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千古賢文-女論語第四早起】凡為女子,習以為常。五更雞唱,起著衣裳。盥漱已了,隨意梳妝。揀柴燒火,早下廚房。摩鍋洗鑊,煮水煎湯。隨家豐儉,蒸煮食嘗。安排蔬菜,炮豉舂姜。隨時下料,甜淡馨香。整齊碗碟,鋪設分張。三餐飽食,朝暮相當,莫學懶婦,不解思量。日高三丈,猶未離床。起來已宴,卻是慚惶。未曾梳洗,突入廚房。容顏齷齪,手腳慌忙。煎茶煮飯,不及時常。又有一等,哺綴爭嘗,未曾炮饌,先已偷藏。丑呈鄉里,辱及爺娘。被人傳說,豈不羞惶。
【第2句】:嬌妻喚做枕邊靈,十事商量九事成。嬌生慣養誤子女,文過飾非害無窮。教子不當兒遭殃,教子有方兒爭光。教子教孫須教義,積善積德勝積錢。節約好比燕銜泥,浪費好比河決堤。潔身自愛莫貪財,心無污垢顏常開。
【第3句】:《現代陋室銘--黑店銘》 酒不在貴,能喝則行。煙不在好,可抽就靈。斯是黑店,惟吾經營。污水四處流,烏煙瘴氣熏。談笑有流氓,往來不正經。可以吸鴉片、杜冷丁。無忠言之亂耳,無曝光之擔心。不做劉胡蘭,偏生學張君。法院云:疏而不漏!
【第4句】:泰戈爾說,人越是能將心比心,他就越是真正的人。這個真理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將心比心是一把標尺,量得出你的善良,量得出你的寬容'也量得出你的生活品質。
【第5句】: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性靜情逸,心動神疲。燕瘦環肥,各盡其美。以財為草,以身為寶。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賊是小人,智過君子。長袖善舞,多錢善賈。知己知彼,將心比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6句】:【家風家訓家規】 人活在世間,自從有了知覺、見識,就有了憂患的和稱心的事。小孩子哭鬧,都是因為有些事沒達到他的要求。從幼兒到少年到壯年再到老年,順心如意的事少,而不如意的事卻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貴的人,雖然天下人都羨慕他們,認為他們過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煩心事,跟平民百姓沒什么兩樣,只不過他們煩心的事情跟普通人不一樣罷了。我們之所以把這個世界叫作缺陷世界,就是因為人生活在世上沒有誰能處處如意、事事美滿。能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而在遇到挫折、不如意時安然處之,就能感到心里順暢一些。
【第7句】:【古賢文教兒經37-6】灑映上下須仔細,趕早栽種趁天晴。請得工夫殷勤待,有灑有肉好用人。栽種完了多蓄水,恐防田里水不深。秧苗要薅三遍草,稗籽扯凈莫留根。若是天陰無事做,捶些山草搓些繩。養蠶提籃多采葉,煮繭取絲利不輕。方了蠶桑田禾畢,棉地忙鋤怕草深。六月炎天休貪睡,鋤頭口上出黃金。
【第8句】:一國王帶眾外出打獵,遇一羅漢。眾人見羅漢沒有向國王敬禮之意,紛紛責怪。羅漢說,我是國王的主人的主人,故不應行禮。國王問此話怎講?羅漢說,我已降伏欲望,而你卻仍被種種欲望驅使,所以我不應向你行禮。國王若有所悟。《小止觀》說: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
【第9句】: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輩新鮮一輩陳。一苗露水一苗草,一層山水一層人。悶坐書館閑操心,看來全是論古今。書中有真就有假,世人認假不認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也真。
【第10句】:《現代陋室銘--妝扮銘》 室不在“超” ,PC則靈,錢不在多,奔四則名。斯是陋室,電腦先行。太狠蓋茨利,DOS入眼輕。談笑有WINDOWS,往來伯君。可以調伊妹(E-MAIL),閱盡經。有CD之悅耳,無抄寫之手疼,忘卻別墅夢,氣煞阿房宮。張子云:何陋之有?
