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是一,二是二】(慣)形容說話做事老老實實,是一不二。 也作一則一,二則二。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第2句】:【再肥的肉也有骨頭】(諺)比喻再美滿的人與事,也有缺點或不足。
【第3句】:吊好了膘的公駝——銳不可當(dāng)
【第4句】:【偷香竊玉】“偷香竊玉”常用來比喻男子暗中引誘、玩弄女子的行為,屬貶義。其實,它的原意不是貶義,是好事多磨,有情人終成眷屬。典出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溺惑》。據(jù)載,晉人韓壽,是三國時魏司徒韓暨的曾孫,英俊瀟灑,才華出眾,在當(dāng)時權(quán)臣賈充門下任司空掾(相當(dāng)于今天的秘書長吧)。賈充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賈南風(fēng),嫁給了史上著名的白癡太子司馬衷,小女兒賈午,尚未出閣。賈午在府中偶見韓壽,就被韓壽的美貌迷住,經(jīng)常到韓壽辦公的地方偷窺。但是,一連好多天,韓壽也沒來,賈午相思成疾,臥床不起,不吃不喝。婢女大多知道小姐是暗戀成疾。一婢女自告奮勇愿往韓壽住處,將賈小姐的意思代為轉(zhuǎn)達(dá)。韓壽聞言心花怒放,當(dāng)即與婢女定下三更時分前往賈午小姐的閨房,與美人幽會。兩人一番恩愛纏綿之后,韓壽驚奇賈午身上有一種幽香,這種幽香非常特別,從未從別的女人身上聞到過。賈午告訴他,這是外國人進(jìn)貢給皇帝的異香,皇帝特賜給她老爸,她從老爸那里要來的,一經(jīng)沾到身上,幾個月都不消失。自打那以后,韓壽欲罷不能,隔三差五跳墻人室與賈午小姐約會。時間長了,搞得韓壽身上也有了異香。同事們不解,大男人擦什么香水。賈午的父親也嗅出來了,好熟悉的味道啊。他終于想起來了,那是皇上特意賞給自己的香水,別人有錢也買不到啊。在家中我也只給了寶貝女兒,難道她和他….賈充和夫人把幾個婢女叫過來,一番軟硬兼施,婢女全招了:“小姐和那韓公子早就在一起了?!?賈午知道是香水惹了禍,怕老爸加害于情郎,哭著鬧著說除了韓壽寧死不嫁。生米既已做成熟飯,賈充把韓壽叫來,韓壽是又恐又羞,急忙認(rèn)錯。賈充說:“你要真喜歡我的午兒,就娶她吧?!表n壽巴不得有這種好事,連忙叫道:“岳父大人在上,請小婿一拜!” 后人津津樂道韓壽偷香的風(fēng)流韻事,便有了“偷香竊玉”之說。只可惜“偷香竊玉”之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卻變了味兒,轉(zhuǎn)意成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拈花惹草。
【第5句】:【買金偏撞不著賣金的】(慣)比喻偏偏遇不上稱心如意的配偶。 也作“買金的遇不上賣金的”。
【第6句】:【當(dāng)家三年狗也嫌】原指當(dāng)家三年會變得吝嗇。謂主持事 情時間長了,難免別人有意見。明代《金瓶梅》:“饒費了心, 哪個道個是也怎的!常言道,當(dāng)家三年狗也嫌。”
【第7句】:【買馬錢少,買鞍錢多】做事輕重倒置。電視?。骸肮褡硬虐?塊錢,給他多少車錢?不成我買馬錢少,買鞍錢多?”
【第8句】:【千金易求,信譽難得】(諺)信譽:由誠實守信獲得的美好聲譽。 千兩黃金容易求得,信譽卻很難獲取。專指商場中營利居其次,樹立信譽是第一位的。 也作“信譽值干金”。
【第9句】:【 墨是可以磨濃的】指經(jīng)過磨練,可以成功?!侗本┤請蟆?(1982,10,20):“兩位新秀擔(dān)任了主力,這再好不過地說明: 墨是可以磨濃的。”
【第10句】:【籠中之鳥,網(wǎng)中之魚】釋義: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進(jìn)入網(wǎng)內(nèi)的魚,比喻很難逃走。例句:求你老人家,念著與我們員外八拜之情,如今既住在這里,就如籠中之鳥,網(wǎng)內(nèi)之魚,若要報仇,不費吹灰之力,要錯過這個機會,可就無處去找了。
【第11句】:【順著毛兒摸撫】愛動物(貓狗等),得順著毛。借指遷就 迎合,或利用特點。類似的:跨順毛驢。成語:因勢利導(dǎo)。 西戎《蓋馬棚》:“倔毛驢,順著毛搓,叫干什么都行,要是沖 著他,天王老子也不依!”
