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援鄂醫生陳鋼,還有哪些抗疫故事觸動了你
第11單元自我評估試題及答案課內基礎知識訓練一、選擇題(2×9=18分)
【第1句】: 下列加點字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悶悶(mèn不樂 挪威(nuó) 貯藏(zhù) 盡量(jǐn)B. 蹣跚(pán) 遺孀(shuāng) 憂心忡忡(zhōng) 毋(wú)寧C. 喪事(sàng) 鐵鍬(qiāo) 背著(bēi) 斫(zhuó)痕D. 散(sǎn)了架 迸(bìng)射 業績(jí) 許諾(nuò)
【第2句】: 下列四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 拽拉 堅持不懈 憂心腫腫 凍餓之虞B. 無垠 毛骨悚然 疲被不堪 聞所未聞C. 癲狂 怏怏不樂 語無論次 鄭重其事D. 凜冽 姍姍來遲 孤立無援 不毛之地
【第3句】: 下列四句話中同“現在再也不可能達到目的地了”這句話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 現在不會達到目的地了。
B. 現在能達到目的地了嗎
C. 現在肯定能達到目的地了。
D. 現在決不能達到目的地了。
【第4句】: 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BA赴湯蹈火 孰為汝多知乎 及其日如探湯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以日初出遠 人不知而不慍 DC日積月累 孰為汝多知乎
【第5句】: 下列各項使用了修辭手法的是( )。
A. 可是突然之間,伙伴之一的鮑爾斯變得不安起來。
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無垠雪地上的一個小小的黑點。
B. 就像魯濱孫在荒島上發現陌生人的腳印時竭力想把它看做自己的腳印一樣。
C. 當初,他們一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超人的力量。
D. 他們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悶悶不樂地繼續走著那一段到極點去的最后路程,而他們原先想的是:歡呼著沖向那里。
【第6句】: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 他在填報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時,既想報清華大學,又想報北京大學,總是見異思遷,半天拿不定主意。
B. 今年春節期間,各大商店門口張燈結彩,大街上行人和車輛川流不息,好一派熱鬧景象。
C. 幾天來,小區里的便民箱、井蓋板接連被盜,名草名花不脛而走,王大媽提起這事,就氣憤不已。
D. 登上黃山光明頂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連,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際。
【第7句】: 下列各句所用表達方式與其他各句不同的一句是( )A. 劉連滿的眼前冒著“金花”,兩腳顫抖,呼吸也變得沉重。
B. 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人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C.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便得無比高尚。
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D. 我們今天所說的遠遠不夠表達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言語在我們的不幸面前顯得如此軟弱無力:它們根本無法寄托我們多你們深深愛著的、同時也是我們所敬佩的英勇獻身的人們的哀思。
【第8句】: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記者日前通過調查發現,中國人不愛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們的飲食習慣還是沒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應改善所致。
B. 知識是一把雙刃劍,既能造福于人,也能造福于世,假如沒有一種建設性的目標,知識就可能成為一種毀滅乃至損害人類的魔咒。
C. 因特網作為傳媒,可以在世界范圍內使各地的人們憑借計算機的互聯網共享信息,對此網民們深有體會。
D. 戲曲舞臺上的生活是用藝術的形式把生活形式概括成的藝術形態,因此,中國戲曲藝術化的形式也就必然了。
【第9句】: 下列各項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偉大的悲劇》一恩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為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及其探險隊做的南極探險而寫的傳記。
B、斯科特等幾個人最終犧牲于歸途,是因為受不了競爭失敗,喪失信心所致。
C、課文中斯科特上校的形象極其令人感動,他冷靜地將日記記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
D、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在于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鼓舞。
二、填空題 (共10分)
【第1句】: 解釋下列畫線的詞語。
(1×4=4分)①這里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
( )②我現在開始鄭重其事地考慮我我目前的情形和環境,把我每天的經歷一一用筆記下來。
( )③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 )④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
( )
【第2句】: 選詞填空,每詞只用一次。
(1×4=4分)驅散 取代 破壞 侵襲惟有曠野與城市永無聲息地對峙著。
城市( )了曠野昔日的領地,( )了曠野原有的駐民,( )了曠野古老的風景,越來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華( )了我行我素的自然風光。
【第3句】: 讀文答題。
(2分)有一天,俄國作家索洛古勒來看望列夫·托爾斯泰,說:“您真幸福。
您所愛的一切您都有了。
”托爾斯泰說:“不,我并不具有我所愛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愛的。
”托爾斯泰的話道出了 。
三、 課內閱讀。
(共32分)(一) (10分)在身體虛弱和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還要摸黑進行高山行軍,這不僅極其困難,而且相當危險。
現在,他們每移動一步,肉體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英國“埃非勒士委員會”的組織者揚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險記》一書中曾這樣寫道:“人類身體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個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
