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不應該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該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斗鹜拥母裱浴?/p>
【第2句】: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呵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呵責或雖呵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四十
【第3句】:不在乎一朵花,怎能祈求滿地花開?不在意一棵樹,怎能奢望一片森林?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任何偉大,都源自平凡。做平凡人,理平凡事,將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極致,才有可能不平凡。
【第4句】:【佛學大師經典文案】《易經》云:“無平不陂。”成功沒有坦途,前進的道路上一定有著各種各樣的坎坷、陷阱,等著人們去克服。因此,不必幻想輕輕松松地收獲,成功就意味著要作好艱苦奮斗、奮戰到底的心理準備。
【第5句】:人生,永遠都是有缺憾的。佛學里把這個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譯過來便是指永遠存在缺陷而不得完美的世界。本來這個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其為“人世間”。在這個有缺憾的世間,便有了缺憾的人生。
【第6句】:凡夫眾生,孰能無過?吾人自懵懂無知而至體認世事,不論有心或無心之過錯,皆須
【第7句】: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第8句】:【信心】信,從人、從言,即以他人所說的話為信。信,是放下自己的主觀判斷,而以對方所說為準。信,以聞信為主,而非眼見為實:主觀感受上明明有我,可是佛說無我,信佛就要信無我;肉眼沒見到極樂,耳聞佛說有極樂,則信有極樂。
【第9句】:生活,就是心懷最大的善意在荊棘中穿行,即使被刺傷,亦不改初衷。這世界,沒有我們想象的美好,各種惡人、各種詆毀、各種打擊、各種敵對總會存在。但永遠不要放棄對世界的善意,不要讓惡人把自己變成惡人,不要讓挫折拿走生活的勇氣。
【第10句】:大慧禪師苦口婆心,只為眾生能由真信仰起真修行,從而達于真悟之境界。 菩薩十地果位的修證,必須由十信為始終,所謂十信,包含信心、念心、 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請以此 十信之心為修行之準繩。
【第11句】:過去之法不應追念,未來之法不應希求,現在之法不應住著,若能如是,當處解脫?!渡埔菇洝?/p>
【第12句】: 話不在多,少說為佳。有時無聲勝有聲,多說話不如少說話。人常常 犯一個毛病,說了許多,但不知道自己要說什么?;蛘咴捯坏?,就從嘴巴 出來,讓所有的話語都消失在大氣層里。有的話說了制造自己的煩惱,有 的話說了讓別人煩惱。
【第13句】:佛日千光恒照世,利益群生度有緣,無緣不睹佛慈光,猶如盲者無所見?!洞蟪吮旧牡赜^經》卷三,報恩品譬人吞服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當出,供養十力諸功德,滅惑必至金剛智。如干草積等須彌,投芥子火必燒盡,供養諸佛少功德,必斷煩惱至涅槃?!度A嚴經》卷五十二,如來出現品
【第14句】: 一些人,一些事,看起來與你緊密相連,實際上根本與你無 關。你在乎了,就夠了,不要指望被在乎。你的在乎是你自己的事 情,在乎得愉悅快樂是你自找,在乎得痛苦糾結也是你自找。我在乎 一些人一些事,是因為我從中找到了快樂,故而樂此不疲。
【第15句】: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巧明處,以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
【第16句】: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是以聞義能從,常情所難,見善樂從,賢德所尚。(宋)圓悟克勤《與文主薄》
【第17句】: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幸?;蛘咝乃嶂挥凶约鹤钅荏w 味。故事越離奇曲折,人物命運越大起大落,局外人就越是難以把 握。我們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同時又是別人故事的旁觀者和傾聽 者。盡管我們多數時候并不愿意參與到別人的故事之中,卻往往又身 不由己。但愿我們參與的都是幸福故事!
【第18句】: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堅定。(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19句】:禪宗是理性的,它的目標是開啟人的智慧、消除人的煩惱,從而使人人皆成菩薩、人人皆人佛道。以慈悲心對他人,則身邊處處皆有佛緣,人人成佛,又哪里會有敵人?
