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德經十大名言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一
【第1句】: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2句】: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第3句】: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4句】: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5句】: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6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7句】: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8句】: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第9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第10句】: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二
【第1句】: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第2句】: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3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4句】: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第5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第6句】: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7句】: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8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9句】: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第10句】: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三
【第1句】: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第2句】: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谷。
【第3句】: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4句】: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第5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第6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第7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第8句】: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9句】: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第10句】: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道德經》十大名言篇四
【第1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2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第3句】: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4句】: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5句】: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6句】: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7句】: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8句】: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9句】: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10句】: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