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裝大瓣兒】蒜諷刺人擺架子,裝樣子。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那喜鵲算個啥東西?跑到我面前來裝大瓣兒 蒜?!?/p>
【第2句】:【窮人無災即是福】(諺)指對窮人來說,無災無病,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第3句】:墨魚肚腸河豚肝——叉黑又毒
【第4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第5句】:【財動人心】(諺)錢財能打動人心,使人改變主意。
【第6句】:【魚離水,草離根】(慣)比喻失去了根本,離開了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
【第7句】:【豬八戒倒打一耙】借指自己理虧,反而攻擊對方。袁靜 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這小子,還豬八戒倒打一釘耙??! 剛才你把小梅打得鼻子里滴血葡萄,要不是我們把你拉開, 還不定打成什么樣兒呢?!?/p>
【第8句】:【狗熊耍把戲——混充人形兒】(歇)譏諷或責罵惡人偽裝成好人,或下流的人偽裝成體面的人。
【第9句】:【心急馬不快】心急感覺馬不快,反襯心急。類似的:心急 等不得人|心急鍋不滾|心急嫌柴濕/性急釣不得魚。《解放 區短篇小說選》:“他又急又不安。走在后面的通信員,以為 討老婆的人一定心急馬行遲,特地拔下一根才發芽的柳條, 在馬屁股上狠命的趕起來。
【第10句】:【坐在家里等屋壓】消極等待,沒有好處。成語:坐以待 斃。王統照《山雨》:“再一說:咱也要另找點路子走,難道真 要坐在家里等屋壓?”
【第11句】:【眼淚往肚子里流】(慣)比喻滿腹悲苦無法向人訴說,只有藏在心里。 也作眼淚打肚里流。 眼淚在肚里落。 眼淚往肚子里吞。
【第12句】:九月的菊花逢細雨——點點人心
【第13句】:【窗戶紙一點就透】稍作指點就明白。浩然《艷陽天》:“你 別看我平常不大開會去,都是家務事兒纏的,我可是個好強 的人,什么事我都想得開,窗戶紙兒,一戳就透。”
【第14句】:【眼經不如手經,手經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過;用手經過,不如反反復復習練。指學習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15句】:【不躓于山,而躓于垤】(諺)躓(zhi):被絆倒。垤:小土堆。 人不會被山絆倒,卻往往會被小土堆絆倒。指出錯失誤,總是由于人在小問題上不經心。
【第16句】:我去大姨家,大姨對我說:“我們這兒有個人非常懶,莊稼都荒了,也不去管理?!蔽艺f這人真是懶如豬。大姨說:“豈止懶如豬啊,簡直是棒打屁股都不動一下呀!”(河北·平泉)
【第17句】:【君子之交淡如水】釋義:形容君子之間的友誼高雅純潔。例句:石祥捂著酒杯說:“這是我近幾年新立的規矩,什么高貴賓客,我都是用水陪酒?!蔽喝A抬眼瞅瞅石祥:“你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18句】:【絆住腳】(慣)比喻被人或事所糾纏,行動受阻,不自由。 也作“絆住腿”。
【第19句】:【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沒有學習過,不知道情況。李 準《李雙雙》:“這里面有個原因,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現在興的這號洋碼字,我就不會寫。”
【第20句】:船上失火——有底
【第21句】:鄰居家靠擺攤賣菜發了起來,爸爸說:“真是挑擔不如背菜籃,賣豬不如殺豬,看來要想賺錢,靠笨做還不行?!保ńK·丹陽)
【第22句】:【不知道哪頭炕熱】北方農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熱。 謂對他好,對他親熱,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壞。成語:不 識好歹。孫犁《風云初記》:“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里出, 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怎么你這么 向他們,到底是哪頭炕熱呀?”
