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經典美文隨筆
淺夏如風,清爽的空氣中流動著一種微醺的溫情。五月,謝了桃李,瘦了櫻絮,眼前是一片片的青草綠,一串串的槐花白。五月,薄如蟬衣,寂靜安逸,清澈的天空如一湖碧水。在季節的流韻里,采一朵詩意芬芳,擁一份寧靜入懷,在一朵朵純白中,綻開柔柔的牽念,將一簾風輕,書寫成云的姿勢,在一簾清夢中,我細賞琉璃人生。
倚在夏的清涼臂彎里,一直都想擁有一段靜美的時光,看花園里的喇叭花兒瘋長,逐漸漫過墻角開遍了五月,看時光的縫隙里,又殘留了多少失落和惆悵,看風吹花落,緩緩的旋起心中的夢。許是薄涼的女子,不喜喧囂,閑暇的日子里,喜歡安靜的呆在自己的小院里,獨倚窗前,擁一懷靜好,品一杯淡淡的清茗,在有你無你的日子里,循著你的墨香,用文字編織著心中淡淡的思念和感動。
一路行走,總會有太多無法喻知的風雨,無法抵擋的滄桑。終是凡夫俗子,不能像佛祖一般“心如明鏡,不染塵?!?。終究離不開塵世的煙火氣息,無法逃離紅塵牽絆,但我亦希望,可以沾染佛前一朵白蓮的素潔。于喧囂中剪一段清寧時光,做一個淡然淺笑、安靜向暖的女子,于三千弱水中,守著一個靈魂相依的人,彼此溫暖,不問情深緣淺。
風塵彌漫的路途,突然多了一種默默的期待,一種靜靜的守望,很多話,已在不言而喻的默契里,即便緘默,憑著感應,你應該知道,那份已然收藏的美好伴著絲絲無奈的憂傷,在一種叫做倍感珍惜的'情愫里生根。那是放不下的矜持么,不過是想要一個真實的你而已,卻為何心生生的疼著,是我把你裝的太深還是想的太多?不想讓任性碰碎心念的期許,不奢望三千紅塵,可以相伴永遠,只是你一語細碎的呢喃,已隨風穿過我的心,留下溫潤的痕跡。
依著昨日的辰光,握一把歲月的滄桑,品一杯愛的純釀,于時光深處,讓眉間的淺笑,伴一場梨花似雪的素靜,去靜靜聆聽隔山隔水的呼喚。用默默的靈犀解讀深念的文字,伴著一輪又一輪清淺時光,用真情抒寫愛的美麗。那是扉頁上飄起的墨香,在溫情相依的時光里溫馨恒久。如若,能夠相望于萬水千山,如水的目光,是否還會為彼此蕩漾出清粼粼的浪花?
所有的糾結與茫然在淺夏的清涼中漸次寧靜,內心縈繞的只有相遇的溫暖。不想去糾結有多少眷戀埋藏在心底,亦不去想有那么一天你會離我而去,只愿珍藏著這一路相惜的美好與懂得,淺喜,深藏,回眸處,是一場花開的嫣然。
生命中,總有不舍的一頁,那么深,又那么暖,我把寒涼輕盈在過往的云煙里,把牽念溫暖在掌心的紋路里,以如蓮的婉約,守著有你的時光,安然著幸福。流年,是一首無字的歌,一直在心中生生不息的,除了愛,還有希望。
光陰,已然薄涼了往事,一直以來,我都用心對待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或許今生注定是一個缺少被人疼愛的女子,所以,害怕寒涼,害怕不聽話的眼睛會在一不留神間被冰涼的液體沁濕;更多的時候,我習慣于沉默或者遠望,任一種叫做寂落的情緒劃過我的心湖,就像有你同在的時辰。暖,宛若陽光穿越指縫的感覺,柔軟到無法捉住,只能在一雯眼簾里嗅聞著,想象著,迷醉著……
張愛玲說:“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感覺,那種在寒冷的日子里,牽起一雙溫暖的手,踏實地向前走的感覺”。遇見你,是我溫暖的相依。所有的思緒,松懈在暮云的流光照影里,醉于相知暖了話語,幾分純真幾許癡迷。心里懂得,有一種愛是看不見的容顏,卻深深在腦海里;觸不到的愛意,卻濃情在兩心里。
等待,在月色如水的夜晚,把自己等成了佛座前的一朵紅蓮,開在你必經的路上,那靜靜的等待和溫暖,我永遠在這里。以你想念的姿勢,不遠,也不近。記得,你曾說過,你會守著荷,你要讓荷快樂。相信,生命里,有一種陪伴,無需海誓山盟,卻也可以相伴永遠;有一種懂得,即使不言不語,卻總會暖到落。
悟禪,給心靈以愛的空間。一切的美,都因愛而生,因愛而長久。愛,是心靈間的一種感應。無需牽強,無需躲閃,一切盡在心與心的牽動;愛,是思念中的一種呼喚。隱于無形,訴于有聲,一切盡在魂與魂的交融。將愛的思緒與情節調和,便會在每個晨鐘暮鼓里,看到日升日落渲染大地萬物的驚鴻一瞥。
在月光清影里,一朵心蓮仍舊燦若琉璃?一念滅,一念起,依然如指間這朵青花般的細膩?若我滿身花雨歸來,與你對坐在一柱禪香的煙火里,可不可以,為我泡一壺流年舊憶,即便沉迷,也依然能隱忍著將熱淚藏匿。夢如蟬衣,情若琉璃。只是不知,當有朝一日,你將歲月風骨入畫,又該如何云淡風輕的落筆?
