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捉住和尚要辮子】(慣)比喻強人所難,無理取鬧。
【第2句】:【女大不由娘】(諺)指女兒長大了,自有主見,很多事就不聽母親的了。 也作女大不由娘作主。 女大不由母,兒大不由父。
【第3句】:廳堂里的老古董——擺設(shè)
【第4句】:【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歇)有神通廣大的姜太公在,別的神仙都得退避讓位。比喻有地位高或本領(lǐng)高的人在,無人敢與抗衡。 也作“姜太公在此——沒有你們的位”。位:位置。
【第5句】:【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諺)一根羽毛在風里飛動,能標示出風向;一根小草在水中漂浮,能標示出水的流向。指觀察局部的動向,可以推斷出全局的變化。
【第6句】:【好酒說不酸,酸酒說不甜】(諺)是甜酒,無論怎樣說也成不了酸的;是酸酒,無論怎樣說也成不了甜的。指是好是壞,不是憑嘴說的,是由事物自身的本質(zhì)決定的。
【第7句】:【沒事常思有事】(諺)指人應(yīng)有備無患,以免事到臨頭措手不及。
【第8句】:【黃鼠狼夸它孩兒香,刺猬說它孩兒光】釋義:比喻誰都覺得自己孩子好。例句:“這大概就叫黃鼠狼夸它孩兒香,刺猬說它孩兒光。然乎?”江學輝笑嘻嘻地插上說。
【第9句】:十指頭生瘡——毒手
【第10句】:【中吃不中看】(慣)中:適于。好吃不好看。比喻人有本事,但長相不濟。
【第11句】:赤腳戴禮帽——顧上不顧下
【第12句】:為鼓勵我堅持練字,奶奶說:“練字不能怕麻煩。字怕習,馬怕騎,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再說,不怕慢,就怕站,堅持練下去總會有收獲的!”(內(nèi)蒙古·開魯)
【第13句】:【車到山前必有路】釋義:事到臨頭,總有辦法解決。例句:“車到山前必有路。天老爺自然給人鋪排,既是叫咱往那么遠去,自然送到咱地頭。”
【第14句】:【刀對刀,槍對槍】釋義:比喻針鋒相對,不示弱。例句:不能給他軟的,也用不著跟他繞了,就跟他刀對刀,槍對槍干一家伙,讓他有法兒開臺,沒法兒收場。
【第15句】:【識得秤來姜賣完】謂學會了本領(lǐng)用不上,有力無處使。 文章:“到了這種地步,后悔也晚了,正應(yīng)了那句老話:識得 秤來姜賣完。”
【第16句】:【拆東墻,補西墻】(慣)拆掉東墻用來修補破損的西墻。比喻經(jīng)濟拮據(jù),只能臨時應(yīng)付眼前的困難,沒有能力徹底擺脫窘境。
【第17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釋義:比喻一個比一個厲害。例句:年輕輕的,成了這個樣子!唉,真是拔了蘿卜栽上蔥,—茬比一茬辣。
【第18句】:【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蜷曲。將要起飛的大鳥,總要先斂起翅膀;將要迅跑的走獸,總要先弓起腳。比喻人在即將采取大的行動之前,總有一段短暫的靜默期。
【第19句】:【甘蔗沒有兩頭甜】釋義:比喻不能兩方面好處都占。“沒有”又作“不能”。例句:人們常說:甘蔗沒有兩頭甜。要發(fā)財,就得擔干系呵。
【第20句】:【 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逃不走。或說:不怕他飛上天去。 浩然《艷陽天》:“放了他,飛不上天,鉆不進地,隨時可以再 捉起來,不會有什么不好。”
【第21句】:【粗麻線怎透得針關(guān)】釋義:透:穿。針關(guān):針鼻兒。比喻粗心人不了解內(nèi)情細節(jié)。例句:“老夫人手執(zhí)著棍兒婆娑看,粗麻線怎透得針關(guān)?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香。”
【第22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23句】:【窮灶門,富水缸】(諺)灶門:燒鍋灶的火口。灶門口要少積柴火,以免引起火災(zāi);水缸里要經(jīng)常放滿水,以備滅火。指在容易發(fā)生火災(zāi)的地方,要有高度的防范。
【第24句】:【酒怕牛肉飯怕魚】(諺)指最好的下酒菜是牛肉,最好的就飯菜是魚肉。
【第25句】:【 打虎不成,反被虎傷】打不死老虎,要被老虎吃掉。對方 危險,斗爭中不可疏忽大意。姚雪垠《李自成》:“除掉寨內(nèi) 的禍根刻不容緩,還必須將活兒做得干凈利索,決不能打虎 不成反被虎傷。”
【第26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還有晴】(歇)晴:諧“情”。指說是無情卻還有情。
【第27句】:小明做題馬虎,媽媽勸了好幾次,他都不以為然。爸爸說:“水不大,沖走村莊;雨不大,淋濕衣裳。可不能忽視這些小毛病。”(河南·輝縣)
【第28句】:【拳頭大的是哥哥】以力壓人,無理可講,誰力氣大就聽誰 的。《橋隆飆》:“俗語說:拳頭大是哥哥,個頭壯是強梁。在 大樹底下,哪能有小草的露水?你我兄弟怎么能寄人籬 下?”
