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攝影需要什么條件
我以前的幾個徒弟也問過這樣的問題. 我會反問你學數學和語文要什么條件? 他說沒有是人都能學~ 我說對.只要你七歲了就可以上學.但七歲前一樣會有人教你學些東西. 攝影也只是一門功課, 但學有好壞.有些人成績好有些人成績不好. 想學好的話要求就是你要熱愛攝影,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是很難做好的. 還有就是一顆堅定的心.因為我做攝影這個職業十三年了. 可以說我還只是個入門級. 攝影關系的知識面太廣.想學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有了決心有了興趣.想學好就不難.
一個攝影助理的感受.大家進來看下好嗎
但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則要走很長的路。
如果一個人沒有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好學上進的刻苦精神那么他首先就喪失了作一個職業攝影師的基本先決條件。
從事這個職業肯定是很辛苦的,永遠不會有其它人看待“攝影師”這個職業那樣想象中的舒適與輕松灑脫(當然淡季不算)。
從出外景幫客人扯裙子到打反光板,室內放背景打燈光還有其它很多種極繁重與瑣碎的工作都要助理去完成,我曾做過統計一天之中一個攝影助理彎腰的次數達50多次之多
光是每天出外景的車旅勞頓就非常辛苦
而夏天還要忍受高溫與日曬的煎熬,背負沉重的外拍燈與外拍裝備在室內外工作。
每天早晚清場的掃地衛生之類自不必說。
攝影助理還得要忍受得住委屈,因為不少攝影師在工作的時候脾氣并不是太好,說人罵人都是極其正常,你的動作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做得對還是不對等都是攝影師拿你來開涮的時候。
愛耍大牌的攝影師以前往往以臺灣人居多,這些人脾氣暴躁,一會似狂風烈火,一會又潤物細無聲,高深叵測,極難把握,他們對助理的之嚴格與苛刻,可以說是舉世無雙
不過現在情況要比以前好一些,畢竟社會在進步發展,人的文化道德水準在日益提高,言行也越來越文明規范。
所以很多剛入行的助理在剛入行時就受到了這樣的委屈,不少人還真的一拍屁股就卷鋪走人呢
還有最令人痛苦萬分的一條,就是要得苦苦忍受低工資低待遇的折磨與煎熬(好多地方根本就談不上待遇),而且這種苦日子的盡頭是何時可以結束
其實自己心中也沒有底。
在很多地方所謂攝影助理簡直就是當地最低工資收入的代名詞。
從幾年前的月薪三00,到現在的500-吧00。
總之是根據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而言。
當然攝影助理收入也有上千的,但這樣的影樓不多,多般是那些效益很好,攝影助理也有一定提成的影樓。
說到這個提成,這在幾年前絕大多數影樓攝影助理的收入中都是不可想象的。
而近年這些情況有所改善,不少影樓為攝影助理制定了底薪加提成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攝影助理的薪金褔利待遇,以更好的穩定士氣,增加團隊凝聚力。
如果說一個攝影助理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依年以上}熬得過以上三種境況,就算你對攝影知識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沒有機會摸相機,但我敢說他己經算是半個攝影師了
至少他對這個職業有著不同一般人摯著的熱度與追求。
遺憾的是有很多攝影助理都沒能做到這三點就會放棄,因為這是一個煉獄熔爐般的,大浪淘沙似的初級砥礪階段。
不具備這幾點基本的品質可以說就不可能做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攝影師。
在經受了吃苦耐勞,委屈求全,忍受低薪待遇的痛苦折磨這三重境界后,你還要渴望在攝影這座永遠看不到巔峰的高山上艱難跋涉,期待在路途上出現黎明前的一絲曙光時,你又會再次面臨著兩個生死攸關的考驗:你適不適合干這一行,就象俗話說的:你是不是這塊料
還有一點就是:干下去又沒有機會拿相機
別人肯不肯去培養你
自己怎樣去掌握攝影的感覺與技巧
前面的三重境界可能很多人能夠做到,但是后面的這兩個困難卻是前面的困難所不可比擬的,也能把握好的人就不多了。
它綜合了種種不為客觀原因左右的因素,包括能改變的和不可改變境況。
是個人機遇,凜賦天份,專業水平等復雜因素的綜合載體。
再次讓更多的攝影助理選擇了放棄
