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比棒槌多兩個耳朵】人如同棒槌,只是多兩個耳朵,老實, 死板,無能。鄧友梅《煙壺》:“您病著,那一位比棒槌多兩個 耳朵,我不自己辦誰辦?”
【第2句】:【一手穿針,一手引線】多方設(shè)法聯(lián)系。成語:穿針引線。 李英儒《還我河山》:“光剩我這沒經(jīng)過大陣仗的小卒子,一 手穿針,一手引線,帶著雙方重要人物,請出來,送進去。”
【第3句】:【變戲法的瞞不過打鑼的】釋義:比喻事情雖做得巧妙,但瞞不住知情人。例句:“少尉”不陰不陽地朝“鐵貓”笑了笑:“俗話說,‘變戲法的瞞不過打鑼的’,你還跟我玩貓蓋屎的玩意兒?”
【第4句】:【久病床前無孝子】釋義:兒女對長期生病的父母照顧不好,不孝順。例句:開始時,他的兩個兒子還過來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漸漸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5句】:【抬頭不見低頭見】(慣)指彼此經(jīng)常見面,很熟悉。 也作“低頭不見抬頭見”。
【第6句】:【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諺)惡:惡劣,不肖。碩:碩大,豐盛。人們總是不認為自己的兒子不肖,不認為自己的田禾比別人的長得好。指人情一貫是:看兒子是自家的好,看莊稼是人家的好。
【第7句】:井底的青蛙——見識淺:所見有限
【第8句】:【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歇)據(jù)《三國演義》描寫,劉備在長坂坡慘敗后,趙云殺入重圍救出劉備的兒子阿斗;劉備為籠絡(luò)人心,故作姿態(tài)地將阿斗摔在地下,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指用手段籠絡(luò)人心,使人甘愿受其利用。 也作劉備摔孩子——籠絡(luò)人心。 劉備摔阿斗——刁買人心。
【第9句】:【破籃裝泥鰍——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鰍裝在破籃子里會滑溜走,轉(zhuǎn)指入悄悄地走散、離開。
【第10句】:【這個耳朵進來,那個耳朵出去】(慣)比喻不把別人的話放在心上。 也作這個耳朵聽進去,那個耳朵跑。 左耳進,右耳出。
【第11句】:【百口傳說一句話,芝麻粒兒磨盤大】(諺)一句話經(jīng)由眾口傳說,就會把原本是芝麻般的小事,說成磨盤一樣大。指話越傳越走樣,以至于完全失實。
【第12句】:【直一榔頭,橫一棒子】釋義:比喻橫加批評、指責(zé)。例句:可是彭工程師不同意,說這里是工地,不是試驗場;是說火話,放空炮。你聽聽,他直—榔頭,橫一棒子,真叫人火冒三丈。
【第13句】: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第14句】:【打鐵的拆爐——散火】(歇)火:諧“伙”。指團體、組織等解散。
【第15句】:一根繩子拴兩個螞蚱——飛不了你,也蹦不了他;誰也別想跑
【第16句】:【跛者不忘履,盲者不忘視】(諺)履(lu):穿鞋走路。盲:瞎眼。跛子不能行走,但他并沒有忘卻穿鞋走路;瞎子眼不能視,但他并沒有忘卻睜眼看物。指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能。
【第17句】:【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諺)比喻事物的形成要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不能盲目冒進,急于求成。
【第18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此語一般兩句連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過去封建時代,用來激勵人們上進好學(xué),形容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那么,它源自何處呢?它源自宋真宗的《勸學(xué)詩》,詩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使他沒有想到的是,后來人們受其啟發(fā),又續(xù)貂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知道人們是有意逢迎皇帝,還是寒磣皇帝,反正“顏如玉”不如“黃金屋、千鐘粟”格調(diào)高雅。不管怎么說,為后世留下了一句俗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倒把皇帝的杰作給冷落了。以上三句詩,無非是說明讀書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讀了書,有錢花;讀了書,有飯吃;讀了書,有嬌娘。有的少年為此追逐名利享受,誤入歧途。毛澤東也曾向少兒勸學(xué):“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這才是正道。
【第19句】:刀越磨越亮,勁越練越強。
【第20句】:【 別人碗里粥稠/別人碗里肉肥】嫉妒或羨慕別人。成語:饞 涎欲滴。賈平凹《廢都》:“我讓你嫁給那個殘疾你去不去? 你不要看著別人的米湯碗里結(jié)一張皮兒就嫉妒飯稠!”
