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如果感受自己的快樂有點困難,那可以回想自己過去曾經(jīng)做過的一件令你很開心的事情。
【第2句】:【禪心佛語】你我相識即有緣,面帶笑容結(jié)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損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惜舍修佛緣。
【第3句】:【禪語人生】在生命的旅程中,沾染上憤怒、仇恨時,一定要記得不時打掃心房,拋棄人生遺憾事,一笑而過。以淳樸應(yīng)對虛偽,以善良化解仇恨。
【第4句】: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為廬,形壞神不亡。精神居形軀,猶雀藏器中,器破雀飛去,身壞身逝生。《法句經(jīng)》卷下,生死品
【第5句】:【禪語人生】心如水,而性則可能是鹽、是糖、是茶、是咖啡。這樣,心境不同時,心性也會異樣。佛性則是人性的慧根。
【第6句】:所以凡稱知識,法爾須明佛語,印可自心,若不與了義一乘圓教相應(yīng),設(shè)證圣果,亦非究竟。(五代)永明延壽《宗鏡錄》卷一
【第7句】:【經(jīng)典佛語】“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fā)心在當下,成就眾生。
【第8句】:【佛心禪語】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與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9句】:茶不入禪,皆為俗事。禪不入心,皆為文字。拈花微笑,喝茶悟道。酒越喝越糊涂,茶越喝越清醒。品至清至潔的茶,悟至靈至靜的心
【第10句】:【圣經(jīng)文案】301因為賜生命的圣靈的律在基督耶穌里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8:2)
【第11句】:諸法無真實,妄取真實相,是故諸凡夫,輪回生死獄。《華嚴經(jīng)》卷十六,須彌頂上偈贊品
【第12句】:【禪語人生】修行悟道其實和養(yǎng)花是一樣的道理。保持鮮花新鮮美麗需要不斷地換水、修剪,保持心靈的清靜需要用善的感念洗滌心靈,并時時清除頭腦中惡的念頭。
【第13句】:【禪心佛語】你總為自己的不幸而悲嘆,但只要想想,別人也和你一樣嘗受著不幸,你對自己的苦惱,就不會那么難以忍受了。
【第14句】:【佛心禪語】——以佛陀的無比智慧也仍然要堅持長久的禪修練習,防止定力不進則退,我們這些凡人又有什么資格自以為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而修行呢?
【第15句】:【經(jīng)典佛語】我們總在重復著一些傷害,沒有一個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卻還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第16句】:【禪語人生】因為人生的煩惱無非是八風,所謂利、衰、苦、樂、稱、譏、毀、譽。在八風中能夠不動搖,能夠做得了主,在生死中,在生死到來的時候,在臘月三十日才能勉強打發(fā)得開。
【第17句】:是法即生即住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滅。何以故?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jīng)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仁王般若經(jīng)》卷中
【第18句】:晨光熹微時,任心歸隱清淡,煮一壺茶香,哼一曲姑蘇小調(diào),再邀上三兩清風,折一支桃花,聞香品茗,吟詩作賦,庭院內(nèi)外禪意幽深,自得幾分閑情雅致,人生在世,快樂自在人心,一生何求?
【第19句】:【禪心佛語】人之命運并非天之馭,而是人之操。命者人之機,運者人之遇。機遇至,命運興,機遇無,命運衰。成人在己,謀事在人,成事在人之造化。
【第20句】:【禪心佛語】生活中,一個有自制能力的人,才能夠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與人與事,才能夠進退有度,并保持著寧靜中的“大氣”或“靜氣”。
【第21句】:做個縣官還嫌小,要到朝中掛紫衣。不足歌,不足歌,人生人生奈若何?若要世人心滿足,除非南柯一夢兮!
