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感言
持續高溫,堅守在戶外工作的勞動者付出了更多的艱辛。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滿,市委副書記、市長邵占維,市政協主席包哲東,市委副書記趙一德等,冒著酷暑,深入建設工地、值勤崗亭等,親切慰問了堅守在一線崗位的勞動者,向他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 烈日當空。
在上陡門垃圾管理一所,王建滿、包哲東、徐紀平、陳石春、錢成良等市領導與環衛工人一一握手。
王建滿說:“高溫天氣,垃圾多、難清理,環衛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
正因為有你們這些‘城市美容師’的辛勞付出,才換來了我們城市的整潔衛生。
”他叮囑環衛部門負責人,要采取適當措施,安排好環衛工人的作業時間,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
炎炎夏日,水是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源,安全供水至關重要。
在溫瞿路浦東水廠,王建滿親手將一塊塊毛巾、一瓶瓶礦泉水,遞到水務工作人員手中。
他說,“今年高溫天氣可能持續時間長,你們辛苦了
”王建滿詳細了解了目前全市的供用水情況,并要求確保供水質量、保障市民健康。
高溫天氣,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牽掛著市領導的心。
昨天下午,王建滿一行還看望慰問了特困殘疾人葉加進和福利企業殘疾職工金可滿夫婦。
盡管雙腿殘疾,但金可滿夫婦沒有坐等政府救助,而是在家從事來料加工,找到了謀生的途徑。
前不久,在社區組織的圓珠筆裝搭比賽中,他們還獲得了優勝獎。
王建滿動情地說,你們的精神狀態非常好,你們自力更生的精神令人敬佩。
他要求有關部門負責人,要真心關注、真情關愛困難群眾,扎實做好困難群眾抗高溫防暑工作。
工地上熱浪襲人,建設工人頂著烈日,忙碌地工作著,渾身濕透。
在南白象變電所建設工地,王建滿一行與參加建設的工人們親切交談。
王建滿說,你們來自五湖四海,頂烈日、戰高溫,為溫州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溫州人民不會忘記你們
他反復叮囑要時刻關心工人們的身體健康,特別是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王建滿一行還先后來到錦繡路和車站大道交叉口交警崗亭、吳橋路改造工程工地等單位,看望慰問了高溫下堅守崗位的同志。
昨天下午,市領導邵占維、翁錦武、葉際仁、王成云一行來到市區江濱街道行前社區,看望慰問困難群眾。
低保戶黃小華夫婦因為房屋拆遷暫租在港務宿舍。
邵占維詳細詢問了黃小華的生活情況,并叮囑街道社區干部,要更加關心居住條件差、收入較低的困難群眾生活,為他們送清涼,讓他們安心、安全度夏。
持續高溫并沒有放慢建設者的工作節奏。
火熱的驕陽下,擔負江濱路防洪堤三期五標段施工任務的建設者們,正抓緊施工,汗水浸透了工作服。
據介紹,該工程自今年3月15日開工以來,施工單位每天都要搶潮期施工,力爭提前完成建設任務。
邵占維對建設者們說:“大家辛苦了,感謝你們為溫州城市建設作出的貢獻。
”信河街B號地塊一標段的安置房每月以4至5層的速度“長高”,邵占維一行向建設者們致以親切慰問,他希望建設單位在加快建設進度、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為工人們做好防暑措施。
邵占維一行還來到市區雙嶼西片污水干管施工現場、繞城高速甌江大橋西岸工地,給高溫下緊張作業的建設者們送去慰問品。
邵占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大家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謝,并希望大家保重身體,注意安全。
昨天下午,市領導趙一德、卓高柱、陳作榮、戴祝水率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后赴溫州大道南塘街安置房建設工地、溫州醫學院附一醫遷建工程施工現場、甌海大道三標段工地,向高溫下緊張作業的建設者們致以親切慰問。
趙一德一行還來到交警一大隊大南路口執勤崗,看望慰問正在路面執勤的交警;并走訪市區部分新溫州人和特困職工家庭,了解他們生產生活情況,向他們送上慰問品。
在甌海大道三標段工地,“戰高溫、斗酷暑、奮斗一百天”的標語懸掛在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火熱的驕陽下緊張施工。
趙一德詳細了解了工程建設情況,向工人們一一送上了防暑降溫用品。
他說:“甌海大道是上上下下都十分關注的民心工程,我們代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感謝你們為溫州建設所作出的貢獻。
希望你們在推進工程建設進度的同時,更加注意安全、注意身體。
”每到一處,趙一德一行一再叮囑有關部門要做好高溫防暑各項工作,確保群眾在高溫的環境下能夠睡得安穩、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優秀員工工作感言和個人事跡的介紹(300字)