【第12句】:【一個朋友一條路,一個冤家一堵山】(諺)多交一個朋友,就等于給自己多修了一條方便的路;多結(jié)一個仇人,就等于給自己多設(shè)了一重阻礙前行的山。指朋友要多交,怨仇要少結(jié)。
【第13句】:【門不當(dāng),戶不對,日久天長必成災(zāi)】(諺)結(jié)親的雙方,如果社會地位、經(jīng)濟狀況、文化層次等不相當(dāng),勉強結(jié)合,久后必生變故。指男女婚配要注意門當(dāng)戶對。
【第14句】:【看見葫蘆想起了瓢】(慣)比喻看見某個人或事物就聯(lián)想到與此有關(guān)的人或事物。
【第15句】:【床罩】“床罩”是最普通的床上用品,美觀大方,可它的得來并不美。床罩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jì)的法國。據(jù)記載,這個偉大的發(fā)明者是一個普通的法國高盧婦女迪迪。迪迪與馬夫路易戀愛了三個月后,正式舉行婚禮。不幸的是,婚禮后的早晨,年輕的妻子發(fā)現(xiàn)丈夫有遺尿的毛病,他將婚床上的被褥尿濕了。這時,祝賀婚禮的客人們已在門外,他們大聲笑鬧,捶打木門,迪迪已沒有更換床褥的時間。迪迪望著神情沮喪的路易,忽然靈機一動,從衣櫥里取出一張床單,迅速鋪在潮濕的被褥上,然后開門迎客。客人們向新郎新娘祝福,并參觀他們的新居。突然,一位客人手指床單,驚奇地叫道:“多奇怪的布置,這是潔白的‘床罩’!它一定是巴黎上流設(shè)計者的最新玩意兒吧?” 新娘微微一笑,不發(fā)表意見。客人們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哦!這多么時髦,多么漂亮!” 很快,這種鋪床方法在法國各地流傳起來。三年后,法國宮廷正式采用了這種方法,并按那個客人所說的那樣,將鋪在被褥上的床單命名為“床罩”,并且把它載人了《宮廷起居事典》。
【第16句】:【 四兩勝千斤/一兩撥千斤】用力輕巧,解決大問題,事半功 倍。如同物理學(xué)上的杠桿作用。王朔《千萬別把我當(dāng)人》: “其實沒什么難的,不就是四兩撥千斤么,要領(lǐng)我都掌握 了。”
【第17句】:【忘了自己吃幾碗飯】忘了自己有多大能耐。忘了,也說: 不知道。成語:得意忘形。浩然《艷陽天》:“怎么官僚,這還 不明擺著嗎,別人不知道他,我還不知道他吃幾碗干飯哪! 不行,光靠他一個人不行?!?/p>
【第18句】:猴子吃辣椒——抓耳搔腮
【第19句】:【雞瘦不倒冠】(諺)冠:雞冠,雄雞頭頂上的紅冠子。指雄雞再瘦,頭頂上的雞冠子并不垂墜。比喻英雄人物或有作為的男子漢雖失勢落魄,但原有的氣勢不倒。
【第20句】:我既想學(xué)唱歌,又想學(xué)彈琴,還想學(xué)畫畫、踢足球、打乒乓球。結(jié)果,什么也沒學(xué)好。爸爸說:“全面發(fā)展是好,但要想取得成就,就得瞄準(zhǔn)一個目標(biāo),專心致志。莫學(xué)籮筐千只眼,要學(xué)紅燭一條心。”(湖南·益陽)
【第21句】:【狗咬石匠——找的挨榔頭】(歇)榔頭:石匠干活用的錘子。比喻自找挨打,或自討苦吃。
【第22句】:【沒病死不了人】沒有什么大事,不會有嚴(yán)重后果。馬烽 《劉胡蘭傳》:“身正不怕影兒歪。反正肚里沒病死不了人。” 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謂壞人能夠得逞,是因為有內(nèi)線。 清代《紅樓夢》:“如今內(nèi)外上下,背著嚼我的不少了。就短 你來說我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第23句】:【雞毛飛不上天】借指人沒有能耐,成不了大事。亦可反 用。劉紹棠《二度梅》:“魚兒上不了樹,雞毛飛不上天,我天 生的不是官材?!?/p>
【第24句】:【破巢之下,焉有完卵】見“覆巢之下無完卵”。
【第25句】:提傀儡兒上戲場——少一口氣
【第26句】:【癡心女子負(fù)心漢】(諺)癡心:愛戀忠誠不變。負(fù)心漢:見新忘舊的男子。指在男女婚戀問題上,往往女子堅貞不移,男子違盟背約。 也作癡心女子,反面男兒。 癡心女子薄情郎。 癡心女兒負(fù)義郎。
【第27句】:到了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
【第28句】:【死要面子活受罪】為了滿足虛榮心,硬裝門面,弄得狼狽 不堪。陸文夫《圍墻》:“唉,我這個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家都怕我辦事不穩(wěn),可我又偏偏喜歡性急?!?/p>
【第29句】:【蒼蠅包網(wǎng)兒——好大面皮】(歇)網(wǎng)兒:網(wǎng)巾,用來攏住頭發(fā)的頭巾。面皮:本指臉面,轉(zhuǎn)指體面、情面。譏諷人自以為面子很大。
