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常常坐首席,漸漸入祠堂】(諺)首席:宴席上的首位。祠堂:死后排列靈位的廟堂。指人年事已高,在宴席上常坐首位,就意味著死期快到了。
【第2句】:【貧家富路】(諺)貧家:居家貧窮。 富路:出門在外帶足盤費。指居家節儉容易度日,上路窘困無處呼救。 也作“窮家富路”。
【第3句】:【打柴總得先探路】(諺)比喻做事總得要先摸清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第4句】:【舍命不舍財】(慣)寧可舍棄性命,也不放棄錢財。指人太貪財。
【第5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語比喻人與周圍事物、人與人之間習性的關系,常因環境等改變自己。此典出自《北堂書鈔》六十五卷引《晉傅玄少傅箴》:“夫金木無常,方圓應形,亦有隱括,習與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晉朝的大臣傅玄是個品學兼優的人,很受皇帝敬重,被任命為太子的首席教師——太子少傅。 太子府里屬員很多,有宮女、太監以及一大批為太子辦事的官吏。這些人為討太子歡喜,阿諛逢迎,在這樣的環境里,要想學好是很難的。為此,傅玄非常憂慮。有一次,他給太子講課的時候,講道:“想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皇帝,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的人。譬如,常接近朱砂,就會被它染紅;多接近墨水,就會被它染黑。對自己則一定要嚴格要求,行為端正,做到這些,周圍的人才會跟你學,正派的人才會圍繞到你身邊來。譬如:聲音清亮,回聲就一定和諧;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不會斜。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義的話就會聽得多,自己的行為就會逐漸符合規范準則。如果你多接近小人,那就好像進入賣鮑魚的店一樣,時間久了,你就聞不到蘭花的芳香了。”后來皇帝聽到了傅玄的這番話,覺得很有深意,就命人把它寫在屏風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讓他每天讀一遍,把它叫做《太子少傅箴》。從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了太子警示自己的座右銘。
【第6句】:【扳倒龍床,跌了太子】(慣)龍床:皇帝的寶座。指犯了大罪。也指豁出一切,起來造反。
【第7句】:【堵著耳朵搖鈴鐺】 釋義: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例句:“算啦!別堵著耳朵搖鈴鐺啦!”秋菱她娘帶著揭露秘密的語氣說。
【第8句】:【吃黑棗】(慣)黑棗:指子彈。比喻被槍斃。
【第9句】:【南方人會吃,北方人會住】(諺)南方人講究飲食,北方人講究住處。指北方地處平原,多注重宅院建筑;南方魚米之鄉,多注重美食營養。
【第10句】:【福從此起,禍從此起】(諺)福是從這兒起的,禍也是從這兒起。指福與禍從來都是相倚相伏的。
【第11句】:【抗膀子】(慣)比喻對著干。
【第12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釋義:好藥吃起來雖苦,但對治病有好處;忠誠的勸告聽起來雖不愉快,但對行動確有好處。 例句:“竊聞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13句】:【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14句】:【是這鳥,叫這聲】(諺)什么樣的鳥會叫什么樣的聲音。指鳥的種類各異,叫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 多比喻哪個層次上的人,會說哪個層次上的話。
【第15句】:【眼里揉不下沙子】(慣)比喻容不得人或容不得看不慣的事。也比喻不能容忍別人的蒙蔽、欺騙。 也作眼里下不去砂子。 眼里不揉沙子。 眼里著不得沙子。
【第16句】:【饞貓總得奔腥味兒】(諺)指貪吃腥物的貓,一聞到腥味就會跑過去偷吃。比喻貪婪的人,總經不住物欲的誘惑。也比喻走邪道的人習性難改。 也作“饞貓改不了吃腥”。
【第17句】:【打盆說盆,打罐說罐】 釋義:比喻就事論事,不牽扯其他。 例句:王距:“哎!咱們今天是打盆說盆,打罐說罐,可別往我身上鉗火炭。”
【第18句】:【沒理攪三分】見“無理攪三分”。
【第19句】:【好了瘡疤忘了疼】 釋義:境況變好了,就忘記過去的困苦。 例句:大春說:“三貴哥!你早先在城里打鼓收破爛,掙錢就吃喝嫖賭,把莊稼活早忘了,這工夫分了地,你還那么懶散,你這是好了瘡疤忘了疼呀!你爹怎么死的?……”
【第20句】:【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歇)泥菩薩一到水里就溶化了。 比喻自己保不住自己。 也作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第21句】:【良馬不窺鞭,側耳知人意】 釋義:窺:暗中察看。良馬不待鞭起,側耳便能領會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辦事不待驅策。 例句:魏府大覺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良馬不窺鞭,側耳知人意。”
【第22句】:【吊死鬼抹胭粉——臭美】(歇)譏諷人得意地顯耀自己。
【第23句】:【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 釋義:人得了額外收入才能富起來。 例句:懶蟲瞇著眼,打量楚世杰的表情,嬉皮笑臉地說:“常言道,馬不得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呀!”
