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拿著搟面杖當簫吹——實心眼兒
【第2句】:【法律無靈,錢神作祟】(諺)靈:靈驗。作祟:搗鬼,作怪。法律失去了作用,那是金錢在作怪。指執法人員如果接受賄賂,執行法律就不會公正。
【第3句】:【拾了根襪帶,配窮了人家】(諺)好襪帶必須配上好衣裳,好衣裳又須配上好飾物,越配越多,最后配窮了家當。指奢侈往往從細小處開頭。
【第4句】:【蝗蟲螞蚱一起逮】都算數,都被牽連。明代《金瓶梅》: “還是哥十分情分,看上顧下,那日蝗蟲螞蚱一例撲了去,你 敢怎的!”
【第5句】:姑姑有一個女兒,還想再生個兒子。她跟奶奶說這件事時,奶奶很反對,說:“寧添一斗,莫添一口。少生孩子少受罪!”(山西·平陸)
【第6句】:【欲知山中路,須問打柴人】(諺)打柴人成天緣山打柴,最知山中路徑。比喻親自實踐的人最熟知實情。
【第7句】:【草根】“草根”現在比喻生活在社會下層的群體。草根,世界各地除沙漠海洋外遍地都是,但作為一個比喻,它卻源于英文,產生于19世紀的美國尋金熱流行時期,盛傳有些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的地方就蘊藏著黃金。從廣義上看,“草根”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和政府或者決策者相對的勢力,這層含義和意識形態聯系緊密一些。我們平常說的一些民間組織、非政府組織等等一般都可以看做是“草根階層”。有學者就把非政府、非官方組織稱作草根性人民組織。另一種含義就是和主流的或者說是精英的文化階層相對應,弱勢階層群體。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眾化。 “草根”有兩個特點:一是頑強,二是廣泛。草根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獨立性和大眾性。從草根的喻義和特點來看,西方的“草根”和中國的“草民”很相似,都是下層弱勢群體。如中國古代的貪官污吏把百姓看做草民,把農民起義稱作草寇。老百姓有時也自稱“草民”,這是長期受奴化的結果。至于草根的頑強生命力,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作出了高度概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要真正理解“草根”的含義,追究淵源,恐怕將中西、古今結合起來更全面。 “草根”一詞,在2011年春節像春風一樣傳遍中國大地,傳向世界。因為在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出現了許多“草根”演員,如農民工“旭日·陽剛組合”、“西單女孩”等,一夜成為“草根明星”。
【第8句】:【借死不借生】(諺)寧可將屋子借給人停喪,也不借給人生孩子。指死人出殯后屋子馬上會還,生孩子則占據屋子時曰長。
【第9句】:【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第10句】:老貓房上睡——輩傳一輩
【第11句】:【啄木鳥翻跟頭——賣弄花屁股】(歇)比喻人賣弄花哨,或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或才能。含譏諷意味。 也作啄木鳥打跟頭——耍花麗屁股。 啄木鳥翻筋斗——耍花麗屁股。
【第12句】:【卻之不恭,受之有愧】釋義:指接受禮物,深感過意不去。例句:“既然這樣,只好全部收下。這實在是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第13句】:【分銀子都會有人罵】(諺)給大家分銀錢,也會有人發怨言。指再有益的事情,也會有人不滿意;或人多了,再好的事,也難保人人都稱心。
【第14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第15句】:老人家拜年——年不如一年
【第16句】:【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釋義:比喻在富裕的生活環境中培養不出意志堅強的人。例包:我對閨女說,不是你爹無情,這人一生一世,不鍛就煉不出心來,不闖就造不出真正的人來,男的女的都不例外,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所以我對丫頭說,你爹就算能找到門路,我也不去找,不把你摔打成了不算數!
【第17句】:【抬杠子】(慣)比喻無謂地爭辯或頂撞。
【第18句】:吃了抄手(餛飩)吃餛飩——碼事
【第19句】: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第20句】:【貨賣一張皮】(諺)一張皮:一副美觀的包裝。指貨物固然要重在質量,但能夠吸引顧主的美觀的包裝也不可忽視。
【第21句】:罐子里掏蝦米——抓瞎(蝦)
【第22句】:我因為吃得太多,肚子撐脹。媽媽說:“酒醉君子,飯撐傻瓜。”(湖南·城步)
【第23句】:爸爸怕我用腦過度,常勸我要勞逸結合,我卻因此而貪玩起來。媽媽怨爸爸不該這樣,說:“馬兒都很怪,騎著比牽著跑得快。孩子沒一點壓力,怎么會學好基礎知識啊!”(山西·萬榮)
【第24句】:沒眼先生上鐘樓——瞎撞
【第25句】:【懷里揣著個牛角——朝自己頂】(歇)頂:本指用角撞擊,轉指頂撞、為難。指頂撞或為難自己人。 也作“懷里揣牛角——朝里頂”。
【第26句】:玻璃蛋子變雞蛋——有一套
【第27句】:【落地的秋蟬——啞了】(歇)本指秋蟬不再發出叫聲,轉指人不能說話或無話可說。 也作“秋蟬落地——啞了”。
【第28句】:【 往別人院里潑臟水】只顧自己方便,不管別人受害。成 語:損人利己。賈平凹《廢都》:“有本事對市長干去,把臟水 潑給我算什么角色?”
