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人物素材:海爾總裁張瑞敏
張瑞敏創建了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海爾,現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因其對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而受到國內外管理界的關注和贊譽。下面請看語文迷網整理提供的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第三天時,可能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來,就不了了之。鑒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能事事無所謂。
經典文案
【第1句】: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謂成功,只不過是踏上了時代的節拍。
【第2句】:不斷找到實現戰略的路徑才是做正確的事。如果路徑不明確,那思路就是空的。
【第3句】:找到路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第4句】:在網上,信息不對稱的主動權到了用戶手里,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跟上用戶點鼠標的速度。
【第5句】:網絡化的市場可以用“物是人非”來形容。“物”還是產品,但“人”已經不是原來的人了。“人”指用戶和員工,互聯網時代,在外部,用戶主導企業;在內部,員工主導企業。
【第6句】:網絡化的企業體現在“三無”: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
【第7句】:每一個自主經營體都是一條龍,自主經營的最高境界就是群龍無首。
【第8句】:我們的目標是通過人單合一雙贏模式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
【第9句】:過去員工聽領導的,以后員工聽用戶的,領導聽員工的,這就叫管理無領導。
【第10句】:我的用戶我創造,我的增值我分享。
【第11句】:企業以自我為中心一定是“自以為是”;如果以用戶為中心,以時代為中心,一定是“自以為非”。
【第12句】: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里有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互聯網時代就是這樣一個時代,如果我們能夠創新,互聯網對我們就是最好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創新,互聯網對我們就是最壞的時代。
【第13句】:企業領導者的主要任務不是去發現人才,而是去建立一個可以出人才的機制。
【第14句】: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第15句】:管理無小事。
【第16句】:零增長不等于零需求。
【第17句】:管理的關鍵在于用人。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學性就在于用人的科學性,管理的藝術性就在于用人的藝術性。
【第18句】:評價和贊譽是用戶和社會各界對海爾的肯定,但它是對海爾過去的做法的肯定,我們有一句話,叫做從不回頭欣賞自己的腳印。
【第19句】:從你成功那一天開始,你可能就已經是不成功了,因為你成功的只是在你原來設定的那個目標上,而不是終級目標。新的目標,不一定在你原來所走的路上。
【第20句】:探索中的疑問和沒有主張,是兩碼事。(真正的答案)在企業家的實踐當中。
【第21句】:國內家電大連鎖商表現出強大的吞吐能力,由于其銷量非常大,國內家電制造企業往往要滿足大連鎖商的要求,離企業最本質的東西—顧客的需求卻越來越遠。
【第22句】:海爾的每年都是一個馬拉松長跑,每天都是一個百米沖刺。
【第23句】:如何做事有一個老師——孔子的《論語》;如何做人有一個老師——老子的《道德經》;如何參與經營、進入市場,還有一個老師——孫武的《孫子兵法》。
【第24句】:能阻擋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第25句】: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的市場
【第26句】:用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
【第27句】:先有市場,再建工廠
【第28句】:沒思路的領導不想互動,沒控制力的領導不敢互動。
【第29句】: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
【第30句】:管事先管人,管人帶作風。
【第31句】:漸進就是守舊。所以經營理念創新,就要反漸進,必須一步到位。
【第32句】:“立刻辦”是奔著有預算的目標立刻辦;“想想看”是沒有預算的`閉門造車。
【第33句】:開發的是市場而不是產品。
【第34句】:市場目標的確定不是以個人能力為限,而是以用戶滿意度為準。
【第35句】:海爾人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第36句】:海爾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主要是靠每一個海爾人的國際化,有了每一個人的國際化才能保證海爾集團的國際化。
【第37句】: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獲取用戶資源的能力。
【第38句】: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是看這個企業的員工是增值的資產還是負債。
【第39句】:客戶的要求不等于客戶的需求。
【第40句】:企業一旦站立到創新的浪尖上,維持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持續創新。
【第41句】:要把企業做成一條流動的河,源頭是創新的SBU,河的終點是用戶的滿意度,即對企業忠誠的用戶。
【第42句】:把每位員工經營成創新的SBU并不斷經營出高素質的人才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經營自我。
【第43句】: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
【第44句】:止謗莫如自修。戰勝非議的唯一途徑就是戰勝自我。
【第45句】:挑戰目標首先要挑戰自我。
【第46句】:工作要簡化,不要簡單化。
【第47句】:“想干與不想干”是有沒有責任感問題,是“德”的問題;“會干與不會干”是“才”的問題,但是不會干是被動的,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干;“能干與不能干”是創新的問題,即能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
【第48句】:決勝在終端。
【第49句】:流程再造就是先要再造人。
【第50句】:企業內部管理革命是為了創造企業外部的市場。
2022中考熱點素材: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
作文在語文試卷所占比重之大是人皆共知的,其得分直接影響著考試語文成績,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22中考作文素材,希望對大家的考試有所幫助。
2022中考熱點素材: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
