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小人無罪,懷璧其罪】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第2句】:【糊涂廟里砌糊涂神兒】(慣)形容心里清楚卻裝糊涂。
【第3句】:揚琴身上——弦(銜)兒多
【第4句】:船到碼頭車到站——停止不前
【第5句】:【 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guī)】自己有主見,不受他人影 響。或說: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古華《姐姐寨》:“他這 叫做你有千變?nèi)f化,我有一定之規(guī)。以不變應(yīng)萬變。自成 門戶,自成體系。”
【第6句】:【老壽星】我國自古以來都把長壽老人尊稱為“老壽星”。民間有一“壽星圖”,形成了老壽星的固定像:長額突出,美髯長須,容光煥發(fā),精神矍鑠,手托鮮紅的壽桃,懷抱一根龍頭拐杖,慈祥和善,笑瞇瞇地出現(xiàn)在青松、鹿群、桃林之中。現(xiàn)在,老人做壽,兒孫獻上壽桃,應(yīng)該來自壽星圖。那么,“老壽星”源自哪里呢?據(jù)古書記載,“壽星”本是一種星座的名字,又名“南極老人星”。由于它的“壽”字應(yīng)了人的年歲長久,而星星猶如日月經(jīng)天,永不泯滅,所以人們愛把“三壽”老人(即上壽100歲、中壽80歲、下壽60歲)統(tǒng)稱為“老壽星”。
【第7句】:【功到自然成】下夠了功夫,就會有成果。歇后語形式為: 鐵打的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明代《西游記》:“師父不 必掛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也。”
【第8句】:【打屁股】(慣)比喻嚴(yán)厲地懲處或批評。
【第9句】:【病好打太醫(yī)】釋義:太醫(yī):皇家的醫(yī)生,也用于對一般醫(yī)生的尊稱。比喻自己的目的一達到,就丟掉或打擊幫助自己的人。例句:“而今過上好世道就不能過河丟拐棍,病好打太醫(yī),你說,政府哪件事偏待過你?”
【第10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難免有缺點,不可能十全十美。 語序亦可換置。類似的:瓜無滾圓,人無十全。周克芹《許 茂和他的女兒們》:“只是,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瓜無個個 圓,人無樣樣全。老成厚道的農(nóng)村實干家羅祖華,對于為人 處世方面的學(xué)問簡直少得可憐。”
【第11句】:【紅燒鯉魚吃中段】選擇有利的,選擇所需要的。成語:斷 章取義。李英儒《上一代人》:“谷媽媽紅燒鯉魚吃中段,單 捉住這一句話,引申著說:可光有兒子,終歸還缺一面呵!”
【第12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釋義: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難,爭取成功。例句:“養(yǎng)豬衛(wèi)星”雖然丟了丑,可衛(wèi)治國并沒泄了氣。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決心再放個“衛(wèi)星”,以挽回面子。
【第13句】:【冒涼腔】(慣)指說話冒失或不切實際。
【第14句】:【使功不如使過】(諺)任用有功勞的人辦事,不如任用犯過錯誤的人辦事得力。指有功的人往往以功自居,有過的人卻常常引咎奮勉。
【第15句】:菜地里圍籬笆——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
【第16句】:【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謂做事要有把握,不能冒險。 清代《三俠五義》:“咱們與其涉險,莫若繞遠。俗語說得好: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小弟意欲從五峰嶺的山后上去, 大約再無妨礙。”
【第17句】:放下笛子拿二胡——能吹會拉
【第18句】:【近山雨多,沿海風(fēng)多】釋義:山區(qū)雨水多,沿海—帶大風(fēng)多。比喻各有特點,應(yīng)區(qū)別對待。例句:田永懷也直搖頭:“近山雨多,沿海風(fēng)多,可這個鬼地方怎么這么多霧?簡直像個迷魂陣。看著都叫人心里發(fā)悶,航行就更難了。”
【第19句】:【鱷魚的眼淚】鱷魚在吃捕捉到的食物時,要流眼淚。流 淚是在排泄其體內(nèi)的鹽溶液,原為生理現(xiàn)象。指壞人假裝 慈悲。張潔《無字》:“吳為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的眼淚。即便 是鱷魚,也還有‘鱷魚的眼淚’一說,而胡秉宸哪怕是‘鱷魚 的眼淚’也不會有,更不要說不是‘鱷魚的眼淚’。”
【第20句】:【池里的魚蝦曉不得大海大,籠里的雞鴨曉不得天空寬】釋義:比喻不出去見世面就缺少見識。例句:“池里的魚蝦曉不得大海大,籠里的雞鴨曉不得天空寬”,我們不出去參觀,曉不得自己落后。
【第21句】:針對這幾年村上刮起的賭博歪風(fēng),我和村里的伙伴成立了“少年禁賭隊”。一位大叔陰陽怪氣地說:“嘿嘿,榔頭扔在河里,細頭朝上啊!幾個小不點,也不撒泡尿照照有多大能耐,管起我們來了!”“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我不客氣地回敬道,“這事我們管定了!”(江蘇·鹽城)
【第22句】:【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釋義:形容膽小怕事。例句:“不行!誰都像你這樣膽小,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你!”
