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你》的觀后感
姚晨、馬伊琍主演的電影《找到你》,反應的是當下中國媽媽的生存困境: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養孩子的風險卻由女人獨自承擔;也從側面批判和反思了中國男性的自私、幼稚和無賴。這種直面人生、犀利寫實的風格一如當年的電視劇《蝸居》,必定可以成為電影界的里程碑之作。
《城南舊事》里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英子家的保姆叫宋媽,這個女人的命運十分悲慘,她嫁給了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生下一雙兒女后,就去了英子家當保姆。丈夫偷偷把女兒賣了,兒子沒照顧好掉河里淹死了,她還一直給孩子做衣服往家里寄,過了好幾年才知道兒女都沒了。英子的父母都是善人,暗地里寫信給宋媽丈夫,讓她回家夫妻團聚繼續生孩子,“你不能打這兒起就不生養了!”英子的媽媽說,宋媽也接受了她的安排。
這個故事讓我無話可說,然而它畢竟發生在舊社會,它的背景是1920年的北京。宋媽嫁雞隨雞,離婚是不能想象的事情,悲劇婚姻結出來的惡果都由孩子們來吃,宋媽的母愛價值幾何?
智能手機的時代,《找到你》里的孫芳依然在走宋媽的老路,她結婚當天就被老公家暴,她打不過男人,只能選擇認命,然后懷孕,繼續被家暴。孫芳一邊曬太陽,一邊摸著自己的大肚子,說:“媽媽要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你。”這說的是冷笑話嗎?沒有錢,沒有尊嚴,還有一個垃圾男人,她拿什么給孩子?后來孩子得了膽總管閉鎖,垃圾男人一走了之,孫芳靠賣身陪酒為她籌錢,還是沒有留住孩子的生命。她卻把氣撒到了李捷的孩子身上,蓄意傷害無辜,她至死都想不明白——自己的愚蠢才是殺死孩子的兇手。不是每個男人都有資格當父親,是很多愚蠢的女人給了他們當爸的機會,孫芳完全可以選擇不生孩子,不放任母愛泛濫,不把孩子帶入苦海,是一個女人最大的仁愛。
影片的第二個女人——朱敏,名校畢業,全職太太,懷孕時就發現丈夫出軌,還是繼續做她的全職太太,對生活毫無危機意識,直到丈夫要離婚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她束手無策,哀求對方的律師無果后,點燃煤氣自殺。朱敏比孫芳多讀了幾年書,外表光鮮了很多,可是骨子里還不如孫芳剛強,她是明知男人靠不住,還要靠到死為止,卻沒有想到用自己的工作能力贏得孩子的'撫養權和尊重,男人的良心有幾斤幾兩,她的母愛就有幾斤幾兩?
只有姚晨飾演的李捷是合格的母親,她選擇的男人不出軌不家暴,職業是醫生,缺點是媽寶,他沒有主見,回避問題,讓老婆和老媽正面交鋒,身為大律師的李捷看不起這樣的男人,她罵他:“你什么時候能像個男人?”他回她:“你什么時候能像個女人?”可惜的是,李捷能像個男人一樣成為職場精英,她老公卻不能像個女人一樣把家照顧好,所以李捷主動提出離婚,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如果不是犯了一個小概率錯誤——請了個仇人當保姆——她是三個女人中間活得最瀟灑的,孩子對她而言是勵志劇而非苦情劇,她的母愛最有價值。
一個女人,應該先把自己照顧妥當,才有資格照顧好一個孩子。既然想要生孩子,就應該把男人的家庭責任感當作擇偶的首要條件來考慮。母愛是1,母親的個人能力是0,男人的責任心是0,最偉大的母親,不是舍得為孩子死的母親,而是能給孩子100分的母親,讓一個孩子的降臨成為純粹的喜悅,而不是喜憂參半,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最深沉的愛!
男人或者女人,無論誰不靠譜,買單的都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不生孩子!
