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爸爸常教育不愛勞動的哥哥:“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勞動是個寶,一生離不了?!保ê稀らL沙)
【第2句】:【哪個人前不說人】謂議論人是普遍情況,不必介意?;?說:誰人背后沒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茹志鵑《她從那條 路上來》:“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開一點,哪一個沒 有過錯。古話說: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不要 在意?!?/p>
【第3句】:【瞌困撞著枕頭——正是貨】(歇)瞌困:瞌睡。是貨:諧“適合”。指正合心意。 也作“瞌睡碰枕頭——對路”。
【第4句】:【人在人情在】(諺)人在的時候,你來我往,有情有義;人一死,便情義兩斷。常指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令人慨嘆。 也作人在人情在,人死情丟開。 人在人情在,人死兩丟開。
【第5句】:【拿魚先拿頭,刨樹要刨根】(諺)捉魚要抓緊魚頭,魚就無法溜走;刨樹要從根刨起,樹才能徹底挖掉。比喻做事必須抓住要害,解決問題必須抓住根本。
【第6句】:【棉花卷兒打鑼——沒音】(歇)棉花性軟,卷成卷兒,打鑼不會發(fā)出聲音。本指沒有聲音,轉(zhuǎn)指沒有反響或回音。
【第7句】:【 不是好吃的果子】有硬殼的果子,須敲開,謂不是好欺侮 的人。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老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你 別在老虎嘴上拔胡子來?!?/p>
【第8句】:【鐵打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歇)繡針:繡花針。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辦成。多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鐵打的房梁磨成繡花針——工到自然成”。
【第9句】:【重孫有理告太公】(諺)重孫:孫子的兒子。太公:曾祖父。只要占著理,重孫也可狀告太公。指理是判斷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有理不在輩分大小。
【第10句】:【磨扇壓住手指】遇到危難,需要援助。梁斌《紅旗譜》: “當(dāng)天下午,嚴(yán)志和想來想去,無處借取,只好找到李德才, 說:德才哥,我磨扇壓住手了!”
【第11句】:我們的窮山窩窩也富裕起來了,呈現(xiàn)出“果滿園,糧滿倉,玉米棒子掛樹上”的喜人景象。奶奶也禁不住豐收的喜悅,逢人就夸:“現(xiàn)如今這豬也肥了,連蹄子尾巴兒都是肉??!”(山東·萊陽)
【第12句】:【認(rèn)理不認(rèn)人】(慣)指辦事公正,不講私情。
【第13句】:【不聽老人言,禍患在眼前】釋義:不聽老年人的話,橫禍就會到來。因為年老人閱歷廣,生活經(jīng)驗豐富,他們的話是經(jīng)驗之談。例句:這可好,鬧出毛病來沒有?不聽老人言,禍患在眼前!這簡直把祁家的臉丟透了。
【第14句】:【藥不對癥,參茸亦毒】參茸:人參和鹿茸,中藥里最有滋補功能的兩味藥物。指用藥如果和病癥不相投,再名貴的藥物也會對身體有損害。
【第15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諺)從儉樸進入奢侈容易,從奢侈變?yōu)閮€樸卻很難。指人養(yǎng)成奢侈浪費的習(xí)性后就很難改變。
【第16句】:【面和意不和】釋義:臉面上和睦,內(nèi)心里有意見。例句:因他做主管時,得了些不義之財,手中有錢,所居與劉家基址相連,意欲強買劉公房子,劉公不肯,為此兩下面和意不和,巴不得劉家有些事故,幸災(zāi)樂禍。
【第17句】:【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慣)指在爭斗中只能勉強抵擋,沒有能力還擊。 也作只有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 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第18句】:【人黃有病,天黃有風(fēng)】(諺)指人的面色發(fā)黃,是有病的癥狀;天色發(fā)黃,是起風(fēng)的預(yù)兆。
【第19句】:王叔又和賭友們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氣得王嬸直嚷嚷:“你屁股上沒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第20句】:【只有不快的斧,沒有劈不開的柴】(諺)比喻只有缺少智謀的人. 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
【第21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謂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就看是 否用心鉆研。有心人處處留心,善于學(xué)習(xí),就能克服困難, 取得成功。天下,也說:世上。清代《紅樓夢》:“這首不但 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語說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 人。社里一定請你了!”
