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比丘們,去吧!為了蕓蕓眾生的幸福和善益,為了人天的幸福和善益,出于對世界眾生的悲憫之故,去弘法吧!南傳《律部·大品》
【第2句】:為大乘人,不應一向說厭離法,不應一向說于速證涅槃之法,應當為說慈喜相應甚深微妙無染之法、遠離憂悔無系著法、無障無礙性空之法。菩薩聞已,于生死中而無厭倦,決定圓滿無上菩提?!洞髮毞e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第3句】:很多人嘴上喊歸命,心中卻不敢,不愿把自己交到彌陀手中,他們怕這樣不安全,覺得前途命運還是捏在自己手中更安全可靠。他們在向彌陀做著交易,只拿出一部分他們自以為好的,能賣出價錢的“善行”,向彌陀兜售說:“這樣可以了吧,請按我修行的賞價,把往生給我吧!”
【第4句】: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而并非完全由客觀環境造就。以平常心觀世間無常,就能夠在塵世間獲得幸福。
【第5句】: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五處,陰行而默到,所往如響應。欲、色、無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種隨本像,自然報如影?!斗ň浣洝肪硐?,生死品
【第6句】: 一位君子說:我就是個好色之徒。此話既出,舉座嘩然。君 子笑言:看你們這些偽人,吾等俗人誰不好色?金錢官位,華裳浮 名,香車美女,名山大川乃至佳肴美味,無不是色。
【第7句】:【天天禪語】當面臨死亡的時候,靈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歸宿,取決于具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而不是肓修瞎練;靈魂是否能選擇光明的前途,取決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第8句】: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蒲益大師)
【第9句】:小參僧問:“卷簾目對千峰秀,掩室時聞百鳥聲。正恁么時,還有佛法也無?”師云:“透過聲色了無依,一切法中常自在?!薄逗曛嵌U師廣錄》
【第10句】:如果你想讓父母歡喜,就應該使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是孝順父母的最佳方式;如果你希望高僧大德長久住世,就應該與師兄團結,師兄團結是供養上師們的最好禮物;如果你想得到諸佛菩薩的庇護,就應該以真誠待人、關愛生命,真誠待人和關愛生命是令諸佛菩薩歡喜的最殊勝途徑。愿佛菩薩保佑如母一切有情眾生!
【第11句】: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12句】: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從者,縱 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第13句】: 選擇做什么,怎么做,都要有自己的主見。因為你一旦選擇, 就必須承擔后果,沒有人能夠替你承擔。因是你種,果也是你收。
【第14句】:沒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而對人“恭敬”的人,就是在“莊嚴”自己?!◣?/p>
【第15句】:若轉得自己,則一切粗重境來,皆作得主宰?!糇鞯弥髟?,即是不變易,若作主宰不得,即是變易也。(唐)曹山本寂禪師
【第16句】: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好好用心、反觀自性,就能自我凈化心地,則無處不 是清凈的道場!何須等待時間與空間的配合?修行,無非是要時時調伏自己 的心。內心如果清凈,大地上一切的境界無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間,萬物的 聲音無不顯示生命的朝氣與大地的生機!
【第17句】:如以空拳誘小兒,示言有物令歡喜,開手拳空無所見,小兒于此復號啼。如是諸佛難思議,善巧調伏眾生類,了知法性無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間。《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第18句】:不要總是想從別人身上得到什么,應當想我能夠給予別人什么,我能付 出什么樣的服務與價值來讓對方先獲得利益。當你能連續這么做,并且幫助 別人獲得大量價值的時候,也就是你該成功的時候了。記住,勝利的人都是 自動付出的人,引導者都是先服務別人的人。
【第19句】: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雜阿含經》卷九,第239經
【第20句】:是的,人生如積水,日積月累,不斷地有東西沉淀下來,無論這些東西曾經如何影響著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我們都需要及時清理這些沉淀,有用的留下來,沒用的干脆就扔掉。這就好比一個杯子,如果水裝得太滿,就很難注入新的水,心靈的空間也是有限的,只有把過去放空,才能裝得下來來。
【第21句】:一個人,并不是孤獨,如果你喜歡,它就是喜悅,是意境,是海棠花里找住昔,那住昔,處處,是醉人的舊光陰。如果一個人理解你的孤獨,那是銀碗里盛雪,是清水里盛開荷花。光陽能改的是容顏,改不了的是孤意與深情。雪小禪《繁花不驚,銀碗盛雪》
【第22句】:然不達無修無證之體,不名真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亦不名真信。(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五
【第23句】:一切廣大諸剎土,如影如幻亦如焰,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滅壞生成互循環,于虛空中無暫已。莫不皆由清凈愿,廣大業力之所持?!度A嚴經》卷六,世界成就品
【第24句】:一時的成敗得失對于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第25句】: 大德高僧開示:“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感謝 上蒼我所擁有的健康、朋友、幸福;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疾病、災難、困 惑。如果你的一天乃至你的一生,都在這感恩的心情中度過,那你還有什 么不幸福的呢?