【故事】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如果讓一個中國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第三天時,可能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來,就不了了之。鑒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能事事無所謂。
【人生哲理】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平凡與不平凡只有一步之遙,平凡的人是該做的事沒有做好,不平凡的人只是把該做的事做好罷了。
【關于人生方向的文案】
【第1句】:“不恥最后。”即使慢,馳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往的目標。——魯迅
【第2句】: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宋帆
【第3句】: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錢學森
【第4句】: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門。——彥語
【第5句】: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約翰生
【第6句】:達到重要目標有兩個途徑——努力及毅力。努力只有少數人所有,但堅韌不拔的毅力則多數人均可實行。—拿破侖
【第7句】:點點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倉。——德國諺語
【第8句】: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第9句】: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巴斯德
【第10句】: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胡志明
【第11句】: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澤東
【第12句】: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王國維
【第13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
【第14句】: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軻
【第15句】: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澤東
【第16句】:堅持對于勇氣,正如輪子對于杠桿,那是支點的永恒更新。——[法]雨果
【第17句】:進銳退速。——孟珂《孟子》【第18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蔡鍔
【第19句】: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貝多芬【第20句】:科學的永恒性就在于堅持不懈地尋求之中,科學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標而言,是永遠不可企及的。——卡·馮·伯爾
【第21句】: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董必武
【第22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騏驥:俊馬。駑馬:跑不快的馬。駕,馬行一日為一駕。——先秦《荀子·勸學》
【第23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第24句】:取得成就時堅持不懈,要比遭到失敗時頑強不屈更重要。——拉羅什夫科
【第25句】:人們還往往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歌德
【第26句】: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奧維德
【第27句】: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金櫻《格言聯壁》
【第28句】: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佚名
【第29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第30句】:為學須剛與恒,不剛則隋隳,不恒則退。——馮子咸
【第31句】:為學猶掘井,井愈深土愈難出,若不快心到底,豈得見泉源乎?——張九功
【第32句】:偉大變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會變為偉大。——佩思
【第33句】: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約翰遜
【第34句】:我們應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居里夫人
【第35句】:我有兩個忠實的助手,一個是我的耐心,另一個就是我的雙手。——[法]蒙田
【第36句】:無論什么時候,不管遇到什么情況,我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愛迪生
【第37句】:下苦功,三個字,一個叫下,一個叫苦,一個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澤東
【第38句】:向著某一天終于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標邁步還不夠,還要把每一步驟看成目標,使它作為步驟而起作用。——歌德【第39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論語·學而》
【第40句】: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比阿斯
中考人物素材:李白
他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而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下面是語文迷整理的關于李白的素材,歡迎參考。
【第1句】: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走著笑著紅塵,走著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里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第2句】:李白灑脫,不寄托于高堂的莊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蕩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為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第3句】: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游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后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第4句】: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涌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么祖國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第5句】: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第6句】:李白策一匹駿馬,在昏黃的古道上奔馳。