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正面文章反面看】從文章、言行中,看出相反的含義。 看,也說:做。魯迅《偽自由書》:“里巷間有一個笑話:某甲 將銀子三十兩埋在地里面,怕人知道,就在上面豎一塊木 版,寫道:‘此地無銀三十兩。’隔壁的阿二因此將這掘去了, 也怕人發覺,就在木版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 曾偷。’這就是在教人正面文章反面看。”
【第2句】:【哪邊炕熱往哪邊擠】(慣)指人鉆營取巧,哪兒有好處就往哪兒鉆。
【第3句】:三人喝一杯酒——輪流來
【第4句】:【雞長起牙,狗長起角】(慣)比喻事情不可能發生。
【第5句】:【臨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見“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先”。
【第6句】:【茶壺不強好嘴子】(慣)比喻雖然沒有本事,卻特別能說會道。
【第7句】:啥也撈不著;想得狂;一場空
【第8句】:【一女不吃兩家茶】(諺)吃茶:舊時訂婚,男方須給女方送茶葉,故以“吃茶”比喻訂婚。指一個女子不能同時許配兩家。
【第9句】:【來時有路,后退無門】沒有退路。清代《說岳全傳》:“若是 恃強,只恐你來時有路,后退無門,休得懊悔。” 癩蛤蟆墊桌腿,死撐活挨比喻活受罪。電影《末代皇 帝》:“離婚怎么啦!都民國二十年了,還癩蛤蟆墊桌腿,死 挨干嘛呀!”
【第10句】:【小人】現在人們所說的“小人”,通常都是指那些心術不正,胸懷不夠坦蕩的人。“小人”,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含貶義的道德評價范疇,時至今日,正月初五包餃子還要“剁小人”,可見其處境不妙。其實,若追根溯源,“小人”境況的惡化,是有一個嬗變過程的。西周時期,“小人”不過是一種身份的稱謂而已。如《小雅·大東》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意思是說貴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則在路邊觀望。可知,“小人”泛指平民和下層勞動者。“小人”之稱,這里雖然也反映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偏見,卻沒有道德貶損之意。 “小人”一詞,還是個謙詞。《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宋錢儷《錢氏私志》:“燕風北俗,不問士庶,皆自稱小人……對中人以上,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則稱我家。”除此之外,“小人”還有幾種含義并非貶義。如舊時下對卜有過失,檢討時常說:“小人該死。” 把“小人”斥為道德低下之人,始作俑者為孔子,請看儒家經典。首先,“小人”好利。“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其次,“小人”無固定德操。“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再次,“小人”不知敬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論語·季氏》);還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由于儒家多貶斥小人,在中國歷史上“小人”多取貶義。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從古至今,“小人”的貶義概念沒有發生變化。
【第11句】:【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釋義:比喻哪里好到哪里去。例句:高富才神秘地說:“好鳥占高枝,能人找福地,人往高處走,咱朝山里搬。”
【第12句】:【人人有面,樹樹有皮】(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臉面,就像每一棵樹都有樹皮圍裹一樣。指人人都應該珍愛自己的面子,維護人格尊嚴。 也作人有臉,樹有皮。 人人有臉,樹樹有皮。
【第13句】:表妹愛挑食,姥姥批評她:“你呀,想吃桃,嫌有毛;想吃杏,嫌杏酸;想吃魚,魚有刺;想吃瓜,瓜有籽;想吃紅薯,又嫌面。世上沒有你能吃的了。”(河北·邢臺)
【第14句】:【有的向燈,有的向火】(慣)指有人向著矛盾的這一方,有人向著那一方。
【第15句】:快考試了,我還像沒事似的看電視。媽媽不高興地說:“你是睡在棺材里不知死活。”(云南·瑞麗)
【第16句】:哪山唱哪山歌——到哪說那
【第17句】:【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諺)虧心:指對不起良心。指人即使在暗處偷偷做了昧良心的事,神靈的眼睛也會看得很清楚。勸人在任何情況下不要做壞事,不然,必將受到應有的懲處。
【第18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諺)指只要舍得金錢,就能招得勇士為你賣命。 也作重賞之下,必有死夫。死夫:不要命的勇士。 重賞之下出勇夫。 重賞之下無懦夫。
【第19句】:【好話不說二遍】不愿意重復再說。韓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網》“小庚斜睨他:好話,不說二遍!”
