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節的感悟
在關注生態文明的今天,溫習古人關于春節的禮儀,能讓我們更深刻地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讓我們對春節的感受變得豐富一些。
過年啦
過年,在中國人心中的分量很重,含義卻越來越單薄,現在,過年甚至就簡單成了對春運的不滿、對春晚的嘮叨,簡單成了一頓年夜飯和幾掛煙花爆竹。
現在,過年多被看作一種民俗,其實在古代,過年不僅是一種民俗,更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一年中最神圣、最莊嚴的日子,當然也是人們最歡樂的日子。
農耕傳統,注定了中國人非常重視天、地、雨水,而這一切都要仰仗時序。
春節是一年時序變化之始,從周朝開始,關于春節就形成了一門復雜的學問。
由于這份歷史記憶的缺失,我們已不大理解春節的真正含義了,從中感受到的神圣和歡樂,自然也比古人少了很多。
天人合一,是傳統中國人的最高價值觀,也是春節的靈魂所在。
若沒有這個理念,我們就很難理解春節民俗中的很多行為。
古人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領和關照下,人類才能獲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所以一年之始,祭祀天地諸神、表達對天地的敬畏,便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動。
《禮記》記載,在立春前三天,天子便開始齋戒,立春之日,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和大夫,到東郊舉行迎春典禮,禮畢回朝,天子再對各級官員進行賞賜。
在古代,由于人們的生活資源均來自山林河湖,所以正月,各地政府還要祭祀山林河湖。
這是國家禮儀。
到了民間,也有很多做法來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到宗祠祭祖就是民間過年的一個重要內容。
除此之外,臘月廿三祭灶王爺,除夕夜設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諸神,都是春節的重要禮儀。
總之,無論國家還是民間,敬奉天地諸神和祖先的禮儀都是春節的重要內容。
這些禮儀表達了對天地和先祖的遵從與敬畏,也使人們在春節中體會到了一種神圣感。
古人在正月還有很多禁忌,這些在《禮記》中也有記載。
我們的先祖明白,對自然界的保護,其實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
比如正月禁止砍伐樹木,不可搗毀鳥巢,不可殺害幼蟲以及未出生或剛出生的動物與幼鳥,等等。
這些禁忌,體現的是古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意識。
可惜,這大多已經被我們遺忘了。
從古人過春節的禮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春節的靈魂,在團圓喜慶的含義之外,還有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對先祖的緬懷。
在關注生態文明的今天,溫習古人關于春節的禮儀,能讓我們更深刻地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讓我們對春節的感受變得豐富一些。
關于春節貼對聯,剪窗花活動的感想感言
剪窗花的心得體會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剪紙藝術不僅有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還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民風。
窗花是剪紙內容之一,它代表著幸福、吉祥、喜慶之意。
窗花的內容豐富、色彩明亮。
今天,我和爸爸還有我的好朋友高美芹一起剪窗花。
剪窗花需要三個步驟:折紙、畫圖、裁剪。
折紙就是把一張正方形的紙斜著放,然后向上對折,就折成了一個大大的三角形,再把三角形左邊的一角向右折,最后再把折過去的那個角對齊折一遍,轉到后面,把多出來的那個大角向右折,就完成了。
折的時候高美芹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折紙圖,突然,她拉著長聲說:“哦,我明白了
”然后拿著手里的彩紙,折了一遍又一遍,紙都被她折爛胡了,可還是不行,她急得跺腳。
這時,我心里不禁想:明明不會還裝懂,哎
可她并沒有放棄,耐住性子,又把紙圖看了一遍,從她的眼神中能看出來她已經完全投入在折紙圖里了。
最后,她盡了最大的努力,終于慢慢疊好了。
雖然不是很板正,可我知道她盡力了。
爸爸疊的很快,他仔細地看了一遍紙圖,然后飛快的疊好了。
我疊的很快,手一動一動的就疊完了。
