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抬的高,跌的重】見“捧得高,跌得重”。
【第2句】:我寫作業時把“此”字寫成了“比”字。媽媽說:“讀書讀得多,‘料’字寫成‘科’。”(廣西·鹿寨)
【第3句】:【放邪火】(慣)比喻造謠誣陷。 也作“放野火”。
【第4句】:【 甕中捉鱉,手到拿來】容易找到,容易捉住。明代《二刻拍 案驚奇》:“通判即時差人押了妻子,竟到這江令史家里來 拿。通判坐在趙大家里立等回話。果然,甕中捉鱉,手到拿 來。”
【第5句】:【樹老蟲多,人老病多】釋義:人上了年紀往往體弱多病。例句:老爹想了想又說:“樹老蟲多,人老病多。我最近身體也不好,如果這趟去北京不順利,我也不會活了的多久。”
【第6句】:我由于貪玩沒有做完作業,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批評我說:“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還是努力學習吧!”(河南·淅川)
【第7句】:【哪吒下凡——一身火】(歇)哪吒:《西游記》、《封神演義》中的人物,《西游記》說他是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子,《封神演義》寫他在金光洞里復生后自天而降,手持火尖槍,腳踩風火輪。火:本指火焰,轉指火氣、怒火。形容人脾氣暴躁,極易發怒。
【第8句】:【板凳沒坐熱】坐的時間極短,或匆忙離去。類似的:屁股 沒沾炕。成語:席不暇暖。沈從文《長河》:“我是來陪三哥 的,他不久又要下常德府去,板凳坐不熱,就要趕路。”
【第9句】:興時的貍貓歡似虎,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新疆·巴里坤)
【第10句】:彌勒佛頭上筑鵲巢——喜上加喜
【第11句】:【猴子穿馬褂,裝貴人】釋義:比喻諷刺人冒充尊貴的人。例句:我那是什么地方?能讓你正經嗎?一天不理人,閑言冷語都來了。臭派頭,窮講究,肚子里全是草,猴子穿馬褂,裝貴人。你受得了嗎?
【第12句】:【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一詞語形容以偏概全為局部現象所迷惑,而看不到整體全局。此語出自《鵑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聲”。常用來比喻某人被眼前極其細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體和本質。還有一說出自三國時期邯鄲淳寫的《笑林》,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楚地住著一個窮書生,想發歪門邪道之財。書生記得讀書時讀過螳螂捕蟬的故事,那螳螂藏在樹葉后,一舉成功將蟬捕獲。于是他去找蔭蔽螳螂的樹葉。他真的發現了一片螳螂藏過的樹葉,連忙摘下來,卻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樹葉掉在一堆落葉當中難以辨認,于是書生將所有樹葉裝進籮筐之中,帶回家一片片擋住自己眼睛做實驗,并問妻子:“你看得見我嗎?”開始時妻子如實回答看得見,但是這書生不厭其煩地拿一籮筐樹葉試驗,妻子實在不耐煩了,就對他說:“這片葉子蔭蔽住了你,我看不見了。”窮書生如獲至寶,認為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葉。他帶著那片樹葉,跑到集市上擋住自己的眼睛便拿商販的貨品。當然他立即被商販抓住交到官府。縣官一聽案情,笑得前仰后合,覺得書生蠢鈍迂腐到幼稚可笑,罵他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狠揍一頓,把他趕回家去。這則笑話頗像“掩耳盜鈴”,教育人們不要自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13句】:【殺出一條血路】沖破重重困難,闖出生路。姚雪垠《李自 成》:“他勒轉馬頭,狂呼亂砍,殺開一條血路,向下游尋找可 以渡江的地方。”
【第14句】:【狗肉上不了筵席】(諺)指狗肉雖然好吃,但檔次不高,上不得酒席。 常比喻素質差的人經受不起別人的抬舉,或見不得世面。 也作狗肉上不了大席面。 狗肉上不了茶盤。