【第20句】:【有酒不喝偏喝醋】(慣)比喻有利的事不做,偏要自討苦吃。
【第21句】:一馬不行百馬憂。
【第22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三國時謀士,曹操把他騙到 曹營,他決計不發表意見。事出《三國演義》。借指不說話。 老舍《駱駝祥子》:“他必審問我,我給他個‘徐庶入曹營,一 語不發’。”
【第23句】:【受人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見“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24句】:我因家庭作業寫錯了一個字。爸爸照著我的屁股就是兩腳。我正哭哭啼啼,奶奶走了進來,我忙向奶奶告狀。奶奶撫摸著我的頭說:“這就叫虧了想說,疼了想摸。”我一聽,反倒破涕為笑了。(山東·棗莊)
【第25句】:拖拉機轉彎——卷土重來
【第26句】:【方丈】人們都知道,寺院住持叫“方丈”,那么,“方丈”的稱呼是怎么來的呢? “方丈”原來指禪林寺院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說,印度那爛陀寺的僧房,寬皆方丈許,故叫做“方丈之室”。唐代以后,由于方丈往往足禪林正寢,寺院住持的住所,故稱寺主日“方丈”。原指僧房的“方丈”轉而指住持的居室,最后直接稱住持本人,從而變成一種職務的稱渭了,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尚”。方丈在一寺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所有的高階干事都由方丈任命,另外,他可與所有的高職僧會談,可解聘能力不足的干事,方丈有權處罰犯戒者,也能頒布新規。方丈還可以決定寺院的經費使用。當然,方丈所要負的責任也很繁重,他要領導僧眾修行,要給寺眾們講經開示。
【第27句】:騎著老虎看美人——貪色不怕死
【第28句】:【擠破了門】(慣)形容人來得非常多。 也作“擠破了門框”。
【第29句】:【 無利不早】起做什么事情都離不開利益。古語:天下熙 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見司馬遷《史記》)。從 維熙《愛的奇跡》:“我看這叫無利不早起,她對小偷比對兒 女還親,一定是有所圖。”
【第30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風險,就不會取得好結果。它源自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今陜西扶風)人。班家一門名人輩出,尤其是班超兄妹三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堪比“三蘇”(蘇軾父子)。班超的哥哥班固,專心治史,完成了一部偉大的歷史巨著《漢書》;班超的妹妹班昭,是歷史上著名的才女與歷史學家。班超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成語“投筆從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班超投筆從戎后,決心在外交和軍事上建功立業。漢明帝十六年,班超隨郭恂出使西域,為漢匈之間的戰爭尋找盟友和支持者。當時的西域各國多數位于今天我國的新疆地區,小國林立,漢朝與匈奴的勢力犬牙交錯,各國在兩大勢力之間來回搖擺不定。作為使者,班超他們來到鄯善,鄯善國王對他們很尊敬,招待很好。然而突然間又變得很疏遠,不太搭理他們。班超斷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國王狐疑不定,才會這樣前熱后冷。于是,他探明了匈奴使者的駐地,秘密召集自己的隨從三十多人,激勵大家說:“我們從故鄉而來,想著能夠完成任務,建功立業,而如今匈奴的使者才來幾天,鄯善王就已經對我們疏遠了,再多等些時日,我們一定會被他送給匈奴人,尸骨被豺狼啃食。如今的局勢危急萬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只能冒險出擊,半夜火攻突襲匈奴使節,一舉消滅他們,到時候鄯善王一定會害怕被匈奴報復,也會懼怕我們的決心。”于是,夜襲成功。第二天會見鄯善國王,將匈奴使者的頭顱出示給他,鄯善王大驚失色,從此成為漢朝在西域的主要支持者。
