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家養(yǎng)了一只大黃狗,可溫順了,從不亂咬人,就是陌生人走過,它也不亂叫。可有一天,它卻沖著來要飯的人叫個不停。我問媽媽:“今天大黃狗怎么了?”媽媽說:“這就叫狗眼看人低。”(江蘇·錫山)
【第2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3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第4句】:這幾天,飯桌上總是魚、肉、蝦的。弟弟看了說:“昨天吃油爆蝦,今天又吃油爆蝦,再吃下去,我也要成油爆蝦了。”媽媽說:“你們啊,這不要,那不吃,魚嫌有刺,肉嫌肥,蝦嫌難吃,雞嫌有味!”(廣西·百色)
【第5句】:【滿壺全不響,半壺晌叮當】(諺)水裝滿一壺,搖著不響;只裝半壺水,一搖就響。比喻品格高、學(xué)識深的人深藏不露,才疏學(xué)淺、為人輕浮的人總愛張揚。 也作滿瓶不動半瓶搖。 整瓶不搖半瓶搖。 一瓶子不足半瓶子晃。
【第6句】:當面誦善佛,背后念死咒——陽奉陰違
【第7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8句】:【龍多乃旱】(諺)龍多了,互相推諉,誰也不管下雨的事,天就干旱了。比喻做事,人多誰也不負責,反把事情耽擱了。 也作龍多不治水。 龍多旱,人多亂。
【第9句】:【人怯鬼蝎虎,人勇鬼縮頭】(諺)蝎虎:放肆猖狂的樣子。人要是膽怯軟弱,邪惡鬼物就會猖狂;人要是勇猛剛強,邪惡鬼物就會退縮。 指對邪惡勢力只能強硬,不能軟弱。
【第10句】:【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諺)打人不可傷著人的臉面,罵人不可揭開人的短處。指即使和人發(fā)生糾紛,也要有所控制,不可觸及對方的隱私,要給對方留面子。 也作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打人怕打臉,罵人怕揭短。 打人休打痛處,說人休說短處。
【第11句】:【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諺)冒著生命風險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干。指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無利可圖的生意沒人做。
【第12句】:【露馬腳】現(xiàn)代人們用“露馬腳”來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關(guān)于露馬腳,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太祖朱元璋原是布衣,家境十分貧寒,參軍后與一位在軍中長大的姓馬的姑娘結(jié)婚。馬氏聰明賢惠,相貌也不錯。朱元璋當了皇帝,馬氏夫人被封為皇后。馬皇后苦盡甘來,盡享榮華富,但也有令她苦惱的隱衷。她深居簡出,每當與外人接觸時,總是長裙拖地,把雙腳蓋住。原來這位皇后,沒有纏足,長有一雙“天足”。在封建時代,女子大腳,本來就是一大忌諱,何況皇后呢?一天,馬皇后坐轎到金陵街頭,當然她不會忘記隱藏那雙“天足”,不料一陣大風掀起了轎簾,馬皇后的腳露出來了。消息不脛而走,轟動了金陵城。于是“露馬腳”一詞就像一陣風刮到了民間。這是“露馬腳”一詞來源的主流說法,影響很廣。
【第13句】:【貨賣一張皮,馬賣四只蹄】商品需要裝潢。商業(yè)圖書:“貨 賣一張皮,馬賣四只蹄。生意人在包裝上所花費的精力,卻 遠遠超過食品本身,簡直是本末顛倒。”
【第14句】:【有錢難買不賣貨】(諺)別人不賣的貨,有錢也買不到。比喻別人不愿意的事,是強迫不得的。
【第15句】:中午,我和姑姑都去幫媽媽煮飯,爸爸見了笑著說:“這真是‘七個廚子八個客’啊!”(四川·忠縣)
【第16句】:【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諺)人人在背后都被人說長道短,在人前也都會對人品頭評足。 指人前議論人,背后被議論,這是人情之常,用不著大驚小怪。 也作誰人背后無人說,誰人背后不說人。 誰個背后不說人。
【第17句】:【王媽媽賣了磨——推不的了】(歇)王媽媽:泛指老婆婆。推:本指推磨,轉(zhuǎn)指推托、推卸。指事情、責任等推卸不掉了。也指事情沒有指望了。
【第18句】:木魚命——輩子挨打
【第19句】:【吃定心丸】(慣)定心丸:想象中的能使人心神安定的藥丸。比喻因得到某種許諾,而心緒安寧。 也作吃鎮(zhèn)心丸。 吃安心丸。
【第20句】:【春三月,不圓夢】(諺)春三月:春天的總稱。圓夢:迷信根據(jù)夢境來推斷吉兇。指春天的夢虛幻多變,沒有準頭,無法推斷。
