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世人因為看“我”太認真,活在“有我”的世界里,心中執(zhí)著于“擁有”,所以才有種種煩惱,而無快樂。
【第2句】:【禪心佛語】當自己與別人意見相左時,關鍵的是要把握時機,在異中求同。異中求同,是為人處世的一大特色。要做到這點,必須具備寬宏大量的氣度,拼棄雜念的心態(tài),才能被他人真誠地接受。
【第3句】:【佛心禪語】禪不是僧人的專利,更不是咿咿呀呀的神秘,禪是樸素,真實的灑脫,每天都在路過的生活。人人參與,全民共享,誰都是禪的受益者,都是陽光與向上的擔當者、快樂與思考的普及者、道義與溫暖的受益者。
【第4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可貴的事就是“結善緣”,佛法所說的“緣”是很微妙的東西,有時候一句好話就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的功德。
【第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生活都會經過煩惱與辛苦,那些悲觀和失落,總是很難逃避,生命的旅程沒有負擔這些負面情緒的義務,更何況它們對生活帶來摧毀的影響,提醒自己一句話,生活不能伴隨負面情緒,如果是逆境,那么只能去超越。
【第6句】:一個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達成怎樣的結果,只是按自己的能力,盡力去做,“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不管什么結果,都坦然接受,那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
【第7句】:理直氣壯,理屈詞窮。立身一敗,萬事皆裂。利令智昏,災禍隨身。良田萬頃,日食三餐。量小氣大,發(fā)短心長。林無靜樹,川無停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第8句】:【禪心佛語】六和文化:生活里經過的磨礪,不應該把它當做命運的沖突和傷痛,人生本來就需要樂觀的去思考,灑脫的去面對,用一種寬闊積極的思維方式,去領悟生命的真正含義,讓生命更充實,更光明。
【第9句】:我們在處事時,切不可半途起心動念,也不要投機取巧,那是很危險的行徑。而且,“待人要退一步,愛人要寬一寸”。若能夠時時寬心待人,凡事都能讓一步,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過得很快樂、自在!
【第10句】:佛教微博經典:那些過去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眼前的,手中的,天邊的,都經不起風的折磨,都會縹緲成云煙,只留下風化過的故事在人間流傳。人生一段緣,聚散寫傷感,回首無盡愁,一念一忘間。
【第11句】:一個有思想和遠見的人,只有依靠自己,獨闖大業(yè),才能培養(yǎng)做事能力。敢于放膽一搏,就不愁夾縫里擠不出一條生路來。
【第12句】:念如磐石,持守一心抱定宗旨,一志不移,任他八風吹來,爾當巋然不動。只此法門,真可一生直截了當。世之最可珍貴者,精神也。
【第13句】:慈就是無緣大慈,悲就是同體大悲。盡管這兩個字的境界非常高,但如果沒有發(fā)揮效用,也只不過是個口號、名詞而已,所以我們應該徹底加以實踐。
【第14句】: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勇為,方與佛合。《印光法師文鈔·與陳錫周書》
【第15句】:任何外在的力量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在人生行進的途中,只有自己才是最有力的法寶,只有靠自己一點一滴、腳踏實地地積累,才能改變命運,獲得成功。
【第16句】:【禪心佛語】期待帶來幸福,期待也帶來痛苦。有多大期待,就有多大的幸福;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痛苦。
【第17句】:墮俗生世苦,命速如電光。老病死時至,對來無豪強。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久長?《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18句】:【禪心佛語】超越身份的局限,找到身份以外的你,找到不曾變化的我們清明自在的心,讓我們的生命展現(xiàn)出它本有的如黃金般璀璨的價值,照天照地,熠熠生輝。
【第19句】:【禪心佛語】沒有精神追求,物質利益便會成為一切;有了精神追求、精神生活,才有可能超然物外,坐看云起。
【第20句】:【圣經文案】399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
【第21句】:【一日禪語】在人生中,最富有魅力的該只有愛。人生不過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各自修行,各自向前。靜守歲月的芬芳,繞過指間的年輪,情深,花為誰開,緣淺,花為誰敗,冥冥中注定,這一場風花雪月,流離失所。
