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秀才人情紙半張】(諺)指舊時讀書人大多窮困,與人交往,只能用書畫作饋贈。后用作以薄禮相酬的常語。
【第2句】:【 成大事不記小仇】要做成大事,不應(yīng)該計較小的冤仇,要 能夠容人。姚雪垠《李自成》:“他的左右都巴不得一下子攻 破城市,替他報仇。他說,成大事不記小仇?!?/p>
【第3句】:【倒打一釘耙】釋義:比喻反皎一口。例句:我們前些天,揭發(fā)批判了李春山,他現(xiàn)在公開賴賬,還對李克同志倒打一釘耙,真是無恥已極。
【第4句】:【強將手下無弱兵】領(lǐng)導(dǎo)有方,指揮得當,能夠充分發(fā)揮手 下人的聰明才智。臺灣朱秀娟《女強人》:“強將手下無弱 兵,余菱到你那里去上班,簡直變了一個人?!?/p>
【第5句】:【豆腐里挑出骨頭來】(慣)形容檢查得十分仔細、嚴格。也比喻過分挑剔。 也作“豆腐里尋骨頭”。
【第6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即木星。古代術(shù)數(shù)家認為太歲所 在是兇方,不宜動土建筑。此語表示觸犯忌諱,膽大妄為, 或敢作敢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膽子,到太 歲頭上動土?”
【第7句】:【瓜熟自落蒂,水到自成川】(諺)川:河流。瓜熟了,瓜蒂自然就掉落;水涌來,水流自然就成川。比喻時機到來、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辦成。 也作“瓜熟蒂自落,渠開水自流”。
【第8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9句】:淘氣的小表弟把剛買的塑料管劃了一個大口子,結(jié)果挨了妗妗一頓揍。妗妗還說:“犯了錯就該打,打是親罵是恩,不打不罵是遠人?!保ㄉ轿鳌ぬ?/p>
【第10句】:橫吹笛子豎吹簫。
【第11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慣)拈:取,拿。形容非常懶惰,什么也不干。也形容嬌生慣養(yǎng),什么也干不了。 也作橫草不拈,豎草不抬。 橫草不動,豎草不拿。
【第12句】:【同燒一爐香】(慣)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第13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生活工作應(yīng)及早安排, 有計劃,抓緊時間。馮德英《苦菜花》:“一年之計在于春,一 日之計在于晨,如果在這時耽誤過去一分鐘,那末會頂平常 的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p>
【第14句】:【一人計短,二人計長】(諺)指獨自一人考慮問題難免有局限,人多了共同出謀定計自會高明。
【第15句】:我借了同學(xué)的書,卻遲遲沒還。媽媽見了對我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有借無還,再借萬難?!保ń鳌ぞ暗骆?zhèn))
【第16句】:【熱不過火口,親不過兩口】(諺)火口:火爐的火焰出口,溫度最高。 兩口:專指夫妻。指火口的熱度是最高的,夫妻間的情感是最深的。
【第17句】:【 知道鏵是鐵打的】知道原委。鐵打的,兼指強硬,厲害。 姚雪垠《李自成》:“三年來我們吃了不少虧,才知道鏵是鐵 打的?!?/p>
【第18句】:【往傷口上撒鹽】(慣)比喻對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惡意傷害,使其更加痛苦。
【第19句】:【老鼠跺腳震不塌地】釋義:比喻小人物干不成多大壞事,沒什么了不起。例句:同志們!咱還是那句老話:老鼠跺腳震不塌地,問題慢慢解決。
【第20句】:【稻秀雨澆,麥秀風(fēng)搖】(諺)秀:稻、麥揚花期。指稻揚花時,要雨澆灌,卻忌風(fēng)搖;麥揚花時,要風(fēng)吹搖,卻忌雨澆。 也作“麥秀風(fēng)搖,稻秀雨澆”。
【第21句】:姑姑來我們家,我想留她多住幾天。爺爺聽了說:“親戚常轉(zhuǎn),不能常站?!保ǜ拭C·臨澤)
【第22句】:【打破砂鍋問到底】流傳在民間的這句俗語,用來形容十分認真的態(tài)度,一心要把事情弄個明白。 “打破砂鍋問到底”源自生活中的自然象。砂鍋即用含沙的泥燒制成的鍋,多為人們用作熬制中藥或冬季煨燙火鍋的器具。這種鍋稍不小心極易破碎,據(jù)說,藥熬好后;從火上取下來不能馬七往木頭制品上放,一放就裂,而且一裂就會裂到底。實際上是打破砂鍋“紋”到底,變成了漏鍋。因為裂紋的“紋”同“問”諧音,后來就變成了“問到底”了。
【第23句】:【撒野火兒】(慣)指故意鬧事。
【第24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據(jù)說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叛國駕機出逃的消息報告毛澤東后,毛澤東沉思片刻,隨口說了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這是從何說起呢?傳說古代有個名叫朱耀宗的讀書人,此人天生聰慧,滿腹經(jīng)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噬系钤囈娝粌H才華橫溢,而且長得儀表堂堂,便將他招為駙馬。按古代的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是新貴還鄉(xiāng)光宗耀祖的時候了。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親養(yǎng)大自己不容易,請求皇上為守寡多年的母親樹立一座貞節(jié)牌坊?;噬下犃酥蠓浅8吲d,準奏。當朱耀宗把樹立貞節(jié)牌坊一事向母親述說之后,原本歡天喜地的母親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說出了想要嫁給朱耀宗的恩師張文舉的想法。毫無思想準備的朱耀宗頓時被擊倒了,“撲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娘!