我認為一名優秀員該起到表率作用,應該度的主人翁精默默地奉獻著光和熱;應該抱著務實認工作態度,埋頭苦干,敬業愛崗,勤勤懇懇地做好本職工作。
現在我們公司的全員活動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我做為鉆房一名優秀員工,將積極參與改善活動中去,不斷地展現自己的熱情和智慧,為公司和自己創造一個更加優美的工作環境。
展望未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不會被現在一點成績沖昏頭腦,我將繼續發揚成績,不斷創新,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在以后工作中,以無缺勤、高效率,少報廢為目標,為XX公司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做出更大貢獻。
寫一份供水收費員個人總結。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領導及同事們的關心與幫助下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在思想覺悟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本年度的工作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項:
【第1句】:思想政治表現、品德素質修養及職業道德。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報紙、雜志、書籍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認真的學習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
【第2句】: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和具體工作。
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煩,向領導請教、向同事學習、自己摸索實踐,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熟悉了工作,明確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體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夠順利的開展工作并熟練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
在這一年,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了工作。
我會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厲把工作做的更好。
認真、按時、高效率地做好工作,積極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第3句】:工作態度和勤奮敬業方面。
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能夠正確認真的對待每一項工作,工作投入,熱心為大家服務,認真遵守勞動紀律,保證按時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沒有請假現象,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時加班加點,保證工作能按時完成。
【第4句】:工作質量成績、效益和貢獻。
在開展工作之前做好個人工作計劃,有主次的先后及時的完成各項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時在工作中學習了很多東西,也鍛煉了自己,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
總結一年的工作,盡管有了一定的進步和成績,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
比如有創造性的工作思路還不是很多,個別工作做的還不夠完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在新的一年里,我將認真學習各項政策規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覺悟和工作效率全面進入一個新水平,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急求
亞運會服務感想 大約1500字 為工作人員
雖然廣州亞運會開幕式已經結束兩個小時了,但那些精彩的表演,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家也在廣東,不過離廣州也有三個小時的車程。
但我似乎卻能切身感受千里之外那座城市的那場盛宴帶來的激情。
作為一個廣東人,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此感到自豪,無比的自豪,這和當初看北京奧運會的感覺是一樣的。
下面是我對開幕式的一些精彩場面的看法,以及對這個開幕式所表現的主題和幕后工作的理解。
雖然沒能親身來到開幕式現場,但我們都可以通過看電視的方式來觀看,關注亞運會。