【第21句】:【尚方寶劍】“尚方寶劍”現(xiàn)多比喻上級特許的權(quán)力。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當中常會看到手持尚方寶劍先斬后奏的情節(jié)。尚方寶劍何來那么大威力?所謂“尚方”,是官署名,漢代的尚方是少府屬官,專門掌管供應(yīng)制造皇帝所用器物。尚方劍本名斬馬劍,很鋒利,可以斷馬,是真正的寶劍。由于斬馬劍藏于尚方,所以,俗稱“尚方寶劍”。因尚方寶劍屬于皇帝所用器物,代表皇權(quán)威儀,一旦賜給大臣持有,便代表皇上,擁有先斬后奏特權(quán)。所以,能得到尚方寶劍的,必是皇上信得過的近臣。京劇《遇皇后》、《打龍袍》之后包拯獲尚方寶劍,在《鍘美案》劇中,開鍘陳世美之前,他有句唱腔“先打官司后上朝”,斬美之后再奏。
【第22句】:山里的石頭——雷打不動
【第23句】:字是黑狗,越描越丑。
【第24句】:【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沒有學(xué)習(xí)過,不知道情況。李 準《李雙雙》:“這里面有個原因,不讀哪家書不識哪家字。 現(xiàn)在興的這號洋碼字,我就不會寫。”
【第25句】:【飯來張口,水來濕手】(慣)指人不勞動,坐等著享福。 也作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第26句】:【人黃有病,天黃有風】(諺)指人的面色發(fā)黃,是有病的癥狀;天色發(fā)黃,是起風的預(yù)兆。
【第27句】:吃了豬下巴——愛搭嘴
【第28句】:【天狗吃不了日頭】釋義:迷信認為,日、月之蝕是天狗吃了太陽和月亮。比喻事情不會變壞,不用擔心。例句:天狗吃不了日頭,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
【第29句】:哥哥沒把手洗干凈就去拿饃,我說:“看你不講衛(wèi)生。”媽媽笑著說:“大哥別說二哥,禿子別說老明;螞蚱咬蛐蛐——一塊地里的蟲。”(安徽·利辛)
【第30句】:三色圓珠筆——多芯(心)
【第31句】:人情一把鋸——有來有去
【第32句】:【入圈套】見“落在圈套里”。
【第33句】:火車輪子上軌道——切實可行
【第34句】:【紅顏多薄命】(諺)紅顏:美貌女子。薄命:命運不好。指舊時的美貌女子往往遭受厄運。 也作紅顏自古多薄命。 自古紅顏多薄命。
【第35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36句】:妹妹一到冬天就穿得很厚。那天,寒風刺骨,把妹妹的小臉蛋凍得發(fā)紫。奶奶笑著說:“熱不死屁股,凍不死小臉。”妹妹向奶奶吐了吐舌頭笑了。(河南·孟州)
【第37句】:【蛆棗先紅,破蛋先臭】(諺)蛆棗:生了蛆蟲的棗。生了蛆的棗先發(fā)紅,有破縫的蛋先發(fā)臭。指物變壞從內(nèi)部開始,人變壞從思想上開始。
【第38句】:鵝卵石跌進廁所——又臭又硬
【第39句】:【寧扶旗桿,不扶井繩】(諺)旗桿是直的,可以扶起;井繩是軟的,不能扶直。比喻幫人要幫有自強意識的人,不幫那些不能自立的人。
【第40句】:【娼妓】“娼妓”指賣淫的女子。娼妓本義并非如此,“娼”和“妓”原本不是雙音節(jié)的詞,娼是娼,妓是妓,只是娼和妓的本義比較接近。古時娼與倡相通,《說文解字》解釋說:“倡優(yōu),女樂也。”指從事歌舞的女藝人。妓與伎通,《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妓,女樂也。”可見,娼與妓最初都是指歌舞女藝人。后來,娼和妓的詞義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均指賣淫的女子,并合二為一,稱為“娼妓”。 “娼妓”源于春秋時期。據(jù)《戰(zhàn)國策》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七閭七百,國人非之。”有記載解釋說,這就是指齊國相國管仲開設(shè)的公營妓院,所收取的錢財都歸國庫所有,用于軍費開支。這種說法被后人接受,清人紀的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娼族祀管仲,以女閭?cè)僖病!币虼耍髑鍟r揚州等地的妓院里供奉的祖師爺就是管仲。妓院里不僅設(shè)有管仲牌位,妓女們還要給管仲叩頭燒香,以祈生意興隆。從此,一代名相管仲,名譽受損,留下此業(yè)被后人詬病。
【第41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釋義:佛:佛教修行圓滿的人。放下手里的屠刀,馬上就能成佛。原為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后用來比喻壞人停止作惡,也會變成好人。例句:佛家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你好好改造,政府會對你進行寬大處理的。
【第42句】:【啄木鳥找食——全憑嘴】(歇)嘴:本指嘴巴,轉(zhuǎn)指說話。指人光會耍嘴皮,說漂亮話。含譏諷意味。