【第23句】:飛蛾撲燈——禍由自招;惹火燒身:自取滅亡
【第24句】:【富貴無三輩】(諺)富貴人家,沒有延續(xù)三代的。指富貴人家不免驕奢淫逸,勢不能長富久貴。 也作富無三代享。 富不過三代。
【第25句】:中午,我和姑姑都去幫媽媽煮飯,爸爸見了笑著說:“這真是‘七個廚子八個客’啊!”(四川·忠縣)
【第26句】:六月的梨疙瘩——有點酸
【第27句】:媽媽讓我去買洗衣粉,我剛出門就忘了。媽媽說:“你呀,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扔。不知道你操的啥心!”(河南·方城)
【第28句】:【蘇湖熟,天下足】(諺)蘇湖:蘇州和湖州。蘇州、湖州糧食要是豐產(chǎn),全國就不愁沒飯吃了。指蘇州、湖州素有“國家糧倉”之稱。
【第29句】:【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諺)物和物不一樣,人和人也不會相同。指人與人總有差別,不能強求一律。
【第30句】:粥鍋里煮鐵球——混蛋到底帶砸鍋
【第31句】:表姐回家沒學(xué)習(xí),姨媽批評了她一句,表姐就與姨媽頂嘴,氣得姨媽嘴唇顫抖著說:“這丫頭,身子一斤,嘴八兩。”(安徽·肥東)
【第32句】:留學(xué)日本的舅舅畢業(yè)后毅然回國工作,有人說他傻,他卻說:“金窩銀窩,都不如咱自己的窮窩啊!樹高千尺怎能忘根?我要用學(xué)到的知識為國效力。”(陜西·商州)
【第33句】:【寧撞金鐘一響,不擂破鼓千通】(諺)寧愿撞一下金鐘,也不去擂干通破鼓。比喻寧可和能人作短暫的接觸,也不要和平庸低劣的人多打交道。 也作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干。 寧打金鐘一下,不敲鐃鈸三千。鐃鈸(na。b。):銅鑄的打擊樂器。
【第34句】:【富家山野有人瞅,貧居鬧市無人問】(諺)富貴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人前去看望;貧窮人家即使住在鬧市里,也沒人問候一聲。 指人情冷暖,趨炎附勢。 也作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第35句】:【鬼畫符】(慣)符:道士所畫的一種線條或圖形,聲稱能驅(qū)鬼辟邪或給人帶來禍福。1形容字跡潦草難認(rèn)。2比喻騙人的謊言或伎倆。3玩弄騙人的伎倆。
【第36句】:賈島進僧門——推敲
【第37句】:【養(yǎng)多大的鳥兒,置多大的籠子】釋義:比喻花錢做事不能浪費。例句:“……咱們就得這樣,不能大手大腳地花錢。俗話說:養(yǎng)多大的鳥兒,就置多么大的籠子。咱不能花大家的錢像掰著不疼的牙……”
【第38句】:【尚方寶劍】“尚方寶劍”現(xiàn)多比喻上級特許的權(quán)力。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當(dāng)中常會看到手持尚方寶劍先斬后奏的情節(jié)。尚方寶劍何來那么大威力?所謂“尚方”,是官署名,漢代的尚方是少府屬官,專門掌管供應(yīng)制造皇帝所用器物。尚方劍本名斬馬劍,很鋒利,可以斷馬,是真正的寶劍。由于斬馬劍藏于尚方,所以,俗稱“尚方寶劍”。因尚方寶劍屬于皇帝所用器物,代表皇權(quán)威儀,一旦賜給大臣持有,便代表皇上,擁有先斬后奏特權(quán)。所以,能得到尚方寶劍的,必是皇上信得過的近臣。京劇《遇皇后》、《打龍袍》之后包拯獲尚方寶劍,在《鍘美案》劇中,開鍘陳世美之前,他有句唱腔“先打官司后上朝”,斬美之后再奏。
【第39句】:人家都在種麥子,可爸爸卻像沒事人似的。媽媽催他,他卻說:“三個月不同點,三個月同收。慌個啥哩?”(四川·達縣)
【第40句】:放學(xué)回家,我看見哥哥把餅干、肉都擺在地上,喚小狗快吃,但不知是誰家的狗。哥哥招招手說:‘你看,小狗喜歡吃肉,不吃餅干,奶奶讓我喂好東西給它。”奶奶說:“雞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dāng)鋪’。今天,我們把狗留住。”(江蘇·泰興)
【第41句】:【無本難求利】(諺)指做生意要有本錢才能求得利潤。
【第42句】:【熱水燙腳,頂住吃藥】(諺)指每天用熱水燙一次腳,舒筋活血,其效力頂?shù)蒙铣运幹尾 ?/p>
【第43句】:【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軍營存在,士兵卻不住的變動。借 指人員不停地流動。余杰《火與冰》:“這個行業(yè)是流動性最 大的行業(yè),房間還是原來的房間,小姐卻換了無數(shù)個新面 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門口永遠是閃爍的燈火。”