【第22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吃糧人】招軍旗:古時招募士兵用的旗幟。吃糧人:指吃糧餉的士兵。插起招軍的旗幟,就有人應(yīng)招參軍。也比喻總會有人響應(yīng)。例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吃糧人。”有個吳先生是在閻錫山部下當(dāng)過旅長的退職軍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姐姐廟大會上見過小芹一面,愿意續(xù)她,媒人向三仙姑一說,三仙姑當(dāng)然愿意。
【第23句】:【惹亂子】(慣)指引起麻煩。
【第24句】:【錢財通性命】見“財連于命”。
【第25句】:【蔫牛不下磨,快牛門前臥】(諺)蔫(nian)牛:慢慢騰騰不起性的牛。同樣拉磨,蔫牛拉得慢,下不了套;快牛早早拉完,臥在門前歇息。比喻干活利落的人,總顯得輕松;干活不起性的人,什么時候都顯得忙碌。 也作“快牛門前臥,蔫牛不下套”。
【第26句】:鄰居的王大伯最喜歡小孩??墒?,有一次我故意把他的帽子碰落踢著玩時,他卻狠狠地訓(xùn)了我一頓。這事讓奶奶看見了,奶奶對我說:“惹人莫惹帽,打人莫打轎。”(湖北·丹江口)
【第27句】:【醋】“醋”是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帶酸性調(diào)味品,有開胃降壓之功效。那么,醋是誰發(fā)明的呢?自古就有“杜康造酒兒造醋”的民間傳說。杜康,夏朝山西運城人,眾所周知,他是我國最早的釀酒家。杜康的兒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在長江邊的漁港設(shè)了一家作坊,并用水浸泡酒糟,每天翻缸。泡到二十一天的酉時,當(dāng)他揭開缸蓋后,一股特殊的香味撲鼻而來,他嘗了嘗缸中的酒糟水,酸中帶甜,味道還不錯。他在煮菜的時候放了一點兒,菜味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于是黑塔便把“廿一日”加了個“酉”字,將這種酸汁命名為“醋”。據(jù)說,至今鎮(zhèn)江恒順醬醋廠制醋的時間還是二十一天。
【第28句】:【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見“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29句】:【刀擱在脖子上】釋義:比喻死亡臨頭,或用殺頭威脅。例句:鄉(xiāng)親們,我們是大清的官兵,腳踩著先帝打下的江山,吃著父老兄弟的餉糧,沒有皇帝的諭旨,就是刀擱在脖子上,我們也不能退半步!
【第30句】:剛逮住的鯉魚——活蹦亂跳
【第31句】:【 郎不郎,秀不秀】郎官(宮中武官)不像郎官,秀才不像秀 才,意即不文不武,不像樣子。成語:不三不四。明代《醒世 恒言》:“郎不郎時秀不秀,長衣一領(lǐng)遮前后。畏寒畏暑畏風(fēng) 波,養(yǎng)成嬌怯難生受?!?/p>
【第32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諺)兵:指軍隊。軍隊可以長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備戰(zhàn)。
【第33句】:菜園里的辣椒——越老越紅
【第34句】:【屬長生果的——表是一把柴,瓤是一包油】(歇)長生果:即落花生,外表是殼,可當(dāng)柴火燒,花生仁可以榨油。比喻人外表不起眼,實際上很優(yōu)秀。
【第35句】:老鼠鉆到煙囪里——兩眼一墨(抹)黑
【第36句】:【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諺)要少喝酒,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多曉事,開拓見聞的領(lǐng)域。指少喝酒就少出麻煩,多曉事就多增見識。
【第37句】:【更上一層樓】釋義:比喻再提高或再前進一步。這是王之渙《登鸛雀樓》詩句。例句:野心勃勃的張作霖再不甘心蟄伏洮南一隅,又要“更上一層樓”了。
【第38句】:【本命年】人都有屬相(也叫生肖),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習(xí)俗。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代表卜二地支來記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種屬相,每個屬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這一年的人,其屬相便是兔。“本命年”的意思就是人的屬相年。如果你屬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屬兔的本命年。其他屬相也是這么推算。
