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你能身口意三業清凈了,念佛就好像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也不得不清。念佛入于亂心,本來心里很多妄想,在妄想心,你能念佛,那個妄想心就跟著你念佛的聲音,慢慢把那妄想也都化過來,成一個佛念。
【第2句】:【佛心禪語】禪師道:“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像瓶里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凈化我們的身心,改變我們的氣質,并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保持長久的清靜。”
【第3句】:【禪心佛語】成功者歷經的三個階段:第一個老黃牛階段,任勞任怨,委屈求全;第二個獅子階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第三個嬰兒階段,返璞歸真,只有當下,享受當下。朋友,你完成了哪個階段的成長啊。
【第4句】: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務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故眾人莫不歸心。(宋)靈源清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第5句】:【佛心禪語】宗教同體宗是依性說教,明教修心,破教顯性。教是依相悟宗,明宗舍妄,覺性歸真。依性顯相,會相歸性。性相無礙,本是一心。
【第6句】:【濟世禪音】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對于跟我們有怨的人,要去寬恕;對于跟我們有恩的人,要去報恩。
【第7句】:【人心禪語】吵鬧,喧囂,摩擦,嫌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都是爭的結果。爭到最后,原本廣闊的塵世,只能容下一顆自私的心。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淡然地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就會一下子變寬。
【第8句】:墮俗生世苦,命速如電光。老病死時至,對來無豪強。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久長?《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9句】:【禪心佛語】人生,本就是一場經歷。盡管平凡的一無是處,而腳步下的追求依然在堅韌的行走;哪怕平淡的無人喝彩,而雙肩的責任依舊在堅強的支撐。有些壓力只有自己最懂;有些現實,只能默默承受。只要腳在路上,夢在前方就好。
【第10句】:愛自己,緣來緣去的紅塵,我只淡淡地看著。悲不言,喜不語,更甚是不悲不喜。倘若不曾有過那般驚奇的過去,又怎能如心拾得禪云的菩提。
【第11句】:【心靈禪語】人生的美好不在于處處春風秋雨,而是我們曾經觸摸過的每一個細節。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通順,能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不斷地從失敗中獲取成功的經驗,堅強的韌性和智慧才是邁向幸福人生的關鍵。
【第12句】:【禪心佛語】能用一分鐘放下的煩惱,絕不用五分鐘,能用五分鐘放下的煩惱,絕不用五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有些心眼小的人,一點小事,煩惱一輩子,甚至還帶到來生,這是最大的無知,也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
【第13句】: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會陷入庸人自擾的無邊煩惱;唯有立足長遠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頸,活出智慧的人生。
【第14句】:【禪心佛語】信仰的價值不在于我們加入了某個組織,具備了某種新的身份,真實的意義在于我們放棄自我中心主義,以趨近宇宙真相的真理標準來對照修正自己的言行,以真理洗滌、沐浴心靈,脫離濁重、混亂、達到喜悅、清凈的狀態。
【第15句】:【禪心佛語】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16句】: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收獲。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怎么收獲,必先怎么播種,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即使中獎了,發財夢實現了,自己太得意了,沒有福氣消受也不行,樂極能生悲!