……即使有完美的體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氣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風雪,神經不敢履踐崔魏懸巖的邊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樣的昏睡病侵襲時奮勇前進,他仍將不能到達頂峰。
”對于揚赫斯班的同事們來說,他的這番話確實頗有道理。
然而,對于堅強的中國登山隊員們來說,有什么樣的困難和危險能滯留和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呢
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榮譽,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
為了在喜馬拉雅漫長的雨季到來之前最后一個好天氣的周期內登上頂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繼續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
【第1句】: 作者引用揚赫斯班的話起什么作用
(2分)
【第2句】: 用橫線畫出文中的反問句,并把它變為陳述句。
(2分)
【第3句】: 登山隊員面臨哪些困難
他們為什么能克服這些困難
(3分)
【第4句】: 用波浪線畫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寫。
(3分)(二)創新思維綜合訓練。
(共6分)一、續寫。
(3分)閱讀下面這首小詩,補寫第二小節的空缺內容,使之與一、三小節保持連貫。
小時侯,母愛融在乳汁里,吮著它,香甜甜。
上學后,母愛 ,,。
長大后,母愛藏在枕頭里,枕著它,愛意綿綿。
二、選對聯。
(3分)下面詩句可以配對組成有關“讀書、作文”的對聯的詩句是哪幾句
(只寫序號,有幾對寫幾對)
【第1句】: 才如潮涌立意奇
【第2句】: 入神佳句不經心
【第3句】: 百思難解心隨意
【第4句】: 行文無序賞花開
【第5句】: 學問高時言語怪
【第6句】: 一語妙用好文章
【第7句】: 傳世名言常遂意
【第8句】: 用筆不靈看燕舞三、拓展閱讀。
(16分)今天是你和你的戰友們離開北京的第四十天,在這四十天里,發生了許多事情……今天天氣有些陰沉,傍晚下起了小雨,綿綿細雨又使我想起了送行的場面:那天也是下著小雨,你們政治部的領導特意安排家屬為你們送行,為你們這些參加聯合國對剛果(金)的維持和平行動的勇士送行。
分別時,我把愛深深地埋在心底,忍住眼淚。
軍樂隊奏起了歡送的樂曲,各電視臺的記者們扛著攝像機在“方隊”前退行著,忙著拍下這激動人心的場面。
軍旗下頭戴藍色貝蕾帽、身穿迷彩服的維和軍人,威武地走著正步,英姿勃勃地從我眼前走過。
雨水淋濕了我的臉,細雨綿綿更加深了我對你的牽掛。
看到威武整齊的隊伍,我又感到驕傲和自豪。
當你們分別上了十幾輛軍車就要離我而去的時候,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思念的淚水奪眶而出……你走后不久,“非典型肺炎”這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開始襲擊北京,被傳染的人數與日俱增,情況十分緊急。
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自然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主力軍。
四月中旬我院為應對這突發的疫情成立了“呼吸科”,專門收治“非典”病人及疑似病人。
許多同事紛紛報名請戰,一種神圣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感像一團火熊熊燃燒著我的心房,我有些坐立不安,吃飯、睡覺都在心里盤算著把兒子托付給誰合適
就在這時,樓下的按嫂子,一位退休的老黨員,得知我的情況后很熱情,說愿意幫我照看孩子。
我像找到了救星似的,第二天便莊嚴地在請戰書上簽了名。
古人云:“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作為軍人的你,天職是保家為國;作為醫務工作者的我,天職是救死扶傷。
疫情就是戰場
你能為國不畏艱險踏上天涯路,作為軍人的妻子的我又豈能貪生怕死
與你相識、結婚,至今已十五個春秋,你的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堅毅正直、樂于奉獻的軍人和黨員的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
如果你在家,一定會支持我,做我的堅強后盾。
我們雖然天各一方,請你放心,我決不會讓你失望的。
這些日子,全國的疫情正在緩解,北京每天的發病人數也已經降到了四十人左右,我國已研究出這種病毒基因的排序方式,病毒攻克指日可待了……
【第1句】: 文中的“我”具有多重身份,請寫出 、 、 。
(3分)
【第2句】: 在送別丈夫時,“我”為什么會感到驕傲和自豪
(2分)
【第3句】: 文中將抗“非典”稱之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分)
【第4句】: “指日可待”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表達了“我”什么樣的情感
(3分)
【第5句】: 抗“非典”斗爭取得階段性勝利,除白衣戰士功不可沒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
(2分)6.抗“非典”斗爭引發了人們的一些深思,你是怎么想的
談談你的見解。
(50字左右)。
(4分)四、作文。
(40分)一個人總是在不斷戰勝自己的過程中成長的,有時需要戰勝懶惰;有時需要戰勝自私;有時需要戰勝平庸;有時需要戰勝自卑;有時需要戰勝困難……請以“戰勝自己”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文體不限,要有真情實感;(2)字數在600左右。
參考答案(一)一、
【第1句】:A
【第2句】:D
【第3句】:C
【第4句】:A
【第5句】:D
【第6句】:B
【第7句】:A
【第8句】:C
【第9句】:B二、
【第1句】:(1)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懼。
悚然:恐懼的樣子。
(2)鄭重其事:嚴肅認真地對待這件事。
(3)陰霾: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渾濁現象。
這里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
(4)耀武揚威: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第2句】: 侵襲 驅散 破壞 取代
【第3句】: 珍惜擁有,或珍惜自己擁有的平凡、普通的東西等深刻的哲理。
三、
【第1句】: 強調登山的困難,從而更說明中國登山隊遠的勇敢。
【第2句】: “有什么樣……腳步呢
陳述句:沒有任何困難……腳步。
【第3句】: 身體虛弱,嚴重缺氧,摸黑上山。
因為他們勇敢、堅強,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榮譽勇往直前。
【第4句】:略。
(二)一、織在毛衣里 穿著它 暖洋洋(或摻在米飯里 嚼著它 香噴噴)二、7-2 8-4三、
【第1句】: 妻子 母親 醫務工作者
【第2句】: (1)是威武之中的一員;(2)執行光榮神圣的維和任務。
【第3句】: 把抗“非典”比喻成“沒有硝煙的戰爭”,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非典”疫情的危害程度和抗“非典”斗爭的嚴酷性和艱巨性。
【第4句】: 抗“非典 ”的勝利不久就要到來。
表達了“我”對抗“非典 ” 勝利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第5句】: 示例:(1)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采取了一 系列有效措施。
(2)全國人民、各行各業的團結一致、相互支援。
如何查看疫情去世的醫生名單
鄧中夏(1894~1933) 湖南宜章人。