【第22句】:【禪語人生】嬉嬉常笑眉莫皺:憂愁寡歡凡事愛鉆牛角尖,身心會不健康而加速衰老,反之樂觀奮斗遇事以平常心處理,不如意事也處之淡然,嬉嬉常笑,則能常保身心康泰。
【第23句】:【禪心佛語】除了我們自己以外,沒有人能貶低我們。如果我們堅強,逆境就沒有什么不良影響能夠打敗我們。
【第24句】:設(shè)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diào)伏,亦當調(diào)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維摩經(jīng)》卷中,問疾品
【第25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是騙子。不管是漂亮還是不漂亮的女人都會被騙。有所不同的是,幸運的女人找到了一個大騙子,騙了她一輩子。不幸的女人找到了一個小騙子,騙了她一陣子。
【第26句】:【禪心佛語】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煉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一切煩惱。風聲,雨聲,一世的相思。涅磐,頓悟,一世的禪鋒。
【第27句】:【佛心禪語】做人勇敢一定要有智慧,就是說:“喜舍名為勢至”。如果沒有勇猛的毅力,就不會有喜舍的善心。因為行善本身是目的,勇是為了行善,所以,行善要勇氣。
【第28句】:【禪心佛語】婚姻: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幸福,這是全世界科學家都同意的結(jié)論,超級幸福感至少能在婚后持續(xù)一整年。
【第29句】: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窄;越寬容,越寬。不與君子計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無招。
【第30句】:【禪心佛語】年輕時最幸福的就是為你去死,年老時最幸福的則是坐在屋檐下微笑著回憶那些想死的沖動與經(jīng)歷。
【第31句】:人生中,有些東西,只是數(shù)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過客,不必太留戀;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
【第32句】:【人類靈感】在人類的思維中,靈感是突發(fā)、奇特、美妙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靈感主管著成功和財富的大門。
【第33句】:以德報怨是一種寬容,可以化解一切怨恨。所以,我們要用寬容感化怨恨的心靈,而不要生怨恨之心,因為以怨報怨永遠沒有盡頭,不能解決問題,更不能化敵為友。
【第34句】:【禪心佛語】婚姻就像馬拉松,愛情只是把人帶到起點,嚴酷的中途跑幾乎能摧毀一切,你必須有超強的耐力,才能走到最后。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的旅途,不怕跑得慢,就怕原地站;人生的事業(yè),不怕不如人,就怕志不立。
【第36句】:【禪語人生】因為對他來說,已沒有苦難這回事,能不以苦難為苦難,這才是真正的滅苦。
【第37句】:【禪心佛語】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quán)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第38句】:怎樣才能消業(yè)、消災(zāi)?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zāi)。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yè)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zāi)解厄。
【第39句】:【佛家禪語】愛心與智慧是最好的心靈良藥。心能感化他人,智慧可凈化自己。有愛心與智慧的人生,是最完美的人生,也是最有價值的人生,更是有意義的人生。
【第40句】:《長阿含經(jīng)》卷十五,《種德經(jīng)》道品樓觀,以戒為柱;禪定心城,以戒為郭。(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四
【第41句】:【禪語人生】一種和氣,一片寧靜,一點無為,一身擔當,一段故事,一生淡泊。爭而不爭,得而無得。無住清涼,是則佛心。
【第42句】: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語也憐惜,世界上最貴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人生中最美的,不是風景,而是感情。任何打動了我們心靈和靈魂的東西,都是最美的溫暖。
【第43句】:【人心禪語】一生要經(jīng)過很多驛站,只要心是安靜的,無論是站在紅塵外,靜賞繁華,還是正在塵世煙火中,百味嘗盡,都會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塵世間的一切,來了開懷擁抱,走了揮手作別。
【第44句】:【禪語人生】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個宇宙中很重要的一個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潛力。
【第45句】:阻礙是一種賜予:泥濘才能留下腳印泥濘的路上,才能留下腳印:風雨中的人生,才能達到至高的境界。
【第46句】:【禪語人生】我們修行的真正目的是調(diào)伏內(nèi)心,因此不要總是談?wù)撟约鹤隽硕嗌偌剖拢鴳?yīng)時時反觀自心,談?wù)勛约旱膬?nèi)心改變了多少。
【第47句】:【禪語人生】我們今天如果不認識佛的心,我們將永遠沒有辦法成道,認識佛的心也就是每一個人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我們的佛性。
【第48句】:【禪語勵志感悟人生文案】恒秋:很多佛友問念佛去西方,西方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這里說的西方,不在東南西北,而在心底。不必疑惑,只管念去,了了分明,當下即是。
