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
人力資源
國企只有當官的才能出差坐飛機睡軟臥,民企只要老板同意就能坐飛機睡軟臥,外企大家都能坐飛機睡軟臥。
國企當官的能分大房子,一般人分小房子,年輕人沒房子。
民企外企都沒房子,但是楚天激光的領導層和部分骨干分房子。
國企過節年終分水果和油(采購這些東西的人少不了要撈回扣),外企很少分,但是有年終獎(1-2萬)。
二、工作強度。
最累的是民企,最輕松的是國企。
我在國企擔任過技術崗位(技術員、項目專工)、總經理秘書和管理崗位(順便說一句,本人是專業是機械制造)。
但是在國企做技術崗位是很累的,收入也最低,還要承擔很多責任,所以壓力很大。
但是管理崗位非常輕松。
在民企工作做技術最累,也很不舒服,壓力很大。
外企工作并沒有想像的那樣累。
可能歐洲企業比較人性化一點吧。
聽說日資、韓資的外企勞動強度大,我不是很清楚,只是聽說而已。
我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一般年工作時間為250天。
其余幾乎都可以休假或自行安排工作時間。
外企不同的是每個人的崗位都賦予了比較大的權力,自由度很大。
比如我是做售后服務的,一個人在現場要出力跟設備相關的所有事情,包括驗收、設備處理、現場雇人、設備調試等等。
涉及到經費問題一般自己可以做主,只要匯報一下就可以了。
這點同大部分國企是不同的。
國企涉及到經費的時候是很難處理的。
在國企和民企時通常是“一支筆”,我那個國企有2000人,所以老板每天要簽很多字,真夠累的。
不愿意放權,這可能是外企和民企國企之間管理上的最大區別。
三、員工關系。
國企員工之間關系最復雜。
我進電力工程公司是招聘進的,但是電力系統大多數人是靠關系進的,或者是內部子弟,所以招聘進公司的人往往是做事的,但是如果沒有關系或者自己不很會處理人際關系的話,升官的機會是很少的。
國企忙的忙死,玩的玩死,剛進公司時幾乎什么都做,幾乎是工人、技術員、質檢員的事情都要做,很累。
幾年后就可以叫后進來的人做了,自己玩,美其名曰帶徒弟。
但是國企有一個好處,你再壞,再沒本事,沒有人敢炒你。
有時候為了分房子一般工人可以把領導頭打破。
我們那國企經理頭就被打破過,因為分房不公。
民企和外企員工關系都很簡單,也有勾心斗角,但沒有國企那么復雜。
外企員工關系更好些,更簡單些。
每年都組織家人旅游,組織員工之間的聚會。
遇到困難事情,大家都相互幫助,不像民企各管各的,不管別人。
民企和外企都不知道同事一個月掙多少錢,至少不知道細節。
四、工會及職工權益。
國企的工會“實力”最強大,設有工會主席、辦公室主任、女工部長、會計、文娛部長等等,一大堆人,但都是只拿錢不干實事的主,而且都有關系才能到那個崗位。
這樣的工會根本不可能維護職工的利益,從來不會出現為提高工人工資跟領導談判的事情。
看到總工會要求沃爾馬設立工會的事情我覺得很好笑,這是典型的國企思維。
沃爾馬說,我們從來不反對工人成立工會,如果員工提出要求,一定工會支持。
老外思維方式就是這樣的,其實工會法也是這樣規定的,工會是必須由工人組織的,由老板來組織工會,這樣的工會能為職工說話嗎
沃爾馬其實停傻的。
我們這里的老外剛到中國時也不習慣這種中國思維方式,后來領導層慢慢都變成了“中國通”,也就適應了中國思維。
他們明白了,在中國設立工會實際上是為企業服務的,協調企業與員工之間矛盾的。
大多數民企沒有工會。
我所在的外企設有工會,但沒有專職工作人員,目前工會工作只限于每年一次出國旅游。
國企員工很難被炒,因為炒一個員工要通過工會代表大會,而且更重要的國企領導怕惹麻煩。
民企炒員工和員工炒民企是家常便飯。
一般歐洲的外企很少解雇員工,除非經營不下去或者確實無法適應工作。
我們公司離職的多是炒公司,只有一個是公司炒他。
離開公司的員工大多是三條去向:出國、開公司、到更好的外企。
個別被炒掉的一般會提前通知到個人,讓他找新的單位,找到后再離職。
五、培訓。
培訓體系最完善的外企,但是外企一般不會雇用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畢業生,外企招人也習慣通過獵頭公司。
