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感悟】 世間的事物變化無常,我們不必執著于心愛的事物而難以割舍。人生 中的很多東西,若必須放下時,不妨就放下吧,放下一些負擔,輕輕松松 地上路,放下才能得到順暢地解脫。
【第2句】:【禪語感悟】 誰都會有不自知的時候,不過是程度不同罷了。別人一句贊揚的話, 自己嘴上謙虛,心里卻喜不自勝,覺得自己多么了不得;別人一句過激的 話,自己便怒火中燒,嗔恨迭起。如這般,自己的喜怒哀樂全是由別人左 右的,自己做不了主,好像傀儡一樣,喪失了自我。
【第3句】: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蒲益大師)
【第4句】: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壽命有多長。因此,必須與時日競爭,切莫使時日空過。一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第5句】: 沒有什么事能夠束縛你 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煩惱;想解脫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縛不 了他。
【第6句】:禪師意在勸誡學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進。的確,想要成就一番偉業,關鍵在于戒除急躁,真正靜下心來,一心一意地將事情做好。一個人越是急躁,就會在錯誤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就越難以擺脫痛苦。
【第7句】:面對同樣的際遇,各人處世態度不同,其結果也大不相同。慳貪的人只 會中飽私囊,喜舍的人總想廣濟社會;瞋恨嫉妒心重的人,整天心情郁怒, 心胸開闊的人,天天歡喜自在;厭世隱遁者只想獨善其身,熱愛家國者則積 極服務鄉梓。每個人面對世間的態度不同,交友的廣狹不同,所收獲的也會 不一樣。
【第8句】:發心行菩薩道教化眾生,使不仁慈的人起慈悲心,使嫉妒的人起歡喜心,使慳貪的人起布施心,甚至使造十惡業的人也能悔改、行十善法;這樣的發心和行持就是菩薩!
【第9句】:以仁止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傳達出了智者對“武”字的理解。“止諍”也和“止戈”一樣,逞強好勝、以硬碰硬不是辦法,不如用忍,以和氣對怨氣,以禮貌對無禮,以謙讓心對好勝心,如此,紛爭自消,友好的關系也得以保全。
【第10句】:鐘聲才罷鼓聲喧,鐘鼓相交會人天。臨機妙用無別法,開口動舌顯三玄。臨機照用須子細,互換賓主疾如煙。進前更欲求佛祖,擬議早是隔西天?!妒T山慈照禪師風巖集》
【第11句】:當以慈心養育幼弱,見禽獸蟲蛾、下賤仰人活者,常當愍念,隨其所食,令得穌息。《佛說阿難四事經》
【第12句】:【佛心禪語】 無論做什么事,即使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要全力以赴,專心致志 地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做一件成一件。
【第13句】:人生其實并不復雜,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若因瑣事之爭、微利之誘、果腹之欲,就無端丟棄快樂心情、平和心境、健康心態,終究得不償失。讓一切變得簡單些,喜歡了就爭取,得到了就珍惜,錯過了就遺忘。歷經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我們總會懂得,沒有抓不住,皆是放不下,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能接納你。
【第14句】:如果你的心不寧靜,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中也不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想要幸福地生活,與其求助于外物,不如回過頭來反觀自己的心靈,只有內心平靜下來,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第15句】: 一只灰喜鵲站在窗外的枝頭反復吟唱,在早晨的薄霧中,灰 喜鵲的吟唱朦朧而喜悅。我佇立窗口傾聽,內心升騰起一股熱流,激 蕩成朝霞的燦爛。絲絲秋涼和我的咳嗽聲裊起一種蒼茫,在蒼茫的遠 處,有一雙看不見的翅膀飛翔。早晨在,歌聲就在,激情就在,信心 和希望就在。
【第16句】:心不離世間,亦不住世間,非于世間外,修行一切智。《華嚴經》卷四十四,十忍品
【第17句】: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蒲益大師)
【第18句】:人的情緒就像一條流淌的河,貫穿于人的一生之中,這條河時而風平浪靜,時而驚濤駭浪。風平浪靜時,心靈如春風吹拂,人生充滿希望,如在天堂;驚濤駭浪時,人生則是天昏地暗,如在地獄。而天堂和地獄,僅在一念之間。
【第19句】:愛情不是靠一個人維持的,愛的付出是相互的。時常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慕與關心,常常為愛情的燈注入新的燈油,愛情才能激發出歡快而明亮的火花。
【第20句】: 人至中年,日已當空,時光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古怪,一 會兒無端在你的頭頂撒一把霜雪,一會兒冷漠地在你心里劃一道傷 痕。雖然陽光依舊熱烈,卻已經漸行漸遠,夜的寒意一點點侵入思 緒,化為離愁。你的肉身不可挽回地遲鈍,激情慢慢被風吹薄。有一 個聲音在呼喊,我不服氣,還有夢想!