畫的時候高美芹專注地看著書上的畫,用著黃色的鉛筆,將上面的畫完美地畫了下來,簡直和上面的一模一樣,她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爸爸他笨手笨腳的,畫了好幾遍,自己也沒滿意,然后她把畫的紙放在了折紙的書上,睜著兩只大大的眼睛,重新認真地畫了一遍,終于像了點。
我慢慢的畫,所以畫的很漂亮,很細致。
剪的時候高美芹慢慢地、小心地圍著畫的線剪,看她的樣子,真是全身投入。
爸爸拿著剪刀,一點都不細心,剪得亂七八糟。
我在件的過程中剪壞了一點,那時候,我皺著眉頭,望著剪壞的窗花,心里想:要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好好剪。
可是,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剪窗花是一種藝術,是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其實藝術就在我們身邊,人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段生活場景,都是藝術,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身邊都是美的源泉。
漸行漸遠的春節習俗活動感言800字
,再次回到家中,看到忙忙碌碌的身影,不禁撲簌簌往下淌。
過往,歲末之際,祖母、母、母親……總之家中女性就開始為過年而忙活起來。
我于家中是三代最長,故被叫去幫忙,像一些燒柴、抬水之類最為常見。
年幼的我顯得聰明過分了些,經常草草了事,便忙去嬉玩。
時常做錯、丟落,得母親一番批評,外祖母常常護我,所以躲去好多責罰。
現今,已是二九將近,家中才開始置辦年貨,往昔的早早蒸炸煮炒,也消失不見了,小年至除夕的忙碌之歌漸行漸遠。
問起老媽“二十三,糖瓜粘……后面的兒歌時”母親也不知道何時就忘記了。
往年這個時候祖母總會,悄悄的抓起幾把糖,遞給我,讓我吃些玩去,不至于打擾到她們“工作”,不然當晚還得“加班”。
記憶中,“糖瓜粘兒歌”不知去往何處,剩下的,只有妹妹年前的大掃除;記憶中年末父親掌燈寫春聯,經常逼著我去寫,結果弄得到處墨汁,被母親責罰,現在只是街頭超市買上幾幅;記憶中父親殺雞、宰豬、燉大肉,現如今菜市場里我煩躁的催促聲聲……物是人非的時候,總讓人感嘆;人是物非之際,還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唏噓。
城鎮的改建,我離開了“古老的”四合院,住進了單元樓。
每次回家的時候跟他講:小時候抓蛐蛐、螞蚱的事情,他比我還要激動;講過年放鞭炮的喜悅,卻只是眨眨眼。
有時候實在沒辦法了,因為相隔十年差一道代溝。
弟弟感覺無聊了,轉身玩電腦去了。
或許這個時候我應該感嘆一番的。
忙碌于我漸行漸遠,再也沒有了燒柴,挑水。
記憶里的歲月,塵埃浸染,斑駁不堪。
曾憶否,歲末共團圓;曾記否,新年來歲守。
時間這條大河,流淌不息,沖刷著舊的風貌,帶來新的歡笑。
看著弟弟妹妹電腦前和朋友相互慶祝,聊得甚嗨,我轉身進我房間,向我兒時的伙伴聞聲現年好;看著祖母安安靜靜的聽著母親講解著電視的情節,我轉身走進廚房,做些許小菜、熬幾碗粥湯。
春節依舊,過往的忙碌該落在我的肩膀上,看著漸行漸遠的往昔,思緒回到眼前,品品我做的飯菜可香
春節活動感受40字
剛剛過了世界公歷的新年,又迎來了中國農歷的春節。
世界各國年的味道截然不同,過年的感受千差萬別。
過了一年,我又長了一歲,我對中國春節風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進入農歷的臘月,歡度春節的氣氛就越來越濃厚了,我的心情也越來越興奮了。
考完試,放了假,安排好寒假計劃,完成了部分作業,我也融入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
臘月的節點太多了。
首先是臘七臘八凍壞腳丫、泡臘八蒜、喝臘八粥等等,老人說這就是過年的開始。
很快到了臘月二十三“糖瓜兒粘”,人稱小年,要祭灶,要吃一種乳白色、味很甜、還粘(zhan)牙的東西,叫“糖瓜兒”。
大人問我“粘不粘(nian)
”我說“粘(年)
”這是提醒大家要過年了
長輩要講許多過年的趣事和囑咐許多過年的忌諱。
真好玩
有的我懂,有的我不懂,我總是好奇的聽不夠,問不夠。
接著臘月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吃谷薯,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很多說法,我可長見識了。
現在急著過年,今天賣個關子,以后我可以仔細說說。
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吉祥時刻,此時進入春節的高潮,也是我最期盼、最快樂的時候。
白天大人們都忙著過年的各種事情,放松了對我的管束,我就徹底自由了,吃我愛吃的食品,喝我愛喝的飲料,玩我愛玩的游戲……開心極了
晚上全家歡聚一堂。
大家從廚房里端出美味佳肴放在桌上。