【第30句】:【來了龍叫它先抓我】謂出事由我負(fù)責(zé)?!缎≌f月報》 (1980,2):“要沒有啥大變動,天明就開火。天塌下來我頂 著。來了龍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
【第31句】:小明的奶奶老了,又有病,干不了什么事。有一次她跟旁人嘮叨:“我成個活菩薩啦,會吃不管事,不如去尋短見好。”小明的媽媽聽見了,忙寬慰老人:“怎么能這樣說?俗話講,家中有個老,頂?shù)靡患??!保ê稀庍h(yuǎn))
【第32句】:【年號】“年號”是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一個詞,如我們十分熟悉的康熙、乾隆、道光、光緒等,都是皇帝的年號,不是他們的名字。那么,年號創(chuàng)始于何時,出自誰手呢? “年號”是中國古代皇帝用以紀(jì)年的名號,也是時代的標(biāo)志,由漢武帝劉徹首創(chuàng)。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建元二年,依此類推。以后新君即位或遇軍國大事、重大祥瑞、災(zāi)異,常常改變年號,稱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自朱元璋開始,明清兩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論在位時間長短,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我國歷代各朝所定的年號,為了稱謂之便,大多以兩個字命名,如漢初建元、晉永和、唐貞觀、宋元嘉、明萬歷,清乾隆等。但也有少數(shù)是三個字、四個字以至六個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國”、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西夏景宗的“天授禮法延祚”。封建帝王年號在用詞上是十分考究的,總要經(jīng)過反復(fù)篩選,采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應(yīng)、元、天、中、永”等字開頭。如漢武帝劉徹一共使用過十一個年號,其中“元”字開頭的就占五個,“太”字開頭的占二個,“天”字開頭的一個。
【第33句】:【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這句俗語被引申為老師培養(yǎng)出的學(xué)生超過了自己,或者后輩勝過前輩。它的原意是青從藍(lán)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lán)草更深。 “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典出戰(zhàn)國時期茍況《荀子·勸學(xué)》:“青,取之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這里的“青”是指靛青,即靛藍(lán);“藍(lán)”是指藍(lán)草,泛指可以用于制作靛藍(lán)的數(shù)種植物的統(tǒng)稱,如菘藍(lán)、蓼藍(lán)、木藍(lán)等。這句話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從藍(lán)草中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lán)草更深。它的提煉過程還是一個偶然的發(fā)現(xiàn)。早在秦漢之前,人們尚不知道靛藍(lán)染料的還原染色機理,只知道在菘藍(lán)收獲的季節(jié),快割、快碎(打碎)、快泡,然后將泡好的色液快染布。弄得染匠們十分繁忙和疲勞。有一次,一個染坊的兩位染匠忙累了一天,還是沒有把要染的布染完,只好收工等第二天接著干。第二天,染匠發(fā)現(xiàn)染池上面浮著許多泡沫,用染棒一攪,昨天沉淀的藍(lán)泥不見了,二人十分驚奇,認(rèn)為這可壞了,藍(lán)泥沒了,光剩湯了,布也染不成了。其中一人說:“怎么也成這樣了,試試吧?!彼麄冞B忙把一塊白布放進(jìn)去浸泡,結(jié)果拿出來一看,不是原來的藍(lán)色而是黃褐色,正在失望之際,那黃褐色的布卻慢慢變成了深藍(lán)色,即靛藍(lán)。這就是“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的出處。
【第34句】:【多吃飯,少開口】安穩(wěn)過日子,少說話,不要惹是生非。 茅盾《子夜》:“不要鬧!不要鬧!多吃飯,少開口,你們不曉 得這句古話么?”
