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相聲的臺詞
導語:相聲演員的外部形象是“以不變應萬變”的,這一特點與相聲的特殊審美方式有很大關系。希望以下的傳統相聲的臺詞,大家能夠喜歡!
說天親,天可不算親,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帶走世上多少的人。
說地親,地也不算親,地長萬物似黃金。爭名奪利有多少載,看罷新墳看舊墳。
說爹媽親,爹媽可不算親,爹媽不能永生存。滿堂的兒女留也留不住,一捧黃土雨淚紛紛。
說兒子親,不算個親,人留后代草留根。八抬大轎把媳婦娶,兒子送給老丈人。
說親戚親,親戚可不算親,你有我富才算親。有朝一日這日子過窮了,富者不登窮家的.門。
說朋友親,朋友可不算親,朋友本是路遇的人。人心不足這蛇吞象,朋友翻臉就是仇人。
說哥們兒親,哥們兒可不算親,吵吵鬧鬧要把家分。兄如豺狼弟似猛虎,兄弟翻臉狠上加三分。
說丈夫親,丈夫可不算親,背著妻子外邊找情人。沾花惹草得下了病,回家之后還得鬧離婚。
說媳婦親,媳婦可不算親,背著丈夫外邊找情人。她跟那個小白臉子倆人悶得兒蜜,全忘了張文順的那么點子恩。
說小蜜親,小蜜可不算親,你拿出金銀財寶她獻了身。有朝馬死黃金盡,她歸置東西進了那張文順的門。
要說親,觀眾們親,觀眾演員心連著心。曾記得早年間有那么句古話,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昨日里趟風冒雪來到塞北,今日里下江南桃杏爭春。
我勸諸位,酒色財氣君莫占,吃喝嫖賭也莫沾身,沒事兒就把那相聲大會進,聽兩段相聲就散散心。
抱拳拱手尊列位,愿各位——招財進寶,日進斗金。
馬季相聲的臺詞
相聲主要采用口頭方式表演,在生活中頗受人們的喜愛和關注。下面是馬季相聲的臺詞,歡迎參考閱讀!
訓徒
甲:在這兒表演哪?
乙:啊,在這兒表演哪。
甲:我聽說相聲演員都有學問?
乙:不行,不行。相聲演員過去都沒念過幾天書,大多是口傳心受,也就那么點兒記問之學。
甲:那么說,你們和我比起來可差多了。跟我比,你們也就是“九牛一毛”的千分之零點兒零一吧。
乙:我們也不剩嗎兒了。這么說,您有學問?
甲:當然。我是無不知,百行通。古今中外,諸子百家,文學歷史,醫卜星相,就沒有我不知道的。
乙:我看,您就不知道一樣兒!
甲:我不知道什么?
乙:你不知道“寒磣”!
甲:您夸獎。
乙:還夸獎哪!瞪著眼兒說大話,你有什么學問?
甲:我那學問,跟你說你也不明白。你文化太低,知識太少,閱歷太淺,水平太洼。我說了話來,你聽不懂,既耽誤我寶貴的時間,又令你當眾受窘,瞠目結舌。跟你談學問,豈不等于對牛彈琴乎?
乙:你這話可太損了!今兒個,我非得好好領教領教你的學問不可。
甲:你要真打算請教的話,用不著我親自向你傳授學業,吾之閉門小徒對你指點一二足矣!
乙:你還有徒弟?
甲:廢話,想當初孔丘、孔夫子尚有弟子三千,何況敝人。
乙:敝人?
甲:明白什么叫敝人嗎?
乙:明白。
甲:什么叫敝人?
乙:就是槍斃的人!
甲:敝人就是我。
乙:是呀,斃的就是你呀!
甲:這是怎么說話?
乙:人家孔夫子有弟子三千,最杰出的是七十二大賢人。
甲:孔夫子的`徒弟都是“咸”(賢)人,我的徒弟就不那么咸。
乙:怎么哪?
甲:剛腌不幾天兒。
乙:鴨蛋呀!
甲:我有個最得意的徒弟,歲數不大,能耐可不小,我所有的學問都教給他了。
乙:你這個徒弟有什么能耐?
甲:我這個徒弟是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曉八卦,識六爻,知遁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
乙:這是你徒弟?
甲:這是諸葛亮。
乙:你提諸葛亮干嗎呀?
甲:不提諸葛亮顯不出我徒弟的能耐來。
乙:你徒弟有什么能耐?
