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天的感悟
《初春想》,《春的舞曲》,《蕩漾在春的日子里》,《春的細雨中》(寫親情蠻好的),《我想對你說》,《春風的絮語》當春帶著她特有的新綠,海一樣地漫來時,真能讓人心醉; 當春攜著她特有的溫煦,潮一樣地涌來時,也能讓人斷魂。
春,絕對是一楨浸染著生命之色的畫布。
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著我們的視線。
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著我們的目光。
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步。
踩在她松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溫床可以如此地平實。
只要季節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里孕育,并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
春,絕對是一幅飽蘸著生命繁華的畫卷。
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里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于是,開始在春天漫游。
披著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
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里,其實包含著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
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著那最為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顯著生命神奇的畫廊。
你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態,而每一種特定的形態,都包含著特定的生命信息。
無論是高大的,還是弱小的,都要經歷著有生也有死的歷程,也都有稚氣和成熟的時節。
無論是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淡無奇的,都要沿著那特定的時令軌跡,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壯舉。
也無論是否有名有分,無論是生在富饒的家園,還是長在貧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萬物呀,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盡全部的熱情,譜出一曲生命的頌歌。
這就是春,因著萌生在這里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轉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情的季節;春天,又意味著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
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是因為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
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姹紫嫣紅、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隨意采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
這首詩寫雨后春景。
瞧,雨后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艷嫵媚。
這里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
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
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
”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
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
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
詩人寥寥幾筆,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后,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
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
犬知何處吠
人在半山行。
”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春日》。
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
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
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
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
”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
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
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采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
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
這是一首描寫春游的絕句。
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興,于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
駕著小篷船出游,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
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
后兩句準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
一、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
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
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這是宋代詩人晁沖之的《春日》。
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詩。
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凈,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
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有關離別的詩句的賞析
五言
【第1句】: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第2句】:竹里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第3句】: 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第4句】: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第5句】:《鹿柴》 作者: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第6句】: 雜詩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第7句】:送崔九 裴迪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第8句】:終南望馀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第9句】: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第10句】: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第11句】: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第12句】: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第13句】: 送靈澈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第14句】: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第15句】: 送上人 劉長卿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第16句】: 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第17句】: 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第18句】: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第19句】:玉臺體 權德輿 昨夜裙帶解,今朝〔蟲喜〕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第20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21句】:行宮 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第22句】: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第23句】: 何滿子 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第24句】: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第25句】: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第26句】:渡漢江 李頻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第27句】: 春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第28句】:哥舒歌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李白的
【第29句】: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第30句】: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第31句】:對雪獻從兄虞城宰 昨夜梁園里。
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樹。
腸斷憶連枝。
【第32句】:口號 (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 ) 食出野田美。
酒臨遠水傾。
東流若未盡。
應見別離情。
【第33句】:別東林寺僧 東林送客處。
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
何煩過虎溪。
杜甫的
【第34句】: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
【第5句】: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第36句】: 即事 百寶裝腰帶 真珠絡臂鞲 笑時花近眼 舞罷錦纏頭
【第37句】: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 百年已過半 秋至轉饑寒 為問彭州牧 何時救急難 38 絕句 江邊踏青罷 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 高樓鼓角悲
【第39句】:王錄事許修草堂資不到聊小詰 為嗔王錄事 不寄草堂資 昨屬愁春雨 能忘欲漏時
【第40句】: 武侯廟 遺廟丹青古 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 不復臥南陽
【第41句】: 規雁 東來萬里客 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 高高正北飛
【第42句】:江南春絕句 (唐)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第43句】: 問劉十九 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44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