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世俗的道貌岸然絆住他奔跑的腳步,無情的現實冷卻了他一腔熱血。是啊,想當年力士為我脫靴,貴妃為他磨墨,那該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順暢的時期啊、可是,無意間他看到了力士諂媚的丑態和貴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覺得他應該永遠讓他奔跑的雙腳停滯不前,離開這黑暗的金馬門。他清醒地知道,他寧愿散盡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帶上一把佩劍,把一杯酒去尋訪他暫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遠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門。昔日他騎卸賜驃馬奉詔奔馳,今日他騎白鹿奔向他夢寐以求的遠方。濁酒深酌,重返喜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游天姥,齊敘難酬鴻志。奔跑讓他屢跌屢撞,奔跑又讓他獲得心靈的超越——思想,永遠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第7句】:“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蕩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么“異端”之舉,多么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于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了。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一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嘆而已。
【第8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于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后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的灑脫!因此,他雖不被朝廷重用,但卻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于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于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仙人。
【第9句】:高遠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時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申管仲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這是他執著的人生信念。為此,他“仗劍怯園,辭言遠游”,廣為交游,詩名遠播、以期能入朝為官,實現濟世的政治抱負,在高揚亢奮的精神狀態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為早日平息戰亂,復興大業,在隱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請,滿懷熱忱毅然從戎。即使在“賜金放還”之后,年近六十之時,他仍壯心不已,準備踏上征途,參加李光弼的平叛大軍。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當途。
【第10句】:傲岸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日,始終保持傲岸不羈的個性。應詔入京之時,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放還”之后,他憤
然吶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中生。”面對炙手可勢的權貴,他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尊嚴。“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西卒不復。”
【第11句】:豪邁超脫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滿自信。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去帆濟滄海”,這種樂觀的情懷,讓詩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終豪邁。他從來不懷疑自己的曠世才華,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謝安自比。“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沙。”這與隱居隆中卻高吟《梁父詠》的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終以豪邁而超脫的情懷去擁抱陰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時,也要“花間一壺酒”,用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樂觀。
【第12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面對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于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第13句】:在夢中的天姥山的石階上,腳著謝公屐,看海日,聞天雞,醒來便仰天長嘯出門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他選擇了騎鹿游名山,失去了權勢,卻得到了開心顏。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著圓滿。——話題:得到與失去
【第14句】:在那樣一個皇命大如天的時代,何人不畏懼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獨樹一幟,帶著西域狂放灑脫的氣質,拒絕了“摧眉折腰”,他“舉杯邀明月”,洋洋灑灑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蕓蕓眾生都為之一驚。大唐盛世的詩壇需要這樣一個個性張揚的李白。——話題:個性的張揚和社會的需要、
【第15句】:桀驁不馴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場漂泊,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自己設置的軌道上,不為周遭的一切所牽絆,包括富貴功名——盡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祿;而淡泊名利的詩人陶淵明則毅然拒絕了朝廷上的鉤心斗角,遠離喧囂,歸隱田園,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清閑生活;還有范仲淹選擇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態度,辛棄疾選擇了時刻準備著為國捐軀,上陣殺敵的人生道路——雖然直到雙鬢斑白他仍壯志難酬。無論這些偉人的選擇是否高尚,無論最終他們是否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選擇,就應該義無返顧地走下去。——話題:在……的路上
