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如實說出,不夸大,不縮小。相關 的:灶王爺上西天,有啥說啥?!侗本┤請蟆?1986,6,4):“群 眾信任,選舉我們當干部,我們就應當老老實實地為人民群 眾辦事情,實實在在地向上級反映本單位的情況,有一說 一,有二說二。”
【第2句】:【獅子大開口】(慣)1比喻要價或提的條件太高。2形容嘴張得太大,吃東西太快。 也作獅子大張口。 獅子大張嘴。
【第3句】:【粥鍋里照影子】(慣)粥稀得可以照見人的影子。比喻糧食將盡,幾乎斷炊。
【第4句】:【啞子嘗黃柏——昧苦自家知】(歇)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味苦,可入藥。指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5句】:【小時】“小時”一詞,既是舶來品,隨著鐘表的引進而引進,又是土洋結合的產物。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今天的24小時,半夜11點到凌晨l點為子時,1點到3點為丑時,3點到5點為寅時,依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于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表剛剛傳人我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的時間一個鐘點叫做“小時”。當時是“大時”、“小時”土洋并用。以后,隨著鐘表的普及,“大時”一詞消失,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第6句】:【老馬蹄下不迷路】釋義:老馬認識道,不迷路。比喻情況熟悉、經驗豐富的人心中有數,不會被迷惑。例句:嗯,老馬蹄下不迷路,哪怕野草深。這樣看來,我們明天去,只怕是名為赴宴,實為斗智。
【第7句】:【叫化子賣米——沒幾升】(歇)升:諧“聲”。指沒說幾句話。
【第8句】:豐收靠勞動,健身靠運動。
【第9句】:【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諺)等閑:不當回事。如果讓人非常容易地把所求東西得到手,就不會珍惜。指人情重難輕易,只有讓他得來艱難,才會重視。
【第10句】:臨上花轎才纏腳——先前干啥哩
【第11句】:做事不依眾,累死也無功。
【第12句】:【黃土埋了大半截】見“半截身子入土”。
【第13句】:喝多了滾開水——熱心
【第14句】:銀線穿金線一兩相配
【第15句】:【鋸開大口兒】敞開口,不加限制。浩然《艷陽天》:“我是 不見兔子不撒鷹;沒個底碼兒在手里,我就是找著李鄉長, 也不能鋸開大口兒呀!”
【第16句】:【對牛彈琴】(慣)比喻對著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譏笑人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譏諷人說話不看對象。
【第17句】:【指著明白的,說糊涂的】(慣)指心里明白,卻裝作糊涂。
【第18句】:老母豬上講臺——大嘴說客
【第19句】:【駝背夾直,其人不活】(諺)駝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駝背夾直,那這個人就沒命了。指矯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過激就會適得其反。
【第20句】:鄰居兩口子打架,媽媽去勸:“罵不是好口,打不是好手。你們不能好好文案嗎?”(河南·商丘)
【第21句】:【水趁魚,魚趁水】釋義:比喻互相需求,互相利用。例句:李家和在田,這本是個水趁魚,魚趁水的事。在田沒有那一身好活路,這還不是個明白事,李鴻云的人,割了他的腦袋你能沾他光?
【第22句】:【要想武功好,從小練到老】(諺)要想把武功練好,就得一輩子不停地練。指武功不是短時間能練好的,要長練不輟。
【第23句】:【肉饅首打狗——有去無來】(歇)饅首:饅頭。本指狗咬走饅頭再不回頭,轉指人一走再不回來,或回不來(多指死去)。也指東西拿出去再也收不回來。 也作肉饅頭打狗——有去無回。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第24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釋義:不干壞事,自重自愛。例句:“告訴你,我這個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們干這號事兒!”
【第25句】:【和尚的房子——廟】(歇)廟:寺廟,諧“妙”。用來表示贊賞,指非常美妙,妙極了。
【第26句】:【棺材出了,才討挽歌郎錢】(慣)挽歌郎:舊時在喪家送葬時,受雇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辦成了才去討要報酬。也比喻辦事錯過了時機。
【第27句】:王兵經常抄同學的數學作業,作業本上總是滿分,可期中考試的成績卻不及格。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紙里包不住火,綿里藏不住針。對待學習,你要是在臉上寫字,做表面文章,吃虧的終是自己??!”(江西·興國)
【第28句】:玻璃娃娃——明白人
【第29句】:【好人里頭挑出來的】意即不是好人。挑,也說:揀。尤鳳 偉《中國一九五七》:“你高沖還是個好人?你是好人里挑出 來的吧!”
