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刨樹要刨根】 釋義:比喻解決問題要尋根究底,要徹底。“刨根”又作“尋根”。 例句:刨樹要刨根,要不,根大成樹,樹大成林,林大藏虎,虎大傷人。所以不殺便罷,一殺就來個斬草除根,以免后患。
【第2句】:【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詞,源于儒家典籍。“七情”是儒家所指的人的七種感情,語出《禮記·禮運(yùn)》,指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欲,是與生俱來的,不用學(xué)習(xí)。中醫(yī)講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的總稱。七情的變化,一般屬于生理活動范圍。而“六欲”是指人的各種欲望,《呂氏春秋·貴生》對六欲作了解釋,東漢高誘作了注釋,認(rèn)為所謂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引進(jìn)后,從佛家角度對六欲作了新的概括,佛家以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xì)滑欲、人想欲為“六欲”。后來,人們把“七情”和“六欲”聯(lián)系起來,用來泛指人的各種感情和欲望。如《金瓶梅詞話》“單道世上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的關(guān)頭,打不破酒色財(cái)氣圈子。”直到現(xiàn)在,“七情六欲”一詞還經(jīng)常被使用。
【第3句】:【山怕無林海怕荒,人怕老來花怕霜】(諺)有山無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無魚,就是一片荒海;人老無為,生活無依無靠;花朵見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難排解的傷害。
【第4句】:【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釋義:家境好或人才出眾,自然能找到好配偶。“自有鳳凰來”又作“才能招來鳳凰鳥”。 例句:光棍?哼,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騎驢看唱本,不信……走著瞧!
【第5句】:【張公吃酒李公醉】(慣)姓張的喝酒,姓李的醉倒。比喻一方得好處,卻由另一方枉擔(dān)其名。也比喻代人受過。
【第6句】:【開水煮,滾油煎】(慣)形容受著悲慘、痛苦生活的煎熬。
【第7句】:【騎驢吃豆包——樂顛了餡】(歇)樂顛:快樂得跌落(餡),轉(zhuǎn)指樂顛顛,形容行走歡樂的樣子。形容非常高興。也指高興得忘乎所以。 也作“騎毛驢吃豆包——樂顛餡”。
【第8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狗腿子”一詞源于一則傳說。 從前,有個為富不仁的財(cái)主,他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子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腿。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么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主人又問:“那狗的腿又怎么辦呢?”奴才又說:“給它用泥巴捏上一條。” 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把那條用泥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 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幽默諷刺之深,入木三分。
【第9句】:【踢破了門檻】(慣)形容上門的人很多或某人來的次數(shù)很多。
【第10句】:【打著燈籠沒處找】 釋義:說明難得,少有。 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
【第11句】: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第12句】:【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筷子長】(諺)母親想念兒女,像流水一樣長流不斷;兒女想念母親,卻像筷子那樣很短很短。指母親對兒女的情愛是永無休止的。