【第39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諺)比喻降伏一般敵人,也要使出對付強敵的手段,絲毫不能輕敵。
【第40句】:【桃李滿天下】桃李,指結(jié)出的果實。指培養(yǎng)了很多人才。 姚雪垠《李自成》:“他想,黃、葉二人都是有名的朝臣,而黃 更是當(dāng)代大儒,海內(nèi)人望,不惟桃李滿天下,而且不少故舊 門生身居顯要?!?/p>
【第41句】:【耗子鉆風(fēng)箱——兩頭受氣】見“老鼠鉆到風(fēng)箱里——兩頭受氣”。
【第42句】:【物離鄉(xiāng)貴,人離鄉(xiāng)賤】見“人離鄉(xiāng)賤”。
【第43句】:【 禿子當(dāng)和尚,將就材料】勉強可以,湊合能行。馬烽《三年 早知道》:“包管就包管,反正咱已經(jīng)不能跑跳了,禿子當(dāng)和 尚,正好將就材料?!?/p>
【第44句】:【寒貓不捕鼠】(諺)指受餓受凍的貓無力捕捉老鼠。比喻饑寒交迫下的病弱的人,難以承擔(dān)正常人的勞動任務(wù)。
【第45句】:【強中更有強中手】本領(lǐng)高強沒有止境。成語:高出一籌。 明代《初刻拍案驚奇》:“所以人之膂力強弱,智術(shù)長短,沒個 限數(shù)。正是: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夸大口。”
【第46句】:司馬遷的名著——史(死)記
【第47句】:【山怕無林海怕荒,人怕老來花怕霜】(諺)有山無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無魚,就是一片荒海;人老無為,生活無依無靠;花朵見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難排解的傷害。
【第48句】:【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僧】(諺)僧:和尚。指蔥耐凍,再冷的天氣也凍不死;和尚可以四處化齋,當(dāng)然不會餓死。
【第49句】:【旺火沒濕柴】見“火大無濕柴”。
【第50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釋義:這里待不下去,可以到別的地方去?!白浴庇肿鳌案?、“會”。 “人”叉作“爺”、“依”。儂:我;你。例句:希真對女兒道:“我兒,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何必執(zhí)著,去休,去休!”
【第51句】:大火警報———鳴驚人
【第52句】:【不知哪頭炕熱】(慣)指不知做什么事情得利大。
【第53句】:【吃大鍋飯】(慣)比喻實行平均主義的分配辦法,不管干得如何,報酬、待遇都一樣。
【第54句】:表哥在學(xué)校常挨打,到了家里卻厲害得不得了。姨媽總說他是“家里的老虎,外面的老鼠”。(河北·邯鄲)
【第55句】:【簸箕大的手,掩不住眾人的口】(諺)簸箕:用竹篾或竹條編成的器具。即使手掌大得像簸箕,也難以遮住大家的口不讓說話。指再大的權(quán)勢也無法不讓人品評議論。 也指有了丑事就不可能不讓人們傳播。
【第56句】:【三腳貓】“三腳貓”形容人從藝做工技藝不精?!叭_貓”這一俗稱流行于江浙滬一帶,其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武林高手經(jīng)常在上海十六鋪江邊賣藝,他十八般兵器無所不精,最后一招是舉起江邊的鐵錨當(dāng)做武器表演。藝人走后,許多人上前試舉鐵錨,但均敗下陣來。鐵錨有三只腳,于是人們便戲稱這些人為“三腳鐵錨”,后簡稱為“三腳錨”。“錨”“貓”諧音,日久,“三腳錨”居然訛傳為“三腳貓”了。二說,“三腳貓”最早出自明朝。明人郎英在《七修類稿》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頭,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三腳貓”捕鼠技能很不錯,卻走不成步,所以“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本瓦@樣“三腳貓”一詞成了做事技藝不精的意思了。
【第57句】:【吃水不忘打井人】見“喝水的別忘了掏井的”。
【第58句】:八個麻雀抬轎子——擔(dān)當(dāng)不起
【第59句】:【見著禿子不講瘡,見著瞎子不講光】(諺)見了禿子,不要提說“瘡”字;見了瞎子,不要提說“光”字。 指說話要看對象,不要犯了別人的‘禁忌或觸及別人的隱私。
【第60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各人有各人的愛好。類似的:牛肉 炒韭菜,各人心所愛/清油炒菜,各有所愛。沈從文《邊城》: “橫順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愛,只看各人心里愛什么就 吃什么,渡船不會不如碾坊!”