【第30句】:天漸漸地冷了。早晨,我總是坐在床上先暖和一會兒才起來。媽媽說:“你真是早晨難出窩,夜晚難脫殼?!保ê幽稀揉l)
【第31句】:【針過得去,線也過得去】(諺)線穿在針上,針過去了,線也就過去了。比喻前面的人與事行得通,后面的人與事自然也行得通。
【第32句】:【沒有嚴師,難出高徒】(諺)指沒有高標準要求的師傅,就難以培養出技藝高超的徒弟。
【第33句】:星期天上午,媽媽到外婆家去,要我和姐姐在家喂豬、燒飯。晌午時,媽媽回來,見鍋不動,瓢不響,就說:“你們啊,兩個人是蘆葦、簸箕一個樣,兩個懶家伙!”(江蘇·靖江)
【第34句】:大河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滿。
【第35句】:腦袋上刷糨糊——糊涂透頂
【第36句】:冬天的茅草夏天的蔥——葉枯根爛心不死
【第37句】:【 三天三夜說不完】要說的內容太多。三,也說:幾。臺灣 白先勇《孽子》:“我為他受的罪,三天六夜說不完?!?/p>
【第38句】:【先養孩子后起名】謂先有事實,后有名稱。政論圖書: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民辦企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就發生給 這些企業或者說經濟成分定性的問題。當時有入主張先生 小孩再起名?!?/p>
【第39句】:【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見】(諺)凡做事要給人多留情面,以便日后再見面時好相處。指待人處事要寬厚,為日后留有余地。 也作凡事留人情,后來好相會。 萬事留人情,后來好相見。
【第40句】:密網捕漁——連鍋端
【第41句】:【長袖善舞,多錢善賈】(諺)賈(gu):經商。指衣袖長了,舞姿就顯得美妙;錢財多了,經商周轉起來就靈便。指資金雄厚是商業發展的基礎。也泛指財物豐裕,一切事情都好辦。 也作“長袂善舞,多資善賈”。袂(mei):衣袖。
【第42句】:【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諺)要名:博取美名。忠厚的人不會誹謗別人以求自利,仁慈的人不會危害別人以求美名。 指忠厚仁慈者絕不會做出損人利己的事。 也作“厚者不損人以自益,仁者不危軀以要名”。
【第43句】:【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歇)仁兒:諧“人兒”。指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也作瓜子里出臭蟲——啥仁都有。 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
【第44句】:【當了兵不認親,吃了糧不認娘】(諺)吃糧:舊時當兵吃官糧。指為公家辦事,就不能徇私情。
【第45句】:當我拿著獎狀在家人面前炫耀時,哥哥勸我說:“不可花開一時紅,但愿葉綠四季青。千萬不要因為一次勝利沖昏了頭,你的路還長著哩!”(河南·西平)
【第46句】:【老虎掉進山澗里——傷人過重】(歇)山澗:山間的水溝。重:諧“眾”。指傷害的人太多。 也作“老虎掉在山澗里——傷人太重”。
【第47句】:【 男兒當自強】男人自己要振作,奮發圖強,不能依靠別 人。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朝為田舍郎,獻燈忠義堂。寨 主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第48句】:【一毛不拔】“一毛不拔”形容人極其自私吝嗇。有人把“一毛不拔”與“鐵公雞”聯系起來,二者意同,卻各行其義。 “一毛不拔”源自《列子·楊朱》,說的是魯國思想家墨翟同魏國思想家楊朱針鋒相對,墨子主張“兼愛”、“愛無差”等;楊朱卻主張“為我”,一切以個人利益為重。有一次,墨子的學生禽滑厘問楊朱:“從你身上拔一根毫毛來救助世道,你愿意嗎?”楊朱不以為然地說:“天下本來就不是我一根毫毛能夠救濟得了的?!鼻莼遄穯柕溃骸叭绻艿脑挘惆尾话??”楊朱聽了居然沒敢答應。是夠自私的。
【第49句】:【拿屁股當臉】(慣)罵人不知有羞恥之心。
【第50句】:【洪洞縣里沒好人】語出京劇《女起解》,玉堂春(蘇三)遭 受冤屈,唱道:左也恨來又也恨,洪洞縣里沒好人。借指:對 人全盤否定。張賢亮《河的子孫》:“富裕了,人人都不錯。 生活一困難,那真是‘洪洞縣里沒好人’哩。”
【第51句】:【兩國交鋒,各為其主】(諺)指雙方爭斗交戰,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君。 也作兩國相爭,各為其主。 兩國相爭,各保其主。