【第13句】:【你有千條妙計(jì),我有一定之規(guī)】 釋義:不管你用什么辦法,我的主意不會改變。 例句:“你有干條妙計(jì),我有一定之規(guī)。……只有到我這一輩才端上社會主義的飯碗,不挨餓,上了中學(xué),還當(dāng)了干部,如今實(shí)行新政策,就讓我跟一些人走歪門邪道,我窮死也不干。”
【第14句】:【涮羊肉】重慶火鍋?zhàn)钣忻欢颁萄蛉狻辈⒎窃醋灾貞c。那么,它是誰最先制作出來的呢? 相傳,“涮羊肉”的問世與忽必烈有關(guān)。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前往和林征討其弟阿里不哥。宿營途中,忽必烈突然想起草原美味——清純羊肉來,于是就命廚師宰羊。誰知正當(dāng)廚師準(zhǔn)備將羊肉下鍋時,忽然探兵來報(bào),“敵軍大隊(duì)人馬蜂擁而來,已離此不遠(yuǎn)”。按照正常的烹調(diào)過程,清純羊肉要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然而在這大敵當(dāng)前的緊急關(guān)頭,哪能坐等進(jìn)餐呢?饑餓難耐的忽必烈一面下令部隊(duì)開拔,一面喊著“羊肉,羊肉!”廚師在這個時候急中生智,手持菜刀,將一塊生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沸騰的水中,攪拌了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再加些調(diào)料,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饑不擇食,連吃幾碗后,翻身上馬率軍迎敵,有這幾碗羊肉墊底,力氣大增,旗開得勝,生擒敵將。忽必烈得勝還朝,嘉獎了這位廚師,并讓他做羊肉片大宴群臣。這位廚師選取了上等的羊肉,又精心調(diào)配了多種作料,加入香油、麻醬、辣子、韭花等,使羊肉的味道更加鮮美。群臣大飽口福后,贊不絕口。忽必烈高興無比,便賜名為“涮羊肉”。
【第15句】:【拿著一把汗】見“捏一把汗”。
【第16句】:【立秋的石榴——滿腦袋的點(diǎn)子】(歇)立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石榴:果:樹名,果實(shí)圓形,內(nèi)多種子,立秋前后成熟。點(diǎn)子:本指石榴的種子,轉(zhuǎn)指主意、辦法。指主意、辦法多。
【第17句】:【砌墻千朝,拆屋一日】 釋義:借指建設(shè)困難,毀壞容易。 例句:毛頭星君狠狠心,吩咐把花廳拆去。俗話說,砌墻干朝,拆屋一日。瓦木匠七手八腳,一霎時,一座楠木花廳就墻坍壁倒,屋頂翻身。
【第18句】:【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釋義:葵:蔬菜名,今稱水芹菜,或指冬葵。早晨露水沒干不掐葵葉,中午不在烈日下割韭菜。 例句:掐秋菜,必留五六葉。不掐則莖孤;留葉多則稈大。)-L掐,必待露解。 諺日:“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第19句】:【一箭就上垛】(慣)垛:箭垛,即箭靶。一箭就射中了靶子。比喻一次成功,一拍即合。
【第20句】:【泡在蜜罐里】見“落在蜜缸里”。
【第21句】:【火車不是人推的,牛皮不是人吹的】(諺)火車不是靠人推著跑的,牛皮不是靠人吹著漲的。指大話、空話無用,有真本領(lǐng)、干出成績來才能使人信服。 也作“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
【第22句】:【千里送鵝毛——物輕人意重】(歇)宋·羅泌《路史》記載:云南民間傳說,唐朝時,土官緬氏派緬伯高送天鵝向唐明皇進(jìn)貢,經(jīng)過沔陽湖時,天鵝飛走,只留下一根鵝毛。 緬伯高只好將這根鵝毛獻(xiàn)上,并說:“將鵝貢唐朝,山高路遠(yuǎn)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上覆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指禮物雖輕,但情意深厚。 也作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情重。