【第29句】:見了王母娘娘叫大姑——攀高親
【第30句】:孩兒不離娘,瓜兒不離秧。
【第31句】:【老不以筋骨為能】釋義:人老了,不能靠身體發(fā)揮本領(lǐng)。例句:他已經(jīng)七十五歲了,“老不以筋骨為能”,他必須往下壓制自己的憤怒。
【第32句】:【一言不實,百事皆虛】(諺)指說一句假話,其他事都會讓人懷疑是不真實的。
【第33句】:我家來了幾位客人。媽媽讓我先把肉切好,并囑咐我說:“記住,橫牛斜豬豎切雞。”(山東·招遠)
【第34句】:【給別人當槍使】(慣)比喻被人利用,去傷害他人。 也作“給人家當槍使”。
【第35句】:【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團結(jié)一致,就能興旺發(fā)達。反 義說:一人一條心,窮斷骨頭筋。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有些人羨 慕郭振山,說他弟兄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第36句】:鄰居家的婆媳吵架,只是因為媳婦的一句話。奶奶勸架時說:“誰家的嘴皮不磨牙,說錯了就改,何必吵架呢?”(湖北·鐘祥)
【第37句】:有一天,媽媽要出去吃席。這時,外面還刮著大風,很冷。媽媽說:“八里地趕個嘴,不如在家喝涼水。在家吃吧!”(河北·廊坊)
【第38句】:【雞皮鼓能經(jīng)幾敲】釋義:用雞皮做成的鼓面,經(jīng)不住敲打。比喻人體質(zhì)衰弱,經(jīng)不住折磨。例句:笑君王儀容衰老,沒來由將精神消耗,連宵摟著如花貌,糴的糴糶的要糶,而今看看瘦了,笑你雞皮鼓能經(jīng)幾敲。
【第39句】:仙姑思幾——心野了
【第40句】:晨晨整日無精打采的,還愛感冒。老師勸他要加強鍛煉時說:“凍凍曬曬身體強,捂捂蓋蓋臉皮黃。”(山西·萬榮)
【第41句】:【 自己的夢自己圓】自己做事,自己收場,自己解決。或 說:各人的夢各人圓。劉澍德《橋》:“要是單干的話,那就各 人的夢各人圓,用不著聚在一起扯。”
【第42句】:【衙門的錢,下水的船】(諺)下水的船:順水劃行的船,非常快速。 進衙門打官司,花錢如順水船一般容易。舊指打官司用錢多,窮人打不起官司。
【第43句】:【凍死迎風站,餓死不折腰】釋義:窮要窮得有骨氣。例句:我家從老爺爺那輩,傳下來兩句話:“凍死迎風站,餓死不折腰。”窮要窮個骨頭硬,直個兒。
【第44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45句】:【不受磨難不成佛】不經(jīng)過磨練,不可能輕易取得成功。 類似的:不受煙熏不成佛。馮志《敵后武工隊》:“不受磨練 不成佛,要不是受了劉隊長的那次教訓(xùn),這些日子還不知得 闖了多少禍!”