【第21句】:把爭辯看成多讓一點步或少讓一點步的問題。無論爭利益還是爭面子,一方大獲全勝、一方一敗涂地總是不好的,發生爭辯時,不必將它看成一個誰勝利、誰失敗的問題,不妨看成一個誰多讓一點步、誰少讓一點步的問題,只有這樣,才會營造出雙贏的結果,而不是兩敗俱傷。
【第22句】:從一定意義上講,苦難是最好的大學,在當今社會年輕人更是不可缺乏苦難的磨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人的一生中,要想做出點兒成就,必然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懊坊ㄏ阕钥嗪畞怼保幢闶歉患易拥芤惨谐缘每嚯y的心理,怕吃苦,圖安逸,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第23句】:還有一種人,內心原本潔凈、善良,只是由于生存競爭的需要,攻擊意識或防御意識較強,呈現在別人面前的可能是一個“麻煩分子”的形象,但真性情一旦為人所知,內心的美質表露出來,仍然會為人所喜愛。
【第24句】: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生滅,猶故相似相續不斷,故名修道?!洞蟀隳鶚劷洝肪矶?,獅子吼菩薩品
【第25句】:當有人批評你的時候,若是你自己沒有錯誤,何必為它而生氣煩惱?若是你真的有錯誤,為它生氣煩惱又有何意義?他說的是真話呀!正如《薩迦格言》中所說:“聰明人能勇敢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傻瓜連缺點都不敢承認;雄鷹能啄死有毒的大蛇,烏鴉連小蛇都不敢得罪?!?/p>
【第26句】: 當你真正認識了自己,你會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境界:縱然全世界 的人都不了解你,你也不覺得寂寞;縱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你依然充滿 力量。
【第27句】: 午飯就像一個人的中年,不能德馨,不能厚學,不能立見, 那么他的晚景一定不堪。俗語云,要飽早上飽,中午要吃好,中年既 好,晚年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第28句】: 說我是庸人實在恰如其分,因為我的確是個非常遲鈍的人, 尤其在面對社會生活的時候。當一種社會現象發生,多數人早已洞悉 這種現象背后所隱藏的本質的時候,我依然停留在現象的表面上,為 現象所牽引,有那么一種看熱鬧之嫌。
【第29句】:事預為之則易,卒為之同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于斯。(宋)圓通居訥禪師
【第30句】: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勤奮、努力地工作,但是脾氣暴躁,生活也因此變得混亂不堪。他們只顧匆匆趕路,卻忘了欣賞路邊的風景,從而葬送了自己安靜的生活,失去了自己本該擁有的幸福。
【第31句】:【名人佛學經典文案】死亡不可避免,與其恐懼,不如正視怎樣面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佛日:一切皆當歸遷滅,世間無有常住者。-《付法藏因緣經》
【第32句】:【第1句】: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第2句】: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镜?句】: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第4句】: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與,斯為大智?!镜?句】:緩事宜急干,敏則有功。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镜?句】: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跟做人。
【第33句】:【金錢名利身外物】 誰都知道“金錢名利”是身外之物,但是許許多多的眾生還是為此辛 辛苦苦了一生。
【第34句】:人與人相處,都是以聲色互相對待。講話是聲,態度是色,因此與人講話要輕言細語,態度要微笑寬柔。
【第35句】:不要感嘆命運不公,不要埋怨生而受苦,凡事只要保持一種正確的心態,就能夠找到自己準確的定位,也就能創造出無窮的價值。這樣,苦也就不完全是苦澀的,也許還能從中品嘗出別樣的甜蜜。
【第36句】: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 亂心情,所以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 幫助自己調整心情。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鞓芬苍S 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活習慣。
【第37句】: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很難。一個人,做一天好人容易,一輩子做好人很難。
【第38句】:(三)涅槃一切行無常,生者當有死,不生不復滅,此滅最第一?!对鲆话⒑洝肪硎耍囊鈹嗥?/p>