【第44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風(fēng)雨無阻,堅持工作,長期辛 勞。老鬼《血色黃昏》:“冬天凍死,夏天曬死,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沒人樂意干。”
【第45句】:【觀棋不語】觀棋不語是看下棋時的一條紀(jì)律,它源于圍棋。圍棋的黑白兩色,象征著日月,表示陰陽二氣;棋子的圓形模擬渾圓的天象穹蒼;棋盤四角比喻地象的四方;縱橫各19條線,交織成361個棋位,這是舊歷一年的天數(shù);棋盤中間有9個星點叫做勢眼,表示九大行星;棋盤長1尺2寸,表示12個月;白子表示白晝,黑子表示黑夜;黑子先走,表示一天從半夜的子時開始;黑白相對,表示陰陽應(yīng)對之氣,陰陽對應(yīng)時不得混入他物。因此,下圍棋時不許旁觀者插嘴。可見圍棋的高深莫測,是世界棋類之冠。
【第46句】:【一歲孩兒百歲主】(諺)權(quán)勢人家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注定做一輩子主人。舊指主仆關(guān)系不在年齡大小,而在地位不同。 也作一歲使長百歲奴。使長:主子。 一歲主,百歲奴。
【第47句】:【人言可畏】釋義:流言飛語令人生畏。例句:大興營是個二百多戶人家的大村,可不是小事。常言說‘人言可畏’,…一
【第48句】:妹妹寫作文愛用“美詞兒”。媽媽批評說:“你這是丑大嫂穿花衣,里三層外三層,層層丑。”在一旁的爺爺大笑不止,也說:“在馬屎蛋上繡花,怎么能繡得好?”(湖南·邵陽)
【第49句】:【對牛彈琴】(慣)比喻對著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譏笑人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譏諷人說話不看對象。
【第50句】:【開著眼做,合著眼受】見“睜著眼做,合著眼受”。
【第51句】:【要取驪龍項下珠,先須打點降龍手】(諺)驪龍:黑色的龍。打點:準(zhǔn)備。想要得到驪龍的項珠,先得備好降龍的人才。比喻要干成一件事,首先要找準(zhǔn)這方面的人才。
【第52句】:【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諺)行船遇到逆風(fēng)大浪,只好長時間在灘頭困守;一旦風(fēng)順浪平,即可揚帆遠航。比喻機會不來,只好坐等;機會一來,便可大顯身手。
【第53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yīng)該軍法從事。”
【第54句】:【藕斷絲不斷】(慣)藕:蓮的地下莖,長形,肥大有節(jié),白色,中間有許多管狀的孔,折斷后有絲。 藕被切斷以后,上面還有絲連著。 比喻從外表上看關(guān)系是斷了,感情并未斷絕。多指男女之情也作“藕斷絲連”。
【第55句】:【穩(wěn)坐吃三注】(慣)三注:賭場用語,指押在上門、下門和天門三個位置上的賭注。指不費氣力穩(wěn)得多方錢財。也比喻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第56句】:牽著腸子掛著肚——放心不下
【第57句】:【只有癡心的父母,難得孝敬的兒郎】(諺)指父母為撫養(yǎng)兒女盡心盡力,子女對父母能盡孝心的卻十分難得。
【第58句】:【水清石自見】事情終會弄清楚,真相大白。或說:水清石 頭現(xiàn),魚爛刺出來/水清魚自現(xiàn)。成語:水落石坐。曹禺《王 昭君》:“有什么可辯白的?我的心里是亮堂的,水清石自 見。”
【第59句】:【花生剝了殼——好賴算個仁】(歇)仁:花生仁兒,諧“人”。指好歹當(dāng)個人來使用。
【第60句】:【行家眼,如夾剪】(諺)夾剪:像剪刀形狀的夾取物件的工具。指行家觀察事物的眼力非常敏銳而準(zhǔn)確。
