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吃了三碗紅豆飯——滿肚子相思
【第2句】: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
【第3句】:老虎頭上的王字——生就的
【第4句】:【抓住旋風(fēng)就是鬼】(慣)旋風(fēng):呈螺旋狀運動的疾風(fēng)。比喻認(rèn)假為真,搞錯了對象。
【第5句】:暑假里,每天傍晚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就一起到河邊去散步。爸爸的熟人見了,總是說:“每天傍晚怎么你們?nèi)齻€都在一起?”媽媽說:“一把蘿卜不零賣。”(甘肅·華亭)
【第6句】:【衙門錢,一燧煙;生意錢,六十年;種田錢,萬萬年】(諺)一燧煙:一股煙。衙門內(nèi)掙的錢像一股煙,頃刻消逝;生意賺的錢,可享受一輩子;種田掙的汗水錢,可世代享用。指靠辛勤勞動掙的錢最踏實,最長遠(yuǎn)。
【第7句】:百姓齊,泰山移。
【第8句】:【 上刀山,下火海】指進(jìn)入危險的境地。類似的:上刀山, 下油鍋。成語:赴湯蹈火。臺灣白先勇《孽子》:“那怕上刀 山下油鍋,也嚇不住我王小玉。”
【第9句】:【賴泥下穿——燒不成個東西】(歇)賴泥:土質(zhì)不好的泥。比喻素質(zhì)差的人成不了人才或成不了氣候。
【第10句】:兔子不吃窩邊草——給自己遮窟窿;留青(情);偷外不偷里
【第11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詞語的意思是說成敗乃由一人為之。此語典出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因為屢屢獻(xiàn)策,都未被采納,于是就棄楚歸漢,在劉邦那里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后來韓信遇到了蕭何,蕭何聽韓信談兵頭頭是道,極為贊賞,認(rèn)為他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奇才。蕭何就向漢王劉邦推薦,初不被用。韓信就趁機(jī)逃跑了。蕭何聽說后,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并向劉邦極力推薦,才拜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戰(zhàn)爭中,韓信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他輔佐劉邦打敗了項羽,被劉邦封為齊王、楚王,此乃“成也蕭何”。后來因為有人告發(fā)韓信謀反,劉邦把他降為淮陰侯。這還不算,漢高祖十一年,陳稀謀反,劉邦親率大軍前往討伐。這時有人密告韓信與陳稀通謀,如韓、陳里應(yīng)外合,漢朝江山將不保。在這緊急關(guān)頭,相國蕭何為呂后獻(xiàn)計,假稱陳稀已被擊敗,由蕭何出面召韓信入宮慶賀。韓信不知是計,信以為真,進(jìn)入未央宮后,呂后下令將韓信捆綁起來,不經(jīng)審問,就處以死刑。此乃“敗也蕭何”。后來人們哀嘆韓信之死,就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加以總結(jié),用來比喻事情的成敗都?xì)w于同一個人。
【第12句】:【騎驢吃豆包——樂顛了餡】(歇)樂顛:快樂得跌落(餡),轉(zhuǎn)指樂顛顛,形容行走歡樂的樣子。形容非常高興。也指高興得忘乎所以。 也作“騎毛驢吃豆包——樂顛餡”。
【第13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里就是棺材】(慣)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指人未得善終。也指只管眼前,不管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
【第14句】:【人憑志氣虎憑威】人有志氣,才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 秦牧《憤怒的海》:“現(xiàn)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說這些泄 氣的話,有什么好處?人憑志氣虎憑威。人一沒志氣,就什 么也不用談了。”
【第15句】:【大手抓草,小手抓寶】(諺)指人只肯動手、不肯動腦,也就只能長得大手大腳,從事粗笨的體力勞動;勤學(xué)習(xí)善用腦的人,手腳靈巧,能創(chuàng)造價值大的物質(zhì)財富。
【第16句】:【慣子如殺子】(諺)慣:嬌慣。一味嬌慣子女,反而會害了他們。指對后代絕不可溺愛。 也作“惜子如殺子”。