【第46句】:【正月】我國農(nóng)歷每年的第一個月叫“正月”,為什么叫正月,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在先秦以前,以哪一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代以建寅的月份——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正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建丑的月份——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以建子的月份——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后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朝代改后,把紀年的方法也改過來,樹立新政權(quán)的權(quán)威,直到漢武帝時,才最后確定以建寅的月份,作為農(nóng)歷的第一個月——正月,一直通行到現(xiàn)在。再一種說法,正,是一年的開始。古代帝王都在每年的頭一個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稱為正(政)月。周朝時,許多國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處理,所以干脆叫正月為政月。那么,“正”月的“正”字又為何讀“征”音呢?據(jù)說與秦始皇有關(guān),秦始皇名贏政,他嫌“正”字讀音與他的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諱,就下令把“正”月念成“征月”。從那時起,正月的“正”字,就讀成“征”音,延續(xù)至今。
【第47句】:無病天天困,沒病困成病。
【第48句】:鷂子充雞——沒安好心
【第49句】:【露馬腳】現(xiàn)代人們用“露馬腳”來比喻暴露了隱蔽的事實真相。關(guān)于露馬腳,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太祖朱元璋原是布衣,家境十分貧寒,參軍后與一位在軍中長大的姓馬的姑娘結(jié)婚。馬氏聰明賢惠,相貌也不錯。朱元璋當了皇帝,馬氏夫人被封為皇后。馬皇后苦盡甘來,盡享榮華富,但也有令她苦惱的隱衷。她深居簡出,每當與外人接觸時,總是長裙拖地,把雙腳蓋住。原來這位皇后,沒有纏足,長有一雙“天足”。在封建時代,女子大腳,本來就是一大忌諱,何況皇后呢?一天,馬皇后坐轎到金陵街頭,當然她不會忘記隱藏那雙“天足”,不料一陣大風掀起了轎簾,馬皇后的腳露出來了。消息不脛而走,轟動了金陵城。于是“露馬腳”一詞就像一陣風刮到了民間。這是“露馬腳”一詞來源的主流說法,影響很廣。
【第50句】:人皮包骨頭——心里臟
【第51句】:【眼見是實,耳聽為虛】(諺)親眼所見才能認定是真實的,聽人傳說是不可靠的。指凡事不可輕信人言,必須親眼審察,加以核實。 也作眼見方為是,傳言未必真。 眼見是實,耳聞是假。
【第52句】:【六一兒童節(jié)】“兒童節(jié)”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每年的六月一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共同節(jié)日。每當此時,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jié)日。其實,“六一”是一個悲慘的日子。 “六一兒童節(jié)”源自“二戰(zhàn)”的一個悲慘的事件。在“二戰(zhàn)”期間,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十六歲以一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嬰兒遭到德國法西新的槍殺。他們還把婦女和九十多名兒童押往集中營,并燒毀了這個與世無爭的村莊。為了紀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兒童,也為了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的權(quán)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zhí)委會,正式把每年的6月舊定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jié)日,即國際兒童節(jié)。
【第53句】:放長線,釣大魚——從長計議
【第54句】:老鼠偷秤砣——盜鐵(倒貼)
【第55句】:【一絲沒了兩氣】(慣)指人將要斷氣。
【第56句】:高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第57句】:【破表——沒準兒】(歇)本指鐘表走時不準,轉(zhuǎn)指做事沒有把握,不確定。
【第58句】:【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見“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第59句】:【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慣)比喻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也作“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
【第60句】:荷葉包粽子一寬大有余
【第61句】:【多個人,多個膽】(諺)多添一個人,就增多一分膽量。指人多勢壯,膽量就大。 也作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冤家多一條河。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把刀。 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對頭少堵墻。
【第62句】:侏儒嫁人——你不說我長,我不說你短
【第63句】:一次我沒吃早飯,中午吃餃子,我吃了一碗后還嚷著沒吃飽。姥姥在一旁說話了:“一頓不刷鍋,兩頓同樣多!”(河南·湯陰)