【第20句】:向生滅處究取無生,向差別處體會平等,向煩惱處直認菩提;在世間法上落實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眾善,在盡職盡責中廣度眾生。
【第21句】: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而并非完全由客觀環境造就。以平常心觀世間無常,就能夠在塵世間獲得幸福。
【第22句】:能夠忍受一切毫無爭議的善法而經常施舍仁慈,即是忍辱。毫無爭議的善法有何難忍呢?例如,“人總是要死的”,“人總會變老”,這都是毫無爭議的善法,要做到不怕老、不怕死,還是不容易的。
【第23句】: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應盡的本分與職責,禪修之人更是不可逃避。若不能恪盡本分而侈言學佛,終是自欺欺人,所謂修行也將會成為竹籃打水,最后將一無所得。
【第24句】:佛家所說的一切皆幻.只是自然現象,如何從自然現象中取其所需,才是最要緊的。求悟其真而求至樂,順應其幻而求小樂,都是有趣的活法。
【第25句】:今時學者,何不亦然?為學為道只是為名為利之權巧手段,雖可稱為世 間聰明人,然而為物所轉而不自知,實為癡迷人。
【第26句】:相思,是一場深沉的酣夢,我在夢里,與你相依。你溫柔的呵護著我,笑容依舊是初見時的陽光,你會講給我聽人生的大道理,愛情中的悲喜,還有你心靈深處無人知曉的秘密。你像一個行者,歷經了紅塵風雨,參悟了人間山水,修得了如禪的心境。
【第27句】:人生若得如云水,鐵樹開花遍地春。水往低處流,云往天上飄,一切都自然與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便是禪悟的心得。寧靜的心,質樸無瑕,回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第28句】:為什么要修觀死亡無常呢?對于修行人來說,最大的障礙就是對今生今世的貪執,也是過于追求此生此世的名利。只有觀修無常才能去掉這個貪執,斷除對名利的過分追求。如果不斷掉對此生此世的貪執,佛法的知識再豐富,修行的時間再長久,戒律守持得再清凈,也談不上是修行者。
【第29句】:周而復始,千篇一律地做同一件事,難免感覺枯燥乏味。事情做久了,做多了,就容易麻木,進而失去精進的心,對事消極敷衍,應付了事。
【第30句】:干劫萬難對修道之人而言正好是成就菩提的逆增上緣(佛教術語,意指從反面助人成就)。俗世中人對現有的東西不忍放棄,對舒適安穩的生活戀戀不舍。但是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生活有所轉機,就必須懂得在關鍵時刻把自己帶到懸崖邊,給自己一個懸崖,其實就是給自己一片蔚藍的天空。
【第31句】: 多數時候,我們非常懵懂,看似明白,原本癡愚,并不十分 清楚自己這一生到底所為何來,什么樣的求索于自己有實際的意義, 什么樣的追尋其實不過夢幻?;蛟S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又總是時時感到某種空缺需要填補。我們忙碌,卻常懶散;我們趕 路,往往南轅北轍。人生就這般左右為難。
【第32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我們以“八心”來孝敬父母,回報恩德。“八心”是:一,經常問候,給父母舒心;二,少說多做,給父母省心;三,誠實守信,給父母放心;四,勤奮上進,給父母開心;五,虛心好學,給父母稱心;六,寬容豁達,給父母順心;七,誠實坦蕩,給父母真心;八,持之以恒,給父母安心。
【第33句】: 有些事本不必掛懷,卻植根在心里;有些事本無關于我,就 是放不下,有些事比鴻毛還輕,卻壓得人不能透氣。多數人以為自己 很聰明,其實缺少的正是智慧,不知道跳出人生看人生。殊不知,百 年的時光何其短暫,該來的躲不掉,該去的追不回。
【第34句】:修行除了自度之外,還要度人;時時刻刻培養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絕對不侵犯、毀謗他人,尤其不侵犯、毀謗同道者。
【第35句】: 早晨的搖曳多姿年輕了我的年輪,早晨的美麗旋律放飛了我 的心靈。有你,所有的日子都是全新的;有你,所有的希望都是生動 的。你的芳馨彌漫我的生命,你的燦爛鎏金我的人生。親愛的早晨, 我的呼吸因你而和暢,我的信念因你而生長,我的浪漫因你而飛揚, 我的未來因你而絢爛。
【第36句】:【修心禪悟】【第1句】:修行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镜?句】:福報不夠的人,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總能看到美好?!镜?句】:修行是點滴的工夫,需要日積月累。【第4句】:在順境中修行,你永遠不能成佛?!镜?句】: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第6句】:寬恕才能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镜?句】: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第37句】:承認“金錢就是力量”,不等于信奉金錢萬能。實際上,真正成功的人士,都會努力支配金錢,而不會甘心被金錢所左右。