【第15句】:一向不學無術的張叔叔看到別人辦商店賺了錢,也辦起一個,結果不到一個月就賠了七十多元。幾個老奶奶在一起談論這件事兒,王奶奶說:“兔子能拉車,還養驢干啥?”(山東·牟平)
【第16句】:【大海哭孩臉,一天變三變】(諺)哭孩臉:動不動就哭的小孩的臉。 指大海的水面變化莫測,一會兒風平浪靜,一會兒風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兒面,一朝變三變”。
【第17句】:【羊毛搓的繩子,又抽在羊身上】(慣)比喻自作自受。
【第18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歇)天橋:北京市永定門內一個地段,舊時民間藝人常聚在那里演出。把式:靠賣藝為生的人。舊時在天橋賣藝的人常擺出表演功夫的架勢,但多耍耍嘴皮子,并不動真的。指光說得好聽而不實干。
【第19句】:【餓狗不離主】釋義:挨餓的狗不離開主人。例句:周虎山心里想,對呀!“餓狗不離主”。只要那條狗真是劉大斗的,那說明土匪很可能就在盤古洞里。
【第20句】:星期天,媽媽加班給街道加工廣告,忙得顧不上做飯,讓我和爸爸一起到飯館吃。鄰居阿姨笑著說:“你這是外面撿塊兒板,家里丟扇門。”媽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阿姨說:“你加班掙點錢,他們又要下館子吃,不是太浪費了?”媽媽一聽,趕緊讓爸爸去買菜做飯。(河南·鄧州)
【第21句】:【給臉上抹黑】見“往臉上抹黑”。
【第22句】:【八哥嘴巴毒蛇心】(慣)形容人說得好聽,而心腸卻非常狠毒。
【第23句】:米篩子打水——場空
【第24句】:【欠賬不昧,見官無罪】(諺)昧(mei):隱瞞。揭了債不能如期歸還,只要不昧著良心賴賬,就是告到官府也是無罪的。指欠錢能認賬,不算有罪。
【第25句】:【開綠燈】釋義:交通信號中,綠燈表示準許通行。比喻讓通過。例句:有人反對,認為小說已經“過時”,有人認為作者沒有給讀者指路,作品有缺點。爭論不休之后,終于給小說開了綠燈。
【第26句】:穿山甲過路一孔孔(空空)洞洞
【第27句】:【瞎貓撞著死鼠】釋義:比喻僥幸得到意外收獲或成功。例句:甌諺有云“瞎貓撞著死鼠。”意外之遇,然有一世為瞎貓而不遇死鼠者。
【第28句】:【肩膀頭兒不齊不是親戚】(諺)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親戚。 指貧富、社會地位相差太大的雙方,不會結成真正的親戚關系。
【第29句】:【門口掛笊籬——小店】(歇)舊時北方有的地方小客店,常以笊籬代替招牌,懸掛在門口。指小客店。
【第30句】:【吊桶落在井里】釋義:比喻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聽人擺布。例句: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來也有‘井落在吊桶里’!”
【第31句】:【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飯】沒有材料,手藝再高也不行;條 件不具備,能力再強也白搭。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類 似的:巧姑娘繡不出無線的花。沙汀《淘金記》:“大家想吧, 錢沒有一個,是你們也不見得攪得轉呀!巧婦難為無米之 炊,就是這個道理!”
【第32句】:【人多講出理,田多長出米】(諺)人多了,集思廣益,就能爭辯出真理,就像種地多了打的米糧就多一樣。
【第33句】:【守著搖錢樹喝西北風】極好條件不會利用,不會生財。類 似的:守著大河無水澆,守著青山無柴燒。王蒙《湖光》:“可 過去咱們腦筋怎么那么死呢?專拉硬屎,守著搖錢樹喝西 北風,這不是,還來了個‘破四舊’,把祖宗留下來的佛像古 墳也給砸了。”
【第34句】:【侃大山】(慣)指閑聊。
【第35句】:背水作戰——不留后路;沒有退路
【第36句】:【馬屁拍到馬腿上】拍錯了地方,討好反遭沒趣。相關的: 拍馬挨了踢。張賢亮《河的子孫》:“許多倒下去的干部并不 是拍上面的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而是得罪了群眾。”
【第37句】:飄上天的氣球——輕浮
【第38句】:【得一尺進一步】(慣)容人貪心不足。 也作“得了一步進一步”。
【第39句】:【老虎頭上拍蒼蠅】釋義:比喻做事膽子大,敢去觸犯強橫的人。例句:新嫂子在心里說,“瑞昌是余師傅的大徒弟,出名的‘獨角牛’,他是好惹的么?這不是‘老虎頭上拍蒼蠅’么!”