【第23句】:【人生地不熟】(慣)指到了一個新地方,對一切都很陌生。 也作“人生路不熟”。
【第24句】:【漱上水】(慣)、洑(fu):游泳。向上游。比喻巴結討好有權勢、地位,或有錢財的人。
【第25句】:刀切大蔥——兩頭空
【第26句】:【黑饃多包菜,丑人多作怪】(諺)越是黑面饃,越要多包菜才可下咽;越是人樣丑,越愛裝模作樣來掩蓋。指人俊不拿捏,越丑越作怪。 也作“丑人多作怪,黑饃多就菜”。
【第27句】:草船借箭——滿載而歸;巧用天時
【第28句】:【打牙祭】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頓有葷的飯,后來泛指偶爾吃一頓帶肉的飯菜。據說,過去民間的工商業主規定對店員、徒工,每月初二、十六各給一次肉吃。如清代吳敬梓所寫《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就記載:“平時每日就是小菜飯,初二、十六跟著店里吃牙祭肉?!边@種說法源自祭祀。古人尊重祖先亡靈,對于祭祀非常重視。每逢重要節日,都要告祭先人,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都要惦記著先給死去的親人享用。而祭祀時,肉是最常見的祭品,天子要敬奉太牢(羊、豬、牛),諸侯要貢獻少牢(羊、豬),普通民眾也要供奉豬肉,可惜數量有限。百姓們將肉放在先祖的神龕前,點上冥幣、蠟燭、香柱,供亡靈享用。祭了祖先之后,再將那一小坨肉切細“祭”自己的牙齒,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說。
【第29句】:冷水泡牛皮——越泡越韌
【第30句】:【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釋義:求別人很不容易。例句:回去,是的,現在就是路費問題了。怎么張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她跟誰提頭呢?表姑?表姑父?根本不行。
【第31句】:酒糟鼻子不喝酒——枉擔其名
【第32句】:【逐客令】“逐客令”一詞源自戰國后期的秦國。起因是韓國派了一個水利工程師,名叫鄭國,他幫助秦國修建了一項水利工程鄭國渠。其目的是讓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工程上,沒有力量對外用兵。這個陰謀被揭穿后,秦王大怒,下令把別國在秦國做官的人一律驅逐出境,即驅逐客卿。李斯是楚國人,當然也在被驅逐之列,于是李斯就寫下了著名的文章《諫逐客令》,文章寫得有理有據,終于感動了秦王,收回了“逐客令”,并提拔李斯做了“廷尉”,相當于最高法院院長。后來,李斯又幫助秦王統一了六國,秦王才改王稱帝。
【第33句】:【馬勺碰鍋沿】(慣)馬勺:盛粥盛飯用的木制大勺,也叫馬勺子。比喻自家人產生摩擦,鬧矛盾。 也作“鐵杓子碰鍋沿”。
【第34句】:【白露里的雨,落到哪里壞到哪里】(諺)白露: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九月七日、八日或九日。白露下雨,下到哪里,哪里遭災。比喻人走到哪里就把晦氣或厄運帶到哪里。
【第35句】:【西鶴年堂去討刀傷藥】(慣)西鶴年堂:北京一家中藥鋪。罵人將要被殺頭。
【第36句】:【吃拳何似打拳時】(諺)出拳打人雖然痛快一時,遭人拳打卻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時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37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后來居上
【第38句】:【一條道走到黑】(慣)1形容人固執,做事不知變通。2形容人堅持錯誤立場不改悔。3形容人意志堅定不動搖。 也作一條道兒跑到黑。 一條路走到黑。
【第39句】:【上坡騾子下坡馬】(諺)指騾子有蠻力,拉車上坡,彪悍得勁;馬腿蹄靈便,騎馬下坡,平穩飛快。常比喻人做事風風火火,強猛而有魄勢。
【第40句】:騎馬拜判官——馬上見鬼
【第41句】:韓信墓前一聲嘆——埋沒了英才
【第42句】:【哪壺不開提哪壺】(慣)提:本指使東西由下往上移,轉指談起。比喻偏偏要觸到對方的痛處、短處或所忌諱的事。 也作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哪把壺不開提哪把壺。
【第43句】:【拜倒在石榴裙下】(慣)比喻男子為心愛的女人所傾倒,事事遷就。
【第44句】:【吐苦水】(慣)比喻傾訴心中的痛苦。
【第45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不能常站。”(甘肅·臨澤)
【第46句】:鞭子敲耳朵——打聽
【第47句】:【水幫魚,魚幫水】謂互相幫助。語序亦可倒置。類似的: 船幫水,水幫船/足幫手,手幫足。姚雪垠《李自成》:“朋友 們誰都會有遇著困難的時候,水幫魚,魚幫水。要不要一點 錢用?”
