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做一個有良知的人,活著才會淡然無悔。做一個善良之人,活著才會從容。珍惜人生,珍惜光陰。珍惜生命的每時每刻。
【第2句】:【禪語人生】向后看是檢驗和修正。有多少事,如果當初回頭看看,就會做得更好;有多少人,如果能回頭一看,可以免去多少錯誤和遺憾。回頭,其實身后也寫著前方的路。
【第3句】:【禪心佛語】生命是一口氣,快樂是一個念頭,在無常無可奈何的生命當中,能平安活著是幸福的。
【第4句】:昨天的事,今天就要化消;剛剛聽到的是非,現在就要忘得無影無蹤。要時時抱著這分心,不讓嗔怒的煩惱,深種于心田。
【第5句】:怎么才能得到快樂?只要放棄滿腹的牢騷,摒棄虛偽的喬裝,放棄對金錢的渴望,放棄對權勢的窺探,你會發現快樂隨之而來,懂得放棄才能收獲快樂!
【第6句】:人性的微妙:有人口渴,可以為之解渴,不可為其止渴。讓人飽受樂趣是危險的,它會使人對那些最永恒的卓絕的事物不屑!人可以受苦,但卻不能受慣。
【第7句】:【禪語人生】有時候我們的心平靜而清澈,像藍天碧水。偶爾出現一兩個念頭,像天邊的云朵,這是禪定的初期階段。
【第8句】: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陋室坐消無事福,閑居補讀未觀書。窗對青山門對柳,胸藏遠志壁藏書。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第9句】:【心靈禪語】當你我用智慧的水澆灌心田,心田里就會開出朵朵清蓮。眼中的世界也會格外清凈美麗,就好比初歇的春雨點點,在燦爛的蓮花瓣上盈然輝映,這種生命的美景真是動人至深。
【第10句】:【經典佛語】人生惟一聰明的方式就是悟道之后游于道中,不能違背道,否則,輕則前功盡棄,重則性命滅亡。何謂道:各行各業的規則就是道.
【第11句】:【禪故事】一人去深山找禪師問道。師問:你到這兒來干什么?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回去修自己。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己的心。
【第12句】:【禪語人生】我們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因為不信自己,就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就不能發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第13句】:【禪心佛語】佛曾經毫不含糊地宣稱識蘊是依色、受、想、行四蘊而生起,不能離此四蘊而獨存。
【第14句】:誰拒絕承擔組織和團隊中所應負的責任和義務,誰就會被淘汰出局。而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就能全心全意,全力以赴,與團隊共同成長。
【第15句】:【禪心佛語】晚上睡覺前,最好也禪修幾分鐘。這時候禪修,就像通過按摩去除身體的勞累一樣,輕輕松松坐一會兒,內心的疲倦和雜亂就消失了。可以說,這是一種心理按摩。
【第16句】: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里有蕓蕓眾生,眾生都與我們的個體生命相關。我們是同路人,從生命的基點出發,通過漫漫長途尋找歸宿,沒有理由不互相取暖,每個人都應該是拾薪者。
【第17句】:【佛心禪語】一股冰涼不自覺的從心底滲出。一聲長嘆,世情薄,人情冷。所有的事情終究如流云逝去,如落花飄散,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又有什么難以釋懷呢?