【第43句】:【床頭黃金盡,壯士無顏色】(諺)壯士:行俠仗義的豪杰。當床頭金錢罄盡時,任你是怎樣了不起的英雄豪杰,也只落得低頭喪氣,臉面無光。指錢財耗盡,連壯士都無可奈何。
【第44句】:【黃泉路上沒老少】(諺)黃泉:黃土下的泉水;人死埋葬地下,故以黃泉代指人死。死亡的路上,是不分年老年少的。指人死不在歲數(shù),年輕人往往死在年老人的前頭。 也作“生死路上沒老少”。
【第45句】:【黃鼠狼在雞窩邊——不偷雞也偷雞】(歇)比喻品質(zhì)不好的人即使不做壞事,也會被懷疑。 也作“黃鼠狼躲在雞棚上——不吃雞也吃雞”。
【第46句】:【挨著大樹不長苗】(諺)植物的幼苗在大樹之下,上缺陽光,下缺水分,自然難以生長。比喻在強大勢力的壓制之下,弱勢的人難以生存與發(fā)展。
【第47句】:【兵在精不在多】釋義:兵在精明干練,不在數(shù)量多。可泛指一切人一切事物都要重視質(zhì)量。例句:“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有什么用?”
【第48句】:星期日下午,我在練大字。爸爸在一旁說:“要寫好字必須注意方法:肚子前面放個斗,兩條腿中間臥條狗,毛筆握緊,拉不出手。”(河南·許昌)
【第49句】:【晴天要備陰天傘,飽時要備饑時糧】釋義:比喻有備無患,也指防患于未然。也說“暖備寒衣睛備傘”。例句:“俗話說,晴天要備陰天傘,飽時要備饑時糧。”
【第50句】:【狗不理】一提“狗不理”,人人都知道是天津那個“狗不理”包子鋪。清咸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現(xiàn)天津市武清區(qū))有個名叫高貴友的年輕人,其父四十得子,由于期望他無病無災(zāi),健康成人,好養(yǎng)活,故取了乳名“狗子”。高貴友十四歲到天津?qū)W藝,在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里做小工,練就一手好活。三年師滿后,他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于是就自立門戶,開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由于高貴友手藝好,制作的包子色香味美,加上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引得十村百里的人都慕名而來,生意十分興隆。由于來吃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不可開交。后來高貴友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新的經(jīng)營點子。顧客們想買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錢放進碗內(nèi),然后他按價給相應(yīng)的包子。顧客們吃完包子,放下碗筷離店時,高貴友常常忙得顧不上跟他們說話。于是街坊鄰里都取笑他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睬”。后來,好事者干脆把他的包子店改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而高貴友對此也一笑而已,并不介意。此名一經(jīng)傳開,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名揚中外,關(guān)鍵在于用料精細,制作講究。在做工上,它有明確的規(guī)格標準,每個包子褶花疏密一致,宛如白菊花形,都是十五個褶。剛出屜的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面柔,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所以一直深得大眾百姓和各國友人的青睞。據(jù)說袁世凱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品嘗后大悅,道:“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這個一百多年老店至今生意興隆,為保住名聲,慎設(shè)分店。但頭腦活絡(luò)的商人卻打起了擦邊球,“天津包子”卻在全國遍地開花。
【第51句】:【多一個鈴鐺多一聲響,多一支蠟燭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語:多多益善。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當 然,我去說,這事兒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總比沒有我強。 多一個鈴鐺多一聲響,多一支蠟燭多分光。香草,你說呢?”