【第24句】:【千年的房舍換百主,一番拆洗一番新】(諺)千年的老房是不斷更換主人的,經過修整,照樣和新房一樣。指房舍沒有定主,只要修整,自會舊貌換新顏。
【第25句】:【燈消火滅,水盡鵝飛】(慣)比喻財勢消盡,依附者散去。
【第26句】:【人憑良心豬憑肉】(諺)人是憑著良心來得到人們的敬重,豬是憑著肉香來得到人們的喜愛。指人做事憑良心,是立身的根本。
【第27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釋義:比喻想算計別人的人,又被另外的人所算計。 例句:正當快活得意的時節,哪曉得鉆出一個奚篤的老婆郭氏來,不惟抵盜的他財物精光,且把個性命拐得了去。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第28句】:【走路怕踩死螞蟻】(慣)形容人膽小怕事。 也作“走路怕踏死螞蟻”。
【第29句】:草若無心不發芽,人若無心不發達。
【第30句】:【泰斗】人們常用“泰斗”來比喻那些眾人所敬仰的人。如說魯迅是中國文壇泰斗,牛頓是美國科學泰斗。“泰斗”原意是泰山和北斗。 “泰”即泰山,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曾多次到這里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更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斗”即北斗星。它屬大熊座七顆明亮的星,都排列在北天,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古人把它們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斗身;玉衡、開陽、搖光組成斗柄。北斗七星常用來辨別方向,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泰山,古人認為是高山的代表;北斗星能用來辨別方向,在眾星中又是最亮的。因此,古人把兩者聯系起來,用來比喻為眾人所尊崇的偉大人物。 那么,此比喻源自何處?出自《新唐書·韓愈傳》:“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就是說韓愈是被稱為“泰斗”的第一個人,他當之無愧,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見,只有學問和威望極高的人才能被稱為“泰斗”。
【第31句】:【開口告人難上難】(諺)告人:求人。指張嘴求人是非常為難的事。 也作“開口求人難”。
【第32句】:【發昏章第十一】(慣)仿《孝經》篇目“某章第幾”的格式。“十一”數目超過“十”,表示程度很深。指發昏至深,神志不清。
【第33句】:【兒大不由爺】(諺)爺:父親。兒子大了,凡事自作主張,不由父親作主。指兒女長大成人后自立自主,父母不必再干預。 也作兒大不由娘。 兒大母難專。專:專斷。 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第34句】:【拿斧的得柴禾,張網的得魚蝦】 釋義:比喻在哪方面出了力就會在哪方面得到收獲。 例句:反正學堂當局有本賬:凡是為學堂立過功出過力的,都不會被漏掉。拿斧的得柴禾,張網的得魚蝦。
【第35句】:【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釋義:拔:超出,高出。萃: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品德才能出眾。 例句:不為習俗所移,不為貧窮所詘,其乎其類,拔乎其萃。
【第36句】:【看人下菜碟兒】 釋義:看人行事待人態度不一。 例句:“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你都會看人下菜碟兒!”
【第37句】:【臘月生的孩子——凍手凍腳】(歇)凍:諧“動”。指動作不規矩(多指性騷擾)。
【第38句】: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第39句】:【城隍廟的鼓槌——一對】(歇)本指鼓槌成對,轉指青年男女相般配。也指人品、能力等相當。
【第40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慣)比喻不管環境或處境多么惡劣、危險,都處之泰然。 也作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任他風波險,穩坐釣魚臺。
【第41句】:【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諺)石(dan):容量單位,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米救濟及時,別人把你當恩人尊敬;一石米救濟不當,別人反而對你懷恨在心。指救濟人只可救濟窘困,長期救濟,恩反成仇。
【第42句】:【御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見“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
【第43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慣)對所看到聽到的事情就像沒看見聽見一樣。指對某些事情或別人說的話漠不關心。
【第44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 釋義:指重陽這天陰沉下雨,這一年就有好收成。 例句:重陽黑洞洞,一年好收冬。九月九日是雨歸路日,有雨主來年熟。
【第45句】:【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釋義:樹老了樹根多,人老了說話噦唆。 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爺爺的嘴太碎。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更何況像恩翁爺爺常說的,花蕾般的娥瑪是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呢!