【第23句】:【千尺有頭,百尺有尾】(諺)繩索再長,總是有頭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開頭也有結(jié)尾。也比喻做事得順著次序,有頭有尾,不可亂套。
【第24句】:【吹牛皮】 釋義:牛皮:指牛皮筏子,黃河中上游的一種渡河工具,使用時需把牛皮吹起來。比喻說大話,言過其實(shí)。 例句:“并不是我替他吹牛皮,還是個堂堂的前任江南鹽巡道呢,而且做過制造局督辦。”
【第25句】:【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釋義:平時要注意節(jié)約,要有積蓄,有錢也不可揮霍浪費(fèi)。“莫待無時思有時”又作“莫到無時盼有時”。 例句:倘惜福君子于鄉(xiāng)黨中不時開導(dǎo),毋得奢華,備留余地,所謂:“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第26句】:【送瘟神】(慣)瘟神:傳說中會散播瘟疫的惡神。比喻送走了令人厭惡或給人帶來災(zāi)難的人。
【第27句】:【寄物則少,寄言則多】(諺)托人捎?xùn)|西,特別是吃的東西,會越捎越少;托人捎話,輾轉(zhuǎn)相傳,添枝加葉,會越捎越多。指話越傳越失真。
【第28句】:【比基尼】“比基尼”是一種泳裝,俗稱“三點(diǎn)式”。它的來歷卻與游泳無關(guān)。 20世紀(jì)40年代,正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開始在太平洋上一個叫“比基尼”的小島進(jìn)行原子彈試驗(yàn),該島馬上成為世人矚目之地,小島爆出了大名聲,震動了世界。 恰在同時,法國巴黎一位大膽的泳裝設(shè)計(jì)師推出了一種新款的泳裝,即“三點(diǎn)式”。這種泳裝用料極薄且少,據(jù)說疊起來可裝入一只火柴盒。這種泳裝的推出在當(dāng)時服裝界震動不小。由于其覆蓋面積小,就連當(dāng)時巴黎的許多專業(yè)時裝模特都望而卻步。然而,一位模特卻勇敢地向傳統(tǒng)世俗挑戰(zhàn),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的泳裝展示帶給人們的震驚不亞于比基尼島上所進(jìn)行的原子彈試爆,因此被稱為“比基尼”泳裝。
【第29句】:【拉大旗作虎皮】(慣)比喻用名人的威望或他人的名義來抬高或保護(hù)自己。
【第30句】:【強(qiáng)盜遇著賊偷——大來小往】(歇)指昧良心得來的大宗錢財(cái)又被壞人一點(diǎn)一點(diǎn)地暗算走。
【第31句】:【拉到老虎當(dāng)馬騎】(慣)比喻把危險(xiǎn)的事情看得過于簡單了。
【第32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釋義:舊時用葫蘆裝藥。比喻弄不清真相。 例句:王工作員雖然也來過幾次,可惜人年輕,識不透人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見人家表格細(xì)致,訓(xùn)練忙碌,反以為人家工作認(rèn)真,大大稱贊。
【第33句】:【風(fēng)水不便,客人背纖】(諺)背纖:人在岸邊用繩拉船前行。行船遇到逆風(fēng)或逆水,乘船的客人也只好下船背纖。借指事到無奈時,只好勞動尊客。
【第34句】:【八戒】提到豬八戒,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么,他為什么叫“八戒”?因?yàn)樨i八戒也是文學(xué)作品中描寫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關(guān)。其實(shí)“八戒”是佛教名詞,全稱“八關(guān)齋戒”、“八齋戒”,指佛教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條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七不裝扮、打扮及觀聽歌舞;八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后不吃飯)。
【第35句】:【黃泉路上沒老少】(諺)黃泉:黃土下的泉水;人死埋葬地下,故以黃泉代指人死。死亡的路上,是不分年老年少的。指人死不在歲數(shù),年輕人往往死在年老人的前頭。 也作“生死路上沒老少”。
【第36句】:【將嘴騙舌頭】(慣)指用花言巧語去欺騙身邊的人。
【第37句】:【沒籠頭的馬】(慣)籠頭:套在騾馬等頭上系韁繩、掛嚼子的用具,用皮條或繩子做成。比喻不受約束的人。 也作“沒籠頭的野馬”。