【第52句】:老師正在講故事,我先是發(fā)現(xiàn)小剛沒坐正,舉手告訴了老師。接著我又發(fā)現(xiàn)小風在抓癢,正要舉手,老師說:“你呀!真是一只多管閑事的老母雞,孵了雞蛋還要孵鴨蛋。”(浙江·紹興)
【第53句】:【蝎子的尾巴——有點毒水也不多】(歇)毒水:本指蝎子身上的毒液,轉(zhuǎn)指能危害人的行動。指即使有點危害,也有限。
【第54句】:借票子做衣裳穿——渾身是債
【第55句】:【鄭板橋的竹子能碰死家雀】(諺)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乾隆年間進士,揚州八怪之一,擅長畫蘭竹。指鄭板橋畫的竹子可以亂真。
【第56句】:【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諺)屋頂上面漏水,上面不知道,屋下面的人知道得很清楚。比喻上層執(zhí)政者的過錯,人民群眾看得最清。
【第57句】:谷子稗子堆一垛——好壞不分
【第58句】:青蛙找著田雞——碰上自家人
【第59句】:搬著磨盤過江——吃力不討好
【第60句】:【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沒有著落。明代《西游記》:“這半山 之中,前不巴村,后不著店,那討香燭?就有錢也無處去 買。”
【第61句】:【種田不離豬,教子不離書】謂各種職業(yè)各有不同的特點, 語文圖書:“要當知識分子,就必須有閱讀的習(xí)慣。俗話說, 種田不離豬,教子不離書。干一行有一行的特點。”
【第62句】:足球隊員——不用手(守)
【第63句】:元宵節(jié)下雪了。奶奶看著漫天雪花,笑著說:“今年一定是好年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都是好兆頭。”(河南·孟縣)
【第64句】:【 踩一頭,翹一頭】踩下這一頭,那一頭翹起來,如同蹺蹺 板。表示照顧不過來。成語:顧此失彼。清代《紅樓夢》: “論家事,這里是踩一頭兒翹一頭兒的,連珍大爺還彈壓不 住。”
【第65句】:爸爸常對我說:“現(xiàn)在正是學(xué)習(xí)的好時節(jié),你如果不抓緊啊,將來就成了‘秋分不露頭,割著喂老牛’的稻草,成不了大材了。”(安徽·廬江)
【第66句】:【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給漢字注音和拼寫普通話語音的方案,是幫助學(xué)習(xí)漢字和推廣普通話的工具。那么,漢語拼音來自哪里呢?漢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有370多年的歷史。明朝萬歷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開始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拼音(拉丁字母:古羅馬人所用文字的字母。一般泛指根據(jù)拉丁文字母加以補充的字母,如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字母)。后來法國的傳教士金尼格又用25個字母給漢字注音,目的都是為了西方人便于學(xué)習(xí)和掌握漢語漢文。以后又陸續(xù)出現(xiàn)過多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chǔ)的漢語拼音方案。其中最有影響的是鴉片戰(zhàn)爭后曾任駐華公使等職的英國人威妥瑪所擬定的“威妥瑪式”。到了近代,我國一些語言文字學(xué)者曾一度想以拼音文字替代方塊字。 1892年,近代漢語拼音文字提倡者盧戇章,仿拉丁字母筆形創(chuàng)造了一種“切音新字”。1926年,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制定了“國語羅馬字”。1931年,吳玉璋等人又制定了“拉丁化新文字”。這些都對后來創(chuàng)立“漢語拼音方案”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都不成熟。新中國建立后,毛澤東提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體的拼音方向”。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頒布《漢語拼音方案》,代替了中國特有的舊拼音方法,促進了普通話的普及與推廣。1977年,在聯(lián)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上,通過了按照《漢語拼音方案》來拼寫中國地名的決議,我國自定的《漢語拼音方案》登上了國際文化舞臺。
【第67句】:【屬螞蚱的——不按著不屙屎】(歇)螞蚱:蝗蟲。比喻不采取強硬手段就不接受指令。常含責罵意。
【第68句】:【光棍不吃眼前虧】(諺)光棍:識時務(wù)、頭腦清醒的人。指聰明人能夠?qū)彆r度勢,不使自己在處境不利的情況下吃虧受辱。 也作好漢不吃眼前虧。 明人不吃眼前虧。
【第69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釋義:“睛”與“情”諧音。比喻彼此終究有情意。這是劉禹錫《竹枝詞》名句。例句:依我分析:你們這段兒難忘的八月十五,難忘的七十二天,可以說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晴”吧?