【第46句】:【水是故鄉甜,月是故鄉明】(諺)故鄉的水,喝起來最甜;故鄉的月,看起來最圓。指熱愛故鄉的人會覺得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比別處美好。
【第47句】:【錯認定盤星】(慣)定盤星:秤桿或戥子上標志重量為零(起算點)的星兒。指對事情判斷錯誤。
【第48句】:【扳倒葫蘆灑了油】(慣)比喻不惜一切,堅決干到底。
【第49句】:【加油】“加油”一詞比喻繼續努力,再加把勁。“加油”一詞使用率最高的是在體育比賽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中國。然而,“加油”卻是外來詞,它源自汽車拉力賽。 在歷史上第一次汽車拉力賽上(1895年6月),二卜五輛各種型號的汽車參加了這次全程1175公里的角逐。當賽事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歡眾的熱情異常高漲,他們焦急地期待著冠軍車的產生。賽道上,領先跑在最前頭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車隊的五號車。在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五號車突然熄火,觀眾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出事車上,被譽為“賽車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先生連忙問身邊的助手,賽車為什么會突然熄火?助手結結巴巴地說:“大概是汽油消耗太多,沒……有……油了。”法拉利先生聞訊之后勃然大怒,他語無倫次地大聲吼道:“你們……加……加……加油”。四周的觀眾一聽,以為這是法拉利先生對自己車手的一種鼓勵方式,于是也都跟著他大叫:“加油”、“加油”。后來,隨著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為賽車手“加油”的這種獨特的鼓勵方式也逐漸沿用到其他比賽項目上,成為觀眾參與比賽,對選手進行鞭策鼓勵的全世界流行方式。
【第50句】:【樹倒猢猻散】“樹倒猢猻散”比喻以勢力(利)相聚合的人,為首者一倒,跟從的人一哄而散,含有貶義。它源自南宋。 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記載:“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依附者甚眾,獨其妻兄厲德新不以為然。詠百端威脅,德新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新遣人致書于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猴散賦》一篇。”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宋高宗時,有個侍郎叫曹詠,他善于逢迎拍馬,深得奸相秦檜的歡心,所以官運亨通,當了侍郎。曹詠當了大官以后,有很多人來巴結他,獨有他的大舅子厲德新卻從不向他獻殷勤。厲德新知道曹詠并非憑真才實學,而是靠依順秦檜才得以升官的,所以料定曹詠這種人沒有好下場。對此,曹詠耿耿于懷,一心想找個茬整整厲德新。后來,秦檜死了,那些依附秦檜的家伙一個個倒臺了,曹詠也被貶到了新州。厲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興,就寫了一篇《樹倒猢猻散賦》寄給曹詠。文中說如今大樹一倒,猢猻四散,于國于家,真是可喜可賀。將秦檜比作一棵大樹,把曹詠等人比作樹上的猴子。這篇賦很快便在臨安傳開,遂成俗語。
【第51句】:【吐口唾沫是個釘兒】(慣)比喻守信用,說話算數。也形容人霸道,說出話來別人必須照辦。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釘。 吐唾沫落地是釘。 一口唾沫一個釘。
【第52句】:【大海不禁漏卮】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第53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諺)指知道自己的兵力,深入了解敵情,在戰爭中就能穩操勝券。
【第54句】:【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諺)指朝霞預示當日將有陰雨,不可出門;暮霞預示天晴,可以遠出。
【第55句】:【起了個五更,趕了個晚集】(慣)五更:從黃昏到拂曉的一夜間共分為五更,這里指第五更,正是拂曉時分。趕集:到集市上買賣東西。 起了個大早,到集市卻很晚。比喻起步很早,卻耽擱了時間,誤了辦事。 也作“起五更,趕晚集”。
【第56句】:【航船不載無錢客】(諺)航船上不搭載沒錢的客人。指凡乘船就得交渡船錢,過路就得交過路錢,這是往來交通的規矩。
【第57句】:【要知心腹事,但昕口中言】(諺)要想知道一個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事,只要聽他嘴里說些什么就明白了。指言為心聲,嘴里說出的往往就是心里所想的。
【第58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慣)兒女:男女。指對男女之情或對子女、家人的感情過于看重,而喪失了自己的志氣。 也作“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第59句】:【一事到官,十室牽纏;一人入獄,一家盡哭】(諺)因一件事告入官府,鄰居左右受連累;一人坐牢,全家痛苦。指舊時訴訟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第60句】:【老鼠進口袋,自己找死】 釋義:比喻自尋死路。也比喻人的困難或危險是自己造成的。 例句:老鼠進口袋,自己找死,和我無關!
