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的名人勵志名言集錦
【第1句】: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范繼亭贊同
【第2句】: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第3句】: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第4句】:節儉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希臘
【第5句】: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約。諺語
【第6句】: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
【第7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第8句】: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
【第9句】: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第10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11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第12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第13句】:節儉是致富的秘訣。英國
【第14句】:奢則妄取茍且,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羅大經
【第15句】: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第16句】: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第17句】: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麥
【第18句】:一勺勺積累的東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薩克族
【第19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第20句】: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第21句】: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陸游
【第22句】:節儉本身就是一宗財產。英國
【第23句】: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第24句】: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第25句】: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第26句】:在各項節約成本的措施中,以精減人員最為重要。王永慶
【第27句】: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第28句】:金錢這種東西,只要能解決個人的生活就行,若是過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類才能的禍害。
【第29句】:一粥一飯汗珠換。
【第30句】:真理是我們所有財產中最有價值的,所以讓我們節約吧。諺語
【第31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元白樸
【第32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務維艱。朱柏廬《朱子家訓》
【第33句】: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
【第34句】:一勤二儉三節約,全家老少幸福多。諺語
【第35句】: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第36句】:生產好比搖錢樹,節約好比聚寶盆。諺語
【第37句】: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
【第38句】:小處不省錢袋空。托莫爾
【第39句】:如果天下平靜無事,到處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麼,無恥欺詐和愚昧更將有滋長的余地了;沒有人再揭發,沒有人再說苛酷的真話!別林斯基
【第40句】: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第41句】:奢侈的必然后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盧梭
【第42句】:奢侈好像酒,既使人興奮,又使人衰弱。卡爾
【第43句】: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第44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南北朝顏之推
【第45句】: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第46句】: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第47句】: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格言集錦》
【第48句】:成由勤儉敗由奢。
【第49句】: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第50句】: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第51句】: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第52句】: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
【第53句】: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第54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第55句】:辛苦得來的果實,不要一口氣把它吃完。維吾爾族
【第56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57句】: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第58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第59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第60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第61句】: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是時間的節約。馬克思
【第62句】:勤儉永不窮,坐食山也空。
【第63句】: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第64句】: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荀況
【第65句】: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里安
【第66句】: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羅丹
【第67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第68句】:舒適的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完全感覺不到樂趣,而變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盧梭
【第69句】: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薩迪
名人勤儉節約的事例
節約是對資源的一種熱愛,是對生命的尊重。我們只有節約才能更好的對于資源表現出重視。我們都應該有節約的精神。小編整理了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季文子】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樸,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里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于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啊。您為什么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于己于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后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
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里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并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周恩來】
周恩來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咸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
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化身!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毛澤東】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雷鋒的節約精神】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約,他參軍后,每月領到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穿,穿了又補。變得面目全非了還舍不得買雙新的。搪瓷臉盆和洗口杯有許多疤子,還不愿意丟掉另買。他的內衣也補了許多補丁。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領兩套單軍裝,兩件襯衣、兩雙鞋,而雷鋒卻只領一份,說是是“夠穿了”。
