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鄧艾傳》文言文閱讀
回答問題。(5分)
鄧艾字士栽,少孤。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①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后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同郡吏父憐其家貧,資給甚厚,艾初不稱謝。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
遷汝南太守,至則尋求昔所厚②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遺其母,舉其子與計吏③。
(選自《三國志·鄧艾傳》)
【注釋】①陳寔(shí):字仲弓,潁川許人,東漢名士。②厚:厚待,優待。③計吏:官職名。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②重遺其母()
【小題2】鄧艾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三國演義》中有精彩的'描寫。選文中,他在任汝南太守前,哪些行為體現了他的與眾不同?(2分)
答:
【小題3】文中“至則尋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遺吏祭之,重遺其母,舉其子與計吏”,這句話體現了鄧艾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答:
答案
【小題1】①計劃、規劃、皂片、籌劃②給予、饋贈、給、贈給(每小題0.5分)
【小題2】略。(圍繞“讀陳寔的碑文就按碑文內容給自己改名,受不馬上稱謝,看到高山大澤就規劃軍營處所”或用原文回答。(“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世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同郡吏父憐其家貧,資給甚厚,艾初不稱謝。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答出任意兩點即可,意思對即可)
【小題3】略。(圍繞“知恩圖報;懂得感恩”回答,意思對即可)
鄧艾傳文言文翻譯節選
鄧艾傳,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縣人。那么鄧艾傳文言文翻譯節選是什么?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鄧艾傳文言文翻譯節選,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三國志
原文: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犢。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土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后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為都尉學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為稻田守叢草吏。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后為典農綱紀,上計吏,因使見太尉司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為掾,遷尚書郎。
嘉平元年,與征西將軍郭淮拒蜀偏將軍姜維。維退,淮因西擊羌。艾曰:“賊去未遠,或能復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維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結營。艾謂諸將曰:“維必自東襲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潛軍徑到,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敗。
景元四年秋,詔諸軍征蜀。維還守劍閣。鐘會攻維未能克。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②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并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
艾至成都,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
(選自《三國志·鄧艾傳》)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軌:大路。
譯文:
鄧艾,字士載。從小就失去父親。魏太祖曹操攻破荊州后,他也遷移到汝南,為當地農民放牛。十二歲那年,鄧艾隨著母親來到潁川,讀到故太丘長陳寔的碑文,寫道:“做的文章成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做人的準則為士大夫所效法。”鄧艾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則。他的宗族親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這個名字。后來任都尉學士,因為有口吃的毛病,不適宜做文書,于是為稻田守叢草吏。每當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劃腳,認為軍營該安在何處等,別人常常嘲笑他。后來任典農綱紀、上計吏。于是出使朝廷,見到太尉司馬懿。司馬懿認為鄧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為自己的屬官,遷任尚書郎。
嘉平元年(249),與征西將軍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將軍姜維的進犯。姜維敗退后,郭淮于是向西襲擊羌地。鄧艾說:“敵兵撤退得不遠,也許還會返回來,應當把各軍分開防守,來預防意外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郭淮)就留下鄧艾在白水以北駐兵防守。三天以后,姜維派遣廖化從白水之南向鄧艾營地逼近。鄧艾對諸位將領說:“姜維一定會從東邊襲擊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離鄧艾兵營有六十里。鄧艾當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駐守洮城,姜維果然渡河偷襲洮城,幸虧鄧艾事先占據了洮城,魏軍得以戰斗不敗。
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軍攻打西蜀。姜維還軍把守劍閣。鐘會進攻姜維,沒有攻下來。鄧艾上書說:“現在敵兵大受挫折,應乘勝追擊。從陰平沿小路、經漢德陽亭,奔赴涪城,距劍閣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隊直接攻擊敵人的心臟。(在這種情形下,)劍閣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鐘會就可以沿大道前進。如果劍閣的守軍不退回去,那么,救援(應對)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說道:‘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今進攻其空虛之地,一定能打敗敵人。”
這年冬天十月,鄧艾自陰平行走百余里,全是無人之地,鑿山開路,架設棧道,山高谷深,十分艱險,加之運糧十分困難,形勢近于危險。鄧艾用毛氈裹住身體,推轉而下。眾將士都攀木緣崖,一個一個前進。首先來到江由縣,西蜀守將馬邈投降。西蜀衛將軍諸葛瞻從涪城退還綿竹,排列戰陣,等著狙擊鄧艾。鄧艾派遣自己的兒子鄧忠等率兵從右邊包抄,司馬(官名)師纂等率兵從右邊包抄。但二人出擊均告失利,退回來說:“敵人堅守牢固,很難擊破。”鄧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選擇,全在此一舉,還說什么可與不可!”大罵鄧忠和師纂,要斬首示眾。二人又率兵再戰,大敗敵兵,斬下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的腦袋,進軍至雒縣。劉禪派使者拿著皇帝的大印,寫了封書信(讓使者帶著)來到鄧艾兵營,請求投降。
