桑,醉酒駕車,車禍; 1997年11月08日,林正英,香港藝人; 1997年11月12日,張雨生,著名歌手,車禍; 1999年02月28日,冰心,著名作家; 2000年01月30日,劉丹,演員,中扮演“香妃”,車禍; 2000年07月17日,趙麗蓉,著名表演藝術家,肺癌; 2001年09月22日,馬華,著名健美教練; 2002年07月31日,陳寶蓮,香港藝人; 2002年09月19日,高楓,著名歌手; 2002年10月18日,羅文,香港著名歌手; 2002年10月20日,李媛媛,宮頸癌; 2003年04月01日,張國榮,自殺身亡; 2003年06月12日,格利高里·派克,主演、影帝; 2003年12月09日,柯受良,飲酒過量導致哮喘病發作; 2003年12月13日,謝添,著名表演藝術家,原北京電影制片廠導演; 2003年12月30日,梅艷芳,香港著名歌手,演員; 2004年06月01日,常香玉,豫劇藝術家; 2004年05月13日,牛振華,演員,醉酒駕車,車禍; 2004年10月10日,克里斯托弗·里夫,超人扮演者; 2004年11月24日,黃沾,聽歌的人沒有不知道的; 2005年04月10日,陳逸飛,畫家; 2005年07月02日,古月,特型演員; 2005年08月18日,高秀敏,著名表演藝術家,心臟病; 2005年08月30日,傅彪,演員,肝病; 2005年10月17日,巴金,著名作家; 2006年12月20日,馬季,心臟病,終年72歲; 2007年01月28日,許瑋倫,臺灣偶像明星,車禍,28歲; 2007年05月23日,陳曉旭,乳腺癌; 2007年06月23日,侯耀文,相聲表演藝術家,突發心臟病,終年59歲; 2007年06月30日,楊德昌,中國臺灣著名導演,結腸癌,享年59歲; 2007年07月02日,貝克佛蕾-西爾絲,世界十大女高音之一,肺癌,享年78歲; 2007年07月30日,文興宇,喜劇演員,癌癥,享年66歲; 2007年07月30日,英格瑪-伯格曼,著名導演,瑞典電影大師; 2007年07月31日,安東尼奧尼;意大利電影大師; 2007年07月31日,英格瑪·伯格曼,瑞典電影導演 2007年09月06日,帕瓦羅蒂,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享年71歲; 2007年10月07日,陳思思,香港電影演員、“長城三公主”之一; 2007年11月27日,葉凡,著名女歌星,終年37歲; 2008年01月03日,王群,功夫明星,心肌梗塞猝逝; 2008年02月19日,沈殿霞,香港藝人; 文藝界特別整理:90年后離開我們的相聲大師........... 李潤杰(寶字輩)1990 孫寶才(寶字輩)1991 王鳳山(寶字輩)1992 高鳳山(壽字輩)1993 侯寶林(寶字輩)1993 殷文碩(文字輩)1993 羅榮壽(寶字輩)1995 趙振鐸(文字輩)1996 常寶霖(寶字輩)2000 王世臣(寶字輩)2001 劉文亨(文字輩)2001 馬三立(壽字輩)2002 高英培(文字輩)2002 馮寶華(寶字輩)2004 郭全寶(文字輩)2004 牛振華(文字輩)2004 于寶林(寶字輩)2005 于世猷(文字輩)2005 馬季 (文字輩)2006 趙世忠(寶字輩)2007 侯耀文(文字輩)2007 文藝界特別整理:我個人喜歡的藝人,謹以悼念
1993年06月30日,黃家駒,著名歌手; 1995年10月02日,洛桑,醉酒駕車,車禍; 1997年11月08日,林正英,香港藝人; 1997年11月12日,張雨生,著名歌手,車禍; 2000年07月17日,趙麗蓉,著名表演藝術家,肺癌; 2003年04月01日,張國榮,自殺身亡; 2003年12月09日,柯受良,飲酒過量導致哮喘病發作; 2003年12月30日,梅艷芳,香港著名歌手,演員; 2004年06月01日,常香玉,豫劇藝術家; 2004年10月10日,克里斯托弗·里夫,超人扮演者; 2004年11月24日,黃沾,聽歌的人沒有不知道的; 2005年08月18日,高秀敏,著名表演藝術家,心臟病; 2005年08月30日,傅彪,演員,肝病; 2006年12月20日,馬季,心臟病,終年72歲; 2008年02月19日,沈殿霞,香港藝人; 政界,科學界,商界……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人民的好公仆; 1995年11月04日,拉賓,以色列總理; 