【第22句】:真如名為無異、無變、無生、無諍,自性真實,以無諍故,說名真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真如不動,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大般若經》卷五六九,法性品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棋,有進就有退,有退就有進,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退一步是為了進一步,讓一步是為了下一步,失一步是為了得一步。丟卒才能保車,失小才可獲大。棋盤雖小,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24句】:【禪語人生】心靜,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一種思考。也是人生轉折的必要過程,更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成本。心靜需要具備一種豁達自信的素質,需要一份恬然和難得的悟性。世間萬物皆有心。
【第25句】:“舍不得過去,等不到永遠,如今不必愛惜嗎?”太多的人總是喜歡懷念過去、期盼將來而不懂得活在當下。昨天已成為歷史,明天尚不可知,唯有今天才是我們的最好的開始。每天做好當日事,認真活在當下,盡心就是完美。
【第26句】:能重于道,則行不逾矩——德之始;守慎于德,則心不患過——道之本。人不必憂患勢力、地位不高,應該擔憂的是道德不充實,唯有尊賢修身,方能德配于天地。
【第27句】:【禪語人生】在為別人服務當中學會反省懺悔自己,在為別人服務當中要學會愛護自己。最好的愛護就是不讓自己生氣,能夠用智慧轉負面的情緒成正面的情緒,這樣下一步才能談到來開發(fā)釋放自己的正能量。
【第28句】:【洗滌心靈的禪語】淺秋,風,帶著思念的呢喃,輾轉又一季。細雨,溫柔的褪去了夏的狂熱。歲月悄悄的流轉,有些人,在與不在,都在歲月中留下了華美的荏苒。歲月靜好,念起便是溫暖。
【第29句】: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獅子吼菩薩品
【第30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身上,都依附著兩個自己:好的自己和壞的自己。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計較,讓快樂打敗憂郁,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做最好的自己。
【第31句】:什么是真幸福?內心安適,仰俯無愧,從一天到一年,從一年到一生,都能夠仰俯無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實,秒秒感受安詳,活在至真、至善、至美當中,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耕云先生
【第32句】:【修心禪悟】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shù),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干凈;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第33句】:許多“聰明人”在見到“便宜”的時候,就忘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只要你堅持正道,騙子就無隙可鉆。
【第34句】:遺忘那些塵世的云煙,抖落那些人間的恩怨,好山好水好人生,把山水做知音,人間哪里還有煩惱?擁有寬容,我們將一生收獲笑容。
【第35句】:恒秋;生活里經常被那些不快樂的心情困擾,甚至產生對外在事物無奈應付的負面情緒,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和放下的歷練,學會為自己提出一句忠告,打開心窗,往事如煙。
【第36句】: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種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種精進,思而不亂是一種禪定,顯而不著是一種智慧。
【第37句】:手里有錢好辦事,朝中無人莫做官。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守己不貪終是穩(wěn),利人所有定遭虧。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書藏應滿三千卷,人品當居第一流。
【第38句】:【禪心佛語】你能身口意三業(yè)清凈了,念佛就好像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也不得不清。念佛入于亂心,本來心里很多妄想,在妄想心,你能念佛,那個妄想心就跟著你念佛的聲音,慢慢把那妄想也都化過來,成一個佛念。
【第39句】: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應該”遇到的人和事;每天受的氣,都是“應該”受的氣,但是,以自然之心面對,就沒有那么多氣好受了!
【第40句】:【佛心禪語】優(yōu)婆先那態(tài)度仍很安詳?shù)卣f道:“舍利弗尊者。人的身體是四大五蘊所集成的,沒有主宰,本就無常,因緣所聚曰空,空無自性,我是體悟到這個道理,毒蛇可以咬我的色身,牠怎么可以咬真理的空呢?”