【第31句】:【一打三分低】(諺)只要先動手打人,就輸了三分理。指動手打人是輸理的行為。
【第32句】:手榴彈炸臭蟲——得不償失
【第33句】:【年輕的夫妻愛頂磕,年老的夫妻愛啰嗦】(諺)頂磕:頂嘴吵架。啰嗦:嘮嘮叨叨。年輕夫妻容易頂嘴吵架,年老夫妻總愛嘮嘮叨叨。指夫妻不論老少,總不免相互摩擦。
【第34句】:【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諺)如果想戒酒卻又下不了決心,最好的辦法是用清醒的眼光,去看看醉酒者醉后的丑態。指酒醉后的丑態令人作嘔。
【第35句】:九斤老太看后輩——代不如一代
【第36句】:山鷹站在崖頂上——登高望遠
【第37句】:【棉襖改被窩——兩頭兒苫不過來】(歇)兩頭兒:本指頭和腳,轉指兩邊、兩個方面。苫(shan):用席、布等遮蓋。比喻顧此失彼,兩邊都照應不過來。
【第38句】: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第39句】:【草窩里飛出金鳳凰】(諺)比喻環境條件差也能出杰出之人。
【第40句】:【饒人不是癡,過后占便宜】原諒別人,表示退讓,是明智 的,可以得到友誼和感激。饒,也說:讓。陳登科《風雷》: “夫妻無隔夜之仇,饒入三分不為癡。自己的老婆工作都做 不好,還在外邊做啥工作啦!”
【第41句】:【長木匠,短鐵匠】(諺)指木匠下料,總要留長點,長了可以裁短;鐵匠打鐵,總要留短點,短了可以鍛長。比喻做事必須留有余地,以便從容處理。
【第42句】:【斧快不怕木柴硬】(諺)只要斧子鋒利,就不怕木柴劈不開。比喻只要有堅強的意志,有雄厚的力量,就沒有攻不克的難關。
【第43句】:【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釋義:比喻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例句:這里還有一種人叫“律師”,專門“編筐捏簍”,顛倒黑白,只要你有錢,他能把把死蛤蟆說成活的,活蛤蟆說成死的。一張傳票下來就得要幾塊錢酒錢。
【第44句】:【腳不點地】(慣)形容走得飛快或不停地走。 也作腳不沾地。 腳不停趾。
【第45句】:【國色】“國色”常用來比喻美女,如稱古代四大美女為國色天香,傾城傾國。那么,“國色”是怎么來的呢?它起源于唐代。 “國色”原指牡丹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傳說,一天,唐文宗在內殿里賞花,時至牡丹盛開,爭奇斗艷,芳香四溢。唐文宗興致很高,問身邊的近臣:“現在京城里傳唱的牡丹詩,誰作的最好?”近臣回答:“李正封作的好,其中兩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這兩句詩是用來形容牡丹花為花國里的絕色,天外邊的奇香。唐文宗聽后贊嘆良久。傾城傾國的絕色美女,用國色天香的牡丹作比,再合適不過了,所以,古人常用來比喻女子,直達今天。
【第46句】:【有錢的藥擋,沒錢的命抗】(諺)指舊時有錢人生了病,問醫服藥是用錢來抗病的;窮苦人生了病,沒錢請醫治療,是用命來硬撐的。
【第47句】:【老虎入山,蛟龍下海】見“龍歸滄海,虎入深山”。
【第48句】:飛機艙里伸出個巴掌來——高手
【第49句】:【愛火不愛柴,火從哪里來】火靠柴點著。指做事得有基 礎,不能孤立追求效果。成語:舍本逐末。鄭秉謙《碧海 緣》:“你再大張旗鼓,刷新舊業,那不就是大開財源了嗎?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愛火不愛柴,火從哪里來,懂嗎?”