1997年02月19日,鄧小平,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1997年04月26日,彭真,原北京市市長; 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著名愛國將領;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蔣介石夫人; 2004年04月14日,任長霞,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 2004年06月05日,里根,美國前總統; 2004年08月14日,牛玉儒,人民的好公仆;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 2005年01月08日,宋任窮,開國上將; 2005年01月17日,趙紫陽,原中共中央總書記; 2005年01月21日,維多利亞,英國女王; 2005年03月21日,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 2005年04月02日,約翰·保羅,羅馬教皇; 2005年04月24日,費孝通,著名學者,享年95歲; 2005年09月06日,致順義,董存瑞戰友、戰斗英雄; 2005年10月26日,榮毅仁,紅色資本家、原國家副主席; 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2006年01月03日,東史郎,謝罪日軍老兵; 2006年02月13日,王選,科學家,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 2006年03月11日,米洛舍維奇,前南聯盟總統,心肌梗塞; 2006年04月20日,叢飛,中國,生前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的,晚期胃癌致多臟器功能衰竭; 2006年09月14日,奧里亞娜·法拉奇,意大利著名女記者兼作家;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癌癥,享年85歲; 2006年10月28日,霍英東,享年84歲; 2006年11月16日,米爾頓·弗里德曼,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享年94歲。
2006年11月20日,洪學智,兩授上將軍銜第一人,享年94歲。
2006年12月27日,杰拉德·福特,美國前總統,享年93歲。
2007年04月23日,葉利欽,俄羅前總統; 2007年05月25日,孫元良,抗日名將; (2006年逝世的體育明星有:普斯卡斯,埃里克·納梅斯尼克,佩普,約翰·斯賓塞,安迪·卡爾德科,特勒·桑塔納,羅恩·格林伍德,約翰·里亞爾,彼得·奧斯古德,奇亞辛托·法赫蒂); 2009年 1月22日——梁羽生,武俠小說大師(85歲)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生于廣西蒙山一個書香門第,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其代表作有、、等。
) 對武俠小說略有耳聞的人大多知道這位大師級的人物, 當時梁羽生, 古龍,金庸三大高手并駕齊驅,各具特色, 開創新武俠小說先河, (說實話,就作品而言,臥龍生,蕭逸,溫瑞安這幾個人只能靠邊站), 從造詣上講梁還是前輩, 他的作品里深得舊武俠小說遺風, 雖小說內容有過正過邪之嫌, 情節構造不如金庸想象力豐富, 但其文學功底可以說是在武俠小說界首屈一指, 他的幾乎任何小說里都充滿了大量詩詞賦歌賦, 文字其其優美, 當年家里書箱里有一本<萍蹤俠影>,講張丹楓與云蕾的故事,描寫生動細膩, 本人看的如癡如醉, 如今已不復當年之心情,只能去回想最后那些了.... 飄萍倦侶,算茫茫人海,友朋知否? 劍匣詩囊長作伴,踏破晚風朝露,長嘯穿云,高歌散霧,孤雁來還去!盟鷗社燕,雪泥鴻爪無據。
3月14日一一李鈺,演員(33歲) (3月14日22時48分,女演員李鈺(原名李郁)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終年33歲。