“五四”運動時,即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后積極從事工人運動。
1922年在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曾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組織部長、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全總駐赤色工會國際代表、赤色工會國際執行委員、中共湘鄂兩省委委員。
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遺著有《中國職工運動簡史》。
勝 利 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須奮斗著, 猛勇的奮斗著; 持續著, 永遠的持續著。
勝利就是你的了
勝利就是你的了
方志敏(1900~1935) 江西弋陽人。
1922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政治委員。
1928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1931年,在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
1934年率領紅軍抗日先遣隊北上。
1935年1月在與國民黨反革命軍隊作戰中被捕。
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遺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
獄中紀實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 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 乃是宇宙的真理
為著共產主義犧牲, 為著蘇維埃流血, 那是我們十分情愿的啊
黃 勵(1905~1933) 湖南益陽人。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于7月5日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工人苦 北風呼呼聲怒嚎, 手提飯籃往外跑, 望一望工廠未到, 哎喲,哎喲
望一望工廠未到。
馬路跑過兩三條, 兩只腳腿都酸了, 去遲了廠門關了, 哎喲,哎喲
今天工錢罰掉了。
吉鴻昌(1895~1934) 河南扶溝人,1932年入黨。
1933年任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第二軍軍長。
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義。
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頭。
劉伯堅(1901~1935) 四川平昌人。
曾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赴蘇聯學習。
1926年回國,黨派他出任西北軍馮玉祥部總政治部主任。
1927年后又去蘇聯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中央蘇區工作,曾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
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擔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在戰斗中受傷被俘犧牲。
帶鐐行 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 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 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 拚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縣獄中帶腳鐐經大街移囚綏署候審室。
羅世文(1904~1946) 四川威遠人。
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共川西特委書記、四川省委書記、八路軍成都辦事處主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
1940年在成都被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逮捕。
1946年10月18日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被害。
詩一首 故國山河壯, 群情盡望春; “英雄”夸統一, 后笑是何人
——1946年10月18日臨難前朗誦于白公館 英雄董存瑞的故事 全國著名戰斗英雄、模范共產黨員董存瑞,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第十一縱隊三十二師九十六團二營六連六班班長。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他以身體當支架,手托炸藥包,炸毀了國民黨軍據守的橋型暗堡,壯烈犧牲,時年19歲。
英雄犧牲了,英雄的光輝形象永存。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藥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蕩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范共產黨員、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
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 董存瑞,1929年出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民家庭。
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王平同志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
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
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
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
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
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
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
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
”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
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安放炸藥包。
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響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劉伯堅(1901~1935) 四川平昌人。
曾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赴蘇聯學習。
1926年回國,黨派他出任西北軍馮玉祥部總政治部主任。