這千萬使不得,你改嫁叫兒的臉往哪兒擱?再說,欺君之罪難免殺身之禍啊!”其母聽后不由長嘆一聲:“這件事就聽天由命吧?!彼S手脫下一件羅裙,告訴朱耀宗說:“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凈,一天一夜曬干,如果裙曬干,我答應(yīng)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攔了?!边@一天,天空晴朗萬里無云,誰料當夜陰云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終干不起來。朱耀宗心中叫苦連連,知是天意。朱母則嚴肅地對兒子說:“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事已至此多談無益,朱耀宗只得將母親和恩師的婚事報告皇上,請皇上降旨治罪。皇上連連稱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他去吧?!?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我們要遵循一些事物和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強扭的瓜不甜,有時候順其自然反而能得到很好的結(jié)果。林彪則不然,天意難違,折戟(機)沉沙,死無葬身之地。
【第25句】:【抱著葫蘆不開瓢】(慣)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中間細,表面光滑,像上下兩個球連在一起,可將其剖開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開口講話。
【第26句】:【能人背后有能人】謂有能耐的人多的是。李曉明等《平 原槍聲》:“能人之外有能人嘛,還有比少帥厲害的?!?/p>
【第27句】:【官不威風(fēng)牙威風(fēng)】釋義:爪牙仗勢欺人,更可惡。例句:七郎在京都,一向撒沒有名,一旦得了刺史之職,就有許多人來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牙爪威,做都管,做大叔,走頭站,打驛吏,欺行客,詐鄉(xiāng)民,總是這一千人了。
【第28句】:【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釋義:奔車:疾馳的車。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履舟:翻沉的船,借指被滅的商朝。伯夷:商孤竹君長子,商亡,他和他的弟弟叔齊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奔車、覆舟,比喻時世危亂。如果生逢治世,就不會有坐在奔車上的仲尼與餓死首陽山的伯夷。例句:治世使人樂生于為是,受身于不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國家久安。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第29句】:【 比死人多口氣】形容人無能,不起作用。成語:行尸走 肉。西戎《賴大嫂》:“你活了四十幾,比死人多有一口氣,有 啥能耐!”
【第30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慣)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訴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第31句】:老鼠上鍋臺——熟路
【第32句】:【哭嫁】很多地方流行“哭嫁”風(fēng)俗,在結(jié)婚的大喜日子里,新娘為什么要哭呢?這里面有怎樣的講究,它的由來如何呢?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則關(guān)于“哭嫁”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后娘嫌棄前房留下的女兒,不是打就是罵。等到女兒16歲時,便給她隨便找了個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風(fēng)俗當娘的只能對女兒說吉利話。可后娘偏偏說敗興話,哭道:“女兒啊,你蓬頭去,插花歸;空身去,抱兒歸……”她這一哭既遮蓋了她嫁女兒不置嫁妝的煞心,又自認為在大喜的日子一鬧一哭,今后這個女兒會一世晦氣,日后窮苦。女兒知道后娘起著歹心咒罵自己,可她也沒辦法,只得哭著空手上了花轎。后來她在婆家吃苦耐勞,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個大胖小子,日子越過越好。不久,后娘給自己的親生女兒找了個富貴人家,臨上轎前,母女倆有說有笑,說了一大堆吉利話。誰知女兒在家嬌生慣養(yǎng),出嫁后故態(tài)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鬧得不可開交,不到一年,家也敗落下來。從此以后,人們就認為女兒出嫁時,還是哭比笑好。代表著越哭越發(fā),越哭越富。為此,還編了許多“哭嫁歌”,如《閨聲哭》、《哭爹媽》、《哭叔爺》、《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爺》、《花轎到屋哭》等。此處僅錄《哭爹媽》幾句:月兒彎彎照華堂,女兒開言叫爹娘。父母養(yǎng)兒空指望,如似南柯夢一場。一尺五寸把兒養(yǎng),移干就濕苦非常。勞心費力成虛晃,枉自爹娘苦一場。
【第33句】:【豺群噬虎】(諺)噬(shi):撕咬。 指豺聚集成群,能把猛虎吃掉。
【第34句】:姐姐在縫衣服,紉上針后,引了很長的線,一不小心,長長的線又團在了一起,怎么也解不開。媽媽見了,打趣說:“你這個拙丫頭,用長線來捆疙瘩,想吃‘團圓蛋’啊!”(河南·鄭州)
【第35句】:【幡桿燈籠,照遠不照近】釋義:幡桿:垂直懸掛一種窄長旗子的旗桿。比喻做事照顧遠客,不照顧近親近鄰。例句:他心里倒是挺高興的,可是還有點埋怨侄兒不照顧他,就嘰嘰咕咕道:“阿堅這孩子真是個幡桿燈籠,照遠不照近!”
