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無易事自無難事,能虛心方能寬心。力到處常行好事,力欠處常存好心。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與,一生之計在于勤。利刀難斷東流水,天涯難隔故鄉情。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世事靜觀知曲折,人心甘苦見交情。閱盡人情知紙厚,踏穿世路覺山平。
【第2句】:【金錢功能歌】 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庭”。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 錢可以買到“美食”,但買不到“食欲”。錢可以買到“飾品”,但買不到“美麗”。
【第3句】:【勸世文】 為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孽深。人生難得兄弟愛,同心協力變成金。 家貧方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謙讓尊敬情意長,天倫之樂喜融融。
【第4句】:【顏氏家訓——不識仁義不可為鄰】 世間有一種無知的人,不懂得仁義,也不知道富貴都由天命。為兒子娶媳婦,恨媳婦的嫁妝太少,仗著自己當公婆的尊貴身份,懷著毒蛇般的心態,對媳婦惡意辱罵,不懂得忌諱,甚至謾罵侮辱媳婦的父母,這反而是教媳婦不用孝順自己,也不顧她的怨恨。只知道疼愛自己的子女,不知道愛護自己的兒媳。像這種人,陰曹會把它的罪過記載下來,鬼神也會減掉他的注定壽命。千萬不可與這種人做鄰居,更何況與這種人交朋友呢?還是躲他遠點吧!
【第5句】:【家風家訓古文】 教子弟只是令他讀書,他有圣賢幾句話在胸中,有時借圣賢言語,照他行事開導之,他便易有省悟處。課子溥等讀書,嘗至夜分不輟,日:吾非望汝早貴,少年兒宜使苦,苦則志定,將來不失足也。 ——清代湯斌《湯潛庵文案》。
【第6句】:【家風家訓家規】 謝安的夫人在教導兒子時,追問謝安:“為什么從來不見你教導兒子?”謝安回答說:“我常常以自身的言行來教導兒子?!?/p>
【第7句】:適度消費,就是合理有度地安排自己的消費。消費過度做“月光族”,或者過分節儉,都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如何把握“度”,這是對生活態度與生活智慧的雙重考驗。只有適度消費,才能造就品質生活。
【第8句】:【人生啟示】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時,卻有人在拼命趕路。也許當你站立的時候,他還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趕,但當你再一回望時,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為他已經跑到你的前面,現在你再去追趕,可能為時已晚。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斷向前,不斷超越。
【第9句】:【家風家訓古文】 鄉曲士夫,有抉術以待人,近之不可,遠之則難者,所謂君子中之小人,不可不防,慮其信義有失,為我之累也,農、工、商、賈、仆、隸之流,有天資忠厚可任以事、可委以財者,所謂小人中之君子,不可不知,宜稍撫之以恩,不復慮其詐欺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第10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知深淺,切勿下水。不知義理,生于不學。才子難逢,佳人易失。財大氣粗,藝高口狂。彩云易散,好夢難長。蒼蠅貪甜,死在蜜里。趁熱打鐵,順風煽火。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第11句】: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君門不可入,勢利互相推。君子不開口,神仙猜不透。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開口神氣散,閉目養精神??瘫〔毁嶅X,忠厚不折本。
【第12句】:在一起生活久了,我們往往對家人的關愛熟視無睹,反而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產生的不愉快的情緒宣泄在家人身上,這種行為,傷害的是家人的情感,破壞的是家庭的和諧。不要總以為最親近的人可以包容你所有的壞脾氣和壞情緒,真有情緒,也需要好好溝通。
【第13句】: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如風雨,去似微塵。萬丈高山,起自微塵。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鬧里找錢,靜處安身。俠心交友,素心做人。利令智昏,災禍隨身。義動君子,利誘小人。欲多傷神,財多累身。粗飯養人,粗活益身。