【第41句】:【禪心佛語】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一、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第4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不必要把幸福描繪得和春天一樣美好,人生本來就是在煩惱當中穿行,在痛苦當中浮沉,你的謙虛和樂觀,就是面對逆境出現(xiàn)的曙光,向前,就是方向。
【第43句】:善知識,我(六祖慧能)于忍和尚(弘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開悟,頓見真如本性。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壇經·般若第二》
【第44句】:助人,多利,善人最快樂,若能轉物即如來,春至山花處處開;自有一雙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樣平。——宋·白云守端
【第45句】:生活可以輕松地過,也可以痛苦地過,生命之路,負重也是走,閑庭信步也是走,所以不妨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輕松些。苦苦地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念念不忘那些所謂的陳年舊事,無異于自尋煩惱。
【第46句】:【禪心佛語】上蒼不會給你快樂、也不會給你痛苦,它只會給你真實的生活。有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平淡而死去,卻不知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跡。
【第47句】:人生在世的確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追求功名者,得到了放不下,即使得到了也不滿足;追求財富者,財富等身也不滿足;追求美滿生活者,得到了又怕失去。這些重擔與壓力,使很多人活得非常艱難。
【第48句】:世間所有的物質與生命,沒有常住不滅的。若能夠有這種心理準備,則無論發(fā)生任何事情,都會覺得很平常而能淡然處之。
【第49句】:【禪心佛語】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動念頭就先發(fā)現(xiàn)別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動念頭就先想到別人的優(yōu)點,正是自己莫大的優(yōu)點。
【第50句】:【道家禪語】心語:發(fā)脾氣的六大功能:【1】降低素質【2】把脾氣傳遞給對方【3】教會對方發(fā)脾氣【4】失敗地解決問題【5】容易引起對方的沖動,還會引來禍端。【6】對自己健康不利。
【第51句】:解除人間的災難,一定要從改善人心做起;想救世,必先從人心救起。人心健康,則社會、國家,甚至天下都能調順;人民和樂,世界自然就能太平。
【第52句】:一直以為,我還喜歡著,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住在我心里的,是回憶中的他,而我——忘不掉的是我對他付出的感情,而不是他!
【第53句】:愛情總是很短,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愛你的人你又不一定愛他,等到真心相愛,卻早晚又要分離。所以我們總是在相思岸邊久久徘徊,苦苦尋找失落的愛,當愛已成為往事,驚回首才發(fā)現(xiàn),愛情其實只是一個傳說。
【第54句】:改過者第一要發(fā)恥心,思古之圣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于禽獸而不自知矣。
【第55句】:【禪心佛語】煩惱使我受著極大的影響。我一年多沒有收到月俸,我和窮困掙扎;我在我的憂患中十分孤獨,而且我的憂患是多么多,比藝術使我操心得更厲害。
【第56句】:心似蓮花,當一個人的心向往清凈,就會漸漸地止住妄想與追求,不被欲望所支配。一直說過,世間萬物皆有佛性,只是隱藏得很深,倘若不去發(fā)覺,甚至會封存一生。
【第57句】:如果燈受到外面的風吹就易搖動,發(fā)出的光明就不太清楚,就會影響我們看書做事。同樣,我們內心如果一直在起煩惱,為人處事也會迷惑而不清楚。當我們守護好內在的清凈心,啟發(fā)內在的自性光明,這樣才能對治煩惱,明心見性。
【第58句】:【禪心佛語】每一個成功的人必定都有很多跌倒的經驗。極少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許多挫折、許多次的跌倒之后重新站起來,帶著跌倒的經驗和教訓繼續(xù)往前進,才獲得了成功。
【第59句】: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就象是同一棵參天大樹上數(shù)不清的樹葉一樣,乍一看沒什么區(qū)別,但是如果捧在手里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不同點,并且越是觀察得仔細,不同點就會被無限放大。
【第60句】:【禪心佛語】或許,我們只有經過人生的荒涼,才能抵達內心的繁華。如果你不曾擁有,你永遠也體會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遠無法明白擁有的珍貴。
【第61句】:【禪心佛語】唐太宗所以被稱為明君,就因為能善用不同政見的賢臣;齊桓公因為能用敵方的管仲,所以有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美譽。如果人們真能做到“萬花齊放,千鳥爭鳴”,就必然建成美好的人間。
【第62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過清醒、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見所迷的生活,所以,深悟佛理的人雖然清貧,但并不缺少快樂。
【第63句】:【禪心佛語】心中無欲真解脫,無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或什么都不去做,而是忘我的、無我的、不為我、做而做、要而要。
【第64句】:有舉世不知而我獨知之識見,始能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有人所不到而我獨到之境界,始能有舉世不見知而不悔之胸襟。(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65句】:我們奔走于天地間,一路上沒有不變的風景,也會遇到你意想不到人和事,我們只能不停地做著兩件事情,前進和拐彎!前進靠的是氣力,拐彎憑的是智慧!如何前進,怎樣拐彎,我們自己不同的選擇,造就了我們千差萬別的人生!