【第48句】:【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釋義:犄角:角,牛角。比喻人受過挫折,膽子變得越來越小。例句:不管史太昌如何夸贊大成,大嬸還是期望郝大成在吃過這次苦頭以后,暴烈的性情會有所改變。正像俗話說的:“初生犢兒不怕虎,長出犄角反怕狼?!?/p>
【第49句】:【上賊船易,下賊船難】(諺)比喻和壞人一起干壞事容易,棄邪歸正難。
【第50句】:一到冬天,我就好感冒,經常嗓子剛剛不疼了,又開始咳嗽。媽媽說:“你這是去了個孫悟空,又來了個猴兒。”(河南·新野)
【第51句】:【寵婢作管家,鑰匙不晌手撥刺】(諺)撥刺:用手撥動使它發出響聲。指受寵愛的婢女當上了管家,故意搖響鑰匙串來顯示自己手里有了權力。指得志的小人總喜歡在人前炫耀。
【第52句】:【半天下雨——不知來頭】(歇)本指不知雨滴來的地方,轉指不知事物的來歷或根由。
【第53句】:【千年紙墨會說話】紙墨,多指契約文書檔案。這些紙墨 可以作為憑證。劉江《太行風云》:“空口無憑,有字據為證, 你不識字,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可以請旁人給念念聽聽?!?/p>
【第54句】:玻璃瓶子裝開水——三分鐘的熱勁
【第55句】:【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釋義:觀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例句:所以古人說得好: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上餐跞掀幸坏拢丛志謺r,絕不多口。
【第56句】:【檢討一陣子,受惠一輩子】假作檢討,蒙混過關。圖書: “反過來,這又會使局內、局外的干部,誤以為‘檢討一陣子, 受惠一輩子’,反正‘罪不當誅’,倒使敢于以身試法的人越 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的雪崩之勢?!?/p>
【第57句】:病貓的尾巴——翹不起來
【第58句】:【殺不得貧家,做不得富家】(諺)對窮人的盤剝如果心不毒手不狠,就成不了富戶。指舊時富人的財富,無不是從窮人身上殘酷地榨取來的。 也作殺不得窮漢,做不得財主。 殺得窮漢,做得富戶。
【第59句】:【鈔票】有時候我們把錢說成是“鈔票”,國家印錢(紙幣)說成是印鈔票,檢驗人民幣真偽的機器叫驗鈔機。那么,“鈔票”是怎么來的呢? “鈔票”就是我們所說的紙幣。紙幣源自宋代,北宋時,為了方便商人攜帶巨款,四川的一些富商聯合起來,印制了一種信譽貨幣——交子,它是目前世界上所知道的最早的紙幣。在當時,偽造交子罪同于偽造官方文書。紙幣在實行過程中幾經起落。明朝曾印過“大明寶鈔”紙幣,后宣告發行失敗。清朝建立后,除順治年間外,一度不再印制紙幣,市場流行的貨幣為銀子。直到清朝后期,軍費開支浩繁,加上南方一帶爆發“太平天國”運動,致使國庫空虛,于是,咸豐三年(1853年),朝廷正式發行了兩種紙幣,一種為“大清寶鈔”,另一種為“戶部官票”,兩者合起來叫“鈔票”?!扳n票”的名字也是從這時開始叫起來的。
【第60句】:【頭上打一下,腳底板響】(慣)形容人機敏,對事情反應快。
【第61句】:快考試了,我還像沒事似的看電視。媽媽不高興地說:“你是睡在棺材里不知死活。”(云南·瑞麗)
【第62句】:爸爸很忙,但他答應星期天帶我去爬山,我真有點不敢相信。爸爸認真地說:“鹽值錢,醬值錢,說句空話不值錢。說到就要做到!”(河南·社旗)
【第63句】:【哪個貓兒不吃腥】(諺)指凡是貓就沒有不貪吃魚肉葷腥的。比喻有貪財好色等惡習的人,任何時候都改變不了本性。 也作哪個貓兒不吃葷。 哪個貓兒不偷食。 沒有不吃腥的貓。
【第64句】:【卷起毛邊說光邊】毛邊,指紙的邊緣不整齊。謂掩蓋缺 點,只說優點?!度嗣袢請蟆?1981,8,29):“有些文章則是卷 起毛邊說光邊,最后不輕不重、不疼不癢捎上幾句,末尾還 來個‘總之,瑕不掩瑜’云云?!?/p>
【第65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連續做下去,就會有進展。浩然 《艷陽天》:“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兒一伸手,就算有頭 腦了?!?/p>
【第66句】:【幼而學,壯而行】(諺)少年時學習知識,壯年時躬行實踐。指少年學習,是為壯年社會實踐打基礎的。
【第67句】:【懶驢上磨屎尿多】諷刺人懶惰,做事情不抓緊時間。尤 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就指責他故意磨洋工,還罵了句懶 驢上磨屎尿多。”