而且電視也能更多角度地看遍開幕式,這也是個好處吧,呵呵。
廣州位于中國南方,廣東省南部,珠江入海口,地理位置可謂十分優越。
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國的通商口岸。
又名羊城,花城。
而且,就氣候來說,廣州地跨北回歸線,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適宜,最低溫度也不過0°。
與北方大多數城市相比,廣州可是非常溫暖的了。
我這里雖然比廣州高緯度,但現在的氣候也只要穿一件長袖薄衣服就足夠暖和的了。
所以,雖然現在東北的城市正迎來大雪,而廣州的人們只需穿一件短袖衣服都可以。
嶺南文化,廣州特色開幕式以一滴水拉開了序幕,坐在芭蕉葉內的廣州男孩從天而降,他將帶來的一滴圣水匯入大海,帶著觀眾們正式“起航”。
在充滿童年記憶的廣東民謠《落雨大》優美的歌聲中,從一滴水到汪洋大海,從一葉扁舟到巨型帆船,從一汪清水到滔天巨浪。
演員在水下、水面、空中、江上,運用各種表演手段盡情展現水的魅力,表達水是生命之源、滋養萬物、呵護人類文明的精神內涵,令人嘆為觀止。
水是這次開幕式的主題,舞臺就是以廣州的母親河珠江為背景而展開的。
這是因為廣州是一個逐水而居的城市,水孕育了廣州獨特的地域文化。
廣州水域面積
【第7句】:44萬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約10%。
相對于北方來說,廣州水資源要充沛得多。
我們化學老師說,在北方,洗澡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為會浪費水。
北方的水費也很高,水資源短缺,因此要通過南水北調工程滿足供水。
雖然我沒到過北方,但就從我自己情況來看,應該也是事實。
我這里是一個小城鎮,但用水也從來沒試過短缺,不過,正因為如此,很多人都不懂得珍惜寶貴的水資源,這也是一個弊端。
作為廣州的市花,木棉花瓣撒落在場地舞臺,這也意味著亞運會開幕式四大篇章的正式開始。
木棉花,在廣州隨處可見。
而雖然它平時不受關注,而這時就真正成了廣州的代表。
從潮流火炬上的木棉花元素到開幕式上隨處可見的木棉花的身影,都足見木棉花的重要地位。
我覺得這次木棉花的表演是很精彩的。
大約有500名表演者裝扮成花瓣,時而分散成花瓣,十分飄逸地散落在舞臺上;時而聚合成一整朵木棉花,動作之整齊協調,令人嘆服。
非常生動地展現了木棉花的美麗多姿。
廣州,作為一個文化名城,匯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
粵劇、粵菜、粵語以及城市景觀、生活習俗等,都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格。
而“海洋之舟”這個表演就通過水手們在海洋上與風浪的搏斗生動再現了古代廣州水手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品質。
廣州因其有利的地理環境,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南大門。
廣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通過廣州,我們的古代人民到達先進西亞等地區,促進了經濟文化的溝通與往來;而在清朝閉關鎖國時,廣州也被作為唯一的通商口岸;改革開放以來,廣州被劃為沿海開放城市,珠江三角洲也被劃為經濟開發區。
而現代,改革開放的策略,使得廣州經濟不斷發展,所以,開幕式上也展示了廣州這些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巨大變化。
我想,無論是之前開幕式的揭秘,還是觀看過程中,給我們最深刻印象,也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白云之帆”了。
這是由180多個懸空表演人員表演的9分鐘拼圖。
以八面風帆上的視頻圖像為背景,在空中擺出多個造型,包括笑臉,爬山,飛翔的海鷗等。
以及通過表演者的動作變換出各種木棉花的圖案。
每個動作都極其驚險,刺激,另人嘆為觀止。
同時,也通過這個表演,極為生動精彩地展現了廣州的微笑,好客;豐富的文化;現代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
而在此中間,還安排了一個特別節目,“綠色一分鐘”城市行為藝術。
廣州各個區的人民,無論是公安機關,居民小區還是公司,公眾場所,都把綠色植物放了出來。
雖然很短,卻使我感到心靈的震撼。
這是廣州人民對亞運會的極力支持。
而在這個開幕式上,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整個開幕式的四首歌,分別是由章子怡和朗朗合奏的《時光》,由中韓歌手合唱的《日出東方》,由孫楠和毛阿敏合唱的會歌《相逢》以及最后宋祖英唱的《微笑》。
這些歌,都讓我覺得放松。
特別是《時光》,十分夢幻,十分浪漫。
章子怡的歌聲很朦朧,挺好聽的,我特意又聽了幾遍,可謂是,“將古典音樂與流行文化發揮到一個極致”。
這是網址,因為上傳不到。
而宋祖英的歌聲還是那么嘹亮。
當然,整個開幕式最值得關注的,就當然是點燃主火炬的儀式了。
以來之前策劃人員都向我們渲染得極其神秘,而且保密性極強,只有不到10個人知道。
因此,我最期待的,還是這個點火儀式。