【第52句】:【朝踏露水夜踏霜】(慣)比喻早出晚歸,辛苦奔波。
【第53句】:【烏眼珠見了白銀子】(慣)黑眼珠看見了白銀子,死死地盯著不放。形容人見錢眼開,十分貪婪。
【第54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第55句】:【官升脾氣大】(諺)指官位越高,脾氣往往越急躁,越不能謙和平等地待人。 也作“官大脾氣長”。
【第56句】:老鼠啃賬簿——吃老本
【第57句】:巫婆看病——妖言惑眾
【第58句】:家雀子過?!獩]有落腳點
【第59句】:【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周瑜設苦肉計,打黃蓋, 使他假裝投降曹操。借指做事一方受損,出于自愿?;蛘f: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愿。類似的:愿挨的嘴巴不疼。老舍 《駱駝祥子》:“有急等用錢的,有愿借出去的,周瑜打黃蓋, 愿打愿挨!”
【第60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慣)譏諷人心氣太高,想得到根本得不到的東西。 也作癩蛤蟆想天鵝肉吃。 癩蝦蟆妄想天鵝啖。
【第61句】:媽媽責怪爸爸不顧家,弟弟埋怨爸爸不關心他的學習。在一旁的爺爺風趣地對我說:“你爸爸像根鍋蓋梁做成的風箱桿,受了熱氣,又受冷氣?!保ǜ拭C·秦安)
【第62句】:【象棋】象棋在中國是一種非常普及且深奧無止境的一種棋類游戲。乍一看來,象棋好像產生在漢代。因為棋盤中心格的界河中寫有“楚河、漢界”字樣。其實,它是借用兩軍對壘的局勢,渲染氣氛,與楚漢相爭無關。中國象棋的來源有幾種說法,多與周朝文、武二王有關?!对姟ぼU頌序》中說:“維清,奏象舞也。”周文王時已有擊刺的戰斗技術,武王作樂,象征擊刺排練為舞,故取此名。說明象棋是一種戰爭廝殺的棋戲。還有人認為象棋就是周武王所造:“象棋,武王所造,其進退攻守之法、日月星辰之象,乃爭國用兵戰斗之術。以象牙飾旗,故日象棋。”到底哪種說法有道理,至今沒有定論。在沒有史料和文物實物出土之前,所謂定論,只是討論者一家之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高人(有智慧的人)所創,歷代研習完善,才形成了超人的智慧??纯聪笃寤顒拥陌l展軌跡,或許對認識它的產生會有幫助。象棋活動由來已久,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字記載。如《楚辭·招魂》:“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進,道相迫些……”早期象棋活動到南北朝時進一步成熟和完善,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個象棋迷,首次撰寫出《象經》,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象棋博弈的指導書籍。到了北宋,象棋就基本定型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陽北宋墓中發現了瓷質象棋,黑白子各十六枚,與今象棋十分相似。明代的象棋活動,已經比較成熟,其標志是棋書、棋譜多達17種。清代的棋書、棋譜大都完整保存下來,基本分為三類:應用棋譜、殘局譜、全局譜。這些棋譜是歷代象棋活動的經驗總結,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第63句】:【端公家飯碗子】見“吃皇糧”。
【第64句】:【學好三年,學壞三天】學好不容易,學壞很容易。類似的: 學壞容易學好難。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治得了病治不 了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學好三年,學壞三天;我是 無力讓你們人人修成正果的?!?/p>
【第65句】:【人要幫人,人要人幫】人需要互相幫助。傳記圖書:“俗話 說,人要幫人,人要人幫。千萬不要做個只要人幫,卻不去 幫人的自私者?!?/p>
【第66句】:【見兔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補牢,未為遲也】(諺)牢:羊圈。見到兔子回頭叫狗去追,這不算晚;羊被偷走趕緊加固羊圈,也還不遲。指發生了失誤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仍不失為明智之舉。
【第67句】:【肉爛骨頭在】謂主要部分還在。柳青《銅墻鐵壁》:“‘只 怕你那傷越來越重。“肉爛骨頭在!”’