【第49句】:世界本就有煩惱、掛慮、憂傷、痛苦,如果整日計較名利所得,只能苦上加苦。懷抱善良、慈悲、包容、仁愛、無爭執(zhí)、無仇恨,人間才是快樂無邊的天堂。
【第50句】:【佛心禪語】不管是出家人也好,修行人也好,發(fā)心、動機很重要,時常要觀察自己的身口意,是否為善行。這樣教法才會長久住世,佛教才會興盛;心行不清凈,是難以弘揚佛法的。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句話不可說,一是非親見親聞不可說;二是非善意之言不可說;三是無意義之言不可說。人不能為說話而說話,不能為活著而活著。
【第52句】:【禪語人生】我們對于佛法的道理學得越深,回歸到現(xiàn)實生活當中,心就會變得越來越平靜,凡事我們就會越來越有智慧地去處理。
【第53句】:【禪語人生】我們修道的人,切忌不能貪吃好東西,貪享受,什么時候都要以釋迦牟尼佛的行為,做我們修道人的借鏡,來勉勵自己,來警惕自己,任何時候,也不能放逸。
【第54句】:“自我的行為”是指血氣、體力非常強健的人,卻不能善用強健的身體發(fā)揮功能,做利益人群的事業(yè),反而為非作歹,讓父母傷心。
【第55句】:諸煩惱藏覆如來性,性不明凈,若離一切煩惱云覆,如來之性凈如滿月。《大法鼓經(jīng)》卷下
【第56句】:【佛心禪語】不要在生活和工作上,過度地追求完美。這個世界上只有相對的完美,而沒有絕對的完美。即使相對的完美,也是越追求越累。在這個時代,我們最需要的,是簡單、放松、放慢。
【第57句】:【佛心禪語】當我們懂得了佛法,就要退一步,放下自我。退一步,我們才能看到曙光,我們才能夠進步。修行它時時刻刻是來要求自己的,它不能要求別人。——如瑞法師
【第5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園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燒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間里,沒想到,幾天后,花死了。禪師:有些東西因為想得到才會失去。
【第59句】:【禪心佛語】熱身莫教風寒受:隨氣溫寒熱加減衣衫,尤其是在汗水滿身時切忌招致風寒,造成四大不調(diào)、滋生病痛隱疾。
【第60句】:一個人要會講、會寫、會聽、會看、會想、會笑、會唱、會做。全部都會最好,否則至少也要會得一半以上。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61句】:如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種智故。內(nèi)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zhí)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y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古印度)馬鳴《大莊嚴經(jīng)論》卷五
【第62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積極樂觀面對境緣,而不妄求,貪著。
【第63句】:做人,應(yīng)該以良心、正直、寬容、利生、深信因果為原則,這些都是佛教中所含括的道德內(nèi)容,也是一切修行的基礎(chǔ);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的話,誦經(jīng)、禮佛都只是形式,不是真正的修行。
【第64句】:【禪語人生】以志當人就是個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兒媳婦罵了,便該立志說:“你要能罵動我,算我當不起公公。”能這樣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來保護。以意為主就是個樂,樂就是神。
【第65句】:人,大多數(shù)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第66句】:【禪心佛語】富裕是監(jiān)獄的誕生,淸貧是解脫的開始,寧靜是禪定的基礎(chǔ),沉默是心靈的溝通,是自信的表現(xiàn),是解脫是非的法寶。
【第67句】:學佛就是學慈悲,只要學成一顆好心,離佛就不遠了。好心需要表現(xiàn)出來,通過施舍,將好心具體化,最有價值。
【第68句】:【禪心佛語】九、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第69句】:【禪心佛語】人類的基本真理是愛和信,但是,人類卻深陷于種種問題中,生活得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偏離這兩條簡單的真理。
【第70句】:【佛心禪語】身處嘈雜浮躁的世界里,往往會被許多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你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靜下心來不斷反省和總結(jié),從而不斷地進步。
【第71句】: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作為肉身的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由于內(nèi)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之分。
【第72句】:【禪心佛語】莫到失去了雙親,才懂得感念親恩,那時只能是萬分的痛心,卻于事無補。
【第73句】:萬行法師:有道德底線的人就是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就是有道德底線的人。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既是一個沒信仰的人,也是一個沒有道德底線的人。
【第74句】:【佛心禪語】笨人的愛情是批發(fā)出去的,僅憑“讓我一次愛個夠”的蠻力;聰明人的愛情是零售出去的,懂得“只愛一點點”的精妙。
【第75句】:每一朵花開的時間不過剎那,破顏為笑是佛祖為其指明的處世之道。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應(yīng)該是人沉醉于山水花風中的的心境。無論桃花是指愛情,指女子,或是指禪心,都是一種無暇的靜然。