李鈺出生于1976年12月20日,因在瓊瑤劇中出演方瑜一角而成名) 對這位演員唯一的印象就是<情深深雨蒙蒙>那部瓊瑤戲,總的說來感覺這位演員非常聰明,長相可以,可是目光有些銳利,與男人對視, 男的會心一凜的來,開個玩笑, 33歲,大好年華,可惜了。
3月16日——林耀基,音樂教育家(72歲) 大師,絕對的大師,小提琴教育家中的教父級人物, 1954年至196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隨馬思聰學習小提琴。
1960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后赴蘇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師從小提琴家楊柯列維奇(yankelevich),專攻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
柯列維奇曾預言,林耀基將會為中國的小提琴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林耀基在40年的執教生涯中博采眾長,實踐總結出一套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
與其同事多年的央音教授梁大南在感嘆林老師“高尚品德”的同時,對其特殊的教學法也贊嘆有加:“他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激情,挖掘其潛能,給予準確定位。
特別是他能把自己所總結的教學方法變成打油詩一樣通俗易懂,就算外行聽了也感興趣。
”林耀基經常讓學生體會“弦外”之音,形象地與他們一起想象音樂中的畫面情境,讓弓子“滑翔”,督促有小動作的學生去掉音樂中的“多余脂肪”。
中國音樂界把林耀基稱作“采礦大師”,小提琴界獲國際大獎的中國學生,90%是他調教出來的。
有人說,林耀基是“冠軍教授”。
而這位冠軍教授卻時常給學生拎包、提琴。
其大弟子薛偉感言,“老師一直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我,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完全不像以往的傳統師生關系。
” 當時去世時我真的不知道, 魚兒的小提琴論壇我很久沒有光顧了,慚愧一下。
4月6日——阿桑,臺灣歌手(34歲) (4月6日,歌手阿桑因為去年十月罹患乳癌末期,病逝于臺灣新店慈濟醫院,享年34歲。
本名黃嬿璘的阿桑,曾經待過藝工隊,也短暫唱過PUB,因演唱電視劇片尾曲而走紅。
) 其實最近幾年我不太聽新的流行歌曲,因為感覺越來越沒有內涵,絕大多數歌曲和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根本不能比,旋律似曾相識,歌詞平庸造作。
第一次聽她的歌還是走在大街小巷里,再加上老婆偶爾給我啟蒙下,一度懷疑下她嘴巴里的阿桑和江美琪是否為同一個人。
真正注意到她是聽到那首挺陽春白雪的,歌詞旋律非常有意境,再加上她特有的沙啞嗓音,一下子記住了這個名字,另外她翻唱的也不錯,以及那首比較經典的,沒聽過的朋友,去聽聽吧 4月12日——閆懷禮,著名演員(73歲) (4月12日上午,《西游記》中沙僧扮演者閆懷禮因肺部感染在北京去世。
享年73歲。
) 《西游記》中的沙僧扮演者,兒時的記憶是不會忘的,最遺憾的是他沒有等到“二師兄”的臨別一眼。
。
。
4月13日——朱敏,朱德元帥唯一的女兒、原北京師范大學俄語系教授(83歲) 5月8日——藤澤秀行 日本名譽圍棋棋圣(83歲) “我不認為圍棋是這么狹隘的東西,只有中國棋手達到足夠與日本棋手抗衡的時候,日本圍棋的強大才更有意義
”——當有人看見藤澤秀行先生不遺余力幫助中國棋手成長時,很為不解,藤澤如是說。
對中國圍棋事業幫助最大的人不是吳清源,而是藤澤秀行,善良,正直,不羈,好酒,好賭,熱情,幽默,三次患癌癥,三十幾年來相繼被查出胃癌、淋巴瘤、前列腺癌,巨大的病痛都被藤澤先生一一克服。
這是一個真實生動的人物,他曾經多次自費帶團(秀行兵團)來華交流,無論是當時的中國的聶衛平,馬曉春,常昊等數代高手無不受到秀行的指導(韓國的曹熏炫就更不用說了),是廣受中國棋界尊重的老人。
