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之路》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流之路》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帶來第三篇——《三流之路》觀后感,本來想著先看《奶酪陷阱》的,但是看了第一集100分鐘,感覺是會壓抑的氛圍,于是選擇了先看比較輕松的《三流之路》,這也是我最快發布的觀后感吧。
在開始的時候,氣氛是比較輕松的,這也是吸引我先看的理由,從主角們的高中生活開頭,輕松,為后面來到社會辛苦打拼埋下了伏筆。串聯起整個故事的,是主角們的夢想,是一個講述在面對生活的苦痛追逐夢想最終成功的故事。
看完整部劇,吸引我的點還是比較少的,可能是太挑剔了吧,不知道為什么沒有被打動,可能我沒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女生,或者我沒有因為女朋友的男閨蜜受過傷吧。我相信青梅竹馬還是敵不過時間的,女生被突如其來的靠譜姻緣吸引走的可能性非常高。里面有一句臺詞——不是一就是二的關系最容易破碎。這是觸動我的一個點,非黑即白的`世界,分開后太容易無法挽回了。
可能編劇害怕爛尾還是往美好的結局靠攏了,每一個角色都有該有的歸宿,大概這是幸福吧。
男主為了錢犧牲作為奧運會代表的做法是全劇最大的bug,我不認為對方開口承諾的金額可以擊潰奧運選手帶來的名譽和金錢。再文案女主和男主之間的感情線,相處幾十年后突如其來在一起埋下的伏筆還是十分牽強的,積累了那么多,還是讓我感覺很勉強,可能這就是韓劇吧,不要太認真.
差不多就這樣吧,在看劇的時候,總覺得金宇彬會跑出來保護女主(串戲了),我看了很多類似的劇,只能說消遣時間,不需要用腦的時候可以看看,看看別人的人生路。
復興之路觀后感
復興,是一個偉大的議題!復興,是一個執著的夢想!復興,是一道崎嶇的征途!——題記
《復興之路》以中國在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內容。初看此片,就感覺它與《大國崛起》有很多相似之處,看過《大國崛起》后,再看《復興之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部部影集敲打著我的心弦,使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沉重感。
《復興之路》與《大國崛起》的區別在于,《大國崛起》介紹國外發達國家發展的故事,作為向中國共產黨十七大召開的獻禮篇章;《復興之路》把焦點鎖定在當代中國,即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復興之路》之所以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能夠散發出震撼人心的魅力,在于它以力求真的藝術風格,勇敢地走進歷史的深處,走進真理的深處,走進當代中國人的心靈深處,說出了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心里話:歷經苦難、犧牲和奮戰,中國人民終于找到了一條實現幸福理想的偉大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復興這一時期,不僅是中國的近代史、血淚史和屈辱史,更是我們付出慘痛代價之后換來的深刻的教育史;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使我們認清了身上的責任之重大,賦予了我們振興中華的神圣使命。
作為中學生觀看此片,有助于我們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為什么要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對于我們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義,也能夠更好地培育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或許,你還沉浸在風靡全球的唐朝文明之中;或許,你還神游在天朝物產豐盈的夢幻之中;或許,你還在為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績而熱血澎湃;或許……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深埋在歷史的塵埃中。從1840年一直到今天,國人們或辛酸、或憤苦、或彷惶、或堅定地在這條充滿坎坷的復興之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著華夏的淚水,每一腳都能踩出炎黃的鮮血,即便如此,我們的復興之路遠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還有很多的事要做……
讓我們銘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實現!
復興之路觀后感
復興之路觀后感
《復興之路》,很認真地看了這一部宣傳片,一口氣把它看完了,讓我對中國有了更多的認識,讓我增強了我的愛國之心。這一部片一共6集,圍繞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等六大主題,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復興之路》一片按照歷史線索,逐集表現中國如何在國家危亡之際開始了民族覺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如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一集:千年局變。時間跨度:1840年---1911年。本集以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社會各階層救國圖強的各種探索為主要內容。把帝國主義侵略擴張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苦難與種種救亡圖存的探索相結合,透過那一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意識的獨特歷史細節,描繪出一幅苦難中不屈、黑暗中尋路、危難中圖強的'歷史畫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課題被歷史性地提了出來。
第二集:崢嶸歲月,時間跨度:1912年---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種政治力量探索中國道路為線索,重點表現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挫折到壯大、贏得勝利并最終建立新中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進入新紀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國新生,時間跨度:1949年---1976年。本集以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的重大成績為核心內容,表現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探索國家發展道路的經驗和教訓。為了把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迅速變成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巨大的熱情建設新中國,同時也在思考什么是社會主義,應該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華民族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第四集:偉大轉折,時間跨度:1976年---1992年。本集以思想解放為起點,重點展現了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農村改革的進行和經濟特區的設立,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撕開了高度計劃經濟的僵化體制,邁出了走向市場的重要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同時被提上日程;在經歷了轉軌過程中的種種矛盾和蘇東劇變國際大氣候的多重考驗后,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再次為人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五集:世紀跨越,本集以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綜合國力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發展逐步融入世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主要內容。在社會實踐的推動下,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新時期中國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2002年,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黨和國家的中央領導集體再次實現平穩交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始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斗的新階段。
第六集:繼往開來,時間跨度:2002年---2007年。本集以中國在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為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出發,黨中央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戰略思想,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經過新中國成立50多年和改革開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堅定地朝著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邁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實現。
為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我們從1840年的海面出發;為了一個不變的追求,我們在歲月深處寫下光榮。全球視野下展現中國道路之抉擇;全景歷史中濃縮民族復興之歷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用歷史感悟未來。《復興之路》選取各個歷史階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進行歷史重現,全景式追溯了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和不懈探索的偉大歷程,引發了觀眾關于民族復興的議論和思考。有觀眾表示,這是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優秀政論片,看了之后情緒激昂,更喚起大家振興中華的信心和決心。
一個蘋果,兩人交換了每個人還是一個蘋果;一種思想,兩個人交換了每個人就變成了兩種思想;一份快樂,兩個人分享后每個人就有兩份快樂……
必由之路觀后感
2023年,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改革開放,重塑了中國,影響并惠及了世界。大型政論專題片《必由之路》便是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為主題,全景式全方位回顧改革開放40年砥礪前行的奮斗歷程。
40年的'發展經驗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也使得我國躋身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的發展,碩果累累,這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所作出的答卷。
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進入新時代,改革有了新的困難和挑戰,面對新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唯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打破重重阻撓,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深化改革,實現國家現代化,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上一篇:我是證人林沖臺詞合集五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