【第68句】:【尖底甕兒——一撞便倒】(歇)本指尖底的甕不穩,撞一下就倒;轉以形容立足不穩或虛弱不堪,禁不住碰撞。
【第69句】:【本命年】人都有屬相(也叫生肖),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代表卜二地支來記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種屬相,每個屬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這一年的人,其屬相便是兔?!氨久辍钡囊馑季褪侨说膶傧嗄?。如果你屬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屬兔的本命年。其他屬相也是這么推算。
【第70句】:【土居三十載,無有不親人】(諺)在同一塊土地上居住了幾十年的人,沒有不親密的。指共同的勞動生活容易使人們親近和睦。
【第71句】:【撈一把】(慣)比喻趁著某種機會得到非分的利益。 也作“撈一票”。
【第72句】:【不怕年災,就怕連災】(諺)年災:當年農作物遭受災害。連災:接連數年遭災害。指一年遭災,災情雖重容易渡過;接連數年遭災就難以活命。
【第73句】:【根子不正苗子歪】釋義:長輩不好,教育不出好后代。例句:“我什么話也說到了,心也使碎了,可是他‘根子不正苗子歪’,跟咱們走不到一條道兒上,我要求和他離婚!”
【第74句】:一天早上,媽媽的胃有點疼,我知道后急忙替媽媽找來藥。媽媽笑著說:“還是閨女好,閨女是娘的貼心小棉襖。”(河南·商丘)
【第75句】:自習課時,我正在左看右瞧的,猛不防老師從背后拍了我一下并說:“你東看老鴰西看燕的,到底在干什么?”(河南·伊川)
【第76句】:夜飯太晚了,小紅有點不高興。媽媽說:“夜飯夜飯,吃到鴨子下蛋?!保ㄗⅲ壶喿邮抢杳髑跋碌?。)(江蘇·南通)
【第77句】:仙女的裙子——拖拖拉拉
【第78句】:【打虎不成,反被虎傷】釋義:比喻制伏不了別人,反受人害?!安怀伞庇肿鳌安恢薄@洌河绕湎胫u關的官軍已來到離石門谷十里之外,說不定明天拂曉就會來犯,除掉寨內的禍根刻不容緩,還必須將活兒做得干凈利索,決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傷。
【第79句】:【扯葫蘆倒秧】釋義:比喻說話絮叨,翻來覆去。例句:這老婆說起話來就沒個頭,劉永義知道要是不打斷她,她扯葫蘆倒秧,東家長西家短,不知道要說到什么時候。
【第80句】:雞毛遭風吹——身不由己
【第81句】:小芳見小虹買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回到家也向父母要。她爸嘆氣說:“芳,不是當爸的不給你買,穿衣看門房,吃飯量家當。咱們家的條件不能跟人家的比呀!”(河南·輝縣)
【第82句】:【節約油,油滿罐;節約錢,錢滿串】(諺)串:也作貫,舊時錢制,干錢為一串。在油上節約,油罐常滿;在錢上節約,錢柜常有積蓄。 指節約是致富的條件。
【第83句】:【打一巴掌揉三揉】(慣)指先打擊后安撫,又打又拉攏。
【第84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一會兒陰,一會兒陽)釋義:比喻情況或人的態度變化無常,無法捉摸。例句:你們爺倆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把我弄得五迷轉向,也摸不準你們準脈窩了。他這個人真是猜不透:一會兒陰,一會兒陽,多可怕呀,千萬得小心他一點兒…——
【第85句】:【上床蘿卜下床姜】(諺)姜:生姜。指蘿卜能幫助消化,睡覺前吃了,有利于消食;生姜能開胃暖胃,起床后吃了,有利于健胃。
【第86句】:【外甥多似舅】(諺)指外甥在長相、性格和志趣方面往往和娘舅相似,總脫不開娘舅家的家風。 也作外甥似娘舅。 外甥不脫舅家相。
【第87句】:【?;尅楷F在指那些巧言花語、光說不練或只會擺花架子的行為。它的由來得從“槍”說起。中國古代軍隊里有一種在長桿上裝上銳利尖頭的武器,叫做槍,屬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實戰之利器。歷史上槍使得最好的要屬三國的趙云和南宋的岳飛。而花槍并不是一種武器,它是中國傳統戲劇中使用的一種道具之一,槍桿大約有五尺長,槍頭像梭,通常全是木質,槍頭染成銀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樣。在槍頭下面系著紅纓,耍弄的時候借助著纖細的槍桿,槍頭會抖動起來,紅纓亂舞,使人眼花繚亂,故此得名“花槍”。