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徒步感悟語段落
為了加深我們對黨史的認識,領(lǐng)會這次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刻意義,讓公司全體員工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zhì),我們公司上海分公司組織體驗紅軍生活,從走長征路緬懷革命先輩,到松潘了解紅軍歷史文化,在黨旗下入黨宣誓……沐浴著建黨90周年的洋洋喜氣,今年7月,上海分公司組織職工赴革命圣地瞻仰革命先烈,學習革命精神。
紅軍長征雖然已經(jīng)成為過去,當年的硝煙戰(zhàn)爭也早已散逝,但長征散發(fā)的精神卻永遠不會過時。
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長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輝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大力加強企業(y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shè),加強企業(yè)的先進性,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shè)。
不論形勢怎么變、地位怎么變,我們都要堅持同公司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企業(yè)服務(wù),堅信我們企業(yè)在共產(chǎn)黨的帶領(lǐng)下成為真正英雄。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yīng)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同心同德、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加快發(fā)展,把我們企業(yè)建設(shè)得更好。
為國家節(jié)能,環(huán)保,低碳事業(yè)做出更多貢獻。
我們將把此次 “紅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運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
以實際行動,努力工作,不斷創(chuàng)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總之,不斷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學習、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熱情、更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體驗父母工作感想
叮鈴鈴,叮鈴鈴”刺耳的鬧鐘聲打破了我的美夢,我迷迷糊糊地睜開了雙眼,一看只有6點半,心中不由納悶起來:這么早叫我起來干嘛呢
又不上學,是不是爸爸媽媽老糊涂了
原來我今天說好和爸爸一起到他單位去的,我趕忙起了床。
為了不影響到爸爸上班,我的速度可比平時足足快了兩倍呢
我揉了揉眼睛,發(fā)現(xiàn)爸爸早已從床上爬了起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為我做早餐了。
趁現(xiàn)在沒事,我來為大家說說我爸爸的職業(yè)吧
我爸爸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地人,在工作上也毫不馬虎。
爸爸他是保險公司的一名職員,每天都得跑客戶,一跑就是一天,有是要到很晚才能到家,原先皮膚細白的他,現(xiàn)在手臂上都被曬得很黑很黑。
瞧,我刷牙洗臉都弄好了,爸爸也差不多了,他拿起面包,套上保鮮袋,便對我說道:“早飯我們帶到路上去吃吧
否則時間都要來不及了。
”我心中不禁想到:爸爸每天都是這樣的么
連吃個早飯的時間都沒有,每天我起來時,爸爸早就已經(jīng)在開會了。
就這樣,大約6點55分時,爸爸背著一個沉重的包和我便出發(fā)了。
爸爸的單位靠近莘閘路黃河路,我們家到那邊要先乘公交車,后換地鐵,想必大家一定知道我們出門的時間正好趕在了上班早高峰時段內(nèi)。
我們先步行了
【第3句】:5分鐘到達了公交車站,等車的人不計其數(shù),大多都是趕著去上班的。
在這季節(jié),即使沒有太陽火辣辣的照射,也會讓人感到十分悶熱,使人心情煩躁不堪。
等車的8分鐘,讓我感覺像度過了漫長的一小時。
公交車總算是來了,許多乘客紛紛上了公共汽車。
只見車上位子都已坐滿,我和爸爸只能站著,各自拉著一根扶手。
一開始,車內(nèi)還只有幾個人站著,空蕩蕩的,轉(zhuǎn)眼間,人越來越多。
即使車內(nèi)開著冷氣,我感覺背上還是汗滋滋的。
有時,有人要下車,他們都得用力從人群里擠出來,到最后車上的乘客都背貼著背站著。
我們下車的那站大部分的乘客都會下站。
一下了車,我頓時感到輕松許多。
可是,更艱難的“任務(wù)”接踵而來。
地鐵——早高峰時最擁擠的交通工具。
只見正好來了一列我們要乘的地鐵,哎呀,我不禁想道:這可怎么乘呀,單看原本地鐵里的人已經(jīng)是熙熙攘攘了,再瞧瞧等候區(qū)里的人更是無以數(shù)計,每一節(jié)車廂里人都是那么多,難不成真要擠上去