其本人紋坪上的故事也很有傳奇色彩,慣于嘗鮮是最有趣的經歷,他先后獲得了首相杯、日本棋院第一位決定戰、名人戰、天元戰、棋圣戰等比賽的第一屆冠軍,棋圣戰更是六連霸(當時已近六十歲),幾乎把當時的青年才俊一網打盡 1991年,他在日本第39期王座戰五番棋決戰中,3比1挑戰羽根泰正王座成功,創66歲奪冠紀錄;次年他接受其時如日中天的小林光一棋圣·名人挑戰,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仍然豪氣滿懷地宣稱:“輸了第一局后,我對戰勝他更有信心了
”結果,藤澤秀行3比2技壓小林光一,首次衛冕王座成功,同時再創最高齡奪冠紀錄。
至今,該紀錄還由他保持著。
5月9日一一李文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82歲) 相聲界的一位老前輩了,擅長捧艮,他們那個年代說的茶館式加長袍相聲,是需要細細品位的,懷念他和姜昆的那段《想入非非》 5月23日——盧武鉉,韓國前總統(62歲) 5月26日——丁聰,漫畫大師(93歲) 5月31日——米莉維娜·迪恩,“泰坦尼克”號最后一名幸存者(97歲) 6月3日一一石堅,香港演員(96歲) 前幾天某個臺還在放83射雕,現在一算,原來這位老人演裘千仞時已經70歲了,真不容易啊,另ps一句,82版天龍八部中的蕭峰的爹蕭遠山是他演的。
不過老前輩和狄龍,姜大衛一樣,想必都是六七十年代風云一時的人物,景仰之。
。
。
6月5日——羅京,央視主持人(48歲) (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于2009年6月5日病逝) 自從有記憶開始,我就習慣了新聞聯播中的他和邢質彬,莊重,沉穩,大氣就是他的風格,我小時候甚至在想這人生活中啥樣的,前階段看到他唱《千里之外》的樣子,感覺很有意思,沒想到,已經走了,他的去世帶走了一個時代的記憶,有人在他去世時把陳先生的wife搬出來做對比,實在是。
。
。
6月25日——邁克爾·杰克遜,美國歌星(50歲) 其實用美國歌星這個字眼來描述是遠遠不夠的,看這段: 譽為流行音樂之王,是繼之后西方流行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其成就已超越貓王,是出色的音樂全才,在作詞,作曲,場景制作,編曲,演唱,舞蹈,樂器演奏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就。
邁克爾與貓王、兩組歌手并列為流行樂史上最偉大的不朽象征,他開創了現代MV,他把流行音樂推向了巔峰,有權威樂評說:如果沒有邁克爾·杰克遜,世界至少將遲50年才有現代MV,流行樂壇將退后至少20年,他融合了黑人節奏藍調與白人搖滾的獨特的MJ樂風,時而高亢激憤、時而柔美靈動的聲音,空前絕后的高水準音樂錄影,規模宏大的演唱會無不在世界各地引起極大轟動. 據2006年底統計,其正版專輯全球銷量已超過
【第7句】:5億,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他是音樂史上第一位在美國以外賣出上億張唱片的藝術家。
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讓無數的明星效仿。
2006年,吉尼斯世界紀錄頒發了一個最新認證: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家
他一個人支持了世界上39個慈善救助基金會,保持著2006年的吉尼斯世界個人慈善紀錄,是全世界以個人名義捐助慈善事業最多的人。
有人說邁克爾杰克遜是一個神奇的怪物,渾身上下充滿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音樂響起時他的節奏能帶動全世界的脈搏。
至今全世界仍有數以億計歌迷。
他去世第二天,各大報紙媒體廣為報道,我曾經到他的貼吧里去看,帖子之多,更新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因為更新的速度是以秒計的,也就是說每秒就有一個跟帖(或者主題帖子),我因為小時候看過一個很有趣的MV(他引誘一國之皇后)就發了個主題帖子問了下歌名,三分鐘后我的帖子幾乎找不到了。
截止到現在,貼吧已經有150多萬條帖子,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7月11日——季羨林,著名學者、國學大師(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