【第17句】:【是灰比土熱,是鹽比醬咸】(諺)灰:燃燒之后的熱灰。醬:面粉加鹽曬成的糊狀食品。凡是灰總比土熱,凡是鹽總比醬成。比喻只要是親友,總比一般人要親近。 也作是鹽就比醬咸,是灰就比土熱。 是灰總比土熱,是鹽總比醬成。
【第18句】:【狐貍精】“狐貍精”指妖媚迷人的女子(罵人的話)。狐貍本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動物,因為善于偽裝,性情狡黠,自古就被人們“妖化”,并且常與不良女子聯(lián)系在一起。東漢的趙嘩《吳越春秋》說大禹娶了涂山女為妻,此女為九尾白狐變化而來。許慎《說文解字》干脆說:“狐,妖獸也,為鬼所乘。”晉代干寶《搜神記·陳羨》也說:“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阿紫,化而為狐。”郭璞的《玄中記》描寫更詳細(xì):“狐五十歲能變?yōu)閶D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不過,這時尚未有“狐貍精”之名。 “狐貍精”之名始于唐初。《太平廣記·狐神》載:“唐初以來,酉姓皆事狐神……當(dāng)時有諺日:‘無狐魅,不成村’。”這個“魅”字,《說文》釋為“老物精也”。狐魅,也就是“狐貍精”。 “狐貍精”名稱始于唐初,第一個被稱為“狐貍精”的女人則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被唐太宗賜號“武媚”,又名“媚娘”,因其穢亂春宮,淫亂狎邪,人們自然將“狐魅”與“狐媚”、“武媚”聯(lián)系起來。由此,“狐貍精”成為“不良”女性的代稱。特別是明代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把商紂王的妃子妲己說是“狐貍精”變化而來,迷惑商紂王致使其社稷滅亡,更加重了“狐貍精”的淫惡形象。《封神演義》影響廣遠(yuǎn),于是遂把這個名稱用到具有不良行為或嫵媚、輕浮而具有誘惑力的女性身上,由此,流傳開來并被廣泛應(yīng)用。
【第19句】:【顧前不顧后|顧頭不顧尾】只想到眼前的事情,考慮不周 到。類似的:顧一不顧二/野雞鉆頭不顧尾/山公雞躲頭不 躲尾。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他就是做事顧前不顧后 的,再加上脾氣暴躁,其實人并不見得壞。” 拉著黃牛當(dāng)馬騎牛馬不分,胡亂頂替。牛,也說:驢。 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只為這一路人,眾惡所歸,官打見 在,正所謂張公吃酒李公醉,拿著黃牛便當(dāng)馬。”
【第20句】:平時我在家里不愛勞動,有一次,我?guī)袜従蛹业膭⒛棠烫崃艘恍⊥八瑡寢屢娏诵χf:“你呀,真是內(nèi)懶外勤,喜壞外人。”(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21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dāng)面對證。
【第22句】:【順竿兒爬】(慣)比喻順著別人的意思說話、行事。 也作順桿子往上爬。 順梯子往上爬。
【第23句】:【開言欺陸賈,出口勝隋何】(慣)陸賈、隋何:都是秦末漢初說客。 比喻能言善辯。含諷刺意。 也作“開口賽隋何,搖唇欺陸賈”。
【第24句】:【 八分錢,忙半年/四分錢,查半年】改革開放以前,平信郵資 為八分錢,本市為四分錢。花八分錢或四分錢郵票,寄誣告 信,讓對方受審查,被懷疑。社會學(xué)圖書:“到了關(guān)鍵時刻, 如定職、提級、調(diào)動、提拔時,他還要舞文弄墨,寫寫黑信,告 告刁狀,八分錢讓你忙半年,把別人的好事耽誤掉。”
【第25句】:【生伢的不急,急死催生婆】(慣)催生婆:助產(chǎn)婆,幫助接生的婦女。 生孩子的人不急,接生的卻非常著急。指當(dāng)事人不急,旁人卻替他著急。
【第26句】:【老不以筋骨為能】釋義:人老了,不能靠身體發(fā)揮本領(lǐng)。例句:他已經(jīng)七十五歲了,“老不以筋骨為能”,他必須往下壓制自己的憤怒。
【第27句】:【敲鑼賣糖——各執(zhí)一行】(歇)行:行當(dāng)。本指各干各的行當(dāng),轉(zhuǎn)指各干各的事,互不干預(yù)。也指各人干慣了各自的一行,精通各自的一行。 也作敲鑼賣糖——各干一行。 敲鑼賣糖——各搞一行。
【第28句】:東邊下雨西邊睛——各有天地
【第29句】:燒紅了的煤球——吹不得,捧不得
【第30句】:【按牛頭吃不得草】(諺)指牛不想吃草時,硬按住它的頭角讓它吃也沒用。比喻做事貴在順理成章、情通理順,專靠強(qiáng)迫命令是行不通的。
【第31句】:【 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拼個你死我活。葉紫《豐收》:“今朝 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老子一定要看看你這個雜種的本事!”