【第35句】:狗皮糊墻——不像話(畫);不成話(畫)
【第36句】:吃藥用冰糖作引子一又苦又甜
【第37句】:八歲的毛毛非常任性、調(diào)皮。他媽媽說:“唉,這個兒子實在沒辦法管,咬一口疼得慌,任著他吧又急得慌。”(江蘇·丹陽)
【第38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fā)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39句】:半夜里捉麻雀——掏窩兒
【第40句】:【收船好在順風(fēng)時】(諺)收船:收起船上的風(fēng)帆。帆在順風(fēng)時容易收。比喻做事要見好就收,在順境中收場是最明智的。
【第41句】:塘里的荷花一眾人其賞
【第42句】:我本來吃飽了,可看到盤子里還有點兒魚,又要吃。爸爸故意逗我說:“多吃一口,不如喂狗。”(河北·張家口)
【第43句】:【上斷頭臺】(慣)斷頭臺:執(zhí)行斬刑的臺,18世紀(jì)末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用過。比喻被判處死刑或受到最嚴(yán)厲的處罰。
【第44句】:鄰居劉嬸的兒子小強,一玩起來就是一身泥一身土的。你聽,劉嬸又在說他了:“瞧你這孩子,都快玩成土地爺了?!保ê颖薄ず悾?/p>
【第45句】:【小人】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小人”,通常都是指那些心術(shù)不正,胸懷不夠坦蕩的人。“小人”,是中國文化中一個含貶義的道德評價范疇,時至今日,正月初五包餃子還要“剁小人”,可見其處境不妙。其實,若追根溯源,“小人”境況的惡化,是有一個嬗變過程的。西周時期,“小人”不過是一種身份的稱謂而已。如《小雅·大東》日:“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币馑际钦f貴族大人走在大道上,而平民則在路邊觀望。可知,“小人”泛指平民和下層勞動者?!靶∪恕敝Q,這里雖然也反映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偏見,卻沒有道德貶損之意。 “小人”一詞,還是個謙詞?!蹲髠鳌る[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宋錢儷《錢氏私志》:“燕風(fēng)北俗,不問士庶,皆自稱小人……對中人以上,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則稱我家?!背酥猓靶∪恕边€有幾種含義并非貶義。如舊時下對卜有過失,檢討時常說:“小人該死?!?把“小人”斥為道德低下之人,始作俑者為孔子,請看儒家經(jīng)典。首先,“小人”好利。“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其次,“小人”無固定德操?!熬又嘛L(fēng),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再次,“小人”不知敬畏?!靶∪瞬恢烀晃芬玻虼笕耍晔ト酥?。” (《論語·季氏》);還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保ā墩撜Z·顏淵》)。由于儒家多貶斥小人,在中國歷史上“小人”多取貶義。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睆墓胖两?,“小人”的貶義概念沒有發(fā)生變化。
【第46句】:【變戲法】(慣)本指表演魔術(shù),比喻耍弄騙人的手段。
【第47句】:【身在福中要知?!浚ㄖV)身處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這幸福生活。 指人必須知足惜福。
【第48句】:【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俗語是婦孺皆知的老話,這句話源自何處,源自唐代詩圣杜甫。他的《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一句當(dāng)時就成了流行語。在古代活到七十就算高壽了,也符合當(dāng)時的條件和環(huán)境,屬于自然規(guī)律,“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那么,杜甫為何發(fā)此感慨,看看當(dāng)時他周圍的同行和同僚就知道了。他們又有幾個能活到七十歲,僅以杜甫同時代的一些官員下場來看,就很觸目驚心:遭貶者有散文家李華、大臣宇文融、政治家張九齡等,被殺者有大書法家顏真卿、大臣顏杲卿、將領(lǐng)哥舒翰、詩人王昌齡、女官上官婉兒等,被迫自盡的有大臣元載等。杜甫能不感慨“古稀”的不易。名人的名句更容易流傳后世。
【第49句】:【小池塘養(yǎng)活不了大魚】(諺)比喻條件差、規(guī)模小的地方,難以使用高資格高水平的人才。
【第50句】:【與鳳同飛,必出俊鳥;與虎同眠,沒有善獸】(諺)和鳳凰同飛的自然是善鳥,和猛虎同穴的必定是惡獸。比喻與英雄豪杰在一起,就會變得勇敢、智慧;與壞人在一起,就會變成壞人。