【第14句】:【古賢文教兒經37-14】父說腳軟腰又痛,母叫眼花頭又昏。非是父母假裝病,人到老來百病生。精神血氣都衰了,舉動何能比后生。夏天怕熱冬怕冷,風燭瓦霜一樣形。疲癃殘疾形容改,兼之涕唾濕衣巾。人人都要活到老,父母年老重于金。舉人家中孝順子,和顏悅色莫主嗔。凡事體貼父母意,父母年老莫遠行。
【第15句】:【古賢文教兒經37-23】婚姻本是緣份定,三茶六禮接進門。賭博哥兒做家賊,簪環首飾偷出門。長賭長輸不計較,憑空設法罵婦人。責罵婦人不如意,拳打腳踢不容情。婦人被他磨不過,只得含淚兩離分。賣了婦人再來賭,兒女丟在九霄云。上層既難對父母,下層何能保子孫。赤手空拳誰看顧,溝死溝埋賭博人。
【第16句】:【家風家訓古文】 吾家子弟,最宜常勖以立大規模,具大識見,不可沾沾焉貪目前,安卑近。朱子云:天下事壞于懶與私,最切今之弊。懶則不肯勤勵,學殖荒而志氣亦墜;私利自至親間,尚分畛域,有利心,尚望其有器識,有所建立哉? ——清代蔡世遠《蔡梁村示子弟帖·寄示長兒》。
【第17句】:【古賢文教兒經37-30】鄰居或來借柴米,分多潤寡不空行。就是鄰居得罪我,寧可負我莫負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也有先富后來貧。也有朱門出餓莩,也有白屋出公卿。也有半輩成家室,也能兒女一大群。也有年少早先娶,到老膝下無一人。既有生來就有死,生生死死不由人。萬事勸君多忍耐,舉頭三尺有神明。
【第18句】:教育孩子,固然是孩子向父母學習的過程,但正如本書序言所指出的,孩子“往往葆有童心,童心者,純樸,天真,活潑;好奇,好問,好學;向善,求真,唯美;赤子之心也,天使之心也,詩人之心也”,因此,孩子“也可以是,并且應該是大人的老師”,而教育孩子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向孩子學習的.過程。孩子猶如一張畫紙,是父母的言行給了他最初的底色。
【第19句】:生活怕的是貧困,無知比窮更可鄙。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在秋季。莫嫌海角天y遠,但肯搖鞭有到時。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懶惰是赤貧之道,勤奮乃事業基石。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第20句】:人不自愛,則無所不為;過于自愛,則一無所為。自愛是推動人們自強自立、有所作為的前提。當自愛推己及人,就變成了仁愛、博愛,一種普遍的大愛,也就成為了社會的基礎美德。只有做善事,你才能找到善。
【第21句】:【家風家訓古文】 居宅不可無鄰家,慮有火燭,無人救應。宅之四圍,如無溪流,當為池井,慮有火燭,無水救應。又須平時撫恤鄰里有恩義,有士大夫平時多以官勢殘虐鄰里,一日為仇人刃其家,火其屋宅。鄰里更相戒日:“若救火,火熄之后,非惟無功,彼更訟我,以為盜取他家財物,則獄訟未知了期。 若不救火,不過杖一百而已?!编従痈适苷榷暺浯髲B為灰燼,生生之具無遺?此其平時暴虐之效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第22句】: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楊樹著箭,柳樹出漿。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栽花備墻,養女像娘。九月重陽,移火進房。二四八月,晝夜般長。人長五尺,天下難藏。
【第23句】:【朱子家訓】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無論做什么事,當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應該再進一步。他人有了喜慶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禍患,不可有幸災樂禍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見,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壞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惡人。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將來報應會在自己的妻子兒女身上;懷怨在心而暗中傷害人的,將會替自己的子孫留下禍根。
【第24句】:【家風家訓古文】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修身以求進也。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秋實也。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第25句】:黃炎培送給孩子的這幅座右銘是要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追求真理,不被紛雜的邪說所誘惑,以至于誤人歧途。凡事首先要探求其內在的客觀規律性,按客觀實際去做。