【第29句】:關云長失荊州——大意
【第30句】:漚爛的花生——不是好仁(人);沒有好仁(人)
【第31句】:【七品芝麻官】今天,人們用“七品芝麻官”這個俗語,多指職位低權力小的干部。“七品芝麻官”為廣大民眾所知曉,得益于豫劇電影《唐知縣審誥命》,著名豫劇喜劇大師牛得草把一個“七品芝麻官”演繹得活靈活現,特別是那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臺詞,在當時更是家喻戶曉。何謂“七品芝麻官”?它原指舊時職位較低的縣官。我國古代縣級官制始于春秋時期。當時,各諸侯國君把兼并的土地和小國改為縣,設長官為縣令。特別是秦朝推行郡縣制,這種模式,經過歷朝演變,至清代,全國地方行政機構為省、道、府、縣四級。新中國建立后,行政區劃作了些調整,但仍保留了省、縣建制,將道府改為地、市。清代的官以“品”論等級,最高為青樹林,最低為九品。每品有正、從兩級,同現在的正副職一樣,縣長為正處級,副縣長為副處級。共有九品十八級。縣令是正七品,七品以下還有縣丞、驛丞,這就是八品和九品官。
【第32句】:【外公死兒——沒有舅了】(歇)舅:諧“救”。指不可挽救或無可救藥。
【第33句】:鄰居二哥不務正業,昨天賭博贏了三百多元,就到處炫耀。爸爸嚴肅地教育我們說:“能看賊挨打,莫看賊吃飯。不勞而獲,終不是存身立業的路子。你們可不能染上這樣的毛病。”(河南·內鄉)
【第34句】:城隍廟的菩薩——不怕鬼
【第35句】:【千軍容易得,一將最難求】(諺)干軍萬馬都容易招募,一個智勇雙全的將領卻不容易求得。指領兵的將才自古以來就很難得。 也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第36句】:七嫜的閨女不僅長得像七嬸,而且也和她一樣勤勞善良,樂于助人。李大媽常夸七嬸:“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閨女九像娘,你可真有福氣。”(湖南·益陽)
【第37句】:【出了籠的鳥,自己又進籠】釋義:比喻自己找罪受,再次失去自由。例句:你思量思量,紅霞是那號傻瓜不是?出了籠的烏,自己又進籠嗎?
【第38句】:【醉漢嘴里出真言】見“酒后吐真言”。
【第39句】:【鍋里有,碗里才有】局部依賴整體。或說:鍋里有米,碗里 有飯。袁靜《淮上人家》:“全中隊的工效提高,每一個分隊 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這就是我說的:鍋里有,碗里才能 有。”
【第40句】:【今天種瓜,明天點豆】謂做事無計劃,精力不集中。或說: 今日種豆,明日種瓜。廣播講座《成才之路》:“好高務遠,朝 三暮四,今天種豆,明天種瓜,到頭來只能是一無所獲。”
【第41句】:【吃江水,說海話】(慣)指人愛吹牛皮,說大話。
【第42句】:【來者不懼,懼者不來】既然來了,就不會有什么顧慮,來的 人不是好對付的。或說:怕者不來,來者不怕。王統照《山 雨》:“做好事,顧不得這些了,怕者不來,來者不怕!” 流血不流淚/革命流血不流淚從事革命工作,要堅強不 屈。《解放區短篇小說選》:“革命流血不流淚,你不能光 哭!”