【第70句】:【 不知道門朝哪邊開】門的方向不知道,門內(nèi)情況更不知 道。謂生疏,不了解情況,不熟悉業(yè)務(wù)。柳青《種谷記》:“活 了四十年,常常連吃飯的碗都不夠每人一個,更不知學(xué)堂書 房的門是朝哪里開的了,而今辦起工作,才知道不識字的難 處。”
【第71句】:【死人頭上無對證】人死無法講話,無法證實。成語:死無 對證。陳登科《赤龍與丹鳳》:“死人頭上無對證啊!一個 人,兩個人還好說;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頭上一 歪,事情就難辦了。”
【第72句】:【口上仁義道德,心里男盜女娼】說得冠冕堂皇,心里道德敗 壞,形容偽君子。類似的:口里阿彌陀佛,心里強盜劫賊。 魯迅《墳》:“然而愚民究竟也有聰明的,早已看穿了這鬼把 戲,所以又有俗諺說:‘口上仁義道德,心里男盜女娼!’他們 是很明白的。”
【第73句】:割對耳朵給你——不愿聽
【第74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交談中受到啟發(fā)。贊美或恭維 之詞。清代《老殘游記》:“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是 聞所未聞!”
【第75句】:【狗坐轎子,不識抬舉】不配受優(yōu)待。或說:坐轎子嚎喪,不 識抬舉。艾蕪《某校紀事》:“你不曉得這東西的脾氣,狗坐 轎子不受人抬,只配打呀。”
【第76句】:鴨子上鍋臺——靠猛勁;逼出來的;逼的
【第77句】:【芝麻摔八瓣】形容極小。電視劇:“芝麻摔八瓣的官,你 真有癮呀?”
【第78句】:【想起一陣風,過后一邊扔】做事考慮不周,一哄而起,又不 能堅持。《北京日報》(1989,11,3):“倘想起一陣風,過后一 邊扔,盡管你今天‘拔’了‘蘿卜’,人家也會改日再種上‘蘿 卜’,那就與‘割韭菜’一般無二了。”
【第79句】:大姑娘生頭胎——開懷
【第80句】:【牛大自有破牛法】(諺)比喻問題再復(fù)雜,事情再難辦,也自有對付和解決的辦法。
【第81句】:老鼠給貓刮胡子——溜須不顧命
【第82句】:【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慣)比喻既要人好或事情做得好,又不愿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
【第83句】:【年三十看皇歷——好日子過完了】(歇)好日子:本指吉利的日子,轉(zhuǎn)指美好的日子。指好日子就要結(jié)束了。
【第84句】:【柴經(jīng)不起百斧,人經(jīng)不起百語】(諺)木柴再硬,也經(jīng)不住斧百次砍斫,定會劈開;人再固執(zhí),也經(jīng)不住上百次的勸說,定會回心轉(zhuǎn)意。指思想工作只要耐心,自會生效。
【第85句】:【瓜從瓤里爛】釋義:比喻從內(nèi)部開始瓦解。例句:沉住氣!老子什么關(guān)口沒闖過?管你文來武打,有這口氣,老子就要招兵買馬,教你瓜從瓤里爛!
【第86句】:棉花堆上散步——不踏實
【第87句】:【話說過,風吹過嘴上文案,不能算數(shù)。】孔厥《苦人兒》: “媽說,‘話說過,風吹過!’大(爸)說,‘白紙黑字寫下的!”’
【第88句】:生戲熟唱,熟戲生唱。
【第89句】:冬水田里種麥子———怪栽(哉)
【第90句】:【只開花,不結(jié)果】指形勢很好,結(jié)果不佳。電視新聞 (2002,6,22):“創(chuàng)造了很多進球機會,但多是只開花不結(jié)果。”
【第91句】:【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諺)擔子不放在肩上,就不知它的重量;不走長路,就不知遠行的艱難。指只有經(jīng)過親身實踐,對事物才會有深切的體會。
【第92句】:【大象病了千斤重,駱駝死了比馬大】釋義:比喻有錢有勢的人,就是破產(chǎn)或失勢了,也比一般人強。“比馬大”又作“比馬壯”。例句:怎么?大象病了千斤重,駱駝死了比馬大,難道說我賈有富真的癟了?
【第93句】:小車子不走——加油
【第94句】:會計的表格——道道不少
【第95句】:飛機的屁股——尾巴翹上了天
【第96句】:【除了死法有活法】(諺)除去原本固定的辦法,更有許多靈活變通的辦法。指做事不要死守成規(guī),只要放開思路,辦法很多。
【第97句】:六一快到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條花裙子。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要媽媽給我穿上。媽媽指著我的小腦袋,笑著說:“你真是炒蝦子等不得紅啊!”(江蘇·南京)
【第98句】:【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wǎng)蝦】比喻收獲不大,沒有達到預(yù) 期目的。周立波《暴風驟雨》:“‘跑了?’好些人同聲驚問。 ‘這才是跑了一條大魚,撈了一網(wǎng)蝦。’花永喜說。”
【第99句】:【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話可以說得很圓滿,很圓滑。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你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 能把狗屎吹出花兒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