【第61句】:【充耳不聞】“充耳不聞”漢語詞典解釋是“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詞典也有望文生義之嫌,“充耳”并不堵塞,也不充滿耳道,它來自古代皇帝的皇冠,稱為冕,它的形狀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大學(xué)生畢業(yè)帽,在古裝劇中經(jīng)常見到。冕的造型非常講究,最上面的木板稱為冕板,前圓后方,代表天圓地方,象征天子必須效法天地之德。后面比前面高出一寸,呈向前傾斜形狀,提醒國王應(yīng)該時刻關(guān)懷百姓。冕冠兩側(cè),各有一孔,用于穿插玉笄,以與發(fā)髻拴結(jié)。并在笄的兩側(cè)系上絲帶,在頜下系結(jié)。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內(nèi),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皇帝切忌聽信讒言,具有象征意義,這就是“充耳不聞”這個詞的來歷。
【第62句】:【老虎推磨——不聽這一套】(歇)套:本指牲口套兒,轉(zhuǎn)指量詞“套”。指不接受或不理睬別人的一套說法或做法。 也作老虎推磨——不聽那套。 老虎拉碾子——不聽那一套。
【第63句】:【囍】“囍”又稱雙喜。我國男女青年結(jié)婚時,有個習(xí)俗,都喜歡在新房內(nèi)外乃至家具上貼著大紅“囍”字,以示吉利。現(xiàn)在,更有甚者,結(jié)婚時將斗大的囍字貼于巷口兩側(cè)或住宅小區(qū)門口的兩側(cè),以示隆重或迎親路標(biāo)。說到這個“囍”字的來歷,傳說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進京趕考,路過馬家鎮(zhèn)時,剛好碰到馬員外之女出聯(lián)擇婿,在走馬燈上寫著“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的上聯(lián)。這時王安石正忙于趕考,未及細想,便上京去了。王安石在科場中順利通過筆試。面試時,主考官指著廳前的飛虎旗說:“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覺心里一亮,便以馬員外之女招婿的上聯(lián)作對。主考官見對得珠聯(lián)璧合,遂贊嘆不已。考試完畢,王安石在歸途中喜氣洋洋,躊躇滿志。途經(jīng)馬家鎮(zhèn)時,見那懸聯(lián)仍無人對出下聯(lián)。此時,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聯(lián)作下聯(lián)以對。馬員外一看十分滿意,當(dāng)下即以女相許,并擇吉日在馬府完婚。新婚之日,正當(dāng)新郎新娘歡歡喜喜拜天地時,忽有探馬來報:“恭喜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馬員外聽后高興萬分,遂命重開酒宴,以示慶賀。王安石雙喜臨門,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豪興大發(fā),便在洞房雪白的墻上,并排而工整地書寫了兩個大紅的喜字。雙喜(囍)一出,更加喜慶,效果絕佳。從此,結(jié)婚貼紅“囍”字的習(xí)俗,就在民間流行開了。
【第64句】:歪嘴講故事——斜(邪)說
【第65句】:【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諺)小時敢偷人家一根針,長大就敢偷黃金。指對孩子要從小抓緊管教,小時沾染上小毛病,長大就會發(fā)展成觸犯刑律的罪犯。
【第66句】:海龍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第67句】:【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慣)陽關(guān)道:經(jīng)陽關(guān)(古關(guān)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往西域去的大道,泛指大路。指關(guān)系決裂,分道揚鑣。 也作你過你的陽關(guān)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俺走俺的獨木橋。 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
【第68句】:【趕人不要趕上】(諺)指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人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也作趕人不過百步。 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
【第69句】:毛驢下騾子——變了種