【第26句】:生活的禪法,來自于對生命的感知與尊重,它是一種對生命關切與理解的一開始,也是在煩惱中突破與覺醒的一盞燈火,悲歡交錯,苦樂疊加,活成了一場生命樸素、自然、活潑的向前。是一條長路,也是一場期待,改造生命的質量,就此一開始。
【第27句】:愛沒有為什么,因為愛,所以愛。愛了就是愛了,不愛了就是不愛了。活在當下,愛在當下,云水禪心,自在灑脫。你如雨中的海棠,風雨凄迷,依然艷麗。不管歲月怎樣變遷,你永遠是我心中最美,今生為你用心惜,用心藏。用生命呵護你的每一分,每一秒。
【第28句】:我們應該以真誠和包容心,來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來處理事情;以慷慨和無私心,來善用財物。如果我們生活的點滴中能做到如此,無論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
【第29句】: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昨時長蘆江上,而今普照光中。衲僧家,不可以靜躁則,不可以去來求。步步不將來,心心無處所。直得正不立玄,偏不涉事,處處無滲漏,密密?,F前始得。一《宏智禪師廣錄》
【第30句】:在人生歷程中,經驗、學識、專業是我們得以謀生的手段與工具,是我 們走向成功的墊腳石。但正是因為它們的這種特性,有時它們也會讓人自我 設限,扼殺了人的思考潛能。
【第31句】:在追求事業的時候,要留一點空間,留一些余地,關注自己的身身心健康。心生則種種病生。我們的心,有時候心浮氣躁,有時候妄想紛飛,有時耐候憤怒不止。身體病了,可以用醫療治療;心生病了,如何醫治?“心藥方”精要在于養德。
【第32句】:給自己的心靈定期做一次衛生吧,這樣才能擁有一份平常心。在沒有功 名利祿的拖累下,即使是百年之后驀然回首,也不會有遺憾頓生,生活才會 快樂和安然,才能把你的內心變成一片真正神圣的凈土。
【第33句】:佛陀曾經說:“諸佛無法用水洗掉眾生的罪業,無法用手取掉眾生的痛苦,也無法把自己的覺悟移植給別人,只是指明正確的真理,才能令人獲得解脫。”如果我們想要清凈罪業、遠離痛苦、證得覺悟以及獲得解脫的話,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教的真理。
【第34句】:懶于一事,懶于萬事。好易之人,自知非道器矣。(日本)道元《永平初祖學道用心集》
【第35句】:(一)自利利他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憫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于彼人中極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中阿含經》卷一,《善法經》
【第36句】:能知能解的是何物?所知所解的又是何物?能所為何雙亡?若能于雙亡 處立定腳跟,參禪事畢。
【第37句】:問:“佛性與煩惱既俱,何故獨斷煩惱非本?”答:“譬如金之與礦,俱時而生。得遇金師爐冶烹煉,金之與礦,當自各別,金即百煉百精,礦若再煉,變成灰土?!薄逗蓾缮駮U師文案》
【第38句】:說話,誰都會,但是做到,就未必人人都能了。但是做事情,重要的偏 偏是做,而不是說。人們做不到很多事情,原因就是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說 上,去空談,去空想,卻不舍得動一下手。世間的事情都是一樣,做永遠比 說強。
【第39句】:不要用至親至愛來要求親人,親人之間也會萌生世俗塵埃;不要用至純至沽來要求朋友,朋友之間也會有功利色彩;不要用真情真愛來要求伴侶,伴侶之間也會有磕磕碰碰;不要用最甜最美來要求生活,酸甜苦辣才能組合人生百味。正是這些形形色色的雜質,才構成五彩繽紛的世界,組成多姿多彩的生活。
【第40句】:于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圣號,或聲或默,無雜無聞,必使念起于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斷,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之凈業,即凈而禪,孰妙乎是!《印光法師文鈔·與海鹽徐夫人書》
【第41句】:鶴夢巢寒,耿耿蒼林之月;龍吟夜永,依依枯木之云。諸禪德,正恁么時,無生滅,絕來去。一《宏智禪師廣錄》