【第39句】:在覺醒者的眼里,每個人都是珍貴的,且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覺醒的潛能和本質。所謂接受自己的陰影,就是要愛上你自己。當你真正開始愛自己,你才能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自己:活著不要違背自己本心。
【第40句】: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已除愛縛者,無憂無所憎?!斗ň浣洝肪硐拢孟财?/p>
【第41句】:自己的苦只能自己承擔,生活中的一切也只能自己去體驗,依靠他人總是有限的,因為他人不可能替你活著。
【第42句】:譬如兩木相磨,便有火生,還燒是木;如是迦葉,真實觀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還燒實觀。實智慧生,無智便滅,智與無智二相俱空,無作無取。《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43句】:富貴求時甚苦,得矣守護亦苦,后還失之,憂念復苦。于三時中,都無有樂。《百喻經》
【第44句】: 總是在做還是不做之間猶豫不決,一則浪費時間,二則耽誤 事情,渾噩度日,一事無成往往就是這么造成的。該做的事情就立 馬去做,不該做的事情就果斷放棄。拿不定主意該做還是不該做的 事情,暫且放下,讓時間自己去選擇,沒有必要為此支付自己的時 間成本。
【第45句】:一日一禪;放下;,不是說什么都不要,而是說究竟要什么,要多少,這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路途上,我們要放棄沉重的欲望,放下過度的需求,舍棄不必要的執著,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樂。而修習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無法修習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第46句】:僧問:“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師日:“龍騰滄海,魚躍深潭?!薄峨H上座》
【第47句】:如人初開目,是名加行智;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眼,后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于中現眾相,后得智亦爾。(古印度)無著《攝大乘論》卷下
【第48句】: 事不要做絕,話不能說滿。做事留些余地,說話適可而止, 不是照顧對方,而是照顧自己。月落日升,山重水復,河東河西,滄 海桑田,風水總是輪流轉,人生何處不碰面?昨日的高官大賈,明天 的白丁窮戶;他年的破落柴扉,今朝的瓊樓玉宇。
【第49句】:【多情總被無情惱,不如憐惜眼前人】1.緣分可遇不可求。2.惜緣——弱水三千只取一瓢。3.天長地久的愛情需要彼此的包容,世界沒有天生完美的愛情。
【第50句】:人之靚麗,并非容顏,而是內心,心存善念,非靚也美,非富也貴;人之真誠,并非話語,而是純潔,心靈純潔,不語也真,不訴也純。善惡僅是一念間,而這一念卻是十萬八千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第51句】:好事不如無事,何謂無事人?面對此問,十有八九之人未開口時,心意 識已謗佛謗法了,無事人絕非沒有事、不做事。什么是無?
【第52句】:諸有造作善惡行,身口意三無厭足,妨人諸行不至道,此名精進不應棄?!对鲆话⒑洝肪硪?,序品
【第53句】: 書要活讀,讀書要活,若死讀書,讀死書,把書讀死,到頭來充其 量將自己讀成書蟲,讀成書袋。書要擇善而讀,擇要而通,讀以熏 心,通以生慧,學以致用,否則不如不讀。
【第54句】:金錢和財富看起來美好,常令人們對其趨之若鶩。不過,金錢也不是萬能的,財富也未必總能令人快樂,只有超越其存在,才能享受其帶來的價值。佛教大師告訴世人,真正的金錢觀是要對金錢等物質上的東西喜于接受,也喜于付出。
【第55句】: 一個人放低自己,不一定被別人看低;一個人看高自己,不一定被別人 高看。
【第56句】:【佛心禪語】 專注才能集中力量,專注才能深挖深掘,哪怕再簡單的事情,專心深 入研究,也會有收獲。
【第57句】:我們的智慧本像月亮一樣光明,如果沒有被云霧般的煩惱遮住本性,就會永遠光明無比;我們的福德本像月亮一樣圓滿,如果沒有被羅喉般的私心毀滅功德,就永遠那么充盈。我們對著月亮祈愿吧,愿我們早日去除煩惱與私心垢念,早日回到如月般明亮網滿的本性。095。
【第58句】:快樂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來做??鞓肥且环N陶醉,它來自你的努力,得失之間也有無窮的樂趣,關鍵事看你怎么去體會。
【第59句】:愛的長久之道是相互依靠,擁有一份互相扶持的愛才能在漫長的歲月里走下去,盡管磕磕絆絆,仍有一份平常安然、韻味無窮的幸福。
【第60句】:(五)大乘戒于乘緩者,乃名為緩,于戒緩者,不名為緩。《大般涅槃經》卷六,如來性品有聲聞乘持清凈戒,于菩薩乘名大破
【第61句】:移民是消極、逃避的行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轉而運用于積極改善目前的社會環境——人人發揮菩薩精神,將國家當作一個大家庭,以對待自己的家一樣來關心、整理和照顧;如此,何愁國家、社會生活品質不能提升?