毋庸置疑,做攝影這個職業有天份凜賦的人肯定要比沒有的強。
有天份的人往往比沒有的人擁有更好的感受轉化模仿,乃至創新的能力。
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做到比一般人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也曾見過很有這方面天賦的人從事這個職業,接受能力極快,學會擺美姿也只用了兩三個月,而且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形象也佳
但是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類似這種很有天份的人畢竟是為數不多的,大多數人都是智商正常的普通人,這其中也只是比例不算龐大的一部分人算是受過了美術專業的基礎訓練(受過全面專業訓練的則更少)。
其實很大一部分人都屬于專業不對口,或是半路出家的角色(我所認識的很多攝影師都不是學美術專業的出身)。
但并這并不能成為一個人能不能從事這個職業的借口,甚至也有半路出家的人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
因為專業技能的提高與經驗積累,并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以前所學過的專業背景,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良好的學習進取積極心態,鍥而不舍的專業態度,還有不斷突破勤于求索,開拓思維的創造精神。
就象姚威巍一樣,他是學電腦出身,但并不能阻礙他成為一名攝影級的大腕一樣。
攝影畢竟是一種思維方式通過圖片畫面來表達與渲泄。
思維意識所表達的內容甚至往往要多于攝影技術的應用。
因為技術與藝術之間終究還是有很大差異。
所以說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審美情趣修養,文化水平高低一般通過照片即知一二。
但現在是商業攝影時代。
有很多人也許并不受過這樣那樣的教育,可是它從事這行的時間很久,有極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所以也不能說他出不了很好的攝影作品。
但是同受過美育教育的人相比,他的缺陷也顯而易見,即很容易將攝影變為一種純粹謀生的工匠活,藝術創作上不能走遠。
我們這個行業真是一個很奇怪的行業(直到現在我還這樣認為)它是一個揉合了藝術行為特征又滲合了技術實踐的行業。
一方面它總是自詡標榜為時髦開放,思想不拘一格,超脫傳統意識羈絆的所謂藝術職業。
另一方面它的從業人員在技藝傳播,經營管理上卻又是極為保守狹隘。
在很多大型的影樓里一個攝影助理想要真正成為一個攝影師卻是非常的難
有些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可能,因為這些地方它們根本就不打算將任何一個攝影助理培訓為一個攝影師,在老板眼里攝影助理還是化妝助理都是些可有可無的小角色,是影樓這個金字塔結構中最低的一層,他(她)們的存在就象一片隨風而逝的鴻毛,無足輕重。
因為他們并不能為老板的利潤帳簿上煜煜生輝的添上豐厚的幾筆,更不是老板企業中的核心靈魂人物。
所以凡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老板是不可能將一個與自己無親無故的人花很大的心血氣力來調教培養.而攝影師也更不可能手把手的教攝影助理拍照(我幾乎沒見過這樣的事),攝影助理一般只能邊看邊琢磨,邊做事邊記錄.但是上手的機會是沒有的(有些地方根本就不允許攝影助理碰一碰相機,碰了就要罰款!)同樣攝影師也怕攝影助理一旦真正學會了會搶自己飯碗!雖然這行流動性很強,但很多人還是有這樣的顧慮與想法.所以造成了攝影師這個圈子很強的排它性!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即在一個城市里它的幾家影樓之間來來去去就是這么幾個熟悉的面孔反復的跳槽來跳槽去(頂多有些店再找一二個外地攝影師來充門面),而其它新人卻鮮有機會進入這個圈子嶄露頭角.這也很容易形成了一個個山頭幫派維系的人際關系中國絡,只要那個攝影師曾在這家店(利益集團)干過,就從此結下了盤根錯節的關系中國,反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后去外地回來了找個工作還好方便嘛!而其它攝影師來應聘卻因為沒有關系連個試鏡的機會都沒有!(好多店寫著招人其實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它要找的還是自己的熟人)最苦的是那些攝影助理們,最后要出徒了,就要辭去工作,大老遠的跑到外地的影樓(一般都是小影樓)去戰戰兢兢的應聘試鏡.而要是攝影助理所在的影樓連摸相機,或是拍個兒童照的機會都沒有,也就不能再奢望能出師了!順便說一下,好多攝影師在初出道時也是采用這種迂回方式出徒,即小影樓做起(偏遠離中心區域較遠的)--中型影樓(離中心區域更近一步)---再到更大的影樓(也許是很遠的外地)這樣的一種曲線發展模式來完成攝影師的職業規劃與訓練。