【第21句】:【口子大小總要縫】(諺)口子:衣物破裂處。衣物破了,不管長短大小,總得要縫補起來。比喻發(fā)生的問題不論輕重,都必須解決。
【第22句】:【打了梅香,丑了姑娘】(諺)梅香:通稱侍候小姐的丫環(huán)。姑娘:指小姐。打的雖然是丫環(huán),卻使小姐丟了臉面。泛指懲治下人,失體面的卻是主子。 也作打的丫環(huán),嚇的小姐。 打壞了丫環(huán),哭壞了小姐。
【第23句】: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第24句】:從我家到縣城要翻過兩道山岡,爸爸每次去縣城,總是拿根木棒。一次,我問爸爸為什么要拿木棒,爸爸說:“出門不空手,半道打瘋狗。”(內(nèi)蒙古·赤峰)
【第25句】:掏火棍子——越來越短
【第26句】:二叔是個講義氣的人,他的兄弟們有了難,不管是上刀山下油鍋,他都會竭盡全力幫忙。爺爺不放心地勸他說:“理是理,情是情,黑白是非要分明。犯法的事再小也不能干!”(廣東·龍門)
【第27句】:【腿肚子貼灶王爺——人走家搬】(歇)灶王爺:迷信稱掌握一家禍福的神,供奉在鍋灶邊,這里指灶神的畫像,指代“家”。指單身一人,沒有家室拖累。
【第28句】:【鵓鴿子旺邊飛】(諺)鵓(b。)鴿子:即家鴿。指家鴿最喜在人煙興旺的地方棲息。比喻人追求興旺發(fā)達、有錢有勢,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奔進。 也作雀兒只揀旺處飛。 老鴉野鵲揀旺處飛。
【第29句】:【人少好過年,人多好種田】(諺)過年,人少了可以多享受;種田,人多了自然收效快。指享受時人宜少,干活時人宜多。 也作人少好吃飯,人多好干活。 人多好做活,人少好吃饃。
【第30句】:【槽頭買馬看母子】(諺)母子:偏指生崽的母馬。指要買馬駒,先看母馬咋樣。借指要知閨女的為人,先看生養(yǎng)管教她的娘親是什么樣的人。
【第31句】:鋼錘砸鐵砧——硬碰硬
【第32句】:我打算星期天上午洗衣服,可到吃午飯時還沒動手洗。媽媽批評說:“你是半夜說起五更走,天亮還在大門口,光說不做呀!”(山東·青島)
【第33句】:當面誦善佛,背后念死咒——陽奉陰違
【第34句】:【入圈套】見“落在圈套里”。
【第35句】:草帽子端水——場空
【第36句】:表哥經(jīng)常請客吃飯,其實就是為了擺闊氣。舅媽教育他說:“在吃喝玩樂上顯英雄氣,不如在勞動競賽里爭模范。做人在思想上要圖強,在生活中要圖省啊!”(廣東·龍門)
【第37句】:雞蛋教訓(xùn)母雞——豈有此理
【第38句】:魚找魚,蝦找蝦,烏龜愛王八——氣味相投
【第39句】:【冤殺旁人笑殺賊】(慣)殺:表示程度深。指冤枉了無辜的人,讓壞人高興。
【第40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41句】:【各打各的算盤】釋義:各人作各人的打算。例句:擾你們五十四個大包子,就算手工錢。哎,倒也罷了,各有各的想法,各打各的算盤。
【第42句】:玉器店里的珍品——精雕細刻
【第43句】:【收船好在順風(fēng)時】(諺)收船:收起船上的風(fēng)帆。帆在順風(fēng)時容易收。比喻做事要見好就收,在順境中收場是最明智的。
【第44句】:【忍事敵災(zāi)星】(諺)指為人處事,能做到克制忍讓,就可以消除災(zāi)禍。 也作“忍字敵災(zāi)星”。
【第45句】:【硬來硬抗,軟來軟磨】想一切辦法對付。浩然《艷陽天》: “對這種事兒,硬來硬抗,軟來軟磨。就是到了韭菜葉兒那 么寬的路,也決不把胸脯子彎下來。”
【第46句】:老貓看游魚——干著急
【第47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慣)比喻原來是干什么的還干什么去,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
【第48句】:【老虎嘴里拔牙】釋義:比喻環(huán)境危險。例句:“你這一去,是到老虎嘴里拔牙,可得多加小心,千萬別有個閃失。”
【第49句】:表弟為姥姥掃地,掃了一半就不掃了。姥姥說:“你這孩子,起床,起得不早;吃飯,吃得不飽。叫人拿你沒辦法。”(河南·博愛)
【第50句】:高射炮手——見機行事
【第51句】:【螞蚱打噴嚏,滿嘴莊稼氣】釋義:比喻沒有文化,說話土氣。例句:“就得是這樣,不能像高翔他們一樣,螞蚱打噴嚏,滿嘴的莊稼氣,講起話來,像數(shù)白花菜一樣。”