【第38句】:【富家山野有人瞅,貧居鬧市無人問】(諺)富貴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人前去看望;貧窮人家即使住在鬧市里,也沒人問候一聲。 指人情冷暖,趨炎附勢。 也作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 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
【第39句】:【揚(yáng)州雖好,不是久戀之鄉(xiāng)】見“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鄉(xiāng)”。
【第40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慣)1形容相貌丑陋。2形容人受到驚嚇、恐嚇后難看的樣子。3形容人行為不端,不務(wù)正業(yè)。4形容處在困境中或過著非人的生活。 也作“人不人,鬼不鬼”。
【第41句】:【打起來沒好拳,罵起來沒好言】(諺)廝打起來,就不會有留情的拳頭;罵詈起來,就不會有文雅的語言。指打架罵詈的雙方,一般都很難冷靜。 也作打人沒好手,罵人沒好口。 罵人無好口,打人無好手。
【第42句】:【枸杞子】“枸杞子”既是良藥,又是保健食品,很受人們的青睞。我國寧夏枸杞子馳名中外。那么,“枸杞子”之名是怎么得來的呢? 相傳戰(zhàn)國時,在秦國境內(nèi)黃河南岸有一青年農(nóng)夫,乳名狗子,以農(nóng)耕為業(yè)。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賢惠。時秦吞并六國,傾國之男丁,拓疆征戰(zhàn),狗子被召戍邊。 一晃十年過去了,狗子命大戍邊歸來。路見家鄉(xiāng)正鬧饑荒,田園荒蕪,路人乞討,餓殍遍野,眾鄉(xiāng)鄰面帶菜色,孩子嗷嗷待哺。狗子甚為恐慌,不知老母與妻子現(xiàn)狀如何。到家以后,發(fā)現(xiàn)老母發(fā)絲如銀,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紅潤,不像路人饑餓之狀,感到非常驚訝,問妻子是怎么回事。妻子回答說,自己采摘山間紅果和老母充饑,才免于挨餓。老母也說,如果不是兒媳采紅果,自己就見不到兒子了。狗子喜極而泣,對妻子更加敬重。鄰居聽說后,都爭相采食紅果,并稱之為“枸杞食”,諱“狗妻杞氏”之不雅。 后人發(fā)現(xiàn)狗妻杞氏所采山間紅果有滋陰補(bǔ)血養(yǎng)肺健胃之功效,特別補(bǔ)腎效果更佳,民間醫(yī)生采之入藥,改其名為“枸杞子”,簡稱“枸杞”。
【第43句】:【寧可貧后富,不可富后貧】(諺)過日子,寧可先受貧困,后來富裕;不可先前富裕,后來貧困。指先貧后富可以激勵進(jìn)取,先富后貧難以委屈安生。
【第44句】:【寧當(dāng)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見“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第45句】:【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諺)殺了人的,要以命相抵;欠人賬的,要還清債務(wù)。指欠命債的拿命償,欠財(cái)債的拿錢還,欠償相當(dāng),這是常理,也是律條。 也作殺人償命,借債還錢。 殺人者償命,欠債者還錢。
【第46句】:【好貓不作聲】(諺)指善于捕捉老鼠的貓不出聲。常比喻有真才實(shí)學(xué)的人不張揚(yáng)、不輕浮。
【第47句】:【戴大帽子】(慣)比喻夸大別人的錯誤,給人加上不實(shí)的罪名。
【第48句】:【光吃進(jìn),不吐出】 釋義:形容人吝嗇,只往里進(jìn),不往外拿。 例句:鄉(xiāng)親們哭了,有的擦著眼淚,朝劉九興應(yīng)著:“是啊!”有的深知王武氏“光吃進(jìn),不吐出”的脾氣,暗暗搖著頭。
【第49句】:【紡車頭上出黃金】 釋義:紡車頭上能生出黃金來。比喻辛勤勞動可以致富。 例句:紡車頭上出黃金。皆由車出。
【第50句】:【人無笑臉休開店】(諺)指開店做生意,必須做到笑臉迎顧客,和氣待來人。
【第51句】:【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諺)用心栽花,花反不成活;無意插柳,柳卻長得樹粗冠大。指人往往刻意要做好的事偏做不好,不經(jīng)心的事反倒意外地成功。 也作“著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蔭”。