鄧艾率兵進駐成都,巡視并約束將士,沒有發生搶劫掠奪的事。安撫收納投降歸附的人員,讓他們都回復舊業。蜀國人都稱贊鄧艾。
三國志鄧艾傳閱讀答案
鄧艾三國后期曹魏名將。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南)人。少時家貧,好學,成年后為都尉學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三國志鄧艾傳閱讀答案,一起看看吧!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也。少孤,太祖破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犢。年十二,隨母至穎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后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為都尉學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為稻田守叢草吏。同郡吏父憐其家貧,資給甚厚,艾初不稍謝。每見高山大澤,輒規度指畫軍營處所,時人多笑焉。后為典農綱紀、上計吏,詣太尉司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為掾,遷尚書郎。
出參征西軍事,遷南安太守。嘉平元年,與征西將軍郭淮拒蜀偏將軍姜維。維退,淮因西擊羌。艾曰:“賊去未遠,或能復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維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結營。艾謂諸將曰:“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潛軍徑到,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敗。賜爵關內侯,加討寇將軍,后遷城陽太守。
景元四年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葛瞻自涪還綿竹,列陳待艾。艾遣子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并退還,曰:“賊未可擊。”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
艾至成都,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
節選自《三國志·魏書》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
B.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
C.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
D.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
【第5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鰥:年老無妻或喪妻的男子;寡:年老無夫或喪夫的女子;孤:年幼喪父的.孩子;獨:年老無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鄧艾年幼時父親就死了。
B.“艾遂自名范,字士則”,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別,名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字供長輩呼喚。
C.“辟之為掾”中“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稱,分曹治事的屬吏,官府里的辦事員。
D.“遷南安太守”中“遷”與徙,都指調動官職。“遷”一般表示升官,“左遷”是降職的委婉說法。“徙”則表示一般的調職。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艾因戰亂遷徙汝南,為農家牧養小牛。后在潁川看到一篇談及如何作文和做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勵其志。
B.鄧艾做過都尉學士,后來改任看護稻田和牧場的小官。同郡一個官吏的父親可憐他家貧,送給他很多財物,鄧艾最初沒有表示感謝。
C.鄧艾和征西將軍郭淮一道抵御蜀國的偏將姜維。姜維撤退,鄧艾認為應該分兵把守,后又識破了姜維的計謀,得以不敗。
D.鄧艾率軍從陰平進攻,他擊敗了馬邈和諸葛瞻后,到達雒城。后主劉禪捧著皇帝大印,到鄧艾面前請求投降。
【第7句】:把文中畫橫線的文案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后為典農綱紀、上計吏,詣太尉司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為掾,遷尚書郎。(5分)
(2)艾至成都,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舊業,蜀人稱焉。(5分)
參考答案
【第4句】:A
【第5句】:B【解析】字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名供長輩呼喚。
【第6句】:D【解析】劉禪派使者拿著皇帝的大印,請求投降。非后主劉禪捧著皇帝大印。
【第7句】:(1)后來擔任典農綱紀、上計吏,拜訪太尉司馬懿。司馬宣王認為他與眾不同,征召他任太尉府掾,又升任尚書郎。(詣,拜訪或往;到,1分;奇,意動,認為奇異,認為與眾不同,1分;辟,征召,1分;句意2分)
(2)鄧艾到達成都,巡視并約束將士,沒有發生搶劫掠奪的事。安撫收納投降歸附的人員,讓他們都回復舊業,蜀國人都稱贊鄧艾。(檢御,巡視約束1分;所字結構1分;稱,稱贊1分;句意2分)
《三國志·關羽傳》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本文節選自《三國志·關羽傳》,有刪改,下面是《三國志·關羽傳》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羽傳
關羽字云長,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與先主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16.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分)
①既而遼以問羽( ) ②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 )
17.翻譯下面文案。(2分)
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18.下列與“羽嘗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C.百里溪舉于市 D.帝感其誠
19.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稱圣、釋稱菩薩、道稱天尊。根據選文內容,概括說明關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3分)
【參考譯文】
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人.逃命到涿郡時,正碰上劉備在里集合兵馬,關羽與張飛替他抵御侵侮.劉備任平原相時,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管屬下士兵.劉備與他們兩人同床共寢,親如兄弟.在人多廣眾的場合,他們兩人整天侍立在劉備左右,跟隨劉備應酬交接,不避艱險.劉備刺殺徐州刺史車胄后,得到徐州讓關羽執行太守之事,自己又回到了沛縣.