甲:我徒弟是走馬觀碑,目識群羊,問一答十,對答如流,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真乃萬物之精靈,人類之英豪啊!
乙:我看他不是人類之英豪!
甲:他是……
乙:菜市場兒的蒜毫。
甲:蒜毫呀!
乙:這么辦吧,你徒弟要真有能耐,把他請出來,我跟他見一見。
甲:噢,你打算跟我徒弟學點兒能耐,長點兒見識?
乙:啊,你把他請出來,我跟他談談。
甲:那好吧。(做四處找狀)哎,剛才還在這兒扇“啪嘰”來著哪!
乙:沖這玩兒法,能耐不怎么樣!
甲:(對側幕喊)別扭!別扭!……
乙:您等等。您這是找誰哪?
甲:找我徒弟哪。
乙:您徒弟叫……
甲:別扭。
乙:噢,找別扭呀!
甲:別扭,別扭……
(丙在側幕應:“哎――”拉著長音兒傻呵呵地上,筆管兒條直,目光呆滯地前、后、左、右,四鞠躬)
乙:您徒弟這是干嗎哪?
甲:這是師父我教導有方,我徒弟待人接物有禮貌。
乙:方才那是……
甲:行了一個由打外國進口的西洋禮。
乙:這哪是西洋禮呀!
甲:你看這是……
乙:牛犢子拜四方哪。
甲:這是你淺陋無知,少見多怪。趁我徒弟這會兒有空兒,有什么疑難問題,你趕緊向他請教。等會兒我徒弟扇“啪嘰”去了,你可沒處找去。
乙:我得抓緊時間。(仔細打量丙)就這個模樣能有學問?
甲:人不可貌相。你那模樣倒不錯,怎么沒替熊貓出口哪?
乙:嗨,我可要問他了?
甲:問吧。
乙:我總瞧這孩子“毛登扔”的。
太平歌詞傳統相聲臺詞
相聲小品是我國大眾娛樂的主要形式。它們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主要體現在語言的地域性、內容題材的地域性和觀眾的地域性三個方面。下面是太平歌詞傳統相聲臺詞,歡迎參考閱讀!
甲:這個相聲啊,講究是四門功課。
乙:哪四門功課?
甲:說、學、逗、唱。
乙:沒錯。
甲:今兒我呀,給各位唱一回。
乙:嚯!你唱一回?
甲:我唱一回。
乙:你唱?
甲:啊。
乙:你唱什么呀?你唱京劇,來段評戲,要不也來個流行歌曲?你會唱什么?
甲:你說那個呀,說相聲的往這兒一站,唱戲、唱歌、唱大鼓,那不叫唱。
乙:不叫唱?
甲:那叫學。
乙:噢,這叫學?
甲:說、學、逗、唱,這歸學。
乙:是呀。
甲:跟人學嘛!
乙:啊。
甲:對不對,我們這唱指的不是這些個。
乙:什么呀?
甲:太平歌詞。
乙:噢,太平歌詞。
甲:哎,這個太平歌詞乍一聽很簡單,一上句一下句,其實不好唱,可好聽,聽得是韻味,走的是鼻音。
乙:是呀?
甲:走鼻音,腦后音。
乙:噢。
甲:我給你學一學。
乙:來兩句咱們聽聽。
甲:太平歌詞啊,您聽這韻味啊,鼻音,(唱)“那杭州美景蓋世無雙啊——”。
乙:嘿!還真有味,好!
甲:它這么個音,這東西越是傷風感冒、鼻子不通氣時候,唱出來好聽,你聽聽。
乙:是呀?
甲:(唱)“美景蓋世無雙啊——”。
乙:哎,還真是鼻音。
甲:(唱)“蓋世無雙啊——”。
乙:行行行。
甲:(唱)“無雙啊——”。
乙:行啦,行啦,老唱這一句,沒完了是吧?
甲:過去老先生唱這個唱得好的,有這么幾位……
乙:哪幾位?
甲:王兆麟。
乙:有。
甲:吉平三。
乙:對。
甲:楊紹奎。
乙:是是是。
甲:唱得好!可惜呀可惜!
乙:什么呀?
甲:幾位都已經作古了。
乙:噢,都故去了。
甲:幸虧我還健在呀!
乙:你還健在?
甲:不幸之中的萬幸啊!我還在!
乙:你還在干什嗎呀?
甲:要不這東西就完了,失傳了!
乙:失傳了?
甲:就沒人會了。
乙:噢,太平歌詞沒人會?就你一人會?