【第42句】:愛要有所克制,毀滅他人、毀滅自己、毀滅生命的愛,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愛,而是充滿痛苦的愛。在自己感覺幸福的時刻,就要認真享受它,這樣才能在情愛適度的狀態下平靜生活,不起煩惱。
【第43句】:人應該為了什么而行善,做善事并不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富足。
【第44句】:(一)守護自心樂道不放逸,常能自護心,是為拔身苦,如象出于埳。《法句經》卷下,象喻品
【第45句】:【天天禪語】學佛是否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識,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閉關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導我們的人格標準你能做到多少。
【第46句】:日用塵勞中,種種不如意事,是眾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藥。茍能于佛于眾生,直下不生分別,則病瘥藥除,始契得?!洞蠡燮沼X禪師文案》
【第47句】:禪如畫,可以美化環境;禪如鹽,可以促進食欲;禪如花,讓人欣賞;禪如胭脂,讓人亮麗。禪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禪是人間佛教的根本。
【第48句】:人不論出身于什么家庭,不論讀過多少書,不論天賦條件如何,只要肯上進,愿意依循正道塑造自己,都可以超越凡庸,成為賢圣一流的人物。無論在宗教界還是在塵俗界,都有不少起初看上去相當普通的人,通過努力,最后修成了正果。禪宗六祖慧能學道的經歷,就是很好的一例。
【第49句】:“舍”就是要舍去我們凡夫的心態,要在平等地看待眾生的前提下,發慈心、發悲心、發喜心。
【第50句】:修禪的關鍵在于行禪,在于如何去做。聽得太多,說得太多,卻不去做,這也是假法。雖然聽得不多,說得不多,但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偈文,這就是真法。
【第51句】:真正的慈悲不只是愛你所愛的人,還要去寬恕、愛護你的仇敵;真正的智慧不僅是頭腦的聰明,而是用寬厚的胸懷來面對一切禍福,是一種愛人如己的智慧。真正做到了以慈悲心愛眾生、以智慧心對自己、以慈悲去包容、以理智去面對、以貴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不會再有敵人,也不會再有煩惱。
【第52句】:仁慈、善良的人,以樂人之樂為樂、利人之利為利,此即真正的智慧;如果以利己之利為利,則只是聰明而非智慧。
【第53句】: 將放不下的徹底放下,因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想背的東 西,重得你背不動。背不動就不要強背,強背的結果,既壓垮了自 己,也摔碎了對方。
【第54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欲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煩惱使人痛苦,覺醒令人快樂;執著使人束縛,放下令人解脫;無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證悟。
【第55句】:只看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會陷入庸人自擾的無邊煩惱;唯有立足長遠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頸,活出智慧的人生。
【第56句】:該直行時直行,該轉彎時轉彎應該直行的時候不直行,是錯失良機;遇到轉彎的時候不轉彎,是不懂得回頭是岸。
【第57句】:對于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但是對于某個人,你卻是他的整個世界。你要相信,每個人一出生就有另外的一半在等待著你的團圓,所以你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誰會愛上你的笑容。這不是奇跡,只要你相信就一定會有。相信我!每個人都是這樣,如果還沒有出現,那是因為你的心門還沒有打開!