【第62句】:沒有琪花瑤草的貴氣,卻蘊藏風雪不折的堅貞,野火不滅的根須,年年知為春生。不上寂寞城的臺階,不入惆悵客青簾。禪坐于這川煙波的氤氳中,傾聽溪澗流水潺潺,靜看落絮逐波,坐等羽鶴歸來。
【第63句】:九、萬法唯心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等。(古印度)馬鳴《大乘起信論》
【第64句】:《菜根譚》有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這樣的境界才是將一切放下之后能夠感受到的。
【第65句】:回顧文字可載的幾千年歷史,人類經歷過戰爭、貧窮、瘟疫及無數的自然災害,但卻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大多數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物質高度豐盛,科技超前發達的情況下,人類的內心卻無比的恐慌與忐忑。
【第66句】:【人生半字歌】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睡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自我,另外一半順自然。
【第67句】:人之所以累,是因為不懂向下,浮生若茶,沉下去,再浮起來,才會溢出芬香;浮生若水,渾濁了,沉淀下去,才會清澈;浮生若琴,按下去,才會有最美的聲音。
【第68句】:人往往不知道自謙,懂了一點點,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動念沒有一刻離開“我”,凡事以“我”為中心,自認“我”說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時時把“我”填滿了自心。
【第69句】:【我問】:冥冥眾中,你是不是我為緣而幾經輪回的那個人?【你說】:是的。五百年前的那一天,你無意中經過了有我的路,我一直等你,來實現這場擦肩而過的緣?!痉鹫f】:修百世方可同舟,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讓我們再結一段塵緣。
【第70句】:問:“如何是平常無生句?”師日:“白云覆青山,青山頂不露?!薄洞箨柧U師》
【第71句】:世上人性本來清凈,萬事萬物都在自性中產生。如果思量一切惡事,就 會作惡;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會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如果執 著于外界事物,虛妄之念像浮云覆蓋,自性便不能明凈。
【第72句】:若有供養發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須陀洹至阿羅漢果,名供養僧?!秲炂湃浣洝肪砣?,供養三寶品
【第7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現在的不愉快,是過去的執著所致。今日的執著,又會造成明日的麻煩。世間上的任何東西,得到是偶然,最終消失是必然。當我們失去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對它的執著越大,它給我們帶來的煩惱越多,痛苦也越大。
【第74句】: 凡事能保持低調,做到富而不奢,貴而不顯,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使 你融人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使你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 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第75句】: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達智慧圓融,更應含蓄謙虛,像稻穗一樣,米粒愈飽滿垂得愈低。
【第76句】:佛陀的“綠色美容法”,已為現代醫學和心理學所證實,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跟身體內部的各器官都有關聯,身體的疾病、心理的變化,都會通過“膚色”反映出來。
【第77句】: 永不失望,更不絕望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么真正的絕境。無論黑夜多么漫長,朝陽 總會冉冉升起;無論風雪怎樣肆虐,春風終會緩緩吹拂。
【第78句】:【最有禪意的文案】時間用過以后有成果,即“夠用”;用很多時間卻無所得,即“不夠用”。
【第79句】:【佛子三字經】眼不見。心不煩。聽不聞。意不亂。名不求。利不貪。常交友。廣結緣。遇分歧。莫爭辯。與為貴。忍為先。常念經。智慧現。時觀己。少多言。窗外事。淡如煙。做好人。常布施。行好事。不展現。說好話。不妄言。存好心。斷惡念。心皈依。持五戒。斷習氣。正知見。念彌陀。到彼岸。