【第32句】:大年三十要賬——催命鬼
【第33句】:【行得端,走得正】行為端正,沒做過壞事情。成語:光明 正大。浩然《艷陽天》:“他敢說,自己走的正,行的端,是個 最光明磊落的人。”
【第34句】:【和氣生財】(諺)指待人和氣,彬彬有禮,自然就能得到顧客的滿意,生意好,多賺錢。為商業(yè)場中的常語。
【第35句】:村里的二牛總是虐待自己的父母。鄰居李大爺說:“房檐水,照窩窩地滴就是哩。待他自個老了,兒女們十有八九是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張嬸也在一旁插言道:“這叫上梁不正,下梁會歪,看樣樣兒,都看會了。”(甘肅·平?jīng)觯?/p>
【第36句】:【彎鐮刀碰個葫蘆菜】(慣)比喻兩個有缺點的人在一起,正好相配。
【第37句】:【死了張屠夫,不吃渾毛豬】(諺)屠夫:以宰殺豬羊為職業(yè)的人。渾毛豬:沒煺毛的豬肉。指即使某個屠夫死了,人們也不會吃沒煺毛的豬肉。比喻缺了某個重要的人物或條件,事情照樣做,日子照樣過。 也作死了張屠戶,不吃連毛豬。 死了張屠戶,不吃帶毛豬。
【第38句】:【 躺在功勞簿上】自恃有功,不再進(jìn)步。《人民日報》(1984, 12,11):“他的教訓(xùn)啟示人們: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 是很危險的。”
【第39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見不得陽光;見不得太陽
【第40句】:【想當(dāng)然】“想當(dāng)然”指做事沒有根據(jù),不加考證,只憑主觀想象。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太普遍了。 “想當(dāng)然”源自《后漢書·孔融傳》。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紹共爭天下。有一次,曹操打了勝仗,長子曹丕私自將袁紹的兒媳甄氏納為妾。孔融聽說后寫信給曹操,提到武王曾把紂王的妃子賜給弟弟周公旦。曹操沒有領(lǐng)會到孔融是在諷刺自己,便問此事出自何典,孔融隨口答道:“以今度之,想當(dāng)然耳。”意思是以今之事,想起當(dāng)年。名人一句話,形成一個詞。楷模“楷模”指榜樣、模范。“楷模”一詞源于兩種樹木,據(jù)《資治通鑒》卷五十五記載,東漢時期的太學(xué)生中廣泛流傳有“天下楷模李元禮”這樣的說法。北宋人陳奕在其所編著的《履齋示兒編》一書的卷十三中說:“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為楷模。”
【第41句】:【做了和尚不撞鐘】(慣)比喻占著職位不干實事。
【第42句】:【天下第一菜】蘇州一碗“鍋巴湯”競有“天下第一菜”之名,這是怎么回事呢?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江蘇巡撫宋牧士春游蘇州城西南的鄧尉山時,被山上的梅景所傾倒,遂在崖壁上題名“香雪海”。康熙皇帝聽說此事,很感興趣,于是便微服私訪前往蘇州鄧尉山游玩。康熙拋開隨從,獨自暢游在梅花盛開的世界里,沉迷忘返。不知不覺已到中午,康熙感到饑腸轆轆,可偏偏他卻迷了路,饑渴難耐的他只好朝一個方向拼命走去,直走到一個小村子里。他遇到一個中年農(nóng)婦,便迫不及待地問人家“可有東西充饑”。善良的農(nóng)婦將康熙領(lǐng)進(jìn)屋內(nèi)替他找吃的,可是飯菜都差不多吃光了。農(nóng)婦看見鍋里的幾塊焦黃的鍋巴,便隨手將一些剩菜湯倒入,燒煮開后,盛起來端給康熙吃了。誰料,饑不擇食的康熙吃后竟覺得美味可口,贊賞不已,一時興起,將此菜題為“天下第一菜”。于是,這不起眼的鍋巴湯就這樣成為“天下第一菜”了。
【第43句】:兩犬打架——狗咬狗
【第44句】:我又向爸爸要橘子,爸爸拿出最后一個說:“砍了樹子免得老鴉叫。”(四川·射洪)
【第45句】:爸爸想養(yǎng)蝎致富,可又聽人說蝎子很難養(yǎng),就一直沒敢行動。爺爺鼓勵他說:“還沒見蝎子影,怎知道養(yǎng)不成?路不鏟不平,事不做不成。大膽?zhàn)B吧!”(山西·平陸)
【第46句】:臨上花轎才纏腳——先前干啥哩
【第47句】:【倉老鼠問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倒有】(歇)倉老鼠:糧倉里的老鼠。老鴰:烏鴉。 譏諷富有的人向沒有積蓄的人求援是找錯了人。
【第48句】:【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釋義:比喻人多,必然有智慧出眾的人才。例句:李江國喊:“老虎,說話呀!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大伙一討論,就把這理弄明白了,說話呀,老虎!”