【第76句】:【禪心佛語】人如何看自己的命運(或如何接受它)。無疑的,比只是想要了解他的命運是什么,還來得重要。
【第77句】:【德勝才謂之君子】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也。([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注重道德修養(yǎng)而不炫耀自己才華的,稱為君子;只知賣弄自己才華而不注重道德修養(yǎng)的,稱為小人。
【第78句】:心一寬,天地就大。天地一大,眼界就闊,神思就遠,游太極,接八荒,一無所礙;無障無礙,自在騰挪,任憑馳騁,何事不成?欲得快意人生,寬心為第一要務(wù)。
【第79句】:【禪心佛語】團體生活,如果是出于自愿的話,在我看來是件很好的事情。團體生活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人類本來就是互相依賴的。團體就有點象是一個大家庭,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
【第80句】:若修行者離貪瞋癡而求如空,當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為修行之者。何以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即空故。《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jīng)》卷上
【第81句】:【禪心佛語】過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靈才會變得渾沌、污濁、空虛、彷徨。大自然是心靈真正的凈化劑,萬物的靈魂就是大自然。我們應(yīng)該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第82句】:【禪心佛語】山河大地已屬微塵,而況塵中之塵。血肉身驅(qū)且歸泡影,而況影外之影。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第83句】:揚善懲惡,雖是老幼皆知極為平常的道理,但80歲老翁歷經(jīng)年久,也未必能做到。對身為地方長官的白居易來說,知道這個道理尤為重要。
【第84句】:學誠法師:無論念佛的圣號,還是菩薩的圣號,真正的“功德”都是指我們內(nèi)心的悲智成長。猶如不管跟隨這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習,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自己的成長。
【第85句】:【禪心佛語】吃虧上當?shù)氖挛胰プ觯檬伦尳o別人;包容看不慣、看不順眼的事情;不再埋怨命運不好;對過去無悔、對現(xiàn)在無怨、對將來無憂;努力耕耘。
【第86句】:在深切的證悟之后,再以這分“覺”來開啟眾生的智慧。自覺而后覺他,佛的本懷——“圓覺”無非如此。
【第87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能抬頭,更要能低頭。一仰一俯之間,不僅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品質(zh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做人要有力爭上游的勇氣,更要有愿意低頭的大氣。
【第88句】: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凈妙行莊嚴佛土。《華嚴經(jīng)》卷三十七,十地品
【第89句】:【禪心佛語】人生歷程不能全由自己來安排,但人生的道路卻全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走。人生的旅途酸甜苦辣百味具有,自己親自嘗過,才懂得什么是人生。
【第90句】:【佛心禪語】差不多任何一種處境,無論是好是壞,都受到我們對待處境的態(tài)度的影響。“危機”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
【第91句】:不是某人某事使我們煩惱,而是我們拿某人的言行、某事的結(jié)果來煩惱了自己。我們的煩惱與任何人、任何事沒有半毛錢的關(guān)系,是我們的心胸太狹隘了,眼光太短淺,是我們自尋了煩惱。
【第92句】:【禪語人生】一切使眾生受到傷害、引起煩惱的事情,就是惡業(yè);一切令眾生歡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業(yè)。
【第93句】:【禪心佛語】簡簡單單的生活,平平凡凡的快樂,人生猶如一回微笑中的輪回,笑容的多少決定了生命的質(zhì)量。讓生命可貴,讓生命精彩,讓笑容坦然和平和。
【第94句】:一切使眾生受到傷害、引起煩惱的事情,就是惡業(yè);一切令眾生歡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業(yè)。
【第95句】:大多數(shù)人經(jīng)常不喜歡面對生活真相。他們寧可用甜言蜜語的美夢和想象,使自己棲息在錯謬的安全感里。——《法露緣》雜志
【第96句】:【佛心禪語】這位比丘將天子的觀點如實向佛陀稟明:“云何為丘冢?云何為夜則起煙?云何為盡則火然?云何是婆羅門?云何發(fā)掘?云何為屠殺處?云何為楞耆?云何為二道?云何為門扇?云何為大龍?”
【第97句】:【禪心佛語】肉體是精神居住的花園,意志則是這個花園的園丁。意志既能使肉體“貧瘠”下去,又能用勤勞使它“肥沃”起來。
【第98句】:命運給我們設(shè)定了開始,也告訴我們最終的結(jié)局,但是中間這數(shù)十年如何過卻掌握在我們手中,而若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唯有熱愛,熱愛這來之不易的生命,和我們遇到的人。——《從未想過失去你》
【第99句】:【禪心佛語】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視富貴榮華如過眼煙云。我們能對物欲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增強一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