【第61句】:六月的梨疙瘩——有點酸
【第62句】:【一路榮華到白頭】(慣)指一生官運亨通,富貴顯達。多用作祝福之語。
【第63句】:樹林里放風(fēng)箏——亂纏;纏住了;勾勾搭搭
【第64句】:【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zhuǎn)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
【第65句】:【飲酒須飲大深甌,戴花須戴大開頭】(諺)甌(。u):盆盂一類的器皿。大開頭:盛開的花。喝酒就要盡情暢飲,戴花就要戴大紅花。比喻做事不干則已,干就要干出成績。
【第66句】:開甑的蒸氣——直往上沖
【第67句】:【呼之則來,揮之則散】(慣)一呼叫就來,一揮手就離開。形容隨意指使、差遣。 也作呼之即至,揮之即去。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第68句】:【哪陣風(fēng)兒吹來的】(慣)指人難得來訪。不常見面的親友來訪時常說的客套話。 也作哪陣香風(fēng)吹來。 哪一陣風(fēng)把你吹來了。 什么風(fēng)把你們刮來了。
【第69句】:【當(dāng)差不自在,自在不當(dāng)差】謂職務(wù)在身,由不得自己。袁 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們可別打槍。我這是給人家當(dāng) 差?。‘?dāng)差不自在,自在不當(dāng)差,我這也是沒辦法呀!”
【第70句】:大姑娘相親——羞羞答答
【第71句】:【聰明一世,懵懂一時】(慣)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指明白人一時糊涂做錯了事。也指人一向聰明,腦子卻一時轉(zhuǎn)不過彎來。 也作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精明一世,糊涂一時。
【第72句】:【 小戲當(dāng)大戲唱】小事當(dāng)大事做,小事也認(rèn)真做,不馬虎。 類似的:小戲法,大排場。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說他們小戲當(dāng)大 戲唱,不叫農(nóng)業(yè)社,也要和燈塔社比賽!”
【第73句】:【先生】“先生”一詞作為一種稱呼,在我國已經(jīng)使用了3000多年,其間有若干變化,但總趨勢是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先秦文獻中,“先生”之稱,最早見于《論語》?!跋壬钡暮x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義是“古者稱師日先生”(《初學(xué)記》卷十八引《釋名》)。自先秦以來,“先生”是一個使用范圍很大的稱謂。不僅一般人使用,皇帝對臣下也以“先生”稱之,如漢武帝稱東方朔。不僅尊稱別人,文士們還用作自稱。“先生”成為文人別號中常見之稱,如“五柳先生”。唐宋以后,“先生”之稱愈用愈廣。清人王應(yīng)奎在《柳南隨筆》卷一有如下感嘆:“古者師日‘先生’……未嘗混施也。今則不然,同輩而先生之矣,后進而先生之矣,醫(yī)卜而先生之矣,商賈而先生之矣,甚則輿臺皂隸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稱之‘書寓長三’是也,亦稱先生而不稱小姐?!睂嵤侵肛?zé)“先生”之稱越用越濫??傊?,十多種稱呼謂“先生”:古代老師稱先生,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稱先生,醫(yī)生稱先生,管賬的稱賬房先生,文人學(xué)士自稱先生,老成之人稱先生,算命、看風(fēng)水的人稱先生,商賈稱先生,工匠稱先生,現(xiàn)在連婦女稱自己的丈夫也稱先生了?,F(xiàn)在,“先生”稱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經(jīng)常使用先生稱謂的是禮儀之詞“女士們,先生們”。還有對知名人士特別是無黨派民主人士稱先生。而老師和醫(yī)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詞了。
【第74句】:眼鏡蛇打噴嚏——滿嘴放毒
【第75句】:【讀書人識不盡字,種田人識不盡草】(諺)讀書人無法把字認(rèn)全,種田人不能把草認(rèn)全。指知識無窮無盡,是學(xué)不完的。
【第76句】:【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這句俗語用來比喻人事的盛衰興替變化無常,有時候會向反面轉(zhuǎn)化,難以預(yù)料。 “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民間諺語。在古代,由于黃河河床較高,泥沙淤積嚴(yán)重,河道不固定,經(jīng)常泛濫成災(zāi),所以黃河經(jīng)常改道,改道后,某個地方原來在河的東面,很可能就變到河西去了,所以叫“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标P(guān)于這個說法還有個小故事。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之孫由于揮霍無度,到中年時便將家產(chǎn)敗盡,以沿街乞討為生。某日,他來到河西莊,想起了自己的奶媽,便一邊打聽一邊找。當(dāng)問到一個農(nóng)夫時,恰巧這農(nóng)夫正是奶媽的兒子,郭孫到他家里一看,糧囤座座,牛馬成群,很是驚訝,就問他:“你家里已經(jīng)很有錢了,為什么你自己還要勞作呢?”奶媽的兒子就說:“家母在世時,領(lǐng)我們創(chuàng)業(yè),才有了現(xiàn)在的家業(yè)。我們也得勤儉持家,否則金山也會吃空的?!惫鶎O聽后很慚愧。農(nóng)夫不忘舊情,給郭孫在家里找了活計,無奈他什么也不會做,處境非常尷尬。農(nóng)夫見狀不禁嘆息到:“真是三十年河?xùn)|享不盡榮華富貴,三十年河西寄人籬下。”