【第40句】:打死兒子招女婿——安的啥心腸
【第41句】:放學后沒寫作業,我就玩去了。爸爸說:“剛教訓過你,你小子真是屬老鼠的,爪子一落地就忘了!”(安徽·嘉山)
【第42句】:觸犯眾怒的,死了都無處可埋。
【第43句】:云南老虎蒙古駝——素不相識
【第44句】:【大姨媽】女生的月經來了,有許多隱諱之語,來代替使人害羞的月經一詞。如“例假”、“倒霉”等,還有一種隱諱之語叫“大姨媽”。那么,“大姨媽”的說法是怎么來的呢?這里面有一個愛情故事。據說在漢代,有個女孩叫佳兒,早年父母雙亡,就一直跟著姨媽家的人生活。年方二八之時,正是出嫁的好時候,上門說媒的人也就多了,佳兒也有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個姓李的書生。李姓書生也很愛慕佳兒姑娘,那時候人都很傳統,兩個人定了親,可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完婚,兩個人獨處的機會不多。當兩人見面的時候,往往大姨媽也在家里忙活,兩人溫存的時候,自然怕人看見,說三道四。所以聽見腳步聲,佳兒就會說:“大姨媽來了,你快躲起來。” 終于到了結婚的日子,入了洞房,書生就急匆匆想要一盡云雨之歡,可惜日子不巧,佳兒就說今晚大姨媽要來。書生也是聰明人,知道一定有難言之隱,就忍住了。從此以后,就有了這個習慣說法,月經來了,就會說“大姨媽”來了。
【第45句】:我白天玩了一天,到晚上才想起作業還沒做,這才忙著做起作業來。媽媽見了說:“你可真是‘白天串門子,晚上補裙子,。”(山東·鄄城)
【第46句】:草帽破了頂——露頭
【第47句】:【蛇鉆窟窿蛇知道】(諺)窟窿:指蛇藏身的洞。比喻人對自己所做的事心知肚明。
【第48句】:【好雨天留客】下雨天正好留住客人。或說:下雨天是留 客天。清代《花月痕》:“我卻喜歡好雨天留客;我叫他們熬 些桂圓湯,給你作點心,好嗎?”
【第49句】:媽媽每年買鴨,專挑麻鴨買,我問為什么,媽媽說:“你不懂,黑一百,麻一萬,白赤塘鴨少下蛋。”(河南·永城)
【第50句】:【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羅漢人數眾多,觀音菩薩只有 一個。指出席者很少。觀音,也說彌陀。《北京日報》 (1989,4,24):“羅漢請彌陀,這句歇后語的后語是主多客 少,客人彌陀只有一個,主人羅漢卻有十八個。這是語言學 的解釋。如果從社會學的視角看,這句歇后語則另有深意。 羅漢為什么要請彌陀?也許是正常交往,禮尚往來;也許是 羅漢們要巴結這位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請吃請喝,進行 ‘感情投資’;也許是羅漢們嘴饞了,利用‘公費請客’,自己 可以大吃大喝一頓;也許是……”
【第51句】:天氣變暖了,媽媽看見我還穿著秋褲,正在說我傻,姥姥說了一句:“吃了五月粽,才把棉衣送。”說得我們全家都笑了。(山東·夏津)
【第52句】:九斤老太看后輩——代不如一代
【第53句】:【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諺)家雀:麻雀。比喻生活能力再差的人,也總會設法活下去。 也作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 老天爺餓不死瞎眼雀。
【第54句】:【人有當日之災,馬有轉韁之癥】見“馬有轉綆之病,人有旦夕禍福”。
【第55句】:布袋里裝菱角——出嘴不出身;奸(尖)的出頭
【第56句】:【人托人,接上天】(諺)人們辦事一個轉托一個,能夠一直接通最上層。指人情轉托可以打通各種人際關系,直到頂層。
【第57句】:因為長得不算好看,我整天悶悶不樂的。媽媽知道了我的心思以后,開導我說:“人美不在貌,美在心腸好。只要你多做對集體對大家有利的事,大家都會喜歡你的。”(廣東·龍門)
【第58句】:【先到長安為君,后到長安為臣】(諺)長安:漢.唐帝王古都。在政權爭奪的年代,誰先占領都城的就是君,后到的就稱臣。指凡事有個先來后到,后到者要讓先來者。
【第59句】:【 鳥有羽,獸有毛,黃瓜茄子赤條條】有的有這有那,有的什 么也沒有,情況不同。《碧海緣》:“鳥有羽,獸有毛,黃瓜茄 子赤條條。你光棍講光棍話,我這一大家人吃什么?”