【第11句】:【家風家訓家規】 凡是在無事的時候,應保持一種有事在身的狀態以便防范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樣,就不會有任何意外之事發生。如果在有事的時候,能夠像沒事一樣泰然自若,靜定自己的思慮,那么,事情就會在迎刃而解中自然消失。 古人說:“心要小而膽要大。”遇事都應該如此啊!
【第12句】:【千古賢文---健康篇】1,作息玩,心坦然,有規則,身強健。2,人養生,知熱冷,觀天氣,更衣行。3,三餐要,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4,吃飯前,要洗手,講衛生,能長壽。5,吃飯后,百步走,能活到,九十九。6,煙熏肺,酒腐腸,戒煙酒,體健康。7,人醉酒,少理智,宜出事,應節制。8,人貪色,喪志氣,無節欲,傷身體。9,人貪財,輕事理,挨眾罵,氣傷體。10,得民力,事業倡,得民愛,精神爽。11,人體檢,要定期,有毛病,及時醫。12,人生命,在運動,常鍛煉,宜健生。
【第13句】:【千古賢文-經典哲理的--莫字歌2】放松莫放蕩,握手莫牽手。小心莫小氣,大方莫大頭。玩笑莫取笑,吹風莫吹牛。做事莫生事,育苗莫育莠。倚老莫賣老,引咎莫辭咎。自律莫自虐,自省莫自詬。自助莫自閉,自由莫自溜。自信莫自傲,自慮莫自愁。
【第14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啟示〗學會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并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驗和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
【第15句】:真金不怕火煉,好貨不怕試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只有大意吃虧,沒有小心上當。只有再一再二,哪有再三再四。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成就未來。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出于勤奮。至博而約于精,深思而敏于行。
【第16句】:父母的往事,聽似嘮嘮叨叨,卻飽含著他們的奮斗與歡笑,他們人生的風雨與彩虹,這些恰恰構成了他們人生的意義。聆聽父母往事,是對他們人生意義的尊重和對家庭財富的珍視。沒有體諒和信任,便沒有家庭的和諧。放下手機,回到你真實的生活世界。
【第17句】:男降女不降,文降武不降。中樣不中相,中相不中樣。男子打出堂,女子打進房。男子的鋪房,女子的秀房。小子兒愛糖,丈母娘愛郎。新人接進房,媒人撣過墻。在家不商量,出外無主張。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第18句】:從來清白無遺禍,自古貪爭有后殃。粗茶淡飯便是福,花天酒地應為災。粗茶淡飯有真味,明窗凈幾居亦安。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大道勸人三件事,戒花戒酒莫賭錢。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長短。
【第19句】:一個美人映月,人間天上兩嫦娥;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江心千佛子。以言暖人甚于布帛,傷人之言過于矛戟。使假銀買假貨,弄假成真。有志婦人,勝于男子。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第20句】:【中華古今圣賢經-醒世歌】 紅塵歲月實苦短,何苦逐那日日煩!凡塵瑣事由它去,知足常樂自悠然。 大千世界全悟遍,吐出些許勸世言。雖然不能壽比山,卻可時時享清閑。 最后勸君三件事,盼望諸君記心間。戒酒除花遠名利,修身養性樂無邊!
【第21句】:【家風家訓古文】 夫恭儉福之輿,傲侈禍之機。乘福輿者浸以康休,蹈禍機者忽而傾覆,汝其戒欽!吾沒后,斂以時服,祭無牢餼,棺足以周尸,瘞不泄露而已。 ——唐代李延壽《北史·崔逞傳》。
【第22句】:【朱子家訓】凡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自己享受,必須節約!請客人來吃飯,切不可沒有限度!飲食用具,質樸結實,又洗得干凈,雖然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些。飲食的東西,節約而做得精美,就是園里種的蔬菜,也勝于珍貴的肴饌。不要營造華麗的房屋!不要圖買良好的田園!三姑和六婆,都是奸淫和盜竊的媒介;美麗的婢女和嬌艷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第23句】:釋迦如來梵音聲相,決無誑語;阿彌陀佛大慈悲心,決無虛愿。以學佛之因,必感見佛與成佛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無虛棄,果無浪得。往生傳載高僧傳列,臨終瑞相,班班列列,豈欺我哉!