【第50句】:【看戲問名角,吃飯問名廚】(諺)名角演戲,會吸引眾多的觀眾;名廚掌勺,會招徠眾多的食客。指無論哪個行業,要想繁榮昌盛,必須提高知名度。
【第51句】:【一家飽暖千家怨】(諺)千:約數,形容多數。舊謂為仁不富、為富不仁,因而一家人過上了好日子,就會遭到許多人家的嫉妒、怨恨。
【第52句】:媽媽生病了。我問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讓媽媽高興啊?”爸爸說:“你把你的成績單裝在口袋里,別讓媽媽看見,媽媽就高興了!”(河北·新樂)
【第53句】:吃過晚飯,我覺得很困,就上床睡覺了。奶奶笑著說:“落了夕陽關山門——真是老實和尚啊!”(河北·滄縣)
【第54句】:爸爸總提防我結交品質不好的同學。他說:“學壞沒有種,就怕別人拱。”(安徽·臨泉)
【第55句】:八歲時我就學會了騎自行車,后來好長時間不騎了,這天騎車竟然摔了一跤。奶奶說:“這真是唱戲的三天不唱嘴生,打鐵的三天不打手生。”(江蘇·如皋)
【第56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諺)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澈,會使魚失去生存的條件;人過于苛察,會使自己孤孤單單,失去群眾。 指為人處世貴在寬厚,切忌苛求。 也作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
【第57句】:我吃飯的時候直掉米粒,媽媽說:“你下巴上有洞啊,怎么一個勁兒漏飯?”(河北·新樂)
【第58句】:【恭敬不如從命】(諺)指對長者恭恭敬敬,不如順從他的意愿。為接受長者賜予的謙辭。
【第59句】:鉆井出油——全靠壓力
【第60句】:【小車不倒只管推】謂人活著就繼續工作。浩然《山水 情》:“還是老樣子,小車不倒只管推,啥時候倒了啥時候算 唄。”
【第61句】:【泥菩薩洗澡——越洗越臟】(歇)比喻越是洗刷自己的污點、錯誤或罪行,暴露出的問題就越多。
【第62句】:【山高皇帝遠/天高皇帝遠】地區偏遠,政權管轄不到。趙 樹理《孟祥英翻身》:“這地方是個山野地方,從前人們說山 高皇帝遠,現在也可以說山高政府遠吧,離區公所還有四五 十里。”
【第63句】:螞蟻說成大象——吹得不像樣
【第64句】:【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事】這個俗語常用來怒斥無恥之徒。源出北宋歐陽修《歐陽文忠集·與高司諫書》:“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 這段話說的是北宋宋仁宗年間,歐陽修卷入了一場政治革新與反革新的斗爭中去。當時,各地不斷發生農民起義,北方又有西夏入侵,朝廷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非常尖銳。擔任參政知事的范仲淹上書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項措施,還指出宰相呂夷簡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濫用私人等情況。為此,他遭到以呂夷簡為首的保守派的攻擊和詆毀,并被降職處分,貶出京城。歐陽修等人卻同情范仲淹,為他鳴不平。當時,有個叫高若納的諫官,不僅不主持公道,反而和呂夷簡一鼻孔出氣,伙同權奸誹謗賢士,認為范仲淹應該被斥逐。歐陽修對此十分憤怒,特地寫了一封信給高若納斥責他。信中說:“昨天,這個貶官,那個待罪,而你居然還有臉見眾官員,大模大樣地在朝中走進走出,并且稱是諫官,簡直是不知道人間有羞恥這回事了。”這就是歐陽修的名篇《與高司諫書》。
【第65句】:王剛最近不思學習,卻講究吃喝穿戴。王剛媽擔憂地說:“這孩子最近是吃飯講花樣,穿衣服要高檔,頭發拾掇得發亮,學習成績卻一天天下降。剛他爸,你可得管管啊!”(河南·西峽)
