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的同步作文訓練素材
關于童年的名言名句:
·人生最大的驕傲,就是在成年時實現童年的夢想。--馬佳
·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巔。--蘇霍姆林斯基
一個人要偉大,不能不付代價。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淚灌溉的。凡具有生命的東西,同一切生物一樣有它多災--巴爾扎克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來,那我一定不再浪費光陰,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來讀書!--泰戈爾
·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蘇霍姆林斯基
有關素材:
達爾文探索生物鏈
達爾文就這樣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經過進一步深入的觀察和研究,終于寫出了《物種起源》等偉大著作。
1843年暮春的一天,從離英國倫敦10多公里的一個名叫唐恩的小鎮里,走出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人,他就是生物學家達爾文。
這天天氣晴朗,一些美麗的蝴蝶和蜜蜂在開滿鮮花的田野里飛來飛去。達爾文徑直向一片開滿了粉紅色花朵的三葉草田里走去,他是來對田野里的谷種植物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的。
達爾文先觀察三葉草的花朵。他要看看這些花朵是怎樣繁殖后代的,它們的媒人究竟是誰?達爾文看到,有許多土蜂在三葉草上空飛舞,有的土蜂停在花朵上面,正把自己吸食花蜜的器官深深地插入花蕊的蜜腺之中吸食花蜜。他知道,這些土蜂就是幫助三葉草授粉和繁殖后代的.媒人。達爾文一連觀察了幾天,見今年的土蜂非常多;而到夏天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特別多。三葉草豐收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達爾文又去觀察。他發現這一年在三葉草地里采蜜的土蜂很少;而到了夏天收獲的時候,三葉草結的籽也大大減少;三葉草歉收了。這顯然是土蜂少了,減少了給三葉草傳粉的機會的緣故。他又在思索:這一年的土蜂為什么少了呢?于是,達爾文又對土蜂進行追尋,終于,他在一些巖石洞和樹洞里,找到了一個個土蜂窩。同時,他又有新的發現--許多土蜂窩被老鼠吃光了蜜,并且被破壞了。這樣,達爾文又明白了,是老鼠的多少決定著土蜂繁殖的數量?老鼠多了,它破壞的土蜂窩多了,土蜂就少了。
后來,達爾文又經過觀察發現,老鼠的多少是由貓的多少決定的。三葉草、土蜂、老鼠和貓這幾種看來根本毫不相干的植物和動物之間,原來還存在著這樣有趣而又復雜的關系。達爾文就這樣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經過進一步深入的觀察和研究,終于寫出了《物種起源》等偉大著作,成為19世紀世界杰出的科學家和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
霍金,愛追根究底的物理學家
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后,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童年的發現同步作文范文
范文一
色彩的童年
我記憶的長河里,有著數不清的往事,歡樂的,悲傷的,驚訝的,可笑的它們就像一顆顆精巧的貝殼,珍藏在我的腦海里,要說一個最充滿童年的快樂與趣味的貝殼,那便是這顆
那是夏日里的一天,暑天特有的暖風輕撫著一切,周圍不時響起一陣清脆悅耳的蟲鳴,我早早地便起了床,獨自漫步于樹林之中,哼唱著剛學的兒歌,漸漸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忽然,耳邊傳來一陣節奏鮮明的鳴叫,我停止歌唱,屏住呼吸,凝神仔細地聽著,叫聲逐漸清晰。知了,知了,啊!原來是蟬正放聲高歌呢!