甲:啊!可以這么說。
乙:嗬!你可真有膽量,會的人多了!
甲:誰?誰?你指出來,哪位?
乙:指出來干嗎?我就會。
甲:你?
乙:怎么著?
甲:行,你跟著我這些年對不對,受的熏陶嘛,你算會的,你比他們強,強多了,不過你跟我比你差啊,你沒我會的段子多,這點兒你得承認。
乙:誰說的?誰說的我沒你會的段子多?
甲:我這多少年了。
乙:你會那幾段我哪段不會呀?
甲:我要唱一段你就說不上名來。
乙:不可能!我不但說出名字來,還給你接出下句來。
甲:那我唱一段。
乙:那你唱!
甲:你要接不上來呢?
乙:我要接不上來,這么著,當著各位我磕頭拜你為師。
甲:我收你了,各位見證啊,我這人沒徒弟,我來一個徒弟吧!
乙:那兒你就收徒弟呀!我說不上來了拜你為師,那我要說上來呢?
甲:你不可能!
乙:不,我要說上來怎么辦?
甲:萬一你要說上來了,我算你徒弟行嗎?!
乙:是這話?
甲:高興了吧?
乙:一言為定。
甲:啊!
乙:唱吧!
甲:這回咱們不這么拿手拍著了啊!
乙:怎么著?
甲:這得有樂器伴奏。
乙:還有樂器?
甲:你瞧這模樣“還有樂器”,外行沒見過,見過嗎?(甲掏出竹板)拿出來叫你開開眼,你見識見識?這有名,你說得上來嗎?
乙:這叫玉子。
甲:嚯!行啊!連這術語都懂?!
乙:這有什么?
甲:別看這兩塊竹片兒啊,這按我們行話叫玉子。
乙:對。
甲:看著不起眼兒,這東西值錢了!
乙:值錢了?
甲:值錢啦這個,這倆小片兒多了咱不敢說……
乙:啊?
甲:起碼也得值一毛錢!
乙:才值一毛錢?
甲:這可不就是功夫錢唄!
乙:怎么還功夫錢呢?
甲:下水道堵了,房管站來通來,咱那兒看著,待會兒人喝水去了,都走了,我拿著斧子過去,“當當”兩下……
乙:瞧他找這東西!
甲:這得找那墻角啊,得蹭,來回磨,要不然它扎手,它出刺兒。
乙:是是。
甲:東西不值錢啊,不好打!
乙:還不好打。
甲:不好打,打個點兒你聽聽,(甲開始打板)嗒得令嗒、令令嗒、嗒得令嗒、令令嗒、嗒得令嗒、令令嗒……
乙:嗯!行!烙過燒餅!
甲:什么叫烙過燒餅啊?
乙:這不面案上那點兒嗎?“嗒得令嗒、令令嗒”,這不烙燒餅的嗎?
甲:甭耍貧嘴,張嘴就唱。
乙:你唱你的。
甲:接不上來你信嗎?
乙:誰說的?!
甲:你聽著!
乙:唱!
甲:等著拜師吧!
乙:嘿嘿!沒那事!
甲:聽著啊!
乙:唱!
甲:比你會得多!
乙:嘁!
甲:(唱)那漢高祖有道坐江山,有君正臣賢萬民安。
甲乙:(合唱)有一位三齊賢王名叫韓信,他滅罷了楚國把那社稷安。這一日閑暇無事街前……
乙:行了,別唱了,停停停,《韓信算卦》是這段嗎?啊?這我不會是嗎?嗯?
甲:會、會。
乙:會,你唱這個干嗎呀?
甲:這還不明白嗎?
乙:什么呀就明白?
甲:這還看不出來嗎?
乙:看什么呀這個?
甲:說明一個問題。
乙:什么問題?
甲:說明我這個人那啊,心眼兒好!
乙:嗯?
甲:厚道!
乙:這話打哪說的'?
甲:準知道你會這個!
乙:啊?
甲:這叫《韓信算卦》。
乙:是啊。
甲:準知道你會!
乙:啊?
甲:就唱這個!
乙:那干嗎?
甲:讓你接上來,讓你好看!
乙:呀?
甲:哎,對了,心眼兒好!不倔人!雖然說剛才打賭,誰拜誰為師了,說笑話兒,你別信啊!別當真!嘁!真讓你拜我為師?咱倆歲數一邊大,你算我徒弟,你管我媳婦叫師娘?不合適!給你個臉兒,得!回家吧!回家去吧!
