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紀錄片《大黃山》有感
距離紀錄片《大黃山》首播已經很久了,可是黃山的美麗景色卻始終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不論是如仙境般翻騰的云海,還是那留下不滅印記的黃山摩崖石刻,亦或那令人神往的日出,都是天地間至奇的存在。然而,真正能讓我折服的,卻是那些頂風傲雪的古松。
這是怎樣的一道風景啊!一棵棵古松在雨打風吹下;在云纏霧繞下;在霜欺雪壓下,仍傲立于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絕壁上,俯視深淵,直刺蒼穹!看,他們欣然張開那溫暖的雙臂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華夏兒女,書寫了一次又一次的華美樂章。
是怎樣的環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靈魂?我不禁感嘆道,難道是嚴寒酷暑的磨練,又或是生命之土的荒蕪,還是那水分供給的不足?試問:沒有泥土的依靠,他們是如何在險峻的峭壁上經受住寒風炎日的摧殘;沒有水分的滋潤,他們又是如何向人們展示這磅礴的翠意?我沉思了:不,不,不是這些造就了如此不屈的靈魂;對,對,是黃山松自己造就了如此不屈的靈魂。或許你未曾發現黃山松都有一種奇特的姿態:他們總是向著一個方向生長,是的,這是一種甘于奉獻的姿態,更是一種團結的姿態。試想,在生命之水稀缺,生命之土荒無的巖壁上,若每個枝椏都要生長,會有今天黃山松這一景觀嗎?或許他們已敵不過大自然的.折磨,正是因為有了一側枝椏的自我犧牲,另一側枝椏的團結協作才成就了黃山松的絕世之美。
伴著這一棵棵的古松,我的思緒飄到了徽商鼎盛的明清時期。聽吧,伴著陣陣清越而又堅定的馬蹄聲,一群群馬隊從大山走向世界;看吧,迎著一次次的笑聲,一座座徽商古宅拔地而起。
這是怎樣的一道風景啊!一代代的徽州商人,從這交通不便、不予外人道也的桃源世界走向大山外的美麗,并且延續200多年,這是一座不朽的豐碑。
是怎樣的環境才能成就如此不朽的豐碑?對,就是黃山松的甘于奉獻,團結協作的精神成就了這段傳奇。看!那一排排的徽商會館,或許你就明白一二了。遍布各地的徽商會館一方面是為了聯絡鄉誼,代為傳遞鄉人信函。但更為重要的卻是為本幫商人提供方便,代表徽商與官府交涉商業事務,從而大大地強化了徽州商幫內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徽商的市場競爭力。然而,單是有這些還是遠遠不足以讓徽商延續200多年,徽商的奉獻精神不僅從時間上延續了這段輝煌,更是從精神上提升了這段輝煌。大量的徽商發家致富后,自己依然克勤克儉,但是一旦當他們面對國難民困或旱荒水災時,卻又會慷慨解囊,將財富奉獻給社會。正是這種種“義行”、“義舉”的奉獻精神成就了不朽的徽商。
不論是黃山上那一棵棵傲然挺立的古松,還是徽州大地上這一代代永不磨滅的徽商,我想都是我們的徽魂。他們用自己方式抒寫著古徽州人甘于奉獻、團結協作的精彩畫卷。
觀安全紀錄片有感
這次我們看了一個短片,叫安全逃生紀錄片,它告訴了我們很多逃生小知識。
只聽得一聲,不好了,三樓起火了,一樓的學生先出去,然后是二樓的,可是有幾名師生被困在了三樓,只見消防官兵趕緊找來充氣墊,剎時間的工夫,充氣墊就象是個吃飽了的大面包一樣,就敘了。有幾名二樓的教師跳了下來,這時消防官兵駕著云梯把三樓的被困老師也得救了,哦原來是演習,領導上陣了,全部是省級的`有那么十來個吧!我第一次見到這么多大人物。我知道了逃生時,應用濕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還要有秩序地靠著墻邊走,在樓上被困時,應搖擺彩色的東西,已便讓人們發現,可以看到。
這次的消防演練對我的幫助很大,它告訴我了許多逃生的小知識,不能恐慌要鎮靜,我們雖了解一些小常識,但仍有一些同學不把它當回事,請大家,吁!多學逃生小知識吧,會對大家有好處的!!