【第61句】:【粗茶淡飯保平安】(諺)粗茶淡飯:平平常常的家作茶飯。指少吃肉脂類食物,常吃粗茶淡飯,可以常保身體健康。
【第62句】:【求只求張良,拜只拜韓信】(諺)張良、韓信:西漢的開國元勛,張良為謀士,韓信為大將。指要想得到真正的幫助,不可隨意拜求平庸之輩,一定要拜求高手。
【第63句】:【傍生不如傍熟】(諺)傍:依靠。 指人到窘困時,向生人求助,不如向故舊投靠有希望。
【第64句】:【地誤誤一季,人誤誤一輩】見“耽誤了莊稼是一季,誤了孩子是一代”。
【第65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諺)能寬恕人的地方盡量寬恕,能饒恕人的地方盡量饒恕。指為人處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對己嚴,對人寬。 也作“好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第66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 釋義:比喻只要人在,雖少,也會像種子一樣,發展壯大起來“子”又作“籽”。 例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別看我們游擊隊只剩下二十多個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種。火種本身不大,但它燃燒起來,就會引起漫山大火!
【第67句】:【認理不認人】(慣)指辦事公正,不講私情。
【第68句】:【豬八戒上陣——倒打一耙】(歇)豬八戒以九齒釘耙為武器,常用倒打一耙的戰術來戰勝對方。 指對方想算計自己,自己反過來算計對方。也指反咬一口,把責任或過錯推到他人身上。 也作豬八戒開戰——倒打一耙。 豬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耍把式:練武術。
【第69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70句】:【鷺鷥不吃鷺鷥肉】(諺)鷺鷥(lusT):又名白鷺,長腿直嘴,捕食魚蝦等。指同類不相殘或同行不互相傷害。
【第71句】:【樹老心空,人老顛冬】 釋義:顛冬:方言,老年人昏庸糊涂,顛三倒四。上年紀的人糊里糊涂,說話辦事難免顛三倒四,有錯。 例句:阿侯什都忙賠笑說道:“卻波,‘樹老心空,人老顛冬’,我不會說,你會聽。我說得不對,你莫見怪!”
【第72句】:【娘勤女不懶】(諺)指母親勤勞,女兒受到熏陶,就不會懶惰。
【第73句】:【死水不藏龍】 釋義:蛟龍不在死水里藏身。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愿在安閑舒適中生活。 例句: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日:“識得不為冤。”日:“識得后如何?”師日:“貶向無生國里。”日:“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日:“死水不藏龍。”
【第74句】:【就熱鍋炒熱菜——一勺兒燴】(歇)就:趁……之便。比喻一網打盡。
【第75句】:【事忙先落賬】(諺)落賬:下筆記好賬。指生意場中無論怎樣忙,必須先把出入的賬目記清。也泛指再忙也得把手頭的緊要事作個了結。
【第76句】:【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諺)千人:眾人。指:指斥。受到眾人指斥的人,即使沒病也會死去。指眾人指斥,是最嚴厲的懲罰。 也作千人所指,無病自死。 干夫所指,無疾而死。
【第77句】:【匹夫】“匹夫”通常作普通的人、平常的人來解釋,常言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什么稱普通的平民百姓為匹夫呢?它起源于春秋時期。 匹,原是數量單位,古代四丈為一匹。又說兩丈為一端,二端為兩,每兩就成一匹,長四丈。兩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這個意思,夫婦兩者也相合,故作匹夫、匹婦。由于古代只有貴族、富人才可能實行一夫多妻的制度,如《論語·正義》:“士大夫以上,則有妻媵;庶人無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雖單,亦通謂之匹夫匹婦。”這就是“匹夫”的出處。因此,實行一夫一妻的人也就是代表著地位低下和貧苦,所以,在封建社會里,便把沒有地位的平民百姓叫做“匹夫”、“匹婦”。 段玉裁注《說文》中說:“雖其半,亦得云匹……猶人言匹夫也。”就是說匹夫、匹婦拆離開來單獨也可使用。以后,匹夫便不光指男子,而泛指平民百姓。需要指出的是,匹夫本是貧富和不平等的產物,帶有歧視百姓的意味。如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稱為“匹夫之輩”、“匹夫之勇”,這就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背道而馳。