【第66句】:【有情人終成眷屬】(慣)眷屬:親屬,特指夫妻。指真心相愛的人經過一段波折,最終結成了夫妻。
【第67句】:【好酒說不酸,酸酒說不甜】(諺)是甜酒,無論怎樣說也成不了酸的;是酸酒,無論怎樣說也成不了甜的。指是好是壞,不是憑嘴說的,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質決定的。
【第68句】:【走板】“走板”形容說話偏離了主題或錯發議論,它源自戲曲的演唱和伴奏。演唱傳統戲曲,常以鼓板擊節拍。每一小節中凡強拍的均擊板(強拍也叫“板”),次強拍或弱拍則以鼓簽輕敲小鼓或以手指擊拍(叫做“眼”)。由一板一眼構成兩拍子一小節,或由一板三眼構成四拍子一小節。演唱時必須合板合眼,才能與伴奏配合得當。不合板眼謂之“走板”。走板時,演員演唱與樂隊伴奏就不能合一,就不能達到應有效果。后比喻說話辦事離開了既定的主題或亂了既定的步驟為“走板”。
【第69句】:【趨名者于朝,趨利者于市】(諺)趨:追求。要想爭名,那就到朝中去當官;要想奪利,那就到市場去貿易。指要爭名利,就要找對獲取名利的場所。
【第70句】:罐里捉王八——沒跑;跑不了;手到擒來
【第71句】:【見了兔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欺侮弱者,向強者屈服。成 語:欺軟怕硬。臺灣李敖《臭屎·臭屎·堆》:“俗話說:見了兔 子開槍,見了老虎上香。上香行為本是一種迷信的頂禮模 式……堂堂中央大員豈可提倡迷信?”
【第72句】:【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諺)小時敢偷人家一根針,長大就敢偷黃金。指對孩子要從小抓緊管教,小時沾染上小毛病,長大就會發展成觸犯刑律的罪犯。
【第73句】:堵住籠子抓雞——穩拿
【第74句】:【上當】“當鋪”是一種買賣,自愿交易,這種商業行為在我國早已有之。“上當”現在的詞義是被捉弄,利益受損。它的來源始于明末清初,與一只花瓶有關。明末時期,北京城有許多當鋪,當鋪的管事人叫“朝奉”。“同仁當”當鋪有個姓張的朝奉,站堂口十余年,見多識廣。不料,這位從不失手的老朝奉被人騙了。一天,忽然闖進一位老者,聲稱有只寶瓶要押當。張朝奉接過瓶子一看,果然是一只“雨過天晴”的寶瓶,堪稱無價之寶。如將鮮花置于瓶內,不澆水不施肥,可保鮮花艷麗長存。老者聲稱家遭大難,急等用錢,開口要價十萬兩銀子,后以八萬兩銀子成交。老者走后,老朝奉急于驗寶,將一束鮮花插入瓶內,結果三天不到,這花就沒了生機。老朝奉急忙到“寶古齋”鑒定,結果是景德鎮成化年間出產的瓷瓶,連八十兩銀子也不值。老朝奉趕忙回店向東家匯報,二人商議,轉天向諸位同仁下帖,就說“同仁當”由于錯認“寶瓶”傾家蕩產,不得已宣布當鋪關門。第二天“同仁當”在后院請了四桌賓客,老朝奉聲淚俱下講了自己被騙的經過,末了轉身拿起花瓶摔成碎片,眾人看了憤憤不平。這消息很快傳遍北京城。老朝奉摔花瓶不久,那當“寶瓶”的老者又來贖當。老朝奉變戲法般拿出那只所謂的寶瓶“雨過天晴”,當場清點銀兩,二人錢貨兩清。原來,這個老者是個老奸巨猾的江湖騙子,專騙當鋪銀子,沒想到落人老朝奉的圈套,引誘他再次上當鋪來贖,如果拿不出押當品,當鋪還要賠償挨罰。那貪心不足的騙子果然“上當”,這事又在北京風傳開來,便有了“上當”一詞。
【第75句】:【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諺)時:時運。時運來時,飛黃騰達,誰不來巴結奉承;人倒運時,窮愁潦倒,誰也不會來走動。舊指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第76句】:【寒貓不捕鼠】(諺)指受餓受凍的貓無力捕捉老鼠。比喻饑寒交迫下的病弱的人,難以承擔正常人的勞動任務。