【第80句】:生活在凡塵俗世,難免與人磕磕碰碰,難免遭到誤會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時之言,也許會被別人加以放大和責難;你的認真、你的真誠,也許會被別人誤解和中傷。如果非得以牙還牙,拼個你死我活,如果非得為自己辯駁澄清,就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那還不如拔除憤怒的毒根,做一個輕松之人。
【第81句】: 平淡之人懂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所以 善待生活,簡化生活,得失恰如風過耳,名利富貴不須真。
【第82句】:有句古語是這么說的:“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币馑际莾蓚€人在一塊過 了一輩子可能還跟新認識的一樣,相互疏遠而陌生;而有時兩個人偶然巧 遇,可能會一見鐘情,似曾相識,心心相印。因此,我們說“認識”的時 候,不應指兩人相處的時間,而應指是指“心有靈犀”。
【第83句】: 如果不能給予他人什么,就不要輕易向他人索取,索取的越 多,你的債主就越多;如果沒有改變自己的勇氣,就別想著去改變 世界,因為做不到,想得越多必然越痛苦。人生要量人為出,人應 有自知之明。
【第84句】:每個人都要發揮愛的天賦與創意,讓自己保持心的活力與輕快,不讓自 己有太多的“自我期許”,平靜地開始每一天,放下完美計劃,留點時間給 自己,別再拿放大鏡看自己的缺點,進而表現真實的你自己。別再苛求計劃 的成功完成,盡情努力,然后享受每一個過程,無論這是一個成功的還是失 敗的過程。
【第85句】: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人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端氖陆洝?/p>
【第86句】:愿每個人都懂得愛的真諦:愛是奉獻而非占有,愛是隨緣而非強求,愛是坦誠而非謊言,愛是清凈而非功利,愛是包容而非狹隘,愛是溫暖而非冷漠,愛是智慧而非愚昧。請敞開你的心扉,將真愛的能量釋放。
【第87句】:若能頓舍從來妄想執著,于一念頃頓悟自心,頓明自性,不染諸塵,不落有無,自然法法成見?!秷A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88句】:非契真理,則失佛學之體;非協時機,則失佛學之用。(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89句】:譬如火燒木,須臾作灰燼,智火焚業薪,當知亦如是。又如燈破暗,一念盡無余,諸業之暗冥,多劫所積聚,牟尼智燈照,剎那悉除滅?!洞蟪嗣車澜洝肪碇?,顯示自作品
【第90句】:增上謂外緣,是正報所依,世人不了此,緣劣怨他人。(明)宗喀巴《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第91句】:心安是一種覺悟的境界,是一種寬容、安詳的心態:人能夠活得無憂無 愁,沒有煩惱,心無掛礙,你就會感悟到世間最美麗的表情就是開心微笑。
【第92句】: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如燒開水一般,未燒開之前千萬不要停熄火候,否則重來就太費事了。
【第93句】:造業由因二種起:所謂現行及種子,藏識持緣一切種,如影隨形不離身,一切時中障圣道。《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下
【第94句】:文革時,一女士被剃了一個陰陽頭,公眾批斗,當眾羞辱,該女士是當時是一位有身份的人,雖說學佛多年,但還是難忍如此侮辱,當時死的念頭都有了。禪門大師賈題韜當時遞上一紙條,女士即豁然開朗,破涕為笑,并安然度過此劫。紙條就七個字:此時正當修行時。遇困境時,緊記此七字真言。
【第95句】:世間最珍貴的,既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莫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
【第96句】:無心寂現,此是了因;福德莊嚴,須從緣起。二因雙備,佛體方成。(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中
【第97句】: 我總有一種沖動,讓自己變成一個巨大的容器,并用它來收 集朝霞、晨風和鳥語。然后,將這個珍貴的容器送給我熱愛的人,讓 他們在風雨的人生路上隨取隨用。如果真的可以,我的生命便被賦予 了永恒的美好,我所熱愛的人生活中從此也不會再出現陰霾,燦爛和 快樂將一生擁裹著我們。
【第98句】:在人際交往中,競爭不能阻止競爭,仇恨不能平息仇恨,以怨報怨只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導致更大的仇怨。反之,忍之、耐之,以不爭息爭,以德報怨,使人不能與之爭,使人無法與之恨,就能很好地緩解人際關系的緊張,進而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第99句】:【天天禪語】一個人無論多么威嚴,多么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仆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