1927年后又去蘇聯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中央蘇區工作,曾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
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擔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在戰斗中受傷被俘犧牲。
帶鐐行 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 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 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 拚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縣獄中帶腳鐐經大街移囚綏署候審室。
羅世文(1904~1946) 四川威遠人。
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共川西特委書記、四川省委書記、八路軍成都辦事處主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
1940年在成都被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逮捕。
1946年10月18日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被害。
詩一首 故國山河壯, 群情盡望春; “英雄”夸統一, 后笑是何人
——1946年10月18日臨難前朗誦于白公館 狼牙山五壯士: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提著槍縱身跳入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幸免于難。
1978年,宋學義因病逝世,長眠于沁陽市烈士陵園。
2005年3月21日,在即將迎來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陽,至此,狼牙山五壯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遠離開了人們。
抗日英雄趙一曼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斗的年代,在黨的隊伍里涌現出一大批女性豪杰。
昔日東北抗日戰場上便有一位名揚四方的女英烈,連敵偽的報紙也驚嘆于她“紅槍白馬”的英姿。
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贊的“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
■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戰士們尊稱她“我們的女政委”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乳名淑端,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賓縣北部一個小地主家庭。
她8歲入私塾,10歲時母親按當地舊俗要給她裹腳、穿耳眼,但無論呵斥還是責打,她都堅決不肯。
她當著眾人的面洗腳,這在當時被認為有傷風化。
五四運動期間,趙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響。
1924年,大姐夫鄭佑芝用通訊的方式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夏,她加入共產黨,曾任共青團宜賓地委婦女委員和縣國民黨黨部代理婦女部長。
1927年夏,武漢政府反共,她轉移到上海,隨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翌年與同學陳大榜(陳達邦)結婚。
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調回國,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處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更名為趙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陽)、哈爾濱領導工人斗爭。
翌年,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
1934年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委書記。
1935年秋,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被當地戰士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女政委”。
在游擊區里,趙一曼同群眾關系非常密切。
她患有肺炎,身體虛弱,化名李一超的她,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瘦李”、“李姐”。
1935年11月,她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
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
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 1936年8月1日,敵人把她押到珠河縣,在公開處決前綁在一輛馬車上游街示眾。
她一路唱著《紅旗歌》,沿途許多群眾感動得流淚,就義時年僅31歲。
鄧中夏(1894~1933) 湖南宜章人。
“五四”運動時,即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后積極從事工人運動。
1922年在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曾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組織部長、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全總駐赤色工會國際代表、赤色工會國際執行委員、中共湘鄂兩省委委員。
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遺著有《中國職工運動簡史》。
勝 利 那有斬不除的荊棘
那有打不死的豺虎
那有推不翻的山岳
你只須奮斗著, 猛勇的奮斗著; 持續著, 永遠的持續著。
勝利就是你的了
勝利就是你的了
方志敏(1900~1935) 江西弋陽人。
1922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政治委員。
1928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1931年,在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
1934年率領紅軍抗日先遣隊北上。
1935年1月在與國民黨反革命軍隊作戰中被捕。
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遺著有《可愛的中國》、《獄中紀實》等。
獄中紀實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 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 乃是宇宙的真理
為著共產主義犧牲, 為著蘇維埃流血, 那是我們十分情愿的啊