【第58句】:悟是一種通達的茫然,也是一種茫然的通達。當你悟的那一刻,豁然通達了,回首看看以往執著虛妄的世界,會覺得茫然,這就是通達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無際中,突然電光一閃,照破無明迷霧,頓見光明燦爛的世界,這也就是茫然的通達了。
【第59句】:思念禮供如來力,普覆我等有情眾;諸法增益人天需,無子痛苦常遠離;不舍菩提長善法,二障消除人天樂;遠離暗冥魔害敵,供養怙主無惱害;速得禪定陀羅尼,習得勝慧消惡習。愿我臨欲命終時,生彼凈土蓮花中;福智功德悉圓滿,妙如光音王如來,得蒙授記愿歡喜。
【第60句】:戒律中罪雖復微細,懺悔則清凈。犯十善戒雖復懺悔,三惡道罪不除。(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四十六
【第61句】: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S檗斷際禪師
【第62句】:假說世法,非第一義故,雖得世法而不執著;假說佛法,非第一義故,雖得佛法而不執著;假說菩提,非第一義故,雖得菩提而不執著得菩提者。善男子,假名言說,名字論量,名為世諦,于世法中無第一義;雖然,若離世法,第一義諦不可得說。《大乘寶云經》卷六
【第63句】:如果于事無補,如果不能夠改變男人,那么,女人應該算好這筆賬,別讓自己無意的口頭禪變成有意的傷心話。
【第64句】:貧困大多數由“病”而起,如能及時為其預防、治療疾病,使其再站起來為家庭擔當責任,就能恢復一個家的元氣。
【第65句】:我寧愿過著艱苦樸素的日子,也不愿意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第66句】:話語要謹慎委婉。面對知音,不必說得太明顯就懂;不是知音,說得再露骨也沒用。
【第67句】:所言降魔者,謂即諸魔心,是心即如來。若能調伏心,無復諸魔嬈,是即降魔軍?!斗鹫f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卷七
【第68句】:人世間的以惡治惡,無法起到根除邪惡的效果;當一個人能用他的慈悲心去感化敵人的時候,那種能量是比刀劍更強有力的武器。
【第69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何必錙銖計較?其實,心安即是福,當下能做即是福,眼前歡喜即是福。
【第70句】:禪定禪定,要靜要清凈,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沒,什么妄想也沒,一心定在那里,動也不動,天倒下來了也不怕,貓捉老鼠就是這個精神,聚起精神看著老鼠。
【第71句】: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因為事情失敗,不完滿,這才使我常常發大慚愧!能夠曉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過遷善?。駠┖胍弧赌祥}十年之夢影》
【第72句】:【天天禪語】勇氣:無論前方是懸崖還是坎坷,水都毫無猶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與大海。人也應該具備勇氣,在人生的路途上無論遇到挫折還是逆緣,都應該毅然決然地面對、挑戰、接受以及轉化,最終就像流水融人大海一般,一切的逆緣與障礙轉化為順緣,并戰勝一切。
【第73句】:你,我、他就像三個水分子,是全同,是不二的。若說有差別、若說是異化,那只不過是假象罷了?!葡壬?/p>
【第74句】:【做人】要受教,受氣,受苦;【修身】要改言,改性,改心;【做事】要敢做,敢說,敢當;【學習】要思想,思考,思慮;【為官】要知清,知勤,知慎;,【學儒】要立智,立仁,立勇;【參禪】要滅貪,滅嗔,滅癡;【明道】要養精,養氣,養神;【處事】要與氣,與睦,與諧。
【第75句】:月未沒,日又出,日月往來無間隔。奉觀禪流莫追尋,追尋特地生疑惑?!妒T山慈照禪師鳳巖集》
【第76句】:人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為自己這也想要,那也想要,而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是有限的,有時僅是一杯水。其實,人生僅需一杯水就是夠了,一杯水可以解在佛的眼里,知足是常態。與周圍發生的一切共處,向它們微笑,就能找到內心的富足??剩梢郧逍模梢杂吵鑫覀兛鞓返男δ?。
【第77句】: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我執”,那么他的心境就會柔和清凈,萬事萬物在他的眼里也會是美好的、令人愉悅的,這樣的人才能懷抱幸福,笑對人生。
【第78句】:心足雖貧不是貧,心貪雖富亦是貧。平常人懷平常心,平常路邁平常步,知足人長說知足話,知足心常交知足客。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管高低貴賤,都有取之不盡的財富。那就是愛心,當你付出你的愛心時,你會感覺到這個世界因你而變得更加美麗。
【第79句】:口頭說法喋喋不休,身心卻毫無行持和體驗,這種說教,就像是鸚鵡學舌一樣,實在毫無意義。(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80句】:善用其心用心養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燒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貴人;用心愛人,人人皆是親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學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參禪,禪禪皆可見性。降伏自心,心魔皆可凈除;善用其心,無心卻也有心。