【第36句】:白紙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第37句】:【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釋義:機關(guān):周密而巧妙的計謀。卿卿:舊時對女子的愛稱。耍盡心眼自以為非常聰明,到頭來卻斷送了自己性命。嘲諷人玩弄權(quán)術(shù)和詭計,最后落得身敗名裂。例句: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這才是自作自受呢!
【第38句】:刮大風(fēng)吃炒面——沒法開口;張不得嘴
【第39句】:【挖窟窿打洞】(慣)比喻到處鉆營。
【第40句】:【哪一爐香都得燒】處處求人,不能得罪人。西戎《在招待 所的日子里》:“如今辦事,哪一爐香燒不到也不行!”
【第41句】:【開天辟地頭一遭兒】(慣)指第一次,以前從來沒有過。 也作“開天辟地第一次”。
【第42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這句俗語形容干成事的時候不多,壞了事情的時候卻不少,或好事到了他手里也會干成壞事。它源自一則民間傳說。傳說從前一個秀才,發(fā)奮苦讀,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到了晚年,老秀才心灰意冷,放棄了追求功名,這時候卻喜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一日,秀才要去集市上閑逛,囑咐妻子督促二子寫字,大的要寫三百,小的要寫二百。秀才回來之后,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妻子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竟成了干不了好事,一干就壞事的意思了。為后世所引用。
【第43句】:星期天,表姐上街去,我讓她幫我買枝鋼筆回來??伤I回來后,我覺得不好看。表姐不高興地說:“為好不得好,顛轉(zhuǎn)來被狗咬。”(四川·安岳)
【第44句】:【種田的兒郎不顧衣】(諺)兒郎:泛指年輕人。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年輕人,只顧耕田種地,不怕弄臟衣服。指勞動者不怕臟。
【第45句】:肥馬好畫,瘦馬難描。
【第46句】:【近人不說遠話】釋義:給親近人說話不用繞彎子。例句:“咱們是近人不說遠話,沖著孩子們,你也別跟彎彎繞這群家伙們跑了?!?/p>
【第47句】:【老實的終須在】(諺)為人老實厚道,最終會有個好結(jié)局。指人要老實,才能長久。 也作“老實常常在,奸狡是禍害”。 奸狡:為人奸詐狡猾。
【第48句】:【遇著善人便燒香,遇著惡人便使槍】(諺)指對人要愛憎分明,善惡分清,不能是非混淆,敵友不辨。
【第49句】:鴨子浮水——飄飄然;暗里使勁;使暗勁;上松下緊
【第50句】:【眼經(jīng)不如手經(jīng),手經(jīng)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jīng)過;用手經(jīng)過,不如反反復(fù)復(fù)習(xí)練。指學(xué)習(xí)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51句】:【鋸倒樹兒捉老鸛】(慣)比喻死板教條,不靈活,不知變通。
【第52句】:【老身】在戲曲表演中,老旦的道白常自稱“老身”。“老身”一詞由來已久,這是古人對后輩的自稱,也含謙稱之意。較早時候并不專屬女性,孔子曾有“吾日三省吾身”的BBB,便是證據(jù)。古人為何自稱“老身”?因為“身”字原本就有“自己”、“一己”的意思。我國最早的詞典《爾雅》解釋此字:“身,我也。”可見古人以“身”自稱很有道理。到了五代時期,“老身”一詞開始向女性專屬靠攏。后漢皇后李氏自稱“老身”,她對于手握大權(quán)的郭威說:“老身未終殘年,屬此多難,唯一衰朽,讬于始終?!边@是女性自稱“老身”最早的文字記載。由她開了先河,以后的皇后照用不誤,北宋哲宗皇帝趙煦死后,皇太后無可奈何地說:“老身無子,諸王皆是神宗庶子?!钡搅嗽袄仙怼币辉~進一步擴大,普通老太太也可以用這個詞了。如關(guān)漢卿《竇娥冤》中,蔡婆婆上場后念道:“老身蔡婆婆是也!”元代“老身”已多用于民間,而且女性使用“老身”一詞越來越頻繁,漸漸成了老年婦女的專用名詞。
【第53句】:【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諺)指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終歸躲不過去。
【第54句】:【放煙幕】(慣)比喻散布虛假的信息或做出掩蓋真實意圖的行為,以蒙蔽他人。 也作放煙幕彈。 放煙霧。 散煙霧。
【第55句】:黃連甘草挑一擔(dān)一一一頭苦來一頭甜
【第56句】:【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來。沈從文《邊城》:“無事不登三寶殿,坐了就一 定有話說!”