傳統戲曲表演中,經常會有角色舞動花槍,動作嫻熟優美,給人視覺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劇名字就叫《對花槍》,京劇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該劇,不僅唱功極好,“對花槍”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戲迷喜歡。不過,“?;尅钡膭幼鞔蠖嗍腔ㄈC腿的假動作,這些好看不中用的虛招,在真實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踏踏實實,就就業業,不能“?;尅薄?/p>
【第88句】:【削尖了腦袋向里鉆】(慣)諷刺人不擇手段地鉆營。
【第89句】:最近,弟弟因迷戀上玩游戲機,學習成績像坐滑梯似的急速下降。媽媽嚴厲批評他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勤奮,誰的瓜兒就結得大如盆;誰偷懶,誰的瓜兒就結得像小碗。你現在這樣,怪誰呀!”(甘肅·蘭州)
【第90句】:【人怕出名豬怕壯】(諺)豬肥壯了,就要上屠場被宰殺;人出了名,就會招來嫉妒,惹來麻煩甚至不測。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處處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豬怕肥。 人怕出名,樹怕冒尖。
【第91句】:【為個虱子燒個襖】(慣)虱子:昆蟲,常寄生在人和家畜身上,吸食血液,能傳染斑疹傷寒和回歸熱等疾病。襖:有夾里的上衣。為了捉衣服上的虱子,把衣服也燒掉了。 比喻為了小事而造成重大損失。
【第92句】:【忠孝不能兩全】原指封建社會中為君盡忠與為父母盡孝 常有矛盾,借指公私難以兼顧。曹禺《北京人》:“我這公公 也要顧,家里的生活也要管,我現在是忠孝不能兩全。”
【第93句】:【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牛】釋義:比喻名實不符,徒有其名。例句:普映山只淺淺一笑,不冷不熱地說道:“過獎了,書記同志!蜂背雖花不稱虎,蝸牛有角不是牛!我這個人,不過是徒有虛名而已。”
【第94句】:【鏡子】“鏡子”,人們天天在使用,它是怎么被發現的呢?當然,水是天然的鏡子,有詩曰:投石刺破水中天;有寓言日:猴子撈月亮。講的都是水的照影作用。那么,作為實物的鏡子,是怎么來的呢?它經歷了石鏡、銅鏡、玻璃鏡三種形態。據傳說,女媧補天時得到一種黑曜石,經打磨而成石鏡,這便是最早的鏡子。這種上古時期傳說的石鏡,被現代技術所證實,裝修用的大理石、花崗巖經過拋光后都光亮如鏡。第二種形態金屬鏡隨著青銅器的發明而產生,有出土實物為證。從出土的銅鏡來看,唐代較多。當時,銅鏡已較普及。史書有載,魏征諫唐太宗李世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文物和史料記載相印證,那時銅鏡已經相當普及。直到近代玻璃的發明,取代了金屬鏡。
【第95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釋義:八仙:民間傳說中的八個仙人,即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呂洞賓、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他們過海時,每個人都有一套法術、本領。例句:林牧場的人,聽到佟學多救治吳世滿的消息后,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按照佟學多的要求,有人去刨藥,有人去買藥,有人去摳短線藥,只用了一天工夫,搶救吳世滿的中西土藥,全部齊備了。
【第96句】:【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釋義:長期生活在外,最后總希望回到家鄉。例句:“常言道,樹高干丈,葉落歸根。這小廝怕養不大;若還長大了,少不得尋根問蒂,怕不認我做外公么?”
【第97句】:二嬸待奶奶不好,卻總愛在人前吹自己多么孝順。小嬸生氣地說:“花香不在花瓣子的多少,人好不在嘴巴子的拙巧?!保ㄉ綎|·牟平)
【第98句】:菜瓜打驢——兩下都去了
【第99句】:【單相思】(慣)本指男女間只有一方對另一方愛慕。比喻辦事情只從單方面的主觀愿望出發,不顧客現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