《找到你》觀后感
由姚晨和馬伊琍等主演的電影《找到你》在上映以后吸引了很多的觀眾,影片主要講述了職場律師李捷和保姆孫芳之間因為孩子而開始命運的博弈的故事,劇情豐富,扣人心弦,小編整理了一篇網友對這部電影的觀后感,一起欣賞吧!
這是一部由呂樂執導,姚晨,馬伊俐,袁文康,吳昊宸聯合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呂樂作為一個攝影師出身的導演,這部電影的畫面拍得簡潔明快,細而不膩。
影片的劇情大致是這樣的:精英律師李捷正在辦離婚,為了爭得女兒的撫養權,她拼命地工作,但她幼小的孩子沒人照顧,并請來保姆孫芳,孫芳對她的女兒視為己出。但有一天下班回家,李捷卻發現保姆孫芳和她的女兒毫無預兆的消失了。李捷陷入了苦苦的追尋之中,由此揭開了孫芳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它不僅是一部以尋親為主題的電影,而且用獨特的視角賦予了它全新的意義,在尋親的過程中,讓人更多地思考女性面對家庭事業時的諸多不易,展現的是當代女性的現實困境。片中的三個女性角色,李捷,孫芳,朱敏,分別代表了現代社會的職場媽媽,農村婦女和全職太太.
《找到你》講述了身份迥然不同的兩位母親,因一個孩子,而展開48小時的追尋和救贖的故事,影片采用了雙女主的設定。影片中,姚晨飾演的職場女強人李捷,身陷事業與前夫的女兒爭奪戰中,顧此失彼。而馬伊俐飾演的質撲母親孫芳,卻陷入丈夫的家暴、孩子重病的生活逆境。影片通過寫實的鏡頭語言,展現當代母親的生存境遇和心理,填補了女性題材市場的空缺。
李捷和孫芳,雖然身份地位不同,但生活的難處,幾乎是一樣的。在這兩人身上我們看到了職場女性兼顧家庭生活的無力感,和底層貧困女性備受侮辱的麻木感。讓我們看后不禁呼吁,在關愛母親的同時,強烈號召男性要回歸家庭。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演員的表演。姚晨憑借此劇,獲得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最佳女主角獎。有一個片段特別令人記憶猶新,影片中,姚晨飾演的李捷,被馬伊利飾演的孫芳“偷”走孩子后,在前夫的無聲責問下,她獨自擦拭冰箱,卻在冰箱指夾縫中發現疑似孩子的衣角,她顫抖著拉開冰箱夾層,一個夭折多時的孩子赫然出現,李捷行舉驟僵,怛然失色,她試圖呼喊,卻發現自己害怕得失聲,最終只發出奇怪的聲音,在蜂擁而上的人群中,抖如篩糠。在這詮釋母性本能的情緒高漲的戲份中,姚晨憑借飽滿的情感張力和細膩的演技,極富層次感的表演,真實呈現出失女母親發現孩子時的情緒變化,緊張刺激的劇情節奏,令影片的情感沖擊強烈,代入感十足,令人不得不隨著劇情緊張揪心,真的讓人過目不忘。還有在影片的最后,李捷跪求孫芳把孩子還給自己的那種恐懼和崩潰,我們看到一個演員全身都是戲。據導演介紹,她為了更好的把握人物,體驗丟失愛女的不安,姚晨堅持40天不見自己的孩子。而且她在拍攝時穿著一步裙,跑斷了四雙高跟鞋,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為塑造的角色帶來了真實感。
片中馬伊俐飾演的保姆孫芳,她頭發枯槁,皮膚粗躁,樸素的扮相,近乎素顏的出鏡,從人物的扮相上,就在不動聲色中投射出劇情的張力,她完全顛覆了以往精致時尚的形象,讓人幾乎認不出這就是馬伊利,在孫芳這個角色上,由于她的.經歷,所以她有著非常多的性格特質,在她身上也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影片中,孫芳在醫院里,那眼神中的不甘與憤恨。與小孩相處時,眼中止不住的母愛。還有一個鏡頭讓我深深難忘,孫芳抱起了這個孩子,露出了一個母親般的甜蜜微笑,但在下一秒,他又很快的收起了笑容,面色頓時變得沉郁且神秘,短短幾秒的鏡頭中,從馬伊俐的眼神中,從驚喜到錯愕再到憤怒的一系列轉變中,她將人物的內心狀態演繹得極為傳神。這些眼神,賦予了角色更多的生命力。當看到孫芳跪在雨中,充滿愛意的撫摸著孩子的額頭,絕望的眼神,對著來往行人無助的吶喊求救,讓我們看到這個角色母性的光輝,復雜的人性,在她的身上交錯,看到了一個生活在底層女人的苦苦掙扎,也讓我流下了熱淚。《找到你》,無疑是馬伊俐一次非常成功的選擇。