一想到蟬,我不禁怦然心動,前些日子,鄰居家的張哥哥就捉了好幾只蟬,模樣小巧可愛,我把弄了半晌仍不愿放手。于是,我奔回家,一一準備好各種工具后,蹦蹦跳跳地回到了樹林。
此時,樹林顯得是那么靜寂,悠悠的蟬鳴為這更增添了幾分清雅。我悄無聲息地邁開步子,潛伏在樹下。
早就聽說蟬十分機警,稍聽到一點風吹草動,便會逃之夭夭。果然,我抱住樹干,一縱一縱地上升,只是竹竿一不小心擦到了樹葉,蟬已經飛得無影無蹤。
這次,我更加小心了,輕輕悄悄地爬上了樹,就在蟬兒正享受著日光微風時,我飛速地伸出竹竿,因為淋了糖汁而變的粘粘乎乎的面筋剛挨到蟬,便牢牢地粘住了它,任它怎樣掙扎也無法逃走,就這樣,一只小巧可愛的蟬便到了我的手里。
啊,這還是一只剛蛻皮的蟬哩!柔軟的薄薄的翅膀,玲瓏無比的.身軀,黑珍珠般的眼睛,簡直是一個活脫脫的小精靈!我捧著它,不禁又高興地唱起歌來: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我仍記憶猶新,每當想起那時的一幕幕,我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
范文二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更是快樂的。我在童年最有趣的事情便是發現外公魔術的真相了。
那天,陽光燦爛,七色的陽光從窗臺照入屋內。外公坐在窗旁的一把椅子上,對我和妹妹說:看,我要變一個魔術!說完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布做的小老鼠,我和妹妹幾乎同時撲了上去,外公把小老鼠向上一舉,說:慢慢來,先看清楚再說。我定睛一看,只見這小老鼠穿著紅色的外衣,四只小腳是白色的,一雙黑黑的小眼睛賊頭賊腦的,居然還趔著嘴對我笑,真像一個天真的小孩子。
外公把老鼠放在桌上,把右手背到背后,大聲地說:魔術開始咯!我要讓小老鼠跳起來!我心里直犯嘀咕:一只布老鼠能跳得起來嗎?外公發出命令:小老鼠――跳!嘿!真神了!這小老鼠真以一個鯉魚跳龍門的動作在桌上跳了起來!妹妹的嘴巴張得比臉盆還大,驚奇地看著外公;我雖然表面裝出毫不在意,但心里也十分驚奇;小老鼠還是笑著,好像在說:怎么樣?高吧!;大魔術師就更不用說了,驕傲喜形于色。我和妹妹同時高聲要求外公再來一次,再來一次!外公又大聲喊:小老鼠――坐!小老鼠也跟著坐了下來。外公得意地望著我倆,哈哈,姜還是老的辣吧!我不肯服輸,強詞奪理:可辣椒是小的辣呀!我邊說邊把外公命令老鼠的過程仔仔細細地回憶了一遍。想了一會兒,我想出了問題的關鍵:外公為什么要把手背到背后?難道
你再把窗簾拉上,表演一次,好吧?外公見我看出了眉目,急忙說:我累了,睡會兒覺。說完一溜煙地跑沒影了。妹妹困惑地問:哥哥,到底怎么回事呀?其實,外公是拿線栓住了小老鼠。他抬手,小老鼠就跳;他低手,小老鼠就坐。他之所以把手背著,就是因為這樣。他背對陽光是為了不讓我們看到線,光照著白線很容易使人看不見。我說。原來是這樣。妹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就如費奧多羅夫所言: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但我的這個小小發現不但沒給我帶來災難,還為我五彩的童年生活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單元同步課堂作文寫作訓練
1-3單元同步課堂作文寫作訓練設計
第一單元恰當安排說明的順序
[訓練目的]
【第1句】:掌握說明文寫作的一些基本順序,引導學生在言之有物的基礎上做到言之有序,1-3單元同步課堂作文寫作訓練設計。
【第2句】:理解說明順序的安排取決于說明對象的特征。
[訓練重點]用各種說明順序合理地結構文章。
[訓練難點]根據說明對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教學過程]
【第1句】:學生探究階段
【第1句】:假設你是一位導游,該如何引領游客游覽“蘇州園林”?
【第2句】:假設你是本旅游團中的一位游客,飽覽蘇州園林風光歸來后,怎樣向班上的同學們介紹你參觀蘇州園林的情景?
【第2句】:教師引導階段
【第1句】:說明事物為什么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明確:讓人易于明白,條理清楚,事物特征鮮明。
【第2句】:合理地安排說明的順序的依據是什么?
明確:根據說明需要,符合事物特點,體現事理聯系,遵循事物規律。
【第3句】:常見說明順序有哪些?
明確:說明順序主要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三種。邏輯順序又叫事理順序,又可分為從原因到結果、從主要到次要、從整體到部分、從概括到具體、從現象到本質、從特點到用途等。空間順序多用于說明實體事物的形狀和建筑的構造,如各類建筑和名勝古跡等;時間順序多用于說明事物發展演變過程、產品的生產過程、實體事物的建造過程;邏輯順序多用于介紹事物的性質、種類、原理、功用和解釋事理的本質。一篇說明文說明順序以一種順序為主、可兼用其他順序。如何安排好說明順序,應依據說明對象及其特征來確定。
【第4句】:如何安排好各種說明順序?