當鄧亞萍把火炬遞到跳水冠軍何沖的手中時,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而當他在兩名兒童的陪伴下,用點燃爆竹,這種最中國的點火方式點燃主火炬時,那一瞬間不禁為之驚嘆。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是成功的,它成功地向世界人民展現了廣州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嶺南文化,以及廣州的特色。
文化交融,亞洲盛會但,廣州亞運會,不僅是廣州的盛會,更是亞洲的盛會。
因此,開幕式不僅展現了獨特的嶺南文化,更體現了亞洲各國文化的交融。
屏幕上不斷展出的亞洲各國人民的笑臉,代表45個國家的表演者把各國的水倒入一個池中,還有穿著各國盛裝的表演者對各國舞蹈的表演,都充分體現了文化的交融與交流。
雖然,亞洲各國之間文化,意識形態有一定差異與分歧,但又是彼此交融的。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是成功的,它成功地向世界人民展現了理解包容,互相促進的亞洲文化,是一場成功的亞洲盛會。
幕后艱辛,不為人知而在這次開幕式上,我留意到不只是表演的精彩,也想到了幕后工作人員的艱辛工作以及表演者的艱辛準備。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我們看到的如此精彩的表演,是表演者長久,艱辛的訓練才展現出來的。
例如“白云之帆”,雖然看起來極其刺激,確實靠180名表演人員,地面拉動和指揮人員共有1320人,訓練了一年三個月才練出來的。
并且還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克服很多危險。
我聽一個表演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開始大家都是不敢,不過從10米,到20米,漸漸就不害怕了。
而還有一些表演人員,雖然練了很久,但表演的時間也不過幾分鐘,甚至自己都不會被看到,只能藏在道具下。
但沒有他們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有如此精彩的表演。
而平時我們往往會忽略的一些人,好像各國的舉牌手,在各國運動員入場時跳舞歡迎的表演人員都是極其辛苦的,那些舉牌手,就是從全國各地嚴格挑選,經過很多日非常嚴厲的訓練才出來的;而那些跳舞歡迎的,更要堅持很久,我在想,如果是我,可能不到10分鐘,就累得倒下了吧。
而我們的亞運會,還需要很多志愿者,安保人員,幕后人員的工作。
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作用,沒有他們,就沒有如此精彩的盛會。
相信,在未來的16天里,相聚廣州的45國健兒都能奮勇拼搏,爭奪獎牌,取得好成績。
并希望各國人民,都能在廣州,這個美麗的城市,留下美好的記憶。
祝愿,廣州亞運會,能取得圓滿成功。
以上,為我觀后一點感想。
個人工作陳述怎么寫?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自來水潤物無聲地陪伴著我們,人們天天飲水、用水,可作為自來水的用戶,您可知道天然的水從哪里來
水資源的狀況如何
自來水又是怎么來的?您是否珍惜過承載著我們生命的自來水。
近日,我參觀了位于北京市東直門附近的自來水博物館,北京市自來水博物館不同于一般的綜合性博物館,它是依托清末光緒三十四年京城第一座水廠——東直門水廠舊址上改建而成。
來水亭當年是用于接收孫河地表水,并對原水進行加藥消毒的場所。
來水亭見證了京師自來水公司東直門水廠對北京近代早期城市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影響,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工業建筑遺存。
自來水是現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自來水業已經走過百余年的歷史,參與并見證了北京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化,在北京城市建設和北京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北京自來水發展史》分為“北京自來水業的誕生與早起發展”、“北京自來水業的快速發展”和“北京自來水業的騰飛”三個部分。
觀眾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也能直觀感受到自來水的來之不易,增強自我節水意識,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人類再不節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通過參觀學習,我深刻的了解到北京自來水百年發展歷程,作為一名年輕的供水人,能融入到這樣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優秀團隊,我感到自豪
工作就是職責,職責就是擔當,擔當就是價值,我會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為自來水文化的傳承、為首度供水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鼓浪嶼實踐基地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