而且一旦進入外企,往往會進入獵頭公司的名單,特別是知名外企,幾乎每個人都會收到獵頭公司的電話。
對剛畢業的學生而言,國企才是最好的培訓基地。
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一般很難進入外企,據說寶潔公司聘用應屆的,但這樣的公司很少。
國企培訓不要指望專門送你去進修那種,那是很難給你的,那樣的指標只會留給當官的和有關系的。
我在公司時很想有培訓機會,記得有一次培訓我領導去了,學了一個月,回來時把資料給我,讓我自學,事情還是我做,把人氣死。
國企能給你的最好的培訓就是:做事。
比如開發新產品或一個新項目,這種事情在國企很少有人愿意去干的,因為有風險,也沒有多少好處。
你大膽拿國有自資產去練兵,沒有關系。
這可以說是你最好的練兵機會,哪里都不會有這么好的機會。
我就是在國企第一次獨立做產品設計,第一次作化工項目,第一次作房地產,這些很鍛煉人,錯了也不會坐牢,但機會是難得的。
因為不論在民企還是外企,你都不會有這么好的機會給你去試牛刀的。
民企幾乎沒有什么培訓。
外企的培訓比較系統,哪怕你已經很熟悉的東西,可能每年都還要進行培訓。
這種培訓通常是在公司內部或集團內的國外公司,而不是坐在教室聽課。
六、管理。
國企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管理出效益”。
這句話沒有錯,但是國企卻誤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國企把這句話理解為“管理好職工出效益”,甚至變成“整員工出效益”。
實際上對員工管得再嚴也不可能直接產生效益。
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管理型企業出效益”,而不是“管理好職工出效益”。
事實上,中國大多數國企已經無力與國外企業競爭,壟斷型企業的利潤來源于政策支持,競爭型企業的利潤已經越來越低。
自料顯示,國有企業2005年虧損創歷史第二高。
國企越來越走向產業鏈的末端。
這是我多年來對國企的深切感受。
看到武漢國有企業的現狀,讓人感到痛心,即便是武船、武鍋這些目前尚可的武字號企業其實也只是有活干而已,他們的盈利能力很差,我常看到我一些工程分包了很多次之后才落到武船手里,利潤可想而知,只是養人而已。
目前在國內設立的外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而設立的出口加工廠,一種是看重中國市場而設立的企業。
后者大多只注重銷售和服務,這樣的外企在中國招聘的員工并不多,但是利潤可觀。
如我所知的北京飛利浦有限公司,員工100人左右,產值10億左右,至于利潤,遠高于國內相關行業。
(這里有一個外企通過進口本集團國外公司配件以提高成本的問題這里就不詳細說了,如果扣除惡意提高成本的因素,外企的利潤將更高)。
外企的利潤為什么這么高,是因為技術壁壘。
外企掌握了關鍵技術,沒有辦法。
這些技術,并沒有想像那么神秘,中國很多民營企業通過各種手段也掌握了,但是存在法律障礙。
民企侵犯外企專利權的官司時有發生。
就本人看來,國企的工人素質還是很高的,技術人員素質也不差,差就差在管理上。
說個搞笑的事情,我原來所在電力公司也通過了ISO質量體系認證,而這套文件竟然是質量管理工程師一個人寫出來的,那個人甚至連技術員也沒有當過,因為是女的,不能跑工程,就坐辦公室考了個內審員證書。
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就這樣閉門造車出來了。
這樣的文件必然是只有格式沒有內容的廢紙。
這樣的ISO體系認證,不認也罷。
好端端的東西被國企糟蹋了。
實事上那個國企不是沒有人,我原來國企一個同事,現在在國內做企業管理咨詢和認證,很多知名企業的管理體系文件都是他做的,卻給逼走了。
現在有名的脫硫公司中很多骨干都是我原來那家電建公司出來的。