其間所獲取的經驗見識為以后的職業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辛勤與汗水,忍耐與奮發,構成了攝影助理這個職業的基本工作內容。
每天他們都在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與奮斗去實現自己的攝影夢。
往前走一步,夢想就近了一步,不管路上中國棘荊坷坎,層巒疊嶂,正是他們一點一滴的進取才能構筑起明日我們這個行業的脊梁
雖然并不是每一個攝影助理最終能夠成為一個攝影師,但若干年后當他回憶起青春這段美好的時光時,也許他就能夠說:“做一個攝影助理我并不后悔
”
關于結婚照片和感謝攝影師和化妝師的句子有哪些
希望本公司能幫到你,教你如何選擇婚禮跟拍 普通的婚紗照攝影師通常比較擅長靜態的拍攝,需要新人擺好poSE .同時對婚禮現場也不夠熟悉,如果不加訓練.難以勝任婚禮攝影的需求。
所以一名出色的專業婚禮攝影師.既要熟悉人像攝影技巧,又要具備攝影記者的麻利手腳.是又專又精的多面手. 婚禮攝影看似簡單,實質需要攝影師具有更強的專業性. 攝影師需要有相當的攝影技能的熟練程度、戶外攝影的技巧、抓拍的技巧、場面的控制能力、場景的熟悉和相當的協調能力。
那么,現在亨莉婚慶教你如何選擇婚禮跟拍吧
一、選擇好室內燈光: 店堂內的光照一定要足,有的新人說,我覺得場子已經很亮了,為什么拍出來的效果很差。
這點需要說明的是,人眼所接受的亮度范圍很大,是相機遠遠達不到的,所以如果很暗的 環境拍攝,需要長時間暴光,但如果是拍動態的東西,必然會糊成一片,那有人要說,可以用閃光燈啊, 不錯,閃光燈確實能解決此問題,但是如果完全依靠閃光燈照明的話,拍出來的照片光線很硬,陰影很重,也是照片不美觀原因之一。
二、選擇專業人員: 婚禮跟拍攝影的重要性 在討論婚禮跟拍攝影的價值前,不能不先向新人介紹一下婚禮跟拍的重要性。
雖然已經有新人對婚禮跟拍攝影越來越重視,但仍然有不少新人在對婚禮跟拍攝影的認識上還有所偏差--不就是拍兩張照片么,找個差不多的拍拍行了。
婚禮跟拍攝影師--婚禮過程的直接記錄者 一場成功、完美、動人的婚禮是由婚禮跟妝、花藝、主持、攝影、攝像等一系列優秀的專業人士共同打造的。
哪一方面有所缺失都會讓新人的婚禮大為失色,但這當中做為全天婚禮過程記錄者的攝影和攝像就顯得更為重要。
他們的任務是要把這些所有專業人士的勞動成果,新人的情感流露記錄下來。
就像一句廣告語說的“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來來”,新婚當天沒有一個好的婚禮記錄者,其它專業人士的努力和表現在新人的回憶里也難以留下印像。
婚禮跟拍攝影師--敲開回憶之門的鑰匙 同樣是作為當天婚禮過程的記錄者,婚禮跟拍攝影師和攝像師因器材的表現手段不同帶給新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以新人的感受來講攝像表現的是連貫寫實的影象記錄,看盤的時候,新人感受到的是更直觀的,更具現場感的體驗。
對于婚禮跟拍攝影師來講,他要做的是更精準更伶俐的反映,在婚禮過程中隨時捕捉稍縱即逝瞬間和表情,全面展現婚禮的方方面面,通過拍攝新人麗的容顏表現婚禮跟妝師精心打造的妝容;通過拍攝婚禮布置的細節,表現花藝師精心布置背后的藝術追求;通過對新人父母親朋的拍攝,記錄他們在這樣值得紀念的日子里最開心的笑容,最難忘的表情。
婚禮當天的細節瞬間就是在這一張張凝聚瞬間精華的照片中,再次敲開新人的記憶之門。
十年后、二十年后,當彼此的容顏不再年輕、當青春的躁動和莽撞逐漸退去,翻看那張張不會退色的照片時,一張細小的場景瞬間就會鉤起新人們無限的遐想和回憶,一切都在眼前,一切如此清晰,記憶里的東西不會退色,記憶里的故事更加美好,不是么
選擇一個好的婚禮跟拍攝影師的重要性 要解答選擇一個好的婚禮跟拍師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白什么樣的婚禮跟拍師才是好的攝影師。
以本人多年的經驗及個人的評價標準來看主要是要看這幾個方面:
【第1句】:器材不是唯一,人更重要。
這是個什么道理呢