【第26句】:【林則徐家訓】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存心不正,風水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時運不濟,妄救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淫惡肆意,陰陟無益。
【第27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多年的鄰居在歲月的流逝中,彼此的生活習性、情趣愛好,甚至性格脾氣也在相互包容、相互幫扶、相互影響中達成默契與和諧,在彼此情感世界中潛移默化成一種不可或缺的牽掛與寄托。這時候,多年的鄰居就成了你攜手而行,可以托付家事、傾訴心事的親人。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第28句】:【千古奇文勸孝歌2】 或稀或稠一大難,兒出痘花膽更寒,一見痘花有兇險,請醫求神把心擔。 幸蒙神圣開恩點,過了此關先謝天,八歲九歲送學館,教兒發憤讀圣賢。
【第29句】:有了茶煙酒,辦事才順手。有理不送禮,送禮必短理。有理言自壯,負屈聲自高。有品德不賤,有學問不貧。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有錢的藥擋,無錢的命抗。有錢買蚊香,沒錢買蚊帳。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
【第30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惜時】一世人生非容易,為人一世要存心。存心自有天知道,切莫錯過好光陰。寸金失了能掙回,失卻光陰無處尋。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第31句】:有些行為我們很難辨別其是非對錯,有時看似兇惡的行為,細細推究卻是救人的善心。有時看似濟世的利行,卻反而害了對方。古今圣賢都重視忍辱,但也有奮身衛護,或舍生取義的?!叭獭保顺墒プ髻t第一切要功夫,但關乎大局群眾利益,當爭不爭者,轉入消極,卻是過惡。
【第32句】:【家風家訓家規】 父親要有威嚴,不應該對孩子過分親昵;至親間的相愛,也不應該很隨便。如果很隨便,那么孩子的孝敬之心就沒有了;如果過分親昵,那么孩子的放肆和不敬之心就會產生。從有身份的人們身上可以看出,他們父子之間都是分室居住的,這就是不過分親昵的道理;讓晚輩替長輩抓搔撓癢,收拾臥具,這就是在教育孩子要講究禮節。
【第33句】:人情淡始知,世事靜方見。為官須做相,及第必爭先。品行有高低,職業無貴賤。生處好找錢,熟處好過年。花開在春天,入學在少年。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志存九天外,龍游云海間。唯勤能補拙,省儉可成廉。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蛠聿璁斁?,意好水也甜。
【第34句】:【家風家訓古文】 忠、信、篤、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如在己者未盡,而以責人,人亦以此責我矣。今世之人能自省其忠、信、篤、敬者蓋寡,能責人以忠、信、篤、敬者皆然也。雖然,在我者既盡,在人者也不必深責。 今有人能盡其在我者固善矣,乃欲貴人之似己,一或不滿吾意,則疾之已甚,亦非有容德者,只益貽怨于人耳!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第35句】:思考,才能讓生活充滿創意;動手,才能使創意變為現實。家是一個共同體,需要我們同創共享,有時一次家務勞動的相互協作,一個生活裝飾的新穎創意,都會讓家庭生活充滿溫馨和浪漫?;橐龅牟煌昝溃褪巧畹牟煌昝?。
【第36句】:【勸孝歌】二 小靠父母老靠子,老而無子命難全。父母吃穿靠子辦,切忌莫惜銀和錢。 父母在世休游遠,游必有方對親言。出必告來返必面,爹娘見子心放寬。
【第37句】:【家風家訓家規】 家庭和睦自然就會帶來福氣。如果一家之中,對哥哥說的話做弟弟的無不聽從,對弟弟的請求哥哥無不答應,如此和氣蒸騰而家庭仍不興旺的,還沒有見過;與此相反而家庭不衰敗的,也還沒有過。
【第38句】:惡人先告狀,無理先報屈。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法律不能松,松了亂哄哄。放眼看天下,歡顏向人生。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瘋子說瞎話,瞎子說夢話。逢橋須下馬,有路莫登舟。俸薄儉自足,官小清自高。