【第81句】:客觀事物的存在不會盡善盡美,盡如我意。關鍵是自己的心中要有與人結緣的愿望和熱情。你的心是怎樣的,你就看到了怎樣的人生。你想尋找敵人,你就會找到敵人;你想尋找朋友,你就會找到朋友。不、善于與人相處的人,到了哪里,都會認為別人難以相處。善于與人相處的人,見到任何人,都會融洽相處。
【第82句】:人人皆有善根種子,若遇大善知識開導,如時雨降,則勃然生芽,抽條長干,開花結實,鮮不成就。所謂“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未有無因而招果者?!逗┥嚼先藟粲稳?/p>
【第83句】:鳥必學飛也,而后毛羽成;舟必學操也,而后江河濟;松柏必歷歲寒也,而后貞干堅。行人必以佛祖自期也,而后成佛祖。(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五之一
【第84句】:人生的苦必須通過自己覺悟才能解決。主體覺醒了、覺悟了,不但能夠解決自身的痛苦,還能幫助他人解除痛苦。那就是發菩薩心,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第85句】: 酒與酒文化本為一體,因為喝的人不對而逐漸疏離,結果, 只剩下酒而不再有酒文化。酒可解憂,其實解憂的不是酒,是喝酒的 氣氛和喝酒人的心境。許多人理解錯了,以為解憂之酒等同以酒澆 愁,因此喝得越多,愁也更多。這實際上是不懂酒文化,酒本身沒有 文化,是喝酒的人賦予了它文化的內涵。
【第86句】: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讓自己的心先過去。畢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讓你的心先過去。
【第87句】:若有人問:佛教的真理如此的殊勝、有價值,且珍貴,那為何多數人卻追逐感官享受和眼前利益,而不追求真理呢?由于我們欲望之故,抵擋不住世間的誘惑;由于無明之故,體認不到佛法的真理。所以只追逐世間的快樂,而不追求真理。我們的思想迷惑顛倒,行為舍本逐末??!這與買櫝還珠的故事沒有什么兩樣。
【第88句】:乞討也要動腦和找竅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什么是不需要動腦、不遵循一定的規則就能夠很好完成的。
【第89句】:慚字從心,從斬——自己做了錯事不敢面對眾人,心中像刀斬一樣難受?!袄ⅰ弊謴男?從鬼——自己做了錯事,心里有鬼,不敢面對上蒼。沒有羞恥之心,人便與禽獸無異?!葡壬?/p>
【第90句】:若煩惱中見菩提者,是名如見,若離煩惱見菩提者,即是倒見?!洞蠹洝肪硎?/p>
【第91句】: 生活中難免遺憾,也難免作惡。我們這一生罪惡很多,贖罪很難, 還常常罪上加罪。生命中有許多不能承受之輕,生命中也有許多不 能承受之重。
【第92句】:要做個受人歡迎和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合宜得體,都是從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
【第93句】:因為誘惑而迷失了自己的人,說到底是因為意志不夠堅定,或者只貪戀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長遠的目標。
【第94句】:在許多人的心中,佛是至高無上、無所不能的,他擁有常人望塵莫及的智慧,總能輕而易舉地看透一切,他不食人間煙火、不為塵世所擾。對于凡人,所能做的就只有叩首膜拜。然而事實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第95句】: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地春。水往低處流,云往天上飄,一切都自然與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禪悟的心得。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第96句】:【佛語禪心】在我們所有的社會關系中,與你關系最密切、給你的愛最多、和你接觸頻率最高的是你的父母??梢哉f,對父母的孝,是最能歷練和考驗人的善根牢不牢、善念真不真、善行久不久的。對父母的孝是每時每刻都需要的,而幫助社會和其他人卻不是這樣。
【第97句】:所謂菩薩于能順憂喜分法,心無執著。于諸世法心不攝受。不高不下,安住不動。無欣無厭,無愛無恚,唯能隨順修習圣道。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則名為舍覺分法?!洞髮毞e經》卷五十三,菩薩藏會
【第98句】: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標準,是財富,是權勢,還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飯的寧靜日子?在佛家看來,安于貧困生活,以學習和掌握圣人之道為樂,不被現實與名利所擾,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便能有所成就。
【第99句】:對于悟求真理的人,真理并不遙遠,只要用心留意,就可以從世間萬物,哪怕是一草一木中悟出。對于出家修行的人,只要留心觀察,處處都有禪機。寶積正是從屠夫賣肉、歌郎唱喪這幾件俗事中,悟得了禪理。這也證實了這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上一篇:人生哲理文案,句句入心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