我所在的外企這樣的文件一般是由部門經理起草,起草人必須要清楚管理、技術等相關的每一個環節,其綜合素質要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外企一般員工通常只知曉本部門的體系文件。
實際上只要知道這個就夠了,跟其它部門的接口問題在文件中會有描述。
這樣,一個事業部,一個售后服務部,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完整的ISO質量體系,并且可以通過體系的運行不斷完善管理漏洞。
民企給我的感覺象一個進城承包土方的包工頭,他們缺錢卻政策,但是我相信其中有一部分人會發家致富甚至成為民族工業的支柱。
很多民企發展相當快,當然他們有時候也不擇手段。
比如我們公司的設備很多公司在仿造,都是民企干的,但這是中國現狀,落后啊,沒辦法,別國經過了100年的研發、改進,中國等不了100年啊。
國企和民企都在WTO、ISO,但是我覺得他們卻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管理法則--放權。
我原來所在的國企一直到現在都實行財務一支筆。
2000人的單位啊,真辛苦了領導,每天要簽無數個字。
一個不會放權的企業把經理累死也做不大。
民企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不肯放權,勢必影響企業效率和員工積極性。
我所在的外企,幾乎每個員工都有不同程度的簽字權,比如我簽字可以現場購買小配件,部門經理簽字可以同意我借備用金,總經理簽字可以同意部門活動經費等等。
七、前臺 國企沒有前臺,只有門崗的保安,不是問你“Can I help you?”,而是問:“干什么的
” 民企有前臺,外表不錯,如果不開口說話,還真是一美女。
一說話才覺素質低。
還有總是坐在臺子后面玩當空接龍。
外企也有前臺。
也漂亮。
但同時兼翻譯,沒事的時候是翻譯資料。
有老外時是“Can I help you?”,否則是“你好”。
外企前臺素質不錯,但是我覺得那種崇洋媚外的勁頭有點讓人惡心。
八、老板。
國企工作十年,老板換了5個,平均兩年一個。
第一個是焊工出,第二個在位三年,在武漢的時間不到一年,聽說大多數時間在北京跑官,后來果真去北京了。
第三,第四個也是是調離走了。
外企老板我至今沒有見過,聽說是個英籍華人,但不會說中國話。
其實他也不是真老板,只是股東、董事會聘請的職業經理人而已。
但是分管領導和部門經理經常打交道。
分管領導是老外,在中國呆了10年的中國通,部門經理中國人。
都不錯,其實大家都是打工的。
民企老板(楚天激光)是武漢著名民營企業家孫文,很精明的一個人,初次見面可不要被他憨厚的外表蒙蔽。
但給人感覺還是有點小家子氣。
特別是給員工開的價碼太低,喜歡雇傭退休的工程師和有點毛病(如殘疾)的員工,我想不是因為他有有善心,主要是這樣的人價碼不高。
不過這也也可以看出民營企業成長的艱難,不僅缺錢,還缺核心技術,缺人才,缺政策。
但他發展還是很快的,我讀書時在校門口租個房子開公司,現在已經是全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商了。
九、經營業績。
我在國企時,那家公司在職1500人,離退休1300人,最好的年份產值是6億,利潤逐年下滑,我離開的時候是利潤200萬。
我在楚天激光時人數300人左右,產值1億,利潤不清楚。
目前所在外企人數500人,2005年產值20億,利潤1億(由于外企喜歡轉移利潤,這個數字不僅沒有水分,實際的可能比這多很多)。
我個人覺得,國有企業和外企的差距那是――“相當”大(名人白云語錄)。
500人20億的產值靠自己生產是很難做出來的,只能靠管理,“管理型企業才能出效益”,目前國外在中國的企業很多都是管理型的,員工很少,這樣才能獲取高利潤這也是以內國內目前配套能力強的原因。
如果外企所有東西都進口,他們的價格其實沒有競爭力。
我一直認為,如果民企能夠掌握核心技術,民企的盈利能力應該能超過外企,因為民企更了解中國國情。
很多外企在中國其實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幾乎一樣--步了解中國國情,符合經濟規律的,不一定符合中國規則。