【第52句】:【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見“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第53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釋義:廖化:三國時蜀國將軍,武藝不太出眾。三國后期,蜀國名將相繼死亡,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比喻當(dāng)?shù)貨]有出色人物或主事者,個別一般人物就擔(dān)當(dāng)了重任或出了名。 例句:“好比何來?”亭面糊學(xué)著鄉(xiāng)里說書的人的口氣。“好比無牛捉了馬耕田:好比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第54句】:【經(jīng)霜的扁豆罷園的瓜】 釋義:罷園:指瓜菜等收獲完畢。比喻失勢,振作不起來。 例句:塘洼據(jù)點(diǎn)不撒咱也不怕它,他鬼子是:經(jīng)霜的扁豆罷圓(園)的瓜,咱游擊隊(duì)是:炕頭的貍貓坐地虎。好瞧的還在后邊哩。
【第55句】:【一人在朝,百人緩帶】(諺)緩帶:放寬衣帶,形容舒適、安然的樣子。舊指一人在朝做官,親友都能過上悠閑的生活。
【第56句】:【豆腐店做一朝,不及肉店一刀】(諺)一朝:一天。豆腐店賣上一天豆腐,不如肉店賣一刀肉值錢。指行業(yè)不同,所得到的收益差距很大。
【第57句】:【伯樂一顧,馬價(jià)十倍】(諺)伯樂:春秋時秦人,善相馬。指只要伯樂對某一匹馬看上一眼,這馬的價(jià)錢就會提高十倍。也借指經(jīng)威望高的人推薦,其人的地位就會大為改觀。
【第58句】:【東葫蘆扯到西架上】 釋義:借指把不相干的事混在一起。 例句:“嘿嘿嘿!這叫把東葫蘆扯到西架上了!”老隊(duì)長不以為然地笑笑……
【第59句】:【撕破臉】(慣)1指徹底決裂。 2指翻臉,一點(diǎn)兒情意也不講。 也作撕破臉皮。 撕破面皮。 撕破情面。
【第60句】:【一個不摘鞍,一個不下馬】(慣)比喻雙方互不相讓,僵持不下。 也作一個不接馬,一個不下鞍。 一個不下馬,一個不接鞍。
【第61句】:【爆冷門】(慣)冷門:原指賭博時很少有人下注的一門。比喻在不引入注意的地方,突然發(fā)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62句】:【蛇無頭而不行】(諺)無頭的蛇是不能前行的。比喻群體中沒有領(lǐng)頭人就成不得事。也比喻有兵無將是無法打仗的。 也作蛇無頭而不往,鳥無翅而不飛。 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 蛇無頭不行,兵無將自亂。
【第63句】:【紡絲吊面——布里兒】(歇)吊面:用絲綢做衣裳的面。布里:用棉布做衣裳的里,諧“不理”。指不予理睬。
【第64句】:【南人駕船,北人乘馬】(諺)南方多水域,故人們善于駕船;北方多平原,故人們善于騎馬。指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往往會培養(yǎng)人們的特有習(xí)性與技能。 也作“北人乘馬,南人乘舟”。
【第65句】:【城樓上雀兒——好耐驚耐怕的蟲蟻兒】(歇)城樓:修建在城門洞上的樓,用來瞭望敵情和指揮作戰(zhàn)。蟲蟻兒:方言,稱麻雀一類的小鳥。比喻見過世面,經(jīng)得起驚嚇的人。
【第66句】:【擺擂臺】(慣)擂臺:舊時為比武而搭的臺子。原指搭臺子歡迎人來比武,現(xiàn)比喻向人挑戰(zhàn)。
【第67句】:【魚過千層網(wǎng),網(wǎng)后還有魚】(諺)魚網(wǎng)再密,捕撈的次數(shù)再多,也還有漏網(wǎng)魚。比喻再嚴(yán)密、嚴(yán)謹(jǐn)?shù)氖虑椋搽y免有疏忽之處。
【第68句】:【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釋義:沒有學(xué)習(xí)過,不知道其中的知識。 例句:“這里面有個原因,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現(xiàn)在興的這號洋碼字,我就不會寫。”
【第69句】:【駝背夾直,其人不活】(諺)駝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駝背夾直,那這個人就沒命了。指矯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過激就會適得其反。