【第17句】:有的人布施,是為了積德,以期萬事順利;還有的人布施,是為了給自己造福,為心靈找到安慰的居所。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活著,心靈都要有所依托,否則人生將索然無味。
【第18句】:愛的瞬間,是迷人而絢爛的,同時也能夠讓人深刻地體會到孤獨與清雅。宛如一盞清茶,在淡香裊裊的幽韻間,展示著人生的際遇與心緒的沉浮起宕。
【第19句】:【禪心佛語】豁達更是一種從容。豁達的人因為把個人的得失看得很輕,并且對自己有著足夠的自信,所以他們能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更有著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從容。
【第20句】:所以自作自受,自信自度。遇到什么,就體驗什么,快樂就這么簡單,順其自然。在生命里,我們要學會放棄評判,讓你解脫,也讓別人解脫。
【第21句】:【早安禪語】幸福有時候,真的就在身邊,學會知足常樂,享受生活的味道。人生是需要一點智慧的,否則,樂觀者在磨難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磨難。相同的視角,不同的角度,便會體會到天壤之別的差異。
【第22句】:【禪心佛語】好高騖遠就會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籠子里,永遠也跳不出來,永遠不會有進步,不會有突破。跳出牢籠,別有天地。
【第23句】:【禪語人生】一個不愛自已的人,很難真正認識自己。愛自己也是對自己擁有探索的興趣,愿意對自己完全開放,坦誠與自己溝通,知道什么能真正使自己幸福和滿足,也就是真正地認識自己。
【第24句】:愛兒不得愛兒憐,聰明反被聰明誤。愛人者,人恒愛;敬人者,人恒敬。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百經挫折心不屈,屢遭坎坷志不頹。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可一句空。
【第25句】:強硬有強硬的好處,忍讓有忍讓的優勢,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審時度勢,適宜而為。妥協不一定全是軟弱,忍讓不一定就是無能,和為貴,有時,遷就忍讓也是一種智慧。
【第26句】:【禪語人生】修行悟道,易亦難,難亦易。如開電燈一樣,會則彈指之間,大放光明,萬年之黑暗頓除;不會則機壞燈毀,煩惱轉增。
【第27句】:在許多人的心中,佛是至高無上、無所不能的,他擁有常人望塵莫及的智慧,總能輕而易舉地看透一切,他不食人間煙火、不為塵世所擾。對于凡人,所能做的就只有叩首膜拜。然而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第28句】:【禪心佛語】飄落在塵世的袈裟,染紅了行者的靈魂,多少聚散的因緣,多少生死的輪回,只因那未曾調伏的凡心。
【第29句】:只要寧靜處世,不為世俗勢利所動,身心處于淡泊寧靜的良好狀態之中,必然有利于健康長壽。對癥下藥,自能藥到病除。
【第30句】:一位名人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得更快樂。”有些人常常不能平等地看待他人,因而盡干些損人不利已的事。
【第31句】:【禪心佛語】那些放不下的人,也是明明很富有,卻過著像乞丐樣的生活,這就像佛經故事里那個不知道自己衣服里面裝有很多珠寶的窮人一樣。
【第32句】:當你還沒有愛上你自己之前,你無法真正的快樂、喜悅、幸福,你也無法把快樂、喜悅和幸福給予別人。還好,每一棵小草,都那么自信,我們才可以看到那一片草原。還好,每一朵花,都驕傲地綻放,我們才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兒。
【第33句】:有的人說:“這是我的習氣。”你我他各有不同的習氣,將我的見解、思想與行為,全部歸納成習氣而不肯改過;任由自大驕慢、與人爭斗的心態一再產生,以致不能自制。
【第34句】:【禪心佛語】生命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聚與散,隨著時鐘的時針緩緩地走動著,我們開始了數不盡的相遇,相知,相處,離別。不管怎樣,生命總需繼續,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好思考才會有好主意。
【第35句】:【一心向佛的禪語】恒秋:來這世間一場,活一場心態的平和,雖然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活著的原則和信念非常的樸素,活的起,累的起,苦的起,笑的起,歷經生活的辛苦,還能撐得起。
【第36句】:【禪語人生】無論走到哪里,都該記住,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實。
【第37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生活在人世間,就要學一種豁達,學一種灑脫,學一種開心,看人間花開,賞天高云淡。
【第38句】:【晚安禪語】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第3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要親身經歷艱難,然后才懂得怎樣去安慰別人。