【第52句】:【關(guān)公門前耍大刀】關(guān)公為武將。謂在行家面前賣弄。類 似的:魯班門前弄大斧。成語:自不量力。陸文夫《圍墻》: “那技術(shù)員慎重對待,步步不離;在設(shè)計所的門前砌圍墻,等 于在關(guān)老爺面前耍大刀,沒有兩下子是不行的。”
【第53句】:【割貓兒尾拌貓兒飯】(慣)比喻替當事人辦事,花費的是當事人的錢。 也作割貓尾巴拌貓兒食。 將貓兒尾拌貓兒飯。
【第54句】:【牛身上拔一根毛】謂數(shù)目極少,分量極小。成語:微乎其 微、九牛一毛、滄海一粟。清代《紅樓夢》:“那日在廟里還 愿,花了幾萬銀子,只算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罷咧。”
【第55句】:【十六兩】把重量單位一斤由十六兩改為十兩是1959年的事,改了之后,老百姓仍舊沿用若干年。而一斤等于十六兩在中國至少存在了兩千多年。古代人為什么把一斤定為十六兩,民間有一種說法,既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又有一定根據(jù)和理由,且能自圓其說。民間傳說一斤中每一兩都是一顆星,十六兩就是十六顆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賣東西的人在稱重量時,不短斤少兩,講究誠信,就會得足星,尤其是得到福、祿、壽三星。如果心地不良,克扣重量,就會損星。克扣一兩就會減福,克扣二兩就會損祿,克扣三兩就會折壽。所以商家應(yīng)該誠信,否則會受到上天的譴責(zé)或遭受不祥的事情。這顯然是一種附會,用這種說法使不良商販有所收斂。但古代的秤確實和北斗七星是有聯(lián)系的。古時候人們把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和第五星分別稱為“天權(quán)星”和“玉衡星”,前四星像一個斗,后三星像一個柄,斗和柄相互依托,保持平衡。所以,古人就把秤桿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權(quán)”,把表示重量.的若干等分叫做“星”,如“定盤星”。所以,無論經(jīng)商也好,從政也好,都要敬畏手中的權(quán)力,電視連續(xù)劇《宰相劉羅鍋》有句臺詞:天底下有一桿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盤的星。
【第56句】:【西鳳酒】西鳳酒,原名柳林酒,是我國十大名酒之一。清朝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參加“南洋萬國賽會”,獲獎牌,受到各國評酒專家的交口稱贊。西鳳酒的名稱來自一個久遠的典故。傳說唐代儀鳳年間,吏部侍郎裴行儉歡送出使長安的波斯王子回國,來到扶風(fēng)郡雍州(今陜西省鳳翔縣)的十里長亭,發(fā)現(xiàn)路上蜜蜂、彩蝶紛紛落地不起,非常好奇。經(jīng)向路人詢問,得知附近的柳林鎮(zhèn)有一家酒坊剛從地下挖出一壇窖藏老酒,氣味濃香無比,因而導(dǎo)致蜂蝶醉倒,臥地不起。后來郡守便把這壇美酒送給裴侍郎。裴氏非常高興,即興吟詩一首:“送君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回朝后,裴侍郎又將這壇美酒獻給高宗皇帝,從此柳林酒便身價百倍,被列為朝宴、國宴佳釀。因該酒產(chǎn)自西部鳳翔,后來便改稱“西鳳酒”,一直沿襲至今。
【第57句】:閻王殿里玩戲法——鬼花招
【第58句】:【放魚入海,縱虎歸山】釋義:比喻放走敵人,留下禍根。“魚”又作“龍”。例句:曹操下令軍中日:“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眾將可努力向前。”
【第59句】:【打鐵先得本身硬】(諺)指鐵匠自身強壯有力,才能把鐵打好。比喻處理問題或從事工作,必須自身的思想作風(fēng)、才學(xué)技能過硬,才能得心應(yīng)手。 也作打鐵得要鐵砧硬。 打鐵先得鐵錘硬。
【第60句】:【甕里走了鱉——左右是他家一窩子】(歇)左右:反正。指某事反正是他家里的人干的,與外人無關(guān)。
【第61句】:海綿打鐘——不響(想)