【第64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釋義:比喻只要誠心誠意去做,就一定會克服困難,達到目的。也比喻對人真誠,能產(chǎn)生極大的感動力。例句:這是個父母不肯許的。又有一個父母許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轉(zhuǎn)來。一念堅貞,終成夫婦。留下一段佳話,名日《秋千會記》。正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第65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66句】:【窮家出嬌子】(諺)指窮人家沒什么大的家產(chǎn),便把孩子看作寶,更易寵溺孩子。 也作“窮漢養(yǎng)嬌子”。
【第67句】:【天也不空使人】(諺)連老天也不白白派遣人做事。指要人去辦事,總要付給報酬。
【第68句】:玻璃耗子琉璃貓,鐵鑄公雞銅羊羔———毛不拔
【第69句】:【一棵樹上吊死】被困在一個地方,或固執(zhí)于某一事理,不 去想其他辦法解脫。浩然《山水情》:“這沒啥想不開的,用 您的話說,咱不能指望一棵樹吊死人。”
【第70句】:太陽地里點燈——不增光
【第71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釋義:比喻好景不長。常用來說明某些事物雖然暫時還繁榮、興旺、強大,但很快就要衰弱沒落下去。例句:電影《藍色的海灣》中一位老工程師感慨地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第72句】:【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則吃葷,需要油水。指敲詐,動武 等。清代《官場現(xiàn)形記》:“再加派去的委員亦并不是吃素 的,萬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了。”
【第73句】:【六枝兒劃拳——新樣兒的,沒了對兒】(歇)六枝兒:也稱六枝子,一只手或足長六個指頭。劃拳:又稱猜拳,飲酒時的一種游戲,雙方同時伸出手指,并說出一個數(shù),誰說的數(shù)目符合雙方伸出來的手指的總數(shù),就算誰贏,輸方喝酒。指言論或事物新奇獨特,沒有可與之相比的。
【第74句】:打燈籠走親戚——明來明去
【第75句】:【腦子里缺根弦】(慣)比喻頭腦簡單,心眼兒少。
【第76句】:【認理不認人】(慣)指辦事公正,不講私情。
【第77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第78句】:【拿話當經(jīng)念】(慣)比喻把他人說的話當作行為準則。
【第79句】:【 不蒸包子蒸口氣】蒸、爭同音借用,謂要爭氣。包子,也 說:饅頭。浩然《艷陽天》:“就這樣干下去吧!不蒸包子蒸 (爭)口氣,給咱們婦女爭口氣。”
【第80句】:老鼠見了貓——骨頭都軟了;落荒而逃
【第81句】:【魚幫水,水幫魚】(慣)比喻人與人互相幫助。
【第82句】:東施效顰——生搬硬套
【第83句】:【獅舞三趟無人看,話說三遍沒人聽】(諺)三:泛指多數(shù)。重復(fù)多次舞獅,就沒人愛看;重復(fù)多次說話,就沒人愛聽。指說話沒有新意,一味重復(fù),必定惹人膩煩。
【第84句】:【射冷箭】見“放冷箭”。
【第85句】:夜貓子報喜——壞名譽了;沒有的事
【第86句】:【一分行情一分貨】(諺)行(hang)情:市場上商品的時價。 指出錢多少決定貨物的優(yōu)劣。也泛指得多少好處辦多大的事。 也作一分價錢一分貨。 一分錢,一分貨。 一分貨色一分價。
【第87句】:【公門里面好修行】在官府任職,有條件行善做好事。或 說:身在公門好修行。清代《儒林外史》:“自古道:公門里好 修行。你們服侍太爺,凡事不可壞了太爺?shù)那迕惨魅?保得各人的身家性命。”
【第88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釋義:誰敢干誰就得利。多指壞人得便宜,好人吃虧。例句:懶蟲說:“你用不著害怕。這年頭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89句】:【到鄉(xiāng)隨鄉(xiāng),騎馬隨鞍】(諺)指到一個新的生活環(huán)境里,就要隨順著這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和人情,這跟騎馬必須貼著馬鞍是一個道理。 也作“騎馬隨鞍,入鄉(xiāng)隨鄉(xiāng)”。
【第90句】:王母娘娘得子——天大喜事
【第91句】:【狐貍打不成,倒惹了一屁股臊】(慣)比喻沒得到好處倒惹了一身的麻煩。 也作“狐子沒打著,倒落一身騷”。
【第92句】:【好花自有人采采】睬諧音,指好人自有人理睬,自然會 受到歡迎。《小說月報》(1982,2):“是稀泥抹不上墻,是好 花自有人采。五年以后再看吧,看俺留在大李莊不?”
【第93句】:【不是冤家不聚頭】(諺)冤家:仇人,又作反語,用于昵稱似恨實愛的人。指仇人或不愿見的人偏偏相逢,無可回避。 也作“不是仇人不見面,不是冤家不碰頭”。
【第94句】:【下河窟窿下河填】指用自身的力量解決。趙樹理《邪不 壓正》:“我看不用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下河窟窿只能下河 填,高工作員也給咱帶不來一畝地!”
【第95句】:【給臉上抹黑】見“往臉上抹黑”。
【第96句】:【仇人相見,分外眼明】心里記著仇恨,故特別注意對方。 明,也說:紅。古華《浮屠嶺》:“冤家路窄。正是仇人相見, 分外眼紅。田發(fā)青不由地捏緊了雙拳,差點就撲了過去。”
【第97句】:老牛拉著磨盤轉(zhuǎn)——個心眼
【第98句】:【高田宜黍稷,低田直稻麥】釋義:高田:地勢高的田。低田:地勢低的田。指黍稷性耐寒,宜種在高田:稻麥性喜暖,宜種在低田。例句:然麥性微寒,以為金,則徐氏之說優(yōu)矣。古稱:“高田宜黍稷,低田宜稻麥。” ………
【第99句】:【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見“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
上一篇:佛教正能量禪語-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