【第38句】: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作為肉身的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由于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之分。
【第39句】:臥床寢息、半夜醒來、晨起打坐,三個最幸福的時刻。唯有南無阿彌陀佛與我同在。
【第40句】: 譬如罌粟花,嬌艷無比,她的美足以讓不愛花的人心動。山 中的綠蘑菇也是,她以特別的鮮美誘惑人的味蕾。美麗和美味對貪戀 它們的人來說,或者是一首浪漫的情詩,或者就是一支致命的毒箭。
【第41句】:會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羝鹫姘闳粲^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秹洝ぐ闳舻诙?/p>
【第42句】: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圣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峨s阿含經》卷十,第255經
【第43句】:知足常樂。什么東西不要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否則無盡的貪欲最終會毀掉自己。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不義之財最終會給自己帶來禍害。
【第44句】:學佛者要站在自己的崗位,而發揚佛法的精神,去利益大眾,攝化大眾來歸信三寶。現出家相,只是學佛者的一類。(當代)印順《華雨香云》
【第45句】: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度A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46句】:【禪語悟道】遍于一切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稱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稱為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說,猶如美麗的花朵,給眾生帶來快樂;勝義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豐滿的果實,自己成就圓滿。
【第47句】:生活中,當你發現有一個人能讓你隨心所欲地發脾氣,任你隨心所欲地胡鬧,那一定是與你緣分極深的人。心理學講,人的潛意識里,只有對最親密的人才會產生依賴感,也只有能讓你感覺安全的人,你才會隨意地釋放自己。而有些人,你卻只能和他客客氣氣,禮尚往來,那只能稱為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48句】:我在孤獨時,醞釀出幾許靜謐的禪意,終于發現,原來一個人的天空,也可以那么藍,那么純凈。終于領悟這種孤獨的享受,也是許多世人一生達不到的意境。
【第49句】: 一個人如果連對手都沒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個人如果樹敵太多,是 可悲而寂寞的。
【第50句】: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秹洝ゎD漸第八》
【第51句】:若人決定心,獨受諸勤苦,所獲安樂果,而與一切共。諸佛所稱嘆,第一最上人,亦是希有者,功德之大藏。(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一
【第52句】:用什么樣的方式花錢:善財利人,活財惜用財富需要施舍出去,幫助他人,同時也需要愛惜。
【第53句】:風雨人生,一路飄搖。誰都無法將每一個煙火過成行如流水。但我相信,走過風雨兼程,走過悲歡離合。總會有柳暗花明,春暖花開。待有一天,所有繁華都成空,時光里只剩下我與那些往事,就讓我攜一世安然淡淡修行。從此,在心中種一株菩提,聽佛說禪。
【第54句】:真正的愛情,即使在情感濃烈的時候,也不應失去理智。雖然愛情常會令人變得盲目,但理智還是要存在于相愛之人的心中。如果愛得亂了方寸,失了方向,最后不知道該怎樣去愛對方,這樣的愛通常都是有問題的。
【第55句】:一位自稱為佛門幼稚生的男眾來請法:“真有靈魂嗎?”師言:“迷者為靈魂,覺者為覺識?!?/p>