【第62句】:【空手撈白魚】撈,含“撈一把”之意。謂不花本錢而得利。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你們放心大膽地干吧,這是一 本萬利空手撈白魚的買賣。”
【第63句】:【 隔山買老牛未見牛,結(jié)果買的是老牛】做事不了解情 況,吃虧上當。類似的:貪賤買老牛,一年倒兩頭。劉紹棠 《芳年》:“隔山買賣老牛,是得多長幾個心眼兒。”
【第64句】:【大難不死,必有大福】(諺)指身遭大難而能保住性命,以后必定有享受不完的大福氣。 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后祿。祿:福祿。 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厚福:豐厚的福分。 大難過去有大福。
【第65句】:我們錯了一道應(yīng)用題,李老師為我們又出了一道類似的題,結(jié)果,我們第二天交上去后又錯了。老師說:“你們啊,只知道從家到學(xué)校的路,卻不認識從學(xué)校到家的路啊!”(江西·上饒)
【第66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狗腿子”一詞源于一則傳說。從前,有個為富不仁的財主,他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子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腿。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么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主人又問:“那狗的腿又怎么辦呢?”奴才又說:“給它用泥巴捏上一條。” 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把那條用泥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幽默諷刺之深,入木三分。
【第67句】:【殺不得貧家,做不得富家】(諺)對窮人的盤剝?nèi)绻牟欢臼植缓荩统刹涣烁粦簟V概f時富人的財富,無不是從窮人身上殘酷地榨取來的。 也作殺不得窮漢,做不得財主。 殺得窮漢,做得富戶。
【第68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慣)犯夜:違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間巡邏打更。竊賊反把執(zhí)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壞事不認錯,反倒誣陷打擊無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第69句】:眉毛上吊豬膽——苦在眼前前
【第70句】:【不費吹灰之力】(慣)形容事情很容易辦成,不費一點兒氣力。
【第71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諺)兵:指軍隊。軍隊可以長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備戰(zhàn)。
【第72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慣)民間故事說,狐貍修煉成精后,能變?yōu)槿诵危舶蛥s變不了,常常會露出來。比喻露出了本來面目或暴露了事情真相。
【第73句】:為鼓勵我堅持練字,奶奶說:“練字不能怕麻煩。字怕習(xí),馬怕騎,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再說,不怕慢,就怕站,堅持練下去總會有收獲的!”(內(nèi)蒙古·開魯)
【第74句】:【徒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75句】:蜜蜂的窩巢——窟窿多