【第18句】:【禪心佛語】社會或個人總是存在順境和逆境,有順境必然有逆境,這是普遍的現象,人類應該正確的認識它。
【第19句】:【禪心佛語】當逆境來臨時,抱怨消沉與事無補,唯一的選擇是坦然面對,勇敢的砸碎痛苦,方能戰勝逆境,把逆境化為動力,更加發奮努力。
【第20句】: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一顆仁慈、善良的心,是能辨別是非善惡的慧根,能發揮對社會人生貢獻的力量。所謂“計利當計天下利”,能“樂人人之樂為樂,利人人之利為利”,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第21句】:【禪語人生】以舍為有,則不貪;以忙為樂,則不苦;以勤為富,則不貧;以忍為力,則不懼。
【第22句】:清正公慎勤為官,溫良恭儉讓處世。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財。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第23句】:世間眾生,若一味地因自己的短處而放大痛苦,就會與平凡生活的快樂和成功擦肩而過。若能正確對待自己以及他人的優缺點,就能屏蔽外界的干擾,找到自身獨特的價值。
【第24句】:【佛心禪語】總考慮自己的感受就經常有苦,一心想著別人的人就把自己放下了,從別人的快樂中獲得了無害的快樂。
【第25句】:【禪心佛語】事實上佛教信眾現在嚴重缺乏正見和佛教常識。常識是最缺乏的,在面臨生存問題時佛法又會出現一些更新的問題,那就是所謂的賤賣佛教,這又是一個讓我們會覺得比較咋舌的問題。
【第26句】:【禪語人生】與其說你賺錢,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寶貴的生命。
【第27句】:學佛旨在修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雖然有三個不同的名詞,本質卻沒有差別;若于事相而言,只差在“佛”已明心見性,眾生仍處無明而已。
【第28句】:學道之士,先須辦長遠不退之志,下一分篤實苦切功夫,如登萬仞高山,不至極頂不已,步步努力,心心不退。——《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29句】:【禪語人生】幸福,不是收獲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駕馭自己情緒和心態的人,才能獲得平靜,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第30句】:自信是消除疑心的起點,信人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在與人交往時建立互信的關系,才能給雙方以真正舒心的環境。
【第31句】:【禪心佛語】佛法有三重境界:人天乘,聲聞乘,佛乘,人間佛教不是僅僅停留在第一重境界的,而是趣向大乘行果的菩薩道,它重在現實人生的改善進步,并以此為基礎進趣無上圓滿的佛果。
【第32句】:【禪心佛語】但話說回來,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為佛門自家事,寺院必須主動拿出決志和勇氣。
【第33句】:【禪語人生】喧鬧(雄辯)已被證實沒有什么價值,就拿一只母雞來說,她只生了一顆蛋,就咯咯的大聲啼叫,感覺自己好像生了一顆小行星似地,那么了不起。
【第34句】:【禪心佛語】三三、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第35句】:【禪心佛語】適應是一種接受,也是一種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
【第36句】:【禪語人生】我愛你,我吻你,我要發狂般地吻你。因為你是我的天使,我的皇后,我崇高的愛神。
【第37句】:唯有寧靜的心靈,才不羨慕顯赫的權勢,不奢望成堆的金銀,不乞求聲名鵲起,不妄求美宅華第。因為所有的奢望、乞求和羨慕,都是一廂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負擔,讓心靈變得浮躁而不堪重負。
【第38句】:【經典佛語】所有的輸和贏都是人生經歷的偶然和必然,只要勇敢的選遠方,你也就注定選擇了勝利和失敗的可能。人生的關鍵在于:只要你做了,輸和贏都很精彩.
【第39句】:【心靈禪語】人與人之間,是應該而且可以互相幫助的。但是,如果凡事都求助于別人,那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也是缺乏獨立性的表現。
【第40句】:【心靈禪語】生活中的糾結和摩擦,塵世間的繁瑣與爭端,需要自己的一份謹慎和理解,更需要自己心地的平靜和平坦。莫嫌人生憂慮多,只因心地無閑田。
【第41句】:人必須把心中的貢高和我相放下,才可能發展出寬容、忍辱和尊重別人的謙和,從而發展圓融的人際關系。——鄭石巖
【第42句】:茫茫生死事難知,碌碌終生何所得?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他人忙。舉世盡從忙里老,誰人肯向死前修?
【第43句】:按自己的境界做事,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沒有必要假裝高人。但是,為了提升自己,模仿高人,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第44句】: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釋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燈會元》卷一
【第45句】:不必要挑剔生活的磨礪,更要適應生活的磨嘰,準備好一顆迎接考驗的心情,便是生活恰當的從容,更不要糾結自己錯過一些什么,莫道君行早,早行人已行。
