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諺)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澈,會使魚失去生存的條件;人過于苛察,會使自己孤孤單單,失去群眾。 指為人處世貴在寬厚,切忌苛求。 也作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
【第2句】:【殺雞給猴看】“殺雞給猴看”是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俗語,用來比喻懲罰一個人恐嚇和警醒其他人。它源自一種說法,據(jù)說猴子怕見血,因此馴猴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使猴子馴服。也有說法稱雞是陽氣很重的動物,所以雞血對于猴子的震懾作用最強。這種說法歸根到底恐怕還是猴子很有靈性,看到殺雞就能反省自己的行為。馴猴人把猴子帶到家,家畜之中殺雞最為合算,殺匹馬教馴猴子恐怕劃不來。殺雞給猴看,自然而然。 “殺雞給猴看”的例子很多,最典型最著名的要算孫武了。明代通俗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載:“伍子胥向吳王闔閭推薦孫武,吳王有些懷疑他的能力,就讓他訓(xùn)練150名宮女,并挑選兩名寵愛的妃子擔任隊長。這些女子只覺得操練很有趣,嬉皮笑臉,打鬧成性。孫武三令五申不見效果,一怒之下下令將兩名隊長就地正法。即使吳王出面說情,他也不為所動。之后,其余宮女在震懾之下一舉操練成功。”孫武這招也深得“殺雞駭猴”的精髓,一舉成名。
【第3句】:【吃了砒霜藥老虎】(慣)砒霜:無機化合物,白色粉末(有時略帶黃色或紅色),有劇毒。為毒死老虎,自己先吃砒霜中毒,再讓老虎吃自己的死尸中毒。比喻做事太愚蠢,得不償失。
【第4句】:【挑得籃里便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5句】:酒壺當夜壺用——派錯了用場
【第6句】:【三人出來,小的兒苦】一起出門在外,身份低的人要聽從 指揮,多做事情。明代《西游記》:“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 人出來,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古書 云: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
【第7句】:射出槍口的子彈——不會拐彎抹角
【第8句】:【十個兒子十個相】(諺)相:相貌,長相。一母所生的十個兒子,長相就有十個樣。指人的相貌各自不同。
【第9句】:【雙肩抬一張嘴巴】見“兩個肩膀扛張嘴”。
【第10句】:【人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釋義:話說清楚別人才能明白。例句:“三爺三嫂都是勞苦人民,一說就通!就是可惜呀,咱們說的還不夠;人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啊!”
【第11句】:【走桃花運】見“交桃花運”。
【第12句】:【寧可人前全不會,不可人前會不全】(諺)寧愿在人前表現(xiàn)出自己全不會,也不在人前表現(xiàn)出自己半懂不懂的。指不懂裝懂最丟人現(xiàn)眼。
【第13句】:鷹飛藍天,狐走夜道——各有各的路
【第14句】:【長考出臭棋】(諺)長考:過長時間的思考。指下棋時,棋手思考過度就會陷于猶豫不決,出現(xiàn)敗棋。 也比喻做事思慮過多容易壞事。
【第15句】:【馬一活,踏八方】原指象棋路數(shù),借指采取帶動全局的步 驟。《光明日報》( 1988,1,12):“高明的棋手都知道:馬一 活,踏八方。沿海地區(qū)實行外向型發(fā)展戰(zhàn)略,在國際市場爭 得一席之地,必然引起各行各業(yè)在這一席之地上有所建樹, 加快沿海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
【第16句】:我?guī)蛬寢屚依锾Х柿希灰粫海屠鄣梦抑贝寢屨f:“歇一會兒再抬吧,力氣是奴才,去了還會再回來。”(湖北·丹江口)
【第17句】:【豬貪別人槽】想占別人的好處。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 狗》:“弓著個腰,上別人的槽頭搶食吃。怎么不讓你一口氣 上不來噎死!”
【第18句】:【聽見拉拉蛄叫不敢種地】(慣)拉拉蛄:螻蛄的通稱,昆蟲,背部茶褐色,前足發(fā)達,適于掘土,生活在泥土里,晝伏夜出,吃農(nóng)作物嫩莖。 形容人膽子小,聽到一點閑話,就不敢做事情了。 也作聽拉拉蛄叫,就甭種地了。 聽螻蛄叫就不種地了?