【第70句】:【花蛇黑蛇都是蛇】 釋義:本質(zhì)一樣,沒有區(qū)別。 例句:壞分子難道比右派分子真要好一點(diǎn),罪減一等?在自己看來,都是一籮蛇。花蛇黑蛇都是蛇。
【第71句】:【四面冒煙,八邊著火】(慣)形容事情緊急。
【第72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zhàn)屓速r】 釋義:比喻有了成績歸自己,出了差錯怪別人。 例句:他覺得,作為一級黨的領(lǐng)導(dǎo),遇有這種情況,必須給下邊承擔(dān)責(zé)任,下邊同志,往后才敢大膽工作。不能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zhàn)屓速r。
【第73句】:【說書的嘴,唱戲的腿】(諺)指說書的人,憑著過硬的嘴功;唱戲的人,憑著過硬的腿功。也泛指各個行業(yè)的人,都有自己獨(dú)到的專業(yè)功夫。
【第74句】:【端公盆,說公理】(慣)指主持公道,說公平合理的話。
【第75句】:【孟婆湯】“孟婆湯”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古人信奉人是可以生生世世輪回反復(fù)的,轉(zhuǎn)世前喝了盂婆湯就可以忘掉前世恩怨。“孟婆湯、孟婆湯,人口前世即可忘,前世恩仇前世罪,黃泉陌路孟婆湯。”這是我國民間發(fā)喪時經(jīng)常唱的一首歌。從這首歌中不難發(fā)現(xiàn),人們認(rèn)為“孟婆湯”是一種遺忘藥,喝了它之后,可以讓人喪失記憶,忘卻所有煩惱,忘掉所有愛恨情仇。 “孟婆湯”是怎么來的呢?相傳,漢朝有個姓孟的女子,從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后開始念經(jīng)誦佛,后來人山修行。她平時食素,致力于勸人向善,不要?dú)⑸K谑罆r,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設(shè)想未來,一直到八十一歲,還是處女之身,世人稱她為“孟婆老奶”。上天看重她的為人和特點(diǎn),任命孟婆負(fù)責(zé)去除投胎鬼魂的前世記憶,因?yàn)楫?dāng)時人間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會泄露天機(jī)。接任后孟婆常駐在地府的奈何橋邊,她在池塘、溪流采集草藥,熬制成如酒一般的有甘、苦、辛、酸、咸五種口味的湯,即孟婆湯,服用后會立即喪失全部記憶。因此,孟婆湯也被叫做“迷魂湯”或“忘情水”。但凡準(zhǔn)備投生的鬼魂,都會被押到孟婆所掌管的醚忘臺灌孟婆湯,以忘卻前世和地府里的一切。
【第76句】:【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諺)山:被山。指古來殽山以東民風(fēng)尚文,故多出文官;殽山以西民風(fēng)崇武,故多出武將。 也作“山東宰相山西將”。
【第77句】:【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釋義:有地有牛,一家老小過舒服的日子。這是農(nóng)民的一種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思想。 例句:他仍舊一心直奔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第78句】:【面朝黃土背朝天】見“臉朝黃土背朝天”。
【第79句】:【常打魚總有撈上王八的時候】(諺)王八:鱉的俗稱。指經(jīng)常打魚,總有一次會撈上鱉。比喻事情只要常常去做,總有好機(jī)會,好結(jié)果。
【第80句】:【見縫子就鉆】(慣)比喻利用一切可乘之機(jī)進(jìn)行鉆營活動。 也作“見縫兒就鉆,見洞兒就入”。
【第81句】:【搔不著癢處】(慣)比喻沒有觸及要害。 也作“搔頭不知癢處”。
【第82句】:【踩窩子】(慣)比喻探查底細(xì)。
【第83句】:【十畝地里長了一棵莊稼——獨(dú)根獨(dú)苗兒】(歇)比喻獨(dú)生子。
【第84句】:【樹大分權(quán),人大分家】 釋義:樹長大了就會分開丫權(quán),人長大了就得另立門戶。 例句:樹大分權(quán),人大分家,親兄嫡弟,也不能—生一世都在一口鍋里吃茶飯。
【第85句】:【得了便宜賣乖】(慣)賣乖:自鳴乖巧。指得了好處還說漂亮話。 含貶義。
【第86句】:【還債容易還情難】(諺)情:人情。指人際間的情誼比錢財(cái)更寶貴。