【第24句】:書中結良友,千載奇逢;門內產賢郎,一家活寶。受享過分,必生災害之端;舉動異常,每為不祥之兆。見飛花落絮,莫惜春老色退;仰翠竹蒼松,當效節亮風高。莫怨自己窮,窮有窮的樂趣;莫羨他人富,富有富的煩惱。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無貪心,無私心,心存清白真快樂;不找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遙。看得破,忍不過。圖虛名,遭實禍。
【第25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啟示〗書有深淺難易的區分,我們讀書必須從淺易的開始讀起,奠定求知、做人、處世的基礎,再進一步學習更深奧的知識。
【第26句】:【千古賢文-人生箴言】每聞善事心先喜,得見奇書手自抄。寒風打死單根草,洪水沖垮獨木橋。唯覺宦情薄如冰,不知人事有山高。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富貴如風中秉燭,利名似水上浮瓢。好義固為人所欽,貪利乃為鬼所笑。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賢者不炫己之長,君子不奪人所好。活時只恨錢財少,死時方知財非寶。
【第27句】:【家風家訓家規】 人如果善于忍耐,并且逐漸習以為常,即使別人對他很無禮,他也能不急不惱,和往常一樣。人如果不善于忍耐,也逐漸習以為常,即使別人對他有一點兒小小的責怪,根本不值得去計較,也總是竭盡全力去打官司,不到取勝決不罷休,但他不知道自己失去的東西遠遠要比得到的多。人如果有明確的見解和主張,不為外界事物所干擾,那么他的身心就會得到極大的安寧。
【第28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三傳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傳》,左丘明所著的《左傳》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傳》,它們都是解釋《春秋》的書。 〖啟示〗學習和掌握各門類的知識都要牢記一條原則,學習歷史更是如此,這就是提綱挈領,掌握主要脈絡。對于重點歷史事件要記住它的起因和結局,才能很好地掌握這門學問。
【第29句】:寒從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憾事人人有,好事古難全。行得夜路多,終會遇著鬼。行修而名立,理得則心安。好動扶人手,莫開殺人口。好飯不怕晚,趣話不嫌慢。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好漢無好妻,懶漢有好媳。
【第30句】:十載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少喪父母老喪子,中年喪偶悲苦事。世路崎嶇須慎走,事情復雜要多思。有官貧過無官日,去任榮于到任時。寧愿忍胯下之辱,不可失丈夫之志。
【第31句】:生活怕的是貧困,無知比窮更可鄙。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在秋季。莫嫌海角天y遠,但肯搖鞭有到時。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懶惰是赤貧之道,勤奮乃事業基石。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第32句】: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近鄰不可斷,朋友不可疏。女子重前夫,男兒愛后婦。好人多磨難,真愛無坦途。
【第33句】:黃炎培家風家訓精華: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出踏實:事閎勿先,事繁勿慌:有言班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黃炎培給孫子黃孟復的座右銘。
【第34句】:見廟要燒香,遇佛要磕頭。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賤力得人敬,賤口討人憎。劍誅無義漢,金贈有恩人。江湖多義士,草莽存英雄。江陰莫動手,無錫莫開口。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交友無貧富,情義重千金。
【第35句】:小文年紀尚小不懂事, 隨地胡鬧去吧。她在臺灣念書時, 我就跟她開玩笑說: 你這樣手胡鬧, 簪你去了炙固, 炙國就要亡國了。 如今她長大了, 炙國尚未亡, 可見美國尚堪折騰。一李敖談女兒李文的信。