觀紀錄片《斷刀》有感
《斷刀》是一部記錄朝鮮戰爭的記錄片,它主要記錄了朝鮮戰爭的頭2個月的戰場轉折過程。看完這部紀錄片,使我對那場戰爭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認識,也對那些入朝作戰的老志愿軍人更加崇敬,體會到了魏巍用真情寫的那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偉大之處。通過慘烈的戰爭畫面以及當事人志愿軍老戰士的講述,讓我真切地認識到當年的那些士兵們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以及大無畏的愛國精神。片中講述了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為了搶占戰略要地,中國志愿軍不顧一切竟然在一夜之間走了114里路,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啊!在這驚人的數字中犧牲了多少英雄烈士啊!中國志愿軍沒有白白的付出,領先敵人5分鐘到達那個山嶺,這短短的5分鐘就是決戰勝利的關鍵,在這場戰役中中國犧牲了幾千人,最后取得了戰役勝利,一句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場的局面。有很多人會問“中國人是靠什么贏的?”,在當時的惡劣環境中,中國志愿軍穿著單衣薄褲,武器也非常落后,在大雪中和敵人的飛機大炮對抗,如此懸殊的對比在很多人看來志愿軍是不可能贏的。另一場戰役場面或許能對此做出解釋,在寒冷的雪地中,隱蔽的志愿軍戰士們一動不動地等待著敵人靠近,當團長吹起了沖鋒號,卻沒有一個人行動,因為戰士們都已經凍死了,只剩團長一個人了,團長揮了揮淚,孤身一人奮勇作戰,最后也壯烈犧牲,中國志愿軍就是靠著這種堅持不懈不怕犧牲的精神和信念贏得了勝利,贏得了光榮!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國弱必遭人欺,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不是滿清政府,更不是蔣介石的腐敗政府,對于那個剛剛誕生的新中國而言,投入那場戰爭,決策者的決斷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啊。朝鮮戰爭是美國政府在國外第一次沒有取得勝利就撤兵的戰爭,第二次就是越南戰爭,現在美國的軍事家常常警告美國政府,不要試圖和中國進行軍事沖突,不要忽視中國政府。中國由貧窮到富有,由腐敗到強勝都是由中國人民生命和鮮血捍衛的,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僅打敗了美帝國主義的軍事入侵,還大力發展經濟,改善人們生活,通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我國政治經濟迅速發展壯大,國力不斷增強,社會穩定,人民富足,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
記錄片《斷刀》在使我們深感震撼、對志愿軍滿懷敬佩之余,也讓我們充滿了前行的力量。當前,公司正處在向市場業務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要發揮志愿軍那種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大無畏精神,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奮勇前進,孜孜以求,用智慧、汗水和真誠開辟新天地,為公司的友好又快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觀紀錄片《南京》有感
古往今來,世界上血與火的戰爭屢屢爆發,造成的只是讓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妻離子散。這些血的債本該誰來償還?
試問:世界何時鑄劍為犁?我們又何時能夠達成這“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鬼子血的見證,短短的六個星期,日本人使一座歡城,瞬間變成了廢墟。然而,更讓人難以忍受的卻是,日本人根本不承認他們的罪行!
當然,日本也為他那不法的侵略行為付出了慘重代價!
《南京》給人感觸諸多,它見證了日本的暴行,南京城,一座千年古城,就這樣被日軍踩在腳下,任其欺凌。在慘不忍睹的暴行下,南京,變了樣,到處都是血和肉,日本這個殘酷的絞肉機,不知疲倦的運作,使南京城失去了原有的生機勃勃,代替它的.是黑暗,是毀滅,是死亡。
然而,中國富強了,中國強大了,中國不一樣了!它再不是以前那般軟弱了!它有了保護自己的利器,它,騰飛了!但人們永遠也忘不了,南京城內,不,不光是南京城,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土地大半淪陷,死亡是時常會發生的事情,我想,日本的殘暴,中國人是體會的最真的了吧?
《南京》這部紀錄片,一方面給了日本人莫大的打擊,另一方面則給了中華人民莫大的安慰。
歷史看來,所有的殺戮與血難,都給人類帶來了莫大的傷害。這條充滿獻血的道路,依舊沒有喚醒某些人的良知,死亡,殺戮,再死亡,重復著,無休止的重復著,可悲的人類!
南京的歷史仍然沒有喚醒那些忠于戰爭的霸權主義者,每個世紀難道真要發生些慘案他們才安心嗎?死亡與殺戮,這些可怕的字眼,卻活生生的呆在我們的身邊,這怎么能讓世界和平呢?
世界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殺戮。
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里,更加需要和平共處,共同創造未來與和諧的社會!
和平需要大家的維護,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得到保障,才能夠沒有戰爭,沒有欲望,沒有殺戮,才會出現“世外桃源”!
上一篇:小品拍馬屁2臺詞匯編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