要知道攝影是一門藝術,是要看鏡頭后面的人,人才是能否拍攝出好照片的決定因素,誠然好的器材會拍攝出更好的圖片,一個好的婚禮跟拍攝影師,不用多吹噓自己器材,用照片說話才是檢驗婚禮跟拍水平的唯一標準。
【第2句】:全面影像記錄。
婚禮跟拍對攝影師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要求攝影師對各種題材的攝影有一個非常全面的掌控才可以。
攝影師不光要能拍攝各種婚禮現場的靜物小品,更重要的是要捕捉那些動態的瞬間的人物表情,從一早的新娘化裝時滿懷期待的表情,到新郎出門前的焦急滿懷;從新郎父母滿臉的笑容到新娘父母依依不舍的神情;
【第3句】:婚禮可不會為了失敗的照片而重來一次
因此選擇專業攝影師是比較省心且可靠的方式,首先一定要選擇專業的有經驗的攝影師來拍攝,“攝影是瞬間的藝術”,因為他們能夠知道婚禮整個過程的預見性,會提前把握最佳拍攝角度,即時選擇適當的光線來捕捉婚禮最感動的瞬間與難忘的回憶。
然而一些沒經驗的攝影師會在婚禮最關鍵的時候叫停,來拍攝所謂的“瞬間”實在讓人尷尬不已,因為整個婚禮是一個流暢的過程,任何一個不合時宜的停頓都會讓人大煞風景,這也是絕對禁止的。
三、選擇器材:
【第1句】:設備的選擇,對焦的速度和準確性是抓拍關鍵中的關鍵,如果一臺相機對焦慢,或者出現焦點偏移,那么其它的一切都免談。
所以一定要選DSLR,也就是單反,因為單反相機的最大優勢就是快門沒有延時,一般的DC無法抓拍的畫面,用單反可以輕松搞定,而且單反相機的CCD都比較大,拍攝畫面較清晰。
【第2句】:還有就是相機的鏡頭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很多效果好的圖片與好的鏡頭是分不開的,尤其是使用原廠的鏡頭,(比如佳能、尼康等)可以體現出細膩、圓潤的畫質,如果是大光圈鏡頭效果就會更好,抓拍會更加方便,但這樣的專業鏡頭一般價格昂貴。
如果用的是副廠鏡頭(SIGMA,TAMRON等)或原廠低端鏡頭,一是影響對焦速度,二是成像上有一定的影響。
【第3句】:閃光燈的選擇,很多低檔的跟拍使用相機自帶的機頂閃光燈,這種燈發光面積小,指數低,光線角度無法調整,拍出來的照片畫面非常硬,也就是為什么用這種閃光燈不能拍帶前景的照片,打個比方,如果在相機前,一前一后站兩個人,那么,用機頂跳燈去拍,肯定是離相機近的人很亮,離相機遠的人很暗。
所以要選擇外接TTL閃光燈,比如佳能的EX4
【第30句】:5
【第50句】:580,尼康的SB600、800等都是專業的智能型閃光燈,配合柔光罩和燈閃的角度可以拍出效果過渡很自然的新人選擇專業攝影師,需要注意的是:
【第1句】:事先與攝影師多多溝通,使攝影師了解您婚禮的流程,時間安排,外景地安排,參與人員,如婚禮中有特別策劃的節目,一定要事先告知攝影師,使攝影師能及時從最佳的角度記錄您婚禮的精彩瞬間。
【第2句】:傳統的婚禮跟拍,攝影師都是與新郎一起出發,跟著扎花車,接新娘,可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是雙機位拍攝,攝影師分別到新娘和新郎家,從新娘化妝開始拍攝,包括新娘與父母的溫情互動,新娘上妝后的美麗瞬間等等,畢竟,美麗的新娘才是婚禮的焦點
還有新郎從家里準備去迎接新娘時的興高采烈的表情動作和路上的精彩花絮等。
【第3句】:婚禮進行中,時刻要保證攝影能站在最佳的角度,在安排節目時,也要考慮到攝影師取景,把最精彩的瞬間保留下來。
【第4句】:一般來說婚禮跟拍攝影師從前一天的滾床就開始了,滾床的圖片一定要有一張要入冊的。
當天的工作隨著外景拍攝的結束而結束,后期制作一般需要二至三周的時間,后期制作包括對人物皮膚的修飾、鏡頭變化的矯正、光線和構圖的調整、個性相冊的設計等等,在此期間,新人可以在相冊里添加自己喜歡的文字感言、圖案等,來增加相冊的更具唯一性的特點,因為獨一無二的東東才是自己所追求的,而且整個婚禮過后能夠留下來的就是這本婚禮紀實畫冊和幾張光盤,所以對照片的后期制作有什么特殊要求的,應當盡早向攝影師和設計師提出。
有喜歡演員黃渤的嗎
【駐唱歌手→舞蹈教練→北漂歌手】 黃渤,山東青島人士,少年時代迷戀唱歌,參加了一堆歌手大賽,初中畢業,成為第一批在歌廳駐唱的歌手。
一開始家里不同意,黃媽媽說,什么工作非要晚上出去,白天干嘛不唱
(主要也是擔心歌舞廳的風氣)黃渤就偷偷唱,賺了錢都交給家里,時間長了,看也沒什么危險,家里就默許了。
黃渤從一開始就是邊跳邊唱,那時候沒有碟,電視里播《潮——來自臺灣的歌聲》,介紹小虎隊啊、草蜢啊,只演一遍,黃渤就拼命地記。
如果有機會從別人那里弄一點錄像帶,像邁克爾·杰克遜的,自己就再學一些。
隔一天唱一次,一晚上15塊錢,那時候黃媽媽才掙多少錢
黃渤可比黃媽媽掙得多多了。
每回下了體育課,黃渤就請全班所有男生一人一個一毛錢的冰糕,那會基本就是個小大款。