【第46句】:人往往不知道自謙,懂了一點點,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動念沒有一刻離開“我”,凡事以“我”為中心,自認“我”說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時時把“我”填滿了自心。
【第47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世間勞動最貴,家庭內勤儉為先。人無脾性無人畏,火不燒山地不肥。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人因愛富常離我,春不嫌貧又到家。
【第48句】: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第49句】:【禪心佛語】禪是月華如水的夜晚那伴著悠揚的佛樂劃過心空的恬淡,在不經意間悄悄地叩響你的心門。
【第50句】:【佛心禪語】仰山大為驚嘆,感慨地說:“凡圣兩忘,情盡體露。二十年來,我以此試人,無一能解者。請你善加保任。”
【第51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講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一個人若沒有自律,就談不上做人。學會做人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素質。只有具備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養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第52句】: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若常睹見無量佛,則見如來體常住。《華嚴經》卷十五,賢首品
【第53句】:【禪語人生】希望還有祈禱,人生最大的失望莫過于希望的粉身碎骨,人生最大的希望莫過于在失望中無數次的復活。
【第54句】:人生是個圓,有的人走了一輩子也沒有走出命運畫出的圓圈,他就是不知道,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
【第55句】:【經典佛語】“見性成佛”,當我們見到了我們的本心本性,我們就獲得了覺悟,我們的生命就是覺悟的生命,我們也就成了覺悟的佛陀了。
【第56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做個聰明人,就不要裝聰明。要做個真正的聰明人,并以你的所作所為來證明自己是個聰明人。
【第57句】:【禪心佛語】慧緣上師常說:人生成功的五大元素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名號,五讀書。,讀書可以使弱者壯、貧者富,富者貴,貴者福,福者壽。
【第58句】:【禪心佛語】所以我們學佛每一天都很快樂的,而且學了佛以后身體很快恢復健康,你以前對任何事情很難看破放下,現在可以看破放下,提升自己生命的智慧。
【第59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要牢記《溈山警策文》中的諄諄教導,“舉措看他上流,切莫隨于庸鄙”。
【第60句】:不管多熟悉的字,你盯著它看,看久了會越看越陌生,好像從來都不認識這個字。人,有時候,也一樣。
【第61句】:生活的禪法,是一種為人處事的關懷與分享,信任與平衡,生活的禪法卻往往以沉默無形的形態存在,來源于內心的厚重,對生活的禮貌和坦率。
【第62句】:【禪語人生】有了知足的心才會有快樂,俗話說得好:“知足常樂”,佛經云:“知足人是圣賢”。所以人人都要知足,知足是福報,我們要珍惜福報;知足是快樂,我們要珍惜快樂。
【第63句】:時光總是稍縱即逝,若不把握現在趁年輕時好好努力,等到年紀老邁時才想學習,往往就時不我予了!
【第64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命因為給予而延續,我們的生命因為給予而變得有意義。人的一生象是一堂課,學著生活,收獲給予,感悟給予。
【第65句】:【一禪文案】一條河趟過了方知深淺,跨越了險阻明白了好事需要多磨。付出總會有回報的,多一份努力,就多一分收獲。對生活好一點,植入快樂的種子,讓它開出生命的色澤,溫馨整個家園。
【第66句】:很多人不快樂,何故?太累了,欲望太強。若能遠離“晴憂次女傘業衰,雨憂長女鞋業衰”,心平氣和,凡事不鉆牛角尖,常將心比心,大愛無我,“離欲阿羅漢”,能不得安樂?
【第67句】:【禪心佛語】常埋怨風,埋怨雨,而且理由充分。雖然這不過是很平常的風很平常的雨,但因為它們給自己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甚至在我眼前制造出某種可怕氛圍,我責怨起來總是底氣十足、振振有詞。
【第68句】:那些歲月里的悲歡,不欲說與誰聽,只和著茶香一飲而下,然后銘記,或者遺忘。平淡的日子里,在心中開一扇睛窗,種滿花朵和陽光,時時念及溫暖,讓笑意盈盈入懷,讓歲月,安然抵達彼岸。
【第69句】:【禪心佛語】行于人海,我們要不拘一格,別人不是你的復制與想象,不必用自己的需求,要他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第70句】:【心靈禪語】空是一種冷靜,是一種對煩惱的反思,用冷靜的心,去聽世界的聲音,世界并沒有缺乏和損壞什么,是自己的內心出現了偏離,并沒有誰傷害自己,是自己傷害了世界。
【第71句】:【名人佛學經典文案】決定我們自身價值的條件,在于我們的心靈和行為在一個人人自私的社會,該怎樣立身處世?佛日:內有毒者則施人毒,內無毒者不施人毒。一《大方廣寶篋經》
【第72句】:有辦法有決心埋頭苦干,不說謊木夸大篤志力行。圓的不穩,方的不滾。看水看三尺,打蛇大七寸。智信仁勇嚴為將者必備,讀審解析驗做學問應真。智者手中失敗常成璞玉,庸人身上成功每變木枷。