【第36句】:顏之推(531-約595年),字介,瑯琊臨沂(今JIl東臨沂北)人。南北朝時期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文學家。梁元帝蕭繹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騎侍郎。承圣三年( 554),兩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為回江南,乘黃河水漲,從弘農(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偷渡,經砥柱之險,先逃奔北齊。但南方陳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歸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齊,官至黃門侍郎。577年齊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顏氏家訓》是他對自己一=牛有關立身、處世、為學經驗的總結,被后人譽為家教典范,影響很大。
【第37句】:【古賢文教兒經37-28】莫把鄰家看輕了,許多好處說你聽。值來賊盜憑誰趕,必須喊叫左右鄰。萬一不幸遭災火,左右鄰居也可行。或是作田并種地,左右鄰居好請人。或是見官并跪府,左右鄰居把冤伸。或是子孫并赴考,左右鄰居借得銀。或是家中不和順,左右鄰居善調停。任是遠親多豪富,看來不及左右鄰。
【第38句】:《現代陋室銘--博客銘之一》 博不在精,勤發就行。文不在高,真誠就靈。斯是博客,心安氣寧。昵稱盡馬甲,博主不留名。留言悄悄話,評論款款情。圈中會好友,論縱橫。缺諍言之逆耳,濫平淡之加精。妙文速收藏,禮物送不停。自謙云:“超級網蟲?”
【第39句】:山靜養性,水動慰情。山靠綠化,人靠文化。山有坡度,人有風度。善必壽考,惡必早亡。善根福德,天道酬勤。上合天心,下乎民意。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少年偏信,老漢多疑。蛇行無聲,奸計無影。
【第40句】:夜里千條路,早起賣豆腐。心寬體自胖,才大氣也粗。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無事此靜坐,有福才讀書。興來常對酒,意到即成書。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第41句】: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相論逞莢豪,家計漸漸消。相罵無好口,相打無好手。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邪不能勝正,假不能當真。
【第42句】:【千古奇文勸孝歌5】 養育之恩不思念,吃煙賭博懶耕田,不孝父母有偏見,重愛妻子倫長短。 對待父母如奴漢,交朋接友如祖先,父母吃穿不備辦,照看兒女心太偏。
【第43句】:【本字歌】 健康為萬事之本,學問為濟世之本。整潔為形象之本,孝順為濟家之本。 仁愛為接物之本,服從為負責之本。禮節為交際之本,和平為處世之本。
【第44句】:屋漏偏遭連夜雨,船慢又遇頂頭風。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昔日螳螂去捕蟬,豈知黃雀在后邊。會做炸魚也要鹽,要打官司也要錢。閑是閑非莫要管,渴飲清泉悶飲茶。買賣全憑算計深,斗秤公平要本心。賢者不炫己之長,君子不奪人所好。善業可為須著力,是非閑雜莫勞心。
【第45句】:【勸孝歌】二 天律逃脫陰律現,油鍋煎熬下刀山。割心抽腸剜雙眼,罪滿轉生六畜變。 不信專把天雷看,單擊奸婦忤逆男。孝順不難有兩件,我勸男女記心間。
【第46句】:【家風家訓古文】 何謂敬重尊長?家之父兄,國之君長,與幾年高、德高、位高、識高者,皆當加意奉事。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 ——明代袁黃《了凡四訓》。
【第47句】: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智者減半,愚者全無。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鐘在寺里,聲在外邊。種麻得麻,種豆得豆。眾口難辯,孤掌難鳴。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眾怒莫犯,專欲難成。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第48句】:風流不在談鋒勝,袖手無言味最長。風息時,休起浪;岸到處,便離船。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鳳凰落在草棵里,鮮花插在牛糞上。父老奔馳無孝子,要知母賢看兒衣。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第49句】:【家風家訓家規】 批評我而且恰當,這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且恰當,這是我的朋友;而一味奉承我的,則是害我的小人。因此,君子尊崇老師,親近朋友,而極其厭惡那些溜須拍馬的小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