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
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關于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第1句】:毛澤東的節儉生活
電視紀錄片《毛澤東》有這樣一個鏡頭,毛澤東的保健醫生拿起一條毛澤東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滿是補釘。他說他曾多次勸主旗幟換條新的,都被拒絕了。這是毛澤東真實生活的寫照。毛澤東在延安時穿的一套舊軍裝洗得發白,補釘就有16塊。他的一雙舊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幫綻了線,縫補好繼續穿。
他曾說:“一條毛巾毯我換得起,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精神丟不起。”
【第2句】:徐特立的《粉筆詩》
徐特立,字師陶,湖南長沙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傳世。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當校長時寫過一首《粉筆詩》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園里:
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為余是算細人。
他在每天巡視全校時總是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裝在口袋里留給自己上課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又稱稻田師范)的幾年里,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有些學生不理解,反而覺得他太“小氣”。因此徐特立特寫詩教育學生。
【第3句】:馮玉祥夸獎佟麟閣
馮玉祥,字煥章,安徽巢縣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軍旅長、師長,陜西、河南督軍,國民軍總司令,國民黨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工長等職。他雖身居高位,但生活儉樸。
1932年10月,他從山東泰山到張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閣(佟當時任察哈爾省警務處長兼張家口公安局長),商討組織抗日同盟軍的問題。因為馮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準備,問如何接待馮玉祥。佟麟閣說:“還是老樣小米面窩窩頭,外加大蘿卜咸菜招待他。”馮玉祥吃得很香。夸獎佟麟閣說:“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還沒丟農民的本色。
【第4句】:列寧的大衣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俄羅斯人,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領袖。儉樸伴隨著他傳奇的一生。當時人們經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舊大衣。在這件大衣上還留有三個彈孔。
1918年,列寧就穿這件舊大衣,去工廠演說,遭到反對勢力的刺殺,在大衣上留下三個彈孔。傷愈出院后,他謝絕更換新大衣,將舊大衣補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節約每一分錢,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第5句】:約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國大企業家約翰到紐約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間最廉價的房間。
旅店的經理認出是洛克菲勒后,問他:“您為什么選擇這樣廉價的小房間呢?您的兒子來這時,總是選擇最貴的房間。”
“沒錯,”洛克菲勒說,“我兒子的父親是百萬富翁,而我的父親不是。”
【第6句】:唐玄宗的第三個兒子叫李享,他后來繼承了皇位,就是后來的唐肅宗。
他的名字叫“享”,其實一點也不懂得享受。野史中載,正因為他的節儉,才讓他順利地步入權力巔峰。李享做太子的時候,經常陪唐玄宗吃飯。有一次,御膳房準備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讓李享把羊腿割開來。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開了,手上沾滿了油。李享取了一個餅,慢懂把手上的油擦下來。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覺得李享太浪費了。但讓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滿油的餅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玄宗看罷,非常高興。夸獎李享說:“幸福的生活應當珍惜。”
李享當上皇帝,多虧了節儉的品格。這種節儉并非是一種“偽裝人格”。李享當政的'幾年,歷經“安史之亂”、宮廷政斗,他內憂外患,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在他當政期間,還出了郭子儀這樣的名將,非常“巧合”的是,郭子儀比起李享更為節儉。
郭子儀經常讓人把書皮邊上多余的紙裁下來,日積月累地攢著;至于公文什么的,看完了也都收起來,裝訂好,“每至歲終,則散與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讓他們翻過來繼續使用。有一天,裁紙的小刀折了,“不余寸許”,裁紙的小吏不是丟掉了事,而是削了兩小塊木板,“加于折刃之上,使才露鋒”,繼續用來裁紙。郭子儀高興地說:“你真是我郭子儀的部下啊。”
郭子儀功勞很大,唐肅宗曾感嘆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這樣的大功,其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帶來殺身之禍。著名的戲劇《打金枝》講的就是關于郭子儀家里的一個故事,因為郭子儀功勞大,升平公主下嫁給了他的兒子郭曖,郭曖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媽行禮,但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兒,認為不能向郭子儀行禮,為了這事,升平公主常跟駙馬爭吵不休。一次家宴后,回到房里的郭曖再次指責升平公主,酒后的郭曖終于發作了,抬手給了妻子一個耳光,他說:“你仗著你爹是皇帝,就耀武揚威嗎?我告訴你,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這個差事,否則的話,還輪得到你家?”公主跑到宮里告狀去了,郭子儀嚇得不輕。但皇帝最終沒有加罪給郭曖。
郭子儀卻歷經三朝,逢兇化夷。郭子儀每次“逢兇化夷”,節儉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據說郭子儀的府門向來是不關的,誰都可以進入。郭子儀這樣做,既迎合皇帝倡導的節約之風,又可以證明自己沒有貪欲,也沒有反心。
郭子儀能保全自己,也多虧了節儉。
【第7句】: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第8句】: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
他一生儉樸,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里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于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日子啊。您為什么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于己于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后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里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并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樸,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第9句】:勤儉節約的周恩來
周總理的廉潔是無比的威嚴,他的影響力是當今無人能比的。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1959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云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云水庫那里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現在某些干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蒙混過關。但在周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后,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筑,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并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周總理的飲食清淡,每餐一葷一素,吃剩的飯菜,要留到下餐再吃,從不浪費一米,一片菜葉。國務院經常召開國務會議,會議過午還不能結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總理規定工作餐標準是"四菜一湯",飯后每人交錢交飯菜票,誰也不準例外。總理吃完飯,總會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把飯湯吃干凈,最后才把菜葉吃掉。吃飯時,偶爾掉在桌上一顆飯粒,馬上拾起來吃掉。有人對他如此節儉感到不解,總理說:"這比人民群眾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難時期,總理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帶頭不吃豬肉、雞蛋,不吃稻米飯。一次,炊事員對他說:"你這么大年紀了,工作起來沒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糧了!"總理說:"不,一定要吃,吃著它,就不會忘記過去,就不會忘記人民哪!"