【第57句】:麻媳婦拜見歪嘴婆——對丑
【第58句】:【見橐駝謂馬腫背】(慣)橐(tu。)駝:駱駝??匆婑橊勔詾槭邱R背腫了。比喻對不知道的事物憑主觀想象得出結(jié)論。
【第59句】:大海里丟針——無處尋
【第60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一處待不下去,可以到別處去, 不在乎。人,也說:爺。臺灣瓊瑤《窗外》:“走就走吧,此地 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又何必一定待在這個學(xué)校!”
【第61句】:【山高怕慢上】(諺)山再高,只要有耐性慢慢向上爬,終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借指在巨大的困難面前,最可貴的是有耐力,能持久,信心足。
【第62句】:【一家有女百家求】(諺)指有女兒的人家,自然會招來許多求婚者。 也作“一家女,百家求”。
【第63句】:【人有良心,狗不吃屎】謂人沒有良心,什么事都做得出。 《民國通俗演義》:“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現(xiàn)在的人,哪里還 有什么信義!”
【第64句】:【燒香引鬼來】(慣)1比喻好心幫人卻惹出麻煩來。2比喻做某件事引起其他人的懷疑。 也作燒紙引了鬼來。燒紙:舊時燒紙錢送鬼。 燒香招來了鬼。 燒香逗得鬼上門。
【第65句】:【和尚吃八方】(諺)指和尚靠各處化緣生活。
【第66句】:【敗家容易興家難】(諺)敗壞家業(yè)是很容易的,創(chuàng)建與振興家業(yè)卻是艱難的事。
【第67句】:吃飯的時候,我掉了好多飯在地上,老祖母看見了說:“你看,飯把你的腳面都砸腫了?!保ㄋ拇āの鞑?/p>
【第68句】:【癟三】《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癟三”的注釋是“上海人稱城市中無正常職業(yè)而以乞討或偷竊為生的游民為癟三,他們通常是極瘦的。” 到底“癟三”一詞從何而來?近年國內(nèi)有些學(xué)者找出了根據(jù),原來是較早接觸洋文化的滬人,以英語拿來再創(chuàng)造的杰作。英文Penniless是“一分錢也沒有”,清末被上海人音譯成“畢的生”,后又將“畢的生”改稱為中國風(fēng)味的“癟三”了。上海人形容此類干癟流浪男童,或辱罵猥瑣偷摸之人,說聲“癟三”等于描繪了他的形態(tài)相貌,譏諷之意頓可意會,呼之欲出,妙不可言。在上海風(fēng)行幾年后,民國二十五年便被語言學(xué)家黎錦熙編纂的《國語詞典》收入詞條了。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有些干部喜歡寫誰都不愛看的蹩腳文章,稱其謂“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加速了此詞推廣。
【第69句】:打完水,爺爺讓我把桶送回家,我不樂意。爺爺捋著胡子說:“大人張張嘴,小孩跑跑腿嘛!”我只好把桶送回家了。(河南·濟源)
【第70句】:我們學(xué)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我雖然個子小,但球打得不錯,老師和同學(xué)們都夸我。爺爺高興地說:“比賽場上,人不論大小,馬不論高低。”(河南·杞縣)
【第71句】:有這么一家子,老子蹲過監(jiān)獄,大兒子、二兒子又先后被公安局抓走了。我奶奶嘆息道:“這一家人哪,真是刺猬肚子里爬出來的小子——沒一個光溜的。”(安徽·天長)
【第72句】:【家無二主】(諺)指家庭不論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個群體只能由一人做首領(lǐng),不能亂當家。 也作“家無二主,國無二王”。
【第73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第74句】:爸爸媽媽不在家,吃過晚飯,我就坐在椅子上等他們回來。左等右等,仍不見個人影。鄰居王奶奶見了說:“別‘癡貓守洞’啦,快睡覺去吧,他們要很晚才回來?!保ńK·射陽)
【第75句】:卡車的拖斗——老落后;落后了
【第76句】:高梁撒在麥子地——雜種
【第77句】:【 強徒遇見打劫的】不講理的人遇到了對手。類似的:強 盜碰見賊爺爺/草寇遇到強人。古華《九十九堆禮俗》:“更 為有趣的是,說是這搶了寶物的蒙面大漢,跑到牛王廟的黑 山坳地方,冷不防又叫另一個埋伏在路邊的人搶了。真是 草寇遇到強人,強中更有強中手?!?/p>