在青島唱歌久了,黃渤開始心花起來:“那個時候老想去廣州,因為唱流行的幾乎全部南下了。
”后來,他如愿去了廣州,在一家叫太平洋的唱片公司唱歌,那個時候和他一起的還有毛寧和楊鈺瑩——這二位后來都大紅大紫,均贏在俊男靚女。
黃渤覺得自己“總是進不了圈子”,就還是自己出來唱。
再后來,黃渤又漂到了北京,那個時候是九四、九五年前后,在北京歌廳駐唱的歌手成堆成堆的,憑借自己一副擅長流行歌的好嗓子和又能主持又能編舞的才藝,他漸漸站穩了腳跟,日后成名的諸如周迅、滿文軍、滿江、零點樂隊、胡東、沙寶亮等歌手都曾跟他一起在各個酒吧間跑場子。
對當年初到北京“賣唱”的生活,黃渤記憶猶新:“住在郊區的農民房子里,大冬天的每天蹬兩個鐘頭自行車去酒吧唱歌跑場,那個時候一塊兒唱的后來都火了。
” 他也嘗試自己寫歌,送小樣去各種各樣的唱片公司,但命運之神始終沒有眷顧黃渤,他沒火。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北漂的日子其實很彷徨:“生活上沒有什么困難,我唱一場也能掙2000多,沒有什么積蓄,能過日子,但不想老是這么耗著。
”“耗著”,就是當時黃渤的狀態,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和他一樣,在京城里這樣“耗著”,北京的機會很多,但等待機會的人更多。
其實黃渤最初到北京的時候心里很矛盾,在外地參加商演走穴能夠賺不少錢,但是在北京熬一熬就可能進入影視圈:“那時候我每天早上起來就在床上呆坐半小時,想想我接下去該干嘛
” 他開玩笑地說:“現在演戲之后很久沒唱歌了,特別是喝上酒就不行了,喝了酒就是我的個人演唱會了,我唱了別人就都不用唱了,都惡心倒了
” 演戲之余黃渤出了單曲:“演而優則唱
這么說不對吧,我是‘唱而優則演’吧
”說罷,自己哈哈大笑起來。
多年的唱歌經歷并沒有讓他出人頭地,反而是演戲的成功讓他出單曲的夙愿轉化為現實,出品了《帶你飛》《沒什么不可以》等單曲,以后還會繼續他的音樂夢。
[編輯本段]
【關于桃李】 黃渤做歌手及舞蹈老師的時間十幾年有了,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學生里面各行各業都有,在他執教的時間里,歌舞廳有點名氣的演員,基本都是黃渤的學生。
雖說黃渤有的時候還沒有自己所教的學生年齡大,甚至剛開始教課的時候,曾有比他大的學生還摸著他的頭說:“小子,可以昂~”,但是時間一長,大家都叫他黃老師,而沒有人用別的稱呼,因為他確實跳得好,大家都對他很喜愛、很尊敬。
[編輯本段]
【關于藍色風沙】 人老是不滿足,我老想到外地去演出。
我就在外面組一個組合,名字比較好聽,叫“藍色風沙”,那時候唱搖滾的多,我們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區分開,這名字比較清新,一聽就知道不是唱搖滾的。
最早3個人,后來4個人,兩男兩女,我是領隊,都能唱能跳。
我們屬于看著地圖演出,看哪里沒去過,就直接奔過去,演到后來,除了新疆、西藏、青海,其它地方全去過。
那會兒,這種能唱能跳的演出組合非常少,偶爾會請到一些香港的二三流歌手,所以我們不論到哪兒去都特別受歡迎,也不用提前聯系。
看著地圖說杭州沒去過,就立即坐長途大巴到杭州,下車后鼻孔都是黑的。
說先去逛逛吧,轉了幾天,錢花得差不多,看哪兒的演出最熱鬧就去了,跟人說先試一場,可以的話你再給錢,不行的話,我們就走人。
但基本上都沒問題,那會兒人比較盲目,但最開心也是那會兒,錢掙得也還可以,吃喝不愁,生活沒問題。
后來,他還組了一個組合,叫“野火玫瑰”,感覺仍然是那么的“90年代”。
那時候唱歌主要為了效果,會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歌,但主要考慮下面觀眾喜歡什么,快歌的現場氣氛好,市面上有新歌你就得趕緊唱新歌,像張學友的《餓狼傳說》、郭富城的《鐵幕誘惑》,還有國外的一些歌,都經常唱。
但我自己比較喜歡慢歌,現在我自己不會主動去迪廳玩,偶爾去也都是朋友叫,可能是以前呆多了,去那里老有一種工作感。
[編輯本段]
【關于開辦工廠】 1996年,黃渤回到青島,他搖身一變,突然成了一個小工廠的老板。
青島有不少做生意的韓國人,其中有一個是黃渤的老朋友,他看中青島不少給阿迪達斯、耐克這些大商家制鞋的工廠,于是邀約黃渤一起開了一家制鞋機械廠。
對于自己這次突然下海,黃渤解釋說:“我父母之前有一些關系,姐姐也是做生意的,我只是出廠房而已。
” 當老板的日子,黃渤看上去志得意滿:“物質生活上突然就變得很舒服,我那個時候包里隨時都有幾萬塊現金”。
不過令他郁悶的事情則更多:“天天和鋼材打交道,每天跟人都是一頓大酒,完了之后還聊鋼材,來往的都是生意上的伙伴。
”他這樣形容自己的形象:“天天挾個公文包,人也胖了,十足像農企廠長。
