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地理手抄報內容
環保,人人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下面就為大家收集了環保地理手抄報內容。歡迎閱讀!
環保地理手抄報內容1
環保地理手抄報內容2
環保地理手抄報內容3
環境保護知識要點
【第1句】:環境問題的分類
(1)按產生原因分: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2)按性質分(即將次生環境問題分類):生態破壞(如森林毀滅、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和環境污染(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噪聲污染)。
【第2句】: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原因——(1)自然原因:主要指火山爆發,地震,山崩,泥石流,臺風,海嘯,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災害
(2)人為原因:a.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經濟利益與長遠環境效益的矛盾
c.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矛盾【第4句】:個人行為和大眾利益的矛盾
危害——a.威脅生態平衡b.危害人類健康c.直接制約經濟和生活的可持續發展
【第3句】:當前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1)部分資源趨于枯竭,人均資源擁有量減少
(2)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
(3)環境污染,人類生存環境質量下降
【第4句】:當代環境問題的特點
(1)危害的不可預見性(2)過程的不可逆性(3)規模的全球性
【第5句】:解決當代環境問題的關鍵
在盡可能短的時期內,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長,使世界人口穩定在適度的規模
【第6句】: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1)人類生存在自然環境之中;(2)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3)人類通過消費活動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4)人類作用于環境;(5)環境的反饋作用。
【第7句】:人類對自然態度的演變
采獵文明時期——崇拜自然農業文明時期——改造自然工業文明時期——征服自然后工業文明時期——謀求人地協調發展
【第8句】:緩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徑
(1)控制人口規模(根本途徑);(2)轉變發展模式;(3)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4)協調人地關系,從我做起。
【第9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原則和觀念
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內涵:經濟持續發展(條件)、生態持續發展(基礎)、社會持續發展(目的)。原則: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階段性
觀念:發展的觀念、公平的觀念、環境的觀念、權利的觀念
【第10句】:自然資源的分類
A.按照是否再生或恢復: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
非可再生資源: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
B.按照存在的空間分布:宇宙資源、氣候資源、海洋資源、陸地資源。
地理手抄報內容
地勢西高東低,海拔一般在3~4米,灌河口附近只有【第1句】:7米。地形西寬東窄,狀如一朵綻開的喇叭花。縣域總面積10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3平方公里,耕地77萬畝。縣內土壤屬潮土類,根據地貌特征大致分為3個不同的農業類型區。即:灌河淤土農業區,含堆溝港、五隊、田樓、長茂、北陳集、大圈、張店、三口、張灣9個鄉鎮及三口良種場、漁鹽辦事處。
土壤以粘性鹽潮土為主,也稱新淤土。鹽西豎土農業區,含白皂、湯溝、孟興莊、李集、六塘5個鄉鎮及蠶桑場和縣果園。土質屬黃潮土,也稱無鹽害老淤土。東南沙堿土農業區,含碩湖、新安、花園、新集、百祿、小窯6個鄉、新安鎮和縣農場、北洋果林場等單位。土質以堿化潮土為主,其中縣內土質較好,對于發展農業生產潛力很大。
灌河位于連云港市南端,是蘇北地區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唯一在干流上沒有建閘的黃金入海通道。干流全長【第74句】:5千米,一般河寬350米,水深7-11米。內可以經鹽河、京杭大運河通達長江、淮河,外可以直通黃海、東海、渤海、南海四大海域與日本、韓國通航,具備海河相通、河河相通、江河相通、河陸相通的良好集疏運條件。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資源優勢,專家稱灌河可與德國的萊茵河、英國的泰晤士河媲美,是“蘇北的黃浦江”
世界地理手抄報內容
中國著名山脈(一)
中國著名的大山脈有: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天山、唐古拉山脈、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祁連山、橫斷山等。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第48句】: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亙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第55句】:3米。
唐古拉山脈: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D?D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亙于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臺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亙于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臺灣山脈:縱貫臺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雁蕩山等名山。
異國風情資料(二)
泰國(TheKingdomofThailand)
位于亞洲中南半島中部。東與柬埔寨毗連,東北與老撾交界,西北與緬甸為鄰,南與馬來西亞接壤。國土面積513115平方公里,人口6040多萬。泰國95%的居民信奉佛教,全國的寺廟有3萬多座,被稱為“千佛之國”、“黃袍佛國”,在世界上享有“充滿佛教神秘色彩的旅游之國”的勝譽。
泰國是一個具有熱帶綺麗風光的國家,年平均氣溫在24-30度之間。全年分三季:3月-5月為熱季;6月-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涼季和熱季很少下雨,也叫旱季。每年4月氣溫最高,一般在33-38度之間。全年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洋氣候的影響,南北各地氣溫和降水量差異較大。
泰國特產有:稻米、天然橡膠、錫、柚木。泰國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出口國之一,“暹羅米”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泰國是水果之鄉,榴蓮是泰國特產,被稱為“果中之王”。()泰國盛產紅、藍寶石和綠松石等。此外,泰國還是亞洲大象最多的國家,有“大象王國”之稱。
曼谷
曼谷是泰國的首都,地處湄南河入曼谷灣的河口平原北岸,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東南亞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泰國人稱它為“軍貼”,意思是“天使之城”。面積15【第65句】:2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曼谷氣候十分炎熱,年平均氣溫大約在28度左右。
大王宮
曼谷王朝的王宮,又稱“故宮”,曼谷王朝一至八世國王均居住于此。王宮在首都曼谷,緊靠湄南河,建于1782年,后幾度擴建。由阿瑪林宮、查基宮、律實宮、寶隆皮曼宮和玉佛寺建筑群組成。建筑以白色基調為主,風格為暹羅式。
白色宮墻高5米,總長1900米。阿瑪林宮現仍是國王舉行各種儀式和慶典的場所,查基宮是國王接受駐泰使節遞交國書的地方,寶隆皮曼宮是招待外國元首的賓館。
玉佛寺
泰國最著名的佛寺。又稱“護國寺”。位于首都曼谷大王宮東北角。整個佛寺裝飾金碧輝煌,大雄寶殿內供奉的翡翠玉佛(釋迦牟尼)是泰國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國寶。
陰歷的來由(三)
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這樣,陰歷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陰歷作為一種歷法,由于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地理諺語(四)
【第1句】:天文:
【第1句】:“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第2句】:“斗轉星移。”
【第3句】:“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第4句】:“日中萬影正,夕中萬影傾。”
【第5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第6句】:“月盈則虧,日中則昃。”
【第7句】:“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第2句】:氣象氣候:
【第1句】:“東風急,備斗笠。”
【第2句】:“風急云起,愈急必雨。”
【第3句】:“十霧九晴。”
【第4句】:“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
【第5句】:“瑞雪兆豐年。”
【第6句】:“雪打高山,霜打平地。”
【第7句】:“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
【第8句】:“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第9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第10句】:“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第11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第12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第13句】:“春風不度玉門關。”
【第14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第3句】:農業:
【第1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第2句】:“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第3句】:“棗發芽,種棉花。”
【第4句】:“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第5句】:“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為枳。”
【第6句】:“秦嶺山脈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面。”
【第7句】:“湖廣熟,天下足。”
【第4句】:交通:
【第1句】:“要想富,先修路。”
【第2句】:“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第3句】:“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第4句】:“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中國地理手抄報內容
關于中國地理手抄報內容: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37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國之前或之后,參見國家面積列表)。其中陸地面積為世界第二,僅次于俄羅斯。中國疆域東西跨越62度、五個時區,約5200公里,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中國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各類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自西而東,逐級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
上一篇:冬至餃子的橫幅標語聚集9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