【第56句】:做人處事以身教為重,先凈化自己的身、口、意,才能感化他人,也才能真正做到莊嚴自己、尊敬他人。
【第57句】:本心法爾涅槃門,貪瞋癡慢任起滅。猶如云霧不壞空,求遍空界無徑路。(古印度)土瓜覺落比丘
【第58句】:提升個人能量,凈化能量場。不求有錢,但求值錢,只要值錢,就會有錢!有錢是有限,值錢是無限!有錢是暫時,值錢是永遠!追錢的人一定是在錢的后面,而值錢的人一定是走在錢的前面,被錢追!財富不是求來的,是由自身能量感召而來的。一如磁鐵效應:你磁性的大小決定了你吸引鐵塊的大小。
【第59句】: 當你真正認識了自己,你會發現原來還有這樣一種境界:縱然全世界 的人都不了解你,你也不覺得寂寞;縱然所有人都不支持你,你依然充滿 力量。
【第60句】:“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币宦沸凶咭宦犯枋侨巳讼蛲木辰?,一路行走一路愁卻是大多數現代人生活的常態。生活的旅途中,人們常常忽略美好而執著于痛苦,在不停歇的拼搏和追逐中,疲憊萬分。
【第61句】: 佛說:是心為佛,是心是佛。心境如一,要光有光。給心境一點光, 再灰暗的心境也會充滿光亮。
【第62句】:謙卑不僅可以使人煥發出美麗的光彩,還可以使人看起來更加親切、寬厚,甚至超凡脫俗,這就是謙卑的力量。謙卑的人最有人氣,因為人們喜歡與謙卑的人相處。
【第63句】:在蕭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爭放,才會感覺世間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護及幫助,才會感覺人情的溫馨及社會的祥和。
【第64句】:一顆質樸的心是這個世界的原始本色,沒有一點功利色彩。就像花兒的綻放、樹枝的搖曳、風兒的低鳴、蟋蟀的輕唱,它們聽憑內心的召喚,是本性使然,沒有特別的理由。
【第65句】: 人生處世,要及時反省,以人為鏡,不自負、不自滿、不武斷、不固 執,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反省自己的不足,自覺地加以克服,注意傾聽 別人的意見,樂于接受他人的幫助。這是一個人能夠成才、成功的重要 條件。
【第66句】:學佛之前,生命像一張白紙,橫寫豎畫,隨心所欲盡可由他。學佛之后,生命像在紙上學寫字,要端正規格才能給人看?!C嚴法師
【第67句】: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禪定。當我們依這樣的禪定而有了覺性時,內心就不會再有迷惑。而這個沒有迷惑的心,就會有智慧如實地看待各種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覺悟。
【第68句】:眾生有佛性,處處有禪機,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佛;世事本無常,佛雖然不能改變這個事實,卻可以超脫于這個現實。
【第69句】: 懂得舍棄,才能行布施之道 在佛家看來,懂得舍棄,行布施之道,才能修得福報;在現實中的人 看來,懂得舍棄,才能抓住更重要的東西。
【第70句】: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白居易
【第71句】: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每一個現在,都是我們以后的回憶。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認真過好每個今天。
【第72句】:該直行時直行,該轉彎時轉彎應該直行的時候不直行,是錯失良機;遇到轉彎的時候不轉彎,是不懂得回頭是岸。
【第73句】:禪是清凈,不是死寂;禪是修心,不是無情;禪是擔當,不是避世。這秋深之日,大雁離開溫暖的巢穴,卻并無絲毫感傷;落葉離開筑夢的枝頭,卻依舊淡定從容;蓮荷萎落在淤泥之中,卻依舊潔凈如初。
【第74句】:謂地界、水火空風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比丘,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知苦集、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中阿含經》卷三,《度經》
【第75句】:意外,是另一種美麗,坦然地面對,堅強地撐起,因為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是奇跡,因為苦難的盡頭,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開啟!
【第76句】:一片秋光對草堂,籬邊金菊預聞香。蟬聲未息涼風起,勝似征人歸故鄉?!斗ㄑ荻U師文案》
【第77句】: 考試就像稱體重,不會一兩天忽然加重了多少,也不會忽然 一兩天減輕了多少。像稱體重那樣應對高考,你就不會發揮失常,該 考多少就一定能考多少!