【第49句】:【紙糊的驢,大嗓門兒】紙糊的驢內(nèi)空,嗓門自然就大。指 亂嚷嚷。浩然《艷陽天》:“你別紙糊的驢大嗓門兒亂喊亂 叫,到那兒,把他叫到門外邊再說。”
【第50句】:八月十五坐月子——趕在節(jié)上了
【第51句】:我有一雙白嫩嫩的小手,姥姥卻說我長了一雙拙手,我疑惑地問為什么。姥姥打趣說:“你的指頭是荷包指,俗話說‘尖指能,圓指巧,荷包指頭拙到老’。”我才不信呢?(河北·任丘)
【第52句】:【表壯不如里壯】(諺)外表強(qiáng)大,不如內(nèi)里壯實。常專指丈夫有才干,不如妻子善理家。 也作“里壯強(qiáng)如表壯”。
【第53句】:提著燈籠砍柴——明砍
【第54句】:【人不親土親】(諺)土:鄉(xiāng)土,故鄉(xiāng)的土地。指本鄉(xiāng)本土的鄉(xiāng)親有著天然親情,即使彼此不多往來,故鄉(xiāng)的情誼也會使他們親熱。 也作人不親土親,河不親水親。 人不親土親,心不熱血熱。
【第55句】:【知星宿,衣不覆】(諺)舊指懂天象、知吉兇,會窮得衣不蔽體。
【第56句】:【七字兩點——斗出彎來了】(歇)“七”字左上角加兩點,就成了“斗”字下面加個彎鉤。斗:諧“抖”。指人因境遇好轉(zhuǎn)而得意洋洋起來。含譏諷意味。
【第57句】:【壺中無酒難留客】(諺)沒有酒肴招待,就難以留住客人。比喻沒有必要的物質(zhì)條件,就吸引不住想要得到的人才。
【第58句】:【樹老蟲多,人老病多】釋義:人上了年紀(jì)往往體弱多病。例句:老爹想了想又說:“樹老蟲多,人老病多。我最近身體也不好,如果這趟去北京不順利,我也不會活了的多久。”
【第59句】:【在家靠父母,出家靠朋友】(諺)指在家生活靠父母操心,出門辦事靠朋友幫忙照應(yīng)。 也作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在家投爹娘,出門投朋友。
【第60句】:他光指使別人干活,自己卻不動手。叔叔說他是“豬八戒犁地,光仗嘴拱”。(河南·民權(quán))
【第61句】:【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釋義:百藝:各種技藝。窮:尋根窮底。百種技藝都想學(xué),九十九種落空。比喻學(xué)不專一,必?zé)o所成。例句:百藝百窮,九十九藝空。言多則不精也。鄙語雖小,比喻大。
【第62句】:【三過家門而不入】釋義:語出《孟子·離婁下》。傳說夏禹為了治水,多年在外,他曾三次經(jīng)過自己家門口都沒有進(jìn)去。形容一心工作,公而忘私。例句:老蔫并不懂得“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掌故,但在行動上超過了古人。他參軍六個年頭,十次二十次路過紅家峪,始終沒有回去過一遭。
【第63句】:鄰居爺兒倆為了點小事在吵架,奶奶聽見了勸道:“親人親,親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你倆都相互讓著點兒!”(河南·衛(wèi)輝)
【第64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65句】:眉毛上安燈泡——明眼人
【第66句】:【只看見自己的鼻子尖】兒指眼光短淺。或說:只看見眼皮 底下。成語:鼠目寸光。羅廣斌等《紅巖》:“只要不是只看 見自己鼻子尖過活的人,都應(yīng)該看見,這和我們過去搞革命 的時代大大不同了。”
【第67句】:媽媽見爸爸一根接一根地吸煙,就指著他的腦袋說:“你真的怕自己的鼻子被痼蟲子噓了,這樣不停地吸?”(湖南·雙峰)
【第68句】:沒病買藥——自討苦吃
【第69句】:【墻頭草,風(fēng)吹兩邊倒】釋義:比喻立場不穩(wěn),哪邊勢力強(qiáng)就倒向哪邊。“兩邊倒”又作“兩面倒”。例句:還有肖聞喜,這個同志在正確路線下表現(xiàn)不錯,可是錯誤路線一來就暈頭轉(zhuǎn)向了,說明他軟弱,腳跟不穩(wěn),“墻頭草,風(fēng)吹兩邊倒”。
【第70句】:【一百個朋友嫌少,一個仇人嫌多】(諺)朋友交得越多越好,仇人最好是一個也沒有。指人應(yīng)廣交友,不結(jié)仇。