【第66句】:【佛心禪語】釋迦牟尼說:“我叫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里的東西。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內在的意識、念頭徹底放下時,你就會獲得寧靜而幸福的生活了。”
【第67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用一顆好心情,一顆鮮花綻放的心情去生活,這樣的心情才能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才能活出幸福的生活方式。什么是幸福?把你的人生活成一場幸福的狀態(tài)、幸福的存在,你這一趟人生就沒有白來。
【第68句】:【佛心禪語】宰相發(fā)自肺腑地說:“你確實就是那個最幸福的人啊。快說出你幸福的秘密吧,國王一定會重賞你的。”
【第69句】:【禪心佛語】行菩薩道的人因為還在滾滾塵世中做各種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許會以為他活得很辛苦。其實,能夠不為自己的欲求而奉獻,就算得不到回饋也不計較,這才是最快樂的人。
【第70句】: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會感覺生命無限美好,于是越活越有意義。他們并不在乎自己擁有多少財富,只要心中的能量不息,對生命的擁抱和熱愛不止,那么,錢多可以過,錢少也可以過,其中的關鍵在于能夠處處感悟生活的真諦。
【第71句】:如果我們能夠通達無我的真理,就能更正確地認識自己生命,不再盲目地執(zhí)著于身內或身外之物,對每種想法的產生,都能清清楚楚;對每種情緒的出現(xiàn),都能明明白白,就不會心甘情愿地做它們的奴隸。
【第72句】:【禪心佛語】邪教具有反人類,反社會、反科學、反時代的特征,同時具有極強的欺騙性,破壞性和玩固性。極端宗教徒只因歌頌天堂,竟將人間說成地獄。
【第73句】:茫茫人海,總會有那么一個人,慢慢讀懂了你,把你當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塵世最美的緣,即使千里萬里,心也緊緊貼在一起,天涯咫尺。
【第7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貴里耗費;悲歡離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歡離合里掙扎;放不下金錢,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生命就在金錢。
【第75句】:【禪心佛語】風起花落,兩不染,各安然;緣起緣滅,有定數(shù),何憂怨。風雨兼程,演繹慈悲喜舍;淡然微笑,邂逅隨遇而安。
【第76句】:【禪語人生】在家居士在修行中,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并且做到制心一處,時刻觀照身口意,這樣持之以恒,那么修行必然會有長足長進。
【第7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周圍是一群鷹的話,那么你自己也會成為一只鷹;如果是在一群山雀中間的話,那么你就看不到海闊天空。
【第7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寬懷大度一點,機會便多了,世界也大了;褊狹小氣,機會便少了,世界也小了。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心胸決定格局,眼界決定境界。人只有改變內在的心態(tài),才能改變外在的世界。
【第79句】:【禪心佛語】但現(xiàn)在人卻與古人相反,現(xiàn)在小孩子進幼稚園也好,受小學乃至受大學教育,學的都是知識,而對于做人、處事的根本道理,都是不懂,所以社會一片混亂。
【第80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種心態(tài),人心如江河,走在不同路上,有不同的境遇,或悲或喜,或富裕或貧窮,我們都應該以微笑面對,因為這一路所遇到的將是你探索人生的結果,也將是你的領悟,也是你的一種緣——種種因果,皆是緣。
【第81句】:不要試圖解釋一切。面對諸佛境界,任何的解釋都是乏力蒼白的,而且會關了真理的門。直接說:“我也不知道,但我就這樣信了。”讓有疑的人直接去面對他所無知的境界吧。