乙:你看看這還照顧臉面?!
甲:啊。
乙:我說你甭照顧面子啊!我就愛較真兒,你就撿我不會的那個唱行嗎?
甲:沒意思了啊!你要這樣自找沒趣兒。
乙:不不不,我不怕這個啊!你自唱出來我不會,我拜你為師我認了!
甲:那我可來真的了啊?!
乙:你來呀!
甲:聽這個!
乙:別含糊,唱!嘁!
甲:(唱)那隋煬帝無道他行事兇啊,殺父奪權理不公。
甲乙:(合唱)他欺娘戲妹把倫理來喪,他鴆兄圖嫂把那綱常來扔。有許多老棟梁都辭別了王駕,他們一個個……
乙:行啦,別唱了,停!《秦瓊觀陣》是這段嗎?
甲:噢,想起來了,想起來了,提醒了,想起來了,這段知道嗎?吃功夫,后邊這個陣吶,什么八卦連環陣……練嘴皮子,平常我拿這個練功,我自個在屋里老唱,他上我那去,他不進屋,他在外邊偷聽,嘿!挼葉子!嘿!這人厲害!這人腦子好!
乙:你瞧這種人,人家接上來他說是偷聽的!
甲:我老唱嘛!
乙:好好好!這算偷聽的,這么著,他把你那壓箱子底的,從來沒唱過,就連說夢話都沒哼哼過的那個你來一段!
甲:有的是!
乙:唱啊!
甲:你聽這個!
乙:來!
甲:(唱)石崇豪富范丹窮……
甲乙:(合唱)甘羅運早晚太公,彭祖爺壽高顏回命短,六人俱在五行中……
甲:干嗎哪?通上電了?!
乙:《太公賣面》,就這段?打有狗那年就有這段!跑這唱來啦!啊?你蒙我是吧?
甲:行!行!唉!你來這個啊?
乙:怎么著?
甲:這么著!
乙:啊?
甲:這回我再唱一段。
乙:你唱你的!
甲:這回我再唱這段你甭說你接下句,你要能說上這名字來!
乙:您瞧這模樣!
甲:今兒我……唉……
乙:嘁嘁嘁!
甲:你看著,我就不信……
乙:你甭發狠兒啊!我看出來了,你就這兩下子!
甲:哪兩下子?
乙:就這兩下子!
甲:有的是!你聽這個!
乙:你來呀!
甲:有你不會的!
乙:不可能!嘁!
甲:(唱)那莊公啊閑游……
乙:行啦!別唱啦!
甲:什么呀?什么呀?我唱的什么呀?
乙:《勸人方》,這段我會,“莊公閑游出趟城西,瞧見了他人騎馬我騎驢”是這段嗎?嗯?
甲:那是你會那個,《勸人方》誰不會呀!嘁!我這跟你那一樣嗎?
乙:哎?我聽著“莊公閑游”嗎?
甲:“莊公閑游”多了!多了!非得出趟城西呀?你琢磨琢磨我唱的跟你唱的它能一樣嗎?
乙:我聽就像《勸人方》。
甲:你聽就像?你聽過多少?你見過多少?你會多少?這唱完了嗎?這剛“莊公閑游……”你就知道下邊詞了,你倒能耐?真是的,沒唱完呢!
乙:那好,沒唱完你接著唱!
甲:(唱)那莊公啊閑游……,(白)我這跟你那不一樣!
乙:不一樣你唱啊!
甲:(唱)那莊公啊閑游出趟……
乙:一樣吧?
甲:(唱)出趟……
乙:嗯?
甲:(唱)城南啊……
乙:哎,出趟城南?
甲:出趟城南!你那出趟城西啊?
乙:啊啊!
甲:出趟城西你別改啦!
乙:誰改啦?
甲:不許改!
乙:沒改!
甲:出趟城西!我這出趟城南!怎么樣是你那段嗎?
乙:不是。
甲:這你會嗎?
乙:不會。
甲:要會你把下面那詞唱出來?
乙:唱不出來。
甲:這詞你有嗎?
乙:沒有。
甲:服嗎?
乙:不服。
甲:沒有哇你不服?
乙:再往下唱,它不能就這一句吧?接著往下唱!
甲:當然一大段吶!好幾百句呢!
乙:那行!你把唱完嘍!
甲:什么?
乙:唱完嘍!
甲:唱完嘍?全唱完嘍你就會了,這叫抬杠學能耐,別來這套,當初我就這么學會的!