【第51句】:【筷子】“筷子”是中國的特產(chǎn),是古人的發(fā)明和智慧,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實踐證明,筷子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在世界餐具領(lǐng)域獨領(lǐng)風(fēng)騷,筷子使用的靈活性和效果,令老外們感到神奇。早在商朝的時候,我國就已有使用筷子的習(xí)慣了??曜?,原稱“箸”,它的異體字是“筋”。今天還有這種稱呼,如民諺里的“人廚需洗手,舉箸勿多言”。為什么“箸”后來又改稱“筷子”呢?據(jù)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說,“筷子”這一稱呼起源于江蘇一帶。那里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以船為家,在船上吃住,船家忌諱很多,如坐船不能說“翻”字。也忌諱“住”(即停止的意思),而“箸”同“住”諧音,所以“箸”也就成了行船時不吉利之語,于是就改“箸”為“筷”,用于隱喻船走得快。
【第52句】:【跟著好人學(xué)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釋義:跟著好人學(xué)好,跟著壞人學(xué)壞。例句:“要說也是,‘跟著好人學(xué)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莿⒋湎阏旄阏媾艿媚敲唇?,還能對秀真說什么好話?”
【第53句】:我又向爸爸要橘子,爸爸拿出最后一個說:“砍了樹子免得老鴉叫?!保ㄋ拇āど浜椋?/p>
【第54句】:河水不犯井水——各干各的
【第55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諺)知府:州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雪花銀:成色純正的白銀。當(dāng)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萬兩雪花白銀。指舊時無官不貪。
【第56句】:驗血的扎耳朵——針見血
【第57句】:【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諺)度:計算,估量。 山上有樹木,工匠就會去估量如何采用它;賓客有禮儀,主人就會擇優(yōu)錄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選用。
【第58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見“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59句】:【螞蚱打噴嚏,滿嘴莊稼氣】指沒有文化,說話土氣。孫犁 《風(fēng)云初記》:“就得是這樣(yipinjuzi.com)。不能像高翔他們,螞蚱打噴嚏, 滿嘴莊稼氣,講起話來,像數(shù)白花菜一樣?!?/p>
【第60句】: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硬如鐵。
【第61句】:床底下吹喇叭——低聲下氣
【第62句】:【逼公雞生蛋】釋義:比喻要求苛刻,強人所難。例句:袁廷發(fā)頭也不回,抵塞他:“你們簡直在逼公雞生蛋噦?!?/p>
【第63句】:爸爸一回到家,就給我們派活干。他一會兒指使媽媽去做飯,一會兒又讓我去掃地。奶奶說他:“你真是嘴勤屁股懶,看見活讓人家干,自己卻在這里享清閑?!保ê幽稀む囍荩?/p>
【第64句】:【把嘴巴縫起來】指不吃飯,不說話。葉辛《我們這一代年 輕人》:“你不準(zhǔn)我講話,拿線把我的嘴縫起來嘛!”
【第65句】:【學(xué)得薄技在手,勝似腰纏萬貫】(諺)薄技:小的技藝。貫:古時錢制,一貫千文。只要能掌握一門薄技,也比擁有萬貫錢財強。指維持家計,靠積存的錢財,不如靠技藝的收入。
【第66句】:【看人看穿戴,生意看招牌】(諺)看一個人,先從他的穿戴看起;看商場生意,先從它的招牌看起。指人的儀表,生意的招牌,都是形象的標(biāo)志,絕對不容忽視。
【第67句】:【半天下雨——不知來頭】(歇)本指不知雨滴來的地方,轉(zhuǎn)指不知事物的來歷或根由。
【第68句】:哥哥外出打工,在車上被一個自稱是老鄉(xiāng)的人騙了錢。媽媽教育他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豆腐嘴刀子心的人多的是,今后你可要像蜂窩煤那樣,多長些心眼兒!”(河南·輝縣)
【第69句】:扁擔(dān)砸杠子——直打直
【第70句】:【 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謂發(fā)脾氣吵架,不如好說好道 解決問題。羅旋《南國烽煙》:“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我 們有的先生逞兇使蠻,不擇手段,實在愚蠢之至!”