【第19句】:【周身是刀沒一把利】(慣)比喻滿腦子的主意、點子,卻沒有一個能頂用。也比喻所學(xué)的知識多而雜,沒有一門是精通的。
【第20句】:【篩子喂驢——漏豆】(歇)豆:作牲口飼料的豆類作物的種子,諧“兜”。指財產(chǎn)都揮霍光了,露出窮相。
【第21句】:【燈草欄桿——靠不住】(歇)本指燈草做的欄桿不能倚靠,轉(zhuǎn)指人不可靠,不能信賴。
【第22句】:大膽落墨,細心拾書。
【第23句】:【野馬上了籠頭】(慣)籠頭:用皮條或繩子做成的套在騾馬等牲畜頭上的東西,用來系韁繩。比喻不受約束的人受到了限制。
【第24句】:【雞吃叫,魚吃跳】釋義:吃雞吃魚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嘗到了活學(xué)活用、活雞活魚的甜頭。俗話講,“雞吃叫,魚吃跳”呢。
【第25句】:【貓兒狗兒識溫存】(諺)溫存:溫和體貼。指貓和狗也懂得人對它的溫存關(guān)愛。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溫情與關(guān)照。
【第26句】:七十多歲的張爺爺和李奶奶要結(jié)婚了。張爺爺對兒女們打趣道:“好兒好閨女,不如半路好夫妻。你們年輕人結(jié)婚是金花配銀花,俺這把年紀結(jié)婚可是西葫蘆配南瓜喲!”婚后老兩口恩恩愛愛,形影不離。村里人笑說他倆是“老頭不離老婆,秤桿離不開秤砣”。(安徽·蕭縣)
【第27句】:【老鼠兒見了貓】(慣)比喻弱者見到了懼怕的人。 也作“耗子見了貓”。
【第28句】: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大風,我拿著門后的扁擔去頂門。媽媽瞅了我一眼說:“扁擔頂不得門,石頭打不得人。”(湖北·英山)
【第29句】:【爬出苦井,又跳火坑】(慣)比喻剛脫離苦難的地方,又陷入更兇險的處境。
【第30句】:十一黃金周,我和奶奶、爸爸、姐姐一起到老家座龍溪野炊。奶奶和姐姐洗菜,煮飯,我脫掉鞋子,打著光腳丫和爸爸一起到溪邊捉螃蟹。起先爸爸捉到幾只小螃蟹,我覺得太小,不在意地把它們一只一只都放走了,可最后還是只捉到了幾只小螃蟹,心里總不滿意。奶奶說:“凡事都得知足,十鳥在樹,不如一鳥在.手。應(yīng)該好好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河南·新野)
【第31句】:【守夜雁后有群雁】(諺)守夜雁:大雁夜間群棲一處,有一只雁擔任警戒任務(wù)。有守夜雁的地方,必定有群雁在。比喻有放哨的人,就必定有受保護的人群。
【第32句】:【大漢不癡,就是活寶】(諺)大漢:彪實的漢子。指彪實的男子漢只要不癡不呆,就是可貴的人才。 也作“大漢不呆便是寶”。
【第33句】:【會吃千頓香,亂吃一頓傷】(諺)會吃的,百頓千頓都是香的;不會吃的,只一頓就能吃壞肚子。指吃飯要節(jié)制,講衛(wèi)生,暴飲暴食會生病。
【第34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試官】(諺)試官:科舉時代評閱試卷的考官。指舊時科舉考試沒有真正標準,只要文章合考官的眼光,就可被錄取;否則文章再好,也要落選。
【第35句】:我放學(xué)回家后,媽媽讓我去寫作業(yè)。爸爸說:“是蟈蟈也得歇歇鞍,是老虎也得打個盹兒。”媽媽說:“累不著!”(河南·平頂山)
【第36句】:【春江水暖鴨先知】釋義:這是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詩句。比喻首先體察和領(lǐng)受到。例句:雷公樂呵呵地說:“你們看,這真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呵!”
【第37句】:【黃鱔泥鰍不一樣長】釋義:比喻兩種人不一樣,有區(qū)別。例句:“那不同啦,有區(qū)別的。”季交恕放下酒杯,聲音稍為大一點。“帝國主義是洋人那邊橫行霸道的大財主。‘黃鱔泥鰍不一樣長’罷,你知不知道?”