【第71句】:表哥偶爾考出一個好成績,就會得意洋洋地在家人面前炫耀。媽媽說:“你真是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華佗面前論草藥。也不買二兩棉花紡一紡,家里的幾個表兄妹,哪個不比你的成績好?”(湖南·長沙)
【第72句】:【牛套馬,累死倆】一快一慢,謂無法協(xié)調(diào)。周立波《暴風(fēng) 驟雨》:“我養(yǎng)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馬擱在一起套 車,牛套馬,累死倆。”
【第73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來程咬金是《說唐》中的人物,小說 寫他是一位福將,雖然武藝不高,但經(jīng)常得勝。謂事情受到 阻礙,遇到橫加干涉的人。海外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 櫚》:“可要當(dāng)心呀!以講學(xué)為名,以尋侶為實的人大有人 在,可要當(dāng)心半路殺出程咬金來!”
【第74句】:【核桃棗子一齊數(shù)】一律對待,不加區(qū)別。類似的:葫蘆茄 子一起數(shù)/栗子花生一盤端。成語:相提并論、混為一談。 張賢亮《河的子孫》:“你們核桃棗子一塊數(shù),連這點眼力勁 兒都沒有。”
【第75句】:【家賊難防】(諺)家庭成員中有人偷自己家的東西,那是最難防范的。泛指內(nèi)部的壞人最難對付。
【第76句】:【蛤蟆蝎子屎殼郎,各人覺著各人強(qiáng)】(諺)蛤蟆、蝎子和屎殼郎,全都是有毒或有害的昆蟲,可它們各自還覺得它們了不起。比喻素質(zhì)低劣的人往往還盲目自大。
【第77句】:【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見“火車不是人推的,牛皮不是人吹的”。
【第78句】:【 往別人院里潑臟水】只顧自己方便,不管別人受害。成 語:損人利己。賈平凹《廢都》:“有本事對市長干去,把臟水 潑給我算什么角色?”
【第79句】:【一口吃成胖子】(慣)比喻一次就取得成功或一下子發(fā)了大財。也泛指急于求成。 也作一口吃個胖子。 一嘴吃個胖子。
【第80句】:人到古稀穿花衣——老來俏
【第81句】:板凳倒立——四腳朝天
【第82句】:葉底下的橘子——紅不起來
【第83句】:【郎不郎,秀不秀】(慣)郎、秀:明初把人分為哥、畸、郎、官、秀五等,哥最下,郎居中,秀最上。既不是郎,也不是秀。形容人不倫不類,沒有出息。
【第84句】:【東家長,西家短】(慣)指議論人家的是非短長或談?wù)搫e人的家事。
【第85句】:【兩虎相斗,必有一傷】比喻強(qiáng)者相斗,終有一方失敗。明 代《三國演義》:“今兩虎相斗,必有一傷,須誤了我大事。吾 與你二人勸解,休得再論。”
【第86句】:【和尚廟里借梳子和尚光頭,不備梳子】謂找錯了門路。 電視劇:“你到我這兒來借錢,是跑到和尚廟里借木梳來 了。”
【第87句】:【得飯望飽,鬧事望了】(諺)得到飯食,總想著吃飽肚子;鬧起事來,總希望事情有個了結(jié)。指鬧事人的共同心理是盼望有人來調(diào)解。
【第88句】:【三寸金蓮】“三寸金蓮”特指女人被纏殘了的小腳。此等殘缺之“美”,為漢文化所獨有。新中國成立后提出解放婦女、男女平等,廢除婦女纏足之陋習(xí)。女子纏足之風(fēng)始于南唐。公元916年,南唐后主李煜稱帝后,令宮嬪窅(ya。)娘以布纏足,呈新月狀(亦稱蓮花狀)。因其足骨已殘,故較常人之腳小得多,故其足始稱“三寸金蓮”。陶宗儀《輟耕錄·纏足》:“李后主宮嬪窗娘,纖麗善舞。后主作金蓮,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做新月狀.素襪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態(tài)。”窅娘就成了女子纏足的第一人。在帝王倡導(dǎo)下,“由是人皆效之”,遂形成了這種華夏獨有的以病態(tài)為美的畸形審美習(xí)俗。到了宋朝以后,女子才較普遍地有了“三寸金蓮”。清入主中原后,因滿族婦女無纏足的陋習(xí),故而康熙帝曾下過禁止婦女纏足的詔書。但在強(qiáng)制程度上,較“留發(fā)不留頭”和緩些,故而收效甚微,漢族婦女還是照纏不誤。辛亥革命后,這一陋習(xí)才逐漸廢除,徹底根除則是在新中國建國之后。