【第76句】:【見怪不怪,其怪自壞】(諺)見到怪異的現(xiàn)象,不覺得它怪異,這怪異就會自己消失。指怪異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往往由于人認識上的錯覺,一旦恢復(fù)正常,怪異便不復(fù)存在。 也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第77句】:糧棉大增產(chǎn)——豐衣足食
【第78句】:【人有前后眼,富貴一千年】(諺)前后眼:既能看清過去,也能遠瞻未來。指人做事倘能借鑒過去,遠瞻未來,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長久地享受富貴,無災(zāi)無禍。
【第79句】:以前我不喜歡吃蔥和蒜,嫌它們太辣。后來,媽媽說:“常吃蔥和蒜,疾病身不沾。”從此我愛生吃蔥和蒜了,因為我不喜歡生病。(吉林·白城)
【第80句】:【嘴上抹石灰——白吃】(歇)白:本指白色,轉(zhuǎn)指無代價。指吃喝后不付錢。
【第81句】:奶奶總愛在私人小店里給我買衣服。每次買回來沒幾天,不是這兒綻線了,就是那兒拉鏈壞了,修補不停。再不,就重買新的。媽媽說:“圖便宜,買老牛,三年買兩頭。”(江蘇·南京)
【第82句】:【自己打嘴巴,給別人聽響兒】貶低自己,以討好別人。王 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要不寫個檢討,出發(fā)前給大進送去?他 一激靈。他也是要摘下舌頭燒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給別人聽響兒的。”
【第83句】:王母娘娘走親戚——騰云駕霧
【第84句】:【給人送肉,不如教人養(yǎng)豬】(諺)指教會別人養(yǎng)豬比給人送一塊肉強,因為這能從根本上使人解決吃肉的問題。比喻幫人要從根本上幫。
【第85句】:【虎無傷人意,人有傷虎心】(諺)老虎本沒有傷害人的打算,但人卻有傷害老虎的心意。比喻人與人相處要有警惕,你對他一片善心,他卻可能暗里算計你。
【第86句】:【籮里揀瓜——揀得眼花】(歇)指可供選擇的對象太多,使人眼花繚亂,拿不定主意該選哪個。
【第87句】:【追擊炮打蚊子——小題大做】(歇)追擊炮:一種火炮,以曲射為主,能射擊遮蔽物后面的目標。指把小事當作大事來對待、處理。常含譏諷意味。
【第88句】:我做作業(yè)的時候,本來要答周長是多少,可最后忘答了。媽媽檢查完作業(yè)后,說:“看來,周長是沒跟你拜年哪!”(江西·臨川)
【第89句】:千只麻雀炒盤菜——多嘴多舌
【第90句】:【惜子如殺子】見“慣子如殺子”。
【第91句】:爸爸去集市上賣紅薯苗,為了使紅薯苗看起來更精神些,爸爸就在水里泡了泡。誰知只賣出一小部分,剩下的第二天都死了。媽媽埋怨說:“不走小路不硌腿,不貪便宜不吃虧。你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河南·修武)
【第92句】:到我家的一位叔叔剛起身要走,媽媽就立刻拉開門說:“您再坐一會兒,吃頓飯走也不遲。”奶奶在一旁悄悄對我說:“你媽待客人是一只手拉,兩只手搡。”(安徽·貴池)
【第93句】:【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見“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第94句】:飛機里伸出個巴掌來一高手
【第95句】:【馬不停蹄,驢不歇磨】泛指忙碌。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每天早起晚睡,掃院子,收拾房間,出去買東西,在家哄少 爺,整日馬不停蹄,驢不歇磨。”
【第96句】:李大爺去年種藥材賠了八百元。今年改種西瓜,不想一場大雨,碗大的西瓜都保不住了。李大爺嘆息道:“人不走運,鹽罐里生蛆,放個屁也會砸爛腳后跟。”(河南·南召)
【第97句】:起風(fēng)又下雨——雙管齊下
【第98句】:【火燒屁股——慌了手腳】(歇)形容情勢急迫,人驚慌失措。
【第99句】:【冷手撾不著熱饅頭】(諺)撾(zhua):抓。饅頭:饃饃。指冰冷的手難抓熱饃饃。比喻時機不到辦不好事,或方法不對頭難辦成事。 也作冷手難抓熱饅頭。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
上一篇:抖音民間俗語經(jīng)典歇后語,看過的人都贊不絕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