【第77句】:【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諺)要殺人,就要見到血,證明人已被殺死;要救人,就要救到底,使他完全擺脫困境。指做事必須徹底。 也作殺人殺個死,救人救個活。 殺人殺死,救人救活。
【第78句】:老灶爺翻筋斗——砸了鍋
【第79句】:【找出路】(慣)比喻尋找生存和發展的途徑。
【第80句】:我沒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跟客人搭話。姐姐說:“你不要螞蟥聽水響,夜蚊子聽巴掌,把事情搞清楚再發言。”(湖北·長陽)
【第81句】:【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此俗語比喻做事因缺少必要條件而難以做成。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出自宋代陸游《老學奄筆記》卷三:宋朝時,尚書晏景初一次外出,回來時天色已晚,打算在一家寺院借宿。寺院和尚認識他,不想留他住宿,于是推托說:“寺院太窮太破,沒有地方住。”晏景初不高興地說:“再窮再破,安頓一個人總不會成問題吧?”和尚反譏道:“巧婦安能做無面湯餅乎?”
【第82句】:【官升虎氣減】(諺)虎氣:敢作敢為的虎虎生氣。指官位越高,怕擔風險的思想顧慮就越大,做事往往畏首畏尾。
【第83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指不會傷害自己。清代《蕩寇志》: “怎么,外感證好吃這種大補藥?算來快刀不削自己的柄, 一準是他昏了開錯的,須接位高明先生來評評看。”
【第84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諺)海是無限寬闊的,可以聽憑魚去騰躍;天是無限高遠的,可以聽憑鳥去翱翔。比喻社會給人們提供了自由的空間,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才能。 也作“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第85句】:【死羊不曾見,活羊見萬千l釋義:除了死羊沒見過外,活羊可見得多了。比喻世面見得廣。例句:[凈]你老爹怎么料我?[丑]說你是犁牛之子,怎么與我千里駒同行。[凈]啐,啐!死羊不曾見,活羊見萬千。我看你在眼里?
【第86句】:老牛頭進湯鍋——難熬
【第87句】:【清水濁水混著流】(慣)比喻好人壞人混在了一起。
【第88句】:徐庶進曹營——言不發
【第89句】:吃了豹子膽——膽子不小;膽子大
【第90句】:一到冬天,我就好感冒,經常嗓子剛剛不疼了,又開始咳嗽。媽媽說:“你這是去了個孫悟空,又來了個猴兒。”(河南·新野)
【第91句】:【惜子如殺子】見“慣子如殺子”。
【第92句】:【一腳高,一腳低】見“高一腳,低一腳”。
【第93句】:【井深槐樹粗,街闊人義疏】(諺)高原深井,樹大根粗,這是北方的自然景觀;街道寬闊,往來稀少,這是北方的人情寫照。指景象壯麗,人情疏淡,這就是北國風光。
【第94句】:人有三年旺,鬼神不敢擋;人有三年霉,草草倒了也咬人。(四川·小金)
【第95句】:【費周折】(慣)指經過許多曲折。
【第96句】:大家都已經吃飽了,可嫂嫂見盆里還有飯,就端起盆子拿著勺子,開玩笑地說:“快,快,每人勻點,寧肯撐著人,不能占著盆。”(廣西·柳城)
【第97句】:【盜不過五女門】(諺)盜賊不進生有五個女兒的人家。指女兒多的人家必定貧困,盜賊也就不會光顧。
【第98句】:【花又不損,蜜又得成】(慣)比喻既沒有受到損失,又得到了好處。
【第99句】:【人心都是肉長的肉長的】心軟,謂人是有感情的。曹禺 《日出》:“我好些年沒有眼淚了。我跟你說,人心都是肉長 的。”
上一篇:說到心坎的文案總有一句你會喜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