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投奔袁紹.曹操活捉關羽而回,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待他非常客氣.袁紹派遣大將軍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讓張遼和關羽作先鋒迎擊顏良.關羽遠遠望見了顏良的旗幟和車蓋,便策馬馳入千軍萬馬之中刺殺顏良,割下顏良首級回到營中,袁紹的眾多將領沒有人能夠抵擋他,于是解了白馬之圍.曹操當即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當初,曹操佩服關羽的.為人,而觀察他的心情神態并無久留之意,對張遼說:“你憑私人感情去試著問問他.”不久張遼詢問關羽,關羽感嘆地說:“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義深厚,但是我受劉將軍的深恩,發誓與他同生死,不能背棄他.我終將不能留下,我必當立功來報答曹公后才離開.”張遼將關羽的話回報給曹操,曹操認為他是義士.
關羽曾被亂箭射中,箭穿過他的左臂,后來傷口雖然愈合,但每當陰雨天氣,左臂常常疼痛.醫生說:“箭頭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頭里面,應當割開手臂到受傷處,刮去骨頭上的余毒,然后這種病痛才能消除.”關羽便伸出手臂讓醫生開刀.當時關羽正好請了將領們宴飲,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滿了一盤子,而關羽卻切肉飲酒,談笑自若.
【分析】
(16)本題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常見的文言現象: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是文言文詞語考查的重點,也是學生需要重點識記的知識要點.需要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并靈活運用.
①句意是:不久張遼詢問關羽.既而,不久.
②句意是:當時關羽正好請了將領們宴飲.適,正當.
(17)此題主要考查文言文文案翻譯.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并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注意翻譯時應抓住文案中關鍵字詞,這些字詞往往是得分點.還可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偏義復詞等特殊現象.
本句重點:禽,通“擒”,活捉;拜,任命;禮,以禮相待.
翻譯:曹操活捉關羽而回,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待他非常客氣.
(18)此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特殊句式.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判斷句的特點是:…者…也,或…者也,…也.被動句中用:為、見、被表被動.倒裝句常見的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
例句羽嘗為流矢所中:關羽曾被亂箭射中.“為”被動句.
A.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吳廣向來愛護士卒別人,士卒大多被他所用.被動句.
B.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須的人是蘇東坡東坡.判斷句.
C.百里溪舉于市: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被推舉出來.被動句.
D.帝感其誠:玉帝被他的誠心感動.被動句.
故選:B.
(19)此題是對人物性格的考查,需要聯系文章情節及人物描寫,抓住評論性的語句從多角度作答.關羽集忠、義、勇于一身:“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體現了他的忠;不被名利所動,不背棄劉備,知恩圖報體現他的義;力斬顏良,刮骨療傷言笑自若,體現了他的勇.
【參考答案】
(16)①不久②正
(17)曹操活捉關羽而回,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待他非常客氣.
(18)B
(19)關羽集忠、義、勇于一身:“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體現了他的忠;不被名利所動,不背棄劉備,知恩圖報體現他的義;力斬顏良,刮骨療傷言笑自若,體現了他的勇.
【點評】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第1句】:判斷句的特點是:…者…也,或…者也,…也.
【第2句】:被動句中用:為、見、被表被動.
【第3句】:倒裝句常見的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
上一篇:少你派的經典臺詞匯編6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