【第71句】:大貍貓伸懶腰——唬(虎)起來了
【第72句】:【 刀不離手,弓不離身】處于戒備狀態(tài)。成語:枕戈待旦。 姚雪垠《李自成》:“盡管這群人隊伍不整齊,有的站著,有的 蹲著,卻都是刀不離手,弓不離身,準(zhǔn)備著隨時廝殺?!?/p>
【第73句】:【宰相肚里能撐船】這一俗語形容為人大度,能容人。源自王安石。相傳王安石中年喪妻,續(xù)取了一個妾叫姣娘。王安石身為宰相,公務(wù)自然十分繁忙,很少在姣娘身邊。時間長了,年輕貌美的姣娘自然是寂寞難耐,便與家里的年輕仆人有了私情。不久,這件事被王安石知道了,就想了一計,親自探個究竟。一日,王安石對姣娘謊稱上朝辦理公務(wù),卻悄悄藏在家中,果然在臥室外偷聽到姣娘與仆人偷情。王安石火冒三丈,想沖進(jìn)去捉奸,可轉(zhuǎn)念一想,自己堂堂當(dāng)朝宰相,如此做法會很難堪,只好轉(zhuǎn)身就走。剛走了幾步,忽然看見了院中大樹上的老鴰窩,他靈機一動,拿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鴰窩幾下。屋里的仆人聽到老鴰叫以為有人來了,便慌忙跳后窗而逃。事后王安石一直裝作若無其事。轉(zhuǎn)眼到了中秋節(jié),王安石和姣娘喝酒賞月,酒過三巡,王安石即席吟了一首詩:“日出東來還轉(zhuǎn)西,烏鴉不叫竹竿捅。鮮花摟著綿蠶睡,撇下干姜門外聽?!辨镆宦?,心里明白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爺知道了。她感到無地自容,靈機一動,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詩:“日出東來轉(zhuǎn)正南,你說這話夠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撐船。”王安石一想,自己年近半百,姣娘卻正值豆蔻年華,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她,不如來個兩全其美吧。于是,他就將姣娘許配給了那個仆人。這件事傳出后,人們對王安石的大度非常敬佩,于是就用“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話來形容他的寬宏大量。這當(dāng)然是一則傳說,但卻是附會了王安石的一則真實故事。據(jù)朱熹《三朝明臣言行錄》記載,王安石在作知制誥時,他的夫人吳氏為其買一妾。王安石見到此女后,得知她是押糧官之婦,因丈夫覆舟失糧,不得不以賣妻來償還糧款。王安石即“呼其夫,令為夫婦初”,并賜錢九十萬。這里王安石的確寬宏大量,不僅沒向押糧官要買妾錢,還贈錢九十萬,令其夫妻團聚,確實有“宰相肚里能撐船”的雅量。朱熹不禁也贊嘆:王荊公(安石)“不好聲色,不愛官職,不殖貨利”。能得到朱熹的好評,褒貶自有公論。
【第74句】:【入家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人家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長】 謂年長者經(jīng)歷多,見識廣。成語:見多識廣。柳青《創(chuàng)業(yè) 史》:“他大伯,歡娃年輕,你吃鹽比他吃米多,他說得不對, 你不用計較?!?/p>
【第75句】:【瘦駱駝強似象】(諺)駱駝再瘦,負(fù)重遠(yuǎn)行,頂個大象。比喻富家衰落,家底也比平常人家厚實。也比喻世家破敗,威勢也還不可輕視。 也作瘦駱駝尚有千斤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76句】:爸爸是單位的行政干部,什么事情都考慮得周周到到。他常對我說:“一天考慮周到,勝過百年徒勞?!保ńK·鹽城)
【第77句】:過春節(jié)我掙了不少壓歲錢,當(dāng)我向媽媽報喜時,媽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家給你錢,我給人家錢,你掙這些錢不等于是我給你的嗎?”(河北·張家口)
【第78句】:【看人要看心,聽話要聽音】(諺)看人要看到他的內(nèi)心,聽話要聽出他的話外之音。指看人或聽話不要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上。 也作“看人看心,聽話聽音”。
【第79句】:【一世破婚三世窮】(諺)指破壞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窮的報應(yīng)。