在任何一個國家能賺錢的項目,在中國不一定賺錢。
在別國只能賺小錢的項目,在中國也許能賺大錢。
因為中國太特殊。
在跟“武船”、“武鍋”等國有企業打交道時,我越來越感覺到,我們曾經輝煌的國企,如果不改變發展思路,將只能有給別人打工的份了。
市場的高端在品牌、在技術、在管理,不在生產,如果中國變成了世界工廠,而沒有自己的品牌、技術,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低工資、低效益。
我們國家政策對外資是世界上最優惠的,優惠到超過了國民待遇,而外資在中國獲取的高額利潤連他們自己都感到驚訝。
很多中國的外企通過高價進口配件,甚至養活了配套的國外企業。
只有當中國的民企崛起,才能抵御這些外企的強烈攻勢--我對國企已經不抱希望。
我在浙江時,看到一個小鎮竟然有好幾臺進口的加工中心,那里有全國有名的食品機械廠,所有零件,都可以在一個鎮上由個體戶完成,那里民營經濟之活躍,超出了我的想像,一個小鎮相當于一個大的加工廠,只不過都是個體經濟,當這種個體形成群落,組成一個大的產業的時候,競爭力將是巨大的。
愿中國的民族工業早日強大
介紹一下中國華能和華電,他們兩的關系
國家電力公司改組后,分為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等五家發電公司,和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和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等四家輔業公司。
\ 中國華能和華電,他們兩的關系是國資委管轄下的兩個獨立的集團公司。
相互間沒有隸屬關系。
為什么我新到一個公司上班半個月了,公司領導不安排我工作任務,就每天讓我一個人在一個辦公室沒事做
養兵千兵一時,應該是你的專業或么有公司看地方吧。
一般新手去公司,熟悉一月的也有,你現在想想看,如果經理出差了,各種業務你都熟悉了么,可以幫總經理獨當一面么
如果沒有任務,作為總經理助理應該好好了解公司各個職能和各種業務吧,這樣在總經理需要的時候,才能祝其一臂之力。
酒店管理專業怎么樣
是不是一般出來就做服務員,前臺之類的
一開始可以做服務員前臺之類的,積累經驗之后是要往酒店管理層發展的
對公司有什么意見建議看法和要求
好辦,你先要把公司的基本情況了解一把上年半年的的總經作報告拿來看看,至少看三遍,有可能的話再把公司的財務報告拿來看看。
把幾年來的市場分布、在各地區的銷售數據變化情況、利潤的變化情況都掌握一下,就不愁你沒有東西寫了。
你是初入公司,寫的東西不一定全對,公司也不指望你寫的全對,你怎么看的就怎么寫。
必須維護公司規章制度的尊嚴。
公司的規章制度的公司領導經過長期的探索的理論總結,是任何部門、仍員工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部門任何員工沒有超越公司制度的特權。
公司的各級領導(包括在公司任職的公司領導的親戚朋友)必須帶頭遵守和執行公司的規章制度,自覺維護公司制度的尊嚴。
把領導的個人意志置于公司制度之上,仗權違章、仗勢違章、依仗關系違章的現象,是極不正常的,也是決不允許存在的。
必須逐步完善公司的制度體系。
目前,公司的制度體系的框架已經初步形成,在公司的發展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但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公司的規章制度也要逐步更新和完善,使它適應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的需要,使它更規范明確,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這是公司部門領導發的朋友圈,我老是覺得領導說辛苦這種話很虛偽,大家覺得呢,覺得特假
天下烏鴉一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