” 生意人黃渤忍不住晚上還找歌廳唱歌,不掙錢的那種。
不到兩年,他干不下去了,有以前的老關系找他去演出,他想也沒想,咬咬牙一走了之。
就這樣,老板的日子結束了。
[編輯本段]
【關于配音】 在《大電影之數百億》中,黃渤扮演的潘志強有一段港臺腔的饒舌RAP和搖頭晃腦的舞蹈,那副既搞笑又很欠扁的德性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透露出黃渤在唱歌和跳舞方面的才能。
不過遺憾的是,那一段說唱卻并非出自黃渤本人:“當時是現場收音,本來準備在錄音棚里錄后期,但時間不允許,最后還是請人代唱的。
”當時在舞臺上那一段造作的“臺灣腔”,將一些小明星的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可見黃渤深厚的臺詞功底,也許很少有人知道,黃渤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的專業竟然是配音。
為什么會考配音
“第二年突然出現了一個實驗性質的配音班,這是以前沒有的,大概中國以前也從沒有過,是很出名的徐燕老師教課的,就是配《亂世佳人》女主角的那個。
我覺得表演你也許可以通過一些小聰明,即使沒上過太多電影方面的課,也可以通過拍戲來增加自己對電影的理解,但是語言,不練是不行的,那個是需要真功夫的,而且語言也是表演的一個基礎。
尤其我聽了徐老師的幾節課,一段很簡單的小散文,她能朗誦到你頭發都豎起來,老太太實在是太棒了,所以我就決定去考這個配音班,后來就考上了。
誰也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那時候也沒想太多,就覺得懂配音也許就多了一條生路。
” 經過幾年的專業訓練,黃渤成為了一名配音能手,開始頻頻為大量影視作品配音。
他說自己曾“獻聲”的作品多到自己都記不清了。
“畢業以后配過音的東西太多了,我自己都記不清有多少部了。
什么中央臺的譯制片啊、電影啊、電視劇啊,很快的,基本上是一天一部,很多時候我們配完了都不知道自己配的作品叫什么名字。
但是網上說我配過的那些都不是正式的,那是上學的時候老師帶過來當作業讓我們配幾句話的那種,那些是我在學校里的一個簡歷,不知道是誰給翻出來弄到網上去了。
但《加勒比海盜》、《海底總動員》、《誰陷害了兔子羅杰》那幾部是去配了的,學生配音一般都沒有什么完整的臺詞,那些‘啊
哈
哇
嘿嘿~喲
’之類的聲音才是我們配的。
”[編輯本段]
【關于上車走吧】 “電視電影播出季”要開始了,聽說要展播歷年來不少的優秀電視電影作品,其中有我主演的《上車走吧》和《一諾千金》。
2000年夏天我正在西安演出,接到發小高虎一個電話,說導演管虎要拍一部電視電影,推薦我去演一個角色。
現在想起來有點好笑,我當時沒有接觸過任何形式的影視表演,以為只是讓我去演一個群眾演員,沒想到高虎說是主演,并讓我寄一張劇照,想想這事也挺新鮮,我便寄了一張自己的海報過去,不過是經過處理的那種,帥得有點不太象我。
結果導演看了海報說:這孩子長的太帥,不太適合那個角色。
高虎聽完了立刻保證,發誓我肯定沒照片上那么帥。
就這樣我趕到北京開始了我的處女作《上車,走吧》。
影片講述的是兩個農村青年到北京闖蕩,開小巴打拼的故事。
其實當時并沒有感到什么壓力,只是面對這陌生的工作有點緊張,給自己的理由是“演的好算我行,演的不好也正常,我又不是演員
”,唯一怕演不好有點對不起哥們的介紹。
片子總共拍攝了十二天,導演對我慢慢由批評變成了表揚,到現在依然記得是:拍攝的時候車廂里五十度的高溫、一幫年輕人對電影如火般的熱情;以及管虎、一個一米九幾的大個子導演,由于設備簡陋、每天懷里抱著監視器,跟著我們的汽車邊拍邊跑的情景。
對我一直執著的歌唱事業比較諷刺的是,這個用十二天拍完的電視電影,竟獲得了百合獎和金雞獎第一次設立的“最佳電視電影獎”,它也讓我莫名其妙的坐在了金雞獎頒獎典禮的嘉賓席上,身邊是無數曾經只能在電視和畫報上見到的明星大腕,該如何向我傾心付出將近十年的歌唱事業作出解釋呢
哈哈
這一次的表演受到了不少前輩老師們的表揚和鼓勵,慢慢我開始接觸了越來越多的電視劇和電影,這應該算是轉行了吧,直到許久以后我才明白,自己的這次轉折,不僅僅是因為那些前輩老師的鼓勵給自己增強了信心,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表演的同時,我感受到了創作的快樂。
工作的過程同時也是享受的過程。
象從前站在舞臺上演唱一樣,同樣能痛快淋漓的宣泄自己的情緒,這么一份美好的工作誰又能拒絕呢
在這之后,我又參演了一部電視電影《一諾千金》。
劇中“單喜良”同樣是小人物,他的善良、責任心和執著打動了我,借著這份沖動,我也想把這份感動帶給觀眾。