【第78句】:【東山看著西山高;真到西山,西山還不到東山的腰】(諺)人在東山,總羨慕西山高;到西山一看,卻比東山矮得多。借指不務(wù)實的人見異思遷,結(jié)果只落得個失望與悔恨。
【第79句】:【七個頭,八個膽頭多不怕砍,膽多不怕嚇】形容不怕 死,敢冒險。清代《好逑傳》:“我只道鐵兄是七個頭八個膽 的好漢子,卻原來青青眉目,白白面孔,真無異女子?!?/p>
【第80句】:暑假里,天落了小雨。放假在家的姐姐拿著鋤頭,卻不知道鋤什么地好。奶奶說:“傻丫頭,濕鋤豆,干鋤花,下個小雨鋤芝麻。還是鋤芝麻去吧!”(河南·鄧州)
【第81句】:【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了解人的思想不容易。 劉紹棠《含羞草》:“過去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 心,如今可是都知道誰是什么變的了。”
【第82句】:【人不求人一般高】(諺)人只要無求于人,自然就不會看人的眉高眼低,就不會低人一等。指人要想在人格上不受制于人,最好是不伸手求人。
【第83句】:【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慣)自以為平安無事,卻遭受了意外災(zāi)禍。 也作關(guān)著門兒家里坐,禍從天上來。 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第84句】:【鳳凰飛在梧桐樹——自有旁人話短長】(歇)指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發(fā)生了,自會有人議論,說短道長。
【第85句】:【茄子大一個星宿】(慣)星宿:我國古時指星座,共有二十八宿。像茄子那樣大的一個星座。比喻大小是個人物。
【第86句】:【百煉才成鋼】釋義: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能成為有用人才或杰出人物。例句:他十分樂觀地想:身上掉肉、眼睛熬紅沒有什么了不起。常言說,烈火識真金,百煉才成鋼嘛!
【第87句】:爸爸讓哥哥去噴農(nóng)藥,哥哥說:“我不會?!卑职终f:“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了。”(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88句】:【唱反調(diào)】(慣)比喻發(fā)表相反的意見或采取相反的行動。
【第89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
【第90句】:【 長流水不斷線】穩(wěn)步持續(xù)發(fā)展?!缎≌f月報》( 1980,7): “留點后路,長流水不斷線,萬一哪個月出點事,沒有完成任 務(wù),仍然可以發(fā)獎?!?/p>
【第91句】:【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慣)指不作任何反抗。
【第92句】:【出風(fēng)頭】(慣)指出頭露面,顯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
【第93句】:【倆肩膀扛著個嘴】見“兩個肩膀扛張嘴”。
【第94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原為佛教徒的用語。 借指:做好事和做壞事,遲早會有報應(yīng)。明代《西游記》:“正 是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 爭來早與來遲?!?/p>
【第95句】:【渾身是刀,沒一把是快的】(慣)形容人掌握的東西雖多,卻沒有一樣是精通的。
【第96句】:【瓜籽不飽是人心】(諺)瓜子雖然不起眼,卻能表達人的心意。泛指禮物縱然菲薄,也能代表主人的真情厚誼。 也作瓜子不飽暖人心。 瓜子敬客一片心。
【第97句】:心里塞團麻——亂糟糟
【第98句】:【孩兒不嫌娘丑】見“兒不嫌母丑”。
【第99句】:【 天塌不了,地陷不了】不可能發(fā)生險情,無須顧慮?;蛘f: 天塌不下來。成語:杞人憂天。姚雪垠《李自成》:“天塌不 了,地陷不了,官軍把咱們從商洛山趕走不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