明確: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必須在了解各種說明順序的特點的基礎上,遇到什么樣類型說明文就可以對應的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萬萬不可牛頭不對馬嘴。此外,還要適當地選擇與各種順序相關的語言因素來表現。例如,空間順序就應按空間層次關系來安排,一些有關的方位詞和立足點(定點和散點)就要特別突現出來;時間順序,就應按時間先后次序安排,一些有關時間記號(直接表明時間的詞或間接表明時間的詞)就要特別提示出來;邏輯順序,就應按邏輯推理來安排,一些有關正常思維的關聯詞就要特別表現出來。
【第3句】:學生實踐階段
題目一;生活中,每件事都有一定的順序,請你選擇你熟悉的一項勞動,采用時間順序,寫一篇說明文。
題目二:以你的學校(或教室)為說明對象,寫一篇以空間順序為主的說明文。
題目三:下面是關于風的一些資料,根據這些資料寫一篇以邏輯順序為主的說明文。
(1)風的成因主要有:一是氣流;二是地形的高低;三是氣候的冷暖,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1-3單元同步課堂作文寫作訓練設計》。
(2)地球上有六個空氣流動系統,即六個風帶,分別是南、北信風帶,南、北東風帶和南、北西風帶。由于這六個風帶的緯度、方向和速度的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種類的風。
(3)風對人類的貢獻很大,如航船上的風帆、農業生產上的風車等都是運用風的原理;風還可以用來發電等。
(4)風對人類的危害也很大,如龍卷風、颶風等都給人類帶來災害。
[范文鏈接]
范文一:
包餃子
戴鍇
餃子,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面食之一,大約有幾千年歷史了,至今仍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餃子的制作是有一定的順序的。
首先是餃子餡的制作。制作餃子餡的主要類型有葷餡和素餡兩種。葷餡主要由牛肉、豬肉、羊肉等做成。
制作餡時,先將事先準備好的花肉用刀切碎,再剁上10-15分鐘,把肉剁碎。然后,加入少量的蘿卜或蓮菜繼續剁,與肉充分絞和。這時,再把事先洗好的大蔥去葉留白,切成蔥花,再加適量姜末、食鹽和各種佐料,如南德調味料、十三香、味精、植物油(芝麻油為宜)等,攪勻盛在盆里待用。
如果是素餡,原料以韭菜和雞蛋或韭菜拌雞蛋皮以及青菜蝦仁等為主。俗話說:“韭菜雞蛋餡,粉條占一半。”
餡做好后,就是和面搟皮了。面粉要選擇精粉或上白的粉。面和成后要滋潤3~5分鐘。然后將面團揉成核桃粗細的長條,再切成棗樣大小的菱形塊。搟皮也是很有學問的。首先是因餡而異:葷餡要求稍厚一點,素餡要求稍薄一點。嫻熟的搟皮技術需要兩只手配合得當,同時活動,一推一拉,進退自如,搟出的面皮既圓又勻稱,簡直令人有藝術的賞享。
面皮搟好后的工序就是包餃子。餃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兩頭尖尖狀如新月的那種。包的時候,一定要用食指和拇指把面片捏緊,否則下鍋后容易漏餡。餡要適當,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皮就包不住,少了包出的餃子不豐滿。包好的餃子放置也有講究,可以直線擺放,也可以是圓形轉圈放。擺放整齊的餃子,有的像一隊隊士兵,整裝待發;有的像一輪輪車輪,滾滾向前;還有的一群群大雁,凌空飛翔,十分美觀。
水開了,一只只餃子就“撲通撲通”直往鍋里跳。餃子下鍋后,還要用勺推一推,以免粘在鍋底。這時火要旺要猛。一般葷餡餃子點水以三滾為宜,素餡餃子兩滾即可。這時香噴噴、美滋滋的餃子就可以出鍋了。
朋友,請接受我的`邀請,在你認為適當的時候到我家做客。我會親手為您包上色香味俱佳的餃子盛情款待您。
簡評:包餃子是我們熟悉的一項日常小事,作者的成功就在于按先后的順序清楚明了地介紹整個過程。在表述時,用了“首先是制餡”、“餡做好后就是和面搟皮了”、“皮搟好后就要開始包了”、“往鍋里下餃子”等明顯表示時間先后的文案,使整個過程一目了然。在介紹具體環節時,作者同樣注意和時間前后體現過程,如“制餡”的環節中,用了“先”、“再”、“然后”等詞語。這樣,小作者表述的思路就是顯得極為清晰。
范文二:
我們的教室
我們的教室寬敞、明亮。站在門口,就可以看到六排課桌整齊地排列著,每排有九張桌子。課桌前面是老師講課用的講臺。
走進教室,坐在位子上抬頭看,是一塊烏亮的大黑板。它的上方,是一只喇叭,它總會在適當的時候,播送學校的通知,播送眼保健操音樂,有時也播送歌曲,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教室的后墻上也是一塊大黑板,上面是同學們出的墻報《火炬》,刊登優秀作文選、周記、世界之窗、智力游戲、“每周背”、猜謎語等,真是豐富多彩。黑板的上方是一排大字標語:“遵守社會主義公德,立志成為四有新人”,它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我們的要求。
站在這塊黑板前看教室的兩邊,一排排窗戶潔凈明亮。窗與窗之間的墻上張貼著四張宣
童年的發現的作文
導語:童年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童年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篇一: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但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夢想只不過是夢想,它虛幻得可想而不可及。于是將它深深地埋在心底,連破土的機會都不給它,這樣夢想怎么會開出絢麗芬芳的花兒呢?