【第87句】:【西葫蘆配南瓜】(慣)西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shí)長圓筒形,為常見蔬菜。比喻情況差不多的兩個人結(jié)合在一起。也形容彼此不相上下,誰也不比誰強(qiáng)。
【第88句】:【江河千百條,條條歸大海】 釋義:比喻遲早要?dú)w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 例句:江河干百條,條條歸大海。今日言別,明日重逢,這也是常有的事。
【第89句】:【家將敗,出妖怪】(諺)指家庭將要衰敗時,往往會出現(xiàn)離奇古怪的事。也指國家將耍衰敗時,往往會出現(xiàn)非常怪異的人事現(xiàn)象。
【第90句】:【三更半夜】“三更半夜”指人靜夜半之時,按現(xiàn)在的時間是夜里十二點(diǎn)鐘左右。這個詞起源于宋代。宋太宗時陳象輿、胡旦、董儼、趙昌言是好友,四人志趣相投,常聚在一起談?wù)撝辽钜梗骸叭障灾冢煘橹Z日:‘陳三更,董半夜’。”“三更半夜”一詞由此形成。 古人說時間,白天與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說“鐘”,黑夜說“鼓”或“更”,所以有“晨鐘暮鼓”之說。古時,城鎮(zhèn)多設(shè)鐘鼓樓,晨起(辰時,今之七點(diǎn))撞鐘報(bào)時,所以白天說“幾點(diǎn)鐘”;暮起(酉時,今之十九點(diǎn))擊鼓報(bào)時,故夜晚說時間又說是“幾鼓天”。夜晚還說“幾更天”,這是由于巡夜人邊巡行邊打擊梆子,以點(diǎn)數(shù)報(bào)時。舊時一夜分為五更,中國有副傳統(tǒng)春聯(lián):“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這里就是用“五更”代指除夕一夜。第三更是子時,就是現(xiàn)在夜間十二時左右,已是深夜時分了。 “三更半夜”成為俗語,是與宋朝城市人民擁有夜生活分不開的。唐朝城市實(shí)行宵禁,北宋初年就完全解除了宵禁,宋人的夜生活開始豐富起來,改變了“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生活習(xí)慣,“三更半夜”也開始成為人類活動的重要時刻。可見,宋朝開夜禁是明智之舉,也是社會的一大進(jìn)步,不然,就不會出現(xiàn)“陳三更、董半夜”了。
【第91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92句】:【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拿眼看一看】(諺)聽別人說千道萬,終究是聽來的,不如自己親眼過目,才是真切的。指耳聞不如目見,聽得再多也不如目睹可靠。
【第93句】:【明道好走,喑徑難摸】 釋義:熟悉的道路好走,陌生的道路難行。 例句:有道是:“明道好走,暗徑難摸。”他們按照盤太婆敘述的方位,不多時,便來到了楓樹林后的大懸壁下。
【第94句】:【狗咬尿泡——空歡喜】(歇)尿泡:膀胱。指白高興一場,什么好處也沒有撈到。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狗咬尿泡——虛歡喜。 狗撲尿泡——空喜歡。
【第95句】:【黃鼠狼子不嫌小雞瘦】 釋義:比喻人愛貪小便宜,不論便宜大小,都想得到。 例句:元寶{艮元用簸箕摟,對待伙計(jì)窮摳搜,黃鼠狼子不嫌小雞瘦。
【第96句】:【向火坑里推】見“往火坑里推”。
【第97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歇)八仙:道教傳說中的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藍(lán)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 神通:指修行有成就的人所具備的神妙莫測的能力,今指特別高超的本領(lǐng)。相傳八仙渡海到蓬萊山赴蟠桃會,一路上能行風(fēng)的行風(fēng),能下雨的下雨,各自施展法力。比喻各自施展本領(lǐng),或各有各的一套好辦法。 也作八仙過海——各使神通。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第98句】:生戲熟唱,熟戲生唱。
【第99句】:【栽刺不如栽花】(諺)栽種帶刺的植物會刺傷人,栽種開花的草不可供人欣賞。比喻傷害、得罪別人,不如施恩、結(jié)好別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