煎炒烹炸、雞鴨魚肉、特色食品、各種飲料……媽媽端來燉魚,說這是“年年有余”;爸爸端來餃子,說這是“交子元寶”;姑姑端來拼盤,說這是“全家福”;姑夫端來米飯,說這是“團圓飯”;奶奶端來一盤水果,有柿子、蘋果、桔子、香梨,說取它們的諧音:“事事平安、人人吉利”;爺爺端來一盤年糕,有白米、黃面、雙喜、八寶,說借它們的字音“添歲增福、年年提高”,人的歲數和身體要長高、知識也要提高。
哈哈
我靈機一動,端來一摞獎狀說這叫:“辛兔祥瑞、龍騰虎躍”(我屬虎)……全家人說這是一道最豐盛、最如意的大菜。
全家人說說笑笑,盡享天倫之樂,盡嘗美味佳肴。
我不斷舉杯,給各位長輩敬酒并針對每人說上幾句不同的祝福話,大家再次夸我懂事,給我加菜,有時還給我鼓掌,我心里美滋滋的,那個興奮勁兒就別提了
一年級文明健康過春節活動感悟
文明過大年活動感悟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終于迎來了它。
在春節里,人們放鞭炮,貼春聯,包餃子,吃團圓飯,喜氣洋洋非常快樂。
春節前夕,媽媽在打掃衛生準備過年,爸爸在準備過年需要的吃的,我也在幫父母做我能做的家務,大家都在為過年做準備。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吃團圓飯。
大家難得聚在一起,都非常高興。
我給爺爺奶奶和老爺子拜了年,他們喜笑顏開,還給了我壓歲錢,說希望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長。
吃完飯后,我還放了孔明燈,許了愿,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快快樂樂,學習上進,希望爸爸媽媽工作順利,還希望爺爺的病早點兒好。
孔明燈帶著我的美好祝愿越飄越遠,漸漸地消失在美麗的夜空中。
我還想放炮,可媽媽說放炮有危險,放不好會炸傷手或眼睛,最好不要放炮。
我點了點頭。
回到屋里,春節晚會時間到了,我就和大家一起看春晚,節目很精彩,其中我最愛看的是劉謙的魔術。
隨著12點新年鐘聲的敲響,新的一年終于來臨了。
隨后的幾天,我又跟爸爸媽媽串了親戚,家家都是歡喜熱鬧,當然最高興的是收到了很多壓歲錢,但我不會將這些錢亂花。
經過這幾天的積累,我知道了文明過大年要做到尊老愛幼,愛勞動,過一個平安幸福的新年。
而不文明,不安全過年會影響節日氣氛,所以希望大家都要文明過大年。
2009年春節感言
每逢過年,都有許多感觸,今年也是如此。
感觸較大的是今年的央視聯歡晚會。
一:春節晚會是在罵聲中長大的.一邊看一邊罵,之后不罵上小半年也可以罵上三倆月的。
但是,不論是怎么罵,春節晚會年年辦.二:春節晚會年年辦,方方面面的媒體關于春節晚會的報道就開始連篇累牘,春節前更是呈“爆炸”之勢,你打開報紙看看,看看哪張報紙上沒有晚會的消息
仔細想想嚷嚷了這一個多月的炒作浪潮的央視CCTV的春晚,還真把這些名人兒底朝天的都給抖露出來,又三番五次的折磨著他們
要不人家都說央視最牛,央視是“娛樂圈里的炒作怪圈”呢
更何況今年是“牛”年嘛,誰不都想牛氣轟轟的啊,來點創新或改變呢
什么宋祖英與周杰倫強強聯袂,什么各路強將同臺競技求精彩,什么語言類節目的強勢回歸等等.....三:春晚對于藝人來說,目的總是可觀的。
所以春晚這舞臺,雖千萬人而吾往矣。
大家都想上春晚,因為春晚是最讓人露臉的舞臺,你是明星了,年年上春晚,那就證明你是明星中的大腕,如果你是新人,上了春晚,說明你就是明星了.想上的人,要關照的人多了,怎么辦
對于得罪了中央臺的人,好辦,封殺得了。
陳佩斯.朱時茂就是明證.對于處處聽自己的話又鐵了心跟定自己的人,怎么都得照顧,一人一個節目時間又不允許,一鍋煮是最好的辦法,來個大拌菜,至少都能照顧,又能控制時間。
但這樣的大雜燴,觀眾看起來卻不是滋味。
四:過年,祖宗留下來的,這是歷史的接受。
曾幾何時,“春晚”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文化大餐”(新聞聯播語),早在1980年代初就有了春晚,那時的春晚雖然辦的簡陋但收獲的評價多半是正面的,留下的多是美好回憶。
春晚在進入“娛樂世紀”之后影響力逐年上升,以至非常火爆。
由于我國人民娛樂方式的局限性,更加重了春晚在“除夕夜”這個關鍵時刻的重要性。
其受關注度如此之高可能是西方同行想象不到的。
同時春晚也成為眾多演藝明星“一夜走紅”的最佳捷徑,幕后的潛規則早已規模化,不提也罷。
事實上,連舉辦春晚的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春晚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向錢看了,而不是誠心為了娛樂。
春節的收獲和感悟200字左右
春節是一個充滿歡樂氣氛的好日子,也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更是一個家人要團圓的日子
寫春節過后的感受
春節后的小感想---花期又將至 比常年晚消的冰雪粘住雙眼,直至今日,忽地望著枯瘦著伸向天空的如同向誰要錢一般伸展的枝枝杈杈,卻無端冒起了汗,時不時還從領口涌出突兀的熱霧,突然地咧嘴傻笑。
“呵”。
“春天回來了。
”
上一篇:關于閨蜜聚會分手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