觀眾良好的反響告訴我:像《上車,走吧》一樣,真摯的感情流露要比所謂的表演技巧和設計手段高明的多。
可能是自己演的第一部戲就是電視電影,所以對電視電影有一種莫名的情懷。
上大學時,電影頻道的大樓就在學校旁邊,每次經過看到電影頻道樓頂上大大的標志時,心里總是暖暖的。
電視電影雖然投資少、周期短,制作的同時常會感到時間和經費捉襟見肘。
但它是不少年輕影視創作者的搖籃,也一直不斷的涌現出一些優秀經典的作品。
我堅信:能讓觀眾心弦撥動的,絕不僅僅是用美金高高壘起的大片,創作者涌動的激情和用心靈碰撞出來的聲音才會成為永恒。
電視電影為我的表演啟蒙,當然也希望今后能有幸參與到更多優秀的電視電影創作中來。
后記——編者的話 2000年,剛從中戲畢業的高虎接拍了管虎的電視電影《上車,走吧》。
劇中需要一位會講山東話的主要演員,高虎給正在西安走穴的黃渤打電話讓他試試。
由于黃渤常吃形象的虧,他就寄了一張經過柔光處理的“藝術照”來。
恰好管虎向來的拍戲原則就是“演員不能太好看,那樣就把戲給蓋住了”,他當即否定了這張“太帥”的照片,害得高虎跟他解釋半天,說:“其實黃渤沒這么好看。
”管虎這才同意讓黃渤來劇組試戲,沒想到,這一試,試出了一個新生代實力演員。
[編輯本段]
【關于教舞】 記者問:“怎么開始教舞的
” 我在唱歌時參加了一屆青島健力美舞蹈學校舉辦的健美與舞蹈比賽,賽后,鍵力美想辦一個現代舞班,找不到老師,就找上我。
但我那會就會那么幾個舞,教得再細,兩個月也教完了,就得趕緊學新的,再接著教。
這樣每天兩個小時的課程,自己還要創造發明新的舞步,對自己也是一個提高。
教了7年的時間吧,桃李滿天下,哈哈… …別人跟我說,青島的沙洲很早跟我學過舞,但我不記得了。
他那個《逛棧橋》寫得挺好,挺逗的。
那個時候青島能排上號的跳舞的,幾乎都是黃渤的學生。
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他就是最“潮”的那一類小青年:“我一邊學一邊教,那個時候家里存了不少國外的錄像帶,就跟著錄像里學的。
”[編輯本段]
【關于奧帆賽的三秒鐘】 接到來青島拍攝奧運形象片的消息,剛剛憑借《瘋狂的石頭》在香港獲得最佳配角傳媒大獎的黃渤,匆匆趕回青島,盡管導演已經告訴他只有三秒鐘的一場戲,他仍欣然同意:“為奧運出力,為家鄉青島的奧帆賽加油,是我應當做的。
青島這么美,應該讓大家都知道。
” 記者問黃渤:知道為什么導演要找你來演一個普通的青島市民嗎
他想了想,說:“不會是因為我最能代表青島人的形象吧!”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并且連忙擺手,說:“我可不能代表青島形象。
”記者告訴他,導演覺得黃渤是可以代表青島時尚氣質和市井氣息的最佳結合點。
黃渤一聽這話,不禁撓了撓頭皮說:“說我有市井氣息還差不多,這個時尚嘛,我怎么自己看不出來呢
”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對黃渤的采訪,都是在這樣一種輕松幽默的氣氛中進行的。
他的那場三秒鐘的戲是這樣的:黃渤約了一幫朋友到家里喝酒,每人手里都提著幾塑料袋扎啤,不料迎面有人腳踩滑板沖過來,把黃渤撞了個趔趄,啤酒袋都差點撞破了。
黃渤回頭去看那人,用一口地道的青島話喊了起來:“哎,快看,夏雨
” 剛剛從香港回來,黃渤還保留著領獎時那個發型,有幾綹頭發是黃的,導演要求染黑,他二話沒說,就讓化妝師把幾綹黃發染黑了。
“奧運會我小時候印象太深刻了。
那時候家里還沒有電視機,都是在鄰居家看的。
那時中國女排最厲害,我太崇拜她們了
”黃渤回憶起小時候看奧運的經歷非常興奮。
第一次申辦奧運失敗的時候是1993年,那時候的黃渤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演戲生涯,還到處唱歌。
2001年申辦成功的時候,就不用說了,他當時在北京,正在大街上和陌生人擁抱,對飲慶祝呢
記者問他如果參加奧運會,他最想參加的項目是什么。
他脫口而出:游泳
原來,他從小就喜歡游泳。
因為住在海邊,一到夏天,常常是早上九點就出門,下到海里去,到晚上四五點鐘來磨磨蹭蹭回家,在海里泡一天,“能撈到很多好東西,蝦啊蟹啊,海蠣子什么的,非常好玩。
”怪不得在《瘋狂的石頭》里起個外號叫“黑皮”呢,原來這身黑皮是小時候在海里曬出來的
[編輯本段]