【第77句】:小明放學(xué)回家,爺爺讓他去買包茶葉,他磨磨蹭蹭地不愿去。吃完飯,爺爺又催他去買,小明還是懶得動。奶奶在一旁說:“這真是饑了蹭,飽了愣,不饑不飽不想動。”(河南·三門峽)
【第78句】:【燒香望和尚——一事兩勾當(dāng)】(歇)舊時作風(fēng)不好的女子去寺廟,既燒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轉(zhuǎn)指一舉兩得。
【第79句】:【好狗不擋道】釋義:罵人不要擋住道路。妨礙通行。“不擋道”又作“不擋路”。例句:那個不知好歹的年輕纖夫,是個生楞兒,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說:“好狗不擋道!”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
【第80句】:【醬鍋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渾濁的球形東西,轉(zhuǎn)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責(zé)罵意。
【第81句】:【攪成一鍋粥】(慣)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亂,鬧得無法收拾。2指許多事情攪在一起,理不出頭緒。
【第82句】:【到哪個山頭唱哪個歌】釋義:比喻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方法辦事。例句:有些甚至采用“不跟你?!钡霓k法與自己原來的未婚夫一刀兩斷,如果這個未婚夫依然是個農(nóng)民的話。這種“到哪個山頭唱哪個歌”的風(fēng)習(xí),真是“實際”得不能再實際了。
【第83句】:我村一家的東西被偷了,爺爺說:“這真是馬有轉(zhuǎn)韁之病,人有旦夕禍福!”(河南·滑縣)
【第84句】:【講風(fēng)涼話】見“說風(fēng)涼話”。
【第85句】:【青山不老,綠水長存】(諺)指青山綠水永葆常態(tài)。常借指友誼定長存,后會必有期。 也作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青山不倒,綠水長流。
【第86句】:星期天,我村來了個算卦的,我跟著看熱鬧。凡是三十歲以上的人讓他看,他都這樣說:“推著小車上高山,嘰里咕嚕向下翻,你過去酸、辣、苦、甜都過過,今后財廣福又多?!保ê幽稀ほ沉辏?/p>
【第87句】:貓兒抓老鼠——本能;祖?zhèn)髅胤?/p>
【第88句】:【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話可以說得很圓滿,很圓滑。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你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 能把狗屎吹出花兒來?!?/p>
【第89句】:【若無三冬霜雪侵,難有梅花放清香】見“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第90句】:木棉開花——越老越紅
【第91句】:【 有天理有國法還有人情】講道理,執(zhí)法,也要照顧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慮人際關(guān)系。李準(zhǔn)《李雙雙》:“這算貪污工 分?有天理有國法還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樣子?!?/p>
【第92句】:足底生疔瘡——站不住腳
【第93句】:【有上稍,沒下稍】(慣)指有好的開頭,沒有好的結(jié)果。
【第94句】:雞毛遭風(fēng)吹——身不由己
【第95句】:【不上高山,不顯平原】有比較,才能看出差別和高下。張 恨水《啼笑因緣》:“真是不登高山,不見平地。像她這樣用 錢,簡直是把大洋錢看作大銅子?!?/p>
【第96句】:【 兩股道上跑的車】謂各走各的路,弄不到一起去。海外 老六《丫頭你嫩嫩地嫁了吧》:“婚后的朝夕相處中,我才發(fā) 現(xiàn)我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脾氣、性格、價值觀都不同?!?/p>
【第97句】:【二而一,一而二】(慣)指看似是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回事。
【第98句】:【親望親好,鄰?fù)徍谩浚ㄖV)指親戚鄰里之間,彼此都有一種良好的愿望,希望對方幸福美滿。
【第99句】:【拿皇杠壓人】釋義:比喻用皇家或官府的權(quán)勢壓服別人。例句:什么尊重不尊重國府,你別拿皇杠壓人,這是咱地方上的事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