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家風,民風,國風也是軟實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也日益增強。
要知道:衡量一個國家整體實力,不僅要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能力和軍事力量等硬指標的顯著增長,還要看政治、文化、教育、精神狀態等軟實力,它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發展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家風、民風、國風也都是軟實力的重要元素。
家風、民風、國風也是軟實力。
可以說:國家在世界立足,不僅要有強勁的硬實力,還要有軟實力。
軟實力也需要“硬”起來。
只有軟實力硬起來,國家才能全面發展,發展才更有后勁。
俗話說:家庭是社會的縮影。
家庭進步與否,事關社會發展。
因此,這就需要對優良家風的傳承。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
要想國家的全面發展,家庭作用至關重要。
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要秉承精誠團結,勤勞持家,尊老愛幼這些已成為中華文化基因的家風,推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者之心;需要五十六個民族堅守著共同的社會理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凝成一股繩,形成堅不可摧的合力,共同為國家富強、民族進步、人民幸福出力助跑。
這樣才能贏得祖國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這樣才真正是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
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共建和諧社會。
校風校訓或家風家訓的作文八百到1000字
有關家風家訓的作文一:百孝順為先——我的家風家訓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
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里傳為佳話。
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
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
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
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
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有關家風家訓的作文二:好家風好家訓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
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
平時在家中媽媽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么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的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媽媽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
【第1句】: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第2句】: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
【第3句】:不能翹腿。
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
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
”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
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
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
”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夸獎是因為她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
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于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有關家風家訓的作文三:好家風好家訓
家風校風作文怎么寫。
三百字。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么
家教是什么
”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
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
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記得在小的時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的時間回家,玩兒的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
讓大人們很著急,于是媽媽就對我很認真地說:“我們是怎么規定的時間,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么晚才回來。
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的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
”我點了點頭,并向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好景不長,我的老毛病又犯了。
一次暑假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
我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的接受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七點半了。
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
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并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負擔。
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么。
“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
如果沒有“家訓”,那么就會把后代寵壞,只有讓他(她)知錯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
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一年級關于家風校風班風的作文
家風:尊重父母和爺爺奶奶,幫助父母做家務校風:遵守紀律班風:好好學習
好家風童謠
學風。
。
。
。
。
應該吧
辯論賽:家風和校風誰對人的成長影響更大
中立的觀點就是因人而異,這個問題根本做不到客觀的考證,但這個辯題還是挺有社會意義的。
關于家風校風傳統文化的現代詩
家風(詩歌) 老實做人多勤奮,不貪便宜禮讓人。
節儉持家承風雨,尊老愛幼事事順。
孝義傳家千古訓,自強不息立家門。
心中有家別忘國,頂天立地寬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