【第16句】:喝一斗酒,你會飛,飛越難于上青天的蜀,飛越天姥山的傳說,棲落在三千尺的廬山之。
以月亮為杯,影子為友,你將大唐的太陽推向天空,唐詩披著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門山只是一個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過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駛進三月煙花的意境,詩歌的上游,是從天上奔流而下的黃河。
說什么功名利祿,鐘鼓饌玉,抵不過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氣,有一星靈感/便是沖天烈焰,酒是翅膀,掠過千年萬年的時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樣,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長永恒的鄉愁。
李白,你總是那么放浪,長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壺,另一只又丟棄在了山水間,無家可歸的酒香,飄過宋元明,你神仙一樣的憂傷和幸福啊,將棲在那一枝浪漫,將深入那一縷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飄宋元明,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養我們,整個民族。
中考寫作素材之人物篇
導語: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名人故事為人們所熟知、世代傳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典人物素材名人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大畫家徐悲鴻買畫的故事
一次徐悲鴻在一家畫店發現一張很有名的畫,便想把它買下。他問店主此畫賣多少錢,店主回答說300元大洋。徐悲鴻認為貴了些,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畫店。
回去后越想越覺得此畫畫得好,實在想把它買下,便又去畫店問此畫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徐悲鴻很失望的回家后,認為此畫實屬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畫店,最終以300元現大洋將此畫買下。心中十分高興。
這天,張大千到徐悲鴻家作客,徐悲鴻興奮得對張大千說買了一張珍品畫,邊說邊取出這張畫讓張大千欣賞,張大千將此畫反復觀看后,對徐悲鴻說此畫是仿制.徐悲鴻聽后很是不快,張大千即用水將畫的右下角浸濕輕輕撕開,上面就顯露出大千仿制字樣。徐悲鴻不禁驚呆了,張大千執畫哈哈大笑遂用三百元將畫買回。
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后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并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后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鄭板橋名畫換狗肉
鄭板橋的詩、書、畫聞名于世,號稱“三絕”,人們爭相購買。揚州有個富豪特別喜歡鄭板橋的書畫,但因他為人刁詐,鄭板橋非常討厭他,不給他作畫寫字。這個富豪為了抬高身價,顯示自己的威風,出重金購買鄭板橋書畫,但始終沒有搞到手。
有一天,鄭板橋出郊外漫步,見路旁新設一座酒店,店內有一位老者自稱“怪叟”,他見鄭板橋到來,十分殷勤,馬上給端上狗肉來款待。鄭板橋平日最愛吃狗肉,一見大喜,便飽餐一頓。付錢時,店家分文不收,鄭板橋過意不去,便當場作了幾幅書畫贈給店家。事過之后,鄭板橋才知道上了當。原來這位“怪臾”,是那富豪派人裝扮的,自己的畫就這樣輕易地落入了富豪之手。后來鄭板橋常提及此事,說他因愛吃狗肉而上了當,用以警戒世人。
毛澤東妙語談勝負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毛澤東親赴重慶參加談判。重慶的文藝界人士邀請他演講。演講休息時,有人關切地問:“假如談判失敗,國共全面開戰,你們是否能夠戰勝蔣介石?”毛澤東略一停頓,很風趣地說:“蔣先生(指蔣介石)的‘蔣’是將軍的‘將’字頭上加一棵草,他不過是個‘草頭將軍’而已。”說完,他豪爽地笑了。有人別有用心地問:“那你的‘毛’字……”沒等那個人說完,他就不假思索地說:“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毛’,而是一個‘反手’。意思很明顯,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得益的中國共產黨,要戰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他的解釋不僅含義深刻,妙趣橫生,而且一語中的,恰到好處,當場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哲學家羅素的故事
【第1句】:報復記者
羅素于1920年曾來過中國。可到中國后生了一場大病。病后,他拒絕任何報人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后雖交涉,他們仍不愿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國的路上,羅素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
作為報復,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記者分發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由于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
【第2句】:人生的幸福
有一天,羅素的一位年輕朋友來看他。走進門后,只見羅素正雙眼凝視房屋外邊的'花園,陷入了沉思。
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么?”
“每當我和一位大科學家談話,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經沒有希望。但每當我和我的花園談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滿了陽光。”
朱自清不領美國面粉
由于長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勞累,朱自清先生患了嚴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后階段的時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顧不得療養,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爭中去。此時的朱自清先生,已經重病纏身而且無錢醫治,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讓孩子把面粉配給證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惡化,入院治療無效,不幸于12日逝世,終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
上一篇:關于專心致志的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