【第60句】:【全聚德】“全聚德”是北京最知名的老字號烤鴨店,馳名海內外。全聚德烤鴨店創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創辦人楊全仁在北京以經營生雞生鴨為生。1864年,楊全仁買下了前門大街一家瀕臨倒閉的“德聚全”干鮮果鋪,開始經營烤鴨和烤驢肉。開業前,一位風水先生圍著新店轉了兩圈站定說:“這是塊風水寶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為倒運,要想沖其晦氣,除非將‘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稱作‘全聚德’,新字號才能上坦途。” 楊全仁一聽正合心意,一來自己名字中占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意為聚攏德行,可以標榜店鋪做買賣講德行。于是請當時的書法家錢子龍書寫了牌匾,聞名中外的老字號“全聚德”就這樣誕生了。
【第61句】:望遠鏡觀天——孔之見
【第62句】:【一箭就上垛】(慣)垛:箭垛,即箭靶。一箭就射中了靶子。比喻一次成功,一拍即合。
【第63句】: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第64句】:大廟里的娘娘——有求必應
【第65句】:【吃了燈草灰兒——說得輕巧】(歇)燈草:燈心草莖部的中間一段,質地很輕,可做油燈的燈芯。 譏諷人把事情說得過于輕巧。
【第66句】:【螞蟻尿到書上——濕不了兩個字】(歇)濕:諧“識”。指識字不多。
【第67句】:【天不能總睛,人不能常壯】釋義:比喻難免要發生意外的事。例句:常言說:“天不能總青,人不能常壯。”這牛要病,我們有什么辦法?
【第68句】:【狼有狼道,蛇有蛇蹤】釋義:各種野獸出沒都有自己的道路。例句:打獵要認路:狼有狼道,蛇有蛇蹤。狼走嶺脊,狐走山腰,獾走溝底。
【第69句】:屬刺猬的——誰碰扎誰手
【第70句】:【好漢不提當年勇】(諺)英雄好漢不向人夸耀自己過去的功績。指好漢只是立足現在,展望未來,絕不背歷史的光榮包袱,炫耀自己的過去。也指年輕時的強大功力,到老年自然衰弱,不能相比。 也作好將不說當年勇。 英雄不夸當年勇。
【第71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諺)局:棋局。本指下棋的人往往神經緊張,看不準棋盤上的局勢,從旁觀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泛指人在事中往往思考不周,局外人卻頭腦清醒。 也作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第72句】:我學習成績不好,心里很著急。老師鼓勵我:“日日行,不怕路千里;時時讀,不怕書萬卷。你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成績總會上去的。”(河南·長垣)
【第73句】:【前有車,后有轍】釋義:前面有車走過,后面便留下車轍印痕。比喻前人的經驗教訓,后人可作為借鑒。例句:萬一碰上鬼子偽軍跟他在一塊兒,也是一樣辦法,反正跑不了就光榮犧牲。前有車,后有轍,雙喜就是我的榜樣!