我有一個夢想,深深扎根于我的心中。那就是長大后,要成為一名有價值、有貢獻的人。盡管這個夢想距我很遙遠,但我仍然不會停止追求。盡管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挫折和無數的磨難,但我仍不會灰心喪氣。因為我相信,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絕唱;只有經歷困難和挫折,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以前每當我看到有貢獻的人們令人矚目的成就時,總會感到羨慕和敬佩。是他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是他們,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是他們,為祖國的發展贏來了一個嶄新的明天。因此,我想成為一名有用的人,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成為中國的棟梁。
每當我看到浪費時間的人時,我會為他們感到惋惜;每當我看到灰心喪氣的人時,會為他們感到悲哀;每當我看到不務正業的人時,我會感到憤恨。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沒有屬于自己的夢想。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而我,至少有一個夢想,一個目標。有了這個夢想,我就會一直努力下去,永不放棄;有了這個夢想,就等于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不會再迷失方向;有了這個夢想,就好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一直通往勝利的頂峰。為了這個夢想,我會努力奮斗。也希望人人都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目標。
篇二:
我在童年的夢里遨游,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夢想引導我努力學習,引導我努力奮斗。我有許多的夢想。比如:成為一位畫家,把所有的事物畫下來;成為一位旅游者,把整個地球翻一遍;成為一位警察,為人民服務;成為一個……這都是我的夢想。可這不是我主要的夢想,夢想只有一個,直到現在我的夢想是當一位幼兒園老師,可能你們多很疑惑吧!時間慢慢的走了,一去不復返了,童年的美好時光也悄悄的走了,我要回到童年,那是不可能的,但我需要一個童年時玩耍快樂的地方,那就是幼兒園,去幼兒園當老師,能讓我覺的自己回到了童年,童年能和小伙伴一起玩,不必那么憂愁,只要好好的玩耍過著快樂的日子。夢想是大家的一部分,沒有了它,生活就沒有了方向,人生也就沒有了價值。蘇格拉底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我們要為理想而奮斗。名師點評:小作者開門見山地表明了理想對于人生的重要性,表意明確。小作者的理想真有意思,而他的理由更加有趣,為了追憶美好的童年時光,為了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于是他把當幼兒園老師作為自己的第一人生理想,并且要為實現這個理想而奮斗,表明了他的決心。小作者的語言運用能力很強,第一段中把“理想”比喻成“一盞燈”很貼切。而引用蘇格拉底的話則更為文章增添了哲理色彩。“我一身中有許多的理想”應為“一生”,但是鑒于小作者年齡太小,不適宜用“一生”這個詞,你可以說“我從小有許多的理想”。童年的夢想是美好的。讓我們努力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吧!
篇三:
夜幕降臨,滿天的繁星點綴在漆黑的天空中,
映在清澈的湖面上,顯得那么耀眼,那么令人心曠神怡。然而,更讓人覺得興奮的是:這天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在除夕夜里,我們一大家子要熱熱鬧鬧地吃團圓飯,可我一點也不興奮,因為我的心早在絢麗煙花上了。
終于,隨著一聲響亮的鞭炮響,煙花的舞蹈劇已拉開了除夕最美,最令人興奮的序幕。你聽,你好好聽聽——“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聲越越來越響。我坐不住了,于是邊離開座位邊叫爸爸吃快點,爸爸沒法兒了,就只好出去給我放煙花。可沒等爸爸點著,我就躡手躡腳,躲得遠遠的,媽媽見了,說:“剛才是誰急著要放煙花的呀!怎么現在又膽小如鼠了呢?”“哈哈!姐姐怕放煙花!姐姐是個膽小鬼!”在一旁的表弟也添油加醋地嚷個不停。我聽了,可不服氣了,便跺了跺腳,心虛地說:“誰怕放煙花了!誰怕放煙花誰就是膽小鬼!我才不怕呢!我這樣是為了更好地看煙花呀!你懂嗎?。”“你說你不怕放煙花,那你放給我們看呀!”弟弟又步步緊逼地說。“放就放,誰怕誰呀!”我剛說完就慢慢地朝煙花走去,提心吊膽地找準煙花的導火線,心想:“我該不該放呢?不放要被家人笑話,放了我又害怕。哎呀,要不就“死”一回吧!”想完,我就緊閉眼睛把煙花點著了。媽媽見我如此這般的放煙花,還不忘打趣地說:“我們家的膽小鬼變膽大了呀!”說完,在場的親人都笑了起來……
我的童年趣事既像一條七色的彩虹,也像天上的繁星,而除夕,煙花,更是我的童年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