【第89句】:【哪個人前不說人】謂議論人是普遍情況,不必介意。或 說:誰人背后沒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茹志鵑《她從那條 路上來》:“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開一點,哪一個沒 有過錯。古話說: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不要 在意。”
【第90句】:【加油】“加油”一詞比喻繼續(xù)努力,再加把勁。“加油”一詞使用率最高的是在體育比賽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中國。然而,“加油”卻是外來詞,它源自汽車?yán)悺T跉v史上第一次汽車?yán)惿希?895年6月),二卜五輛各種型號的汽車參加了這次全程1175公里的角逐。當(dāng)賽事進(jìn)入白熱化階段時,歡眾的熱情異常高漲,他們焦急地期待著冠軍車的產(chǎn)生。賽道上,領(lǐng)先跑在最前頭的是意大利法拉利車隊的五號車。在離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五號車突然熄火,觀眾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出事車上,被譽為“賽車之父”的恩佐·法拉利先生連忙問身邊的助手,賽車為什么會突然熄火?助手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大概是汽油消耗太多,沒……有……油了。”法拉利先生聞訊之后勃然大怒,他語無倫次地大聲吼道:“你們……加……加……加油”。四周的觀眾一聽,以為這是法拉利先生對自己車手的一種鼓勵方式,于是也都跟著他大叫:“加油”、“加油”。后來,隨著體育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為賽車手“加油”的這種獨特的鼓勵方式也逐漸沿用到其他比賽項目上,成為觀眾參與比賽,對選手進(jìn)行鞭策鼓勵的全世界流行方式。
【第91句】:【擺長蛇陣】(慣)長蛇陣:古時作戰(zhàn)常用的一種陣法,隊伍按一字長條形排列。比喻排長隊。
【第92句】:【風(fēng)水不便,客人背纖】(諺)背纖:人在岸邊用繩拉船前行。行船遇到逆風(fēng)或逆水,乘船的客人也只好下船背纖。借指事到無奈時,只好勞動尊客。
【第93句】:【駝背夾直,其人不活】(諺)駝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駝背夾直,那這個人就沒命了。指矯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過激就會適得其反。
【第94句】:【黑老鴰報喜——不是好消息】(歇)黑老鴰:方言,烏鴉。舊俗認(rèn)為烏鴉叫是不祥之兆。指不是好的兆頭。 ‘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就,是好j貓】見“黃貍黑貍,得鼠者雄”:
【第95句】:【吃不了蹦蝦仁】把握不住好機(jī)會。《新鳳霞回憶錄》:“這 孩子沒有多大出息,吃不了蹦蝦仁,蝦仁蹦到他嘴里也得蹦 出去!”
【第96句】:【沒事常思有事】(諺)指人應(yīng)有備無患,以免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第97句】:狗吃主人心肝一忘恩負(fù)義
【第98句】:汪精衛(wèi)照鏡子——副奸相
【第99句】:【癡心女子負(fù)心漢】(諺)癡心:愛戀忠誠不變。負(fù)心漢:見新忘舊的男子。指在男女婚戀問題上,往往女子堅貞不移,男子違盟背約。 也作癡心女子,反面男兒。 癡心女子薄情郎。 癡心女兒負(fù)義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