【第43句】:軍棋盤里下象棋——不對路數
【第44句】:我寫作業時把“此”字寫成了“比”字。媽媽說:“讀書讀得多,‘料’字寫成‘科’。”(廣西·鹿寨)
【第45句】:【 強盜滿街走,無贓不定罪】定罪必須有證據。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干啥?強盜滿街走,無贓不定罪,這相 片兒,是你偷魚的證據。”
【第46句】:【腦子里缺根弦】(慣)比喻頭腦簡單,心眼兒少。
【第47句】:【有飯大家吃,無飯大家餓】(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48句】:【打破悶葫蘆】(慣)指猜中極難猜透的話或解開事情的秘密。 也作“解開悶葫蘆”。
【第49句】:星期天,爸爸邀了幾個朋友在家里打麻將,我在一旁看。奶奶走過來趕我走,我不愿意走。奶奶嚷道:“跟著啥人學啥人!老子整天浮水,兒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山西·平陸)
【第50句】:弟弟嘴很饞,吃東西總是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像生怕被別人搶走似的。媽媽見了,指著他的腦門說:“貪多嚼不爛,蛋多孵不勻,你就不能慢些來啊?”(廣東·龍門)
【第51句】:東街二奶奶得了個孫子,嬌得不行。我奶奶說:“人家是頭頂著怕摔了,嘴噙著怕化了,要月亮不給星星。”媽媽說:“難怪呀,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嘛!”(北京·昌平)
【第52句】:【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釋義:遲早逃脫不了,總會找到。例句:“……躲過了初一,也躲不過十五,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
【第53句】:頭戴背簍進城隍廟——想充大頭鬼
【第54句】:【不怕不賣錢,就怕貨不全】(諺:指生意場中不愁賣不了錢,只愁貨物不齊全,滿足不了顧主的需求。 也借指手藝行業要想使事業興盛,就必須盡力滿足人們的需求。
【第55句】:羊群里的駱駝,雞群里的仙鶴——獨(都)大
【第56句】:【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歇)兩個山字摞在一塊兒成“出”字。要求人離開或請求人出去。 也作倆山字兒摞一塊兒——請出。 山字摞山字——請出。
【第57句】:【如墜五里霧中】辨不清方向,迷迷糊糊。臺灣林語堂《京 華煙云》:“不過她覺得自己如墮入五里霧中,莫名究竟,她 想事情確是蹊蹺,無法相信。”
【第58句】:【硬叫掙死牛,不叫打住車】(諺)遇到難行的路,寧可把拉車的牛掙死,也不能讓車停住。比喻在關鍵時刻,寧可人作出犧牲,也不能讓事業受損。
【第59句】:【身上有屎狗跟蹤】(諺)狗愛吃屎,只要人身上沾了屎,狗就會跟著來。比喻人自身行為不正,就會招來邪惡分子。
【第60句】:【結為秦晉之好】這句話的意思是兩家聯姻,結為親家。此俗語出自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秦晉一直交好,而且以婚姻來促進秦晉之間的關系。那個時候,秦國與晉國不僅是相交之邦、禮儀之邦,也是婚姻走得最頻繁的兩個國家,兩國王室之間常會出現秦晉聯姻事件,后來秦晉就被稱為親人關系,一直沿用到今天。結秦晉就是促成男女雙方,使之交好,暗含結婚之意。
【第61句】:【百拙無一能】(慣)拙:笨。指一點本領、能耐都沒有。
【第62句】:【栽跟頭】(慣)走路摔倒。比喻受到挫折或犯了錯誤。 也作跌跟頭。 摔跟頭。
【第63句】:【九天陰,一天晴】陰天多于晴天,常用來比喻人的臉部表 情,經常陰沉,難得一笑。海外於梨華《三人行》:“大哥二十 九歲了,還沒有對象,臉色九天陰一天晴。”
【第64句】:【口頭不似心頭】(慣)指嘴上說的話并不是發自內心的。 也作“口不照心”。
【第65句】:【假大空】(慣)指虛假、夸大、空洞的內容。
【第66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諺)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澈,會使魚失去生存的條件;人過于苛察,會使自己孤孤單單,失去群眾。 指為人處世貴在寬厚,切忌苛求。 也作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
【第67句】:斜棱眼看手表——觀點不正
【第68句】:【獨拳難打虎】釋義:比喻一個人力量小,辦不成大事。例句:雖然聞長山住院之后,徐慶春如“砍掉一只有手”,覺得“獨拳難打虎”。但他毫不猶疑地保證道:“沒問題,親自負責就親自負責。”
【第69句】:【心上有七十二個窟窿眼兒】(慣)形容人心眼兒多。
【第70句】:【有理不送禮,送禮必短理】(諺)指凡事占理的,就不會給當事人送財物禮品;送財物禮品,必定是缺理的。
【第71句】:【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王小二,泛指貧窮的年輕人。 意即處境越來越壞。王小二,也說:老太太。老太太健康情 況逐年下降。成語:每況愈下。王蒙《活動變人形》:“倪家 已經沒落了,倪家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第72句】:【揭瘡疤】(慣)比喻揭露別人過去的錯誤或隱私。 也作揭痛瘡。 揭傷疤。
【第73句】:【君是君,臣是臣】(慣)比喻關系清楚,界限分明。