【電影作品】 (注:本段年份為上映時間) 《精武風云》2009年11月 合作演員:甄子丹 《愛不折騰》2009年8月★合作演員:陳好、李小璐、張一山等 (預計2010年初全國上映) 《蛋炒飯》2009年11月★導演:陳宇 合作演員:郭金 王毅 李勤勤 張大禮 佟磊 《無人區》2010年3月(后期制作中)★導演:寧浩 合作演員:徐崢 《斗牛》2009★導演:管虎 合作演員:閆妮 《鐵人》2009★導演:尹力 合作演員:劉燁 馬蘇 李孟男 《倔強蘿卜》2009★導演:田蒙 合作演員:黃奕、黃小蕾、馬書良 《高興》 2009★導演:阿甘 合作演員:郭濤\\\\田原\\\\馮礫\\\\苗圃\\\\海一天 《瘋狂的賽車》 2009★導演:寧浩,合作演員:\\\/ 九孔 \\\/ 戎祥 \\\/ 徐崢 《微客帝國》又名《天生幻想狂》飾 趙建國 《愛情呼叫轉移之愛情左燈右行》(客串)2008★導演:張建亞, 《大灌籃》(客串) 2008★導演:朱延平,合作演員:周杰倫,曾志偉,閆妮 《奇跡世界》(短片) 2007★導演:寧浩 《每當變幻時》 2007★導演:羅永昌,監制:杜琪峰,合作演員:楊千嬅,陳奕迅 《飛船》(短片) 2007★導演:李華軍,電影學院07屆畢業生作品 《大電影之兩個傻瓜的荒唐事》 2007★導演:阿甘,合作演員:郭濤,姚晨,英壯,謝娜,王寶強 《飛行日志》(客串) 2007★導演:韓可一 《紐扣人》 Button Man (2007) 《一諾千金》2006 《天臺》Tian Tai (2006) 《大電影之數百億》 2006★導演:阿甘 合作演員:曾志偉 姚晨 《瘋狂的石頭》 2006★導演:寧浩 合作演員:劉樺 郭濤 《新街口》 2006★導演:雪村 合作演員:曾志偉 李彬 《上車走吧》2000★導演:管虎 合作演員:高虎[編輯本段]電視劇作品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1998年,導演:安森陽 《末路天堂》 又名《夢幻之旅》2007年★導演:康洪雷 《活著,真好》2007年★導演:管虎 《生存之民工》2005年★導演:管虎 《黑洞》 2002年★導演:管虎 《紅樓丫頭》 2002年 《愛情滋味》 2001年 《大腳馬皇后》2001年[編輯本段]配音作品 《海底總動員》 《加勒比海盜》 《綠巨人》 《誰陷害了兔子羅杰》 《福娃》 《麥兜響當當》[編輯本段]重要活動參與 200
【第7句】:10 金雞百花電影節演唱嘉賓 200
【第7句】:11 為青島拍攝帆船運動宣傳片 200
【第7句】:11 CCTV-MTV超級盛典頒獎嘉賓 200
【第7句】:12 CCTV2《傾國傾城》青島主題日晚會演唱嘉賓 200
【第7句】:12 中國4A創意金印獎頒獎嘉賓 200
【第8句】:01 百度娛樂沸點2007年度頒獎嘉賓 200
【第8句】:5 為MSN拍攝宣傳片 2008年6月15日,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身份參與重慶萬州段火炬接力(第74棒)。
2009年6月,參與有多位演藝明星組成的演唱陣容,演唱錄制由著名網絡音樂人拍檔玉鐲兒、尹子創作的國慶獻禮歌曲《我的中國我愛你》MV。
2009年8月29日作為華表獎的開獎嘉賓 2009年11月28日,憑借《斗牛》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獲獎感言: 證人我看了.我覺得驚嘆,沒想到張家輝可以演的這么好.因為我看過他演過好多的電影.我知道他一直很努力,像我一樣.(全場爆笑)是真的嗎?這就是傳說中的影帝耶!我說的是不是真的不是指這個獎杯.而是指這個事情.你知道吧.因為記得剛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時候有的同學就說.黃渤也考上電影學院了?現在的招收標準太松了吧?(全場爆笑).后來呢跟我們一幫帥哥美女同學去試鏡.然后導演跟帥哥美女聊了很久,然后過來很禮貌的跟我說.誒.請問你是他們的經紀人吧?(爆笑)后來還有一位長輩跟我說.知道我要演戲了然后跟我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全場爆笑).看樣我選對了(全場鼓掌).[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2009年11月28日憑借電影《斗牛》奪得第46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與張家輝共同獲得,46年來第一次雙影帝) 獲得2007年度福布斯“最具潛力名人獎”(2007年4月) 2007年度第七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配角(作品《瘋狂的石頭》) 第七屆數字電影百合獎觀眾票選“我最喜愛的十佳演員”(作品《一諾千金》) 首屆曲江國產電影新人新作展“2006年度新銳演員獎”(2007年6月)
剛拍完婚紗照想發一下感受到朋友圈怎么寫
當了回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