乙:你就唱這么一句啊,我是不服!你不是說一大段好幾百句了嗎?
甲:是啊!
乙:你把它唱完嘍!
甲:再唱幾句行!都唱完嘍你就學會啦!
乙:那行!你就唱幾句。
甲:(唱)那莊公啊閑游出趟城南啊……
乙:下邊?
甲:(唱)瞧見了……
乙:還是一樣吧?“瞧見了他人騎馬我騎驢”呀?
甲:誰告訴你的?誰告訴你的?誰告訴你的?
乙:那不是你唱!
甲:(唱)瞧見了……
乙:嗯?
甲:(唱)瞧見了……
乙:唱啊?
甲:(唱)有一個老太太,(白)唉!怎么樣?瞧見了一個老太太!這你就沒有!
乙:沒有!沒有!
甲:沒有吧?
乙:沒有!
甲:服嗎?
乙:不服!
甲:怎么不服?
乙:接著往下唱!
甲:(唱)那莊公啊閑游出趟城南,瞧見了有一個老太太,(白)你看,這你就沒有!
乙:是呀!我沒有哇?你也沒有!
甲:詞多著呢!
乙:多著呢你唱!
甲:(唱)……老太太,您要問老太太多大年紀,打罷了新春柳(六)十溜(六)。
乙:柳十溜?
甲:(唱)這一天老太太在家里邊兒心里有點兒悶的哼,她要上馬路去遛達溜達。
乙:嚯!
甲:(唱)找到了一個百貨大公司下邊兒有點兒累,看見一塊石頭臺階她就坐在了上邊。
乙:嘿嘿嘿!還趕板!
甲:(唱)老太太抬頭這么一看,對面就來了一個人,來了一個老頭兒他過馬路,老頭兒下了班正回家。
乙:嚯!
甲:(唱)老頭兒到了自己的家。
乙:到家了。
甲:(唱)進了屋,歇歇腿兒,喝點兒水兒,吃點兒藥。
乙:還吃點兒藥?
甲:(唱)哈哈笑。
乙:樂啦!
甲:(唱)尿點兒尿。
乙:還尿點兒尿哇?
甲:(唱)睡一覺,睡著了,完了!
乙:嘿嘿嘿!好!
甲:怎么樣?哎,這段!
乙:好!好!好!
甲:你沒有!嘿!你沒有!
乙:哎呀,還“完了”!好好好!哎呀,還別說您這段我還真不會,打聽打聽您這段叫什么呢?
甲:叫什么呀……
乙:啊。
甲:這名字不能告訴你!這一告訴你全學會了!
乙:嗨!我學這個干嗎呀?!沒轍、沒韻、沒板、沒眼,根本就沒這么一段!
甲:你看這路人他次就著這兒啊!他不會他就告訴沒這么一段!他這不是矯情嗎?
乙:不是我矯情!這么著你再唱一遍!
甲:再唱?再唱行啊!(唱)第二天早晨天剛亮,老頭兒漱漱口洗洗臉,喝了一碗豆腐腦兒,吃了一塊餑餑……
乙:哎哎哎哎哎!別第二天吶?!
甲:這都接著,這能唱好幾天呢!
乙:嗨!甭接著,還打頭兒來!
甲:還打頭兒來?
乙:哎!
甲:你不聽完頭兒了嗎?
乙:我還愛聽啊!還別說您這段我還真不會!不但我想聽,恐怕在座的各位也惦記再聽聽吧?這么著,我代表各位歡迎您從頭至尾可得一字不落的再唱一遍!行嗎?
甲:已經聽過去了,再唱沒意思了!
乙:怎么樣?唱不了了吧!
甲:誰說的?
乙:唱得了你唱啊?
甲:還唱這個?
乙:唱!
甲:打頭兒來啊?
乙:打頭兒來!
甲:還打頭兒唱?
乙:莊公閑游!
甲:莊公閑游?
乙:來!
甲:打這兒來啊?
乙:對!
甲:(唱)那莊公啊閑游出趟城南,瞧見了有一個老頭兒上大街……
乙:哎哎哎哎哎!不對!停停!剛才不是老太太嗎?怎么老頭兒先出來了?
甲:這個呀沒有聽兩回的!
乙:我就知道你瞎編嘛!
甲:瞎編吶?
乙:嘿嘿!
甲:編上來就不易!
乙:去你的吧!
上一篇:兒童英語經典臺詞匯編5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