【第40句】:【哲理禪語】恒如法師:人生這一場歲月滄桑,在時光面前,真得猶如飛絮清揚,誰和這個世界相逢也不晚,到頭來誰流去也不返,生命路過的痕跡,不是受了誰的傷,而是需要自己用一種平和去承擔,去相遇,去慈悲。
【第41句】:【禪心佛語】同樣的一句話,有兩種不同的或者更多的層次。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對于真理,不要鉆牛角尖,“反求諸己”固然重要,廣為通達更重要。
【第42句】:做一個真實的自我:無須虛偽,無須奉承,無須圓滑,不為塵俗所迷,不為物欲所困,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第43句】:【禪語人生】眾生自以為聰明的人,是很悲哀的,所以聰明的定義叫做自我束縛;(聰明人)制造煩惱、制造痛苦、制造破壞、制造自我毀滅,所以最后的文明的定義就是自我毀滅。
【第44句】:【禪心佛語】人通常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可是失去之后才發現自己曾經擁有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想要的。可是,失去的已經失去,不會再擁有。
【第45句】:【禪語人生】一是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滿足,一切煩惱皆盡,所以在佛陀身上從來不會出現不恰當或無意義的行為。
【第46句】:無所有法,無有邊法,說名中道。以于方便,說有覺慧能持諸法,然持法者亦不可得,不可得故,無有言說。《大寶積經》卷五,無邊莊嚴會
【第47句】:道悟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不得不知。”悟日:“向上更有轉處否?”師日:“心空不礙白云飛。”一《石頭希遷禪師》
【第48句】:【禪語人生】有人或許會說:“我沒錢,怎么幫助他人?”這種疑慮是沒必要的。幫助他人不一定需要錢,只要有一顆善心就足夠了。
【第49句】:【禪語人生】人生禍福相依,悲喜交織,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體諒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有慈悲心,才能度人;有艱難心,才能助人;有明智心,才能觀人;有包容心,才能處人;有美麗心,才能示人。
【第50句】:【禪心佛語】所謂鬼是指那些說壞話、做惡事的人,即使是和尚或沙彌也一樣,如果他們不遵守或不認識正法及戒律,他們也一樣可以叫做鬼。
【第51句】:【心靈禪語】何為菩提心?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知見心是,無染著心是,恭敬心是,無分別心是,清凈心是,平常心是。菩提心者,佛教徒之根本,覺悟人生之基礎。
【第52句】: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53句】:若見本性,不用讀經念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昏,設教只為標心。一切眾生,但見本性,余習順滅,神識不昧。須是直下便會。——《達摩大師血脈論》
【第54句】:【禪語人生】五曰信心,積極豁達;六曰專心,術業有專攻;七曰耐心,潛心修行,等待機會;八曰寬心,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第55句】:文殊菩薩,佩智慧劍,不為制伏煩惱小敵,但在劍封“我”喉。一切煩惱以“我”為根。擒賊擒王,能斃“我”命,煩惱自消。
【第56句】:【佛語悟道】如果行為能夠很好地符合禮節,尊敬長輩和有德行的人,那么四個方面的福氣自然而然會大增:氣色充沛、體力強健、壽命長遠、心情安寧。
【第57句】:每當生活中遇到失敗和意想不到的打擊時,我們應該總是這樣提醒和勉勵自己:跌進坑里,別急著向上看,一心尋求別人的幫助,常常會使人看不見自己腳下最方便的路。
【第58句】:菩薩之情廣大無邊際,能包容宇宙,能無限量地愛一切眾生,絲毫不求眾生的回報。菩薩常念知足、安貧樂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所以說“惟慧是業”——依智慧而行動,這是凡夫與菩薩不同的地方。
【第59句】:【佛心禪語中的人生智慧】時間沒有盡頭,生命有其長短。在無限的時光隧道里,計較太多就是對有限的生命的一種褻讀。因為計較,我們缺失了寬容,從而錯過了幸福。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養出一份寬容。
【第60句】:【禪語人生】爭者是技,不爭者是藝。所謂不爭,是善于吃小虧也。工作如此,生活如此,放到家庭,也是這樣的道理。
【第61句】:【禪心佛語】大家要懂得種福田,就是把自己的福氣種在你心田里面。如果不懂得種福田,就沒有福氣,你心中就會很空。
【第62句】:【禪語人生】學會安靜的觀察世間,不有意逢迎,也不刻意拒絕,適應的那些自然而然,生活需要去活出一片隨緣,就算還有許多的對面風沙,也記得笑看悲辛,抒懷遼闊,這就是活法。
【第63句】:【禪語人生】只手遮住整個天空。”于是師父用一個手掌遮住了弟子的雙眼,然后說:“您還能看見天空嗎?生活中的一些小煩惱,就是這只手掌,它很小,但您若放不下,總是拉近放在眼前,放在心頭,您將會錯過人生的太陽與藍天。