喜歡那種淡到極致的美,款步有聲,舒緩有序,就如這五月的天氣,不急不躁,不溫不火。總是抱怨著你的不冷不熱,卻也感受著你給的溫暖快樂。你說,淡然相處,細水長流的緣分才能長久。淡是清雅的人生,是人生一道最美的風景。
于微雨紅塵處,觀一朵蓮的超凡脫俗,賞一抹山水的靈氣,讓風兒吹去滿心的疲憊,讓云兒拂去眉間的煩惱,將人生寄情山水,將溫暖一路珍藏,在清婉的旋律中,純情寂靜的靈魂。在溫暖的文字中不斷充實自己,任時光之筆,在歲月的紙箋上書寫。
琉璃脆隨筆
夜讀書。讀到“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心的細弦驟然崩斷,甚有潸然淚下之狀。忙借著燈光查文案的出處,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簡簡吟》。
一個彩云般詩意的人,一個琉璃般的文案,隔著無情的朝代,放肆地散發著妖嬈的光芒,迷了多少人。世間好物易碎,是因為好物不多。
好的瓷器不多。
到菜市場買菜,在昏暗的棚子盡頭,有那么一兩個賣瓷器的攤子,極為普通的瓷器:瓷盤子,瓷碟子,瓷碗,瓷勺子……一樣樣疊著擺放。雖然價格低廉,但是瓷還算細膩。
本想看一看,但當蹲下身子,竟然看到白瓷藍花的瓷器上面落了一層灰塵,頓時沒了興趣。起身,離去。這些瓷器攤的主顧是周圍的租客,從遙遠的鄉下來,拖家帶口,靠著給人打工掙錢,生計不太容易。經常是兩三個主婦,挎著菜籃子,走到攤子前時,說:“需要添兩樣廚具——有客人來,得買兩個像樣的。”另一個也附和,于是一起蹲下身子,仔細挑選,耐心討價。
身邊兩三歲的孩子站著,瞅著綠瑩瑩的蔬菜,眼里充滿渴望。
炎熱的夏末,在一茶店看到一對茶具,細膩的白瓷,薄如一層初乳,極為精致的藤編式樣。女店主是一位宗教信徒,四十五六歲的樣子,慈眉善目。她介紹說,這樣的茶具,是北京的一位老藝人做的.市場沒有賣的,只能定做,280元一套。
它放在淡綠的木格子上,清爽玲瓏。只一眼,我便喜歡上了,輕輕拿起欣賞,真涼呀,那種瓷的涼,從指尖涼到心底。
后來,再也不敢碰。那么薄的瓷,那么透明的瓷,似乎看一眼,都有一種破碎的感覺。
好久,夢里都有那種瓷碎的聲音。
這樣的瓷器,適合收藏,因為你看它的,那是一種無言的慈悲。
好的女子不多。
不能用多這個詞,因為是真的太少了。
讀書,寫字,十幾年,只是反復地讀幾個女子:易安、張愛玲、林徽因、蘇青……一個人讀書,與人談天,一紙一筆地寫字,兜兜轉轉,總是離不開這幾個女子。
像是在夢里,永遠也走不出去。
女子的好,要好到一定程度,才能鮮艷。
好的'女子,應是云端上的女子。生得好,活得好,而死,也好。
好,不一定是幸福。大多好女子,便是如此。就如雪小禪說的,總在最美的瞬間,戛然而止。或者退隱江湖,或者生命終結。
看電影《阮玲玉》,最讓人心碎的是她著一身旗袍,在象牙白色的旋轉樓梯上,輕輕一回頭,回眸一笑多好呀??赡茄凵袷菬o盡的哀愁悲感。
25歲,薄薄的年華,就此紅落顏逝,如同霜中的琉璃,晶瑩剔透的美,卻在皚皚白雪的壓覆下,“泠”的一聲,崩裂了。
一地寒光。
我在生活的城市,遇不到幾位云端女子。住的樓層上,見到的是風塵仆仆的女子來去匆匆,上班,買菜,伺候孩子。工作的周圍,女人們談論的是老公的貴或富、哪里的衣服打折了。世俗的煙火始終是最熱鬧的話題。
好吧,總算遇到了一個,然而這般污濁中的好女子,總是被生活擱置在一個沉靜的角落,沒有好好地去盛開。
我遇到過一個很好的女子,才華很好,相貌也很好,獨活于市井。一次在餐后的閑聊中,聽到別人說了一句:“她心理一定有病?!?/p>
隨意的一句話,我認為的這個好女子.就此生活在異樣的環境中。
結果,我不敢去想。
好的風景不多。