我把心中的疑問提了出來,爸爸聽后笑了笑,幽默地說道:“你想要壓成大餅就去乘吧
我們先往回乘一站,再乘回去,這樣至少能保證不會擠不上了。
”于是,我聽后便跟著爸爸一起乘對面的地鐵去了。
原以為會好一些的我,竟沒有料到,在乘回去時,車廂里的人還是摩肩接踵,但是至少比前面的那班車要好了一些,往后一站,也就是我們原來開始乘的那一站,有些人連地鐵也擠不上了,“嘟,嘟,嘟”紅色的燈閃爍著,地鐵的門馬上就要關(guān)上了。
突然間,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背了一個公文包,跑向地鐵,使出吃奶般的力氣,硬是擠了上來,車廂內(nèi)更加擁擠了,我手伸不上來,感覺氣都喘不過了,那時的我根本動彈不得,正如爸爸所說的,像“已經(jīng)被壓成大餅了”,我心中不由想道:爸爸每天都是這么擠上地鐵的么
終于,到了我們下的那站了,爸爸帶著我從人群中用力擠了出來,我第一次乘早高峰時段的地鐵,以前我上學時,根本就用不著受那么大的“罪”,也不知道爸爸媽媽上班的辛苦,現(xiàn)在的我,親身經(jīng)歷過、體驗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擁擠、辛苦。
到了公司后,爸爸便沒有幾分鐘是和我待在一快兒的了,他一會兒說要去開會,一會兒又說要去跑客戶,留下我一個人待在辦公室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直至7點多,我才終于回家了。
問題補充:接下去的,還沒完:在這一天,我第一次踏上了父母上班的路,第一次那么深切地體會到父母上班時的艱辛,那不是我們所能想象得到的:地鐵、公交車的擁擠,業(yè)務(wù)的繁忙等。
每天都是如此,當他們回到家時,我相信他們一定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們認真學習時的模樣,這也就是對他們一天工作下來最大的安慰。
父母那么勞累都是為了我們,我們自然也要學會感恩,只要每天為父母盛盛飯,做些小事就可以了。
我在這里想對父母再說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
一個問題:感想80字,在線等,急死啊
!
看完這篇文章,我腦海里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人間處處有真情
正是善良的人們,小女孩的生命才得到了延續(xù)。
我想,中國有太多這樣有愛心的人。
就像汶川地震,臺灣一樣,因為大家的愛心,再大的災(zāi)難將永遠難不到偉大的中國人民。
關(guān)于戶外徒步正能量口號
【第1句】:用雙腳丈量,得身體強健
【第2句】:行路永向前,意志更堅定
【第3句】:享自然之美,追心中夢想
【第4句】:美麗世界自由行,暢快心情滿天飛
登泰山的心得體會。
一場大雪封住了登山的路,此行泰安而不能登泰山的遺憾讓我夜不能寐
我這次來泰山不是來旅游,而是來開會的。
全省輕工系統(tǒng)的一個年度工作會議在泰安市召開,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我在這個冬天來到泰安。
會議選在泰山腳下的一座四星級的酒店召開,據(jù)說主辦方?jīng)Q定在泰安開這個會,最初是想為與會代表們創(chuàng)造一個登泰山的機會,但是在開會的前兩天,一場大雪浸染泰安,因為上山路滑,會議主辦單位最終取消了登泰山的計劃。
但是來到了泰安,尤其是來到了泰山的腳下,不去看看泰山,總覺得有些不甘心,就好象有一樁心事沒有完成。
既然已經(jīng)“車到山前”,即使不能登山,那去看看泰山的巍然和恢宏也好。
因此,我和一個同住一室的會友在會議結(jié)束以后,一起沿著環(huán)山公路步行去看泰山。
眾所周知,莊嚴神圣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的人文與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諧。
泰山自古以來就為國人所崇拜,被視為社稷穩(wěn)定、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中華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泰山人文歷史悠久,文化遺產(chǎn)豐厚。
從四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期,泰山周圍地區(qū)都出現(xiàn)了人類活動的蹤跡,這些經(jīng)過考古挖掘科學鑒定的遠古文化遺寸,說明泰山地區(qū)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泰山被尊為華夏神山。
其雄峙于山東中部,泰安城北,人稱“五岳之首”。
東岳泰山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
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其實在15年以前,我曾經(jīng)爬過一次泰山。
那是1992年的初春,我剛滿18歲。
那個時候的我,還是根本不知山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年齡。
在我的眼里,泰山也僅僅是一座山而已,登泰山的目的也極其單純,那純粹是為了登山而登山。
當時登山路上看到的風景和在泰山極頂上看到的風光,至今已經(jīng)在記憶中蕩然無存。