【第70句】:【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羅漢人數(shù)眾多,觀音菩薩只有 一個。指出席者很少。觀音,也說彌陀。《北京日報》 (1989,4,24):“羅漢請彌陀,這句歇后語的后語是主多客 少,客人彌陀只有一個,主人羅漢卻有十八個。這是語言學(xué) 的解釋。如果從社會學(xué)的視角看,這句歇后語則另有深意。 羅漢為什么要請彌陀?也許是正常交往,禮尚往來;也許是 羅漢們要巴結(jié)這位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請吃請喝,進行 ‘感情投資’;也許是羅漢們嘴饞了,利用‘公費請客’,自己 可以大吃大喝一頓;也許是……”
【第71句】:【觸霉頭】(慣)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第72句】:【親戚明算賬,父子錢財清】(諺)親戚之間在經(jīng)濟上要算清賬,父子之間在錢財方面也要有透明度。 指即使關(guān)系再親近,在錢財上也要一清二楚。
【第73句】:觸犯眾怒的,死了都無處可埋。
【第74句】:玻璃瓶里裝王八——原(圓)形畢露
【第75句】:干塘里的鯉魚——蹦跶不了幾天
【第76句】:【拉大旗作虎皮】(慣)比喻用名人的威望或他人的名義來抬高或保護自己。
【第77句】:【拿皇杠壓人】釋義:比喻用皇家或官府的權(quán)勢壓服別人。例句:什么尊重不尊重國府,你別拿皇杠壓人,這是咱地方上的事兒。
【第78句】: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站起來看圖說話,我一時不知怎么說才好。放學(xué)后,我回到家里,把這件事告訴了外婆。外婆聽了,點著我的腦門兒對我說:“你這孩子啊,沒聽人說過嗎?‘舌頭肉蛋,一翻就轉(zhuǎn)’。有什么不會說的?”(陜西·靖邊)
【第79句】:【足幫足,手幫手】(慣)比喻親友之間互相幫助。
【第80句】:伸腿瞪眼兒——要死了
【第81句】:三伏天的爛魚——臭東西
【第82句】:【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釋義:責(zé)怪人管事太多。不該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撲”、“咬”、“捉”。例句:女護士勉強地把自行車搬進醫(yī)院大門,但還是嘟嘟囔囔地說:“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還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第83句】:【打破沙鍋——璺到底】(歇)璺:沙鍋等陶器上的裂紋,諧“問”。本指沙鍋性脆,一打破就從上裂到底,轉(zhuǎn)指對事情追問到底。 也作打破沙鍋——問到底。 打破沙罐——問到底。 打爛沙鍋——璺到底。
【第84句】:【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85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北京天橋一帶,以往多有耍武藝 的,技藝不高,常以自夸來招攬觀眾。借指說大話,不見行 動。浩然《艷陽天》:“那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一天到晚 空喊口號。”
【第86句】:【絆住腳】(慣)比喻被人或事所糾纏,行動受阻,不自由。 也作“絆住腿”。
【第87句】:【識得秤來姜賣完】謂學(xué)會了本領(lǐng)用不上,有力無處使。 文章:“到了這種地步,后悔也晚了,正應(yīng)了那句老話:識得 秤來姜賣完。”
【第88句】:八字才開筆——差一半
【第89句】:【走紅運】(慣)指交好運。 也作“走鴻運”。
【第90句】:【買金的遇不著賣金的】謂無人響應(yīng),無人合作。亦可反 用。老舍《四世同堂》:“阿彌陀佛!——得啦,這總算買金 的遇見了賣金的!今天大家見了面,以后就好說話了。”
【第91句】:【擺龍門陣】我國西南部四川省等地方言,“擺龍門陣”就是聊天或講故事的同義語。 “龍門陣”原本是古代打仗布陣的一種比較復(fù)雜的陣法。此陣模仿龍的活動方式,有龍頭、龍身、龍尾,攻其任何一個部位都有其余部分來接應(yīng),變化無窮.高深莫測。所以,“擺龍門陣”這一俗語借指故弄玄虛,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人們平時交談,說:“你那兩下子我還不知道,收起你的‘龍門陣’吧。”后引申為比喻人們聊天或講故事的內(nèi)容千變?nèi)f化,進而成為四川方言,指聊天講故事。