【第68句】:瓦罐子和土坯子——穿的貨
【第69句】:【債臺】人們形容借錢多數額大且無力償還為“債臺高筑”。借債為什么用臺來形容呢?這源自一段中國歷史史實。戰國時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實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軟弱無能。雖然貴為天下之主,卻不能左右各國諸侯,毫無實權。秦國卻日益強盛,有覬覦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卻力不從心。恰在這時,接到楚孝烈王聯合各國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議,便同意楚王的倡議,出兵抗秦。但是,國庫早已空虛,軍費一時難以籌措,周赧王只好硬著頭皮向豪門富戶商借,并且立下借據,寫明戰后加利償還。然而,天子令下,響應起兵的只有楚國和燕國。拖了三個月,仍然不見別的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這時候,借款給周王室的豪門富戶紛紛要赧王還債。赧王拿不出錢來,不敢見他們,于是躲在一座僻靜的高臺上。這座臺,后來就被稱為“債臺”。
【第70句】:【酒后吐真言】人喝醉了酒,往往忘卻顧慮,說出真話?;?說:酒后見真情。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孔生旺看他說 話有些醉意,馬上想起古人說的‘酒后吐真言’的話來,因又 問道:今兒到底為什么事這么不舒服?”
【第71句】:【貼人不富自家窮】(諺)貼:補貼,幫補。在錢財上幫補別人,往往是別人沒有幫補好,倒把自己拖垮了。指用財物扶持別人,并非救助人的好辦法。
【第72句】:媽媽去買豬肉,賣肉的人給媽媽稱了一塊很瘦的五花肉?;氐郊依?,奶奶一看就知道是母豬肉,她嘟囔著說:“賣肉的人沒良心,買肉的人沒眼睛。”(廣西·柳州)
【第73句】:近視眼捉螞蚱——瞎撲打
【第74句】:【見不得溝,過不得梁】(慣)形容沒見過世面,沒經歷過挫折。
【第75句】:【挨悶棍】(慣)悶棍: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狠狠打出的一棍。比喻突然遭到沉重打擊。 也作“挨悶棒”。
【第76句】:【蠟燭不點不亮】(諺)比喻不使用硬的手段就沒有效果,或不指點提醒就不會明白。 也作蠟不點不明,燈不撥不亮。 蠟燭不點不亮,鑼鼓不敲不響。
【第77句】:【遠并不救近渴】(諺)遠處的井水再多,也解決不了當前的口渴。比喻緩不濟急。 也作遠水救不得近渴。 遠水不解近渴。
【第78句】:廁所題詩——臭秀才
【第79句】:【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凡是壞人都要害人,沒有 例外?;蛘f:世上沒有不吃人的老虎。張賢亮《河的子孫》: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入。吳尚榮是個壞熊,王一 虎也不是個好東西?!?/p>
【第80句】:【大炮一晌,黃金萬兩】(諺)比喻戰爭之財易發。
【第81句】:姐姐跟姐夫發生了口角,一賭氣跑回娘家住了十來天。媽媽開導她說:“房檐下是避雨哩,娘家不是住女哩。再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還是回去,夫妻倆商量著好好做事?!保ê幽稀む囍荩?/p>
【第82句】:荊軻獻地圖——暗藏殺機
【第83句】:【七品芝麻官】今天,人們用“七品芝麻官”這個俗語,多指職位低權力小的干部。“七品芝麻官”為廣大民眾所知曉,得益于豫劇電影《唐知縣審誥命》,著名豫劇喜劇大師牛得草把一個“七品芝麻官”演繹得活靈活現,特別是那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臺詞,在當時更是家喻戶曉。何謂“七品芝麻官”?它原指舊時職位較低的縣官。我國古代縣級官制始于春秋時期。當時,各諸侯國君把兼并的土地和小國改為縣,設長官為縣令。特別是秦朝推行郡縣制,這種模式,經過歷朝演變,至清代,全國地方行政機構為省、道、府、縣四級。新中國建立后,行政區劃作了些調整,但仍保留了省、縣建制,將道府改為地、市。清代的官以“品”論等級,最高為青樹林,最低為九品。每品有正、從兩級,同現在的正副職一樣,縣長為正處級,副縣長為副處級。共有九品十八級??h令是正七品,七品以下還有縣丞、驛丞,這就是八品和九品官。
【第84句】:十字路口迷路——不分東西
【第85句】:三色圓珠筆——多芯(心)
