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古詩名句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看看古人的`愛國情感是怎樣在古詩中體現出來的。
【第1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第2句】: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第3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第4句】: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第5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第6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
【第7句】: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陸游
【第8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第9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蘇曼殊
【第10句】: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
【第11句】: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
【第12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第13句】: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
【第14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百藥
【第15句】: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李夢陽
【第16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
【第17句】: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辛棄疾
【第18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
【第19句】: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陸游
【第20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
【第21句】: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岳飛
【第22句】: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陸游
【第23句】: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第24句】: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
【第25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第26句】: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
【第27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第28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
【第29句】: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第30句】: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
【第31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第32句】: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陸游
【第33句】: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丘遲
【第34句】: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梁啟超
【第35句】: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
【第36句】: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
【第37句】: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第38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第39句】: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第40句】: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
【第41句】: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陸游
【第42句】: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李白
【第43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第44句】: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辛棄疾
【第45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第46句】: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第47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李百藥
【第48句】: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
【第49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
【第50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
【第51句】: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濟翁
【第52句】: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
【第53句】: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三國志》
【第54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第55句】: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岳飛
【第56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關于愛國的古詩名句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古詩中從來不缺愛國的名句。
愛國的古詩名句
【第1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
【第2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
【第3句】: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第4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第5句】: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
【第6句】: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
【第7句】: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第8句】: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第9句】: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
【第10句】: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瑾《對酒》
【第11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第12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第13句】: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
【第14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第15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
【第16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第17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第18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第19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20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第21句】: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
【第22句】: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第23句】: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第24句】: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毛澤東
【第25句】: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第26句】: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毛澤東
【第27句】:四海翻騰云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毛澤東
【第28句】: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愛國古詩名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游<<示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李賀<<南園>>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明·戚繼光<<馬上作>>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清·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清·龔自珍<<漫感>>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瑾<<對酒>>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清•徐錫麟<<出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
四海翻騰云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
——毛澤東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魯迅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毛澤東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毛澤東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毛澤東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洪秀全《吟劍詩》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獄中題壁》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徐錫麟《出塞》
愛國古詩詞名句
古人也把自己的一腔愛國之情寫在詩里面,通過詩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賞析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詩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紹熙三年)的秋天,詩人當時在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
南宋時期,金兵占領了中原地區。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斥歸故鄉,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盡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六十八歲的陸游,罷歸山陰故里已經四年。但平靜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靜下來。此時雖值初秋,暑威仍厲,天氣的熱悶與心頭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將曉之際,他步出籬門,以舒煩熱,心頭悵觸,寫下兩首詩,這是其中的一首。
詩人熱情地贊美了淪陷區的祖國大好河山,對淪陷區百姓的痛苦予以極大的同情,而對南宋統治者不收復失地表示無比的憤慨。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這兩句描寫了淪陷區祖國山河的壯美,充滿了向往之情。黃河滾滾東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華山高聳,直插云霄。詩人大筆如椽,極力贊美祖國的山河。然而這美好的河山卻一直被金人占領,字里行間流露出悲痛之情。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兩句寫淪陷區的百姓熱切盼望恢復之情景。淪陷區的百姓在金人的鐵蹄下痛苦呻吟,他們的淚水已經流干了,他們多么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師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淚盡”、“又”都是充滿感情的詞匯。南宋統治者奉行投降路線,每每和金人簽定“和約”,他們置淪陷區百姓的死活于不顧,詩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這首詩愛憎分明,感情真摯、沉痛,尤其是前兩句用夸張手法極力贊美祖國半壁河山的壯麗,正所謂“以樂景寫哀,則哀感倍生”。
詩中運用夸張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國統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難和他熱愛祖國、盼望南宋王朝的軍隊早日收復國土的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對淪陷的壯麗河山、苦難百姓的深切懷念和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愛國熱情;字里行間也流露出對南宋統治者長期未能收復失地的失望和悲憤的心情。
前兩句是寫景,描寫祖國北方的壯麗河山,“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萬里”和“五千仞”是夸張的語言,贊嘆黃河的長遠和華山的高聳。“東入海”寫出黃河浩浩蕩蕩奔流入海的磅礴氣勢;“上摩天”表現了華山巍峨高峻直刺云天的壯美雄姿。
后兩句是在寫景的基礎上抒情,寫淪陷區人民的痛苦、失望。“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多年來,在金兵的鐵蹄下,淪陷區百姓不知遭受了多少苦難,眼淚都流干了。“淚盡”二字,包含著無限的辛酸,他們眼巴巴地望著南方,盼望朝廷軍隊前來收復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他們所等來的只有失望和痛苦。一個“盡”字,表現了淪陷區人民苦難的深重。一個“又”字,表現了淪陷區人民對南宋朝廷的徹底失望。
這首詩雖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思想。詩的前兩句用壯闊的景色來襯托后兩句悲涼的心情,使詩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讀后產生強烈的共鳴。
篇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賞析
李清照這首詩,手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致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當作”之所“亦為”,一個女子啊!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凄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須眉幾人可以匹敵?“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詩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茍且偷安的時政。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于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托,以死相報。“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個“不肯”筆來神韻,強過鬼斧神工,高過天地造化。一種“可殺不可辱”、“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漫染紙面,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而無復任何言語!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表現愛國的古詩名句
我愛祖國,我愛祖國的壯麗山河;我愛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塞下曲》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十一日風雨大作》
宋·陸游
疆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海上》
清·顧炎武
日入空山海氣侵,秋光千里自登臨。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來白鳥,云浮仙闕見黃金。
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
表現愛國主義的詩句
【第1句】: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唐·李白
【第2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第3句】: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第4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第5句】: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第6句】: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明·于謙
【第7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第8句】: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第9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第10句】: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第11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第12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13句】: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宋·陸游
【第14句】: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