黃 勵(1905~1933) 湖南益陽人。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3年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于7月5日在南京雨花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工人苦 北風呼呼聲怒嚎, 手提飯籃往外跑, 望一望工廠未到, 哎喲,哎喲
望一望工廠未到。
馬路跑過兩三條, 兩只腳腿都酸了, 去遲了廠門關了, 哎喲,哎喲
今天工錢罰掉了。
吉鴻昌(1895~1934) 河南扶溝人,1932年入黨。
1933年任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第二軍軍長。
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義。
就義詩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頭。
劉伯堅(1901~1935) 四川平昌人。
曾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赴蘇聯學習。
1926年回國,黨派他出任西北軍馮玉祥部總政治部主任。
1927年后又去蘇聯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中央蘇區工作,曾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
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擔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在戰斗中受傷被俘犧牲。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縣獄中帶腳鐐經大街移囚綏署候審室。
羅世文(1904~1946) 四川威遠人。
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共川西特委書記、四川省委書記、八路軍成都辦事處主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
1940年在成都被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逮捕。
1946年10月18日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被害。
詩一首 故國山河壯, 群情盡望春; “英雄”夸統一, 后笑是何人
——1946年10月18日臨難前朗誦于白公館 狼牙山五壯士: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提著槍縱身跳入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幸免于難。
1978年,宋學義因病逝世,長眠于沁陽市烈士陵園。
2005年3月21日,在即將迎來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陽,至此,狼牙山五壯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遠離開了人們。
抗日英雄趙一曼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斗的年代,在黨的隊伍里涌現出一大批女性豪杰。
昔日東北抗日戰場上便有一位名揚四方的女英烈,連敵偽的報紙也驚嘆于她“紅槍白馬”的英姿。
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贊的“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
■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戰士們尊稱她“我們的女政委”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乳名淑端,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賓縣北部一個小地主家庭。
她8歲入私塾,10歲時母親按當地舊俗要給她裹腳、穿耳眼,但無論呵斥還是責打,她都堅決不肯。
她當著眾人的面洗腳,這在當時被認為有傷風化。
五四運動期間,趙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響。
1924年,大姐夫鄭佑芝用通訊的方式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夏,她加入共產黨,曾任共青團宜賓地委婦女委員和縣國民黨黨部代理婦女部長。
1927年夏,武漢政府反共,她轉移到上海,隨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翌年與同學陳大榜(陳達邦)結婚。
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調回國,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處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更名為趙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陽)、哈爾濱領導工人斗爭。
翌年,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
1934年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委書記。
1935年秋,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被當地戰士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女政委”。
在游擊區里,趙一曼同群眾關系非常密切。
她患有肺炎,身體虛弱,化名李一超的她,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瘦李”、“李姐”。
1935年11月,她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
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
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
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
” 1936年8月1日,敵人把她押到珠河縣,在公開處決前綁在一輛馬車上游街示眾。
她一路唱著《紅旗歌》,沿途許多群眾感動得流淚,就義時年僅31歲。
郭俊卿 郭俊卿(1930—1983),遼寧省凌源縣三十家鄉(今三十家子鎮)北店村人。
著名女戰斗英雄。
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1945年到1950年,先后榮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
在1950年9月召開的全國群英會上被中央軍委授予“全國女戰斗英雄”、“現代花木蘭”榮譽稱號。
劉胡蘭(1932—1947)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
8歲上村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
曾任文水縣云周西村婦救會秘書,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
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視死如歸,從容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上一篇:去看剛做完手術的家人心里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