【第64句】:【佛善良禪語】生活在命運的跌宕起伏中,不必要去追尋那些踏破鐵鞋無覓處的玄妙,生活的真諦就蘊藏在生活的樸素當中,生活的意義也蘊含在生活的簡練當中,煩惱千千結,皆是因自困。
【第65句】:【佛心禪語】轉而,移情別戀,卻太難,只顧心疼,我忘記了離開,一次一次,已經習慣,習慣有你,習慣心疼你的一切。
【第66句】:人在世間,不離世俗事。如能厘清人我是非,凡事看得開、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善盡本分,圓融人事,即是通達“俗諦”。能透徹了解佛陀說的一切真理,契入般若,心正念定,不被外境所轉,此謂通達“真諦”。
【第67句】:【禪語人生】在佛看來,有時候,批評并不是壞事,在批評中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懂事,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完善。
【第68句】:做人重要的是人格,人格內涵包括知、情、意。知是知覺、知識、智慧;情是情感、情緒、情操;意是意念、意識、意愿。自卑是人心靈上的一把鎖,鎖住了人生的勇敢,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睛,不敢冒險。
【第69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逆境、有困難,這都是正常的。內心不要害怕、著急、攀比,正是這些負面情緒消耗了我們的時間與心力,削弱了我們的勇氣和信心,讓困難變得無法逾越。把逆境視為正常,做一個堅韌的人。
【第70句】:【佛心禪語】“做人就是養生”,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人的一生,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心態里。心態好的人,身體自然好,即便生了很難治的病,好的幾率也比心態不好的人大。
【第71句】:涅槃境界中,無地水火風,無日月星光,無暗亦無明。婆羅門牟尼,以智自覺醒,離色離無色,離樂離苦痛。《即興自說·婆希經》
【第72句】:【禪語人生】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你的錯,遭到譏毀那就是你應當付出的代價,反省自己、改正錯誤;而假的就是假的,既然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就無需理會,更不必放在心上,生氣、難過、發怒。
【第73句】:【禪語人生】恒愚法師:吃得苦中苦,方知甜滋味。俗話說得好,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所以,不要嬌慣自己,自己堅強才是人間正道。世上也沒有平白無故的福報讓你享用,多積福,多惜福,才能多享福。
【第74句】:其心如剛石,堅住不傾動,染著心已離,瞋者不反報。若如此修心,何有苦痛處!《雜阿含經》卷五十,第1330經
【第75句】:吉人天相,絕處逢生。急則有失,怒中無智。集韻增廣,多見多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寄人籬下,有苦難言。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見利思義,見危受命。見利爭讓,聞義爭為。
【第76句】:【心靈禪語】心胸狹窄的人,最擅長從別人的話里聽出惡意。心胸寬廣的人,最擅長從別人的話里聽出善意。德行圓滿的人只看到他人的好;缺德的人最能雞蛋里挑骨頭,只看到別人的孬。所有的一切,關鍵就在于我們選擇做哪種人。
【第77句】:【佛心禪語】禪師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傘去。”
【第78句】:【佛心禪語】最強壯的狼也有它脆弱的地方,要想做到最好,僅僅靠自己是不行的。只有不斷地取長補短,才會不斷地進步。
【第79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佛陀說:努力才是一個人的幸運之星,一個人不該把時間浪費在卜卦和選擇黃道吉日上,自己才是自己的主。
【第80句】:【禪心佛語】酒總是令男人想起女人,酒也令女人想起男人。唯一不同的是,男人喝了酒后,會想到各種女人;女人喝了酒后,往往只會想到一個男人,大多數時候想到的是一個拋棄了她的男人。
【第81句】:【禪心佛語】生活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第82句】:【經典禪語】自尊是一種人生的理性和信仰,自大卻是一種自私和陷阱。別人的尊重是一種友好和善意,而自己的自大,則是命運崩潰的開始,也是警醒。
【第8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豁達,體現在落魄的時候。一個人的涵養,體現在憤怒的時候。一個人的體貼,體現在悲傷的時候。一個人的成熟,體現在抉擇的時候。誰都愿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做你該做的事情,才叫成長。
【第84句】:【佛心禪語】這個故事的涵義是什么?求生求死,就是有生有死,是兩個極端,如能既沒有生也沒有死,那還要醫什么病?