【第73句】:生命中,我們摸索著成功與失敗,體會著痛苦與歡欣,無論是誰只要你選擇了生活,對于活著的人,生命總會給我們一種無言的精彩。
【第74句】:有人問我:“什么最美?什么最樂?”我的答案是:“寧靜最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心、養性,最怡悅且最崇高的境界。
【第75句】:【禪心佛語】啟蒙決定了高度,下手決定了廣度。良好的基礎永不下滑,精進開拓才能上升。沒有全能冠軍,應拿單項第一。
【第76句】:【禪心佛語】生活里需要留意,你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有可能傳遞什么,為了防患于未然,不要傳遞那些傷害,讓自己的理智支配念頭,讓每一個念頭更客觀、更公正,首先要注意自己雙腳的方向。
【第77句】:【佛家經典禪語靜心】人的一生也正如太陽的一天。早晨為人們帶來曙光,傍晚為人們帶來黑暗。一天也就如此。有深,有淺,有起,有落,生活亦是這般變化的,晴天雨天都是必經。你能懂得,你便從容。
【第78句】:欲能縛世間,調伏欲解脫,斷除愛欲者,說名得涅槃。《雜阿含經》卷三十六,第1010經
【第79句】: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流露著禪機,只要我們細心體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機,處處都可以實證禪的境界。
【第80句】:【禪語人生】要從工作中得到樂趣,首先不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奴隸,而要讓自己變成工作的主人。無止境的日夜工作,正如無止境的追逐玩樂一樣不可取。
【第81句】:【禪心佛語】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實實抓今天,高高興興看明天。向昨天要經驗,向明天要動力,向今天要成果。記住昨天,思索明天,善待今天。
【第82句】:【禪心佛語】佛法的因果講三世,以過去生種的因,導致現在生的結果;現在生種的因,招感未來生的結果。
【第83句】:【禪心佛語】如果兩個人互相敵對,那是兩個人都不好。你在零上面無論加多少個零,答案還是零,懷有敵意的人加在一起,出現的終究還是敵對狀態。
【第84句】:【禪心佛語】欺騙絕不是件好事,如果你聰明到將自己也騙了,那又如何呢?你只不過成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犧牲者罷了。
【第85句】:能懇摯誠篤,培養愛語,則可掃除一切人我煩惱、解開心結郁悶;化干戈為玉帛、轉暴戾成祥和。
【第86句】:如果我們時時能用感恩的心來看這個世間,則會覺得這個世間很可愛、很富有!樹上小鳥的輕唱,太陽無私的光明與熱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會令你感到心曠神怡。
【第87句】:所謂“微細的過失”,即觀念上的錯誤。這是存于心而未現于形的過失,雖然心念不正,但未現于行為;僅止于內心充滿煩惱歹念,而未造下傷天害理的罪行。此過失雖覆藏于心中,卻是煩惱的根源。
【第88句】:【禪心佛語】善于把自己看輕的人,總把自己看成普通的人,處處尊重別人;總覺得群眾是最好的老師,自己始終是個小學生;即使自己貢獻最大,也不居功自傲;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謙虛平和。
【第89句】:【禪心佛語】領導要求我們要把事情做好,我們盡力把事情做好,沒人要求我們也要把事情做好,只有把事情做好了,你的存在才有價值,人生才有意義,你才有說話和提要求的本錢。
【第90句】:【佛心禪語】愛心的概念極其深厚廣闊,像久遠的高原,像廣闊的海洋。不,什么都無法比擬,因為愛心布滿宇宙,無邊無際;因為愛心貫穿歷史,并且將永遠沒有終點。
【第91句】:記住幫助過你的人,叫知恩;收藏愛護過你的人,叫重情;珍惜忠告過你的人,叫厚義;忘記打擊過你的人,叫寬宏。人生行囊里積攢的恩情越多越幸福;生命和靈魂愈是厚重寬廣愈有意義。
【第92句】:【禪語人生】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遇而安。
【第93句】:【禪心佛語】饑餓,能保持清醒頭腦。寂寞,能復原人性缺失。擔當,能解決一切問題。時間,能給出一切答案。
【第94句】:個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永遠是一致的,只有把個人的利益與大眾的利益緊密地聯系起來,個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第95句】:【禪語人生】幸福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腳上,舒服與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第96句】:【禪心佛語】飯是自己吃才飽、道是自己修才開悟、事是自己做才成功,人是用心交才得人心。
【第97句】: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上,物性無別。認清本心,擺正自己的位置,則云之瀟灑,水之恬靜。在天上就做瀟灑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靜的水,把握住現量,就能得到自在。看心頭開了蓮花一朵朵。
【第98句】:驕傲的活這一天,瀟灑的走這一輩子,沒有人看不起你自己,只有你自己看不起你自己,過去的每一天都將是一個殘影,不要去懷念以前,只要現在能過的好就行。
【第99句】:【禪心佛語】為人要有品德,做事要有品質,生活要有品味,立業要有品位。不自輕自賤、不自暴自棄、不夜郎自大、不狂妄無禮。
上一篇:佛禪靜心文案-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