這部戲,采用了是雙主的表演方式,姚晨和馬伊利的強強聯手,突破了演技的巔峰,真實再現了當代媽媽生活的苦樂酸甜。
在這里不得不文案吳昊宸,這位出生在94年的年輕演員,他把一個有情有義的痞子演活了,即算是和老戲骨馬伊利對戲,他的表演也毫不示弱。
《找到你》這部電影,我認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整部影片圍繞尋找的主題,是母親尋找失去的孩子?還是女性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或者是孩子尋找應有的關愛呢?都留給我們無盡的思索。作為現代女性,不僅要權衡好職場與家庭,更要關乎自身存在的真正價值。其實《找到你》就是找到自己。
《找到你》觀后感范文
好吧,你當了全職太太。每天一睜眼就跟打仗一樣,伺候好小的和老的,家務活全包,日復一日的雞零狗碎,熬黃了臉,累彎了腰,轉過頭男人就出了軌。如果忍不下這口氣,非要離婚,自己沒收入沒存款,別說孩子的撫養權爭不到,脫離職場這么久,找工作都成問題。
好吧,你當了職業女性。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找人帶孩子,生怕不盡心。自己再涂上口紅踩著高跟鞋,一身職場白骨精的干練打扮,去職場跟妖魔鬼怪拼殺,要笑里藏刀,接住同事的明槍暗箭;每天精疲力盡,卻被人戳著脊梁骨,說沒有盡到當媽的責任。
這樣的女性困境,就是《找到你》的核心母題。在這部電影中,通過一個充滿懸念的兒童失蹤案,串聯起了來自不同階層、擁有不同背景的三個母親,她們的人生際遇,正好可以拼湊出在這個苛刻時代掙扎的女性群像。
李捷(姚晨飾)作為一名律師,正在與丈夫協議離婚,因為女兒多多的撫養權相持不下,她為了更有勝算,生完孩子不久就立刻投入職場。可是孩子總要有人帶,找了保姆又總不稱心,還把孩子的頭磕破了,好不容易找到孫芳(馬伊琍飾),能干勤快、孩子又喜歡,她想著總算可以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趁著年輕,好好拼一番事業將來也可以給女兒更好的生活。
然而,下了班回到家,這個看著老實巴交的孫芳,竟然把多多拐跑了。她急瘋了,跑去報案,卻被一個男警官沒好氣地質問:“怎么現在才發現孩子丟了?!”言下之意就是你這人怎么當媽的。
李捷只能用哭啞了聲音回答說:“白天要上班。”
一句話,道盡多少職業女性的心酸和無奈。
本質上都是現實中,女性都會遭遇的同一種困境:你忙于事業,不想要小孩,或者分給孩子的時間少,大家就說你不是個好媽媽;你真的全心全意照顧家庭,大家就說,這是你應該做的。
沒有理解,沒有認可,沒有感同身受,社會給女性出的這道難題,足以把心理脆弱的女孩子殺死一萬遍。
不結婚是你的錯,結了婚不生孩子是你的錯,生孩子只生一個是你的錯,生了孩子還要加班,也是你的錯。
要求老公分擔養育責任是你的錯,因為老公不顧家和他翻臉是你的錯,甚至老公出軌了,你指責他,還是你的錯——“男人都這樣啊,你為什么不能忍一忍?”。
孫芳這樣一個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照顧多多盡心盡力,懂得哄孩子,大清早還給太太榨果汁,看她腳后跟被高跟鞋磨破了,又貼心地幫她粘上創可貼,實在無可挑剔。
也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會干出拐賣東家孩子的事,李捷不明白,我們作為觀眾也不明白。可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孫芳多災多難的`前半生鋪展在我們眼前。
