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詩曹植朗誦及注釋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文人曹植的一首五言六句詩。七步詩曹植朗誦及注釋,我們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作品原文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話譯文
【第1句】: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桿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豆桿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第2句】: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詞句注釋
嘗:嘗試。
持:用來。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lù):過濾。
豉(chi):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殘害全,表達了曹植對曹丕的不滿。
泣:小聲哭泣。
何:何必。
曹植介紹:
曹植(192~232)
三國時魏國詩人。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少聰慧,善屬文,始深得曹操寵愛,幾立為太子。后因行為放任,其兄曹丕被立為太子。
延康元年(220)曹丕稱帝后,植名為王侯,實為囚徒,兩度被貶爵移封。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后,繼續遭受猜忌和打擊,最后移封陳郡,卒謚思,故世稱陳王或陳思王。
思想和創作曹植的思想和創作,以曹丕即位為界,明顯地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作品主要表現了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政治抱負。
如《白馬篇》、《薤露篇》。后期作品則主要反映了曹魏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控訴了曹丕父子對他的迫害,抒發了自己備受壓抑,有志不得伸的滿腔悲憤情緒,表現了自己不甘階下囚的生活,希冀用世的強烈愿望。如《贈白馬王彪》就是詩人憤而成篇之作,深刻地反映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另如《野田黃雀行》、《七哀詩》、《怨歌行》、《鰕?篇》、《雜詩》等,也都是詩人后期的憂生之嗟。除此之外,曹植也有一些直接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詩篇,如《泰山梁甫行》、《送應氏》等,反映了軍閥混戰、社會亂離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成就曹植是建安時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詩人。他的詩現存約80首,大部分是樂府詩。曹植一生重視從樂府民歌中汲取創作養料,他的《美女篇》就直接脫胎于漢樂府民歌《陌上桑》。他的《怨歌行》、《泰山梁甫行》、《名都篇》、《白馬篇》、《野田黃雀行》等都是沿用樂府舊題或創造的樂府新題。所不同的是,他在學習民歌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工和提高,因此他的詩歌呈現出文人所特有的風格與情調,具有明朗、和諧、清新等特色。
曹植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五言詩,把五言詩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使之達于成熟。他的五言詩,敘事與抒情相結合,格調雄渾而不卑弱,文辭華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語言的提煉和修辭,特別留意于文句的整飭和韻律的和諧。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他被視為五言詩的一代宗匠。
七步詩曹植原文注釋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步詩曹植原文注釋,歡迎來參考!
七步詩
兩漢: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譯文
鍋里煮著豆子,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
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釋
⑴持:用來。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⑶漉:過濾。
⑷菽(豉):豆。這句的意思是說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⑹釜:鍋。
⑺燃:燃燒
⑻泣:小聲哭
⑼本:原本,本來。
⑽煎:煎熬,這里指迫害。
賞析
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然后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七步詩的真假向來為人所爭議。其中郭沫若說的比較有理。他認為曹植的《七步詩》:“過細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然后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詩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詩作成了依然可以殺,何至于僅僅受了點譏刺而便‘深慚’?所以此詩的真實性實在比較少。然而就因為寫了這首詩,曹植卻維系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然后這真是所謂‘身后是非誰管得’了。”但是他的說法也有人質疑,有人說,當初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只是作為一個借口,想殺他,他認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沒料到,曹植才華如此出眾,當時,就連曹丕本人也被感動了些許,并且為了保住名聲,以安天下,他才放過了曹植
曹植七步詩注釋及解釋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釋嘗:嘗試。
持:用來。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lù):過濾。
鼓(gǔ):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殘害,表達了曹植對曹丕的不滿。
泣:小聲哭泣。
何:何必。
譯文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賞析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曹植七步詩原文朗誦
導語:《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的一首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曹植七步詩原文朗誦,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七步詩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釋
嘗:嘗試。
持:用來。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漉(lù):過濾。
鼓(gǔ):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
釜:鍋。
燃:燃燒。
本:原本,本來。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殘害全詩,表達了曹植對曹丕不滿。
泣:小聲哭泣。
何:何必。
譯文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賞析
此詩純以比興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現象,抒發曹植內心的悲憤。
上一篇:王家衛的臺詞特點精選7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