只是相冊中保存至今的一些發(fā)黃的老照片在靜靜地告訴我:曾經(jīng)我登過泰山。
畢竟是年輕啊,那時候還根本不了解泰山,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泰山。
一晃15年過去了,那些峰巒樓臺,那些雕欄石刻,全如煙塵一般,灑落在成長的歲月和記憶中,成為那水墨般的洇染。
中國人的山岳崇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對泰山的崇拜。
大約五、六萬年前,人們已經(jīng)開始了對泰山的崇拜。
根據(jù)古文獻記載,先秦時代曾經(jīng)有七十二君到過泰山,祭告天地。
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也都到此舉行封禪大典。
經(jīng)唐、宋到明清,尤其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時期,泰山的地位抬高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
這種封禪祭祀活動在泰山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并貫穿了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封建社會。
隨著“五行”學說的流行,泰山又被封為東岳,被尊為五岳之首。
泰山吸引了歷代大批文人墨客,留下了眾多不朽的名篇佳作和書法墨寶。
道教人物早在漢魏時起就活躍于泰山地區(qū)。
在唐、宋、元、清四個朝代,道教在泰山都有重大發(fā)展,逐步走向輝煌。
公元4世紀中葉,佛教傳入泰山。
公元351年,有人在泰山創(chuàng)建寺廟。
北齊有人在經(jīng)石峪刻下石經(jīng)《金剛經(jīng)》。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使泰山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氣勢磅礴的泰山,知名度可與萬里長城媲美。
從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到“有眼不識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等等等等,都在不斷加深著我們對泰山的向往。
登臨泰山,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
一直以來,泰山便是中華民族藝術(shù)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化的圖騰和文明、信仰的象征。
這些深厚的人文和歷史底蘊,都是那次登過泰山以后才慢慢從書中讀到,相比與18歲時候的淺薄與無知,因此現(xiàn)在的我,總覺得自己還從來沒有登過泰山。
曾經(jīng),偶然讀到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講究入世與出世,于塵世間理會佛理之真諦。
人之一生,從垂髫小兒至垂垂老者,匆匆的生命旅途中,我們的人生是否也經(jīng)歷著“是山是水”的三重境界
泰山既是“五岳之首”,也是我從涉世之初起攀登過的第一座山峰。
所以這些年來,真正的登一次泰山一直是我的一個不大不小的愿望。
走出下榻的酒店,我們才感覺原來風刮得還挺大。
我和會友我一邊調(diào)侃著古人登山的情景一邊沿著環(huán)山公路前行。
途中向一位老者詢問上山的可能性,回答是:“山高路滑,上山的臺階全是雪,冬天山上也沒有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喜歡照相的經(jīng)常雪天登山”。
老者抬頭看了看天,又說:“這么冷這么陰的天,看來還要下雪,風又大,怕是已經(jīng)封山了。
”我們向老人鞠了一躬,頂著凜冽地寒風向泰山走去。
到了泰山跟前,放眼望去,腦海中隱隱約約地浮現(xiàn)著15年前來泰山的情景,只是因為季節(jié)的不同,當年滿眼的春光和翠綠,今天都變成了冬日的陰郁和冰冷。
登山的石階上覆蓋著一層白白的積雪,一條窄窄地小路被人踩出來,裸露出青色的石階,曲曲折折地延伸上去。
山腳之下,幾家賣紀念品的小店開著門,零零散散的客人大多也都是學生模樣的男孩和女孩。
幾家店住熱情地迎上來,看著我們腳上的皮鞋說穿皮鞋不能登山,建議我們購買他們的登山鞋。
我們沿著“孔子登臨處”拾階而上,15年前,我也是從這里登上了泰山。
山上到處是皚皚的白雪,北風呼嘯,刮起了地上的雪花,吹在臉上讓人感覺出奇地冷。
走到泰山的萬仙樓,正常的情況下是從這里購票正式進山。
我們咨詢了售票處,雖然沒有封山,但山上的鎖道已經(jīng)停止了運行,如果要上山只有徒步登山一種選擇。
即使登上泰山,天黑前也下不來了。
我和會友都明白,這樣的天氣,登山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來的時候本來就不抱有能上山的希望,或許走過來,只是為了看一眼老朋友。
因為第二天一早要離開泰安,所以我和會友最終放棄了登泰山的念頭。
我站在泰山的入口處,深深地呼吸著泰山的空氣,感受泰山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風骨。
人在自然面前總是渺小和無奈,置身與泰山之中,這種由衷地感觸更加刻骨銘心。