【第38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lǐng)導(dǎo)者責任重大。張賢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對書記不愿意在這兒長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說咱們農(nóng)工就仗著一個好領(lǐng)導(dǎo)。火車跑得快,就靠 車頭帶。”
【第39句】:【一個老鼠壞了一鍋湯】(諺)比喻個別的劣質(zhì)分子會殃及整體事業(yè)。也比喻因為一個環(huán)節(jié)不好而影響了整體榮譽。
【第40句】:【寡婦回娘家——苦衷難吐】(歇)指有苦說不出。
【第41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諺)男子漢不輕易在人前落淚。指剛強男兒即使有傷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現(xiàn)軟弱。
【第42句】:【見人挑擔不吃力】(諺)吃力:費力。比喻凡事不經(jīng)過親身實踐,就不知其中的甘苦。 也作“見人挑擔不吃力,自家挑擔重千斤”。
【第43句】:電扇吹漁網(wǎng)——漏風
【第44句】:【青山不老,綠水長存】(諺)指青山綠水永葆常態(tài)。常借指友誼定長存,后會必有期。 也作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青山不倒,綠水長流。
【第45句】:【百樣米養(yǎng)百樣人】(諺)指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與志趣。
【第46句】:【打退堂鼓】(慣)舊時官吏坐堂問事結(jié)束,擊鼓退堂。比喻做事中途退縮或改變主意。
【第47句】:【一世破婚三世窮】(諺)指破壞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窮的報應(yīng)。
【第48句】:【沒油沒鹽沒滋味】原指烹調(diào)淡而無味,借指說話沒有意 思。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罷呀,罷呀,盡是些沒油沒 鹽沒滋味的話。”
【第49句】:【滾水燙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歇)螃蟹:也叫毛蟹,生長在淡水里。橫行:本指螃蟹橫著爬行,轉(zhuǎn)指倚仗惡勢力做壞事。比喻某種惡勢力橫行霸道的日子不會長久。
【第50句】:【雞蛋往石頭上碰】強弱相差懸殊,肯定失敗。成語:以卵 擊石。清代《紅樓夢》:“他撒個嬌兒,太太也得讓他一二分, 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你們就這么大膽子小看他,可是雞蛋 往石頭上碰!”
【第51句】:【河水不犯井水】釋義:犯:侵犯,干擾。比喻互不相干。例句:我從中作保,今天你倆河水不犯井水,互不相擾,各奔東西不行?
【第52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心有余悸
【第53句】:電梯失靈——上下兩難;上下為難
【第54句】:【爛板凳——高談闊論】(歇)板凳爛了,是因為有人長久坐著“高談闊論”。指只會空發(fā)議論,不干實事正事。
【第55句】:趕馬車的開汽車——不懂那一套
【第56句】:【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拿眼看一看】(諺)聽別人說千道萬,終究是聽來的,不如自己親眼過目,才是真切的。指耳聞不如目見,聽得再多也不如目睹可靠。
【第57句】:一根燈草點燈——無二芯(心)
【第58句】:【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巴】(諺)耗子:老鼠。貓離開了家,老鼠就張狂得緣墻上房。比喻主管的人不在,下屬人員就失去管束。也指內(nèi)部失防,就會招來里憂外患。 也作老貓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老貓不在家,耗子造了反。
【第59句】:手電筒朝外——專照別人,不照自己
【第60句】:【鄉(xiāng)下人不識駱駝——當作馬腫背】(歇)鄉(xiāng)下人沒見過駱駝,還以為是馬背腫了。指少見多怪。
【第61句】:河中的礁石——敢頂大風浪
【第62句】:菜瓜打驢——兩下都去了
【第63句】:【航船不載無錢客】(諺)航船上不搭載沒錢的客人。指凡乘船就得交渡船錢,過路就得交過路錢,這是往來交通的規(guī)矩。
【第64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之蟲,指蜈蚣。蟲身截為幾段, 爪子仍能活動。指富貴者衰敗后仍有余力,不會完全垮臺。 清代《紅樓夢》:“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 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
【第65句】:【 不是好吃的果子】有硬殼的果子,須敲開,謂不是好欺侮 的人。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老子不是好吃的果子,你 別在老虎嘴上拔胡子來。”
【第66句】:【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諺)度:計算,估量。 山上有樹木,工匠就會去估量如何采用它;賓客有禮儀,主人就會擇優(yōu)錄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選用。
【第67句】:【尥蹶子】(慣)原指騾馬跳起來用后腿向后踢,比喻人不服管教,調(diào)皮、搗亂。
【第68句】:【不敢越雷池一步】釋義:雷池:古代雷水的別稱,在今安徽省望江。指不敢越過雷池多走一步。比喻不敢超過一定的界限或范圍。例句:我們決不能死抱住昨天的理論不放,必須按照中國今天的具體情況辦事哪!有的人認為:只有圣經(jīng)上寫了的才是對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只能叫作:蒙昧,無知!