【第85句】:【禪心佛語】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終會失去。有些事,輕輕的放下,你未必也就不是輕松。有些小事,想多了也就變成大事。有些細節,想重了就變成慘劇。說來說去,全是幻想而已。所以說,人重累人,心重累心。做人要放輕松。
【第86句】:無謂秦無人,無謀適不用。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理字沒幾重,三人抬不動。千里寄毫毛,禮輕人意重。寧肯塞城門,不肯塞狗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河里打魚河里了,船上賺錢船上用。南山不移,此判不可動。
【第87句】:人應該從自身出發,找到自己的優勢。我們要時刻堅信一點,即最優秀的人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才能一步步突破自我的界限,進而掌控自己的命運。
【第88句】:【佛心禪語】不暴飲暴食,身體會輕安;不貪睡眠,身體會輕安;不玩物喪志,身體會輕安。輕安的人會長壽,輕安的人會有許多朋友,輕安的人會受人尊重。
【第89句】:生活不是一場在煩惱中的麻木,人生也不應該做一個不愿醒來的患者,痛苦不是人生的結果,當然淚水也不是人生的告白。
【第90句】:【佛法無邊,是正因你思維有限】你跳不出這個世界,是正因你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也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我錯的時候,他便一開始長大了。
【第91句】:聽別人說話時,要以說話人的心態聆聽——聽年輕人的話,用年輕人的心態聆聽;聽老年人的話,用老年人的心態聆聽——即得人事圓融。
【第92句】:【禪心佛語】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第93句】:身體沒有食物,可存活幾十天;沒有水,可以存活幾天;沒有空氣,只能活幾分鐘。越看似空洞無物的,對我們的生命越是重要。心靈沒有佛號,一分一秒也沒法活。路不平。不是路不平,是你選擇了上山。
【第94句】:【禪語人生】要用行動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控制行動;要讓心靈啟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差在兩耳之間的那塊地方。
【第95句】:【禪語人生】一個勤奮修行的出家人,也許能夠不貪愛世間的財、色,但很難斷除對佛法、經典的執著。這也是貪欲,必須鏟除。菩薩應以空蕩蕩,無所得的本心,來領悟佛學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諦。
【第96句】:【一日一禪語】每個人都承擔著生命的重量,不是在內心去掂量輸贏,而是從內心開始學會接受,還要更新原諒。煩惱有煩惱的難度,那么內心就要有內心的寬度,就算煩惱來勢洶洶,用一種閱讀人生的態度,去關注煩惱怎么枯萎。
【第97句】:【心靈禪語】這段話并沒有講什么大道理,但鮮明地體現了一種說話、行事的風格:干凈利落,講究效率。現在有些冗長的會議,開幾個小時,說太多空話,卻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與其如此,不如大家“各自珍重”,去干實事。
【第98句】:【佛心禪語】保持了覺照即是看住了真心,讓這種心落在念佛上叫凈、落在禪坐上叫禪、落在持咒上叫密、落在愛情上叫全然的至愛、落在舞蹈上叫天地人渾然一體、各行各業要想達到至髙境界都離不開用此心,否則都是在使用頭腦。
【第99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欲望與需求,也都有其權利與義務,這就難免會出現矛盾,不可能人人如愿,這就要求我們正視客觀現實,學會禮尚往來,在必要時做出點讓步,這就需要別把自己看得那么的重要。
上一篇:說到心坎的的文案,總有你想要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