除了渺小和無奈,站在泰山之下,我還深深地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和脆弱,正是這種恐懼和脆弱讓我之前登泰山的熱情消失殆盡,竟然沒有勇氣和信心登上泰山。
回到酒店已是夜幕降臨,未登泰山的遺憾使我面對豐盛的晚餐也感覺食之無味。
我重新審視自己,為自己的脆弱感到深深地自責和愧疚。
夜晚,我躺在賓館的房間里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入睡。
索性起身,拉開窗簾在黑暗中眺望寂靜的泰山,夜色陰晦,也沒有月光,借助星星點點的燈火,遠處的泰山也只能大概看出隱隱約約地輪廓。
看不見萬人登山的喧囂,看不見霓虹閃爍的華麗,也看不見被人工修飾的點綴……雖然是隱隱約約的山的輪廓,但泰山的巍峨、高聳、挺拔與堅韌卻比白天顯得更加真實和自然。
那種風骨雄姿猶如一位泰然坦然的智者在蒼穹中遒勁高亢,傲然挺立,讓我有渾然天成之感。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泰山,不管泰山有多少傳奇和傳說,不管山中有多少神僧與仙人,不管有多少文人墨客和皇宮貴戚親臨泰山,在萬事萬物的自然之界,泰山終究只是自然的杰作。
就象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后面隱藏著太多的潛規(guī)則,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似假,很容易使人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不斷地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后,才終于知道,其實在內(nèi)心的最深處,我們渴望的依然是那份源于自然的真實與純真。
泰山的雪,讓我沒有登上泰山,然而面對泰山,我已經(jīng)不再遺憾。
一個人的生命永遠不會有泰山一樣的高度,但是我想,我們可以努力和盡心,將人生的寬度延伸,去擁有如泰山一樣的胸懷。
睡覺吧,明天還要趕路
培訓(xùn)方案怎么寫
完整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培訓(xùn)目的- 目標- 培訓(xùn)內(nèi)容- 參加對象- 培訓(xùn)方式- 預(yù)算、費用- 培訓(xùn)組織- 培訓(xùn)后效果評估反饋- 培訓(xùn)后效果跟蹤
描述夜景的句子重慶夜景的句子
【第1句】: 這是一幅流動的畫,這是一幀立體的景,這是一曲迷人的交響……我感到這山城夜晚煥發(fā)出的無限動感與生機比白日里更要美麗,更要動人,撩人遐思,動人心魄。
是的,重慶的山水聞名于世,而這夢幻般的夜景實在是為重慶山水添加了一個絕妙的恰到好處的注腳。
【第2句】: 山城華燈初放,一路上萬家燈火,高低明滅,車流不息,流光溢彩,交相輝映,簇簇璀璨,確實令人心動。
車到南山,停車登樓,我那顆心早已急不可待地撲到了觀景臺。
此時這里已是人影幢幢,看來重慶夜景這張名片還是吸引了眾多的游人。
【第3句】: 朋友說,豈止是游人,我們本地人也是經(jīng)常來看夜景的,畢竟家鄉(xiāng)總是在發(fā)生變化的嘛。
繞開忙著留影的人群,我們來到觀景臺的漢白玉欄桿前,果然,這是一個絕佳的觀景地點,放眼一望,就已經(jīng)被深深地震撼了——這還是城市的夜景么
只覺得火樹銀花,星漢燦爛,宛似天上人間
【第4句】: 如果天氣晴好,天上的星,地上的燈,交相輝映,相互交融,極目遠眺,分不清哪個是星,哪個是燈。
【第5句】: 的確,有山之起伏,有城之活力,有水之瀲滟,重慶的夜景美得沁人心脾,讓人感動。
此時此刻,我看著眼前美妙的景色,就像聆聽城市的夜色,聆聽一個城市的呼吸……今夜,重慶好美
【第6句】: 漫步在去天府廣場的路上,隱約傳來婉轉(zhuǎn)動聽的歌聲,尋聲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七彩霧都”——天府噴泉。
環(huán)顧四周,廣場北臨科技館和毛主席揮手像;西臨西御飯店;東臨仁和春天和錦城藝術(shù)宮。
低頭一瞅,只見地面有許許多多的LED燈向左右“伸”去。
燈光的顏色有序變幻,就像小時候玩耍的萬花筒,節(jié)奏轉(zhuǎn)換的燈珠為整個廣場添加了一抹光彩照人的風景線。
【第7句】: 在我們眼前,是一片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五彩之光,是一片璀璨的燈的海洋,分不清哪里是天上的星星,哪里是人間的燈火,抑或是天上的星星跌入了人間,人間的燈火也開放在星空。
此刻還我覺得,山城在長江和嘉陵江的懷抱之中,就像一條高低錯落、曲直相映、異彩紛呈、通體透明的船,這條船以朝天門為船頭,正行駛在兩江之上,行駛在燈海星漢之中。
【第8句】: 兩江與燈海相襯,霓虹在江面倒映,車船在星河流彩,有動有靜,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令人猶如身處詩里夢里一般。
【第9句】: 夜景,是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休閑、娛樂、放松的場所。
在中國有許多的夜景堪稱一絕,為城市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如上海的東方明珠,重慶的船上風景,北京的熱鬧市井……成都也不例外,那就是家喻戶曉的——天府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