【第10句】:勤儉節約的鄧小平
鄧小平爺爺勤儉節約小故事,30年代初,鄧小平任中共瑞金縣委書記。當地人民的生活還很艱苦,一些生活用品奇缺。鄧小平一再倡導干部們要艱苦樸素,并處處以身作則。
一次開完縣委會議后,鄧小平回到宿舍翻看文件。正在掃地的工作人員小吳抬頭忽然發現鄧小平的褲子都幾乎縮到小腿肚子上了。“鄧書記,您都可以不用挽褲腿??河了!”小吳笑著說。“這可是我最時髦的褲子!雖短些,可還是挺好的嘛!”鄧小平認真的樣子逗得小吳咯咯直樂。事實上,作為縣委書記的鄧小平并非真的連新褲子也穿不起。只是在當時艱苦的情況下,鄧小平不想自己搞特殊化。那條灰白色的褲子是他唯一一條沒有補丁的褲子,只有在參加重要活動時才舍得穿。但是時間久了,褲腳磨破了,他就讓妻子把破的地方卷進去縫好。時間久了,褲子自然變得越來越短。
小吳掃完地,又走過來問道:“鄧書記,我發現您那條花格毛巾都用了整整兩年了,還沒有破,而我的那條毛巾用了不到半年,現在已經不能用了,您一定有什么使用毛巾的竅門吧。”“有!你以后看我怎么洗臉就知道了!”鄧小平笑著回答。以后幾天,小吳驚奇地發現鄧小平在洗臉時不是擰毛巾,而是用手擠毛巾。“毛巾是線織成的,擰來擰去很容易擰斷。用手擠,水順著線紋流下去,不是比擰更好嗎?”小吳這才明白,鄧小平這么做原來是為了節約,她感到一陣慚愧。于是,她不僅自己使用了這個竅門,還把竅門告訴給了其他人。
勤儉節約的名人名言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小編收集關于勤儉節約的名人名言,歡迎閱讀。
【第1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第2句】: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第3句】: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
【第4句】:生產好比搖錢樹,節約好比聚寶盆。
【第5句】:節儉下來幾何,便是得到幾何。
【第6句】: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
【第7句】:自己當老板也好,給別人打工也罷,什么事情都應當執行勤儉的原則。
【第8句】:節約比賺錢更有意義。
【第9句】:成由勤儉敗由奢。
【第10句】: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第11句】:節儉是致富的秘訣。
【第12句】:節儉本身就是一宗財產。
【第13句】: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第14句】:一個創業者的成功的心態: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第15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第16句】: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
【第17句】:節約好比燕銜泥,浪費好比河決堤。
【第18句】:浪費是支出,節約是收入。
【第19句】:節約時間勝過儲存金銀。
【第20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第21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即使你的家庭財產再多,也要記住這句話。
【第22句】:節約是幸福之本,浪費是貧困之苗。
【第23句】:收入是毛的,節約是實的。
【第24句】:只有勤來沒有儉,好比有針沒有線。
【第25句】:節約時間就是延長生命。
【第26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第27句】: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
【第28句】:奢侈品消費應量力而行,切莫攀比。
【第29句】:奢侈是民族衰落的起點。
【第30句】: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第31句】:眼下胡花亂鋪張,往后日月空蕩蕩。
【第32句】:一勺勺積累的東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第33句】:有錢時擺闊,沒錢時挨餓。
【第34句】:珍惜水就是珍惜你的生命。
【第35句】: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
【第36句】: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可不是小麻煩,而是大災難。
【第37句】:少開一盞燈,奉獻一片情。
【第38句】:節約能源有良方,充分利用自然光。
【第39句】:電力是個寶,度度要計較。
【第40句】:節省能源不是口號,是一種行動力。
【第41句】:異想天開的事情是沒有的,小錢不知省,大錢將濫花。
【第42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第43句】: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第44句】:小處不省錢袋空——托莫爾
【第45句】: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里安
【第46句】: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范繼亭贊同
【第47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48句】: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第49句】: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薩迪
【第50句】: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