冬日,想看一場雪。于是,裹了圍巾出門,天地間的雪花,在風的伴舞下,輕盈又放肆地飄飛。沿著青磚鋪成的小路,一個人邊走邊欣賞,只覺得心似這茫茫大雪一樣敞亮。
有孩子在雪地里嬉鬧,打雪仗;一對情侶從婚紗店里出來,女孩穿著婚紗,如雪一樣白的婚紗,他們要去拍雪地的婚紗照;那些棉服外面套了橙色環衛服的老人,拉著綠色的車子,穿梭在大街小巷。
一路走來,俯拾皆是風景,就像那風景早已盛裝待展,等著你去欣賞,讓你應接不暇。
路邊,有小小的報刊亭。四十多歲的老板娘搓著手,打招呼說:
“姑娘,買一份報紙看看,我這大半天的還沒有一個顧客呢。”
因為和老板娘熟識,我就應聲走過去,掏兩元錢買了一份本省大報,頭版是滅門慘案。標題下面配著一幅現場的大照片,血淋淋的,另外的兩張圖片是已經封鎖的現場遠景,蕭條蒼涼的冬日鄉村和三三兩兩的看客。此時,縱然依舊是雪后的美景,我卻頓然失去了觀賞的心情。
轉身,匆匆回家。
人有時會莫名地產生一種悲觀的情緒,覺得那些好的東西,自己沒有擁有,擁有的東西又極易失去。所以,一切都是不穩定的。
然而,人生在向前走,風景如何能留得住呢?
席慕蓉說:風景再美也會后退。
——多么恰當的一句話。
心似琉璃隨筆
喜歡琉璃
清澈美麗
不染塵埃
越來越覺得,無論
、友情還是愛情
都要純粹
不夾雜任何條件
塵世間如此復雜
猜忌、嫉妒、虛榮,真想
簡單、單純、純真
想到琉璃
干凈到不染塵埃
純粹至清澈美麗
塵世間的物欲和利欲在她面前
幾乎沒有作用,
所以
喜歡琉璃
今日,翻看佛經
忽然,看到一句話:
愿我來生得菩提時
心似琉璃慢慢的,盯住這句話
眼淚就流了下來
原來,佛祖是知道的
泛著古韻的琉璃時光隨筆
(一)炊煙,瓦舍,喚兒聲。
半墻夕陽覆蓋在泛著綠意的青瓦上時,古樸的村莊染上了一種安詳的色暈,炊煙是為了應景而生吧?它踩著屋瓦,騰空一躍散在葉尖枝頭。從一團稠霧被風解作游絲,在空中劃出悠長的弧線。一幅暮時鄉村圖就浮現眼前。然而寂靜終被一聲聲喚著不同昵稱的呼喚打破,那是溫柔的.母愛的展現。那炊煙是鄉村特有的家常菜,卻早已被埋沒在記憶深處。那些習以為常而永不改變的時光,如今回首已不在原處,是自己走得太遠迷失了方向,還是故鄉久等不來你的留戀而失望轉身呢?
(二)老樹,繁星,夏涼夜。
暑氣未消的土面還燙得到赤腳的孩子,月亮卻早已升到了半空中,夏天的夜就是冰火共生的奇妙幻境,對于稚氣的小淘氣來說,這一點也不過分。星星浸在如水的天空訴說著亙古的傳說。村頭的老樹下納涼的男女老少也在訴說著白日不曾嘮的家常。孩子可不在意這些有的沒的。他們的目光早就被那些會飛的“星星”所吸引,“輕羅小扇撲流螢”。不,太文藝了,他們可是一群小男子漢,大人們脫下的衣服早已被他們拿去當了工具。不消一會兒,每人手上都拎著個熒熒發光的袋子。如今,村莊的夜晚沒有了螢火蟲,晴天越來越少,連星星都少見了。老樹幾年前被砍倒原地建起了廣場,空調把人們都鎖在了家里,晚上的村子靜得嚇人,我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三)桃園,瓜田,看瓜人。
所謂秋天的氣息,是隱身在瓜田、桃樹下,偷吃清香撲鼻的桃子和瓜;是被發現時還不忘再揣兩個入懷的貪心;是被人追著罵的刺激;是被逮住卻不受責備反而被夸跑得快的寬容;是無知時最快樂的時光。
那時候沒有電子玩具,一捧黃土一瓶水就能捏出個張飛;那時候沒有零花錢,滿山漫野都是零嘴;那時候沒有漂亮衣服,穿著幾塊碎衣布湊出的衣服照樣可以大方出門;那時嘴里念叨的是鄉音版的唐詩。這些回不去了,也不會再回去了,難道不是嗎?在回憶里靜好吧,人生,永遠都要向前看。
上一篇:懸崖之上片尾臺詞匯總7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