她老家窮,到城里來謀生,經人介紹結了婚,可就在婚禮當天,鬧洞房的人不規矩,她踢了對方一腳,新郎覺得丟面子,當著人就把她打得鼻青臉腫。
很快,孫芳懷孕了,還以為有了孩子,老公就能安分過日子,沒想到還是拳打腳踢。生的是個女兒,又是先天性膽道閉鎖,一般來說活不過兩歲。治病要花好多錢,老公根本不管,就想讓女兒自生自滅。孫芳卻舍不得,想給女兒捐肝,可惜配不上型,就自己出來打工,東拼西湊,甚至當起了舞女,為了掙錢什么都豁出去了。
這部電影中的第三母親,只有寥寥幾個側寫。她叫朱敏,是李捷一個離婚案委托人的前妻,同樣在爭孩子的撫養權。她學歷不低,可是為了照顧孩子和家庭,結婚后就一直沒上班,被人稱為“王總”的老公,沒有后顧之憂,事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
朱敏(陶欣然飾)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但她的情況顯然處于劣勢,甚至跑去苦求前夫的代理律師李捷。朱敏在法院外拉著李捷不撒手,求她看在都是女人、都是母親的份上,不要奪走她的孩子。換來的,是李捷冰冷得像刀一樣的話語:“你知道我為什么努力工作掙錢嗎?我就是不愿意自己變得跟你一樣,什么都沒有,連自己的孩子都留不住!”眼看勝訴無望,她心灰意冷,點了煤氣自殺。
所以我一直覺得,這部電影,就是中國女性最真實的生存現狀。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
任何問題,在被解決以前,首先要被更多人看見。我想,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的意義所在。
找到你觀后感范文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找到你》從三個不同的社會階層的三個女性,三個正在辦理離婚的女性,三個都不愿放棄自己的孩子的母親,多角度地闡述了女性的不易。
李捷是一個只講原則不講感情的女律師,因為女兒被拐,在一路尋找孩子的過程中發現了孫芳這個社會最底層的母親的不易,最后理解了朱敏作為一個為家庭放棄一些的全權太太的不公平。
當下的社會,因為感情而結婚,因為感情而離婚,現在是稀松平常的事,作為職場女性,為了贏得孩子的撫養權,就必須經濟獨立,因為沒有經濟來源,你連自己都養不起,怎么有能力養活孩子,在爭取撫養權時就沒有話語權,沒有資格。因此很多女性就會在職場上很拼,因此疏于孩子的陪伴,疏于夫妻的溝通和陪伴,最后,有了所謂的事業,卻輸掉了婚姻。
孫芳是一個最典型不過的社會最底層的家庭主婦,這樣的家庭是最經不起一場意外或一場大病,女兒珠珠得了肝病,需要大筆的錢去支付醫療費,因為沒有及時繳清費用,孩子被強行出院,床位被李捷家的多多占用,因為多多的父親是醫院的`醫生,因為他們有錢,當孫芳的孩子在雨夜去世后,孫芳恨所有的人,恨孩子的父親的無情,恨有特權階層,對社會有一種報復心理,因此通過一張名片找到了李捷的小區,找到了李捷的孩子,當上了李捷家的保姆。
朱敏是一個全職太太,全世界最危險的職業就是全職太太,因為全心在家照顧家人和孩子,和社會脫離了,總以為另一半可以依靠一輩子,自己不求上進,最后被老公拋棄,等到打官司時,連孩子的撫養權都拿不到,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遇到渣男,會輸得一無所有,遇到還有點良心的男人,他會讓你衣食無憂,但離你沒商量。很多女人因為家庭被下崗,因此就自我否定,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害怕與人交往,要么一蹶不振,怨婦一枚,要么自暴自棄,從此玩世不恭。
上一篇:兩位英雄經典臺詞匯集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