【第82句】:【禪語人生】心像一粒塵埃,無時不在飄蕩,無時不在尋覓。飄蕩,因為尚未到達意愿中的歸宿;尋覓,因為想要找到理想中的歸宿。可是,欲望不止,一山還比一山高,人生豈能如愿?看淡人世的紛爭,看輕得失的輪回,心安即是歸處。
【第83句】:【禪心佛語】當下是什么狀態(tài)呢?當你剿落所有的外在假相和過去未來的影子時,全體透露的就是你真實的一切。
【第84句】:【禪語人生】我們的人生就像大海波濤般起起落落,無常不定。明白生命本質如此,則無論什么問題都可以坦然接受。然而,接受不等于放棄。我們擁有智慧、能力、慈愛、善巧,可以盡力嘗試解決問題。千萬別輕言放棄。
【第85句】:事物本身沒有快樂與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關鍵是看我們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我們對周遭的事物感到不舒服,那也許只是我們的感受造成的。
【第86句】:宗教與人生:凡是“宗教”,都是為了教育眾生而設立于人間,其宗旨是為引導大眾得到心靈上的平靜,安于自己的崗位,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生活;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
【第87句】:當面教子,背后教妻。當面是人,背后是鬼。當著矮人,別說短話。倒持干戈,投人以柄。道路各別,養(yǎng)家一般。得寵思辱,居安思危。得人者昌,夫人者亡。得心應手,意到便成。德行要好,風水甭討。
【第88句】:【禪心佛語】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對立的圓滿,是脫離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
【第89句】:袁了凡是因為受云谷禪師的點化才突然醒悟,命運雖然天生注定,但卻可以通過自我后天的修為和心念來改變,由此他通過行善布施真正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第90句】:道雖從智慧領悟,尤從澄定體合。必向身心切近、日用動靜間沉細思察,方有真實開豁,當下受用。(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第91句】:人最大的消耗,不是來自智力或體力的透支,也不是來自跟大自然或者同類的爭斗,而是自己對自己的戰(zhàn)爭。因為在這場戰(zhàn)爭中,“敵我雙方”的戰(zhàn)士、彈藥甚至戰(zhàn)術,都是這個人自己提供的。所以沒有任何人可以支撐下去。
【第92句】:【禪語人生】有些年輕人,在不曉得自己要什么的情況下,開始了他們的人生。他們從事一項職業(yè),覺得不合胃口,就請辭求去,找到另外一件工作,又一樣待不住。最后干脆什么都放棄,一面對自己說他什么都不感興趣。
【第93句】:【禪心佛語】憍,憍就是驕傲,自高自大,是貪愛自體的相應心理。如認為自己相貌好、體格強、富裕、尊貴、才學高。看不起別人。
【第94句】:【談荷】莫道污濁只生泥,紅樓一曲早心寒。蓮花一生雖低賤,卻是觀音來坐禪。萬物欣欣各有道,幽蘭香味勝牡丹。豪門未必出尊貴,茅舍常聞圣賢談。
【第95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想要快樂起來,并且真正地賦予我們的生命一個意義,那么就從健康的思考方式做起吧。讓我們來耕耘那些人皆有之,卻一直被混淆的思想和被負面情感所遮蔽的善性。
【第96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獵人搜尋獅子的足跡,禪師:我知道它在哪里。獵人一聽害怕了:我其實并不想遇到它。有些人的勇敢僅停留在口頭上。
【第97句】:【禪語人生】學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說,真正的學佛,吃不是重要的問題,凈心,心意清凈,這才是最重要的。學佛的人是要凈化身心,要改心、凈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計較。
【第98句】:【禪心佛語】與其說我們每天都在祈禱佛菩薩,不與說我們毎天都在乞求佛菩薩。毎天拜佛想成佛,還要拜財神,官神,究竟求什么自己也不肯定,沒有生起菩提心,一切皆是盲求。
【第99句】:境隨心轉,我們一思一念決定著我們的成功與失敗,決定著我今生會遇見什么人、做什么事、吃什么飯、掙多少錢、住什么樣的房子,走什么樣的路,這一切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