【第78句】:【懷揣金剛鉆,敢攬破瓷碗】(諺)金剛鉆:用金剛石做的鉆頭,能鉆透瓷器。指有了金剛鉆,才敢承攬補修瓷器活。比喻有某方面的本領,才敢承擔某方面的任務。
【第79句】:【刀切豆腐兩面光】 釋義:比喻人兩面討好。 例句:如今過日子不能刀切豆腐兩面光,在誰面前都想賺好人。腳踩兩只船略有點風浪就會閃到海里去,輕了嗆幾口水,重了會淹死。
【第80句】:【到手的泥鰍又溜了】 釋義:比喻捉到又逃走了。 例句:“快,大家都快跟上,莫讓到手的泥鰍又溜了。”廖守道這時也來了勁,他從一個解放軍戰士手里,奪過了一支火把,帶頭走向開闊地。
【第81句】:【老虎吃螞蚱,零拾掇】 釋義:拾掇:收拾懲治。比喻一個一個地對付、一個一個地解決。 例句:若不說井底蛙,眼光短呢!這事是心急吃不了熱鍋粥,咱們是老虎吃螞蚱,零拾掇。
【第82句】:【路上行人口似碑】(諺)碑:刻在石上的碑文。人們對人對事的評論與傳播,像刻在石上的碑文一樣,無法抹掉。指是非自有公論,不需自己辯解。也指事情一旦發生,也就無從隱瞞。 也作路上行人口勝碑。 路上行人口是碑。
【第83句】:【人不知己罪,牛不知力大】(諺)人犯了錯,往往自己認識不到;牛的力氣有多大,牛自己并不知道。 指人在錯誤面前,總是缺乏自知之明。 也作“人不知己過,牛不知力大“。
【第84句】:【魚不進網,妻不養子】(慣)養:生。比喻事事不順心。
【第85句】:【若怕螻蛄咬,就不用種田了】見“光聽拉拉蛄叫,就別種地了”。
【第86句】:【被窩里伸腿——不是腳也是腳】(歇)腳:諧“攪”。指橫豎都是胡攪蠻纏。
【第87句】:【周身是刀沒一把利】(慣)比喻滿腦子的主意、點子,卻沒有一個能頂用。也比喻所學的知識多而雜,沒有一門是精通的。
【第88句】:【南人不夢駝,北人不夢象】(諺)南方人不會夢到產于北方的沒經見過的駱駝,北方人不會夢到產于南方的沒經見過的大象。指夢幻只會反射熟悉的物相。
【第89句】:【秧好稻好,娘好囡好】見“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第90句】:【大不欺小,壯不欺老】(諺)欺:欺侮。指人們應該敬老愛幼,不能以強凌弱。
【第91句】:【正鍋配好灶,歪鍋配蹩灶】 釋義:比喻好的配好的,差的配差的(多指夫妻)。 例句:“這種媳婦,才算媳婦,要照如今的婦女呀,哼,別說守一年,男人沒閉眼,她早瞧上旁人了。”“這也是趙大哥積福修來的。正鍋配好灶,歪鍋配蹩灶。”
【第92句】:【你有長籮索,人家有彎扁擔】 釋義:蘿筐繩子再長,用彎扁擔也能把籮筐挑起來。比喻計策再高明,對方也有對付的辦法。“索”又作“繩”;“彎”又作“翹”。 例句:我們特派員雖然計謀多端,終究比不過人家,真是“你有七算,人家有八算;你有長籮索,人家有彎扁擔”。
【第93句】:【窮人無災即是福】(諺)指對窮人來說,無災無病,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第94句】:【吊死鬼說媒——白繞一番舌】(歇)繞舌:迷信傳說吊死鬼的舌頭伸出嘴外很長,說話時要把舌頭繞起來。繞:諧“饒”。指白費一番口舌。
【第95句】:【大海里撈針】 釋義:比喻難找到,難碰到。“撈”又作“尋”。 例句:可是,大海里撈針,到哪里去摸姓周的影兒呢?
【第96句】:【看人看穿戴,生意看招牌】(諺)看一個人,先從他的穿戴看起;看商場生意,先從它的招牌看起。指人的儀表,生意的招牌,都是形象的標志,絕對不容忽視。
【第97句】:【走麥城】(慣)《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大將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殺害。比喻英雄人物遭到失敗。 也泛指失敗。
【第98句】:【船到橋頭自會直】 釋義:船到了橋邊自然會放直船身過去。比喻事到臨頭,自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句:“算了罷!‘船到橋頭自會直’!王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打碎了吃飯家伙可不是玩的!”
【第99句】:好人爭理,壞人爭嘴。
上一篇:QQ最新摘抄諺語俗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