【第39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 〖啟示〗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十分重視禮義。這就是長幼的次序、朋友之間的信用。中國自古稱為禮義之邦,象“桃園三結義”,至今受到人們的稱頌。
【第40句】:做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圖虛務。不顧自身榮與辱,敢為人民鼓與呼。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思無過少做無悔事,想有為多讀有益書。
【第41句】:好拳不贏頭三手,自有高招在后頭。好事盡從難處得,成功莫向易中尋。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復來。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出唇六月寒。好雁總是領頭飛,好馬總是先出列。好義固為人所欽,貪利乃為鬼所笑。
【第42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報恩】說起人家養兒女,有了兒女望長成。乳哺幼年千般累,移床換布勞母身。齋麻葷痘求神佑,抽箋問卦許愿心。度過痘麻病魔齡,父母方才放寬心。怕兒玩水生意外,又怕登高嚇成驚。略有傷風并咳嗽,急忙前去請醫生。請得醫生堂中坐,父母旁邊側耳聽。聽得好時心歡喜,聽得不好悶沉沉。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喜得兒女病體好,人情禮物謝醫生。請媒說合婚姻事,選擇門當戶對人。傳庚遞帖婚姻定,花費父母多少銀。
【第43句】:有志莫道年紀小,無志妄度百歲春。樹長千年能參天,人活百歲為利民。文為醒人先醒己,事多求己少求人。人生不為求富貴,心懷壯志報國恩。成材不負凌云志,報國應有赤子心。一腔熱血化春雨,千秋壯懷泣鬼神。
【第44句】:【張之洞】我年少考取功名,自然背上清流之名,如果你也這樣,那我真是羞愧得想死了。現在世事艱難,習武也很好,兇此送你東渡日本士官學校學習,也不與你的性格違背。你既入學,就當努力學習,不要":怕辛苦,不要自恃富貴,勇猛剛毅,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前途無可限量。國家現在正是用兵的時候,你只需要擔心自己不能成才,不要擔心別人不知道你。記住記住。
【第45句】:【家風家訓古文】 人之居世,忽去便過j日月可愛也,故禹不愛尺璧而愛寸陰。時過不可還,若老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讀書,并學作人。汝今逾郡縣,越山河,離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見舉動之宜,效高人遠節,聞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際也。行止與人,務在饒之:言思乃出,行詳乃動。皆用情實道理,違斯敗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殺身,其余無惜也、——三國王修《誡子書》。
【第46句】:【千古賢文-人生箴言】書卷莫教春色老,柴門不為俗客開。豪門有利人爭去,陋巷無權人不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懷才不遇世上有,世界終歸納英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嬴常作災。寶貴光陰靜里去,高深學問苦中來。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文章真處性情見,談笑深時風雨來。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第47句】:《現代陋室銘--鄧公銘》 人不在高,有德則名;話不在多,有理則靈。斯是鄧公,智勇超群。歷史建豐功,當代創理論。談笑論國事,浮沉驚風云??梢酝炜駷?,頂惡風;無落難之頹唐,無功高之忘形。南疆特區設,北國定乾坤。萬眾云:“偉哉小平!”
【第48句】:虧心事莫做,枉法錢莫貪。難合亦難分,易親亦易散。山不轉路轉,河不彎水彎。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窮人無窮山,窮山夠你搬。瓜田不納履,李下莫彈冠。從儉入奢易,從奢返儉難。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遇婚姻說合,遇官司說散。勸人出世易,事到臨頭難。
【第49句】:【醒世歌-古今賢文四】 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一念能動鬼神,一行克動天地。 文華不如簡索,讀今不如述古。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