【第92句】:【病好打太醫(yī)】將恩人當(dāng)仇人。成語:恩將仇報。汪幸福 《浪跡臺灣島》:“狗婆子,過河丟拐杖,病好打太醫(yī)。過去, 你男人為升官想方設(shè)法巴結(jié)我。今天,我浪跡到這里,你卻 忘恩負義拒我于門外,做了幾天和尚,連肉味也忘了。”
【第93句】:【吐口唾沫在河里毒死魚】形容人狠毒。沙汀《淘金記》: “不過,你們應(yīng)該趕快想個辦法!那些人么,哈哈,吐口唾沫 在河里面,魚都會毒死的,你們說這話對不?”
【第94句】:【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釋義:道:方法,辦法。原是說統(tǒng)治階級在統(tǒng)治人民時,就用每個人身上固有的“道”,來教訓(xùn)和懲罰人民。現(xiàn)指用那人對付別人的辦法,回過頭來對付那個人。例句: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資產(chǎn)階級既然還在抗日,其對我黨既然還在一打一拉,則我黨的方針便是“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打?qū)Υ颍岳瓕@就是革命的兩面政策。
【第95句】:羅漢的肚子——假大空
【第96句】:牛屁股縫里的虻蟲——鉆了空子又吸血
【第97句】:【兔兒爺】在民間,兔被神化了,玉兔不是凡間的家畜,而是廣寒宮里的神兔。神兔被稱為“兔兒爺”。那么,“兔兒爺”是從何說起呢?關(guān)于“兔兒爺”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鬧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個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yōu)榱吮磉_謝意,紛紛送東西給玉兔;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郎,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nèi)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于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風(fēng)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百姓衣服的,千姿百態(tài),非常可愛。每到農(nóng)歷八月十五那天,家家都要供奉它,給它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它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它為“兔兒爺”、“兔奶奶”。這兔兒爺,經(jīng)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已經(jīng)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捧玉杵。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shù)裨斐山鹂鸺椎奈涫浚械尿T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可見,人們對兔兒爺?shù)纳窕拖矏邸?/p>
【第98句】:【醉翁之意不在酒】釋義:比喻行動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語出歐陽修《醉翁亭記》。例句:看上去他很是悠閑自得,可仔細端詳,就可從他那流動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沉浸在這聲色之樂,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好像另有,心事。
【第99句】:下午第一節(jié)課,老師見同學(xué)個個都無精打采的樣子,突然說:“真是‘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啊!”一句話,把同學(xué)們都逗笑了,瞌睡蟲也被攆走了。(江西·南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