【第80句】:【鳳凰落架不如雞】(諺)指鳳凰如果倒了架子,還比不上雞。比喻失去優(yōu)越地位的上流人物,境況還比不上普通人。
【第81句】:耕地摔鞭子——催(吹)牛
【第82句】:【一口吃不成胖子】事物有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不可能馬 上成功,立即成熟。反義說:一口吃成胖子。清代《紅樓 夢》:“小孩子家,慢慢地教導(dǎo)他??墒侨思艺f的:胖子也不 是一口兒吃的?!?/p>
【第83句】:【人不傷心不落淚】(諺)傷心:內(nèi)心痛苦。指人痛哭落淚,是感情受到傷害的表現(xiàn)。
【第84句】:吃藥十帖,不如獨宿一夜。
【第85句】:走上步看下步——瞻前顧后
【第86句】:【新官上任三把火】此語比喻新上任的官員總是要先做幾件有影響的事,以顯示自己的才能和膽識,與“下馬威”異曲同工。這個俗語源于三國時期的火戰(zhàn)。據(jù)《三國演義》所描述,諸葛亮27歲出山當(dāng)了劉備的軍師,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連續(xù)三次用火攻戰(zhàn)勝曹兵。第一次火燒博望坡,使十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萬人馬幾乎全部覆沒;第三次諸葛亮借來東風(fēng)火燒赤壁,號稱83萬的曹兵慘敗,華容道隨曹操逃出去的僅剩十八騎。這“三把火”使諸葛亮名聲大震。當(dāng)時,人們把這三把戰(zhàn)火稱為“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后引申為“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87句】:妹妹寫作文愛用“美詞兒”。媽媽批評說:“你這是丑大嫂穿花衣,里三層外三層,層層丑。”在一旁的爺爺大笑不止,也說:“在馬屎蛋上繡花,怎么能繡得好?”(湖南·邵陽)
【第88句】:六月里的蛤蜊——死不開口
【第89句】:【懶花貓吃死耗子】指做省力的事,不思進(jìn)取。莫應(yīng)豐《將 軍吟》:“但范子愚認(rèn)為那是懶花貓吃死耗子,沒有搞頭?!?/p>
【第90句】:大水沖過龍王廟———家人不認(rèn)一家人
【第91句】:【風(fēng)有風(fēng)頭,雨有雨頭】(諺)風(fēng)刮來時,先有風(fēng)頭;雨下來時,先有雨頭。比喻任何群體行動,總得有個帶頭的。
【第92句】:寒流過了來暖流——冷潮熱風(fēng)(冷嘲熱諷)
【第93句】:一個洞里的蛇——早有勾結(jié)
【第94句】:【死人頭上無對證】人死無法講話,無法證實。成語:死無 對證。陳登科《赤龍與丹鳳》:“死人頭上無對證??!一個 人,兩個人還好說;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頭上一 歪,事情就難辦了?!?/p>
【第95句】:【三朝媳婦,月里孩兒】(諺)三朝(zha。):三天。剛?cè)⑦^門三天的新媳婦,就要抓緊引導(dǎo);剛生下一個月的小嬰兒,就要進(jìn)行教育。指家庭教育,貴在及早。 也作三朝的新婦,月子的孩兒。 三朝新婦婆引壞,月里孩兒娘引壞。
【第96句】:【刀不出鞘,弓不上弦】釋義:比喻不用武力行動。例句:以統(tǒng)之計,莫若來日設(shè)宴,請季玉赴席;于壁夜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擲杯為號,就筵上殺之;一擁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
【第97句】:【懶牛懶馬屎尿多】(諺)指懶牛懶馬只要一上套干活,就不停地拉屎拉尿磨時間。常比喻懶人做事,總是找種種借口少勞動或不勞動。 也作懶驢上磨屎尿多。 懶牛上套,屎尿都到。
【第98句】:爸爸在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藭r常說:“身體不好是殘品,學(xué)習(xí)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河南·輝縣)
【第99句】:鄰居近幾年木材和茶葉收入好幾萬元,可是,一筆生意沒做好,連老本都賠上了。為了過個年,不得不四處借錢。爺爺說:“這真是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好一世窮!”(安徽·石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