【第74句】:【 花香蝶自來】自身美好,就有吸引力。《北京日報》 (1981,9,23):“花香蝶自來。蝶花牌洗衣機一進入市場,就 被有眼力的顧客看上了。”
【第75句】:【包腳布當孝帽——一步登天】(歇)包腳布:也叫裹腳布,舊時婦女裹小腳用的白色長布條。孝帽:守孝時戴的用白布做成的帽。本指位置一下子升高了許多,轉喻人驟然得志或發跡,一下子爬上了高位。
【第76句】:【鳥靠翅膀,人靠腳力】(諺)鳥要生存,全靠翅膀到處飛翔;人要生存,全靠自己的腳力到處活動。指人是憑著親身實踐開拓事業的。
【第77句】:【牛不吃水強按頭】釋義:比喻強迫人做不愿做的事,例句:家生女兒怎么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愿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第78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釋義:一個人把守關口,一萬個人也攻不開。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萬夫莫開”又作“萬人難敵”。例句:這個巖洞地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即使敵人發現了白大姐藏在洞內,她有短槍,敵人也是干瞪眼沒得辦法。
【第79句】:班上新轉來一位很胖的同學,我們在背后常指指點點地笑話他,可期末考試他的成績卻名列前茅。老師說我們:“人不到八十八,不能笑話人家禿和瞎。”(河北·衡水)
【第80句】:十字路口迷路——不分東西
【第81句】:【老蚌出明珠】(諺)蚌(bang):軟體動物,生活在淡水中。指老蚌雖然很丑,卻能產出珍貴的明珠。比喻上了年紀的人,也能生出俊美的子女。 也作“明珠產于老蚌”。
【第82句】:【初入蘆圩,不知深淺】蘆葦生長在水邊或水灘。不易看出 深淺。指剛到一個地方,不了解情況。初,也說:乍。明代 《金瓶梅》:“我家做官的初入蘆圩,不知深淺,望乞大人凡事 扶持一二,就是情了。”
【第83句】:甘蔗加蜜糖——甜上加甜
【第84句】:【為人容易做人難】(諺)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個有品格、有作為的人不容易。
【第85句】:沒病買藥——自討苦吃
【第86句】:身體越煉越壯,腦子越用越靈。
【第87句】:【指桑樹,罵槐樹】釋義: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作“指冬瓜,說槐樹”。 “指冬瓜,罵葫蘆”、“指桑罵槐”。例句:八月里哥兒死了,他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第88句】:天上的浮云,地下的風——無拘無束;無影無蹤
【第89句】:【 舍不了孩子,打不了狼】做事不能怕付出代價,要下決心 干;類似的:舍不了羊,打不了狼。王蒙《相見時難》:“舍不 得孩子打不得狼,他們計劃好,擺一桌筵席。”
【第90句】:【人吃五谷生百病】見“吃五谷雜糧,保不住不生病”。
【第91句】:摁著牛頭喝水——辦不到;勉強不得;耍蠻愣(蠻勁)
【第92句】:【犯牛脖子】(慣)牛脖子:即牛脾氣,執拗倔強的脾氣。指表現出倔強、不服氣的樣子。 也作犯牛脖子脾氣。 犯牛脾氣。
【第93句】:【 和尚寺對著尼姑庵,沒事也得有事】所處環境容易引起人 懷疑,說閑話,容易產生麻煩。寺、事諧音。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你想小庚那人小心眼兒,這個飯店又 只有你跟棗花。大栓呀,你聽大嫂一句話:和尚對尼姑庵 兒,沒事兒也得有事兒!”
【第94句】:【春風不入驢耳】指聽不進去。成語:對牛彈琴。清代《醒 世姻緣傳》:“誰知對牛彈琴,春風不入驢耳,口里陽為答應, 背后依舊打點要做滑家的新郎。”
【第95句】:【虎毒不食子】見“大蟲惡殺不吃兒”。
【第96句】:【水清見底,明鏡照心】釋義:比喻以誠相見。例句:嘿!頭回李書記去我家里,苦口教育我,硬是俗話說的:水清見底,明鏡照心。叫我大大提高了覺悟。
【第97句】:【無風三尺浪】原形容海洋波濤。借指造謠生事。成語: 興風作浪。《鄧麗君傳》:“人怕出名豬怕壯。鄧麗君名噪海 內外,一言一行常起‘地震’。真是無風三尺浪,有風浪千 尺。”
【第98句】:我偷花了家里五元錢,爸爸知道了問我,我支支吾吾。爺爺在一旁說:“大膽說吧,別鯉魚喝水,吞吞吐吐的。”(山西·平陸)
【第99句】:【瞎貓碰死耗子】(慣)1比喻偶然獲得或事有湊巧。2比喻碰運氣。 也作瞎貓撞著死老鼠。 瞎貓碰到死老鼠。 瞎貓碰見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