【第78句】:你自己就是一顆明珠,自己即是如來,要接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那樣才會有圓滿的人生?!嵤瘞r
【第79句】:大乘佛法的超勝之處就是菩提心,大乘佛教以菩提心為莊嚴,以菩提心為核心,以菩提心為根本,以菩提心為精髓。能夠遇到殊勝的菩提心教法,就像乞丐遇到如意寶一樣,應當極其珍惜。無論我們在輪回中如何流轉,菩提心永遠沒有離開過我們,就像油沒有離開過芝麻,酥油沒有離開過牛奶一樣。201。
【第80句】:由聞思所得的萬千智慧,不及由修證所生之一剎那智慧來得殊勝。(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81句】: 放下無謂的固執 人們做事情、處理問題都需要有決心和勇氣,但切忌將“堅持”與 “固執”畫等號。
【第82句】:小參僧問:“卷簾目對千峰秀,掩室時聞百鳥聲。正恁么時,還有佛法也無?”師云:“透過聲色了無依,一切法中常自在?!薄逗曛嵌U師廣錄》
【第83句】:昔日趙州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怎似金山無量相,大干世界一禪床?!鹩?/p>
【第84句】:我小時候不懂得如何孝敬,長大后去各地學習、求法,沒有機會孝敬。記得,有一次我回家鄉看望母親時,媽媽對我說:“雖然我每天都想你,度日如年,但只要你好好學佛,將來好好地服務眾生,我就會心滿意足。”我發愿對每一位眾生像對母親一樣善待,請諸佛菩薩加持我。
【第85句】:若諸菩薩,于余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華嚴經》卷四十九,普賢行愿品
【第86句】: 佛說,放下得輕松之福報。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煩惱,是因 為放不下很多東西。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放下不該有的惡念和貪欲,放 下讓自己感到沉重的東西,放下不該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87句】: 狂言妄語說出來雖然“虎虎生威”,在某些時候更是顯得“豪氣”過 人,用“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兒”來反駁這句話再合適不過了。老 子也指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狂妄的話多說 只有弊處而無益處,不如緊守中庸之道,量力而為。
【第88句】:【天天禪語】財富再多,總有用盡的時候;地位再高,總有衰敗的時候;名譽再大,總有失去的時候;親人再多,總有離散的時候;身體再好,總有衰老的時候。只有內心的覺醒才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的至高無上境界。
【第89句】: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五陰之中,不見有人故空。又如瓶體非實,是假名有,如是五陰之中,不見有五陰故空。(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四
【第90句】: 要善于與人和諧相處 人人應學和敬合群之法,諸賢者亦皆贊嘆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 住于正法,則必得瑜伽之樂,即相應佛法之樂。
【第91句】: 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幫助別人自己也常處在快樂之中, 這本身就是對你的善報。
【第92句】: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未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秳亵N經》
【第93句】:禪是一種心的平坦,心的空閑,心的恬淡,心的寬闊,心的淡然,心的更新。也許什么也不是,只是心地的干凈與自然。也就是他,給了我們無上智慧的萬丈光芒,照亮了欲望與貪婪的灰暗,消融著人世間的愁苦。
【第94句】:一個人在危險的地方行走,可能會遭到強盜及野獸的傷害,若沒有護送者的保護,要么會損失財產,要么身體受到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如果行路人身邊伴隨著一位英勇的護送者,他就會遠離這些可怕的險境,并平安地到達目的地。如《不動優婆夷傳記》云:“善知識們就像護送者,引導我們平安到達一切智者處?!?/p>
【第95句】:對人生抱有一種恐懼。這種恐懼使得只想把自己封閉起來。這種自我封閉的心情,同是試圖深入封閉狀態中并勇往直前的心情之間的矛盾,總是使自己陷入孤獨,并且成為我們總是嘟囔著人生真沒意思那句口頭禪的根本原因。
【第96句】:無有法菩薩所不應學者,何以故?若菩薩不學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種智?!赌υX般若經》卷二十九,凈佛國土品
【第97句】:就是指人類一定能夠戰勝自然,這是極大的謬誤。實際上,人定勝天的前提是“人定”,人心不安定,世界不和諧,自然界就會以各種災難表現它的憤怒,而這種憤怒便是一場一場的天災人難。
【第98句】: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99句】:于甚深法,隨己所取,執著妄說,違背正法,習諸外道腐敗種子,設在余方,應為除滅,彼腐敗者,一切天人,應共摧伏?!洞髮毞e經》卷一一九,勝鬘夫人會
上一篇:花椒小視頻流行的諺語俗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