【第69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此語是形容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zhì)卻一團糟的人。這個詞語源于明代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劉基,字伯溫,元代末年進士,朱元璋第一謀臣,能掐會算,據(jù)傳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在民間百姓心目中奉為神明,其名望在諸葛亮之上。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他被任命為御史中丞。有一年夏天,劉基在城里漫步,只見一個小販在賣柑子。柑子是很難保存到夏天的,但劉基發(fā)現(xiàn)這小販賣的柑子金黃油亮,新鮮飽滿,就像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他便去向小販買了幾個。回家后,劉基剝開柑皮,發(fā)現(xiàn)里面的果肉干縮得像破舊的棉絮一樣,便拿著柑子,去責問小販為何以次充好騙人錢財。可是,賣柑子的小販面不改色地說:“我靠賣這樣的柑子為生,已有好幾年了。買的人很多,誰也沒有說什么,就是先生你不滿意。”接著小販說道:“當今世界上騙人的事到處都有,豈止我一個?請問,那些威風凜凜的武將,從裝束看,比孫子、吳起還神氣,可是他們真正懂得兵法嗎?那些頭戴高帽、身著寬大朝服、氣宇軒昂的文官,難道他們真正掌握治理國家的本事嗎?寇盜橫行,他們不能抵御;百姓困苦,他們不能救助;貪官污吏,他們不能處置;法紀敗壞,他們不能整頓,只會欺壓百姓。這些人一個個身居高位,住著華美的房子,吃著山珍海味,喝著瓊漿玉液,騎著高頭大馬,哪一個不是裝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又有哪一個不像我所賣的柑子那樣,表面上如金如玉,內(nèi)中卻像是破舊的棉絮呢?” 劉基聽了小販的一席話,啞口無言。回家后就寫了《賣柑者言》達篇文章。聽了賣柑小販的一番高論,您有何感想?
【第70句】:吃了抄手(餛飩)吃餛飩——碼事
【第71句】:【醉翁之意不在酒】釋義:比喻行動另有用意,別有企圖。語出歐陽修《醉翁亭記》。例句:看上去他很是悠閑自得,可仔細端詳,就可從他那流動的眼神中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沉浸在這聲色之樂,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好像另有,心事。
【第72句】:【兒行千里母擔憂】釋義: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惦念他們。例句:“嗯!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你娘雖說死了,還有我,還有你姐姐哩!心上牽你,孩子!”
【第73句】:鄰居們都來幫我家收麥,媽媽感激地說:“人心齊,泰山移;靠集體,是力無比呀!多虧了大伙。”二嬸笑著說:“一塊磚頭難砌墻,一根椽子難蓋房;一家有困難,百家來幫忙。還客氣啥?”(河北·石家莊)
【第74句】:【一山比一山高】比喻有更高更強的人。臺灣李敖《啟發(fā) 你的小故事》:“這可不一定,一山比一山高。”
【第75句】:烏鴉當向?qū)А讶藥У剿朗?/p>
【第76句】:【唱高調(diào)】(慣)比喻說不切實際、實現(xiàn)不了或根本不打箅去實踐的漂亮話。
【第77句】:狗鼻尖吊肥肉——聞得吃不得
【第78句】:【 打了盆說盆,打了罐說罐】只說遇到的事情,不涉及其他, 不轉(zhuǎn)移目標。或說:打鍋說鍋,打碗兒說碗兒/有碗數(shù)碗,有 碟計碟。成語:就事論事。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打了 盆說盆,打了罐說罐。既然事情鬧成這樣,眾人光哭鬧也不 行呀,咱們得想個辦法解決。”
【第79句】:今年,叔叔的綠茶又獲高產(chǎn),大家都向他討教栽培方法。叔叔說:“綠茶豐產(chǎn)靠秋挖。七月挖金,八月挖銀,九月挖的就是臭銅錢。就這個理。”(江西·婺源)
【第80句】:我下棋時從沒把小卒放在眼里,結(jié)果許多次都輸在不起眼兒的小卒手里。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某些大事的成敗,往往就存在于一些不起眼兒的小事和細枝末節(jié)中啊!”(廣東·龍門)
【第81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第82句】:【買金須問識金家】(諺)要買金子,就要讓辨識金子的專家來鑒定,這才不至于買來假貨。指不識真金的人,會把真金當假金。比喻寶物在外行眼里,顯不出它的真價值。
【第83句】:孫子用兵——以一當十