【第86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慣)譏諷人心氣太高,想得到根本得不到的東西。 也作癩蛤蟆想天鵝肉吃。 癩蝦蟆妄想天鵝啖。
【第87句】:【—花引來萬花開】發生了好的影響。成語:發揚光大。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光有英雄事跡而沒有哺育英 雄的經驗,好比收獲了莊稼而沒有留下種子,既不能一花引 來萬花開,更不能體現園丁的辛勤。”
【第88句】:【頭回上當,二回心亮】(諺)指頭次上當受騙,到第二次就會接受教訓,心明眼亮,不再失誤。
【第89句】:【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衙門,舊稱政權機關。大門 兩側的墻,呈八字形。謂衙門沒有公理,只要錢?;蛘f:天 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沈從文《長河》:“古話說: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是花錢你來有什么事?!?/p>
【第90句】:【 扔到咸菜缸里】謂泡著,閑(咸)著,指拖延,耗費時日。 西戎《燈心絨》:“什么事要叫你操心辦,那算是扔到咸菜缸 里了,慢慢等著吧!”
【第91句】:小表妹雖然才兩歲半,可是倒垃圾卻很積極。有一次,二妗子讓二舅倒垃圾,二舅沒動,表妹卻忙開了。二妗子說:“唉,干動的不上前,干不動的腿不閑,你爺倆掉過來就好嘍!”(安徽·阜陽)
【第92句】:拙婦人,巧舌頭。
【第93句】:【雞抱鴨子——干忙活】(歇)抱:孵。干:徒然,白白地。忙活:急急忙忙地做活,指白忙一場。 也作雞孵鴨子——干著忙。 雞孵鴨子——白忙乎。
【第94句】:【久經大海難為水】見“觀于海者難為水”。
【第95句】:【壁間猶有耳,窗外豈無人】(諺)墻壁里談話,墻壁外會有人聽;窗里面說話,窗外會有人聽。指私下密談的話語也有可能泄露。 也作“隔墻須右耳,門外豈無人”。
【第96句】:【 吃了豹子膽】膽大,無所畏懼。類似的:渾身都是膽。成 語:膽大包天。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吃了什么豹 子膽,敢發壞?”
【第97句】:【捉刀】“捉刀”,現在指代替別人做文章。源出南朝劉義慶主編的《世說新語·容止》,而發明捉刀的人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曹操滅掉袁紹平定北方后,聲威大振,晉封魏王,許多少數民族部落紛紛歸附,匈奴也派使者拜見曹操。但在高大的匈奴使者面前,曹操覺得自己長得有些呵磣,“不足雄遠國”,弄不好會損害國家形象。決定找大臣崔琰做自己的替身。崔琰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身材高大。曹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崔琰,崔琰也滿口答應了。于是,曹操讓崔琰假扮自己接見使者,而他自己卻“捉刀”扮成護衛站在崔琰旁邊。等朝見完畢,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者打聽他對魏王的印象,匈奴使者回答說:“魏王看起來很有威嚴,但是站在座榻旁邊的那個拿著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看來這個使者真是慧眼識英雄,崔琰雖然帥氣,但還是敵不過曹操的霸氣。其實,曹操是多慮了,據《魏氏春秋》記載:“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曹操的“捉刀”演變成代人寫文章或頂替別人做事的意思了?,F在,“捉刀”的含義又有所發展,“槍手”是不是從“捉刀”變化來的呢?
【第98句】:【大風刮不了多日,親人惱不了多時】(諺)就像狂風刮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一樣,親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也只是暫時的。指親人之間怨嫌最容易開解。
【第99句】:【人心都是朝上長】釋義:比喻人都希望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說,“人心都是朝上長,我看你是朝下長?!崩先f:“后悔莫及,說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