【第74句】:亮亮好逞強,有時把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也不放在眼里。院里的奶奶說:“你呀,別不知天高地厚的,別人順腳撈撈,反腳敲敲,就夠你受的了!”(安徽·太湖)
【第75句】: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沒有空
【第76句】:媽媽回家晚了,我問她是怎么回事。她說:“隔壁王大媽說話真是狗扯羊腸,越扯越長,讓我聽也不是走也不是。”外婆聽到了,接過話茬兒:“你說話倒是三下五除二,挺干脆利落的。”(江西·樂平)
【第77句】:【駝子作揖——起手不難】(歇)作揖:舊時男子見面的禮節,雙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彎,表示敬禮。本指駝背人作揖不難,轉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78句】:星期天,我和媽媽一塊兒上街買菜。賣菜的大爺多找了媽媽一角錢,媽媽推讓不肯收。大爺笑容滿面地說:“真是能叫桶掉井里,不叫井掉桶里。”(河南·內鄉)
【第79句】:【當官的動動嘴,當兵的跑折腿】(諺)折(she):斷。當官的只要一動嘴,當兵的就得跑個沒完沒了。 舊指官兵關系嚴重對立,當兵的處在被奴役的地位。 也作當官的一動嘴,當兵的跑斷腿。 當官的一張嘴,小兵癩子兩條腿。
【第80句】:【親不親,鄰不鄰】(慣)指與親人、鄰居關系都不好。 也作“親人不親,近人不近”。
【第81句】:【 熱鍋上的螞蟻】形容心急,慌亂。清代《紅樓夢》:“那賈 瑞只盼到晚,又等他祖父安歇,方溜進榮府,往那夾道中屋 子來等著,熱鍋上螞蟻一般。”
【第82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諺)淵:深潭。羨:思慕,希望得到。 站在水潭邊心想著潭里肥美的魚,不如趕快回去織起網來捕捉它。 指任何美好的空想都不如動手實干。
【第83句】:【抬一個滅一個】(慣)抬舉一個,打擊另一個。指待人不平等。
【第84句】:【黃連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諺)黃連:常用中藥,味苦。人參:滋補品。黃連味苦而普通,即使救活人命,人們也不認為它有功;人參滋補而貴重,即使吃死人,人們也不相信它是兇手。指人們往往不能真正認識事物真相,甚至認不準功過是非。
【第85句】:【上西天】(慣)西天:佛教徒指極樂世界。 也作“升西天”。
【第86句】:【見閻王】(慣)閻王:迷信指管地獄的神。指死亡。 也作見閻羅王。 見閻王爺。
【第87句】: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河沿上栽樹。傍晚,望著栽好的一排排楊樹,爸爸深情地說:“一堵防風墻,十年豐收糧啊!”(江蘇·新沂)
【第88句】:【裝大瓣兒】蒜諷刺人擺架子,裝樣子。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那喜鵲算個啥東西?跑到我面前來裝大瓣兒 蒜。”
【第89句】:隔山買牛——不知公母
【第90句】:【小時】“小時”一詞,既是舶來品,隨著鐘表的引進而引進,又是土洋結合的產物。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今天的24小時,半夜11點到凌晨l點為子時,1點到3點為丑時,3點到5點為寅時,依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于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表剛剛傳人我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的時間一個鐘點叫做“小時”。當時是“大時”、“小時”土洋并用。以后,隨著鐘表的普及,“大時”一詞消失,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第91句】:【上眼皮同下眼皮直打架】(慣)形容非常困倦,直打瞌睡。 也作上眼皮粘下眼皮。 上眼皮直粘下眼皮。
【第92句】:【相馬以輿,相士以居】(諺)輿(yu):車。居:平素待人接物及生活表現。指相馬要從它拉車的表現上判斷它的耐力,相士要從他的平素為人處世上判定他的品行。
【第93句】:【 戲臺里喝彩】指自己贊揚自己。成語:自吹自擂。胡適 《嘗試集》自序:“你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們徽州人說的 ‘戲臺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說你自己哪幾首詩好,哪幾首 詩不好,未免太不謙虛了。”
【第94句】:【破籃裝泥鰍——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鰍裝在破籃子里會滑溜走,轉指入悄悄地走散、離開。
【第95句】:【天無二日,人無二理】不論在哪里發生的事情,規律和道 理是相同的。明代《西游記》:“天無二日,人無二理。養育 孩童,父精母血,懷胎十月,待時而生。生下乳哺三年,漸成 體相。豈有不知之理!”
【第96句】:姑娘嘴上長胡子——少見
【第97句】:六月里戴手套——保手(守)
【第98句】:【朝里無人莫做官】(諺)舊指朝廷里如果沒有后合作依靠,就不要去做官。
【第99句】:【有本不愁利】(諺)要做生意,只要有本錢,就不愁求不到利。指要想謀取到利,本錢是基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