【第84句】:【滄海不能實漏卮】(諺)滄海:大海。實:裝滿。漏卮(zhi):破漏的酒器。指大海里的水再多,也裝不滿一只破漏的小酒器。比喻積存的財物再多,也經(jīng)不起無休止的揮霍浪費。 也作大海不禁漏卮。不禁:經(jīng)受不住。 江河不滿漏卮。江河:長江大河。不滿:裝不滿。
【第85句】:【飽病難醫(yī)】(諺)指飽食積成的病最難治療。也指人在富貴中養(yǎng)成的嬌惰習(xí)性最難改變。
【第86句】:【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某人收藏的東西,別人很難尋 找。《小說月報》(1980,9):“一人藏得巧,百人找不到,雖幾 經(jīng)風險,這份珍貴的資料竟在柴桶內(nèi)安然無恙。”
【第87句】:【 花香蝶自來】自身美好,就有吸引力。《北京日報》 (1981,9,23):“花香蝶自來。蝶花牌洗衣機一進入市場,就 被有眼力的顧客看上了。”
【第88句】:吃飯的時候,碗里還剩一點飯,我不想再吃了。爸爸對我說:“一把草撐死一條牛啊?吃掉!”(湖南·衡陽)
【第89句】:【行不愧影,寢不愧衾】(慣)衾:被子。走路沒有對不起影子,睡覺沒有對不起被子。指做任何事情都問心無愧。
【第90句】:【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釋義:癩蛤蟆打蒼蠅吃,將供上嘴。比喻勞動所得勉強糊口。例句:三爺,我是癩蛤蟆打蒼蠅——將供嘴。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擼鋤杠,才給你們看園子。
【第91句】:【磨扇壓住手】(慣)磨扇:石磨的上下兩片圓盤。磨扇壓住手,動彈不得。比喻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
【第92句】:【狐貍就是睡覺,也在磨牙】釋義:比喻壞人時刻都想害人。例句:田文中懷疑地說,“我對這個匯報真要打個問號:這條狐貍怎么能夠老實呢?”“狐貍就是睡覺,也在磨牙!”
【第93句】:大街得訊小街傳——道聽途說
【第94句】:【 長痛不如短痛】處理為難事件,不如干脆,以免日后長期 痛苦。賈平凹《廢都》:“即使唐宛兒走了,莊之蝶保不準將 來還有個張宛兒、李宛兒的,與其這樣,長痛不如短痛,罷了 罷了。”
【第95句】:【無事不登三寶殿】“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一俗語,指的是無事不來,來者必有所求。它源自佛家活動場所。 “三寶”,指佛、法、僧三者。佛,指大知大覺的人;法,指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和宣揚教義的人。而“三寶殿”又是什么地方呢?據(jù)明代學(xué)者歸有光的解釋,“三寶殿”是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動場所。“佛”的活動場所,是指佛教徒登場辦事的地點大雄寶殿,閑人不能隨便進門游覽;“法”的活動場所,是指佛家珍藏經(jīng)書、經(jīng)典之所“藏經(jīng)樓”,也不能擅自進去;“僧”的活動場所,是指僧人燕息(睡眠)的“寧靜禪房”,他人不得擅人。正因為“三寶殿”是個清靜高潔的特殊地方,又多建在高山之上或深山之中,凡人很少涉足,以保持佛家清凈之地。沒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人是不進去的。所以人們便用“無事不登三寶殿”來比喻沒有事情不找上門來。現(xiàn)在,寺廟多在風景優(yōu)美的山林之中,多數(shù)已成為旅游景點,“三寶殿”多已開放,佛俗交流前所未有,三寶殿變得游人如織。
【第96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費】釋義:辦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錢或受些小的損失。例句:“難得尋下這房舍兒。……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費’。”
【第97句】:【山依嶺,嶺依山】釋義:比喻互相幫助,互相依靠。例句:咱們近人不說遠話,互助組里,魚幫水,水幫魚,山依嶺,嶺依山,年輕人照顧你們上歲數(shù)的老人,是應(yīng)該的。
【第98句】:【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秀才會動嘴,兵會動刀,嘴沒有 刀厲害。借指遇到蠻不講理的人,無法對付。李存葆《山中 那十九座墳塋》:“這年頭,不單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兵 遇上秀才也得處處提防碰響‘政治地雷’。”
【第99句】:要想身體好,吃飯別太飽:要想身體好,天天要起早;要想身體好,睡覺不蒙腦。
上一篇:朋友圈點贊最多的早安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